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4 ,大小:1,018KB ,
资源ID:277365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7736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习题 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习题 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九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doc

1、第九单元时序要清线索要明在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背后,是资本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明的传入,结果不仅打破了中国经济的封闭性,而且引发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同时也使社会生活呈现出中西交汇的特点。具体可归纳出三条线索:线索一: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线索二: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20世纪30年代,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线索三: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第17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鸦片战争后,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3、。(2)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的开端。(3)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4)辛亥革命的推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中国民族工业获得短暂而迅速的发展。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5)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也导致了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国民政府统治后期,在官僚资本的压榨和国民政府出卖国家主权的险恶形势下,民族资本陷入困境。一、欧风美雨下的求富求强

4、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兴起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1经济结构的变化(1)传统经济: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一直占统治地位。通常以家庭为单位,其特点是耕织结合。(2)变化原因: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冲击着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3)变化表现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鸦片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而且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创办外商企业:鸦片战争之后,外商在华最初建立了一些船舶修造厂,以维修来华运输货物的外国轮船为主

5、。19世纪60年代,外商在上海开办缫丝厂、茶叶加工厂和轮船运输公司,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外国人在华设立了近百所工厂。同时,外资银行在香港、上海、天津设立分行,分支机构分布在各通商口岸,形成一个外资金融网络。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设厂进行资本输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2小农经济解体的特点(1)小农经济解体不平衡。受外国商品冲击较早的沿海、沿江地区解体速度较快;边远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相对迟缓。从整体上看,在广大农村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2)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自身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而是来自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3小农经济解体的影响(1)促进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使中国经济商品化程

6、度增强,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2)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3)中国的商业和金融业发生变化。经营对华贸易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4)外商企业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打开中国大门之后,西方人运用资本主义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充分利用中国的人力和原料谋取经济利益,这在客观上起到“示范”效应,洋务派所办企业中的一些经营管理人才,大都具有在外资企业工作的经历。二、洋务运动从手工工场到近代机器工业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3活动创

7、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汉阳铁厂等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并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4特点(1)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2)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3)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教育近代化启动。但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日程。5结果: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6影响(1)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

8、资本主义的发展。(2)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3)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4)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1产生(1)原因:19世纪70年代前后,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2)表现:以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为代表的民族工业。2初步发展原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1903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热潮,涌现出张謇、荣宗敬等一批实业家为了反抗帝国主义掠夺路矿利权,中国人民掀起了收回利权运动表现出现振兴实业的高潮,棉纺织业发展迅速3生存环境(1)列强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和

9、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2)清政府高额征税、敲诈勒索,又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3)民族工业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或者寻求本国官府的庇护。四、官办洋务企业民营化趋势1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个结论是说洋务运动“富国强兵”的目的没有实现,不是说洋务企业随着战败而破产。2官办军工企业因编练新军的需要仍有发展。军工企业改革经营管理方式,转产民用产品,逐渐走向市场。汉阳铁厂与大冶铁矿合并为民办“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生产始有起色。江南制造总局扫除官场习气,注重质量,制造的轮船被誉为长江各轮之冠。3民用工业的发展则没有间断。洋务派创办的纺织工厂几乎全部转为民办。湖北

10、纺织局因亏损停顿,租给广东商人承办,逐渐扭亏为盈。1913年,张謇任农林工商总长时提出,凡是农林、工商部所属的官办企业,全部停办或招商顶办。1928年以后的国家资本企业,全部是南京国民政府重新创建的。探究主题(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史料一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图(年平均数)单位:镑教你读史史料中注意观察数据的变化趋势。由第一时间段“882 495镑”到第二时间段“2 090 406镑”,说明英国输华商品呈增长趋势。但从第二时间段到第三时间段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其在华销售受阻。思考根据史料一,分析说明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原因。提示前期增长是开放五处通商口岸的结果;后期下降与自

11、然经济对商品经济的本能抵制有关。史料二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教你读史史料中“1840年后”“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说明上海开埠后,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大量出口,对外贸易兴盛,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思考阅读史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提示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农产品商品化,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农业经济与商品

12、经济的关系发生变化。多角度认识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角度变动实质评价生产模式商品经济发展,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逐步走向工业化、市场化伴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是被迫和痛苦的,但客观上是进步的经济结构工业逐渐兴起,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洋务企业)、民族资本是近代中国三种主要的工业资本形式对外交流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闭关锁国政策和状态被打破国家政策从“抑商”向“扶商”转变探究主题(二)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史料一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时效和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

13、“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始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趟列车。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思考史料一说明洋务运动的主观动机是什么?在客观上又带来了哪些影响?提示主观动机:挽救清政府统治。在客观上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史料二“官督”是官督商办企业的成功之处,但同时也埋下了失败的伏笔。从19世纪90年代起,尤其是甲午战争后,“官督商办”企业的官权越来越重,其内在矛盾越来越深、越来越尖锐。曾经大力主张并亲自实践“官督商办”模式的郑观应无奈地写下了商务叹:“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官督商办模式的历史使命,到此的

14、确已经完成。摘编自雷颐历史的裂缝教你读史抓住“官督商办企业的官权越来越重,其内在矛盾越来越深、越来越尖锐”“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等关键信息分析是破解此史料的核心。思考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官督商办模式失败的原因。提示原因:企业所有制问题产权不明,官商矛盾尖锐;企业管理不善,多有腐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抵制。史料三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观念,所教育和培养的完全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一

15、代青年学子等等,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思考史料三主要说明了洋务运动在哪些方面的影响?提示主要说明了洋务运动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影响。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1)思想上: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表明了统治阶级已经承认“中学”的不足,也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2)经济上: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尤其是民用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3)外交上:洋务运

16、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清朝同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近代海军,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开启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1(2016江西重点中学联考)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经济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形成和发展。近代社会转型主要表现在使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工业化进程中。”对材料的理解最确切的观点是()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B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C近代中国工业经济的产生 D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解析:选A根据

17、材料“经济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形成和发展”可知材料最确切的观点是阐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与近代工业的产生,故A项正确;B、C两项仅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一方面内容,具有片面性;材料中没有涉及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故D项错误。2下表是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洋纱输入的情况。据此推断洋纱的输入()A瓦解了传统小农家庭生产结构B便利了洋布对华大量倾销C加速了家庭纺织业的纺织分离D满足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需要解析:选C传统小农的生产结构是“男耕女织”,洋纱的进口,不会改变这一形态,故A项错误;洋纱的大量进口,只会消减洋布的进口,故B项错误

18、;家庭手工业纺织并用,洋纱的大量进口,会使纺线与织布分离,故C项正确;洋纱的大量进口只会冲击民族工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3(2017广东七校联考)1896年,清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政府()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C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解析:选D甲午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和瓜分狂潮的掀起,清政府不得不改弦更张进行变革,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D项正确。4(2016赣州摸底)19世纪60年代,广东的蔗糖,原来

19、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香港,再运回广东。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洋货质地好更受欢迎B为洋务企业筹措资金C国货较洋货税负更重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解析:选C列强侵华后获得特权,清政府不敢对洋货征收重税,只能盘剥中国商人,故商人把本土物产运到香港,再作为洋货进口,就可按洋货来缴税,故材料现象的实质是国货赋税过重,故C项正确。51874年李鸿章主持筹议海防建设时,大理寺卿王家璧警告他“以夷变夏,即可自强,此大误也”。这主要体现了()A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变化B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的抵制C国防政策由塞防转为海防D洋务派主张

20、学习西方体制解析:选B从“以夷变夏,即可自强,此大误也”可知,清廷有人反对李鸿章学习西方技术筹建海防,故B项正确。61870年到1880年间,中国的棉布进口始终维持在20 000千关两(千关两是当时的一种计量单位)左右,而棉纱的进口却从2 000千关两增长到了近5 000千关两。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B传统经济模式的进一步解体C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解析:选A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棉布的进口增多,但是,随着60年代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兴起,主要集中在棉纺织业等轻工业部门,故出现了棉纱进口急剧增加的现象,

21、故A项正确。二、内外交困下的生存竞争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第一阶段“短暂春天”(19121919年):在与外资竞争中改革发展1原因(1)革命推动: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2)政府政策: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倡导使用国货,以抵制洋货。(3)外部条件:一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出减少,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4)群众运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促进。2概况(1)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2)重工业和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3特点快发展速度快短时间短暂偏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轻工业发展较快,

