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71KB ,
资源ID:277737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7773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辅导: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doc

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考情分析】本专题近三年考查的主要知识点有:一、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考查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局部侵华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等。考查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2考查抗日战争,如: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淞沪会战、百团大战等中国近代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考查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考查辛亥革

2、命的主要过程,以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3考查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领导地位的形成。4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如:国民革命、“工农武装割据”、解放战争等,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知识交汇】一、对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规律性认识1从原因来看,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列强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实质上体现了它们以资本主义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它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列强在发动战争之前总要寻找借口,但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武力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

3、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决定的。当然,中国的落后和历届政府的腐败,也是列强敢于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2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来看,两次鸦片战争主要是以战争为手段,以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目的,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则是以侵吞中国邻国和边疆地区,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出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分割世界的要求;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至于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则是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妄图独占中国、征服世界的称霸战争,是帝国主义阵营分化的结

4、果,也是东西方帝国主义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3从发动者来看,侵华国家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再由多国到一国的变化。先是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接着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加入,最后是美日两国在中国进行激烈的争夺。在地域上由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两国为主,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变化趋势。4从规模来看,战争的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一次比一次大。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甲午中日战争又大大超过了中法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在国家、军队的数量上和赔款数目上都远远超过了以前历次战争。至于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则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5从结果

5、和影响来看,除了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失败告终外,其他历次侵略战争都以中国的失败宣告结束,失败的基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的落后和政治的腐败。同时,每一次侵华战争,都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近代中国落伍的最主要根源。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和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不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不断觉醒,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二、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及特征表解战争条约影响侵华特征实质影响(对近代中国)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事侵略与经济侵略相结合,以商品输出为主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

6、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也影响了列强之间的相互关系(1)政治上:中国主权遭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动政府统治更加腐败,对外出卖国家利益,对内加紧搜刮和镇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民主革命不断发展。(2)经济上:中国经济被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处境艰难,人民生活更加贫困。列强的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3)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潮的出现,列强把西学带人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冲击了当时中国的旧制度和旧观念。第

7、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一部分开明地主主张“师夷长技”;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外国资本涌入,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行商品输出,同时更注重资本输出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镇压了义和团;巨额赔款加深人民苦难;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经济上注重资本输出,政治上开始扶持代理人“以华治华”三、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实质、影响和认识1列强侵华的实质: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2侵华的基本特征:(1)从战争的发动者来看,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的

8、变化,也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变化趋势。(2)从战争的影响来看,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一次比一次严重。3经济侵华方式的变化:(1)甲午中日战争前,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2)甲午中日战争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4列强侵华的影响:近代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凭借其先进的政治制度、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国从政治上加强控制,经济上大肆掠夺、文化上逐步渗透,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侵略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1)主观上: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打断了中国

9、正常的社会发展进程,是造成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其实质体现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为其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2)客观上:列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给中国旧制度、旧观念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角色,相对其破坏性而言,其建设性作用无疑是次要的。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及阶段特征线索梳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掀起了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心的反侵略运动,奋勇抵抗外国侵略。第二

10、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发动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辛亥革命将卖国的清政府推翻,也为推翻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119世纪中期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线索:工业革命完成的英国,于18401842年为打开中国的市场,以禁烟运动侵害了英国人的生命财产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又于18561860年,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以及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战争中,林则徐

11、、关天培等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三元里人民的自发斗争,太平天国与洋枪队的殊死搏斗,沉重地打击了列强的侵略活动。太平天国运动属于亚洲革命风暴的部分,它与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一起,冲击了殖民主义侵略的罗网。(2)认识:这一阶段列强侵华的主要形式是商品输出,主要手段包括发动战争、开辟商埠、控制海关等。侵华的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时期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国,而英国又是当中最主要的侵华国家。爱国官兵反侵略战斗英勇,但由于政府的腐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胜绩不多;广大老百姓的自发斗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侵略势力,但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再加上本身的局限

12、性,最终失败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革命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但是,无论从领导阶级来看,还是从他们的所作所为及其影响来看,它只不过是发生在新时期的旧式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洪仁玕写了资政新篇,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现代化方案”,但它只是洪仁玕个人香港经历的产物,而且,只是提出了思想和主张,缺乏实践性。2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线索:19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在中国制造了严重的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助长了列强的贪欲,

13、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使得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西方八国以义和团运动损害其侨民的生命财产为借口,联合发动了侵华战争,并强迫中国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抗击外国侵略活动中,涌现出像左宝贵、邓世昌等民族英雄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等英勇事迹。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造成了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这是一次试图通过改革来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1898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粉碎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20世纪

14、初期的清政府对外卖国,对内专制,已经彻底成为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绊脚石。辛亥革命将清政府推翻,这是中国人民在反帝斗争中所取得的一个重大进展。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与亚洲其他国家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一起,又一次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潮。这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标志着亚洲的觉醒。(2)认识:这一时期,列强侵华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经济上,由原来的商品输出为主变成资本输出为主;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中国近代前期,发动侵略战争、迫使中国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基本形

