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377.50KB ,
资源ID:27986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7986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新课标版)同步跟踪训练(32)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教新课标版)同步跟踪训练(32)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doc

1、(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读某流域汇流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等高线弯曲最大处,一定形成集水线B等高线弯曲最大处,一定形成分水线C流域边界与某一条等高线完全重合D流域面积的大小与周围地形有关2有关该流域洪灾形成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不正确的是()A泥石流河道堵塞洪水B气温升高冰雪融化洪水C地面坡度小河道排水速度快洪水D植物覆盖差流域汇水速度快洪水解析:第1题,等高线弯曲最大处,可能是集水线,也可能是分水线;流域边界一般由分水岭决定,与周围地形有关,而不是与某一条等高线完全重合。第2题,地面坡度小使河道排水速度降低,易形成洪水。答案:1.D

2、2.C读下图,回答34题。3图示河流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但乙图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主要是()A工程质量低 B设计不准确C人为破坏严重 D泥沙淤积严重4目前,甲图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A已找到了比水电更好的能源B水电运营成本不断增加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D恢复原始生态环境解析:第3题,乙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流经四川盆地,由于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在库区淤积,致使库容减小,发电受限。第4题,甲河位于法国境内,其电力构成以核电为主,拆除水坝的原因是为了恢复原始生态环境。答案:3.D4.D三峡水库蓄水后形成

3、的“高峡平湖”美景,一直深受海内外游客青睐。2010年10月,三峡库区蓄水首次达175米,不少游客为一睹高水位下的新三峡景观而纷至沓来。结合水库水文特征图,回答56题。5图中H1、H2、H3、H4四个水位分别对应的是()A死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正常蓄水位、最高洪水位B汛期限制水位、死水位、正常蓄水位、最高洪水位C正常蓄水位、死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最高洪水位D死水位、汛期限制水位、最高洪水位、正常蓄水位6关于三峡水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随着三峡蓄水位的上升,库区周边地区可能发生地质灾害B图中库容A是为水库堆积泥沙所用,是水电站发电的最小库容C三峡水库一般在汛期蓄水,因为此时来水量大,含沙量小D

4、三峡水库对其下游的洞庭湖水位具有调节作用解析:第5题,水库水位中最高点为最高洪水位,最低水位是死水位。第6题,含沙量与流速有关,汛期水量大,流速快,河流含沙量越大。910月,长江流域开始进入枯水期,此时水量适中,库区泥沙淤积较少,适合蓄水。答案:5.A6.C7(2011海淀区模拟)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均径流深随纬度增大而递减B年均径流深的最大值在海南省C年均径流深与降水量年际变化的空间分布特点一致D年均径流深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的分布特点一致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年均径流深的最大值约出现在18N左右,结合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可知,该值应出现在海南省。答案:B读密西西比河流域水系

5、图,完成89题。8下列关于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B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势特点是由东、西、北向中部缓斜C河流注入大西洋D干流易出现凌汛现象9下列关于密西西比河的叙述错误的是()A其水系呈不对称的树枝状B西岸支流比东岸多而长C西岸支流流量大,东岸支流流量小D中、下游遇特大洪水容易泛滥成灾解析:密西西比河由高纬流向低纬不会出现凌汛;其东岸降水多,流量大,西岸降水少,流量小。答案:8.D9.C(2011天津六校联考)读下表和图。完成1012题。R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耕地林地草地荒地其他1978年55.0%19.8%4.9%15.4%

6、4.9%2010年40.2%44.1%6.2%1.3%8.2%1019782010年R河流域()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B土壤层变薄C生物多样性增加 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11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A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B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C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D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12图示区域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A温度高 B成土母质含氮低C植被稀疏 D地势起伏大解析:第10题,19782010年R河流域随林地、草地面积的扩大,生物多样性也相应地增加。第11题,露天开采不会引发地面

7、沉降且对水资源没有大的影响,黄铜矿冶炼过程中会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会回收废气中的硫。第12题,图示区域自然土壤为红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气温高,降水多,淋溶作用强。答案:10.C11.D12.A二、综合题(共40分)13阅读材料1、2,回答问题。(26分)材料1: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材料2:珠江流域图(1)说明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8分)(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4分)(4)与

8、周边省份相比,贵州地下水资源较贫乏,主要的自然原因是_。(4分)(5)广东省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比较丰富,但目前仍有很大范围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试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6分)解析:(1)从气候(降水)和地形两方面分析。(2)从能源供应、环保、防洪等方面分析。(3)从发展旅游、有色冶金、养殖、供水等方面分析。(4)贵州为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河,坡度大、地下水难以储存。(5)从开源、节流方面分析。答案:(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量大;(地形崎岖,)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2)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

9、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有利于提高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和防旱能力。(3)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发展水产养殖。(4)地表崎岖,坡度大,水流快,存留时间短;石灰岩广布,地下含水层少。(5)原因:经济发展较快,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存在污染和浪费现象。措施:加强立法管理,制订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积极开展节水工业和农业;防治水污染。14(2011厦门三模)下图示意甲、乙两河流域分布,读图回答问题。(14分)(1)比较甲、乙两河下游水系特征的差异。(5分)(2)分析乙河下游地区积极引进外资发展橡胶加工业的原因。(5分)(3)阐

10、述N水库建设给其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4分)解析:第(1)题,从水流多少、流域面积大小、流向等方面分析。第(2)题,从原料、劳动力、技术、资金、交通、市场等方面分析。第(3)题,从对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土壤肥力方面、海岸侵蚀、河口生物资源等方面分析。答案:(1)甲河下游支流少,水系不发达,乙河下游支流多,水系发达;甲河自南向北流,乙河自北向南流;甲河下游比乙河下游长;甲河下游流域面积小于乙河;甲河下游流量小于乙河下游。(2)技术、资金缺乏;气候条件适合天然橡胶的生长,原料(橡胶)丰富;廉价劳动力丰富;海运便利,便于出口;国际市场需求量大。(3)沿岸平原失去了河水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壤肥力下降;河口地区因缺乏饵料导致水产资源减少;甲河三角洲泥沙淤积减弱,海岸遭侵蚀后退;三角洲盐碱化加重。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