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讲座(一)中国古代史高考第卷非选择题突破环 节 一高 考 第 40 题 规 范 答 题 讲 评1材料要“三读”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第二遍“细读”,结合材料出处的说明(时间、国别、背景、会议、著作、人物等),完整准确地掌握题干的内涵和考查意图,以界定考查的时空阶段,弄清楚考查的知识点。第三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可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并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2要点要“三找”“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即材料的第一句,或材料的最后一句。“二找”材料的层次和关键
2、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联点、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3答案要“三界定”一要对应设问,界定好设问的“限定语”“中心语”“提示语”,不要漏掉问题(如“是否”“变化”“有无”等)。二要对应好题目和设问,界定好材料、设问和教材三者之间的联系,进而选取相关知识作答。三要界定好设问答案来源,设问一般有四种限制情况,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和没有对答题依据做出明确规定,在阅读设问时,应注意某
3、一设问是要求怎样回答的,同时要看清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什么限制性条件,在审题时最好把限制条件用笔画上记号,以防答题时出现遗漏和疏忽。高考示例(2014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掳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
4、,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葛剑雄中国移民史材料二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 100万人。1911年,
5、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解题思路】解答本题要注意“三读”“三找”“三界定”,体现规范答题的要求。材料要“三读”速读材料,两则材料均围绕清代东北移民进行论述。细读材料一,介绍了东北地区“沃野千里,有土无人”,清代向东北移民;材料二指出近代清政府开发东北,移民规模逐渐扩大要点要“三找”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材料一的中心论点是清朝建都北京后,开发东北地区;材料二的中心论点是清朝向东北移民的过程。二找体现中心论点的关键句、关键词,材料
6、一中“清廷对东北实施军事化管辖”“乾隆年间闯东北者日盛”,反映了清朝对东北的开发;材料二“清政府制定了实边章程”。三找中心点与教材的结合点,清政府对东北的管辖答案要“三界定”第(1)问,注意要求是“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中有关移民的相关史实,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移民过程的特点。第(2)问,要充分利用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信息,简析移民东北的作用【规范答案】(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民到合法定居、生产。(12分)(2)缓解
7、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13分)运用演练1“重农抑商”是古代中国基本的经济政策,然而古代中国商业在特定时期仍取得长足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徒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材料二(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乘,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通典食货七
8、历代盛丧户口材料三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摘编自齐涛主编古代中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原因。(6分)(2)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唐代商业与汉代相比有何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代在商业市场上的新变化。(8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
9、指出明朝商业发展的新气象,分析其出现的原因。(7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有利于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富商众多),交易之物莫不通(商业活跃,交易广泛)”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海内为一(国家统一),开关梁(健全交通),弛山泽之禁(开发山林川泽)”概括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从交通条件、商业保障(住宿、安全)等角度概括;第二小问,根据基础知识可从夜市与草市的发展、柜坊的出现等现象作答。第(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可从商业市镇的数量、密度等角度概括;第二小问,可从经济的发展、交
10、通条件的改善等角度作答。第(4)问从国家统一、政府政策、交通条件、利润刺激等角度概括即可。【答案】(1)状况:商运活跃,富商众多,交易广泛。原因:国家统一;疏通交通,有限度开发山林川泽。(2)发展:具有较为健全的商业保障措施(交通发达、店肆众多)。新变化:出现夜市;草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3)新气象:出现数量多,分布密集的商业市镇;形成城镇网络。原因:江南经济的发展;水陆交通便利。(4)因素:国家统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利润的刺激。高考试卷每一个小问题后面都标有相应的分值,根据近几年的经验,文综试卷一般都是按要点采分,考生回答的要点不可能和标准答案完全一致,所以,在组织答案时应该尽可能
11、全面,如果把考生组织的答案看作数学上的“集合”,那么这个“集合”里包含的“要素(得分点)”一定要多,尽可能使这个“集合”与标准答案的“集合”形成“交集”。试题设问会做与否都要敢于回答,除了感觉明显回答错了,一般也不要划掉,因为回答不准确的部分不影响正确部分的得分。评卷者是来“给分”的,不是来“扣分”的,只要你的答案中有“得分点”,不会因前面的错误而受到“株连”。高考示例(2015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
12、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柏拉图苏格拉
13、底的申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解题思路】解答非选择题应注意分值,按分值作答,每个设问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说明要点多,要详尽回答,分值小则要简答。审材料材料一选取孟子中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强调权力不能干预执法;材料二选取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而进行辩解的材料,苏格拉底强调法律至上。孟子和苏格拉底是同时代的东西方先哲,要求横向比较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并概括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体现了
