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790KB ,
资源ID:280304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8030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2017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2017历史岳麓版必修二学案: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学习目标:1.了解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 以我国近代报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1.重点: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习俗变化的表现。2.难点: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教材整理1“断发易服”1服饰的变化(1)原因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清政府对官定服饰制度实行改革。民国政府颁布男女礼服的形制。(2)特点先民间仿效,后政府改革。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3)影响人们根据各自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随心所欲地选择服饰。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2、。2“断发”和不缠足运动(1)特点: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2)断发: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3)不缠足运动原因: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进程:维新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成立了“不缠足会”,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深度点拨近代中国西式服饰与传统服饰并行不悖洋装在中国的流行,并未完全取代中国传统服饰,而是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化根基深厚和善于兼收并蓄的特点。教材整理2报刊与电影1表现(1)出现报刊: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电影:19世纪末电影传入我国。(2)发展

3、领域时间表现报刊大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民众开始有了“新闻”的观念1872年申报创刊,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1884年创办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清末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维新运动期间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新文化运动以后读报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电影1905年中国第一次自拍京剧短片定军山1913年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难夫难妻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2.作用(1)及时传播时事信息,娱乐生活。(2)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3)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教材整理3移风易俗1原因(1)西方礼仪的传入和平等、自由思想的影响。(2)中华民国的建立及新文化运动和国

4、民革命洪流的推动。2表现(1)民国之初,废除跪拜、作揖,代之以鞠躬、握手。(2)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及官宦人家出现文明婚礼。(3)19世纪中期开始,丧葬礼仪走向文明、卫生、简洁。3影响(1)反映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2)折射出人文精神和民主意识。(3)有些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4特点发展不平衡,广大内地农村相对闭塞和贫穷。深度点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地域差异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沿海地区的通商口岸变化比较大,主要是因为通商口岸最早受到西方的侵略,受“西学东渐”的影响较早;这些地区历史上商品经济比较繁荣,人们较开放,受封建思想影响相对较小;这些地方人员混杂,流动性特别

5、强,家族、宗族的血缘关系受严重冲击,个性比较自由。在广大的内地农村,由于闭塞与贫穷,几乎看不到新生活气息。知识网络史论要旨1.鸦片战争后,民间、政府的服饰改革兴起,中西合璧趋势出现;而“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则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成为社会进步的标志。2.19世纪,近代报刊和电影相继出现,成为人们的主要娱乐休闲方式。3.近代日常礼仪、婚葬礼仪变化则开始体现民主、自由、平等、简洁等文明精神。探究点一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史 料解 读史料一道光季年,中外通商而后,凡西人之以货物运至中国者,陆离光怪,几于莫可名言。华人争先购归,以供日用。摘自申报1892年1月18日史料“华人争先购归”反映了西方文明对

6、中国的影响。史料二仰内务部通令各省都督,转谕所属地方一体知悉。凡未去辫者,于令到之日限二十日,一律剪除净尽,有不遵者以违法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命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令注意结合史料出处“民国”“内务部”“剪除净尽”等信息理解。史料三他们(先进知识分子)认为,传统婚姻的种种陋习“害国计、弱种族”,主张“欲革政治之命者,必先革家族之命”,提出实行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禁止一夫多妻等。严昌洪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史抓住“先进知识分子”的主张这一关键信息进行理解。【史料应用】(1)史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现象?【提示】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对中国的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冲击。(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社会生活变

7、化受到了什么影响?【提示】政府政策和资产阶级革命、政治改革运动的影响。(3)史料三反映了怎样的现象?【提示】先进知识分子的主张和活动,推动了社会风俗的变迁。【史论拓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1)根本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2)政治上:政府的推动、重大政治文化运动的推动、近代政治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3)经济上: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思想上: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5)其他: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探究点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和影响史 料解 读史料一辛亥老人回忆湖南的情况时说:“革命后,男女交际自由,结婚自由和男女平权的呼声很高”“湖南女子开始冲破旧礼教的封锁线”,

