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选考章末检测卷10 第十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931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选考章末检测卷10 第十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选考章末检测卷10 第十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选考章末检测卷10 第十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选考章末检测卷10 第十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选考章末检测卷10 第十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选考章末检测卷10 第十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选考章末检测卷10 第十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选考章末检测卷10 第十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选考章末检测卷10 第十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选考章末检测卷10 第十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选考章末检测卷10 第十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选考章末检测卷10 第十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选考章末检测卷10 第十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选考章末检测卷10 第十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选考章末检测卷10 第十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选考章末检测卷10 第十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选考章末检测卷10 第十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2018届高三生物(浙江选考)一轮复习文档 选考章末检测卷10 第十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选考章末检测卷(十)第十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免疫反应中,一定属于体液免疫的是()A皮肤的屏障作用B抗体与毒素结合使毒素失效C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D溶菌酶分解侵入人体的细菌B皮肤的屏障作用、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溶菌酶分解侵入人体的细菌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抗体与毒素结合使毒素失效属于体液免疫。2人体第三道防线“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

2、的淋巴细胞,其中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C靶细胞D效应B 细胞D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产生和分泌的。3一些人对某种物质,如花粉、灰尘、化妆品等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这种现象属于()A过敏反应B非特异性免疫C先天性免疫缺陷D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A一些人对某种物质,如花粉、灰尘、化妆品等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这种现象属于过敏反应,A正确。4人体接种疫苗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下列能分泌抗体的细胞是()A效应B细胞B辅助性T细胞C巨噬细胞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A效应B细胞(浆细胞)能分泌抗体,A正确。5下列行为可以传播艾滋病的是()A与艾滋病患者拥抱B与艾滋病患者聊天C

3、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抽水马桶D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针头D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针头就会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6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抗体B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致敏B淋巴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C“甲流”患者在恢复过程中,效应B细胞能与病毒形成抗原MHC复合体D效应B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但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D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分裂、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分裂;“甲流”患者在恢复过程

4、中,效应B细胞不能与病毒形成抗原MHC复合体;效应B细胞能分泌抗体,故内质网比较发达。7麻风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能感染人体并能侵入细胞而引起麻风(一种慢性传染病),体内接触该宿主细胞并使之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吞噬细胞B浆细胞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D记忆细胞C麻风杆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当人体细胞感染了麻风杆菌后,会激发细胞免疫形成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被感染的靶细胞,并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胞内的麻风杆菌。8英国科学家近几年研究发现,随着艾滋病病毒的不断进化,病毒的“毒性”正在减退,但艾滋病仍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下列有关HIV和AIDS患者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为HIV提供变异来源BA

5、IDS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CHIV侵入辅助性T细胞后,其遗传物质能直接整合到寄主细胞的DNA中DAIDS患者往往会招致平时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无害的感染CHIV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所以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B正确;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其遗传物质逆转录成DNA,然后整合到寄主细胞的DNA中,C错误;AIDS患者往往会招致平时对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无害的感染,D正确。9巨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

6、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B巨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和处理抗原,A错误;巨噬细胞加工和处理抗原需借助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来完成,B正确;巨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直接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C错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均存在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D错误。10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巨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辅助性T细胞合成并分泌白细胞介素2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C病毒侵入人体后,巨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暴露出病毒的特有抗原,并将其呈递

7、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辅助性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合成并分泌白细胞介素2;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白细胞介素2的作用下,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故A、B、D项均会发生;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能分泌抗体,但不具有细胞分裂能力,故C项不会发生。11在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是()A只有细胞免疫才需要T淋巴细胞的参与B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组成人体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二道和第三道防线C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清除,癌细胞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清除D艾滋病病毒能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也能破坏人体的体液免疫D体液免疫也需要T淋巴细胞的参与,A

8、项错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是人体防止病原体入侵的第三道防线,B项错误;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由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发挥作用清除,癌细胞由细胞免疫发挥作用清除,C项错误;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辅助性T淋巴细胞,能破坏人体的细胞免疫,也能破坏人体的体液免疫,D项正确。12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能够与抗原MHC复合体结合B每个成熟的T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C效应B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将其消灭D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相应抗原刺激后便立即分裂分化B辅助性T细胞被抗原MHC复合体激活,分泌某种物质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或致敏B淋巴细胞的分裂,而B细胞与相应抗原结合变为