22、重工业基础薄弱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更没有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4结局20年代初,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二、第二阶段“黄金时期”(19281936年):民营工业发展,国家资本初步建立1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措施(1)整顿税务。国民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控制。统税,是国民政府对国内工业产品征收的税。统税按一物一税的原则一次性征收以后,就可以通行全国,沿途不再征收厘金、杂捐,改变了从前“厘卡林立,重叠征收”的弊病。国民政府还实行印花税、所得税等新税目。整顿税务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2)控制金融。国民政府先后设立了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改组了中国银行和交通

23、银行。这四大银行负责经营国库、发行钞票和公债。它们的分支机构遍布全国,逐渐形成一个金融垄断网。(3)改革币制。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于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集中货币发行和使用权。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完粮纳税、公私款收,一律使用法币。白银归国家所有,禁止流通,所有白银限期到银行兑换法币。法币政策是中国货币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它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促使物价回升,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一定作用。(4)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年,蒋介石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首次提出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并做了简要解释。1935年12月,国民

24、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了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对于国民经济建议,做了更为具体的规定。“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内容共有八条,即提倡征工、振兴农业、鼓励垦牧、调节消费、振兴工业、开发矿产、流畅货运、调节金融。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南京政府采取了许多相应的措施来发展国民经济。例如,在工业方面,加快国营企业的发展力度,对民营工业采取了一些奖励、救济与扶助措施;在商业方面,加强对工农业产品的检验工作,以增进商品信誉与促进生产改良,提倡国货,对有些民营企业减免关税或降低运费;在金融方面,推行币制改革,废除银本位制,实行“法币政策”,实现了货币发行的集中和货币统一;等等。这些措施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

25、使中国经济得到了某些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但是,也应该看到,当时的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南京政府统治下的中国,不具备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根本条件。南京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使得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不断加强;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也不断压榨人民。所以,“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的一定发展只能是暂时的,只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才能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5)“改订新约运动”1928年,国民政府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同时也为扩大税源,解决内战军费,在它建立不久,围绕实现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的问题,发起了要求

26、帝国主义支持的“改订新约运动”。美国为争得在华的外交优势,首先同中国缔结关税关系的条约。其他各国相继仿效美国,与中国签订了类似的条约。1929年,国民政府实施新税则。1933年,国民政府又一次实施新税则,根据需要自行提高或维持原税率。至此,国民政府基本上实现了关税自主。2民营工业的发展(1)民营工业在发展中出现资本集中、联合经营的状况,如以周学熙为主的华北企业集团、荣氏家族的企业集团、以张謇为首的南通企业集团,银行业中的北四行集团、江浙财团的南四行等等。(2)棉纺织业和面粉业及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和橡胶工业,均获得较大发展。(3)制碱工厂制成的碱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3国

27、家资本初步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节制资本的思想,开始创办国家资本企业,主要致力于民营资本无力或不适于经营的领域,如重工业、能源工业、军事工业、铁路航空等。1936年之前,国家资本企业没有与民营企业争利,而且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三、第三阶段日益萎缩,陷入绝境(19371949年):在内患外乱中走向崩溃1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掠夺的表现日军对未撤出沦陷区的民营企业以“军事需要”为名霸占把沦陷区变成服务于侵略战争的军事和工业基地方针和目的日本内阁通过国土计划设定纲要,提出所谓“适地适产主义”经济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目的掠夺的方式对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与控制主要采取“军事

28、管理”、“委托经营”等方式控制和垄断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对各类物资实行严格管制在沦陷区掠夺大量劳动力,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抗战以来,国家直接干预生产,官僚资本膨胀,“国进民退”,压制了民营经济发展。抗战爆发后,工厂、银行和大量人才内迁,工业建设重心西移。由于内迁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军需,以备长期抗战,而军需工厂多为国营,加之战时统制政策,国家资本不仅得到保障而且迅速膨胀起来,从战前低于民营资本,到占据绝对优势。从1936年到1947年,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均有下降,而官僚(国家)资本一直保持增长。抗战后官僚经济占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说明由国家政权控制的、集中在官僚经营下的经济体系形成。3美

29、国商品倾销的影响民营产品还面临美国货的竞争。战后美国大量剩余物资和商品,通过正常渠道和走私途径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美国资本在华投资也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美国商品和美国资本不仅重创了民营资本,国家资本也感到了巨大压力。4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对民营经济的致命性打击则是通货膨胀。内战带来的军费大幅度增加,使赤字愈演愈烈。庞大的军费完全靠中央银行垫支,也就是靠无限发行纸币解决。恶性的通货膨胀直接摧垮了民营经济。探究主题民族资产阶级的“中国梦”: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史料一英国驻华公使欧格纳曾直言不讳地说:“机器进口,恐非西国之福也。”一位英国人也曾说过,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

30、进中国”。思考史料从客观上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提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史料二我(刘鸿生: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1936年3月,宋子文乘南洋公司资金困难之机,收买股票20万股,占南洋股票总额的一半。从而控制了这家中国最大的民营烟草公司。思考史料二反映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是什么?提示史料反映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官僚资本主义,很难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史料三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

31、生产能力发展变化图教你读史史料中数据的变化说明在面粉业中中国民族企业的生产能力逐渐超越外国在华企业,实质上说明了民族企业发展迅速。思考根据史料三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提示政治: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阶级基础。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从政治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

32、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4)从处境上看,始终没有成为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1下图是中国18721911年按经营方式分类的厂矿及其资本总量统计。结合所学判断,出现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A政府统一货币且实行关税自主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C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D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解析:选B政府统一货币且实行关税自主是在民国时期,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

33、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是在一战期间,与此题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蓬勃开展是在民国时期,故D项错误。2(2017珠海摸底)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节制资本”的思想,开始创办国家垄断企业,致力于民营资本无力或不适合经营的领域,如能源、军工、航空等,到1936年已经形成了规模优势。从客观角度看该做法()A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模式C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D践行了节制资本的思想解析:选C因为20世纪2030年代世界各国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均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因而中国发展国家垄断企业顺应了世界

34、经济发展趋势,故C项正确。31913年张謇说:“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若开放铁矿、扩张制铁厂是谓我国铁业发达之日,即日本人降伏于我国旗之下之日。”材料反映出()A一战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实业救国成为民国时期的思想潮流C抵抗日本侵略成为实业家们的共识D民族资本主义的工业体系日益完备解析:选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故A项错误;“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若开放铁矿、扩张制铁厂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为了救国图存发展实业,故B项正确。419141924年间,中国兴起了一轮新的实业投资热,这被史学家称为继洋务运动后的第二

35、次工业化浪潮。这两次工业化浪潮都()A体现了政府的主导作用B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C推动了政治体制的变化D与外部国际环境有关解析:选D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均是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而被动学习的,故D项正确。51936年3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根据国防需要和可能的经济能力,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计划,预定于三年之内,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内地建设与国防需要直接相关的重工业和矿业,奠定我国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器工业的基础。这表明()A政府忽视轻工业建设B国共对峙日趋缓和C民族危机的日益严重D工业布局逐步合理解析:选C材料强调的是“根据国防需要和可能的经济能力,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计划”,故A项错误;材

36、料没有涉及国共关系,故B项错误;出于国防的需要,联系所学可知与日本侵华有关,故C项正确;材料与工业布局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6(2016太原模拟)1929年国民党通过某决议案,主要内容如下:确定国家、省、县行政经费及地方行政经费之分配;整理税制,杜绝收税机关之一切积弊;整理币制,巩固金融;分别整理外债,筹备偿还外债之方法等。据此可知该决议案()A促成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B力图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C为全面抗战提前做经济准备D增强国家实力以镇压工农运动解析:选B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在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故A项错误;材料中主旨强调国家对财政的控制,与国民党刚结束军阀混战的背景密切相关,

37、故B项正确;日本侵华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不存在所谓全面抗战的问题,故C项错误;增强国家实力以镇压工农运动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7(2016石家庄模拟)下面是位于石家庄的大兴纱厂实存外币情况的不完全统计表。表格信息折射出()时间外币等 1946年10月初1946年12月1947年12月1948年底美元(金)储蓄券5万汇票3万7.3万汇票90 906.7526.6万16.9万英金(镑)2 0002 0305 4801 420其他申购黄金500两港币137.2万元港币138.2万元港币138.2万元A全球美元大幅贬值B法币可直接兑换黄金C民族工业优势明显D国统区通货膨胀严重解析:选

