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仿真模拟卷(五)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目前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日益增长的人口的呼吸作用B化石燃料的燃烧C火山爆发D臭氧层被破坏B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空气中CO2大量增加,浓度上升,从而造成温室效应。2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兔的长毛与卷毛B羊的有角与牛的无角C人的长食指与短食指D豌豆子叶的黄色与种皮的灰色
2、C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3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兴奋B冲动C反射D反射弧C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元、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元和效应器,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4洋葱根尖细胞和人体内的红细胞,两者相似的是()A都有细胞壁B都有大型液泡C都没有叶绿体D都没有细胞核C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和大液泡。洋葱根尖细胞有细胞核、细胞壁和大液泡,但无叶绿体。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壁、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5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B
3、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单位C所有细胞都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的D所有细胞必定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C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揭示了自然界中所有生物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单位,阐明了细胞是一个独立的基本单位,所有细胞必定由已存在的细胞产生说明了细胞的来源。细胞学说并没有阐明细胞具体包括哪些结构。6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真核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B原核细胞的拟核有核被膜包被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D染色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溶胶C大多数真核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只有少数细胞有多个细胞核,如横纹肌细胞,极少
4、数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维管植物的筛管细胞等。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存在于细胞核内,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RNA在细胞核内经转录合成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溶胶中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部分蛋白质(如DNA聚合酶、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根本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7人在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导致()A长大后身材矮小,智力低下B长大后身材矮小,智力正常C长大后身高不受影响,智力低下D长大后身高不受影响,智力正常A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生长和发育。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
5、,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长大后,性器官发育不全,智力低下,即呆小症。生长激素缺乏影响生长,长大后身材矮小,但智力不受影响,即侏儒症。8下列有关细胞与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腺苷和磷酸基团中BATP水解产生的能量用于细胞中的吸能反应C放能反应增强时ATP只合成不水解DATPADP循环使细胞内物质和能量得以循环利用B1个ATP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和1个普通磷酸键,能量主要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错误。ATP水解放出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ATP是连接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B正确。细胞内的ATP合成与分解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ATP与ADP时刻进行相互转化,C错误。AT
6、P与ADP相互转化时,ADP、Pi可以循环使用,但是能量是单向流动的,不能循环利用,故D错误。9秋水仙素可以诱导洋葱根尖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因为秋水仙素能够()A诱发基因突变B破坏细胞膜的结构C促进DNA复制D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10人体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需氧呼吸的过程中,下列产物按反应顺序最后出现的是()ACO2BH2OCATPD丙酮酸B真核细胞进行需氧呼吸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形成少量ATP,场所是细胞溶胶;第二阶段是柠檬酸循环,产生CO2和少量ATP,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嵴;第三阶段是电子传递链,形成H2O和大量A
7、TP,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故B正确。11下列对人类遗传病和优生的说法错误的是()A红绿色盲属性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B各种遗传病在青春期的发病率很低C近亲结婚增加了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D选择放松对有害基因的增多是有限的C红绿色盲属于伴X隐性单基因遗传病。各种遗传病在青春期的发病率很低。由于近亲结婚时,夫妇双方同时携带隐性致病基因的概率大大增加,所以近亲结婚会导致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选择放松是指随着医学和保健科学的发展,遗传病患者得以存活和生育后代的现象,但对有害基因频率的影响是很有限的。12下列有关自然条件下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大多数种群数量的增长为指数增长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
