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4 ,大小:613KB ,
资源ID:276924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7692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 人民通史版)第2编 专题4 第10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 人民通史版)第2编 专题4 第10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10讲新民主主义革命考点1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国民革命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1五四运动(1)背景: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2)经过初期:运动的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后期:从6月初开始,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4)成果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5)意义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影响: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轻巧识记五四爱国运动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条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

2、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2)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3)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中共二大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形象记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新”3国民革命(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背景a工人运动的挫折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b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标志: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

3、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影响: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2)北伐战争开始: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成果:1927年初,国民革命军占领南京、上海,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3)国民革命的失败标志: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原因a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b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4)国民革命的意义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作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易误警示国民革命需要澄清的几点认识(1)国民党一大讨论的是国民党改组问题,国民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

4、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而不是党外合作,也不是两党合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3)新三民主义并不等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前者是纲领与目标,后者是方法与手段。(4)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策基础,是国民革命的旗帜,这并不意味着中共放弃了马克思主义。(5)国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北伐战争胜利了,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大革命失败了。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史料一(1)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2

5、)五四运动时期的对联: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3)五四运动时期的漫画:史料二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学会读史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反映了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对联和漫画“外争国权,内除国贼”体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漫画中“劳动”“学”“商”反映五四运动参加者的广泛性史料二:陈独秀指出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方向“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指五四运动未取得完全彻底的胜利;“世界的革命思潮”指民主与科学思想,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学会用史(1)史料一反映了五四

6、运动是一场群众广泛参加的_的爱国运动,工人、学生和民族资产阶级广泛参与,取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_。史料二认为五四运动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无产阶级领导的_革命时代。【提示】反帝反封建初步胜利新民主主义(2)结合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五四运动的基本特点,并指出这场运动体现了一种怎样的革命精神?【提示】特点:革命性:反帝反封建;群众性: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爱国性:维护主权、反对侵略;成功性:斗争目标基本实现。精神:爱国主义。史论归纳 1五四运动的特点(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国主义的彻底性。(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4)

7、五四运动是由学生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5)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多角度认识五四运动从革命史角度看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从党建史角度看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从思想史角度看进一步宣传了民主、科学,许多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解放从全球史角度看五四运动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思潮的引导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争夺中国的必然产物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1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

8、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是()A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促进了中国教育的改进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C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的实践使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途径,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故C项正确。2中共一大提出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二大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B认清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C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D与资产

9、阶级的革命对象相一致B开始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是1927年秋收起义后,故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二大的纲领较之一大更符合中国的国情,说明中国共产党认清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故B项正确;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党认识到建立军队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二大纲领中还有最高目标,故D项错误。3“清廷虽覆,而我竟陷于为列强殖民地地位矣”,“今日革命则立于民众之地位,而为之向导,所关切者,民众之利害也。”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出的这一主张有利于()A结束清朝专制统治B反对军阀复辟帝制C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稳固抗日民族阵营C国民党一大召开于1924年,清朝专制统治于1912年结束,故A项错误;袁世凯复辟

10、帝制是在1915年,故B项错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建立,故C项正确;抗日战争始于1937年,故D项错误。考点2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1工农武装割据(1)背景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损失惨重。(2)开辟: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3)内容土地革命:在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政权建设: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1、。武装斗争:开展游击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前四次“围剿”。易误警示“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放区”“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由于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到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2战略转移红军长征(1)原因:“左”

12、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开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3)转折点遵义会议: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4)胜利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5)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轻巧识记数字法归纳国共的十年对峙(1)一个核心:农村革命道路的探索。(2)三点成就:开辟了井冈山道路;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正确领导;提

13、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3)四个转移: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一致对外”。(4)六点实践: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遵义会议。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史料一1927年8月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一条是仿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进行城市武装暴动,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等;另一条是仿中国的历史传统,在边远的农村进行武装暴动。史料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4、史料三 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后,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利用危机时刻在反动统治力量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学会读史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道路的抉择“同时选择了两条道路”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内在革命道路上的重大分歧史料二:毛泽东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朱德毛泽东式”指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史料三:反映了中国的社会现状“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地区发展又极不平衡”明确指出革命道路的选择取决于国情学会用史(1)史料一反映了大