38、D二战结束后,美国通过1945年布雷顿森体体系确立了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材料中1946至1947年持有美元方式由储蓄券、汇票到现金,以及持有美元数量总体呈上升态势反映了美元币值的稳定,而没有体现出美元的贬值,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提到实存外币情况,没有提到法币与黄金兑换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提到大兴纱厂一家民族企业持有外币状况,无从判断整个民族工业在此时的发展态势,故C项错误;材料中大兴纱厂大量持有外币,正反映出国民政府统治末期通货膨胀、币值不稳的状况,故D项正确。本讲命题点研究20102016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纲卷别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全国

39、卷2013晚清现代化的趋势;2014自然经济顽强抵抗;2015小农经济顽强抵抗外国经济;2016中国卷入世界市场;2016洋务运动全国卷2016中国卷入世界市场;201616世纪以来中国的海外移民2016抗战胜利后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全国卷2016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自开商埠2016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全国卷2012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考情分析本讲内容,尤其是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动,年年必考且时考时新。从考查的方式来看,既通过新情境的创设考查主干知识,还坚持能力立意的考查目标,同时呼应社会热点和学术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在今后的备考中,应多角度把握历史现象,多史观分析历史事件

40、,加强历史素养的培养。选择题考查趋向研究洞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解题最快捷(一)主干知识迁移考1(2015全国卷)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解析:选D本题迁移考查了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曼彻斯特上等棉布之所以是“无用的”,是因为受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上等棉布仍然滞销,因此用来包装中国生丝,故D项正确。2(2014全国卷)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

41、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解析:选D本题迁移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题干信息表明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并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仍然滞销,原因在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故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中国逐步沦入资本主义市场,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经济结构发生变动,社会出现转型,中国的近代化在艰难跋涉中前进。新课标全国卷命题依托教材主干知识,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及各种变化。(二)能力方法灵活考3(

42、2016全国卷)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理解”。解题关键就是读懂材料,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这一举措其实是一种必要性措施,国民政府在二战之后将纺织业国有化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内外形势确定的,是为了能够统一进行生产,这就是一种政府对经济的全

43、方位干预,因此D项正确。4(2012全国卷)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时空定位”和“历史理解”。从时间信息与张謇的状元身份入手,理解“捐弃所恃,舍身喂虎”的含义,即张謇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认识到“实业救国”对中国的重要性,但在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业一直被视为末业。新课标全国卷试题往往采取“创设新情境,考查新问题”的方式进行命制,材料的选择、情境的设置和问题的设定

44、主要依据历史学发展的趋势、高校教学的基本内容和中学历史教育内容的结合,运用这些方式考查考生的归纳、探究、分析问题能力。(三)社会热点隐性考5(2016全国卷)下图是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C开始兴起实业救国思潮 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解析:选D根据材料时间“1932年”可知此时九一八事变已经发生,再结合图案“抗敌”、“挽回利权”“十九路军”等文字可知是反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因而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故D项正确。6(2015全国卷)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

45、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转嫁战争负担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强化物资管制解析:选B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实行的侵华政策是以战养战,故可知其发行“联银券”、“军用票”是为获得中国的物资维持战争,故B项正确。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历史试题从不同角度涉及这一主题。如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平、津、鲁、豫等地的沦陷为切入点,揭露日寇推行“以战养战”的方针对中国进行的经济侵略罪行。再如以火柴上的图案的文字,展示面对日本侵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46、的局面。历史考题呼应热点问题,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四)学术成果创新考7(2016全国卷)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解析:选C鸦片战争前,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相继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大门被迫向世界开放,不是主动开放,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社会原有的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

47、结构,但整个近代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商品经济并没有取代自然经济,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可知,鸦片战争后外国日常生活用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人和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协定关税,使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但并非完全丧失,故D项错误。在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围绕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海内外历史学者就此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多位历史学者从特有视角展现了历史的中国。学术成果与中学历史教育相结合,从能力目标出发确定立意,即拓展了材料选取的空间,又有利于规避一纲多本下易于出现的不公平性问题,这也

48、是高考的命题趋势所在。 热点演练1下表为近代中国棉织品进口统计表时间进口棉纱(万担)进口棉布(万匹)1872年51 224.1 1890年 108.21 556.1对表中呈现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西方商品对华输出呈现倾销态势B中国自然经济已经被西方所瓦解C洋务运动对西方侵略有一定抵制D棉纱进口增加间接抵制棉布进口解析:选D民族工业进口棉纱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抵制棉布进口的作用,故D项正确。2下表是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年均进出口贸易指数,通过表格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年均进出口贸易指数(海关两)18901894年18951899年 19101914年 出口 100 142 315 进口

49、100 153 417 A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较大变化B清政府调整税收政策C实业救国思潮空前高涨D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中国市场解析:选D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仅从殖民地进口原料,还进行资本输入,故使中国进出口贸易出现增长的现象,故D项正确。3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状况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是()A促进内地经济发展B迫使政府举借外债C导致金融机构破产 D制约民族工业发展解析:选D材料中“贷款平均年利率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表明工商企业成本太高,故D项正确。4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

50、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的平均增长率(%)19121920年13.419211926年4.519271936年8.719371945年2.45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剧变B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C内战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D抗战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解析:选B第一次快速发展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得益于社会的剧变,但第二次快速发展时中国并未发生社会剧变,故A项错误。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发展较快,B项正确。表中的两次负增长,一次发生在“一战”结束后,第二次发生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期间,由

51、此可知,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表中数据只能说明日本侵华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而不能说明中国的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故D项错误。51929年颁布特种工业奖励法,1930年公布特种工业奖励标准,1934年又将其修改为工业奖励法,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创办新式工业。这段材料可直接用来研究()A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创办的原因B国民党统治前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C“短暂春天”出现的历史背景D“实业救国”思潮对民族工业的影响解析:选B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可知,当时处于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政府采取措施,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积极鼓励民族工业发展,使我国的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故B项

52、正确。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安康调研)下面是近代部分时期上海和广州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这反映出()年份广州上海年份广州上海18443 34048018512 3201 60018453 8401 11018521 6401 60018462 5201 02018531 0501 72018472 5301 10018549301 28018481 51075018556502 33018491 9301 09018561 7303 19018501 6701 190A近代中国农副产品

53、出口贸易量剧增B鸦片战争使上海区位优势得到巩固C鸦片战争推动中国外贸格局的变化D近代中国的贸易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解析:选C鸦片战争前,只有广州十三行有权代表清政府对外贸易,鸦片战争以后上海等新通商口岸的贸易额逐渐增多,而广州贸易额相对减少,传统的外贸格局发生了变化,故C项正确。2(2017黄冈质检)下表为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收入变化情况(单位:百万两白银)。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收入来源1850年前19世纪90年代早期20世纪初地税、贡粮303233外贸关税42339捐纳功名及官职454其他收入累计5.62827总计43.688103A农业税始终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B苛捐杂税日益沉重,人民苦难加

54、深C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D卖官鬻爵越来越严重导致世风日下解析:选C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来源构成中,20世纪初外贸关税超过了农业税,故A项错误;苛捐杂税比重和增加幅度不大,故B项错误;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外贸关税,这意味着进出口贸易的大幅增长,这说明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卖官鬻爵导致的世风日下,故D项错误。3有学者指出:“洋务运动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这种方法使得政府既是裁判又是球员。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可见,当时中国()A资本原始积累具有专制性B官商一体有悖经济规律C国家垄

55、断资本主义已出现D近代化需突破体制束缚解析:选D从材料“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说明近代化需突破体制束缚,故D项正确。4“惜该厂所有机器新旧羼杂,大都不甚齐全以致所出之械一经逐件拆卸,厚薄宽窄互有参差,彼此不能调换。而局中自总办以至员司人等”,“并不详加验视”,“但造成后即盛箱发用”。“该厂所造之械整件零件逐细考察,疵累甚多。以如此钜厂岁糜经费一百四十万金,而各械无一完善者,殊为可惜。至于员司之冗滥,工作之宕延,各物购价之浮开,各厂用料之虚耗,种种积弊,又复不一而足。”材料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管理腐败B洋务运动军事企业技术

56、落后C洋务运动民用企业技术落后D洋务运动军事企业经营管理腐败解析:选D材料中“并不详加验视”“局中自总办以至员司人等”“至于员司之冗滥,工作之宕延,各物购价之浮开,各厂用料之虚耗,种种积弊”表明洋务企业管理腐败,故D项正确。5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百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这反映了()A人们对西方事物的认识不同B资本主义从南方兴起并占据优势C近代新兴力量多肇始于南方D近代中国的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解析:选A材料中强调的是人们对“机器之利”的认识的差异,故A项正确。6(2017太原模拟)19世纪末,

