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492KB ,
资源ID:279292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7929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师解析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演练:第4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师解析版).doc

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1. 下列溶液可以盛放在玻璃瓶中但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的是( )A. 硅酸钠溶液B. 氢氟酸C. 盐酸D. 氯化钠溶液2. 地壳中含量第一和第二的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具有的性质是( )A. 在一定条件下可与NaOH溶液反应B. 与碳在高温下反应可制取两元素中的一种单质C. 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D. 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3. (2009年山东烟台测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硅和二氧化硅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又能与浓硝酸反应B. 氯水、二氧化硫都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C. 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都降低D. 以海水为原

2、料能制取Na、HCl、Mg、Br2等物质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B. 碳和硅都是第A族的元素,所以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相似C. 二氧化硅既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又溶于氢氟酸,所以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D. 二氧化硅是硅酸的酸酐,具有弱氧化性5. 据报道,国外有科学家用激光将置于铁室中石墨333靶上的碳原子炸松,与此同时再用射频电火花喷射氮气,此时碳氮原子结合成碳氮化合物薄膜。据称这种化合物可能比金刚石还坚硬,其原因可能是( )A. 碳、氮原子构成网状结构的晶体B. 碳氮键的键长比金刚石中的碳碳键的键长更长C.

3、 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D. 碳、氮的单质化学性质均不活泼6. (2008年高考全国卷)对于第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B. C、Si和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C. C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D. 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7. (2008年高考广东卷理基)根据陈述的知识,类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B. 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丙烯也可以使其褪色C. CO2与Si

4、O2化学式相似,则CO2与SiO2的物理性质也相似D. 金刚石的硬度大,则C60的硬度也大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Si4+2H2OB. 硅与氢氧化钾熔液反应Si+2OH-+H2O=SiO2+2H2C. 把水玻璃溶液滴入盐酸中SiO2-3+2H+=H2SiO3D. 碳酸钡溶于稀硝酸CO2-3+2H+=H2O+CO29. 某复合材料的基体是Si3N4陶瓷,增强体是SiO2纤维。则该复合材料可能具有的性能是( )A. 耐酸、碱、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密度小,韧性好B. 强度高,抗冲击,绝缘性好,不耐高温C. 耐高温、强度高、导电导热性好,

5、不易老化D. 耐高温、强度高,密度小,不耐酸、碱腐蚀10. (2008年广东茂名模拟)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考证说:“中国至少在距今3 000年以前,就已经使用玻璃了。”下列有关玻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B. 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C. 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D. 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瓶塞,是为了防止烧碱跟二氧化硅生成硅酸钠而使瓶塞与瓶口粘在一起11. 下列各项叙述的解释相同的是( ) NaOH溶液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Na2SiO3溶液要密封保存酸式滴定管不能装NaOH溶液氢氟酸不能盛放在玻璃瓶中

6、A. B. C. D. 12. 1 mol SiO2晶体中含有SiO共价键的物质的量是( )A. 1 molB. 2 molC. 3 molD. 4 mol13. 硅单质是从它的氧化物中提取出来的,主要的化学反应如下:根据以上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在制取粗硅的反应中,焦炭的作用是 。(2)在由粗硅制取纯硅的反应中,氯气(Cl2)与Si的反应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 ;SiCl4与H2的反应属于什么类型的反应? ,H2的作用是 。14. (1)将下列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的形成;镁橄榄石(Mg2SiO4) ;石棉CaMg3(SiO3)4 ;白云母KAl3(OH)2Si3O10 。(2)许多含氧酸及其

7、盐类均可以类似地改写为氧化物形式,请改写以下物质:HNO3 ,HCOOH ,KAl(SO4)212H2O 。通过改写可知,HNO3的酸酐为 ,HCOOH与浓H2SO4反应可制得 气体。15. (创新题)含A元素的一种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含A元素的一种化合物C可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光导纤维,C与烧碱反应生成含A元素的化合物D。(1)在元素周期表中,A位于第 族,与A同族但相对原子质量比A小的元素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A与B在原子的电子层结构上的相同点是 。(2)易与C发生化学反应的酸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C与纯碱混合高温熔融时也发生化学反应生成D,同时还生成B的最高

8、价氧化物E;将全部的E与全部的D在足量的水中混合后,又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含A的化合物F。写出生成D和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要将纯碱高温熔化,下列坩埚中不可选用的是 。A. 普通玻璃坩埚B. 石英玻璃坩埚C. 氧化铝坩埚D. 铁坩埚(4)100 g C与石灰石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100 g混合物中石灰石的质量分数是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 海水中有丰富的氯元素,这种氯元素是( )A. 游离态B. 化合态C. 单质D. 游离态和化合态2. 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NaClO3。在相同条件下NaC

9、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不可能是( )A. NaCl、NaClOB. NaCl、NaClO3C. NaClO、NaClO3D. NaClO、NaClO43. 当周围空间有大量Cl2存在时,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种物质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该物质最适宜采用的是( )A. NaOHB. KIC. NH3H2OD. Na2CO34. 将氯气通入含有下列离子的各组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产生的是( )A. Na+、OH-、SO2-4B. H+、Ag+、NO-3C. K+、HCO-3、Cl-D. Na+、NO-3、Br-5. 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分子(Cl2)和氯离子(Cl-)的是( )A. 液氯B.

