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世纪金榜》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 13.30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860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金榜》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 13.30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 13.30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 13.30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 13.30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 13.30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 13.30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 13.30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 13.30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 13.30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世纪金榜》2017届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考题演练·跟踪检测 13.30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考题演练跟踪检测【高考题组】考点一百家争鸣1.(2015山东文综T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解析】选C。西周时制礼作乐的周公在尚书酒诰中第一次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的理念。古代的镜子称为“监”,周公要求为政者不要用水做镜子,而是要把人民当作镜子,时时对照、检查自己,反省为政的得失,这说明在西周时期已经产生了“民本”思想。2.(2015四川文综T1)战国中后期,思

2、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A.克己复礼 B.礼法兼用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解析】选B。“克己复礼”是春秋时期孔子所提出的主张,与题干的时间“战国中后期”不相符,另外,也不能反映思想融合倾向,所以A错误;“礼法兼用”是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子所提出的思想主张,该思想将儒家与法家的观点相融合,故B正确;“民贵君轻”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主张,该观点没有融合其他学派思想,C错误;“选贤举能”是战国时期墨家的思想主张,该观点也没有融合其他学派的思想,故D错误。3.(2015海南单科T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 B.强

3、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解析】选B。重农抑商是法家的思想主张,儒家并不主张重农抑商,A错;儒家主张通过“正名”和德治维护社会等级秩序,法家主张通过严刑峻法来维护社会秩序,故B正确;厚古薄今是儒家的思想,而法家主张社会变革,反对儒家的厚古薄今,C错;重视道德和人伦是儒家的主张,而法家没有,故D错。【拓展延伸】儒、法、道三家的思想主张及地位(1)儒家提出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并步入正常轨道时,宜用儒家路线。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2)法家提倡法治。在动荡年代,实行主张“大一统”的法家路线能收到奇效。法家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

4、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3)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路线为宜。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考点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4.(2014全国卷T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解析】选D。儒家伦理强调“尊尊、亲亲”,这些观念或原则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重要影响,秦律规定“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说明渗透着儒家伦理的“亲亲”观念。而晋律又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说明“亲

5、亲”观念得到强化,故选D。私拿养子和亲子的财物属于其权利受到侵犯的问题,而不是权利相同,故A不正确。“血缘亲情逐渐淡化”和“宗族利益受到保护”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B、C不正确。5.(2015全国卷T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

6、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解析】结合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思想主张回答。答案:(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备选真题】(2015天津文综T14)(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1)材料一中,孔子心

7、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解析】第(1)题,前一问依据材料一中“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等信息概括回答;后一问结合春秋晚期社会政局,回答孔子的“天下大同”思想。答案:(1)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预测题组】1.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术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A.以民为本 B.关注民生C.人性向善 D.关注现实【解析】选D。题干中材料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对如何与人相处都不

8、清楚的话、连现实生活都无法正确对待的话,又如何能够处理与虚幻的鬼神以及死亡的关系,概括地说就是要求人们首先要注重现实,注重人类社会本身,D正确。【拓展延伸】孔子“仁”的学说在当时不被重视的原因(1)客观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而且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2)主观方面: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2.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申子“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这说明()A.不同学派间互相融汇吸收B.道、法两家主张一致C.道家和法家学说最为流行D.思想领域实现大一统【解析】选A。

9、史记中的记载认为,法家代表人物申子、韩非的思想均来源于道家的黄老思想,由此可以看出战国时期不同学派间互相融汇吸收,A正确;道、法两家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主张并不一致,B错误;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学说较为流行,C错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领域尚未实现大一统,D错误。【加固训练】(2015广东实验中学模拟)中华法系的特征是“以礼入法,礼刑结合”。礼与法的关系极为密切,这是中国封建法律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重礼轻法”。这些的来源是()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C.儒、道思想的结合 D.儒、法思想的结合【解析】选D。题干中中华法系的特征是“以礼入法,礼刑结合”说明其思想融合

10、了儒家和法家观念,故选D。3.“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这段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是()A.仁者爱人,缓和社会矛盾B.分封诸侯,维护等级秩序C.君权神授,维护君主专制D.物皆有理,遵守三纲五常【解析】选C。材料指出三纲五常源自天,并且强调君臣关系,因而C正确。A错误,因为材料不是讨论人际关系的。B错误,因为材料强调君权,没有分封的思想。D是宋代理学的主张,排除。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墨子的教育机会均等思想使得其教育对象大大扩大,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受教育者。墨子和墨家私学曾经兴盛一时,其私

11、学“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墨子的教育内容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科学和技术知识,包括生产和军事科学知识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墨家的自然科学教育有很高的造诣,涉及数学、光学、声学、力学以及心理学等很多方面,而这些在孔子看来是“小人”要做的事,是从政君子不耻学习的内容。孔子和墨子的教育思想之比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孔子讲学与墨子讲学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上的主要不同,分析墨家私学教育特点形成的原因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解析】第一问,关于教学方式,由所学知识和材料“孔子杏坛讲学图”可知孔子注重课堂教学等。关于教学内容,由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教授“六艺”,重视人的道德意识的培养等。关于

12、教育目的,由“而这些在孔子看来是小人要做的事,是从政君子不耻学习的内容”可知孔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的政治人才;由所学知识和材料可知墨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第二、三问,可由所学知识及第一问的分析可知墨子代表底层百姓,了解百姓所需;进而可以推出其影响。答案:(1)方式:孔子注重课堂教学;墨子注重实践,多深入下层群众进行口传。内容:孔子的教学主要涉及人文主义的“六艺”,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意识;墨子教学主要注重实用的科技知识教育。目的:孔子教学主要培养治国的政治人才;墨子教学主要培养生产劳动的实用人才。(2)原因:墨子出身下层社会代表小生产者,了解百姓劳动生产对科技知识的需要。(3)影响:扩大

13、了教育对象;推动了知识的普及;有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备选习题】1.(2016湖北八校联考)先秦民本思想的杰出代表、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毫不含糊地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这反映出荀子()A.游离于民本与尊君的两端,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B.从尊君角度论述民本思想,反映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C.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适应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D.区分尊君与民本思想,以说明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本质【解析】选B。“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强调民本与尊君的一致性,从尊君角度阐述民本思想,体现了

14、尊君和民本本质相通,故B正确;A、C、D都与材料不符,故排除。2.荀子:“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由此可见,荀子主张()A.施行仁政 B.礼法并施C.君民共治 D.君轻民贵【解析】选A。引文的意思为:君主,是人民的源头,源头清澈则河流清澈,源头污浊则河流污浊,所以如果拥有社稷而不能爱人民,不能有利于人民,却要求人民把君主当做亲人一样敬爱,是不可能的。可见荀子主张施行仁政,A正确;B、C、D在材料中未体现。3.三国志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其中的表白体现出()A.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B.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C.“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D.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解析】选D。材料中诸葛亮敢于公开家财以表清白,树立起廉洁自律的标杆,说明诸葛亮深受儒家道德观念影响。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儒家道德观,D正确。材料只能反映诸葛亮勤政廉洁,不能说明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B错误;“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说法过于夸大,C错误。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