57、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这反映出()A农业商品化程度加深B福州开放后被卷入世界市场C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渗透到农村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得出村民以发包的形式加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体现,故D项正确。71913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品的“新爱国”香烟的烟盒封面上的文字为“中国人,中国金钱,中国实业,中国利权,爱国诸君请吸香醇精美之爱国香烟”。从中可以推断出当时()A西洋烟草在华销售锐减B“实业救国”思潮开始涌动C南洋公司注重营销策略D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得到根

58、本改善解析:选C根据材料烟盒封面广告,表明企业注重利用当时的思想潮流,来进行有效的宣传,故C项正确。8收藏家郑先生藏有“申新纺织厂原始合同股票”:“立合同议据荣宗锦等今议定在上海陈家渡白利南路地方合创申新纺织厂,专购子花纺纱织布行销事业。共集股本银元三十万元,作为三千股订章程邀集全体股东具名向该管官厅注册,兹依公司的条例之规定,订立合同中华民国七年二月。”这表明该厂()A具有现代企业管理意识B有利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壮大C在抗日战争时期陷入困境D新中国成立后企业性质发生了变化解析:选A材料中民族企业申新纺织厂发行股票,“订章程邀集全体股东”“依公司的条例之规定,订立合同”都符合现代企业管理意识,

59、故A项正确。9(2016郑州质检)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于1923年创办华商上海水泥厂,生产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取得市场优势地位,但很快受到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的混战局面。这反映了()A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迅猛的发展B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C这种公平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艰难但仍勇于前行解析:选D材料以刘鸿生的企业反映出民族工业在竞争中艰难发展,故D项正确。10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以有效利用资源及改善人民生活。抗

60、战爆发后,又对汽油、煤炭等物资实行管制,还通过独资和与私人合办等方式发展工矿业。由此可知,国民政府推行苏联模式的根本原因是()A时局需要B以应对世界性的经济危机C改善民生D苏联经济成就的示范作用解析:选A材料中“以有效利用资源及改善人民生活。抗战爆发后,又对汽油、煤炭等物资实行管制”表明是为了战时需要(民族危亡局势的深化)和改善人民生活,故A项正确。11(2016武汉模拟)抗战时期,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经济迅速发展,至1944年,其工厂占了国统区工厂总数的88.63%(如下表所示)。这种历史现象()年份1937.7193919401941194219431944总计工厂数量2344195173

61、061 0611 3765495 462A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体现B标志着当时中国的社会重心西移C使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平衡D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解析:选B1944年大后方工厂占国统区工厂总数的88.63%,由此可见当时中国的社会重心已转移到大后方,故B项正确。12下表是大中华火柴公司发展状况变化表,从表中可见其演变的核心主线是()时 间发展状况1920年1月刘鸿生在苏州创设鸿生火柴无限公司,跨入火柴业第一步1930年7月鸿生火柴无限公司合并上海萤昌、中华两公司,组合成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进入鼎盛时期1937年7月日资企业要求与其合作,成立中日合资企业,遭到刘鸿生拒绝,开

62、始受到日方挤压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被日本接管1949年9月由上海人民政府接管,成为上海火柴厂,生产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A.曲折发展史B斗争反抗史C爱国历程史 D体制演变史解析:选D从鸿生火柴无限公司组合成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再到日本接管,成为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再到回复私有企业,可以用体制演变概括,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6保定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代学者李长莉在对近代国内外的货品质量进行全面研究后总结道:洋货高档精致,价格偏高,国货低档粗糙因而价格低廉。使用洋货还是国货就成为区分上下阶层和贫富的一种外在标志,洋货成

63、为高档时尚流行和品质的符号和标志。随着国货运动的日益深入,一批国货品牌迅速崛起,质量有很大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可以与垄断中国市场的洋货相匹敌,如荣氏企业的“兵船牌”面粉、大生毛纺厂的“魁星牌”棉纱等。材料二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全国性大规模的抵制洋货运动,是从1904年开始的为反对美国虐待华工、华侨而开展的抵制美货运动。1915年反对北洋政府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引发了抵制日货运动。五四期间,北京学生示威游行,打出了“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口号,得到了工商界的积极响应,迅速扩及全国31个城市和地区。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全国进行了抵制日货、英货的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

64、又进行了抵制日货的斗争。(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洋货与国货质量上存在差别的主要原因。(6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抵制洋货运动的特点,简要指出近代史上的抵制洋货运动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13分)(3)对比今昔中国百年之发展史,在对待洋货问题上,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表达民族情结?(6分)解析:第(1)问,从生产工艺、技术以及生产手段上分析原因。第(2)问,从材料二中的近代抵制洋货运动发生的时间(间隔)、斗争目标、性质规模等方面归纳概括特点所在;依据材料二中“为反对美国虐待华工、华侨而开展”“北洋政府承认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引发”“五四期间”“五卅运动期间”“九一八事变后”“抵制洋货,提倡

65、国货”,分别归纳出抵制洋货运动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第(3)问,要站在中国融入世界市场和全球化的角度,理性地看待抵制洋货运动,并注意正确区分近代历史上的抵制洋货运动和当今抵制洋货思潮,最后还要提出自己对待洋货的正确态度。答案:(1)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机器生产工艺不断成熟,洋货产品质量比较高;中国传统自然经济下,家庭手工业大量存在,生产手段落后,部分产品粗糙;在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的阻碍下,民族工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产品质量有待提高。(或中国处于传统经济向近代工业化的转型期,起步晚,发展慢。)(2)特点:与政治运动(事件)有关;充满爱国色彩(属于反侵略运动);规模比较大(群众

66、性强);比较频繁;以抵制英美和日货为主。(任意四点即可)作用:抵制洋货运动,为民族工业提供了有利的市场条件,从而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抵制洋货还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最为集中的表达方式,痛斥外国侵略,捍卫民族尊严,有利于增强国人的爱国意识。(3)表达:抵制洋货毕竟是国家虚弱之时的非常规办法。在当前中国融入世界市场和全球化的浪潮中,片面强调抵制洋货不仅缺乏理性,而且会影响我国的改革开放步伐。应该积极融入世界,学习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发展自身力量,通过提高民族品牌竞争力来捍卫民族尊严。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轮船招商局是在洋务运动中诞生的第一个官督商办企业,其发展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及思想领域的变

67、化,浓缩了洋务企业的基本特点。轮船招商局历年船值统计(18731893年)单位:两年别轮船小轮船趸船驳船合计187374476 14112 0781 084489 3051875761 342 95312 73840 0144 1211 399 8261876772 782 39149 903197 9603 030 25418862 300 0006 000115 0003 0002 424 00018901 964 0006 50080 0001 5002 052 00018931 640 0008 00050 0002 0001 700 000资料来源:轮船招商局历年帐略据严中平中国近代

68、经济史据材料,任意提取有关近代中国社会变化或洋务企业发展特点的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说明:任意提取两点信息即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解析:如选择:洋务企业发展特点。据表格信息从其发展历程中归纳特点。结合所学,从迅速发展、迅速萎缩两个角度分析原因。如选择: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信息。据材料“其发展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及思想领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得出经济近代化起步并不断发展,学习西方逐步付诸实践;结合所学信息进行分析即可。答案:示例1:特点: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一度发展迅速,但又迅速萎缩。说明:迅速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刺激;政府的支持使其发展迅速。迅速萎缩:外来企

69、业排挤;封建因素的制约。示例2:信息:经济近代化起步并不断发展。说明: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信息:学习西方逐步付诸实践。说明: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进行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若答出洋务运动的具体内容,如创办近代工业和新式学堂等亦可。)第18讲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鸦片战争后,民间、政府的服饰改革兴起,出现中西合璧趋势;“断发”和不缠足运动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成为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2)19世纪,近代报刊和电影相继出现,成为人们的主要娱乐休闲方式。(3)近代日常礼仪、婚葬礼仪的变化体现了民主、自由、平等、简洁等文

70、明精神。(4)铁路是近代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但其建设过程艰难曲折。(5)洋务运动推动了近代中国水运交通的发展,民国时期,航空事业则获得较快发展。(6)近代邮政、电讯逐渐成为日益重要的通讯方式,但发展之路颇多艰难。一、时髦的转身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1服饰的变化原因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清政府对官定服饰制度进行改革民国政府颁布男女礼服的形制特点先民间仿效,后政府改革长袍马褂和西服革履并行不悖影响人们根据各自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自由选择服饰,丰富了生活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中西合璧的产物,如中山装和旗袍2礼仪习俗(1)“断发”与不缠足运动“断发”:1910