9、致敏B淋巴细胞,A项错误;每一个成熟的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如果没有遇到这种抗原,这个T淋巴细胞就处于不活动状态,B项正确;效应B细胞能分泌出抗体,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将其消灭,C项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除了要受到抗原的刺激外,还要受辅助性T淋巴细胞产生的蛋白质的作用,才开始分裂和分化,D项错误。13几种免疫细胞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乙丙A甲细胞转化为乙细胞的场所是胸腺B乙细胞能合成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C乙细胞转化为丙细胞需白细胞介素2D丙细胞已经失去了分裂和分化能力B甲细胞转化为乙细胞的场所是骨髓,A项错误;乙细胞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能转变成致敏的B淋巴细

10、胞,表明乙细胞膜上含有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B项正确;乙细胞受抗原刺激可以转化为丙细胞,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以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的分裂,C项错误;当成熟的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便被致敏了,之后便开始分裂,D项错误。14人体在感染某种细菌后,体内出现相应抗体。下列关于这一生理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个B细胞的质膜上有多种抗原的受体B辅助性T细胞直接识别细菌表面的抗原C巨噬细胞将细菌蛋白全部分解成氨基酸D效应B细胞合成、分泌大量抗体D一个B细胞的质膜上只有特定抗原的受体,A项错误;辅助性T细胞直接识别的是巨噬细胞膜表面的抗原MHC复合体,B项错误;巨噬细胞将细菌蛋白全部分解

11、成肽,C项错误;效应B细胞合成、分泌大量抗体,D项正确。15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A脱落酸B乙烯C细胞分裂素DIAAD科学家通过研究植物向光性发现的激素是生长素,即IAA,应选D。16用不透光的簿膜遮住小麦幼苗尖端以下部位,放在单侧光下培养(如右图)。小麦幼苗将()A不生长B直立生长C向光弯曲生长D背光弯曲生长C小麦幼苗感受单侧光照射的部位在尖端,用不透光的薄膜遮住小麦幼苗尖端以下部位,放在单侧光下培养,幼苗尖端的生长素仍会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再通过纵向运输促进小麦幼苗向光弯曲生长,C正确。17用单侧光照射小麦的幼苗(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该幼苗将()A停止生长B直立生长C

12、弯向光源生长D背向光源生长C分析题图可知,小麦的幼苗处于暗箱中,只从一侧的小孔接收到单侧光照,因此一段时间后,小麦幼苗会弯向光源生长。故选C。18如图是探究生长素(IAA)生理作用实验的示意图。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A生长素能促进幼苗生长B生长素能抑制幼苗生长C琼脂能促进幼苗生长D琼脂能抑制幼苗生长A由图可知,去掉尖端的幼苗加上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幼苗能直立生长,而加上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却没有这样的效果,说明生长素能促进幼苗的生长,A正确。19如图所示,如果根a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A点(1010mol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AC的范围内能促进生长BAD属于抑制生长范围Ca侧的生长素

13、浓度为最适浓度,细胞伸长生长快,b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a侧,相当于曲线FE段的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D在太空中(重力为0),根的生长将不同于图中的弯曲生长,坐标中图示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生长A根表现向重力性生长,a侧生长素浓度位于A点,促进生长,C点之前的浓度都属于促进生长的范围,C点以后的浓度属于抑制生长的范围。由于重力作用,b侧生长素浓度大于a侧,且b侧为抑制生长,则b侧生长素浓度应为C点以后。在太空中,因无重力作用,根的向重力性失去,但是根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不变,图示曲线仍适用于根的生长。20为探究NAA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兴趣小组进行了预实验,结果如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预

14、实验要像正式实验一样认真进行才有意义B选择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作为实验材料CNAA对插条生根的影响表现出双重性D正式实验应在24 LL1范围设计更小的浓度梯度D根据图中生根数量,正式实验应在26 LL1范围设计更小的浓度梯度,D错误。21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