10、 新制氯水C. CaCl2溶液D. 次氯酸6. 下列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其单质都能与水反应,通式X2+H2O=HX+HXOB. HX易溶于水,其水溶液都是强酸C. 其单质都有颜色,都有毒D. 最高价含氧酸的通式为HXO47. 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干燥的氯气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B. 液氯和氯气的成分不同C. 点燃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可以用来制取氯化氢D. 氯气是强氧化剂,所以氯气与所有的物质反应时都只表现氧化性8. 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氯气能用来制取漂白粉B. Cl2与H2O反应生成的HClO有强氧化性,可杀灭水中的细菌,所以Cl2

11、常用来消毒生活用水C. 点燃是使Cl2跟H2化合的唯一条件D. Cl2跟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9. 如图是一种试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活塞。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中红布条颜色褪法。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有( )A. 浓硫酸B. 浓NaOH溶液C. 浓盐酸D. 饱和NaCl溶液10. 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 含碘食盐可防治甲状腺肿大B. 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适用于所有人群C. 本饮料由纯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D. “超纯水”、“超纯蒸馏水”绝对卫生,对人体有益11. 已知常温下氯酸钾

12、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氯气,现按图进行卤素的性质实验。玻璃管内装有分别滴有不同溶液的白色棉球,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图中指定部位颜色描述正确的是( )A黄绿色橙色蓝色白色B无色橙色紫色白色C黄绿色橙色蓝色无色D黄绿色无色紫色白色12. 下列常用干燥剂中,不能用来干燥氯气的是( )A. 浓H2SO4B. 碱石灰C. 磷酐(P2O5)D. 无水氯化钙13. 用胶头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直至红色褪去。回答下列问题:(1)新制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是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用文字回答): ; ;(3)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还是: 。14. A和B均为钠盐的水溶液

13、,A呈中性,B呈碱性并具有氧化性。下列为相关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请回答:(1)写出A、B和C的化学式:A ,B ,C 。(2)依次写出AD和DE(E中含有某+5价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将SO2气体通入K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由FH的化学方程式: 。15. (2009年湖南长沙模拟)已知:A、B、C、D四种物质均含元素X,有的还可能含有元素Y、Z。元素Y、X、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在A、B、C、D中都不呈现它的最高化合价。室温下单质A与某种常见的一元强碱溶液反应,可得到B和C。化合物D受热催化分解,可制得元素Y的单质。(1)元素X是 ,Z是 。

14、(2)写出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6. 某学生按如图所示的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X的主要成分是氯气,杂质是空气和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项研究(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2)浓硫酸的作用是 。与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现象是 。(3)从物质性质的方面来看,这样的实验设计还存在隐患,这种隐患是 。(4)请在装置图中的D处以图的形式表示出防止此隐患的措施。D处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7. (化学人教必修1 P88,14题)实验室里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为进行有关氯气

15、的性质实验,需要4瓶容积为100 mL的氯气。(室温下,氯气的密度为2.91 g/L。)(1)制取4瓶氯气,理论上需要MnO2固体的质量是多少?(浓盐酸过量,并可以补充。)(2)实际称量的MnO2固体的质量必须适当多于理论量,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1. (化学鲁科必修1 P93,1题)关于二氧化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能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B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无毒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既可溶于水,又可与水反应2. 下列溶液中:石灰水;H2S溶液;KMnO4溶液;溴水;酸化的Ba(NO3)2溶液;品红溶液,不能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A.B.C.D.3 (20

16、09年高考北京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NaHSO4溶液,沉淀消失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不改变4. (2009年广东韶关高三调研)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SO2排放量的是 ( )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民用燃料 使用水煤气或干馏煤气作燃料 硫酸厂使用V2O5作催化剂,提高SO2的转化率 将块状煤粉碎,提高其燃烧效率 在煤中加入生石灰后燃用

17、循环处理吸收塔放出的尾气A BC. D5. 下列实验能证明SO2存在的是 (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能溶于盐酸通入溴水中能使溴水褪色,再加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A都能证明B都不能证明C能证明D只有能证明6.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O分子中有极性共价键BNO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因素之一C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DNO分子所含电子总数为偶数7. (2009年高考福建卷)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

18、转化的元素是( )A硅B硫C铜D铁8. NO、NO2都可与NH3反应转化为无害的N2和H2O,现有3.0 L NO、NO2的混合气体,当消耗3.0 L NH3时,可将NO、NO2的混合气体全部转化为N2和H2O,则NO与NO2的体积之比为(体积均为同温、同压下测定)()A.11B.12C.13D.任意比9. 已知氮的氧化物跟NaOH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3NO2+2NaOH=2NaNO3+NO+H2O,NO2+NO+2NaOH=2NaNO2+H2O。将m mol NO2和n mol NO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使气体完全被吸收,至少需a molL-1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 )A

19、ma LB.2m/3a LC.2(m+n)/3a LDm+n/a L10. 如下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的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沾有KMnO4溶液的滤纸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C.品红试纸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D.沾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滤纸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11. (2007年海南海口模拟)常见的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所生成的新污染物,如反应2NO+O2=2NO2中,二氧化氮为二次污染物。下列三种气体

