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元中学高2015级高一下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命题人: 审题人: 注意: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及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2、所有试题答案均必须用0、5mm黑色中性笔书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的答案一律无效。第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汉字蕴含的美学骆冬青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古人对文字的创生充满惊怖和景仰之情,后世“敬惜字纸”的意识中凝聚着华人这种对“文字”的共通感。汉字的诞生无从考据,可是,从古人刻画的留痕中,我们依然
2、能够感受到那种鲜活灵动的精神。这种精神凝聚在汉字中,凝聚在书法中,凝聚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中华民族一项最伟大的创造,无疑是汉字这一文化符号。从文字的起源来看,即使是拼音文字,亦需以一定形体作为“符号”来展示“声音”。也就是说,在根本意义上,形、音的合一,是所有文字必然的归宿。只不过,西方的拼音文字是以“字母”为基本元素的,“字母”作为表音的基础,生成为“单词”,方才成为西方语言书面表达的意义元素。汉字则不然。许慎的说文解字序曰:“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寝多也。”这里,着重指出了“象形”的重要性。“文字”获得了一种哲学意义
3、,作为“物象之本”的“文”和“形声相益”的“字”构成的“汉字”,与“字母”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形声相益”的复合形态出现的。“字”所包含的“孳乳”义,与西方的“字母”不同,是以“字子”形态出现的从而具有了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生生不息”的创发性。所以,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汉字完成了一种飞跃。“图”进一步形式化,“画”进一步抽象化,从而使“字”逐渐“象形化”“文字化”。也就是说,汉字,正如公认的,是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这里,就产生了一种似乎古怪的现象,那就是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从以上提到的关于文字形态的进化论思路来看,从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个序列,选择一个恰当位置定义汉字,似乎最佳选择
4、就是表意文字。可是,若从“字母”来说,则西方“文字”表音说似乎可通;但“字母”与中国“汉字”的地位明显不对等。“字”对应的是西方的“词”。而西方的“词”难道不是“表意”的吗?所以,在这里出现了一种概念错置,一种颇为荒唐的指称错乱。其内在原因,则不能不归结为一种文化心态上的诉求。汉字的复杂性,却在这样的单线进化论中被忽视了。汉字作为一种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其为人诟病处在“象形”。可是,正因为“象形”,汉字才具有了独特的审美属性,才衍生了世界上最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即书法。汉字是一种具有文化丰富性的符号,把不同模式、不同媒介的信息综合为一;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四种“文字发展阶段”,都智
5、慧地凝结在“汉字”这种独特的符号之中,并且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从而成为一种美学上的奇迹。汉字美学之提出,正在于汉字独具的文化特质。在一些人看来的“落后”,却恰恰是汉字伟大的地方。 (选自文史知识2015年第4期)【注】孳乳:繁殖、派生。1、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在人们已经无法从文献中准确得知汉字是如何诞生的,不过那些优美的、如今还在使用的汉字依然能带给我们很多想象和美感。B、说文解字序认为,汉字是以“文”“字”两种“形声相益”的关系出现的,这种关系与根本意义上也是形音结合的拼音文字相同。C、汉字的形、音、义为一体让人们认定汉字是表意文字,形成这个观点是基于文字发
6、展的“图画、象形、表意、表音”四种阶段的观点。D、汉字被诟病的一个原因是汉字的象形性,不过汉字的象形性使汉字这种文化符号具有独特审美属性,衍生出世界上独特的书法艺术。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仓颉造字的传说体现了古人对文字创生的复杂情感,古人对写有文字纸张的尊敬、爱惜之情表现了他们对文字本身推崇、敬仰的思想。B、从文字的起源分析,所有文字都需要形体作为“符号”来表示字的读音,不过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区别在于汉字以“字子”的形态出现。 C、汉字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是一次重大的飞跃,体现在此时的汉字特点是“图”更加形式化、“画”更加抽象化,这些让文字更加的象形。D、汉字独
7、具的文化特质使得汉字蕴含美学,但有些人把汉字的美学当作落后的象征,完全忽略了汉字因为其美学特质才得以长久发展的问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的产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这种创造的过程现在还保存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B、“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是说仓颉造字时首先是按照事物的特征画出形体,这就是所谓的“文”,这是“物象之本”,是造字的重要方法。C、拼音文字的基本元素是“字母”,然后生成表意的“单词”,这与汉字的“字”功能对等,有些人把汉字的“字”与拼音文字的“字母”对等是错误的。D、汉字能够把不同模式、不同媒介的信息综合为