15、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此题考查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及运输等知识。胚芽鞘尖端可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反向运输,故a组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可以向胚芽鞘基部运输,而b组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D正确。22对燕麦胚芽鞘尖端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将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在尖端纵向插入锡箔;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切去胚芽鞘尖端。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给予左侧光照时,仍直立向上生长的是B给予右侧光照时,向右侧光源生长的是C给予单侧光照时,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D

16、置于匀速转盘(中央)上并单侧光照,将向光生长D将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给予左侧光照,胚芽鞘直立生长;在尖端纵向插入锡箔,给予左侧光照,胚芽鞘直立生长;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给予右侧光照,生长素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胚芽鞘向右侧光源弯曲生长;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给予右侧光照,生长素能通过琼脂片,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胚芽鞘向右侧光源弯曲生长;切去胚芽鞘尖端,无生长素,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置于匀速转盘(中央)上并单侧光照,将直立生长。23下图为温特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是在黑暗环境中对切去尖端的幼苗进行的不同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温特猜想尖端产生的化学物

17、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B若在单侧光照下进行该实验,不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C和结果表明幼苗向光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D设置和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幼苗生长的影响B组形成对照,组形成对照,说明幼苗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可以扩散到琼脂块中并发挥作用,A项正确;实验中幼苗尖端被切除,因此光照对该实验没有影响,B项错误;由组对照可知,幼苗弯曲与尖端产生的物质有关,C项正确;组用空白琼脂块处理作为对照组,可排除琼脂块本身的物质对幼苗生长的影响,D项正确。24萘乙酸(NAA)对月季插条生根作用的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佳萘乙酸浓度一定为108mol/LB当萘乙酸浓度大于106m

18、ol/L时,会抑制扦插枝条生根C该实验不能说明萘乙酸作用的两重性DNAA的浓度不同,生根效果就不同B本实验设置的浓度梯度较大,不能说明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萘乙酸浓度一定为108mol/L,应该在109107mol/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一步探究,A项错误;由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萘乙酸浓度大于106mol/L时,会抑制扦插枝条生根,B项正确;萘乙酸浓度在0106mol/L范围内,会促进扦插枝条生根;萘乙酸浓度大于106mol/L时,会抑制扦插枝条生根,由此也可以说明萘乙酸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项错误;在最适浓度两侧,会有两个不同浓度的NAA,对生根的促进效果相同,D项错误。25下图表示

19、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C依题干信息可知,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如106mol/L)会抑制主根的生长,A、B正确;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由于IAA减少,侧根数量减少,C错误;与未施用IAA相比,浓度为104mol/L的IAA促进侧根数量的增加但

20、抑制主根的生长,因此未施用104mol/L IAA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D正确26【加试题】以南瓜为实验材料,运用赤毒素和生长素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南瓜突变体可能缺乏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受体B生长素和赤霉素的生理作用表现为相互对抗C赤霉素对南瓜突变体有一定的促进作用D实验中生长素浓度均促进正常南瓜的生长A通过曲线分析发现,随赤霉素浓度增加,突变体南瓜茎生长量不变,说明南瓜突变体可能缺乏赤霉素的受体,同理南瓜突变体可能也缺乏生长素的受体,A正确。曲线是单独研究二者的生理作用,二者的关系从曲线中无法判断,对植物生长而言,二者的关系一般为协同作用,B错误。随赤霉素浓度增加

21、,突变体南瓜茎生长量不变,没有体现促进作用,C错误。通过曲线分析,高浓度的生长素下,正常南瓜茎生长量比O点(0浓度对照组)还要低,说明高浓度生长素对正常南瓜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D错误。27【加试题】研究人员探究生长素(IAA)和青霉素对小麦胚芽鞘切段生长的影响,得到图甲所示结果;探究不同浓度的脱落酸(ABA)和青霉素对小麦胚芽鞘切段生长的复合影响,得到图乙所示结果。据此可判断()图甲图乙A图甲中青霉素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比生长素低B图甲中高浓度青霉素对胚芽鞘切段的伸长不起作用C图乙中青霉素对脱落酸抑制胚芽鞘切段的伸长具有对抗作用D图乙中青霉素对抗作用的大小与脱落酸的浓度无关C分析图甲可知,