2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硫化氢,其中能生成二次污染物的是 ( )A B C D12. (2009年高考宁夏卷)将224 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为112 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NO2BN2O2 CN2ODN2O413. (化学鲁科必修1 P93,3题)煤是一种常用的燃料。由于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要对煤进行加工,或将废气净化后再排放。(1)这些废气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并导致哪些环境问题?(2)如果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会发生哪些化学变化?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下图是

21、对煤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常温脱硫处理的基本流程图,试写出废气脱硫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4. 如图装配装置,待内外空气压强不变时标注出水银有液面的刻度(用红漆)。取下橡皮塞,在玻璃燃烧匙中加入硫粉,用酒精 灯点燃迅速移入锥形瓶中并塞紧橡皮 塞。硫粉安静地燃烧,水银柱推向左管。当火焰熄灭后静置,水银柱又慢慢回到原先标定的刻度。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水银柱推向左管说明了 。(2)硫粉未燃尽时火焰就熄灭了,说明 。(3)根据水银柱最后回到原先标定的刻度,可得到的结论是 。(4)根据反应方程式S+O2=SO2和上述结论又可推导出(或证明) 。15. 如图装置,做以下两个实验:(1)常温下将

22、H2S和SO2以11充满烧瓶,不久烧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若用Cl2代替SO2,其余同上,观察到的现象与(1)相同之处为 ,不同之处为 ;并试用简要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3)若想使(2)反应后,烧瓶内发生“喷泉”现象,引发的操作为 。16. 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然。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1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2O2与SO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3)第2小

23、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的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上述方案是否合理? 请简要说明理由: 17.将容积为50mL的量筒内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倒置在盛满水的水槽里一段时间后,量筒里剩余气体体积为5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体积比可能是 和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1. 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氨气溶于水显弱碱性B氨气能在空气中燃烧C氨水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色烟雾D在反应3Cl2+8NH3=N2+6NH4Cl中NH3作氧化剂2. (2009年高考全国卷)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

24、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4 B15 C23 D253. 下列气体的制备可采用如图装置的是( )A.铜与浓硝酸反应制NO2B.铜与稀硝酸反应制NOC.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D氯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HCl4. 教材中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哪些性质( )A.还原性B.极难溶于水C.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D.氧化性5. 在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下列关于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推断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SO2-4B可能含有SO2-4或Ag+,或同时含有SO2-4和Ag+(少量)

25、C含有SO2-4和Ag+D可能含有SO2-3或CO2-36. 已知亚硝酸(HNO2)是一种弱酸,其酸性略强于醋酸。亚硝酸钠能与氢碘酸(HI)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碘单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亚硝酸钠与氢碘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H+NO-2+2I-=I2+NO+H2OB.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醋酸钠溶液的pH大于亚硝酸钠溶液的pHC.氮氧化物与雨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亚硝酸,是酸雨的成分D.用淀粉碘化钾试纸、食醋、冷开水可以区别食盐和亚硝酸钠7. (2009年山东烟台模拟)在标准状况下将O2与NO按34的体积比充满一个干燥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面逐渐上升后,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6、为 ( )A0.045 mol/L B0.036 mol/LC0.025 mol/L D0.30 mol/L8. (化学鲁科必修1 P93,1.(7)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能与铜反应释放出氢气B浓硫酸能与灼热的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中常用作干燥剂D冷的浓硫酸可以用铁质或铝质容器储存9. 将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1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168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 L,测得溶液的pH=0,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B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

27、C反应中共消耗锌4875 gD反应中共转移电子3 mol10. 下列关于氨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B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C氨水显弱碱性,故通常保存在金属容器中D在1 molL氨水中,NH3H2O、NH+4、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 molL11.(2009年高考上海卷)在下列变化大气固氮硝酸银分解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 D12. (2009年山东烟台测试)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及除杂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过量氨水除去Al3+溶液中少量的Fe2+

28、B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C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SO2D用冷凝的方法从氨气、氮气和氢气混合气中分离出氨气13. (2009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abcAAlAlCl3Al(OH)3BHNO3NONO2CSiSiO2H2SiO3DCH2CH2CH3CH2OHCH3CHO14. (化学人教必修1 P103,1题)把下列现象中硫酸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填写在空白处。(1)把锌粒放入稀硫酸中时,有气体放出: 。(2)盛有浓硫酸的烧杯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 。(3)用玻

29、璃棒蘸浓硫酸滴在纸上时,纸变黑: 。(4)把木炭放入热的浓硫酸中时,有气体放出: 。(5)在常温下可以用铁、铝质容器盛装冷的浓硫酸: 。15. (2008年高考海南卷)右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化合物B在常温 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4)将5 mL 0.10 molL-1的E溶液与10 mL 0.10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

30、式: ;反应后溶液的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其pH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理由是 。16. (2008年武汉测试)有A、B、C、D四种单质,在一定条件下,A、B、C分别与D发生化合反应相应地生成X、Y、Z(X、Y、Z每个分子中都含有10个电子),而B和C发生化合反应生成W,另外又知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发生如下反应:A+Y B+XB+Z一定条件下Y+WZ+W一定条件下C+Y试回答下列问题:(1)单质D的化学式是 。(2)化合物X、Y、Z、W的化学式分别是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17. 某研究小组按图示方向将A装置与D、

