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中国制度的政治基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旨解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阶段。阶段一: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阶段二:秦汉至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线索一:君主专制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
2、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线索二: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线索三:选官制度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线索1中央体制从“公天下”到不断完善的“家国一体”理清发展线索时期发展历程先秦(萌芽)王位世袭制使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周王既是天下
3、大宗,也是最高领袖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西汉(发展)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建立“中朝”,削弱相权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从而分散相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保证了皇权独尊宋朝(加强)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元朝(加强)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明朝(强化)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大
4、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清朝(顶峰)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时,设置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深化历史理解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家国同构”的实质是“忠孝一体”。忠是政治关系上的等级,孝是血缘关系上的等级。忠与孝都是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伦理基础,都属于礼的范畴,同时二者又都属于道德范畴。在古代社会,道德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在它的视野包进了政治,即政治伦理化,国家变成了伦理单位。忠虽然作为一种政治关系,但它也是被包含在伦理关系中的,因此,“家国同构”关系的实质是忠孝关系,它促进了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大和稳定,将封建政权的“合理性”建立在情感基础上。这正
5、是“家国同构”观念的意义所在,也是中国封建政权的特色之一。在实践中则表现为皇权主义,人们认为君主总是完美无缺的,忠君是毫无条件的,而将怨恨诉诸地方官僚。2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1)组织独立,自成系统。自两汉后,监察机构基本上从行政系统中独立出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的机构和职官,自成体系。(2)历代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并实行重奖重罚。(3)以轻制重,对监官采用秩卑、权重、厚赏、重罚的政策,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4)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皇权的膨胀,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3古代中国君主
6、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1)专制政治日趋完备和强化。商周时期的专制主义表现为宗法制下的集权政治,它以西周时期为典型;秦朝以后的专制主义表现为中央集权,宋朝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2)官僚机构不断膨胀与吏治的制度化、法制化。中国古代调整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官制度的行政法律规范,从唐代起已经自成系统,制度的完备和规范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3)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政治制度中的基本矛盾。其基本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地方服从中央、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经济、思想之间的关系(1)与经济:封建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专制集权制度所提供的国家统一与社会
7、稳定作为保障;新兴地主阶级需要专制集权制度来保护封建土地私有。(2)与思想:法家的集权、法治思想为专制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维护此制度的工具。把握高考趋向一、立足家国情怀考查宗法制的历史遗存及影响1(2016全国丙卷)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解析:选B本题立足于家国情怀引领关注历史遗存,体现人文精神的价值。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
8、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有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正确。2(2016全国甲卷)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解析:选B对“族谱”的考查体现了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族谱是同宗共族的血缘家族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按照中国人认祖归宗的传统,清代乾隆年间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现象增多,恰恰说明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故B项正确。3(2014全国卷)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
9、“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解析:选B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并不存在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的目的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故B项正确;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C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故D项错误。二、立足史料实证考查专制主义的弊端和制约因素4(2
10、015全国卷)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解析:选C本题时空定位于两汉,关键信息是外戚干政。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C项正确。5(2016全国乙卷)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
11、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解析:选A“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说明宋代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帝王不可“容易行事”,故A项正确;受到皇权的影响,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可能并不真实可信,全部真实可信太过于绝对化,故B项错误;史官记录皇帝真实言行,客观上促进皇帝减少“误失”,“尖锐矛盾”的说法过于夸大,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表述宋太祖担心自己有误失会遭史官记录,而没有直接反映出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的意图,故D项错误。6(2017全国甲卷)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