14、高考强化综合能力考查的命题趋势按分值审设问第(1)问,孟子的法制观念5分,结合材料“抓起来”“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概括归纳;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5分,结合材料“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城邦将无法存在”等信息概括。第(2)问15分,社会背景12分,历史价值3分。“社会背景”要从两位哲人所处时代的特征入手,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每个方面各2分。“共同的历史价值”,其实是要找出两位哲人的法制观念的影响及价值,三个方面各1分规范答案(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
15、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5分)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5分)(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6分)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6分)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3分)运用演练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代虽置三公,以高官不除。其秉国钧者惟内史(中书)、纳言(门下),而尚书令事无不统,即不预机事,亦称政本之地。(清)永瑢钦定历代职官表材料二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
16、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摘编自朱子语类材料三议事已定,德彝(尚书仆射)数反于上前,由是有隙。时房玄龄(中书令)、杜如晦新用事,皆疏瑀(尚书仆射)而亲德彝,(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瑀不能平,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会瑀与陈叔达(宰相)忿争于上前,庚辰,瑀、叔达皆坐不敬,免官。(此后,李世民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摘编自资治通鉴(1)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唐代的三省辅政体制有何不同?(6分)(2)根据材料三,说
17、明唐代三省辅政体制在运行中是如何体现“制衡”与“专制”的?(8分)(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三省辅政体制发展的趋势,并评价该体制。(11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从三省的职权、运行机制、三省的权力等角度来对比分析。第(2)问,“制衡”根据材料三中“以上所提人物都是宰相”等信息归纳即可;“专制”根据材料三中“遂上封事论之,辞指寥落,由是忤旨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说明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题中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提高行政效率等角度回答。【答案】(1)不同:确定了三省各自的职权;确立了三省的运行机制;三省的地位平等。(2)“制
18、衡”:三省长官共同议事;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专制”:议事过程中发生分歧或异议时,由皇帝最终裁定;派谏官驻阁监督。(3)趋势:隋朝确立,唐朝发展完善(或从隋到唐,三省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评价: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环 节 二高 考 第 41 题 提 分 捷 径 讲 练全国文综卷第41题属于开放探究型试题,也是考生最难驾驭的题型,对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较高。(1)命题思路:以一个或两三个性质相同而编撰或解释不同的历史案例作为切入点,用小切口纵向剖析或比较分析的方法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2)设问特点:该题型一般采用比较分析的设问角度,运用所学历史思维方法阐释两
19、个或多个历史案例有哪些不同或相同的原因。(3)题型功能:有利于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用不同的视角来认识历史事物,是当今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辩证思维。(4)应试策略步骤答题策略认知案例明确案例性质:史论、史料、教科书、新闻报道、考古发掘等看案例个数及设问方向:一个案例一般是让学生分析案例体现的历史信息并分析原因。两个以上的案例一般是从比较分析的角度设问透析案例明确设问方向后,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组织答案要素,在草稿纸上列出答案提纲践行案例依据答案提纲,写出细致的答案内容高考示例(2013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20、图一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二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解题思路】认知案例案例选取“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要求提取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予以说明透析案例本题“限定中心词”是“汉唐间历史变迁”,因此“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才是有效信息。题目中的历史变迁是指:行政区划名称、面积、数量、地理方位、疆域等方面的变化(不同点)。具体分析举例即可践行案例本题是开放探究型试题,关键是读懂地图并最大限度地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准确解读,只要能够选择好角度,说明问题即可。东汉的十四州中黄河中下游地区占大多数,比较集
21、中;唐朝的道分布比较均衡;体现了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可以从名称的变化说明问题,唐朝的道多以山川河流命名,体现了山川地理形势对行政区划的影响。【参考答案】满分示例一示例一:信息:与汉代相比,唐代南方地区行政区划明显增加,即“道”比“州”的数量增加。说明:中央管辖版图扩大,唐代行政区划更加发展。示例二:信息:吐蕃、南诏、流求出现在唐代版图中。说明:汉至唐边疆民族融合加强,疆域扩大,边疆地区与中原联系加强。满分示例二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
22、川地理形势。运用演练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清之际的文化,横亘在传统与近代的交界处。近年来,学术界关于明清之际文化的性质,有多种意见。在这些意见中,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明清之际的文化是“中国哲学的启蒙”,其性质与西方的文艺复兴相类似,是近代文化的曙光;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明清之际的文化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的自我调整”,绝不是“启蒙文化”,只是日落西山时天空中的“一抹晚霞”。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鲜明,持之有理,言之有据)(12分)【解析】本题属于提供观点型的开放性试题,材料中“存在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但回答的时候考生只能选择