8、一,是把图画、象形、表意、表音等内容智慧凝结在一起并能够自由自在表达的文化符号。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汉王既用滕公、萧何之言,擢拜韩信为上将军,引信上坐。王问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耶?”曰:“然。”“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唯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楚,请言项王为人。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谨,言语呴呴,人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印刓绶弊,忍不能与,此所谓妇人之仁。项王
9、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都彭城,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多怨,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名虽为霸王,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邯、欣、翳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且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约,大王当王关中,民户知之。大王失职之蜀,民无不恨者
10、。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东出,秦民归汉,汉王遂诛三秦王,定其地,收诸侯兵讨项王,定帝业:韩信之谋也。 (节选自刘向新序,有删改)【注】刓(wn):磨损。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自断勇仁悍强 断:判断B、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臣:使臣服C、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 附:依从,依附D、民无不恨者 恨:痛恨5、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问王曰 因人之力而敝之B、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具以沛公言报项王C、大王之入武关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D、今大王举而东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6、下列
11、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王刘邦采用滕公、萧何的意见,提拔韩信,拜韩信为上将军,并放下架子,虚心请教韩信。B、为感谢刘邦知遇之恩,韩信把自己在项羽军营里了解的情况和项羽犯的错误都告诉了汉王刘邦。C、韩信认为,扎营彭城、放逐义帝、任人唯亲等一些策略,已经使项羽失去了民心和霸王之名了。D、汉王采纳并实施了韩信的谋划,平定了三秦大地,聚集了诸侯军队讨伐项羽,为帝业奠定了基础。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5 分)译: 2)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5分)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
12、9题。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注】阙,指长安。此诗作于作者奔赴长安应试途中。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8、“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两句中运用的动词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6分)答: 9、简要分析“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作答)1)屈原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2)诗经氓用比兴手法写流年带走了青春,
13、女子容颜憔悴的诗句是 ,。3)李煜虞美人中化虚为实,形象写出内心愁苦的名句是,。4)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官场对作者的束缚,表达出渴望自由自在生活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重峦叠嶂间的田园余秋雨对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安然自立型的文化人格,中国民众不像对魏晋名士那样陌生,也不像对三国群雄那样热络,处在一种似远似近、若即若离的状态之中。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陶渊明比曹操晚了二百多年。他出生的时候,阮籍、嵇康也已经去世一百多年。他与这两代人,都有明显区别。他对三国群雄为权谋的争斗看得很透,这与魏晋名士基本一
