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高考资源网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高考资源网 (2009天津文综)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C气候变干 D物质沉积2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解析本题以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第1题,观察三幅不同时期的湖泊示意图可以发现,湖泊中的沉积物质越来越多,湖泊中的水体逐渐被沉积物质替代,湖泊也就逐渐消
2、亡,向沼泽、平原方向发展。第2题,根据该湖泊消亡引起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可知,若某个地区某一自然环境要素发生了变化,则整个地理环境中的其他要素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答案1.D2.A3(2010广东文综)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 ()A导致气候变暖 B引发草场退化C引起地表水体酸化 D增加土壤肥力解析沙尘暴的“阳伞效应”会导致气候变冷,A项错误;华北不是草场主要分布区,B项错误;沙尘暴会引起水体碱性物质增加,C项错误;沙尘暴会带来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D项正确。答案D读下图,完成47题。4上图中,图例所示的植被类型是()A森林 B草原 C沼
3、泽 D荒漠5图中1、2两种植被类型,分别体现了()A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非地带性C1非地带性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1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61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其分布面积最大的是()A亚欧大陆 B非洲大陆C澳大利亚大陆 D美洲大陆72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对应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答案4.B5.D6.A7.C右图是“2009年某汽车拉力赛路线图”。据此完成89题。8整个赛程中选手沿途看到的景观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B亚
4、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热带荒漠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雨林9盖勒敏地区终年降水稀少,但常有大雾,其主要原因是 ()A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寒流影响B大气中的水汽受到沿岸的暖流影响C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将水汽带到空中冷凝D终年盛行下沉气流,将水汽带到近地面冷凝解析第8题,出发地里斯本为常绿硬叶林,盖勒敏等地区为荒漠景观,达喀尔则为草原景观。第9题,盖勒敏沿岸为加那利寒流,受寒流影响,该地降水减少,常有大雾。答案8.C9.A读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1011题。10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分布正确的是()11图中乙、丙两处植被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5、 ()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解析第10题,甲、乙、丙处位于西风带,甲处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为森林植被;乙、丙处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坡,分别形成草原、荒漠。第11题,乙、丙两处植被是山地阻挡西风进入形成的,属于非地带性现象。答案10.B11.D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及植物景观照片,完成1213题。12对自然带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X方向湿度减少 B沿X方向热量减少C沿Y方向湿度增加 D沿Y方向热量增加13照片显示的植物常见于()A B C D答案12.B13.A(2010天津文综)读图1和图2,回答1415
6、题。14据各自然带在图1中的位置,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o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 Bo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Co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Do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15据图2判断,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C全年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干燥解析第14题,从oa,热量条件在不断增强,纬度越来越低,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ob,热量条件在不断减弱,可能是纬度越来越高,也可能是海拔越来越高。第15题,从图中可知,非洲土地退化区域中,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答案14.D15.B二、综合题
7、(共40分) 高考资源网16(2012安徽蚌埠一模)根据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完成下列问题。(20分) 高考资源网(1)若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各环境要素间的关联性,请写出下列相应内容。降水_;气温日较差_;地表水_;地貌多_;土壤_;植被_。(2)区域生态系统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地貌的发育过程。试简要分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3)请从上面两个实例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气候影响了其水文、地貌、土壤、植被等。第(2)题,植被破坏加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第(3)题,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某一个
8、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答案(1)少大少戈壁荒漠有机质含量少稀少(2)植被遭破坏,加速了流水侵蚀。(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每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17(探究性学习)下图甲、乙分别为模拟的我国特征性自然植被的目前分布状况和未来(2050年)的可能分布状况。读图探究下列问题。(20分) (1)图例A、B两类植被所属的自然带分别是什么?(2)图甲中由C至D植被变化体现了什么地域分异规律?影响这种分异规律形成的最主要条件是什么?(3)与当前相比,未来(2050年)我国特征性自
9、然植被类型在地区分布上发生了哪些变化?简述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解析根据当前气候条件下我国特征性自然植被类型的分布图可知,A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为温带草原带。图甲中从C到D,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量也越来越少,植被逐渐由草原过渡到荒漠,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对比两幅图可以发现,图乙中不少自然带的分布北界都朝北方推移了;具体而言,我国寒温带针叶林几乎消失,热带季雨林的面积显著扩大。这显然与全球气候变暖密切相关。答案(1)A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是温带草原带。(2)从沿海向内陆的(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水分。(3)变化:位置上,各类植被整体向北推移;范围上,寒温带针叶林几乎从我国消失;青藏高原高寒植被面积将明显缩小;热带季雨林面积扩大。原因:全球变暖等。-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