71、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发出剪辫通令,结辫陋习至此革除。不缠足运动: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下,维新人士倡导发起女权运动,不缠足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2)日常礼仪的革新古代礼仪:在纲常礼教束缚下,古代中国人形成了一套体现贵贱尊卑的日常礼仪。民国之初:为了体现民主共和精神,废除跪拜、作揖等礼节,代之以鞠躬、握手。礼仪的简化,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3)婚姻风俗的变革原因: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洪流,推动了近代婚姻的变革进程。范围:婚姻风俗的变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4)丧葬礼俗的变化:19世纪中期开

72、始,西方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国人的注目。3大众传媒(1)报刊19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1884年,申报馆创办了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之先河。清末四大小说期刊是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维新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新文化运动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2)电影19世纪末期电影传入中国,迅速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新式娱乐活动。1905年摄制的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1913年的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

73、声片歌女红牡丹摄制完成。(3)作用:近代报刊和电影以丰富的内容和丰富直观的形象,及时传播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们的视野。4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1)反映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2)折射出人文精神和民主意识。(3)有些成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志。(4)发展不平衡,广大内地农村相对闭塞和贫穷。探究主题(一)欧风美雨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史料一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

74、究思考据史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提示原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史料二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长袍马褂中山装、西装等中餐西餐马车、轿子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新式婚礼思考根据史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提示变化:服饰、饮食、交通、婚礼。特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保存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从过程看:从西方引进,有较强的殖民

75、地色彩,且中西、新旧并存,甚至中西合璧、相互渗透。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且彻底。不缠足运动虽然起步早,可是进展缓慢,并且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从动力看:每一次服饰、习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2)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探究主题(二)近代报刊业的发展特点史料一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

76、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姚福中中国编辑史史料二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教你读史史料一指出国人办报“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说明办报活动与当时现实斗争关系密切。史料二中“宣传正义”“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论述了辛亥革命时期民报的历史作用。思考根据史料一、二,指出近代报刊的

77、功能,并以民报为例阐述其历史作用。提示功能:报刊具有社会评论、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功能。作用:民报提供与维新派(保皇派)展开论战的阵地;宣传民主共和的思想和观念;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综合分析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特点(1)新闻事业功能。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事业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它满足知识界“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愿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具有重大影响。(2)强烈的政治性。报刊具有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舆论监督的功能。机关报是新闻传媒的主体,重视言论,尤其注重政论。(3)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中国的传媒事

78、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与挽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它随着中国国内政治运动和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而出现高潮,维新运动中出现第一次高潮,辛亥革命前后再一次出现高潮。1有学者认为:服装是身体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历史与时代精神。政治制约着服装的发展,服装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政治的发展。上述材料可以佐证()中山装出现、旗袍改良废止缠足成为社会风气干部服、列宁装一度流行喇叭裤、踩脚裤在女性中盛行起来A BC D解析:选A中山装出现反映的政治事件是中华民国成立,故正确;废止缠足成为社会风气是自由平等思想观念发展的体现,不是政治运动的推动,故错误;干部服、列宁装一度流行是新中国成立后与苏联友好的政治活动的体

79、现,故正确;喇叭裤、踩脚裤在女性中盛行起来是经济发展,人们审美要求和消费需求变化的反映,故错误。A项符合题意。2(2016山西质检)自女子放足后。适合三寸金莲的弓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代之以布鞋、胶鞋、皮鞋,其中洋式皮鞋尤为京津女子所喜爱。女鞋需求的增多催生出了专门卖女鞋的坤鞋店,1930年以后逐渐与男鞋合卖,“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这体现了当时()A妇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B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C辛亥革命的影响较为深远D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新风尚解析:选A根据材料“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表明妇女部分程度上得到解放,故A项正确。3民国时期,一些国货广告也以洋货为其诉求方式,即便

80、是国货也要取洋名。甚至许多人放弃很好的绸缎不穿,都去穿外来的洋布。这些穿着方式的出现说明()A人们的心理影响消费 B西方的商品质优价廉C广告宣传效应影响大 D当时崇洋风尚开始形成解析:选A这些穿着方式的出现反映出国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带来“国货也要取洋名”,“都去穿外来的洋布”,这也影响消费的选择,故A项正确。4女学报做学生的快乐(1903年)登载:“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这表明当时上海()A拥有宽松良好的办学环境B妇女政治地位超过了男子C人们的审美观与西方看齐D社会风尚

81、发生较大的变化解析:选D据材料“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和“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说明社会风尚发生较大的变化,故D项正确。5.右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A出版业的发展B广告业的进步C婚姻礼俗之变迁D世界文明之演进解析:选D定时空:20世纪初。关键信息:由图片中的“钦定历代记事年表出书启”可知此时仍处于封建专制时代。二、“雨后的春笋”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1表现(1)铁路的发展1881年,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甲午战争以后,列强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1909年,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

82、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但始终未入正轨。(2)水运与航空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航空事业真正起步于1918年,此后十年间,发展较快。(3)通讯的变迁清朝后期: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地区设立“领事邮政代办所”;1896年,“大清邮政局”成立,后设邮传部;1877年,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民国时期: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2影响(1)经济和观念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社会和生活上:大大增强了中外联系,

8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探究主题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史料一政务军务紧急时,还可以通过驿传系统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赵充国自金城申请军事计划至汉宣帝批复后颁下,往返不过7天,驿递行速达到每天400千米以上。王子今古代交通与秦汉文明思考据史料一指出,与古代“驿骑传递”相比,近代通讯技术有哪些特点。提示速度快,效率高,距离远,范围广。史料二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吗?1909年大公报思考史料二中使人“开眼界”的是什么?“比听戏强得多”的表现是什么?提示电影。可以直观感受各地风土人情,可以较快感受生

84、活的变迁和科技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的人们的生活和文化需求。近代中国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的特点(1)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2)发展缓慢,受到封建顽固势力阻挠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3)先个别试办,然后政府推广。(4)分布不均衡,沿海、沿江尤其是通商口岸地区发达。11874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材料从侧面反映出()A近代中国的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B黄包车促进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C近代中国交通呈现半殖民地色彩D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解析:选

85、A材料说明我国近代的交通发展缓慢,故A项正确。2(2016甘肃诊断)上海洋场竹枝词写道:“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材料反映了()A中国交通设施发展迅速B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发展C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D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色彩解析:选C根据题干中上海洋场竹枝词这一信息可知,题干中只体现出了上海这一地区交通设施的变化,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工业革命,故B项错误;题干中“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说明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半殖民地色彩,故D项错误。3下表是1881年到1911年中国新建铁路里程表。这反映了()清政府借款修建外

86、国资本直接投资经营清政府独立筹资官商合办里程(公里)4 171.22 746.11 042.41 042.4占总里程比例46.3%30.5%11.5%11.5%A洋务运动推动了铁路修建B近代民族工业无从发展C西方列强实际控制了中国铁路修筑权和经营权D清政府通过独资、借款、合办等方式控制路权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外国资本直接投资和借款给清政府等所占的比例,可知中国的铁路修筑权和经营权被外国控制,故C项正确。4(2016蚌埠质检)从1874年至1877年,申报连续刊载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进展的相关消息,这是中国新闻史上力度最大、时间最长的冤案报道,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促成了该案的平反。这反映了()

87、A大众传媒开始关注民众生活B申报的主要功能是时政评论C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D申报促进晚清司法制度改革解析:选C申报连续刊载了“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引起强烈社会反响,促成了该案的平反,说明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故C项正确。5(2016新乡调研)延安电影团的代表作品有延安与八路军(1939)、白求恩大夫(1939)、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1942)。延安纪录电影学派所形成的纪实风格,对中国电影产生的重要影响,在1949年以后的故事片中才得以发挥。由此可见,延安纪录电影学派()A是抗战时期电影的主力B记录了全民族抗战的图景C深刻影响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D是抗日根据地自主研发的产物解析:选C“

88、延安纪录电影学派所形成的纪实风格,对中国电影产生的重要影响,在1949年以后的故事片中才得以发挥”可知延安电影影响了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本讲命题点研究20102016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纲卷别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全国卷2014电影发展与流通税费全国卷2014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服饰变革;2015改革开放以来节假日的变化全国卷全国卷考情分析本讲内容属于低频考点。但近代社会生活的嬗变是近代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今后的命题仍可以从社会史观立意,综合考查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选择题考查趋向研究洞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解题最快捷(一)主干知识迁移考1(2