31、E、F、G装置相连,设计实验,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并提出相应合理的实验方案。实验目的:研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药品:铁钉、浓硫酸、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CuO。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将铁钉(足量)加入烧瓶中,再向其中滴加含a mol的浓硫酸溶液未见明显现象原因: 点燃A、G处酒精灯片刻后,烧瓶中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并有气泡产生。D中颜色 ,E中溶液未见明显变化。一段时间后,黑色的CuO变成了红色,此时E装置溶液仍未有颜色变化烧瓶中发生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产生的SO2气体完全被D中溶液吸收填完上述实验报告并回答下列问题:(1)连接好装置后,盛放药品前,首先要进行 操

32、作。(2)为了测定产生的SO2的量,实验后向烧瓶中加足量的盐酸至无气泡产生,再加足量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然后进行 、 、干燥、称量。为判断沉淀是否完全,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3)若(2)中所得沉淀的质量为m g,则反应产生的SO2在标准状况的体积为 L(列出计算式即可)。18. 有一瓶白色固体,取少量置于试管中加热,固体逐渐消失,放出水蒸气和其他两种气体,试管内除管口有少量水珠外,没有任何残留物。取0350 g这种固体跟过量的碱液反应,生成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这些气体正好能和300 mL 0.100 molL-1 H2SO4完全反应;另取0.350 g该固体跟足量盐酸反

33、应,放出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将这些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0.400 g白色沉淀。(1)计算0.350 g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物质的量。(2)根据实验及计算结果确定白色固体是什么?写出判断的依据。参考答案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1. A解析:硅酸钠溶液有黏性,可将玻璃瓶塞和瓶口黏结,使试剂瓶报废,只能用橡胶塞,故A项正确;氢氟酸可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故不能用玻璃瓶盛装,B项错误;盐酸和NaCl溶液均不与玻璃发生反应,故盛放盐酸和NaCl溶液的试剂瓶及瓶塞均可以是玻璃的,C、D两项错误。2. D解析:地壳中含量在第一、二位的两元素分别为O和Si,形

34、成的化合物显然为SiO2,其为硅酸酸酐,但不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3. A解析:Si与NaOH反应但不与HNO3反应,Si除与HF反应外不与其他酸反应,故A错误;B正确,C正确,浓H2SO4变稀,因为其吸收了空气中的水份,浓盐酸变稀是因为其溶质易挥发;D正确。4. D解析:根据酸盐之间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方向判断酸性强弱一般是在常温状态下适用,在高温状态下不适用,事实是碳酸酸性比硅酸强,故A项错误;CO2和SiO2属不同类型的晶体,在物理性质方面有很大差异,故B项错误;SiO2与氢氟酸反应,不属于碱性氧化物与酸的一般反应,在此反应中SiO2没有表现碱性,故C项错误。5. A解析:根据对这种碳氮化合

35、物的结构和性质描述,可知该化合物是原子晶体,在晶体内部C、N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而成,其键长由双方原子半径决定。6. B解析:C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Ge的次外层电子数为18,所以B不正确。CO2和SiO2都是共价化合物、酸性氧化物,因此A、C正确。第A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为+4价和+2价,D正确。7. B解析:Mg在空气中燃烧生成MgO,而Na燃烧生成Na2O2;乙烯和丙烯是同系物,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O2与SiO2化学性质相似,但由于晶体类型不同,前者是原子晶体,有很高的硬度和熔、沸点,后者是分子晶体,其硬度、熔沸点都不高;C60的硬度并不大。8. C解析:根据SiO2、Si、硅酸盐的

36、性质以及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律逐个分析判断。A选项,氢氟酸为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B选项,生成物应为硅酸钾,而不是二氧化硅,并且方程式两边的电荷不守恒;D选项,BaCO3不溶于水,以化学式的形式存在。9. D解析:由于含SiO2,不耐碱腐蚀,故A项错误;Si3N4和SiO2都是高熔点物质,该材料耐高温,故B项错误;非金属材料一般不导电,故C项错误。10. C解析:玻璃的成分主要是Na2SiO3、CaSiO3和SiO2,属于混合物,因此,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故C选项不正确。11. B解析:NaOH溶液与玻璃中SiO2反应生成黏性的Na2SiO3,使磨砂玻璃塞接合处黏结,故NaOH溶液

37、不能使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保存,原理是相同的。而Na2SiO3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形成沉淀,原因与不相同;氢氟酸与玻璃中SiO2反应生成气体SiF4。12. D解析:1 mol SiO2中含有4 mol共价键。在SiO2晶体中,是由许多个SiO4四面体组成的。每个Si原子周围结合着4个O原子,同时每个O原子又与两个Si原子结合,如右图:每个四面体均以Si原子为中心,包括4个SiO键。13. (1)做还原剂(2)化合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 做还原剂解析:反应SiO2为氧化剂,C为还原剂,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反应为化合反应,反应为置换反应,H2为还原剂,SiCl4为氧化剂。14