22、青霉素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比生长素高,A错误;图甲中高浓度青霉素对胚芽鞘切段的伸长起促进作用,而且促进作用保持稳定,B错误;图乙中脱落酸对胚芽鞘伸长具有抑制作用,而随着青霉素浓度的升高,这种抑制作用有所减缓,说明青霉素对脱落酸抑制胚芽鞘切段的伸长具有对抗作用,C正确;图乙中青霉素对抗作用的大小与脱落酸的浓度有关,D错误。28【加试题】为检验某制剂M对机体免疫机能的调节作用,用含不同剂量M的饲料饲喂健康小鼠,一段时间后给小鼠注射等量绵羊红细胞,经相同时间后测得小鼠血清中溶血素(针对绵羊红细胞的抗体,能导致其溶解)的含量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饲喂的饲料普通饲料低剂量M的饲料中剂量M的饲料

23、高剂量M的饲料血清中溶血素相对含量1.52.54.74.5A.小鼠分泌溶血素过程依赖于T淋巴细胞膜的流动性B小鼠成熟B淋巴细胞表面有识别绵羊红细胞的受体C溶血素导致绵羊红细胞溶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D高剂量的M对小鼠免疫机能具有抑制作用B小鼠分泌溶血素过程依赖于效应B细胞膜的流动性,A项错误;小鼠成熟B淋巴细胞表面有识别绵羊红细胞的受体,B项正确;溶血素是针对绵羊红细胞的抗体,因此溶血素导致绵羊红细胞溶解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过程,C项错误;饲喂高剂量的M,小鼠血清中溶血素含量增多,说明高剂量的M对小鼠免疫机能具有促进作用,D项错误。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分)29(6分)为

24、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1)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2)实验结果预测:在图示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_号装置,而玉米幼苗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_号装置。(3)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根据_号和_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根据_号和_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根据_号和_号

25、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_。【解析】1号向光弯曲生长,2号不生长也不弯曲,3号直立生长,4号直立生长,5号直立生长,6号向右弯曲生长。1号、3号单一变量为是否有单侧光,两组对比说明幼苗向光性是单侧光照射引起的;1号、2号单一变量是是否切去胚芽鞘尖端,所以两者对照说明玉米向光弯曲与玉米幼苗尖端有关;1号、4号单一变量是是否让胚芽鞘尖端感光,两者对照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5号、6号对照可说明玉米幼苗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答案】(2)3、4、52(3)131214玉米幼苗发生弯曲生长与生长素在玉米

26、胚芽鞘左右两侧分布不均匀有关30(7分)2011年,拉尔夫斯坦曼凭借发现树突状细胞(简称DC细胞)在特异性免疫系统中的作用,与另两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奖。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能高效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如图示意DC细胞参与免疫的部分过程,请回答:(1)DC细胞能将抗原摄取入细胞,依赖于细胞膜具有_的结构特点。免疫系统中具有摄取、处理及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还有_。(2)DC细胞摄取、处理抗原后,细胞膜上的特定物质与辅助性T细胞膜上的_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的免疫效应。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_可作用于已被少数抗原_的_,促进其增殖、分化成浆细胞。(3)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

27、_分子。目前,DC细胞免疫疗法已应用于癌症治疗研究:通过采集患者自体的外周血液,应用_技术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DC细胞,并使之负载肿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输给患者。这些加工后的DC细胞进入患者体内,可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_,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该免疫过程属于_免疫。【解析】(1)DC细胞摄取抗原依据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免疫系统中具有摄取、处理、呈递抗原能力的细胞还有巨噬细胞。(2)由图示可知DC细胞摄取、处理抗原后,细胞膜上的特定物质与辅助性T细胞膜上的抗原MHC复合体受体结合,激发辅助性T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2可作用于已被少数抗原致敏的B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3)

28、环境中的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的DNA分子。通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可在体外诱导培养出大量的DC细胞,并使之负载肿瘤抗原信息后输回患者体内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可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依靠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作用的免疫属于细胞免疫。【答案】(1)流动性巨噬细胞(2)抗原MHC复合体受体白细胞介素2致敏B细胞(3)DNA动物细胞培养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31(7分)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部位生长素浓度往往不同。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用乙图根、茎、芽三条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