8、群兴衰的晴雨表C在森林群落中对群落影响最大的是树冠层D陆地群落的水平结构很少是均匀的A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生物的生存资源、空间都受限制,大多数种群数量的增长为“S”形增长。种群的数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上升;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下降。在森林群落中对群落影响最大的是树冠层。陆地群落的水平结构由于受到地形、气候、光照等因素影响表现出空间异质性,所以很少分布均匀。13若土壤中的汞离子主要破坏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则植物被汞污染后,体内受影响最小的生命活动是()A吸收KB水的光解CCO2固定D丙酮酸的氧化分解C吸收K属于主动转运,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的协助。光反应过程中发
9、生水的光解,场所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CO2的固定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没有膜结构参与。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包括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两个过程,需要线粒体内膜的参与。14如图是细胞中两种重要化合物的局部结构简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甲:一种叶绿素分子(局部)乙:血红蛋白分子(局部)A甲物质只存在于绿色植物的某些细胞中B乙物质有运输O2的功能C植物缺Mg2会导致甲物质不能正常合成,影响光合速率D人体缺Fe2会导致内环境中乙物质减少,引起贫血DMg2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植物缺Mg2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叶绿素主要存在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根细胞中不含有叶绿素,故A、C正确。Fe2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
10、,人体缺Fe2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贫血,但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15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a可突变为非等位基因bB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DNA复制过程C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属于形态突变D基因突变对生物个体的生存通常有利B基因突变是指由于基因内部碱基对的增加、缺失或替换引起的基因结构发生改变的现象或过程。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等位基因,即A突变成a。当DNA双螺旋解开时其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突变,突变产生的性状大部分是有害的。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属于致死突变。16用打孔器从马铃薯中打出两圆柱体块P和Q,P放在蒸馏水中,Q放在与马铃薯细胞液等渗的盐溶液
11、中,1 h后再把P、Q放回原来位置,结果()AP放不进,Q刚好放进BP、Q都放不进CP、Q都刚好放进DP刚好放进,Q放不进A用打孔器从马铃薯中打出圆柱体块P和Q,P放在蒸馏水中,由于马铃薯细胞液的浓度大于蒸馏水,所以细胞吸水导致P体积变大;Q放在与马铃薯细胞液等渗的盐溶液中,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细胞形态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可以放回原来的位置。17“S”形曲线和“J”形曲线是反映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下列属于“S”形曲线的形成条件的是()A食物(养料)充足B没有敌害C没有竞争D资源、空间有限D“S”形增长也叫逻辑斯谛增长,是指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
12、;而“J”形增长即指数增长,是指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18让Aa的植株自交,结果得到10个F1个体,其中表现为显性性状的有3个,表现为隐性性状的有7个。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A亲本减数分裂过程异常B获得的F1个体数量太少C部分Aa的个体表现为隐性性状D是A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BAa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三种基因型:AAAaaa121,前提条件是子代数量足够多,如果子代数量过少,可能就会偏离理论上的比值。19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可通过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抗体结合病原体B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被感染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C巨噬细胞参与
13、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DHIV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C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结合病原体,使病原体失去侵染能力,有利于巨噬细胞的吞噬。细胞免疫中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感染的细胞接触,使其裂解释放病原体。巨噬细胞参与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而在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中巨噬细胞对抗原进行处理形成抗原MHC复合体。HIV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导致特异性免疫严重缺陷。20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B转化得到的S型细菌产生的后代也是S型细菌C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DNA纯度越高转化的效率也
14、越高C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是指在小鼠身上做的实验,证明存在转化因子,但不知道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肺炎双球菌离体转化实验通过分离各种化合物,使其单独起作用,从而证明DNA是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转化得到的S型细菌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所以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并不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NA纯度越高转化的效率自然越高。21研究证实,杂草解毒能力增强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从种群水平分析,这是因为()A种群内的基因突变加快B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C种群内形成了生殖隔离D种群内的基因突变朝着抗药性发展B杂草解毒能力增强的内因是杂草自身的变异,外因是除草剂的选择作
