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同步作业(pdf无答案)新人教版五四制.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719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同步作业(pdf无答案)新人教版五四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同步作业(pdf无答案)新人教版五四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同步作业(pdf无答案)新人教版五四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 桃花源记同步作业(pdf无答案)新人教版五四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三 单 元 桃花源记 按拼音填汉字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来问讯 解释:()便()还家解释:()()溪行解释:()()病终解释:()欣然()往解释:()后()无问津者解释:给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加点并写出其古义及今义。()阡陌交通古义:今义:()率妻子邑人古义:今义:()来此绝境古义:今义:()诣太守,说如此古义:今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芳草鲜美古义:今义:填空。()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 ,名 ,字 ,生活在战乱频繁的 (朝代)。文章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 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 的愿望。()桃花源记以 为线索,按照 桃源,桃源,桃源的顺序来叙述渔人的所见所闻,

2、层次清晰。()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 发现 访问 离开 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问所从来。()后遂无问津者。()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第 三 单 元 本文作者是 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填人名)。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缘溪行 忽逢桃花林 落英缤纷欲穷其林土地平旷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延至其家此中人语云处处志之诣太守便扶向路寻向所志欣然规往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解释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缤纷:开朗:阡陌:交通:俨然:怡然:妻子:邑人:绝境:外人:间隔:无论:不足:未果:问津:垂髫:文章第一段中间几句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初进桃花源所见,写出了桃花

3、源的哪些特点?听了渔人的讲述,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么“皆叹惋”?“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各”“皆”有什么作用?由桃花源记诞生的一条成语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封建社会人们心中的理想社会?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基础知识 桃花源记作者 ,(朝代)著名诗人,后人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为 。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渔人甚异之 ()具答之 ()欲穷其林 ()欣然规往 ()诣太守 ()寻病终 ()落英缤纷 ()才通人 ()屋

4、舍俨然 ()阡陌交通 ()皆叹惋 ()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今义:古义:今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义:今义:()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今义:拓展提升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第 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5、。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给画线处填上合适的原文:,。解释加点的词语。()缘 ()俨然 ()见渔人,乃大惊 ()便要还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渔人甚异之。()林尽水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第 三 单 元()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比喻 夸

6、张 借代 对比 这两段有四个词的意思相同,它们是 、。第二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什么样的心理?发散思维阅读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完成第 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亦不详其姓字。详:()既醉而退。既: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亦不详其姓字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因以为号焉以乐其志 或置酒而招之无怀氏之民欤 或置酒而招之既醉而退“传文”中的“,”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格;“”“”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生活爱好;“,”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翻译句子:好读书,不求甚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