12、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解析:选C从官修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很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了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C项正确;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体现在对史实的如实记录,而材料信息未体现,A项错误;官修史书更易颂今,使历史评价有失公正,B项错误;解释历史往往都带有主观性,而非客观性,D项错误。三、立足历史解释考查专制主义的强化与发展7(2017全国甲卷)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解析:选A由所学知识可
13、知,“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是由于皇帝允许宦官参政,以牵制内阁,这使得识字成为宦官的必要素质,这是中枢决策程序发生异变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专制的强化,而不是皇权衰落,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内阁,排除C项;中国古代决策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D项错误。8(2016全国丙卷)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解析:选B本题以王充在论衡中的论述为史实依据,以文书的功能为历史解释,创新考查西汉继承
14、了秦朝的基本制度。文书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汉初重视文书,承袭秦制,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9(2014全国卷)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解析:选B结合史实可知内阁不是法定行政机构,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即使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不会影响皇权,故B项正确。四、立足唯物史观考查清代政治体制僵化的弊端10(2012全国卷)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
15、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解析:选B题干中的“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治体制的僵化,B项正确;A、C、D三项题干都无从反映。线索2地方体制从“天下共主”到日益强化的中央集权制度理清发展线索时期发展历程周代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秦朝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汉朝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16、;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封国制导致“七国之乱”,“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宋朝文官知州通判制:由文官任地方长官,通判监督,将兵权、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这一举措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宋代后,中央确立了对地方的优势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深化历史理解1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演变趋势及规律(1)趋势: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从郡县制到行
17、省制度,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2)规律: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实行分级管理。在不同历史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组成层次或为郡县或州县两级制,或为州郡县或路府(州)县、道府(州)县三级制,或为省路府(州)县四级制,构成了从上到下由中央层层控制的严密的地方统治机构。分割地方权力,使其各有所主,相互制约,是朝廷在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通常规定地方行政、军政、财政、监察诸权分立,长官各设正、副,彼此制约。对主要长官规定任期年限并须籍贯回避。2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影响(1)特点:演变过程上,中央一直强化
18、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2)影响: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派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地方行政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地方作用。把握高考趋向一、立足时空观念考查分封制及其影响1(2017全国乙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
19、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解析:选A根据材料“河南”“山东”“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王族成员,使得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形成,故A项正确。周不存在君主专制,B项错误,排除;C项错在“直接控制”,排除;材料并未体现“世袭特权”,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2(2014全国卷)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20、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解析:选C本题时空定位于周代,间接考查分封制的内容。据材料中的“周礼”可知,“统一的雅言”应指周的官方语言,而周兴起于今陕西,故C项正确。二、立足史料实证考查政治体制的变革3(2013全国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解析:选C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
21、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4(2015全国卷)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解析:选A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
22、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正确。5(2017全国乙卷)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解析:选C结合表中信息可知,从汉高帝到汉武帝时期,郡级政区由15郡发展为108郡、国,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王国越分越小,地方郡、国数量增多,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
23、。诸侯国与中央矛盾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基本解决,A项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排除B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三、立足历史解释考查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6(2016全国乙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解析:选B题干反映的是明朝初期,地方由三司分别掌管“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到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地方行政权力出现
