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历史同步导学提分教程岳麓必修三测试:第五单元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874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历史同步导学提分教程岳麓必修三测试:第五单元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历史同步导学提分教程岳麓必修三测试:第五单元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历史同步导学提分教程岳麓必修三测试:第五单元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历史同步导学提分教程岳麓必修三测试:第五单元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历史同步导学提分教程岳麓必修三测试:第五单元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0历史同步导学提分教程岳麓必修三测试:第五单元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0历史同步导学提分教程岳麓必修三测试:第五单元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课时作业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业达标1英国哲学家罗素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材料中的“有识之士”提倡()A中体西用 B维新变法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答案C解析根据“义和团运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可把时间定位在八国联军侵华后。A项时间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前,排除;B项维新派进行维新变法,发生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前,时间不符,排除;1900年,列强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资产阶级革命派认识到,要实现

2、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推翻腐败的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C项正确;D项民主科学的倡导者发起新文化运动,主张用西方的思想彻底改造中国社会,与题意不符,故排除。2钱谷风在清王朝的覆灭中说:“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很不彻底的胜利。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账。”这说明辛亥革命()A解决了中国近代的民族问题B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C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实现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答案C解析结合材料“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完成的民族主义,是指狭义的民族主义,即推翻满族的君主专制统治,C项符合题意。辛亥革命

3、虽然推翻了满族的专制统治,但未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并未解决中国近代的民族问题,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建立起了中华民国,故B项错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是民生主义的内容,并未实现,故D项错误。3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生主义思想的是()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D“涤二百六十年之膻腥,复四千年之祖国”答案C解析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要平均地权,故C项符合题意;B、D两项属于民族主义的内容,A项属于民权主义的内容。4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

4、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答案C解析由材料“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可知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故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项完全曲解了孙中山的意图,D项表述本身错误,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中“平均地权”的主张并不等于废除封建土地制度。51905年,孙中山把同

5、盟会的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此时,孙中山所说的“民族主义”的含义不包括()A用革命的手段改变当时中国的政治局面B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C明确地反对帝国主义侵略D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答案C解析1905年,孙中山还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口号。明确地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故C项符合题意。61925年,纽约时报特派记者警告说:“激进党”(指国民党)决心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据此可知当时国民党“激进”的表现是()A重新解释民族主义 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C彻底实现民生主义 D极力破坏国共合作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925年”“激进党(指国民党)决心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

6、权”可知,当时国民党有了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故选A项。7习近平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下列各项中孙中山的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体现出继承关系的是()“民族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权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节制资本”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耕者有其田”解放区土地改革A BC D答案D解析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强调民族平等和少数民族自治,故正确;民权主义倡导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同于无产阶级民主政治,故错误;节制资本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中都有对资本的限制,故正确;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

7、有其田”,故正确。故D项正确。8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最重要的原因是()A中国的封建制度已被推翻B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D孙中山对中国革命有了新的认识答案D解析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立场,不断深化对中国革命的认识,辛亥革命和此后一系列维护共和的斗争的失败,使他的革命思想不断升华,意识到三民主义的不足。基于这种认识,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故D项正确。91924年孙中山在建国纲领中指出:“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表明他主张()A废除封建剥削 B解

8、决民生问题C实行土地国有 D践行社会主义答案B解析“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均属于民生问题,所以材料表明了孙中山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的主张,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废除封建剥削方面的信息,A项排除;孙中山并不主张土地国有,C项排除;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不会践行社会主义,D项排除。10孙中山先生临终前遗书苏联:“我希望国民党在完成其由帝国主义制度解放中国及其他被侵略国之历史的工作中,与你们合力共作”下列哪一项最能体现材料中的意愿()A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C三民主义 D同盟会纲领答案A解析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孙中山希望与苏联合作,这符合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内容,故选A项。等级提升11胡

9、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赶走北京皇帝”可以说明宣传的重点是民族革命要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这是民族主义的体现;“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说明弱化了对民权主义建立民主共和之目标的宣传,故选A项。12孙中山在北上宣言中指出:“辛亥之役,吾人虽能推倒满洲政府,

10、曾不须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以与国民革命为敌。十三年来,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自袁世凯以至于曹锟、吴佩孚,如出一辙。故北伐之目的,尤在曹吴覆灭之后,永无同样继起之人。”该宣言的发表()A说明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进展B表明孙中山认清民主革命的任务C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答案B解析北伐战争是孙中山逝世后的事情,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孙中山强调反帝反封建即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故B项正确。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故C项错误;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的是北伐战争,故D项错误。13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11、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孙中山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联合苏俄和民众B孙中山要消灭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C孙中山主张用暴力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D孙中山放弃英美式的发展道路答案A解析材料“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说明孙中山认识到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联合苏俄、发动民众,故A项正确。消灭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指的是北伐战争,发生于19261927年,此时孙中山已逝世,B项排除;辛亥革命推翻

12、了清政府,改组国民党发生在辛亥革命后,故排除C项;孙中山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故D项错误。141924年孙中山就土地问题指出:“如果我们没有预备,就仿效俄国的急进办法,把所有的田地马上拿来充公,分给农民,那些小地主一定是起来反抗的”。这表明他主张()A完全放弃仿效俄国经验B实行核定地价政策C谨慎实施“耕者有其田”D维护封建地主利益答案C解析材料中孙中山反对“没有预备,就仿效俄国的急进办法”,并不是主张完全放弃仿效俄国经验,故A项错误;材料与核定地价政策无关,故B项错误;孙中山反对马上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表明他对实施“耕者有其田”的慎重,故C项正确;孙中山的主张是为了避免激起地主的反抗,并非维护

13、封建地主利益,故D项错误。15“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份孙中山临终遗言()A反映了新三民主义的内涵B反映了孙中山革命的终极目标C说明孙中山坚持“三大政策”D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道路答案C解析材料“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所以这份临终遗言说明孙中山坚持“三大政策”,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新三民主义的内涵,A项排除;材料只反映了孙中山的革命策略并未反映孙中山革命的终极目标,B项排除;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道路的是毛泽东而非

14、孙中山,D项排除。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关心植树造林,大力提倡“植果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这一理想贯彻于他一生的言行中,在他逝世后,人们秉承他的遗志,拟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制度。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谈及对长江上游水路的改良,最早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材料二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阐述:“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

15、;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材料三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孙中山大总统誓词材料四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负担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要有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孙中山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在关注民生即社会革

16、命方面的重要活动。(2)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述民族革命有何局限?(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先生在誓词中要实现的目标。(4)结合材料二、四及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任务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并指出他在思想、方针政策上的重大发展。答案(1)号召植树造林,以减免水旱灾害,造福人民;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提出“土地国有”政策;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法令措施;提出修建三峡水利工程改造长江水系的设想。(2)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3)推翻清政府,确立中华民国的地位;中华民国得到列邦公认,建立平等外交。(4)变化:由推翻清政府的封建反动统治,进行反封建斗争到反帝反封建。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关心植树造林”“植果以收利,蓄木以为薪”“最早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并结合所学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措施回答。第(2)问,依据材料二“因不满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可知是旧三民主义,围绕旧三民主义局限性回答即可。第(3)问,依据材料三从对内确立中华民国,对外争取外交平等来回答。第(4)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推翻清政府以及材料四“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思想”和“方针政策”对应的分别是“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