38、. (1)2MgOSiO2 CaO3MgO4SiO2K2O3Al2O36SiO22H2O(2)N2O5H2O COH2O K2OAl2O34SO324H2O N2O5 CO解析:氧化物的顺序: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氧化物前系数配置原则:除氧元素外,其他元素按配置前后原子个数守恒原则配置系数。注意事项:氧化物之间以“”隔开;系数配置出现分数应化为整数。15. (1)A 最外层均有4个电子,最内层均有2个电子 (2)氢氟酸 SiO2+4HF=SiF4+2H2O(3)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ABC

39、 (4)50%解析:(1)A元素单质可做半导体材料,含A元素的某化合物是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可知A为硅元素,比硅相对原子质量小的同族元素为碳。(2)C为SiO2,能与SiO2反应的酸只有氢氟酸。(3)SiO2与Na2CO3高温下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故含SiO2的材料(普通玻璃、石英玻璃)以及Al2O3等都能与Na2CO3在高温下反应,故不能用以上材质的坩埚熔融Na2CO3。(4)若SiO2恰好或过量,与CaCO3反应方程式只有一个,即CaCO3+SiO2 =CaSiO3+CO2。若CaCO3过量,除发生上述反应外,还会发生反应:CaCO3=CaO+CO2。总之,CaCO3的多少决定

40、了CO=的产量,可通过以下关系列式求解:CaCO3 CO2100 g 22.4 Lm(CaCO3)11.2 Lm(CaCO3)=50 g。混合物中CaCO3的质量分数:50 g/100 g100%=50%。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 B解析:氯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存在。2. A解析:NaClO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NaClO2中Cl为+3价,所以可以为B,3NaClO=2NaCl+2NaClO3,也可以是2NaClO2=NaClO+NaClO3和3NaClO2=2NaClO+NaClO4。3. D解析:最适宜采用的物质应该是本身对人体无危害、能够吸收Cl2且吸收后也不

41、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NaOH有腐蚀性,KI与Cl2反应后生成的I2也有毒性,NH3H2O有刺激性气味,最适宜采用的物质为Na2CO3。4. A解析:氯气通入溶液中首先会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Cl-会与Ag+结合生成AgCl白色沉淀;H+与HCO-3结合放出CO2气体;Cl2会将Br-氧化成Br2,从而使溶液由无色变成橙红色。5. B解析:液氯只含Cl2分子;新制氯水中既含Cl-,又含Cl2分子;CaCl2溶液中只含Cl-;次氯酸只含HClO分子和ClO-。6. C解析:本题考查卤素及其有关化合物的基本知识规律,解答好本题,除掌握一般规律外,要注意F2及其化合物的特

42、殊性:F2与水反应置换H2O中的氧生成O2,不像其他卤素单质;F是最强的非金属,在化合物中不表现正价;HF的溶液表现弱酸性。7. A解析:干燥的Cl2无漂白性。Cl2与H2O反应生成的HClO才有漂白性;液氯和氯气的成分相同,都是Cl2,只是状态不同;工业上用燃烧法制HCl,是纯净的H2在Cl2中燃烧,点燃H2和Cl2的混合气体会爆炸;氯气虽然是强氧化剂,但它与H2O反应时,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8. C解析:A正确,Cl2与Ca(OH)2反应制漂白粉;B正确;C错误,H2与Cl2反应可以点燃也可以光照;D正确,Cl2有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态金属氯化物。9. D解析:由于干燥的

43、Cl2不能使有色物质褪色,当打开B时,通入的是干燥的Cl2,C处的红布条不褪色;关闭B后,Cl2通过D装置,变成潮湿的Cl2,从而使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因此,D中装的是饱和NaCl溶液。10. A解析:A项,加碘食盐补碘可预防甲状腺肿大;B项错误,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但过多也可使牙齿变软;C项错误,饮料含化学物质;D项错误,“超纯水”、“超纯蒸馏水”缺少了一些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害。11. A解析:由处产生的Cl2通过时发生反应:Cl2+2NaBr=2NaCl+Br2;通过时发生反应:Cl2+2KI=2KCl+I2;通过时发生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44、因Cl2为黄绿色,溴水为橙色,I2遇淀粉变蓝,Cl2遇碱产生无色的NaCl、NaClO,由Cl2的强氧化性和溶于水生成酸性使酚酞褪色可知A项正确。12. B解析:干燥氯气用酸性干燥剂或中性干燥剂,而不能用碱性干燥剂。13. (1)Cl2、H2O、HClO、H+、Cl-、ClO-、OH-(少量)(2)氯水与NaOH生成盐,碱性减弱氯水过量后生成HClO,其漂白性使溶液变无色(3)向无色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不出现红色则证明为原因,若出现红色则证明为原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氯水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1)因Cl2+H2O=HCl+HClO,所以氯水中含Cl2、H2O、HClO分子和H+、ClO