8、“要有选择配偶的自由”,“自由结婚也不是家长能阻止的了。”从关键信息“自由”回答。史料二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哀启”,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注意史料表述“概不可以”的内容。史料三他们看着外国事,不论是非美恶,没有一样不好的;看着自己的国里,没有一点是好的,所以学外国人惟恐不像。“洋帽洋衣洋式样,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 大公报1903年4月从史料信息外国的东西“没有一样不好”“学外国人惟恐不像”等进行分析。【

9、史料应用】(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后新旧婚姻有何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提示】变化:从父母包办,讲究门当户对到男女自由恋爱。婚姻礼仪由繁缛走向简约。原因: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洪流的推动。(2)结合史料二,指出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的丧葬礼仪发生了哪些变化?对此你有什么感悟?【提示】变化:20世纪初中国的丧葬礼仪由繁琐和铺张转变为简约文明。感悟:对老人我们应该在他们生前尽孝心,去世后葬礼应简朴。(3)史料三体现了什么? 【提示】体现了当时极端的崇洋思想倾向,具有浓厚的半殖民地色彩。【史论拓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发展不平衡: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

10、人们社会生活近代化进程明显,农村和内地变化不大。(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受西方舶来文明影响深刻,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化色彩。(3)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4)经历了一个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5)随着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6)变化首先从通商口岸开始,逐步向内地扩展,这与资本主义列强势力的侵入路线相同。2影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的文明与进步。(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开展,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3)思想文化上,

11、有利于冲破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中国文化精髓,又日趋顺应时代变革。下面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解题模板】抓关键抓住图片关键信息剪掉一半辫子及文字信息“崇尚西法”“保留国粹”排易误老先生剪了一半辫子,说明崇尚西学也要保留国粹,并不能得出盲目崇尚西洋风尚,A项错误;辫子并不代表传统精华,B项错误;只是剪了半个辫子,并未破除陋俗,D项错误验结论辫子未全部剪掉,反映了一部分人对传统观念不能彻底决裂,旧有观念根深蒂固,故C项正确【答案】C1歌曲我的中国心唱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

12、心”。“洋装”开始传入中国是在()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后C民国建立后D国民革命后【解析】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步加深,西方服饰传入中国。【答案】A2辛亥革命后,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文官制服的新式服装是() 【导学号:72040075】A中山装B列宁装C长袍D马褂【解析】辛亥革命后,中山装一度成为国民政府文官制服的新式服装,故A项正确;列宁装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流行的服饰,故B项错误;长袍、马褂是清代民间的传统服饰,与题意不符,故C、D两项错误。【答案】A3中国近代史上“断发易服”的主张始于()A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运动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D辛亥革命期间【解析】戊戌变法期间出

13、现了废缠足和“断发易服”的主张,辛亥革命期间以政府推广的形式普及了“断发易服”。【答案】C4右图为民国时期的新式婚礼照片。这种新式婚礼的出现,是因为()西方文明的传入义和团运动的推动洋务运动的诱导辛亥革命的影响民国时期的新式婚礼ABCD【解析】受西方民主思想和辛亥革命的影响,近代婚俗发生变化,简约文明的新式婚礼出现。【答案】D5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社会进步和近代化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导学号:72040076】材料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长袍马褂中山装、西装等中餐西餐马车、轿子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新式婚礼材料二在北京

14、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写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及归纳概括的能力。第(1)问,比较简单,注意不要遗漏对材料二的概括。第(2)问,特点要结合“四合院欧化”来分析归纳;再结

15、合变化来分析“外部”因素。第(3)问,注意回答的是积极影响。【答案】(1)服饰、建筑、饮食、交通、婚礼风俗。(2)特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保存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外部因素:受西方外来因素的影响。(3)丰富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和推动近代化进程等。学业分层测评(十二)(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这一习俗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变化的原因有()新式教育的出现 西方生活习俗的影响政治运动的推动政府及有识之士的推动ABCD【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生活的变迁,迁移所学知