14、致。但如果把他与魏晋名士细加对比,就会发现魏晋名士虽然喜欢老庄却还不够自然,在行为上有点故意,有点表演,有点“我偏要这样”的做作,这就与道家的自然观念有距离了;他可能还会觉得,魏晋名士身上残留着太多贵族子弟的气息,清谈中过于互相依赖,过于在乎他人的视线,而真正彻底的放达应该进一步回归自然个体,回归僻静的田园。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三段跳跃:从漫长的古代史到三国群雄,中国的文化人格基本上是与军事人格和政治人格密不可分的;魏晋名士用极端的方式把它解救出来,让它回归个体,悲壮而奇丽地当众燃烧;陶渊明则更进一步,不要悲壮,不要奇丽,更不要当众,也未必燃烧,只在都邑的视线之外过自己的生活。安静,
15、是一种哲学。在陶渊明看来,魏晋名士的独立如果达不到安静,也就无法长时间保持,要么凄凄然当众而死,要么惶惶然重返仕途。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大量立誓找回自我,并确实作出了奋斗的人物,但他们没有为找回来的自我安排合适的去处,因此,找回不久又走失了,或者被绑架了。陶渊明说了,这个合适的去处只有一个,那就是安静。在陶渊明之前,屈原和司马迁也得到过被迫的安静,但他们的全部心态已与朝廷兴衰割舍不开,因此即使身在安静处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那些不安静的所在。陶渊明正好相反,虽然在三四十岁之间也外出断断续续做点小官,但所见所闻使他越来越殷切地惦念着田园。回去吧,再不回去,田园荒芜了。他天天自催。这样一个陶渊明,应该更使
16、民众感到陌生。尽管他的言词非常通俗,绝无魏晋名士的艰涩,但民众的接受从来不在乎通俗,而在乎轰动,而陶渊明恰恰拒绝轰动。民众还在乎故事,而陶渊明又恰恰没有故事。因此,陶渊明理所当然地处于民众的关注之外。同时,也处于文坛的关注之外,因为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学不了他的安静,他们不敢正眼看他。他们的很多诗文其实已经受了他的影响,却还是很少提他。到了唐代,陶渊明还是没有产生应有的反响。好评有一些,比较零碎。直到宋代,尤其是苏东坡,才真正发现陶渊明的光彩。苏东坡是热闹中人,由他来激赞一种几百年前的安静,容易让人信任。细细一读,果然是好。于是,陶渊明成了热门。由此可见,文化上真正的高峰是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
17、的,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民众心间。大家只喜欢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很可能是一座惊世高峰。陶渊明这座高峰,以自然为魂魄。他信仰自然,追慕自然,投身自然,耕作自然,再以最自然的文笔描写自然。请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有了高远的心怀,有可能主动地对自己作边缘化处理。而且,即便处在边缘,也还是充满意味。魏晋名士对人生的高层次思考方位却被他保持住了,而且保持得那么平静、优雅。 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的归结性思考: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
18、复独多虑。(形影神赠答诗)“大化”一种无从阻遏、也无从更改的自然巨变,一种既造就了人类,又不理会人类的生灭过程,一种丝毫未曾留意任何辉煌、低劣、咆哮、哀叹的无情天规,一种足以裹卷一切、收罗一切的飓风和烈焰,一种抚摩一切、又放弃一切的从容和冷漠成了陶渊明的思维起点。陶渊明认为我们既然已经跳入其间,那么,就要确认自己的渺小和无奈。而且,一旦确认,我们也就彻底自如了。彻底自如的物态象征,就是田园。(节选自余秋雨重峦叠嶂间的田园,略有删改)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分)A、陶渊明拒绝轰动,又没有故事,所以宋代以前一直不为民众和文坛接受。B、第二段中划线处“他可能还会觉得
19、”的内容,从字面上看是陶渊明觉得,实质上是作者觉得。C、陶渊明虽然也断断续续地做过一些小官,但他对田间劳动更感兴趣,他惦念着自己的田园,担心自己的田园荒芜了,因此辞官回到了田园。D、中国的文化人格从漫长的古代到东晋末期出现了三次非常重要的发展变化。E、本文采用了比较、比喻、欲扬先抑等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取得了很好的艺术表达效果。12、 文章说:“如果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可能有点粗糙”,“可能有点粗糙”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该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8分)答:1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安静”对中国文化人的影响。(6分)答:14、作者在文末说,大家只喜欢
20、在一座座土坡前爬上爬下,狂呼乱喊,却完全没有注意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的高峰”。从古到今很多文人都喜欢成为“土坡”,不愿成为“被遮盖数百年之久的高峰”。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第卷(表达题,共80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毕业却不就业,虽然身无长物却又极为挥霍,上海日益壮大的“啃老族”令中国社会孝道传统经受严峻考验。B、针对每年节节攀高的茅台酒价格,贵州茅台公司高层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经销商保持冷静,不要将现存茅台酒束之高阁,等待高价出售。C、农村各地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一饭千金等现象有所回潮,各种封建迷信活