89、014全国卷)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解析:选B本题以“易服”为背景迁移考查维新变法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服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故B项正确。“衣食住行”是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一个侧面,是教材的主干知识,透过“衣食住行”的变化,挖掘其背后的历史信息,调动和迁移所学知识来解决历史问题是高考的命题点所在,复习时应重点关注。(二)能力方法灵活考2(2014全国卷)

9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理解。题干的意思是在上海,国产电影放映的比例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再结合题干“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的信息,这说明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故C项正确。试题不拘泥于主干教材知识的具体表述,而是突破教材,从新的角度和视角重新整合相关知识,灵活运用材料创

91、建情景,搭建一个检验学生学科能力的平台。如2014年全国卷第10题从上海与京津放映的中外影片比例入手,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热点演练1许金城民国野史记载:“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辫子。”据此可见()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革新与传统思想并存C西式生活方式影响广泛 D汉族的传统思想复兴解析:选B材料中“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表明革新思想,“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表明传统思想,故B项正确。2大公报记者撰文:“今年之新年,只可谓官国二年,不当谓民国二年”,“然以各人心理中观之,民国一新年,国民

92、一新年,彼此各一心理,彼此各一新年,则固未尝有两也”。这体现了()A民主共和名存实亡 B农耕文明影响深远C迷信思想根深蒂固 D官民冲突不可调和解析:选B中国传统社会以自然经济为主导,传统社会农业发展靠天吃饭,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及君主的指导和维护,材料中“只可谓官国二年”正体现了农耕文明的影响,故B项正确。3中国社会传统的习俗是女子婚前梳辫,婚后梳髻。清末民初广东顺德、中山、南海等地,盛行女子在未婚的情况下自行易辫为髻以立志独身不嫁的风俗,这些女子称为自梳女。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风俗逐渐近代化B程朱理学对女性的束缚削弱C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D西方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播解析:选C女性经

93、济地位的提高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习俗,是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41908年3月5日,上海开出了英国人投资的第一列有轨电车。但据当时报纸记载:乃因欧化初来,风气未开,一般市民疑神疑鬼,怕上车触电多不敢坐。这主要说明()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B近代中国极力抵制西方工业文明C落后思想不利于先进文明的传播D上海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最深解析:选C电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近代中国极力抵制电车的内容,故B项错误;从材料“一般市民疑神疑鬼,怕上车触电多不敢坐”可知,当时中国人思想比较保守,不容易接受新事物,故C项正确;D项“最深”说法错误。5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

94、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这折射了当时中国()A列强入侵阻碍经济发展 B政治变革备受关注C放弃了实业救国思想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解析:选B从材料中政治变革报刊所占比重大,可知报刊关注政治变革,故B项正确。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表是民国初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据此可知()学校地点特色中央女校北京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神州女校上海设国文、国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女子法政学堂上海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办学宗旨A辛亥革命

95、后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B社会转型过程中守旧势力依然强大C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普遍的提高D妇女得以从传统文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民国初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中设立的“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办学宗旨”体现出辛亥革命后妇女参政的可能性,故A项正确。2(2017湖南十三校联考)民国三十六年结婚证上证词:“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诗咏关雎,雅歌麟趾。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同心同德,宜室宜家。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互助精减,共盟鸳鸯之誓。此证!”下列对这张西安政府机关刊印的结婚证评论正确的是()A用语明显受白话文运动的影响B体现了中

96、国婚姻制度的进步性C语言文雅遭到日军敌视和查禁D由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颁发解析:选B中国传统婚姻是为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仪式为三拜九叩,未有结婚证和婚姻自由,此结婚证即体现了中国婚姻制度的进步,故B项正确。319世纪80年代以后,一批来华的传教士中有人首先提倡天足;维新人士更率先反对缠足,主张放足;1901年,慈禧太后下达了劝禁缠足的懿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下令禁止缠足。这说明()A近代放足运动具有反封建政治意义B传教士主张男女的社会地位平等C维新人士反对缠足的态度最为坚决D女性群体的地位受到社会的关注解析:选D废除缠足表明女性群体的地位受到社会的关注,故D项正确

97、。4(2016乌鲁木齐诊断)历史文物反映着历史变迁。下列图1到图2的“报时”方式的变化较能反映出()A生活方式的变化B思想观念的变化C政治制度的变化 D殖民地化程度的变化解析:选A“报时”方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间观念的变化,但更多体现的是生活方式上的变化,由“晨钟暮鼓”这种古老的生活方式,向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变化,故A项正确。5(2017湖南四校联考)1878年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出任驻英法公使,出行前与法国沟通,提出公使女眷只能跟对方的女宾往来,不与对方男宾握手、同宴,指出这是中国“名教攸关”。法方表示接受,眷属往来,敬礼有加,而绝不干预跳舞宴会。这主要反映出()A中国外交官对西方礼节缺乏

98、了解B政治斗争决定中外礼仪C中外文化冲突中的“求同存异”D纲常名教扼杀女性独立解析:选C曾纪泽提出公使女眷“不与对方男宾握手、同宴”表明他知道西方有握手、同宴的礼节,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外交礼仪而非政治冲突,故B项错误;中方基于文化习惯提出女性方面的礼仪,法方表示接受,这是在中外外交礼仪冲突下的“求同存异”,故C项正确;中方女眷不与法方男宾握手、同宴表明中国女性不独立,但这并非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6(2017宝鸡质检)19581962年间,上海家庭妇女参与工业生产景象盛行一时,短时间里,大量妇女走出家门,成为新生的劳动力大军。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工业化进程加速B妇女冲破家庭参与社会劳动

99、实现了男女平等C妇女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D劳动力资源无法满足工业生产需求解析:选B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大量妇女参加到了工业生产中来,说明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给妇女带来的变化,故B项正确。7武昌起义胜利后,当时有一越风杂志载文说:“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走不进大衙门去说话,走不进学堂去读书。”1911年,上海军政府命令“凡我同胞,一律剪发,除去胡毛,重振汉室”。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这是源于南京临时政府的“剪辫易服”政策B剪发与否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C辛亥革命后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民权革命的目标已实现解析:选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间是

100、191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剪发不算革命”“凡我同胞,一律剪发,除去胡毛,重振汉室”说明剪发与革命联系在一起,故B项正确;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在这之后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故C项错误;剪辫子并不能说民权革命的目标已实现,故D项错误。8.右图“滑稽魂”漫画,为民国初年画家周慕桥所绘。画中人物手拿一杆旱烟枪在楼梯口对着电灯泡,仿佛在说:“取个火吧。”漫画的内容反映出()A民国初年电灯已经在中国普遍使用B当时的民众生活深受西方科学影响C清末民初的广大民众生活贫困落后D民众接触西方文明时出现认知反差解析:选D漫画中人物不知道电灯无法点火,说明当时不可能普遍使用电灯,故A项错误;漫画讽刺

101、了当时民众的无知,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生活贫困落后”,故C项错误;用电灯点烟枪说明了“认知反差”,故D项正确。9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A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B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C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D西方文明冲击国人传统观念解析:选B材料中没有涉及男尊女卑的旧观念问题,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10马可尼1895年发明无线电报,次年获得专利。1897年5月2日时务报刊文介绍。1899年初,中国购买

102、了几部马可尼旧火花式无线电机,安装在两广总督督署、马口等要塞以及南洋舰队各舰艇上。这说明()A清政府开始汲取甲午战败的教训B科技在国际间传播速度加快C当时中国无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D“师夷长技”始终是救亡图存的首选解析:选B从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之后四年,中国就以引进使用,可知发明传播速度快,故B项正确。111897年11月时务报曾记载:“乡人某蓄鸡鸭甚伙,而得蛋甚少,约计徒食而无所出者,五分而有其一。于是以曷格司射光(即X射线)验之,果见所蓄鸡鸭中,产生蛋者居其弱半。自此以后,该乡人购鸡鸭,必携射光机器,能生蛋者留之,否则售之于市。”这一记载反映了()A西方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B大众媒介关注近