24、了由明初的多人掌握到明中叶以后一人掌握的变化,这样有利于统一协调地方各部门工作,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线索3选官制度从贵族政治到影响深远的科举取士理清发展线索深化历史理解全面认识科举制1科举制的特点贤能治国,为我所用科举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儒家经义为主,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都秉承着儒家传统教义,兼备治理国家、建设国家的能力标准客观,竞争公平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方式获得官位,考试内容是固定的儒家经义,统一根据考试成绩去录取优秀人才,科举考试时间固定,这些体现了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立法保护,稳定延续科举制是国家自上而下进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由国家推动运行的,因此它有立法保障,受到政府保护2.科
25、举制的影响社会整合功能否定特权制度,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内核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推动文化发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巩固国家统一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推动世界文明选才方式在唐朝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成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把握高考趋向一、立足历史解释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1(2016全国甲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
26、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解析:选D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2有学者认为:“全世界只有古代中国文明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律身份至少在名义上是平等的,国家能够通过某种标准化的规则来选拔官员。”该学者的观点说明了古代中国()A法律是愚化民众的工具B人口流动不受身份限制C人才选拔体现一定公平性D官员选拔制度完全成熟解析:选C材料主要说的是人才选拔,材料中没有涉及法律问题和人
27、口流动问题,故A、B两项错误;据材料可以得出人才选拔体现一定公平性,故C项正确;官员选拔制度完全成熟太绝对化,故D项错误。3秦始皇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查;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这种人才选拔标准变化的原因是()A法家思想的兴衰B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C统治者个人喜好D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解析:选B历代选官标准的变化受到统治者、国家政治团体实力对比、统治思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故B项正确。二、立足家国情怀考查科举制的深远影响4有
28、学者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不仅在于它所促成的“上升”型流动(下层士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得以参政),也在于其“下降”流动(居官者得不到世代承袭的保障)。该学者认为,科举制()A促进了原有社会结构的变化B冲击了专制统治的稳定秩序C推动官吏升迁制度的合理化D体现了公平公开的选才原则解析:选A材料中学者认同科举制带来阶层的“上升”和“下降”,是对科举制改变社会结构作用的表述,故A项正确;材料表述的是科举制改变社会结构,为统治者提供更为合格的官员,不能反映其冲击了专制统治的稳定秩序,故B项错误;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不是官吏升迁制度,故C项错误;科举制具有一定的公开公正性,但与材料科举制带来社会结构变
29、化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5.唐代新科进士在“曲江宴饮”后,均集体来到慈恩寺(著名佛寺)大雁塔下,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时间用墨笔题于壁上(如图)。由此可见“雁塔题名”()A是唐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B有利于营造进取向上的社会风气C表明“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D是魏晋以来书法艺术推动的结果解析:选B“雁塔题名”将进士的个人信息公之于众,可起到扬名的作用,因而有利于营造进取向上的社会风气,故B项正确。关注点(一)郡县制度的优势和弊端新材料对于郡县制度,自古以来的思想精英们就对其进行着或是或否的争议,是之者占据着主流地位,称郡县制度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来
30、巨大的促进作用,否则我们无法解释这种制度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否之者只居于末流,谓郡县制是适应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设需要的必然产物,虽然符合中国人对“大一统”理想的追求,对我国历史的发展确实功不可没,但这种体制机制滋生的各种弊端特别是必然导致专制独裁的政治恶果,也是经2 000多年历史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无可置疑的客观事实。当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依旧站在官方传统史学家的立场无视郡县制度的种种弊端而继续为其高唱赞歌了,应从国家和民族健康发展的大局来重新认识郡县制及其附带而来的问题。宋亚平郡县制度: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石历史发展与反思新视角传统史学研究在评价郡县制时主要是肯定其对历
31、史发展的巨大进步作用,而材料则揭示了郡县制推行过程中产生了种种弊端。新思维郡县制度的优势和弊端优势郡县制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育与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由此促进了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和社会进步郡县制为实现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全国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或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战争郡县制为国家治理由贵族政治模式向官僚政治模式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户籍制、监察制、考课制、俸禄制等等各项法规,也随着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与不断完善而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郡县制为新型土地占有关系的形成和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稳定提
32、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弊端郡县制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充当了“基石”的角色,没有郡县制就很难建设中央集权,更无法形成君主专制独裁的政治局面郡县制紧紧围绕以君主专制为内核的中央王室即中央政府这个政治中心运转,很容易形成“内重外轻”的模式,从而导致闭关自守、积贫积弱的格局郡县制下,逼迫官员只顾上面脸色、不向下面负责,短期化、形式主义、官官相护逐成致命缺陷1汤其领在西汉郡国并行论一文中指出,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后,国家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表明郡县制()A确保了皇权至上B避免了地方割据C有利于中央集权D建立了官僚政治解析:选C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皇帝制度确立了皇权至上
33、的原则,故A项错误;郡县制不能避免地方割据,故B项错误;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中央直接管辖地方,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秦朝起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故D项错误。2推行郡县制的根本动机与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地方的各种权力都收上来,不让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积蓄出威胁中央政府和分裂统一国家的能量。这主要会导致()A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政治稳定B重视血缘关系而忽视才干品德C重视中央集权而忽视地方分权D重视国家统一而忽视民族发展解析:选C古代推行郡县制注重的是政治稳定而非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B项为宗法分封制所导致,故B项错误;过于重视中央集权必然会造成对地方分权的忽视,故C项正确;国家统一是民族发展