45、-、OH-离子。(2)产生此现象可能是氯水与NaOH反应生成盐,碱性减弱,氯水过量后HClO的漂白性使溶液变无色。(3)根据可能产生的原因,可设计向该已褪色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若是原因,则溶液恢复红色;若是原因,则溶液不恢复红色,因HClO把酚酞已漂白且不可逆。14. (1)NaI NaClO AgI(2)2I-+ClO-+H2O=I2+Cl-+2OH-I2+5ClO-+2OH-=2IO-3+5Cl-+H2O(3)2Fe3+SO2+2H2O=2Fe2+SO2-4+4H+(4)Cl2+2NaOH=NaClO+NaCl+H2O解析:钠盐A能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一种难溶于HNO3的黄色沉淀

46、,可确定A为NaI,C为AgI;黄绿色气体F是Cl2;F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钠盐B,根据B呈碱性并具有氧化性,可知B为NaClO(NaCl、NaClO3溶液均呈中性);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NaI,少量NaClO将NaI氧化成I2,进一步反应生成NaIO3,其中I为+5价;Cl2氧化FeCl2生成FeCl3,FeCl3又能氧化SO2生成SO2-4。15. (1)Cl K(2)Cl2+2OH-=Cl-+ClO-+H2O(3)2KClO32KCl+3O2解析:由单质A+OH-=B+C,且B、C均含A元素,则A为非金属单质:Cl2、Br2、S等;又由化合物D受热分解可得单质,可能D为KCl

47、O3,分解得O2。16. (1)判定氯气和次氯酸谁具有漂白性(或判定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氯气还是次氯酸)(2)吸收气体X中的水分 B瓶内的布条不褪色,C瓶内的布条褪色(3)多余的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或造成环境污染)(4)如下图Cl2+2OH-=Cl-+ClO-+H2O解析:根据题给装置以及所盛物质,可判断该实验的目的是判定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是Cl2还是HClO,将气体通过浓硫酸干燥后,B中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C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从而可以证明HClO具有漂白性,而Cl2不具有漂白性。Cl2有毒,多余的Cl2直接排入空气会造成污染,可以用碱液吸收。17. (1)1. 426 8 g(2)因装置

48、中残留一部分Cl2不能被收集,所以要使反应物多于理论值解析:4瓶Cl2为400 mL,其质量为m=0.4 L2.91 g/L=1.164 g,即制得Cl2的物质的量为:n(Cl2)=0.0164 mol(1)所需MnO2的质量为m(MnO2)=0.016487=1.4268 g。(2)因装置中残留一部分Cl2不能被收集,所以要使反应物多于理论值。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1. B解析:A项正确,SO2具有漂白性;B项错误,SO2有毒;C项正确,SO2中S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项正确,S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H2SO3。2. A解析:SO2与CO2气

49、体都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区别;而溶液均能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2无现象;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能,故选A。3. C4. C解析:可以减少SO2排放量,因煤燃烧产生SO2;可以减少SO2排放量;使用V2O5作催化剂不能提高转化率;不能减少SO2排放量;可以减少排放量,加生石灰后:CaO+SO2=CaSO3,2CaSO3+O2=2CaSO4;循环处理减少尾气排放。5. D解析:CO2也具有此现象;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是酸的通性,其他气体如HCl也可有此现象;不是SO2的特性,Cl2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O2也可有此现象;SO2能被溴水氧化为H2SO4,H2S

50、O4与Ba(NO3)2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6. D解析:NO为双原子共价化合物,无疑是极性分子;也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成分之一;汽车排放的有害成分中含有NO;NO分子中的电子数为7+8=15个,是奇数,D选项不正确。7. B解析:S与O2生成SO2,再与H2O生成H2SO3,可以与NaOH生成Na2SO3,B项正确。A项中SiO2、C项中CuO、D项中Fe3O4均不与H2O反应,故不符合题目要求。8. A解析:根据6NO+4NH3=5N2+6H2O;6NO2+8NH3=7N2+12H2O反应,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得失电子守恒,知道NO与NO2的体积之比为11,故A正确。9. D解析:从题给

51、的两个反应可知,氮的氧化物完全被NaOH溶液吸收转化为NaNO3和NaNO2,但共同的特点都是Na与N原子相等,因此m mol NO2和n mol NO被NaOH溶液吸收至少需要(m+n)mol NaOH,则V(NaOH)=(m+n)mol/a molL-1=m+n/a L。10. C解析:本题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了SO2的制备和性质。Na2SO3与吸入的浓H2SO4反应产生SO2,SO2是酸性氧化物,与NaOH反应使沾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滤纸褪色,表现了SO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SO2使沾有KMnO4溶液的滤纸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SO2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表现了SO2的漂白性;SO

52、2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只变红不褪色。11. D解析:题中给出了二次污染物的定义,是指一次污染物经过变化后生成的新污染物。其中SO2和NO2本身都是有毒气体,是污染物,而它们与雨水反应生成的酸形成酸雨,是二次污染物。H2S被氧化后的产物是SO2等气体,因而也能引起二次污染。12. A解析:根据2NxOy+2yCu=2yCuO+xN2,以及题中数据,反应后气体体积为反应前气体体积的一半,可以得到x=1,因此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13. (1)煤燃烧产生的废气SO2主要造成酸雨和颗粒物,进入大气中将继续被氧化为SO3,形成硫酸。(2)2SO2+O2催化剂2SO3、SO2+H2O=H2SO3SO3+H2