15、革命失败后党内存在着走城市为中心和_为中心的两条革命道路。史料二认为“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包含根据地建设、_、武装斗争三个方面。史料三说明_是决定中国革命道路的根本因素。【提示】农村土地革命国情(2)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影响我国民主革命道路选择的具体因素有哪些?【提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各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落后、薄弱;资本主义发展薄弱,工人阶级力量弱小。史论归纳 1全面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含义: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2)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武

16、装斗争是斗争形式,根据地建设是物质基础。(3)意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1)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2)最高决策从错误到正确:右倾机会主义八七会议的正确决策“左”倾冒险主义错误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逐渐走向国共合作,共同抗日。(3)革命中心区域从南方转移到北方:瑞金长征陕北。(4)中国时局由国共两党内战转移到共同抗日:19271936年内战1937年

17、国共合作抗日。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4蒋廷黻在大公报上撰文指出:在江西苏区,几乎一无所有的红军,却能抵抗十倍其众的国军,至今坚挺不倒,根本原因即在于它实行了国民党不能实行的民生主义。这里,蒋廷黻所说的“民生主义”即是中共实行的()A工农武装割据B土地革命C创建革命根据地D开展游击战争B工农武装割据与“民生主义”无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中共在革命根据地领导的土地革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符合“民生主义”,故B项正确;中共创建革命根据地与开展游击战争与“民生主义”无直接关系,故C、D两项错误。5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刚一成立,中共中央就提出了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

18、争取一省或数省首先胜利”,并强调“任何放弃现有根据地的企图应受到严厉的打击”。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正确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势B认识到了国民党势力的强大C存有“左”倾激进主义错误D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C根据材料“1931年”“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应受到严厉的打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但又犯有严重的“左”倾错误,故A项错误,C项正确;根据材料“与国民党总决战的任务”可知,中共中央一味“左”倾冒进,并未意识到国共两党的力量悬殊,也没能继续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政策,故B、D两项错误。6毛泽东于1935年2月在忆秦娥娄山关中写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

19、头越。”“从头越”是指()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B进军井冈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C遵义会议,中共不断走向成熟D长征胜利,中共践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进军井冈山是在1927年,长征胜利是在1936年,皆与题干中时间不符,故A、B、D三项错误;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符合题干时间限制,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C项正确。考点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NO.1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1抗日战争1937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2解放战争(1)内战爆发:1946

20、年夏,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2)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3)战略决战:19481949年,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歼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4)推翻政权: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轻巧识记人民解放战争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1)基本胜利的标志: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2)胜利的意义结束了极少数统治者剥削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当家做主,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改变了中国

21、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形象记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史料一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史料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第三年以后,毛泽东同志及时地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指挥人民解放军向国

22、民党军队展开了战略决战。叶剑英伟大的战略决战史料三渡江作战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渡江歼灭了敌人四十多万,就表示国民党再没有有力的抵抗了。这胜利在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邓小平从渡江到占领上海学会读史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反映毛泽东为解放战争第二年制定了战略方针“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内线指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外线指国民党统治区史料二:反映解放战争第三年进行战略决战“人民解放军向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战略决战”指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史料三:反映渡江战役的胜利“政治上表示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宣告了国民政府覆灭学会用史(1)史

23、料一中战略方针得以落实的典型事件是_。【提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根据史料二指出人民解放战争第三年,人民解放战争的形势如何?【提示】战略决战,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国民党政权从此陷入土崩瓦解之中,为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3)史料三反映了渡江战役有何重要历史意义?【提示】渡江战役占领了南京,表明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反动政权的覆亡,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史论归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特点(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

24、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三大战役战略决战到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7毛泽东在一次报告中说:“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更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正式的政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一报告发表标志着()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B抗日战争即将进入最后阶段C民主主

25、义革命即将获得胜利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B题干材料选取了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所做的报告论联合政府中的一段话,题干要求分析这段话,判断它出现的时间。材料中能提示时间信息的关键词有“国民代表大会”“联合性质的政府”“独立的新国家”,通过这些关键词就可判断这份报告应发表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时,故B项正确。8国民党编写的战史对于某阶段战略失误做出如下检讨:当时的战略观念“系以扩大占领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此为战略构想上的最大之失误”。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A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B撕毁政协会议协议挑起内战C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D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D“系以扩大占领