34、的必然和前提,故D项错误。关注点(二)三省六部制与“体制内的民主”新材料“三省六部制”简单地说,就是朝廷下面设立三个省,分别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这套制度在唐朝的政治运作中最大的特色归结为一句话,追求体制内最大限度的民主,让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使得权力分配均衡合理且在有效监督下运行,做到理性决策,而且切实可行。以德治国的国家中枢权力机构最重要的是决策民主,在决策层面不是由哪一个部门单独负责,而是由三个省共同进行,三省长官共同组成朝廷决策班子。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新视角史学主流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是皇权集中的产物,是皇权加强的表现。而材料中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体现了“
35、体制内的民主”。新思维三省六部制最大限度追求“体制内的民主”,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实现权力有效监督把朝廷的决策分成三个部分,分别由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来承担,按照决策、审议、执行的行政程序前后相继,并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通过合理分散权力来加强民主决策,并对权力运作形成监督和制约实现权力分配均衡“三省六部制”改变以往的个人施政,成为集体施政,其行政体制设计注重权力之间的相互或单向制约,从制度上避免政策失误和朝令夕改,通过正确的决策和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决策与行政分离三省六部制的政权系统中,决策与行政分离已经完成并成熟,中书省和门下省成为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决策、发令系统,而尚书省的决策权转移到中书省和门
36、下省,行政权保留下来,尚书省向职能化方向发展部门协同机制三省六部制具有部门协同机制,宰相集体办公的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关,一切军国大政都在这里讨论商定,集思广益,最后由皇帝裁决施行平衡君权任何政令未经中书、门下而发出者,均属违制,一切皇帝诏令必经中书、门下两省,这对君权有一定的平衡作用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皇权不断加强D宰相数量逐渐增加解析:选C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A、B两项各分别说了一个方面,故不选。由“首长制到委员制”,表面上看起来是宰相数量的逐渐增
37、加,这只是表象,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皇权在不断加强,故排除D项,选C项。2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制度()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C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解析:选C“各执所见”能够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并非相互倾轧,故A项错误;专制皇权走向顶峰是在清朝,故B项错误;根据“鲜有败事”可知这一制度一定程度减少了决策失误,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三省相互牵制,故D项错误。专题过关高分练(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每小
38、题4分,共48分)1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而如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九州”的出现()A加速了统一局面的到来B表明原有封国不复存在C适应了尊王攘夷的需要D是中华文明扩展的结果解析:选D秦国通过灭六国实现了统一,材料与之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原有封国,故B项错误;尊王攘夷是春秋时期的口号,与材料中“战国文献中出现”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皆属中原”“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得出中华文明的影响范围扩大,故D项正确。2(2018届高三广安诊断)吕思勉在中国简史中记述:“(两汉社会的地方官吏)服官州郡的,称其官
39、署为本朝。长官死,僚属都为之持服(守孝、服丧)。”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地方官职礼仪尚不够健全B沿袭了分封时期的诸侯观念C上下级之间依附关系严重D州郡地方官员权力普遍过大解析:选B材料现象体现出上下级的关系受到分封制严格等级观念的影响,而上下级的依附关系是分封时期观念的表现,故B项正确。3古籍记载,先秦“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秦灭六国,子孙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这说明()A姓与氏表明社会地位的贵贱不同B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在西周以后C姓一传而可变,氏千万年而不变D姓与氏合并是由于制度变革影响解析:选D
40、“姓与氏表明社会地位的贵贱不同”,这种说法只适用于先秦时期,到秦始皇大一统时期姓与氏融为一体,故A项错误;“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在西周以后”,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且并不准确,故B项错误;秦统一以后,姓与氏都不是万年而不变的,故C项错误;秦灭六国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这是姓与氏实现合并的重要的政治前提,故D项正确。4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不仅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甚至有些时候可以与权力分庭抗礼;但是后来,独立人格在士大夫身上极为匮乏,他们在思想上依傍古人、拘泥经典,在政治上热衷仕途、委身皇权。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小农经济的发展B宗法纲常的束缚C专制制度的强化D科举制度的僵化解析:选
41、C小农经济主要是经济形态,不能直接影响士大夫的独立人格的变化,故A项错误;宗法纲常对士大夫的思想会有束缚作用,但不是导致士大夫缺少独立人格的主要因素,故B项错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在思想上实行文化专制,故导致士大夫丧失了独立人格,故C项正确;科举制度僵化,思想受到束缚也是专制制度强化的结果,故D项错误。5(2018届高三南平检测)“万岁”是古代中国皇帝的代称,始于汉武帝,后来礼颂皇帝时,都要用“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敬辞。这反映了统治阶级意在()A突出君主独尊地位B彰显帝王丰功伟业C强化皇权主义思想D固化君臣等级秩序解析:选C突出君主独尊地位是在秦始皇确立皇帝制度时,故A项错误;彰显帝
42、王丰功伟业要突出皇帝的功绩,材料没有涉及,故B项错误;从“万岁”到“万岁万岁万万岁”突出强化的是皇权的至高无上,故C项正确;固化君臣等级秩序是指把君臣的等级秩序固定化,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6汉武帝时,拜卫青为大将军,“位在公上”;封公孙弘为丞相,“无爵”;授儒者孔安国为侍中,“朝廷荣之”。这表明汉武帝时期()A权力重心由外朝转向内朝B意识形态由法家变为儒家C中枢机构从独相变为多相D中央行政机构的职能巨变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提拔布衣亲信卫青、孔安国等近臣构成中朝,“中朝”拥有决策权,“外朝”变为执行机构,故A项正确;汉初的治国思想主要是黄老之学,汉武帝时儒家思想逐步成为正统思想,表