53、O=H2SO4、2H2SO3+O2=2H2SO4(3)CaCO3+SO2=CaSO3+CO2、2CaSO3+O2=2CaSO414. (1)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气体受热膨胀(2)瓶内氧气耗尽 (3)同温、同压下,反应消耗的氧气与生成的SO2体积相同,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相同,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4)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解析:此题的反应原理为S+O2=SO2,是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即消耗1 mol O2会生成1 mol SO2,而水银柱为何推向左管,只能从温度升高、气体膨胀来解释。15. (1)在烧瓶内壁上有淡黄色颗粒,烧瓶内形成喷泉(2)在烧瓶内壁上有淡黄色颗

54、粒 后者不能形成喷泉 Cl2和H2S反应:H2S+Cl2=S+2HCl,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不能产生压强差,故不能形成喷泉(3)用热毛巾捂住烧瓶,将长玻璃管内的空气赶出,撤去毛巾,会有喷泉发生解析:从表面看该题是一个实验题,但实际上考查了含硫化合物的性质。(1)由于H2S和SO2能发生如下反应:2H2S+SO2=3S+2H2O,在烧瓶内壁上有淡黄色颗粒,产物硫为固态,水为液态,使烧瓶内压强变小,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2)若用Cl2代替SO2,Cl2和H2S能发生如下反应:H2S+Cl2=S+2HCl,在烧瓶内壁上有淡黄色颗粒,产物硫为固态,HCl为气态,烧瓶内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产生

55、压强差,所以不能形成喷泉。(3)应该把长玻璃管内的空气赶出,使HCl与下面的溶液接触,即可引发喷泉的形成。16. (1)2Na2O2+2SO2=2Na2SO3+O2(2)取白色固体,加稀硫酸,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3)不合理 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如果反应后的固体中还残留Na2O2,它溶于水后能将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解析:(1)依题所给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配平化学方程式即可。(2)检验Na2SO3用强酸制弱酸的方法,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若褪色则证明有SO2,即原固体中有Na2SO3。(3)检验Na2SO4需考虑Na2SO3的干扰,方案不合理之处:HNO3能氧化Na2SO3

56、;Na2O2也能氧化Na2SO3。17. 187437解析:NO或NO2与O2的混合气体与水的反应计算关系式可由下列化学方程式推导出来。2NO+O2=2NO23NO2+H2O=2HNO3+NO由2+得4NO2+O2+2H2O=4HNO3由3+2得4NO+3O2+2H2O=4HNO3两式就是平时计算经常用到的关系式。设剩余的5 mL为O2,则参加反应的NO2和O2的总体积为:50 mL-5 mL=45 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为:45 mL45=36 mLO2的体积为:50 mL-36 mL=14 mL即NO2与O2的体积比为:3614=187设剩余的5 mL为NO,由式得过量的NO2体

57、积为15 mL,则发生反应的NO2和O2的总体积为:50 mL-15 mL=35 mL则原混合气中,O2的体积为:35 mL15=7 mLNO2的体积为:50 mL-7 mL=43 mL即NO2与O2的体积比为:437。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1. A解析:氨气溶于水为氨水,显弱碱性;氨气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可以在纯氧气中燃烧;氨气与挥发性酸相遇才能产生白色烟雾;D项反应中NH3作还原剂。2. A解析:设2 mol Zn参与反应,因Zn无剩余,则最终生成了2 mol Zn(NO3)2,显然含有4 mol NO-3,这部分是没有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HN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n(Zn)=n(HNO

58、3)4,则n(HNO3)=1 mol,即有1 mol HNO3被还原。3. B解析:由装置图可知该装置为固体和液体或液体和液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可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A中制NO2不需要加热且NO2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中制取乙烯需控制加热温度为170 ,但该装置无温度计;D中HCl极易溶于水,也不可用排水法收集。4. C解析: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因用滴加酚酞的水产生的是红色喷泉。5. B解析:BaCl2溶液中的Ba2+、Cl-能与溶液中的SO2-4、Ag+或者它们中的一种作用,均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CO2-3离子与Ba2+反应产生的BaCO3沉淀能溶于稀

59、硝酸。解题方法为逐个分析排除法。常见错解为A,原因是没有考虑Cl-能与Ag+作用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6. A解析:A项中电荷不守恒,故A项不正确;因酸性HNO2CH3COOH,所以同浓度的醋酸钠水解程度大于亚硝酸钠,则pH(CH3COONa)pH(NaNO2),故B项正确;氮氧化物与雨水反应的产物是酸雨的成分,C项正确;在酸性溶液中NaNO2可氧化I-生成I2,I2遇淀粉变蓝色,故D项正确。7. B解析:此题涉及两个知识点:NO和O2迅速反应生成NO2,NO2和O2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反应:4NO2+O2+2H2O=4HNO3。设O2为3 mol,NO为4 mol,根据2NO+O2=2NO