103、代科技的应用C维新思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D西方科学思想在中国得到弘扬解析:选B时务报登载“乡人某蓄鸡鸭必携射光机器”,意在宣传推广这一技术,故B项正确。12下面是1902年、1912年中国报刊数量统计图。其呈现的变化反映出()A维新变法产生巨大影响 B清末新政鼓励创办报刊C革命过程注重舆论宣传 D临时政府提倡言论自由解析:选D题干反映的是1912年中国报刊数量出现了急剧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和措施,提倡言论自由,因此出现了办报的高潮,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19分,共37分)13(2016银川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04、一19世纪下半叶成都的发展相对缓慢,城墙仍然是城市中最显要的建筑,站在上面可鸟瞰全城;四个城门是成都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在黎明开启,在晚间关闭。街道是市民共有的最基本的公共空间,总是充斥着行人、轿子、推车,“凉棚、幌子、大招牌、旗子把狭窄的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全城商业和居住区域并不隔离,商人小贩没有任何限制地在街头出售商品。成都街头经常被用来作为戏剧表演的舞台,流动的班子喜欢在围满观众的空地上表演。各种资料显示,20世纪以前地方官员很少控制街头,这给予人们分享这一空间的机会,居民们尽其所能地使用街头。材料二20世纪初新式精英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良运动,尝试借助西方文化构筑新的公共空间。19

105、09年出现第一座西式钟楼;随着人口的增长,四个城门造成交通拥堵,自1913年开始逐渐拆毁旧城墙、旧寺庙,一些古迹也遭到毁灭性的破坏。1904年,劝工局“仿日本劝工场办法,设立产品陈列所”。1909年劝业场建成,次年,改名商业场,成为购物中心和公共娱乐场所。20世纪初少城公园开放,装备了电灯,傍晚后也能开放;1913年,政府兴建了一座展览厅和图书馆。随着城市改革浪潮的推进,反映新思潮的新兴地方戏相继诞生;1909年电影引入成都。同年,成都第一家新式大众剧院可园在会府北街开张。开张之时,允许妇女进入,引起人们好奇围观。同时飞行表演、乐队、舞厅及交响乐队也相继出现在成都。成都的警察机构成立于1902

106、年,在20世纪的头二十年里,由于没有正式的市政机关,警察对街头贸易、劳务市场、公共卫生进行严厉整顿。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初前后成都城市面貌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成都城市改良运动的原因及影响。(12分)解析:第(1)问,从城市空间变化、城市管理、城市功能变化以及政府行为等方面去归纳概括。第(2)问,结合时代背景从西方文明的传入,国内政治运动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方面去分析原因;其影响要结合材料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答案:(1)变化:城市空间由封闭走向开

107、放;商业场所由杂乱到规范,出现近代化商业场所;大众娱乐休闲由传统走向现代,增添了西方元素;街头生活由居民自主变为政府控制干涉。(2)原因:西方文明模式的影响;维新运动、清末新政等政治运动的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精英阶层的努力等。(其它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影响:积极影响:促进成都城市繁荣,有利于城市近代化;拓展了市民公共空间,促进公民阶层的崛起;冲击了封建礼教和等级制度,促进思想解放和生活方式多样化等。消极影响:传统文化受到破坏。(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

108、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明会典材料二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明后期小说醒世恒言材料三梁启超曰:居今日之中国,而与人言妇学,闻者必曰:天下之事,其更急于是者,不知凡几?百举未兴,而汲汲论此,非知本之言也。然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请备陈其义以告天下。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梁启超变法通义论女学材料四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也因此成为近代妇女解放的代言人。但历史地

109、看,梁启超的“贤妻良母”也难脱传统女子价值观的束缚,也有把女子的价值划在“相夫教子”的狭小圈子之嫌。王美蓉中国近现代不同类型的女子教育目的之比较(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婚恋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反映婚恋观的成因。(6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妇女教育观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该教育观的影响。(7分)(3)材料四用什么方法评价梁启超妇女观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妇女观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二分别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明朝后期政治、经济、思想状况进行分析,可得出明朝中后期婚恋观的成因。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女学最

110、盛者,其国最强” “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政治、思想、教育的角度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四信息“历史地看”可得出材料的评价方法是历史的评价,由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来评价可知是辩证的评价;第二小问,结合影响可得出妇女观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 答案:(1)婚恋观:材料一遵守礼制(三从四德),坚守妇道;材料二追求个性、婚恋自由。成因: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2)特点:把妇女受教育与救亡图存相结合。(或妇女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影响:解放人们的思想;有利于

111、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推动女子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妇女救亡图存的使命感。(3)方法:历史的评价(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辩证的评价。关系:妇女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妇女观念的解放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两条主线: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发展,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三个角度: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背景下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历程,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四大重点: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近代交通、通讯及大众传媒的发展。一、比较中国近代五种经济形态经济形态产生条件发展概况历史影响自然经济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制的产生鸦

112、片战争后开始解体,新中国成立后被消灭封建性质;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之后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商品输出、资本输出为主要表现形式,新中国成立后被清除凭借政治特权和经济实力,长期占据优势地位,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洋务经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覆灭是清政府的一次自救运动,只学技术,不变制度;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发展曲折,1956年被改造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是中国经济近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

113、推动力量,是推动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经济力量官僚资本主义经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而形成,抗战期间迅速膨胀,新中国成立后被人民政府没收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严重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针对训练1严志才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一书中说:“到1936年,帝国主义在华资本已达42.8亿多美元,控制了中国生铁产量的96.8%,原煤产量的55.7%,发电量的55%,外洋航运吨位的83.3%,国内航运吨位的63.1%,铁路总里程的90.7%。”从中可以看出()A中国经济主权受到全面威胁B帝国主义各国把中国作为投资场所C中国重工业殖民地化趋势加强D国民政府吸引外

114、资取得巨大成功解析:选C中国部分重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控制,殖民地化趋势加强,故C项正确。二、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变化时间历史背景表现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等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中的衣、食、住、行变化尤其明显第二次辛亥革命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第三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城市生活有了保

115、障,但农民温饱问题未解决第四次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针对训练2中国近代奇女子张幼仪在三岁那年(1903年)被迫缠脚三天,但最终在二哥“现在再也没人觉得缠脚好看了”的劝说下得以幸免。张幼仪的这一经历反映了()A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深入人心B中国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觉醒C男尊女卑的陋习被逐渐打破D社会习俗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解析:选B张幼仪能在二哥“劝说下得以幸免”,说明出现不同程度的觉醒,故B项正确。一、近代中国社会经济

116、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关系1近代中国的自然经济是在西方列强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逐渐解体的。2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同时又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训练1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货物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棉花担6.54%5.72%印花布匹14.25%4.98%棉

117、纱担6.94%4.86%A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D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解析:选B材料反映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在降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推动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二、近代西方工业化与中国工业化的差异西方工业化中国工业化发展进程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发展,虽然有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还是推动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中国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没有独立成长为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后的工业化进程受到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榨和阻碍

118、,进程曲折缓慢领导力量在西方工业化过程中,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业资本家,后来是工业资本家、金融寡头推动工业化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很大,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资金来源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缺少资本原始积累,资金严重不足工业化次序先是从轻工业开始,再发展重工业一开始发展重工业(军事工业),轻工业是辅助,工业结构极不合理针对训练2在成立上海织布局的时候,李鸿章就规定:“查泰西通例,凡新创一业,为本国未有者,例得畀以若干年限。该局用机器织布,事属创举,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李鸿章

119、这样规定的直接目的是()A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保护洋务派的垄断利益C维护新技术的知识产权 D促进新技术的全面推广解析:选B材料中“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的规定,表明李鸿章希望借助西方的知识产权意识,保护洋务派的垄断利益,故B项正确。(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图是16521888年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变化示意图。该图最能说明()A国际贸易的发展B近代工业的兴起C传统农业的解体D经济结构的优化解析:选A根据材料图表可以看出,田赋税收额下降,而关税收入增加,特别是厘金在1842年后出现,体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20、,对外贸易有所发展,故A项正确。2(2016湖南十三校联考)从1888年至1911年,除了1899年一年外,中国原棉的出口大于进口。与棉花出口增加一起出现的情况是原棉价格的稳步上涨,同时又从印度和日本运进了价格较低的机制纱。这一现象()A扭转了中国贸易的入超局面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D加强了工业国产品竞争优势解析:选C根据题目中的“原棉出口”“进口机制纱”,这打破了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的特点,故说明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故C项正确。3有学者认为,通过本国金融体系及设立股份制公司等手段募集社会资金从而为工业化提供资金保障,是西方工业近代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中国的洋务运动