43、现为外儒内法,故B项错误;汉承秦制,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中枢机构仍是独相,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中央权力重心的转移,不能说明行政机构的职能巨变,故D项错误。7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种“宰相一致原则”()A提高了行政决策效率B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C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D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解析:选D“宰相一致原则”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性,故D项正确。8北宋太祖有言,设科取士,本欲得贤以共治天下。宋神宗时,大臣文彦博也言:“与士大夫治天下。”后来,“共治天下”的理念经士大夫进一步发挥,阐释为“共天下”。由“共治天下
44、”到“共天下”反映出()A士大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B天下之事已经不能由皇帝独裁C士大夫追求“民贵君轻”的政治理想D宋代君主专制制度实质上已弱化解析:选A由“共治天下”到“共天下”强调的是天下是大家的,体现了士大夫“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宋代属于君主专制时期,故B项错误;“民贵君轻”强调的是重视人民的作用,“共天下”是士大夫提出的,故C项错误;君主专制的实质不会弱化,故D项错误。9宋朝设置通判于各州、府,辅佐知州或知府处理政务,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须通判连署方能生效,并有监察官吏之权。清朝各府置通判,分掌粮运、水利、屯田、牧马、江海防务等事
45、。这反映出()A地方监察力度不断削弱B地方政务处理更加灵活C地方监察体制有所调整D地方政府职能日益扩大解析:选C从宋朝所设通判的目的及权力与清朝所设通判的职务对比分析中概括总结。材料“宋朝设置通判于各州清朝各府置通判,分掌粮运”表明地方监察体制有所调整,故选C项;A、B、D三项表述与材料不符。10元朝行省对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说明元代()A地方行政效率得到提高B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C外重内轻局面得到改变D注重君主权力的加强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元朝行省对重要的权力采用圆署会
46、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是防止地方滥用职权,而“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体现的是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111573年,张居正下令提高六科(是针对六部百司设立的监察机构)监察职能,以六科督促六部,以六部督促诸司以及地方抚、按,最后再由内阁直接控制六科,掌握对各级官吏的监察大权,并实施随时考核、事事责成的稽查制度。这些措施()A使内阁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B整顿了吏治并加强了中央集权C张居正威胁君主专制D加强监察权力促进了清正廉洁解析:选B根据材料“以六科督促六部”“六部督促诸司以及地方抚、按”“内阁直接控制六科”得出该措施整顿了吏治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12雍正四年初有军机处时
47、,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这表明军机处()A可以避免大臣专权B逐渐成为中枢机构C与内阁的地位相当D已失去其绝密特性解析:选B根据材料“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可以看出其地位逐渐上升,逐步成为中枢机构,故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专制与民主是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
48、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意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摘编自皇明大政纪材料三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的手续,又是非常不合理。他的最高命令称上谕,上谕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明发上谕都是比较无关紧要的事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不按上述程序,而直接由皇帝经军机处寄给
49、受命令的人。譬如给江苏巡抚的上谕,直接寄给巡抚,旁人谁也不知道后来凡是紧要的事,差不多都用寄信上谕发出了。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西周、秦朝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15分)(2)结合材料二、三,说明明清两朝在发布政令方面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政治发展的趋势。(10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中西周的“贵族色彩”“地方分权体制”即可知是宗法制、分封制;由秦朝的“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可知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第二小问,比较西周宗法制、分封制与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区别,可从官员产生、地方管理体制、最高统治者权
50、力等方面来比较。第(2)问第一小问,不同的方面比较明显,清代有寄信上谕,明代没有;而相同方面,都是由皇帝来决策。第二小问,明清时期政治发展的趋势即皇权加强,专制主义加强。答案:(1)制度: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6分)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9分)(2)相同点:皇帝决定政令的内容。(2分)不同点:明朝政令是公开发布的;清朝的重要政令是秘密发布的。(6分)趋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分)14(2018届高三潍坊高三统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51、材料时期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唐代进士的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武则天时,初创殿试,但未形成定制宋代录取名额大大增加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明代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以上是某校历史研究小组整理的关于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的表格。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自行拟定
52、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探究型试题,考查科举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根据材料,考生可从科举考试与君主专制的强化、科举考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科举考试与儒学的发展等角度拟定论题进行简述。答案:(示例一)科举考试与君主专制的强化。(2分)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内容、程序、录取数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的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作为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科举考试的内容由多元逐渐变成以儒学为主,再到“四书
53、”“五经”,且以朱熹的注释为准。(10分)(示例二)科举考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2分)唐朝中期以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宋时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南方文教事业昌盛。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代为平息北方士人的情绪,实行“南北榜”。(10分)(示例三)科举考试与儒学的发展。(2分)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儒学,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理论支撑,为统治者所极力提倡,宋代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10分)(以上示例任选其一作答,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