21、动也有所抬头,这不但加重了群众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而且污染了社会风气,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D、论作业量,高三同学的试卷可谓漫天盖地,相比较高二的又算得了多少,充其量也就是高三作业的冰山一角罢了!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近年来,通过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东京国际书展、首尔国际图书展等平台,使中国出版机构与相关国家的文学版权交易不仅越来越活跃,而且逐步走向规范。B、根据数据显示,如今苏州市范围内共有养老机构221家、机构养老床位57915张,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38.4张,供求极不平衡。苏州面临着养老服务的严峻挑战。C、环保部发布通知,要求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等
22、13省区市开展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试点工作,目前,北京已经开始进行污染源排放清单的论证和编制。D、一个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需要经历不断成熟、主动推广并被社会所认识和认可的过程,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有的成果在几十年的时间跨度内仍可持续可能衍生商业价值。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长使英雄泪满襟”诗句中,其间也自然包含当世缺少济世英才的感慨。也包含着对其壮志未酬的惋惜 它是借凭吊诸葛亮抒发了古今英雄也包括诗人自己壮志难酬的共同悲愤一个“泪”字正是惺惺相惜 凝聚着诗人对诸葛亮北伐精神的赞叹A、 B、C、 D、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23、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在波兹受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那么,?它把我们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 19、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劳动安全卫生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5分)五、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众里寻他千百
24、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写出了诗人苦苦寻觅之后的喜悦,这喜悦源自“众里寻他”的艰辛。其实,“众里寻他千百度”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执着,更是一种境界。请以“众里寻他千百度”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用规范汉字书写。班级_ 姓名_ 座位号_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广元中学高2015级高一下期第一次段考语文答卷选择题(共32分)题号12345611151617答案主观题(共118分)二、(27分)7、1)(5分)译:2)(5分)译:8、(6分)答:9、(5分)答:10、(6分)1),2),3),4),三、(20分
25、)12、(8分)答:13、(6分)答:14、(6分)答:四、(11分)18、(6分)19、(5分)五、(60分)800900第一次段考参考答案题号12345611151617答案BDADBCBDACA1、B(原文第二段中提到“作为五象之本的文和形声相益的字构成的汉字”,其中“形声相益”指“字”而不是“文”和“字”的关系。)2、D(“但有些人把汉字的美学当做落后的象征”错误,文中说“在一些人看来的落后,却恰恰是汉字伟大的地方”中的“落后”指汉字的象征性,不失汉字蕴含的美学;同时,“汉字因为其美学特质才得以长久发展的问题”于文无据。)3、A(“创造的过程还保存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错误。文章第一
26、段的意思是说,汉字的精神(汉字蕴含的美学)保留在了古人刻画的留痕中,“凝聚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而不是“汉字的创造过程”保存在其中。)4、D(恨:遗憾)5、B(A项介词,趁机(于是);介词,凭借。B项两个“以”都是介词,可以译为“把”; C项助,主谓之间取独;助,的。D项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6、C(已经失去了“霸王之名”不合文意,文中说“名虽为霸王”。)7、1)(项王)又违背了义帝的盟约,把亲近的人、喜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心里不平。(句子大意2分,关键词“背”“亲爱”“王”各1分)2)现在项王强迫民意,凭借威力使这三人仍在秦地为王,秦地百姓没有谁爱戴他们。(句子大意2分,关键词“强”
27、“以”“莫”各1分)【参考译文】汉王刘邦在采用滕公夏侯婴、丞相萧何的意见后,提拔韩信,拜他为上将军,(拜礼完毕)领韩信坐上座,汉王问(韩信)说:“丞相多次在我面前称赞将军,将军拿什么计策来指点我呢?”韩信表示感谢后,于是问汉王说:“现在大王向东争夺天下,对手难道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的。”韩信说:“请大王自己判断,勇敢、仁慈、强悍,您比起项王来,哪个厉害些?”汉王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我比不上项王。”韩信拜了两拜祝贺汉王说:“我也以为大王比不上项王。但我曾在项王手下做事,请让我说说项王的为人。项王发怒大声呼喊,千人听后吓得避退,(他有如此威风)却不能任用良将,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见到他人