15、式。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和实行,中国的半殖民地秩序也随之确立。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扩张,19世纪以英、俄为主,20世纪以日、美为主,法、德、意、奥等国也参与了侵略的行动。在这些国家中,英、美等西方列强由于经济发达,且与中国不相毗邻,因此对华侵略以经济扩张为主;而俄、日帝国主义由于具有很大的封建性、军事性,且与中国相毗邻,因此其对华侵略以领土扩张为主,同时伴以经济掠夺。在这一时期的抗争中,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进行了一些斗争;清政府在这一时期的抵抗组织中,表现出更大的腐败和软弱,最终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农民阶级发动的以义和团运动为中心的抗击侵略者

16、的活动,虽然具有盲目排外、愚昧迷信等落后性,但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当然,其性质仍然属于旧式的农民运动。320世纪初期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线索:列强干涉中国内政,扶植袁世凯,后又支持各派军阀;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企图独霸中国;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列强多次损害中国的主权;北伐战争期间,西方列强制造了多场惨案。辛亥革命前后,“实业救国”“抵制日货”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要求;五四运动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卅运动是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给帝国主义以前所未有的打击;北伐战争期间,湖北、江西的人民收回了汉口和九江

17、的英租界。(2)认识:这一时期,列强为了维护在华的利益,加紧寻找其在华的代理人,实行“以华治华”。美、日是这一阶段西方列强侵华中的主角,争夺十分激烈。这一时期的抗争突出的特点是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国共合作,建立了统一战线,基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北洋军阀。4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线索:从1931年起,日本先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和华北事变,侵略魔爪从中国的东北地区向长城一线及华北地区延伸渗透。1937年,在卢沟桥制造了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日本帝国主义残杀中国人民,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野蛮的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18、全国各阶层人民纷纷掀起抗日救亡的热潮,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大敌当前,南京国民政府开始考虑改变对日不抵抗政策。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使国共双方由对峙走向合作,由内战走向合作抗日。1937年起,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在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后,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下,终于在1945年赢得了胜利。(2)认识:日本为了实现其争霸世界、转嫁危机的目的,进行了侵华战争。并在战争中调整了侵华政策,把重点放在对付共产党方面,侵略手段多样化,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卫国战争;在抗战中,中国共产党树立了一

19、面旗帜,即中共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出现了两条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和两大战场(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推行持久消耗的战略方针,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执行持久战、游击战的战略方针。这两个战场共同组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中国战场。两个战场既相互依存,又有相对独立性。正面战场在第一阶段起主导作用,敌后战场在后两个阶段起主导作用。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民族解放战争的首次胜利,这一胜利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范例,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树立了榜样。抗战的胜利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开辟了中国进入世界大国地位的

20、道路。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和结局都有着重大影响,为争取战争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也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至关重要阶段,它改变了中国政治力量的对比,极大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5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线索:美国在抗战胜利后给予国民党以经济、军事援助,装备了国民党军队,帮助国民党抢占战略要地,使蒋介石迅速完成发动全面内战的部署,并千方百计地庇护国民党对解放区的进犯。全面内战爆发后,美蒋进步勾结,1946年,双方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这是一个全面出卖中国主权的条约,把美国在中国取得的许多特权都用法律形式固定下

21、来,中国人民又叫它“新二十一条”。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内和平与民主进行了积极斗争。人民军队1947年6月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9月,战略决战开始,经过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最终打败国民党军队,赢得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2)认识: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凭借其经济和军事实力的优势,在二战后推行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在中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扶助蒋介石政府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恢复其在中国的统治权,建立以国民党为中心的亲美的统一局面,从而使中国成为美国对苏联战略包围圈中的一个环节。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百多年来任人宰割、受尽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

22、社会的屈辱历史结束了,中国人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国家独立、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局面,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五、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民主革命运动的主要特点基本特点同中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国际背景和敌情等条件密切相关。具体而言:1反帝反封建相结合。有时以反侵略为主,有时以反封建为主,但这“两反”总是相结合的。2中国人民的敌人内外勾结,异常强大、凶残,尤其是日本法西斯主义。故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有五性:长期性、复杂性、艰苦性、曲折性和连续性。3反抗斗争的潜能巨大,爱国的凝聚力强,革命动力深广。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一切进步力量的核心。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农民

23、是主力军。4抗争的方式多种多样。人民武装的革命战争起决定性作用。5是相关历史时期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最典型。6前赴后继,百折不挠,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创建了人民的新中国,清除了列强的侵华势力。历史证明:中华民族 能够自立自强,救亡图存,能够打败任何一个妄图灭亡中国的帝国主义。六、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华过程、阶段特征及规律性认识1侵华过程和阶段特征:(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前(18401894年)。阶段特征:以商品输出取代直接抢掠为主要方式,以相互勾结、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国门为主要手段。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和相对落后但侵略成性