23、其中一种观点。选择明清之际的文化是近代文化的曙光这一观点,就要结合明清时期“西学东渐”和这一时期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的史实去思考;而选择明清之际的文化只是日落西山时天空中的“一抹晚霞”这一观点,就要从明清时期的思想只是对儒家思想进行批判继承,维护封建统治才是其根本目的这一角度去思考。【答案】观点一“曙光说”:明清时期,由于“西学东渐”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产生了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反对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主张工商皆本,迎合了近代历史的发展潮流,并对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兴起起到了启蒙作用。观点二“晚霞说”: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极其缓慢,明清
24、的进步思想从根本上未能突破传统文化的桎梏,只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仍以维护封建秩序为根本目的,最终也没有改变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命运。(任选一种观点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1)从能力要求上看: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基本的能力要求。(2)从命题立意上看:近年来,高考文综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引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逐渐加强从注重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转变,试题由重视考查识记能力向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转变。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在第41题中的表现特别明显:第一,答题思维上倡导多角度、多层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
25、出、论从证出和史论结合;第三,语言表达上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3)从考查目标上看: 近几年文综卷第41题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历史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4)从考查内容上看:近几年文综卷第41题重视以历史主干知识为依托,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试题命制灵活,在覆盖面上属于小切口、深内涵,重视对背景、结果及影响的探究。(5)从开放角度上看:开放性试题是与传统问题中条件结论的“封闭性”相对而言的,它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变通的能力,是否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近几年试题设问的开放性日益增强,答案设计上也日益体现多元化。高考示例(
26、2016全国甲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袁行霈中华文明史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
27、史论结合)命题立意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世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一直是值得关注的社会热点,以唐代玄奘西行“求法”,鉴真东渡为命题切入点,以提炼观点开放探究的形式,考查对唐代社会的全面了解,体现了历史与时代互动特色,隐性考查了“一带一路”。【解题思路】首先,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必须能反映材料的核心思想;其次,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论述,论述时要史论结合。玄奘和鉴真分别为中印、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根据这一内容,可提炼出:唐朝文化兼收并蓄、领先世界。从整个文明的角度考虑,可提炼出: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考虑,可提炼出:中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
28、了重大贡献。观点提出后,结合史实来论述。如“唐朝文化兼收并蓄、领先世界”这一观点可结合唐朝的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成就进行论述。“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一观点可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及印刷术四大发明的外传等方面进行论述。“中国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一观点可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明代郑和下西洋等方面进行论述。规范答案评分要求: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须为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示例: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
29、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运用演练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程颢在“未知其要”,也就是在还不知求“道”门径的情况下,自己“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材料二二程认为万物一理,一物之理也就是万物之理;理一分殊,表现出不同的状态。理在天为命,在人为性。维护封建的纲常等级,也就是维护天理。中国古代史据材料,提取任意一项二程对儒学发展的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12分)解析解答本题,要从材料的本身出发进行分析。材料一体现的是程颢对三教融合的贡献,材料二反映的是二程把天理与封建的纲常伦理结合起来宣传理学。提取了这些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单说明即可。答案示例一:贡献:创造性地把儒学发展到哲理化、思辨化的阶段。说明:在唐末以来三教合流的基础上,二程进一步吸收了佛、道的合理成分,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儒学发展到哲理化、思辨化的阶段。示例二:贡献:进一步丰富了儒学的内涵。说明:二程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并且把理与天命、人性有机地结合起来,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现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