15、用。除草剂不是诱变剂,所以杂草的基因突变速率应该不受影响,突变是多方向性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以A、D错误。题目中没有提示产生了新物种,所以不存在生殖隔离,只是种群内抗性基因频率增加,说明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22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群落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D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错误;某区域里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群落,B、C错误;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前者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命
16、的物质和能量,后者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D正确。23取五支试管,各加入2 mL 0.5 mol/L 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按下表要求分别加入试剂或材料:试管号12345过氧化氢2 mL2 mL2 mL2 mL2 mL试剂或材料1 mL唾液锈铁钉生土豆块熟土豆块生土豆块和稀酸实验现象几乎无气泡少量气泡大量气泡几乎无气泡少量气泡请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上组合实验中,包含了空白对照组B用1号和4号组对比,可以说明酶具有专一性C用3号和4号组对比,可以说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D用4号和5号组对比,可以说明酶的催化效率受pH影响C上述实验中缺少过氧化氢溶液在自然状态下的分解情况,即缺少空白对
17、照组。2号与3号组对照说明酶具有高效性,1号与3号组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用3号和4号组对比,可以说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用3号和5号组对比,可以说明酶的催化效率受pH影响,但4号和5号组存在温度和pH两个变量,无法得出结论。24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物正常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B该细胞能够发生基因重组C图中含有2个四分体D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C从图中可以看出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可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但没有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以后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
18、25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浓度的物质P处理人的离体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理论上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物质P浓度增加,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与处理时间无关B随着物质P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与浓度无关C物质P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D通过本实验可以确定,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为1.00 g/LC从图中分析可知,同一浓度的物质P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效果增强;作用相同的时间(比如都是12 h、24 h或者48 h),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图示只提供了3种浓度的抑制效
19、果,所以无法得出最适浓度,A、B、D错误。物质P起到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是促进癌细胞的凋亡,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26【加试题】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晴朗无风的夏日,观测得到了某植株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如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大A叶绿体内消耗ATP最快的时刻是10:00B12:00光合速率出现低谷主要是气孔关闭导致CO2不足C14:00后光反应产生ATP和NADPH减少,光合速率下降D14:00若适当提高CO2浓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中的三碳酸含量增加B据图分析,随着时间的变化,气孔导度在12:00最大,光合速率在10:00和
20、14:00出现2个高峰值;在这一天中,叶绿体消耗ATP最快的时刻,应是光合速率最高的时刻,即10:00时,A正确;12:00光合速率出现低谷的原因,从图中看当时的气孔导度最大,故不应是CO2浓度不足引起的,B错误;14:00以后光合速率一直降低应是光照强度减弱,导致光反应减弱引起的,故叶绿体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C正确;14:00时,如适当提高CO2浓度,短时间内会导致CO2的固定速率加快,三碳酸的合成速率增加,而其还原过程基本不变,故三碳酸的含量增加,D正确。27【加试题】下图为果蝇红眼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起始DNA片段(起始密码子为AU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基因转录时的编码链
21、是a链B该基因转录需要的原料包含8种核苷酸C该基因转录形成的产物需在细胞质中加工成熟DRNA聚合酶可以启动该基因在唾液腺细胞中表达A题干已告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所以转录时应以b链为模板链,a链为编码链,A正确。基因转录时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转录最初形成的mRNA在细胞核内加工成熟后从核孔中出来,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唾液腺细胞中存在红眼基因但不参与表达。28【加试题】某科研小组探究在四种处理(1:不打顶,2:打顶,3:打顶羊毛脂,4:打顶含生长素的羊毛脂)方式下,不同供氮(低氮:N150,高氮:N500)水平对棉株叶片中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则下列
22、有关推测正确的是()A由图甲可知,高氮水平有利于增加棉株叶片中细胞分裂素的含量B由图乙可知,低氮水平有利于增加棉株叶片中脱落酸的含量C在低氮水平下,处理1的棉株叶片中的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含量均比处理2高D在高氮水平下,羊毛脂可降低棉株叶片中脱落酸的含量B图甲的处理4中,高氮水平下植株叶片中的细胞分裂素含量低于低氮水平,A错误;由图乙的4种处理中,低氮水平下植株叶片中的脱落酸含量均高于高氮水平,B正确;对比甲、乙两图中的处理1和处理2可知,在低氮水平下图甲处理1棉株叶片中的细胞分裂素含量高于处理2的,图乙中处理1棉株叶片中的脱落酸含量低于处理2的,C错误;对比图乙的处理2和3可知,在高氮水平下,