16、识分析可知,都是晚清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答案】D2有人将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某些变化戏称为“头上和脚上的变化”,从社会习俗变迁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的是() 【导学号:72040077】A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B旗袍和中山装的兴起C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D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解析】材料中“头上和脚上的变化”是指剪辫运动和废止缠足,C项正确。【答案】C31912年秋天,一位年轻人帐然若失地在其照片的背面留下题识:“壬子秋八月,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八月初三日即新历九月十三日拍于劝业场楼之丽芙照像馆。”这实质上反映了()A剪辫易服难以推广B变革心态新旧杂陈C传统精华悉心保留D共和观念深入人

17、心【解析】材料中“将欲剪发(辫),故用大镜照后影,以留纪念”,说明国人变革心态比较矛盾,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剪辫心态,不是说难以推行,A项错误;C项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答案】B4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发刊词写道:“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其创办的目的是()A报道重大时事B宣传政治主张C评价社会风气D传播商业信息【解析】由“贸易,贵乎信息流通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可知,其目的是传播商业信息。【答案】D5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

18、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指的是() 【导学号:72040078】A报纸B广播C电影D电视【解析】由题干信息“1909年”“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可判断是电影艺术。【答案】C6社交礼仪逐渐采用握手、鞠躬,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称呼上,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这些社交礼仪变迁最早出现在()A辛亥革命后B五四运动后C抗日战争后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解析】民国之初,废除跪拜、作揖等旧式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等新式礼仪。【答案】A能力提升71905年时报报道了一对青年婚礼的流程:“一、来宾入场。二、新人入场。三、新

19、人行结婚礼,相对三揖。四、唱歌奏乐。五、证人曹君宣读证书。六、来宾祝词。七、来宾演说。八、唱歌散会。”其反映当时一些地区婚礼() 【导学号:72040079】A保留了较多传统B奢靡之风兴起C向近代文明转变D仪式较为繁琐【解析】题干中是近代婚礼流程,很明显带有西方色彩。题干婚礼没有保留太多的中国传统,A项错误;题干中说明这是中国受西方影响所办的一场西式婚礼,表明向近代文明转变,C项正确;从整个婚礼流程看,比较简明,故B、D两项错误。【答案】C8在中国封建社会,女子应恪守“三从四德”。但到清末和民国初年,女子却享有六种权利:(一)入学之权利;(二)交友之权利;(三)营业之权利;(四)掌握财产之权利

20、;(五)出入自由之权利;(六)婚姻自由之权利。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B辛亥革命的推动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D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解析】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而经济原因是最根本的原因。 【答案】D9妇女地位的变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风气的折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导学号:72040080】材料一妇女的地位因为经济的关系而有相当大的变化。最惊人的变化首推出现了许多以女性为主要从业人员的职业:商店和办公室中的职业。在1914年以前的几十年间,妇女的地位和希望无疑有惊人的陡变。这个情形最明显的征兆是女子中学教育不寻常的扩展。在法国,我们所讨论

21、的这个时期,女子公立中学,由1880年的一所也没有,增加到1913年的138所。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18751914)材料二清末民初,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女界钟将婚姻自由与追求自由平等的革命要求结合起来,认为“曾是区区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夺,而乃对万象以言革命,吾知其必无成”。所以,在清末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女子解放运动的高涨,婚姻变革的浪潮汹涌而起。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女学的兴起和女子受教育权利的确立,救亡图存的需要和女性自身的初步觉醒,使得女子将自身的解放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响亮地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焉”的口号。随

22、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妇女解放不断地向前推进。安徽人文讲坛天下兴亡,匹“妇”有责(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9世纪中叶到20纪初期妇女的地位发生变化的表现。(不得摘抄原文)(2)根据材料三,提炼推动近代中国妇女解放的社会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妇女地位的变化折射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解析】第(1)问和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归纳能力。第(3)问,可以从促进妇女地位变化的原因去考虑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答案】(1)就业机会增加;受教育机会增加;追求婚姻自由。(2)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近代教育的发展;救亡图存的需要。(3)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日益开放;人性日益解放;政治日益民主。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