60、2,烧瓶内实际存在的是4 mol NO2和1 mol O2,与水作用后4NO2+O2+2H2O=4HNO3,恰好生成4 mol HNO3,溶液体积为5224 L。故硝酸溶液的浓度为4/522.4=0.036 mol/L。8. A解析:铜与浓H2SO4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SO2而不生成H2,因Fe、Al遇冷的浓H2SO4、浓HNO3钝化,所以浓H2SO4、浓HNO3可以用铁质或铝质容器储存。9. D解析:本题涉及Zn+2H2SO4(浓)=ZnSO4+SO2+2H2O和Zn+H2SO4=ZnSO4+H2。根据题意,反应后剩余的H+的物质的量为1 mol,剩余H2SO4 05 mol,消耗的H2SO4

61、是185 mol-0.5 mol=135 mol。生成的气体是075 mol,则有:n(H2)+n(SO2)=075 moln(H2)+2n(SO2)=n(H2SO4)=135 mol解得n(SO2)=0.6 mol,n(H2)=0.15 mol则反应的Zn是0.75 mol,转移电子是1.5 mol。10. C解析:氨水是氨气溶于水所得溶液,是混合物,溶液中有多种粒子;而液氨是纯净物,组成就是氨分子。当氨溶于水后,大部分氨与水结合,形成NH3H2O,而NH3H2O是弱碱,只有少部分电离,电离出NH+4和OH-,因此在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NH3H2O(除水)。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故

62、一般情况下,氨水存放在陶瓷坛、橡皮袋等里面。根据氮守恒:c(NH3H2O)+c(NH+4)+c(NH3)=1 molL。11. A12. D解析:A错误,因Fe(OH)2和Al(OH)3均不溶于氨水。B错误,加BaCl2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也可以是Ag+。C错误,因Na2CO3也与能CO2反应,应用饱和NaHCO3。D正确,因NH3、N2、H2三者的沸点不同。13. B 14. (1)酸性 (2)吸水性 (3)脱水性(4)强氧化性 (5)强氧化性解析:本题考查了硫酸的性质:(1)酸性、(2)吸水性、(3)脱水性和(4)(5)强氧化性。15. (1)S+H2H2S(2)H2SO3+2H2

63、S=3S+3H2O(3)2H2SO4(浓)+CCO2+2SO2+2H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H2SO3+2OH-=SO2-3+2H2O大于 Na2SO3是弱酸强碱盐,水解后溶液呈碱性增大 水解是吸热反应,加热促使SO2-3水解程度增大,因而pH增大解析:固态单质A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气体物质B,则A可能为C或S等,假定为S,则B为SO2,C为SO3,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80=45,恰好与题意相符(同时也证明A不是C),则D为H2SO4,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与题意也相符,进一步证明A为S。E为H2SO3。16. (1)H2 (2)HF、H2O、NH3、NO(3)2F2+2H2

64、O=4HF+O24NH3+5O2催化剂4NO+6H2O4NH3+6NO催化剂5N2+6H2O解析:有关的概括性指导语揭示的知识点是粒子的化学式与所含电子数关系这一模式的识别。要找电子数相同的分子,可考虑同一周期的气态氢化物分子。根据CH4、NH3、H2O、HF都是含有10个电子的化合物分子,从而判断D是H2。式说明A单质比B单质活泼,可用已有的化学知识经验模式尝试确定以下三种可能:(1)A:F2B:O2 (2)A:F2B:N2(3)A:O2B:N2。结合反应式作合理推想,力求前后兼顾,可推证A是F2,B是O2,同时也可以证实C、X、Y、Z、W分别是N2、HF、H2O、NH3、NO。17. 原因

65、: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颜色:变浅化学方程式:2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Fe+H2SO4(稀)=FeSO4+H2、Fe+Fe2(SO4)3=3FeSO4(1)气密性检查 (2)过滤 洗涤 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不再产生沉淀,则沉淀完全(3)22.4(a-m/233)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将足量铁钉加入浓硫酸中,未见明显现象,这是因为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现象,铁钉的表面生成了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浓硫酸和金属的反应。点燃A、G处酒精灯,这时发生反应:2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

66、O。由于铁是足量的,随着硫酸浓度的变稀,继而发生:Fe+H2SO4(稀)=FeSO4+H2,Fe+Fe2(SO4)3=3FeSO4;由于SO2有还原性,故使D中酸性KMnO4溶液颜色变浅。(1)连接好装置后,盛放药品前,首先要进行的是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操作。(3)m g沉淀是BaSO4的质量,原来的浓硫酸中除去被沉淀的SO2-4以外,其他SO2-4均被还原为SO2。因此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a-m/233)mol,故产生SO2的体积为22.4(a-m/233)L。18. (1)n(CO2-3或HCO-3)=n(CaCO3)=0.400 g/100 gmol-1=40010-3moln(

67、NH+4)=200300 L 0100 molL-1=60010-3mol(2)在(NH4)2CO3中,NH4+和CO3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在NH4HCO3中,NH+4和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该固体中NH4+和CO32- (或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0010-340010-3=32,所以该白色固体是(NH4)2CO3和NH4HCO3的混合物。解析:(1)从固体与碱液共热时放出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有NH+4存在;从固体与酸反应所生成的气体能与石灰水作用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固体中有CO2-3或HCO-3。(2)从固体加热分解后,试管内没有任何残留物,以及生成除水蒸气之外只有两种气体,说明该固体中不含任何固体金属离子和其他酸根离子,所以该固体可能是NH4HCO3和(NH4)2CO3。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