23、两者的脱落酸含量相同,D错误。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29(6分)某兴趣小组到一片弃耕还林的农田进行调查,发现田埂淹没在杂草之中。杂草中有稗草、狗尾草等植物,还观察到食草昆虫、青蛙、蜘蛛、褐家鼠和蛇等动物。请分析回答:(1)该农田中稗草的集合体称为_。(2)兴趣小组的同学计划调查该农田中褐家鼠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3)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若干年后该农田中将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树林,这种群落的演替称为_。(4)若该农田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DDT,在上述几种生物中,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_。(5)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是以_的形式循环的。在该生态系统中能
24、量的传递效率约为10%,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的特点。【解析】(1)稗草为一个植物物种,同一物种的集合体称为一个种群;(2)褐家鼠等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应使用标志重捕法;(3)群落演替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如果演替的起点为基质和环境条件较好的农田,应为次生演替;(4)DDT是一种农药成分,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易积累,它的浓度会随着食物链逐级递增,即生物放大现象。在现有的农田种群中蛇处于最高营养级,其体内DDT浓度最高;(5)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碳循环发生于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出入,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生理过程为光合作用,从生物群落进
25、入非生物环境的主要生理过程为生物的细胞呼吸;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说明能量的逐级递减特点。【答案】(6分,每空1分)(1)种群(2)标志重捕法(3)次生演替(4)蛇(5)CO2逐级递减30(7分)图1表示油桃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图2表示大棚内种植的油桃,每天10:0016:00开窗通风测定的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据图回答:(1)图1过程在叶绿体的_中进行,物质的作用是_和_,物质可运至叶绿体外,并且转变成_,供植物体其他细胞利用。(2)若实验中用14C标记的CO2作原料,则14C在碳反应中的转移途径是_。(用“”、图1中的文字和序号回答)。(3
26、)据图2判断,8:0010:00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13:0014:00净光合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解析】(1)图1表示光合作用的碳反应,又称卡尔文循环,物质表示NADPH,贮藏活跃的化学能,同时又是还原剂,都表示三碳糖,但表示重新生成RuBP的三碳糖,表示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可以在叶绿体内合成淀粉或其他物质,主要运至叶绿体外转变成蔗糖,供植物体其他细胞利用。(2)CO2首先与RuBP结合生成3磷酸甘油酸,然后转化成三碳糖,所以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3磷酸甘油酸。(3)图2表示大棚内种植的油桃,每天10:0016:00开窗通风测定的净光合速率的变化,8:0010:00光
27、合速率明显下降,并不是气孔关闭所致,而是大棚内CO2逐渐消耗,二氧化碳浓度较低造成的。12:0013:00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导致进入叶肉细胞的CO2减少,13:0014:00净光合速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关闭的气孔逐渐开放,CO2的吸收逐渐增多,光合作用增强。【答案】(7分,每空1分)(1)基质提供能量作为还原剂蔗糖(2)14CO23磷酸甘油酸(写全给分)(3)大棚内CO2浓度较低,限制光合速率关闭的气孔逐渐开放,CO2的吸收量逐渐增多,光合作用增强31(7分)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Y和y,R和r)控制,Y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YY和Yy的效应相同),基因
28、R能降低红色素的含量(RR和Rr所起的作用不同)。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基因型Y_rrY_RrY_RR,yy_表现型红色粉色白色(1)开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种,从基因结构上分析,基因Y与R的根本区别是_。(2)题中RR与Rr表现型不同的遗传现象,属于显性相对性中的_类型。(3)利用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需要对母本进行_处理。然后在进行人工传粉的过程中,需要两次套上纸袋,其目的都是_。(4)基因型为YyRr的植株,其自交后代(F1)中粉花植株所占比例为_。若F1中红花植株进行测交,则所得子代植株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解析】(1)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YYRR、YyRR、yy
29、RR、yyRr、yyrr,共5种。Y与R属于两个不同的基因,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2)RR与Rr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属于显性相对性中的不完全显性。(3)雌雄同株的植物进行杂交实验,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同时套上纸袋,当父本成熟后授以花粉,同时套上纸袋,两次套上纸袋的目的都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4)基因型为YyRr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粉花植株的基因型为YYRr、YyRr,其比例分别为2/16、4/16,即自交后代(F1)中粉花植株所占比例为3/8;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YYrr、Yyrr,其比例分别为1/16、2/16,与yyrr进行测交,后代基因型为2Yyrr1yyrr,所以红花白
30、花21。【答案】(7分,每空1分)(1)5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2)不完全显性(3)去雄套袋(套袋没写也给分)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4)3/8红花白花2132【加试题】(14分)回答下列生物科技及其实践的相关问题:(1)构建重组Ti质粒时,通常要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_和_。将重组Ti质粒转入农杆菌时,可以用_处理农杆菌,使重组Ti质粒易于导入。(2)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中,首先要用_酶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以获得裸露的原生质体,分离操作时植物细胞所处的甘露醇溶液浓度要适宜,以保证原生质体不发生_,以保护其不被破坏;在动物细胞培养技