24、的俄国。(2)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一战结束(18941918年)。阶段特征:侵华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政治上,由掀起瓜分狂潮到逐渐实行“以华治华”政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为主想资本输出为主过渡;文化侵略也日益加强。侵华的主要国家除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外,还有后期的德、日、意、奥匈帝国等国家,它们在中国既勾结又争夺,。侵华的主要格局先是共同,美国占优势,后在一战期间日本独霸。(3)第三阶段:一战后到二战结束(19181945年)。阶段特征:侵华的主要方式是从“以华治华”到独占中国。侵华的主要国家是美日两国,它们在中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侵华的主要格局是由列强共同支配,后到日本独霸。(4)第四阶段:二

25、战后到朝鲜战争(19451953年)。阶段特征:侵华的主要国家是美国。侵华的方式主要是:政治上“以华治华”,奉行扶蒋反共的政策;经济上凭借雄厚的实力,打着平等的旗号,大肆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军事上以援助为名,加紧控制中国;文化上输出美国价值观,扶持亲美势力。2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的认识这些战争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逐步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1)从原因来看,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它们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实质上体现了它们以资本主义方式政府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它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强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通过

26、武力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这是由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决定的。此外,中国的落后和历届政府的腐败,也是其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2)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来看,两次鸦片战争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则是以侵吞中国邻国和边疆地区,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出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分割世界的要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20世纪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妄图独占中国、政府世界的称霸战争,是帝国主义阵营分化的结果,也是东西方帝国主义

27、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3)从发动者来看,经历了由一国到多国,再由多国到一国的变化。在地域上,由欧洲列强为主到以美日为主,反映了近现代国际关系由以欧洲为中心向它的两侧转移的趋势。(4)从规模来看,战争的持续时间一次比一次长,涉及地区一次比一次广,危害程度更大。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侵华战争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5)从结果和影响来看,除了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战争外,其余都以中国失败而告终,其基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和政治腐败。这些战争对中国人民造成了沉重的灾难,是造成中国落后的主要根源。但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6)在复习中加强比较。如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

28、的比较,近代史上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比较,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以往历次侵华战争的比较。七、天朝田亩制度产生根源、评价及未能实施的原因1产生根源:(1)社会根源: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身受双重压迫,清朝长期以来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农民无地、少地、负担沉重;(2)历史根源:“等贵贱、均贫富”一直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奋斗目标,明末农民起义“均田免粮”的口号开始触及了封建社会的根本问题;(3)阶级根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其纲领只能反映其迫切的现实愿望,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2评价认识(特点):(1)强烈的革命性: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农民的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29、,并形成系统的革命纲领,成为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次,它从各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纲纪。(2)空想性:首先,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了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 (3)落后性:此纲领是指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它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4)从革命纲领上可以得出结论:太平天国军事上的胜利缺乏政治、经济和思想的牢固基础,不可能提出彻底改造封建社会的纲领,更不能阻止自身政权的封建化,革命的高潮中隐含着危机。3未能实施的原因(1)客

30、观: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分田方案。(2)主观:平均分配土地和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国库的规定,都是空想,根本无法实现。八、正确认识近代中国农民阶级的地位和局限性1地位:(1)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在近代,农民由于深受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具有反抗压迫和剥削、要求自由平等的革命性。(2)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延缓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3)农民阶级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是小生产者的代表。在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浪潮冲击下,受灾最重的是农民阶级,但是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缓慢又无法吸收这些破产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农

31、民阶级的地位和庞大的队伍决定了农民阶级始终是近代中国的动力。2局限性: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包含阶级局限和时代局限两个方面(1)阶级局限性的表现:从经济上看,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目光短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从政治上看,农民阶级不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从思想上看,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的世界观,不能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而是多用迷信的思想鼓动和组织群众。从组织上看,农民阶级带有严重的自私性和分散性,很难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并保持领导集团内部的团结。(2)时代局限性的表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的力量过于强大,是以往农民战争中未曾遇到的新情况。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32、产生较晚,发展不充分,当时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未成熟到领导农民运动的程度,而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必然要失败。九、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区别(1)产生的背景不同。制度是为巩固太平天国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新篇是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方案,此时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2)有关社会经济的主张不同。制度以改变土地制度为中心,要在小生产者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建立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王国。新篇则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即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3)群众基础不同。制度是广大农民平等、平均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理想化