29、生长素浓度):甲乙(1)乙图_点浓度可表示甲图处生长素的浓度,_点表示处生长素浓度。处结构长不出来的原因是_,解决的办法是_,此后处生长素浓度将会低于_molL1。(2)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乙图_点浓度可表示侧生长素浓度;_点表示侧生长素浓度。此时,植物茎将_生长。(3)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侧浓度的是乙图中_点浓度,表示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_点浓度,因此根将_生长。表示侧浓度的是_点浓度,表示侧浓度的是_点浓度,所以_侧生长快,茎将_生长。(4)能够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molL1,能够同时促进根、茎、芽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molL1。【解析】(

30、1)根据甲图所示,表示顶芽,表示侧芽,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部位积累。顶芽处生长素浓度处于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乙图中b、d两点对应浓度处于该范围内;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生长,乙图中f点浓度处于抑制生长范围内。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方法是去除顶芽,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低于106molL1。(2)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引起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背光侧横向运输,造成向光侧浓度低于背光侧,所以处生长素浓度高于侧,对应乙图可知侧生长素浓度可处于g点或k点,侧浓度可处于c点;处的生长快于处,植物茎向光弯曲生长。(3)当植物水平放置时,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促

31、进茎生长,抑制根的生长,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促进茎生长,但促进程度小,同时也促进根生长。对应乙图可知,侧生长素浓度可用e点表示,侧生长素浓度用a点表示,所以根向重力弯曲生长;侧生长素浓度可用g点或k点表示,侧生长素浓度用c点表示,所以茎侧生长快,表现为茎负重力生长。(4)由乙图可看出,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1010102molL1,同时促进茎、芽、根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1010108molL1。【答案】(1)b(或d)f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处(侧芽),抑制处生长去除顶芽106(2)g(或k)c向右(向光)弯曲(3)ea向重力方向弯曲g(或k)c 向上(负重力方向)弯曲(4)

32、1010102101010832【加试题】(14分)将休眠状态的枫树种子与湿沙混合后放在05 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下图表示枫树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1)种子休眠主要是由于_(植物激素)的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与_的作用相近。图中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_。(2)收获的蔬菜水果保鲜通常用_(激素);小麦和番茄都受到天气影响而不能正常授粉,哪个可以用涂生长素的方法来增加产量?_;说明理由:_。(3)以下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现象有()A顶端优势B根的向地性C茎的背地性D植物的向光性【解析】本

33、题综合考查各类植物激素的作用及激素间的协调作用,同时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1)种子休眠主要是由于脱落酸的作用;根据曲线的趋势,可知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与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相似;种子的萌发等生命活动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因而植物的生命活动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2)细胞分裂素具有对蔬菜水果保鲜的作用;培育无籽番茄可在雌蕊的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因为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番茄的食用部分为果实。(3)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是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A.顶端优势顶芽低浓度促进生长,侧芽高浓度抑制生长;B.根的向地性远地侧低浓度促进生长,近地侧高浓度抑制生长

34、。【答案】(1)脱落酸细胞分裂素植物的生命活动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2)细胞分裂素番茄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番茄的食用部分为果实(3)CD33【加试题】(10分)图甲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图甲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2)图甲中的表示_过程,该过程属于_免疫。(3)图乙所示的免疫过程中,参与AB过程的有甲中的_(填字母)细胞。(4)利用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人们常用灭活的病原生物制成疫苗。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当机体再次接触与该疫苗相应的抗原时,相应的记忆细

35、胞,例如图甲中_(填字母)能_,增强机体的免疫力。(5)为检测某疫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第一步:将_健康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分为若干只。第二步: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实验组接种疫苗,_。第三步:统计实验组和对照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发病率低、存活率高,则可以判断该疫苗有效。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填图甲中数字)过程是实验组动物所特有的。【解析】(1)图甲中Y是抗体,f是白细胞介素2,二者都是免疫活性物质。(2)图甲中的c是B细胞,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的过程,该过程属于体液免疫。(3)图乙所示过程为细胞免疫,参与AB过程的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图甲中e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4)图甲中的k是记忆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抗体。(5)实验设计时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答案】(1)f、Y(2)B细胞增殖、分化体液(3)e(4)k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5)同种且生理状态相同的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