31、术中,使细胞分离开来的酶是_(A.纤维素酶B果胶酶C胰蛋白酶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3)进行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时,培养液中除了含有各种有机盐类、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成分外,还要添加胰岛素等激素和_。一般要将受精卵培养至_时期进行胚胎移植。(4)分离细菌时通常用固体培养基,原因是_。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_,培养基除植物激素外的成分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制成_保存备用。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_处理后才能丢掉,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5)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经过固定化酶柱后,可使淀粉水解成糊精,若用_测试,流出物呈红色表明有糊精生成。【解析】(1
32、)基因工程构建重组质粒,一般要求用同种限制酶分别去切割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以得到相同的末端。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等细菌宿主细胞时,需要用CaCl2处理细菌,目的是提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2)植物原生质体的制备一般用酶解法,由于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故所用的酶应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制取原生质体的过程中,外界溶液用的是一定浓度的甘露醇溶液,目的是防止去壁后的原生质体发生吸水涨破;而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从动物组织中获取单个细胞,由于动物组织中将细胞联系起来的物质是各种胶原蛋白,所以需要用蛋白酶将这些蛋白进行水解,动物细胞才易于分开。(3)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培养液的成分要求
33、接近于体内条件,除了一些必备的营养成分外,还需要胰岛素等激素和动物血清等。一般要将受精卵培养至囊胚或桑椹胚时期再进行胚胎移植。(4)分离细菌所用的培养基应是固体培养基,这样分离出的菌体能长出菌落,易于鉴定和筛选;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MS培养基为一种常用培养基,培养基中除植物激素外的成分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制成母液保存备用;根据植物组培的目的在MS培养基基础上加一定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以制成发芽、生根培养基等;培养基经使用后均必须经灭菌处理,以避免培养菌体的扩散。(5)糊精的检测液为碘液(KII2溶液),如变红色,则说明有糊精生成。【答案】(14分,除选择外每空1分)(1)含目的基因的DNA片
34、段(Ti)质粒CaCl2(2)纤维素酶和果胶吸水涨破C(2分)(3)动物血清囊胚或桑椹胚(4)固体培养基容易形成固定的菌落,便于进行筛选细胞分裂素母液灭菌(5)KII2溶液33【加试题】(10分)实验发现山核桃外果皮的提取物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它们具有抗氧化损伤作用,可能有防护动物辐射损伤的作用。实验动物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简称SOD,是O的天然消除剂)的活性可作为确定防护辐射损伤作用效果的标志之一。为探究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是否对接受过辐射的实验小鼠有防护作用,设计如下实验:实验材料及试剂: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健康的未接受过辐射的小鼠10只、生理盐水、注射器、不同浓度(15 g/mL、9
35、g/mL、3 g/mL)的山核桃外果皮提取液、SOD活性测定仪器。实验步骤:取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健康的未接受过辐射的小鼠1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2只(不考虑性别的影响),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戊。甲、乙、丙三组每天分别注射15 g/mL、9 g/mL、3 g/mL三种不同浓度的山核桃外果皮提取液10 mL,丁、戊两组每天分别注射_。5组小鼠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15天后,甲、乙、丙、丁4组小鼠分别用相同剂量的60Co 射线辐射处理,戊组_,作为空白对照组。辐射后第5天,提取各组实验动物的血液,_。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原理:_。(2)请完善上述实验步骤中空格内的有关内容。(3)根据上
36、述实验步骤,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结果。(4)预期的实验结果与结论:若甲、乙、丙三组SOD的活性平均值甲乙丙,且明显高于丁组,与戊组接近,说明山核桃外果皮提取液具有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且浓度越大效果越好。若_,说明山核桃外果皮提取液具有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但与浓度无关。若_,说明山核桃外果皮提取液不具有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解析】(1)本题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是否对接受过辐射的实验小鼠有防护作用,自变量是有无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因变量是对小鼠的防护作用,可通过检测实验动物血液中SOD活性的变化来说明防护辐射损伤作用的效果。(2)根据已有的实验材料与实验步骤,将小鼠分为5组,甲、乙、
37、丙三组每天分别注射15 g/mL、9 g/mL、3 g/mL三种不同浓度的山核桃外果皮提取液10 mL,丁和戊作为对照组,每天分别注射等量(10 mL)的生理盐水。甲、乙、丙、丁四组同时接受射线处理后,可通过检测血液中SOD活性的变化说明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的防护作用,防护作用的效果如何还需要跟空白对照组进行对比,所以戊组作为空白对照组,不用射线处理同时不注射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3)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时,由于自变量分成5组,每组2个个体,所以需要把每组再分成2格,检测指标为实验动物SOD的活性,为减少实验误差需要求平均值。(4)实验结果与预测,学会从已有的结果预测中寻找实验思路。如果山核桃外果皮
38、提取物具有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但与浓度无关,那么甲、乙、丙三组SOD的活性平均值差不多,且明显高于丁组,与戊组接近。如果山核桃外果皮提取物不具有防护辐射损伤的作用,甲、乙、丙三组SOD的活性与丁组接近,且明显低于戊组。【答案】(10分,除注明外每空1分)(1)辐射可导致实验动物血液中SOD活性的改变,通过检测注射过不同浓度的山核桃外果皮提取液的实验动物血液中SOD活性的变化,来说明防护辐射损伤作用的效果(2分)(2)等量的生理盐水不做处理分别用SOD活性测定仪器测定各组实验动物血液中SOD的活性,记录各组实验数据,计算平均值(3)(表格中酶活性2个指标每个1分,分组1分,共3分) 酶活性分组实验动物SOD的活性各组实验动物SOD活性的平均值甲乙丙丁戊(4)甲、乙、丙三组SOD的活性平均值相近,且明显高于丁组,与戊组接近甲、乙、丙三组SOD的活性与丁组接近,且明显低于戊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