121、偏偏这两条路都行不通,从而决定了它最终崩溃的命运。这一现象反映了()A洋务运动资金保障严重短缺B洋务运动背离了近代化潮流C晚清经济管理体制的落后D洋务派坚持“中体西用”思想解析:选C材料中涉及洋务运动没有通过本国金融体系及设立股份制公司等近代化的手段募集社会资金,说明晚清的经济管理体制的落后,故C项正确。4下表显示了18651905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数据(部分),该表反映了()年代进口(万两)出口(万两)平衡(万两)1865年5 5715 4101611875年9 7809 8901101895年17 16914 3292 8401905年44 71022 78821 922A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

122、界市场程度不断加深B列强不断增加工业品倾销并减少原料输入C中国外贸始终处于入超造成货币大量外流D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深刻影响中外贸易解析:选A根据图表,18651905年中国进出口都在不断增大,说明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程度不断加深,故A项正确;这期间中国出口额也在增加,故B项错误;中国外贸始终处于入超造成货币大量外流说法错误,且与1875年出口大于进口不符,故C项错误;民族工业“短暂春天”是在一战期间,故D项错误。5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机械进口约为19万海关两,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机械进口不到30万海关两,1894年全国机械进口值总计是112万海关两,1895年到1899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

123、年大约为200万海关两。1909年到1913年全国机械进口平均每年达700万海关两。这实际上反映出()A列强对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B民族工业在甲午战争后获得较快发展C中国关税自主权实际有所恢复D传统手工业基本被大机器工业所取代解析:选B民族工业使用机器生产,机械进口量不断增加与民族工业发展有关,故B项正确。6陈旭麓先生认为,(近代中国)复杂的社会环境及历史条件决定了革命与改良在互相对立中又互相联结,在不同一性中具有同一性。“同一性”体现在()A发展实业B变革方式C领导阶层 D变革道路解析:选A无论是改良还是革命都是方法,其根本目的是发展经济,故A项正确;改良和革命本身就是不同的方式,故B项错误

124、;革命中有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等的领导,改革中有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引导,故C项错误;变革的道路,处于不同的目的会选择不同的道路,故D项错误。71927年全国华商纱厂拥有纱锭数为209.90万枚,1936年达到274.60万枚;华商纱厂布机由1927年的1.35万台增加到1936年的2.55万台。从1931年到1936年,华商电厂发电量平均增长率都在13%以上。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A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 B国内官僚资本的萎缩C列强对华侵略的削弱 D国内革命运动的推动解析:选A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故A项正确;1

125、9271936年,官僚资本形成,而不是萎缩,故B项错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大举侵华,列强对华侵略不是削弱,故C项错误;当时国内革命运动主要表现为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而“全国华商纱厂”应分布在城市中,故D项错误。8辛亥革命后,很多西洋东西都被冠以“文明”两字。手杖是“文明棍”,西式礼帽是“文明帽”,自行车是“文明车”,话剧是“文明戏”。这体现了当时()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积极借鉴西方文明成果C西方对中国影响的增强 D新文化运动在逐步兴起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将西方物件等同于文明,体现的是一种“崇洋”心理,其本质是西方对中国影响的增强,故C项正确。A项中“民主共和”一词

126、为政治概念,与题干材料无关;B、D两项与材料无关。9(2017湖北重点高中联考)“洋楼层叠,大厦云连。建筑宏伟,雕刻优美。电线铁道,纵横如网。汽车马车,往来如梳(梭)。广大公园,环植四时花木。道平如砥,旁植乔树,郁郁葱葱。微妙之乐,来自空际烟筒林立,上矗霄汉。吐气成球,漫濛如雾。机声轧轧,声闻于天未开之民,置身斯境,目眩神迷曰文明文明,其在是矣。”材料反映出当时部分中国人眼中“文明”的核心是()A交通工具近代化 B物质生活近代化C城市生活近代化 D工业发展近代化解析:选B材料反映出城市建筑、交通、自然环境、工业等的变化,总体上体现出物质生活近代化,故B项正确。10晚清人士恽毓鼎的日记写道:“此

127、辫与我相守五十年,一旦截之,不无恋恋。唯上流社会人俱已濯濯,余既不能杜门自守,不免驰骤于酹酢场中,日受刺激,只可降心从众矣。”由此可见他剪辫()A被迫顺应时局的无奈之举B出自于反清革命的需要C为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D表示彻底与旧风俗决裂解析:选A材料中“一旦截之,不无恋恋”“只可降心从众矣”表明是无奈之举,故A项正确。11近代北京民风保守,19世纪末人力车引入之初,人们不愿接受。据记载:“当时人都不肯雇佣,妇女尤以坐人力车为羞耻。”但不久人们发现人力车轻便、快捷、价廉,远过于通行骡车,“风气大变,坐车人日见增加。人力车厂也随之各处林立,营业甚为发达。”这说明()A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B近

128、代北京的交通日益发达便利C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D民众生活受政治局势影响巨大解析:选C从“当时人都不肯雇佣,妇女尤以坐人力车为羞耻”到“风气大变,坐车人日见增加”, 说明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故C项正确。121923年中共中央教育宣传问题决议案强调:“凡能与工人接触之党员当尽力用前锋、新青年、向导、社会科学讲义等材料,使用口语,求其通俗化。”这说明中共早期报刊()A已经失去通达民情的作用B无法完全满足大众的需求C遭遇理论化与通俗性尴尬D没有认识到普通民众的作用解析:选C要求使用口语、通俗化体现了其理论性太强,即遭遇到了理论化与通俗性的尴尬,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

129、14题12分,共37分)13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商务印书馆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宗旨在我国近现代出版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初为合伙经营的小型印刷工场,不久为满足当时社会上学习英语与西方科学文化的需要,先后出版华英初阶、华英进阶以及商务印书馆华英字典等中英文对照读本。1902年正式开设印刷所、编译所及发行所。后聘请支持维新且翰林出身的张元济担任编译所长,汇集一大批知名学者和专家加盟,制订系统全面的编辑出版计划,奠定了商务新型出版事业的坚实根基。1903年与日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抓住清末学制改革机遇,出版中国第一部中小学全套教科书最新

130、教科书,风行全国,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草创意义。出版严复译作群己权界论(论自由),后出版多部严译名著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1904年至1914年间先后创刊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少年杂志学生杂志等。1914年,收回全部日股,在组织方面重新调整,逐渐建立了一处(总务处)四所(编译所、印刷所、发行所、研究所)的组织系统。1915年第一部新式辞书辞源问世,开创了中国现代工具书的出版先河。1922年置办德国造的滚筒印刷机,印刷速度提高10倍。1924年商务印书馆创建了东方图书馆,不久这个被誉为“亚洲第一图书馆”对民众开放。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商务印书馆影印四部丛刊、校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推出了

131、万有文库大学丛书以及丛书集成,达到了商务印书馆发展史上的最高峰。 摘编自肖东发等著中国出版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务印书馆的出版方向并说明其迅速发展的原因。(1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务印书馆对中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影响。(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段落一、三、六、九的内容总结;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中商务印书馆管理系统、组织系统改革的措施及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革等因素加以分析概括即可。第(2)问,结合商务印书馆出版书籍的作用,总结商务印书馆对中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影响。答案:(1)方向:集中于编译出版教育教学书籍、汉译名著、学术著作、经典古籍

132、等方面。原因:近代西方科技文化传入的推动(国外因素);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影响(维新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推动,顺应了先进中国人了解西方向西方学习的努力与需求);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清末新政的推动(抓住清末学制改革与废除科举的机遇出版新教科书);积极引进外国资本与先进印刷技术;大胆吸收人才,任用专家学者;准确引领教育文化界的潮流(面向民众教育事业);重视组织管理,适时调整业务。(2)影响:传播了西方科学思想文化知识;启蒙了民众民主自由意识;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学校教育与大众教育事业的进步;传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经典文化;促进教育平民化。14(2016唐山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是1890193

133、3年中国部分经济部门占GDP百分比(按照1933年价格计算)1890年1913年1933年种植业、渔业、林业68.56764手工业7.77.77.4现代制造业0.10.62.5采矿业0.20.30.8电力000.5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的重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12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及对其评述。需要根据图表,结合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如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近代化进程发展缓慢,原因主要从近代社会性质、列强的侵略及自然经济的发展等角度分析。答案:(示例)信息1: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潮、广大民众爱国救亡运动以及政府采取的发展民族工业的措施,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信息2:近代中国重工业十分落后。列强掠夺,资源缺乏;重工业自身特点投资多、见效慢;资金、技术缺乏,受外资企业压制。信息3:近代中国传统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侵略掠夺、封建主义的压迫阻挠,长期的战乱等,使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发展缓慢,中国始终是一个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国。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