28、时恭敬谨慎,说话很温和,别人有了病,(他便)伤心得流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病人吃。到了别人有功劳应当封赏爵位的时候,直到官印磨损了棱角,绶带破旧了,他还不舍得给人家,这些所说的是妇人的仁慈。项王虽然称霸天下,使各诸侯王臣服,不驻扎关中,定都彭城,又违背了义帝的约定,把亲近的人、喜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心里不平。诸侯看到项王把义帝迁徙到江南,也都把他们原来的君主赶走,自己在好地方称王。项王所过之处,没有不被摧残毁灭的,百姓怨声载道,不愿依附他,只不过被他的威力胁迫,勉强服从罢了。项王虽然名义上是霸王,实际上失去了民心,所以说他的强大已变成脆弱。如果大王真能反其道而行,重用天下英武勇敢的人,还有什么敌人
29、不能被消灭?把天下的城邑封给有功之臣,还有什么人会不服从?率领正义的军队使思念东归的将士跟随,还有什么敌人会不被击溃?况且,分封在秦地的三王都是原来秦朝的将领,他们统领秦地的子弟几年来,被杀死的,数也数不清。又骗众多兵卒投降诸侯王到新安,项王设计坑杀了投降的秦军二十多万人。只有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得以脱免,秦地的父兄痛恨这三人,深入骨髓。现在项王强迫民意,凭借威力使这三人仍在秦地为王,秦地百姓并不爱戴他们,大王的军队进入武关之后,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苛刻的法律,与秦民约法三章。而且秦地百姓无不希望大王在秦地称王。同诸侯的约定,大王先入咸阳,应当在关中称王,百姓们都知道这件事。大王失去了关中
30、王的职位,到了蜀地,老百姓们无不感到遗憾。如今大王发兵东进,三秦大地只需要传递您声讨项王的檄文就会立马平定下来。”在这时,汉王非常高兴,自以为得到韩信太晚,于是听从韩信的计策,部署诸将进攻。八月,汉王向东进攻,秦地百姓都归顺汉王,汉王杀了被项羽封在秦地的三个王,平定了三秦大地,收集了诸侯的军队,讨伐项羽,奠定了帝业:这些都是韩信的计谋。8、“归”写出远处的云彩渐渐归返太华峰际,残云远去,天将放晴;(1分)“过”写出稀疏的细雨缓缓地路过中条山区,给人一种清爽感;(1分)运用比拟的手法(2分),把残云疏雨写得很有情致,写出了眼前景物中一抹飞动的意趣(2分)。9、诗人赴京应考即将到达目的地,却仍然梦
31、着故乡的渔樵生活;(2分)委婉含蓄(1分)地表白了自己并非热衷功名之人,写出了诗人(动摇于出仕与退隐之间)的矛盾心态(2分)。10、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11、BD(答D给3分,答B给2 分,答C给1分)【解析】A项“宋代以前一直不为民众和文坛接受”的说法不准确,唐代已经有人对陶渊明有好评了。C项“他对田间劳动更感兴趣”原文无据,从原文看,陶渊明离开官场回到田园的原因不是“对田间劳动更感兴趣”,而是“回归自我”去“过自己的生活”。E项“欲扬先抑”错,文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12、1)含意
32、: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从大的方面看是有道理的(1分),但从具体局部看还有许多不准确、不合理的地方(1分)。2)理由:二者相同的地方是对三国群雄的看法和回归自我的追求(1分)。不同的地方有:时代不同,几乎是两代人(1分);魏晋名士没有陶渊明本真、自然,有点故意和表演(1分);魏晋名士没有陶渊明真正彻底放达,过于依赖,过于在乎他人视线(1分)。3)作用: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有人把陶渊明归入魏晋名士一类的看法(1分),总领本段(1分)。13、魏晋名士没有得到安静,也就没有找回自我去处,或者当众而死,或者重返仕途(2分)。屈原、司马迁得到过被迫的安静,身处安静,但心仍惦念朝廷(2分)。安静使陶渊明
33、彻底回归自我,身心解放,数百年后成为中国文化高峰(2分)。14、可批评民众的短视帮助造就平庸;也可评价文人,赞赏那些能安静坚守终成大家对民族文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也可批评那些耐不住寂寞,急功近利,终致平庸乃至留下笑柄的人。言之成理即可。(有明确的观点2分;有举例2分,1个文中的例子,1个现实生活的例子;围绕观点对例子进行分析2分)15、A(A项“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后以此形容除自身外,东西极少。B项“束之高阁”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用在这里不合语境。C项“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D项中“冰山一角”比喻不能长久依
34、靠的靠山,多指事物暴露的部分,此处用法错误。)16、C(A项成分残缺,滥用介词淹没主语,删去“通过”或“使”。B项句式杂糅,删去“根据”或“显示”。D项语序不当,把“可能”移到“在几十年”前面)17、A(衔接类题目先要读懂语段的大致意思,抓住关键句,确定衔接的第一句,然后根据句子相互之间语意的前后连贯,有时还可以利用其中虚词,排列出语意通顺且符合逻辑的一段话。题干“长使英雄泪满襟诗句中”,当接“一个泪字”,然后“凝聚着诗人对诸葛亮北伐精神的赞叹,也包含着对其壮志未酬的惋惜。”这样形成语段中第一个小语链,然后接“正是惺惺惜惺惺”对上文作一个小结,进而引出下文:“它是借凭吊诸葛亮,抒发古今英雄也包括诗人自己壮志难酬的共同悲愤,其间也自然包含当世缺少济世英才的感慨。”一个“也”字,表示出前后的逻辑联系。)18、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思考会妨碍观看;电视究竟会把我们引向何方(每点2分)19、“劳动安全卫生标志”以代表劳动安全卫生的绿十字为中心(1分),周围用变型的齿轮和橄榄枝叶构成一个图案(2分)。左侧的齿轮象征劳动、长城和中国(1分),右侧的橄榄叶象征着和平、美满和幸福(1分)。20、参照高考标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