33、,是最大限度满足农民阶级利益和要求的革命蓝图,群众基础广泛。新篇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不是农民战争的必然产物,缺乏群众基础。(4)作用不同:制度有利于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新篇未能实行,对太平天国的斗争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5)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制度提出了均分地主土地、财产的要求,体现了农民反封建的主张。新篇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的迫切愿望,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虽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但脱离了现实斗争实际的需要。十、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反清斗争的比较 1相同点:(1)都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为主要斗争目标。(2)都制定了革命的纲领,前者颁布了天朝田亩制

34、度;后者提出了“三民主义”革命纲领。(3)都采取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斗争方式。太平天国同清朝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斗争,进行了北伐、西征、东征和后期防御战等;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反清起义。(4)都在南京建立了革命政权。太平天国定都天京;辛亥革命中在南京建立了临时政府。(5)这两次革命都没有完成反侵略(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2不同点:(1)领导革命的阶级不同:太平天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2)革命的性质虽然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但太平天国运动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而是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战争,辛亥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

35、民主革命。(3)革命的纲领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要建立一个“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有田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带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理想社会;“三民主义”是要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太平天国分配土地的办法与辛亥革命的“平均地权”也有质的区别,一是平均主义的,彻底否定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4)发动群众的程度不同。太平天国主要依靠广大农民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而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则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不敢发动人民群众,,仅依靠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会党和新军中的一部分人。(5)斗争的结果不同:太平天国运动被清王朝勾结外来反动势力残酷地

36、镇压了,而辛亥革命则在推翻了清王朝对中国的封建统治后被中外反动势力篡夺了革命果实。十一、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表现及教训 1失败原因(1)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革命。从客观上说,辛亥革命发生于帝国主义时代,而帝国主义决不容许中国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使自己失去这个占世界人口14的剥削、奴役的对象。因此,它们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财政等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扶植并支持它们的代理人袁世凯夺取政权。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2)主观上: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

37、建的革命纲领。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甚至幻想以妥协退让来换取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承认和支持。他们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致使一些汉族旧官僚、旧军官也混入革命的营垒。受当时政治局势的左右和妥协退让思想的支配,革命党人最后甚至还把政权拱手让给了袁世凯。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同盟会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源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2失

38、败表现:(1)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没有完成。(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3)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3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十二、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比较1相同:两次合作都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第一次是为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第二次是为解决民族矛盾;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首先倡导并促成的,也是在国民党表达了合作态度后完成的。共产国际都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都对中国革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2不同:(1)背景:前者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帝国主义的

39、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全国人民要求打倒列强除军阀。后者是日本帝国主义以灭亡中国为目的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2)范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比革命统一战线的范围广泛,它具有空前广泛的民族性。它不仅包括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还包括其他的爱国反日人士。(3)形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一个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为国共两党所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统一政治纲领;而革命统一战线有统一的政府机构,有统一的政治纲领新三民主义。(4)合作方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党外合作,革命统一战线是党内合作方式。(5)政权和军队的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双方各自拥有军队和政权;革命统一战线的军队和政权基本上都

40、由国民党掌握。(6)内部斗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革命统一战线存在着国民党右派争夺领导权的斗争。(7)结果:革命统一战线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而中途破裂,导致大革命失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尽管存在着矛盾和斗争,但在中共的努力维护下,坚持到抗战的全面胜利。任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败法西斯日本,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家的统。十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主要不同点1革命性质与范畴:辛亥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41、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后,属于新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2革命领导阶级: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民族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是中国无产阶级。3革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4革命的目的和前途: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前途是发展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前途是社会主义。5革命的道路:辛亥革命没有建立统一的革命军队,没有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走了城市武装起义和各省宣布独立的道

42、路;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统一的革命军队建立了广泛的统一战线,走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6革命的彻底性和结果: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帝国主义扶植的袁世凯窃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由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坚决性和彻底性,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经过28年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伟大胜利。【思想方法】1本专题贯穿两条主线:一是列强通过一次次侵略战争,强加给清政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拥有独立自主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企图把中国变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二是中国社会各个不同的

43、阶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为维护国家主权,使中国重新获得独立所进行的前赴后继的抗争。2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历史条件不同:中国面临内部强大的封建专制制度,又面临西方列强的入侵,所以艰难曲折尤为明显。3要注意把中国放在世界历史的大环境中去分析,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对殖民地和市场有强烈的追求,使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近乎疯狂的侵略扩张性,而中国又是一个落后的大国,这就使一场又一场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变得不可避免。4要理解中华民族的觉醒也不是一场鸦片战争所能奏效,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最为缓慢的,到中日甲午战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才开始觉醒,而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抵抗外来侵

44、略,则是抗日战争。5易错知识点:(1)天朝田亩制度反映出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平均分配产品的圣库制度学生容易误认为是平均分配土地。(2)北伐战争的历史功绩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学生误认为是完全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3)遵义会议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左”倾错误学生误认为是彻底 清算了“左”倾错误。(4)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的名称辨析:“农村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1937年,中共控制下的地区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称作“苏区”。“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统区”。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