26、地域为目的,故平均使用兵力,同时向多方面发展”符合1946年国民党发动的全面进攻。这次“战略失误”后,国民党发动了对山东和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是在1945年,撕毁政协会议协议挑起内战和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A、B、C三项,D项符合题意。9毛泽东是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词作家。下列诗词中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是()A“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B“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DA项是指红军长征,排除;B项是指秋收起义,排除;C项是指武汉长江大桥建立,属

27、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排除;D项是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诗句,反映了推翻国民党政权的史实,故选D项。主题一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和国共的十年对峙主题立意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合作促成国民革命高潮到来,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南昌起义之后,中共召开了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的方针,开始领导了为期十年的土地革命;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阶段,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知识交汇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性质反帝反封建的

28、革命运动特点彻底、不妥协、群众基础广泛阶段两个阶段和中心:5月4日至6月初在北京;6月5日起在上海精神五四精神:爱国主义意义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步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标志中共“一大”召开纲领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意义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它的诞生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代,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国民大革命性质国共联合的、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反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的人民民主革命国共合作两次会议(中共“三大”、国

29、民党“一大”);新三民主义(蕴含“三大政策”)北伐战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奠定了革命发展的基础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历史意义(1)奠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的理论基础,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就是坚持了这条道路,取得了最终胜利。(2)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是马列主义暴力革命原则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是对中国人民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3)孕育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工农民主专政,实际上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民主专政的具体尝试,为在中国建立一个真正统一的人民共和国积累了经验。主题二将革命进行到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主题立意十月革

30、命一声炮响,给在黑暗中苦苦求索的中国人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历经艰难曲折,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并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就此结束,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知识交汇1不同革命时期中共对国民党的政策进行的调整国民革命时期(1)政策: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依据:帝国主义“以华制华”,支持北洋军阀专制统治。广大民众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土地革命时期(1)政策:由武装反蒋到逼蒋抗日(2

31、)依据: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成为中国革命的敌人,1931年随着日本大举侵华,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向民族矛盾抗日战争时期(1)政策;联蒋抗日(2)依据:法西斯与世界人民的矛盾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都投入到抗日救国运动中,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解放战争时期(1)政策:自卫反蒋(2)依据:美国扶蒋反共,蒋介石坚持专制独裁,中共领导的广大人民同美蒋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1)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3)有一支人民的军队、坚持武装斗争。(4)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

32、斗。(5)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本讲全国卷命题情况分析考纲考题统计情境创设相关考点(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新民主主义革命2016全国甲卷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革命根据地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2015全国卷29申报评论皖系军阀与直系军阀混战北洋军阀的统治2013全国卷30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2012全国卷31俄国革命道路必须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2011全国卷30比较“公车上书”和“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特点把握高考规律领悟高考真谛真题实战解题支招1.(2016全国甲卷)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

33、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还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生产,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粮食增产增收。2.(2015全国卷)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

34、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该评述的核心是“割据分裂,相互争战”,将四个选项逐一与之对应,答案即可明确。3.(2013全国卷)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农民游击战争必须要联结“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才能胜利,这突出说明了“城市革命”的重要性。4.(2011全国卷)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

35、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规模的大小即参与人数的多少,取决于民众的思想解放的程度。“公车上书”局限于赴京考试的举人,五四运动则有学生、工人、商人的广泛参与。【解析答案】1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背景分析。1930年,正处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粮食大丰收,故选A项。红军英勇奋战主要是保卫根据地的安全,故排除

36、B项。当时处于国共对峙时期,面临敌强我弱的形势,根据地政府的主要精力用于巩固革命根据地,故C项错误。D项所述与史实不符,且与材料现象构不成因果关系,故排除D项。2D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皖直交斗”。材料“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反映了当时中国处在大分裂时期,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混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局面出现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D项符合题意。3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时间“1928年”。材料突出了“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这是典型的城市中心论的观点,B项正确。A项与材料观点相反,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4A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

37、”,是应考举人为反对马关条约签订而发起的上书事件,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参加者主要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地主。五四运动是从青年学生罢课开始,扩展到“三罢”斗争的群众性爱国运动,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二者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主要原因是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A项符合题意。B、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与题意无关,均可排除。演练仿真模拟明确高考趋向120世纪20年代,部分教会学校出现退学潮,学生喊出了“与其为奴,勿宁退学”的口号,纷纷离校,广州圣三一学生还组成退学团。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B民权主义运动的兴起C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C根据材料“20世纪2

38、0年代”“教会学校”“与其为奴,勿宁退学”可知,此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题干中学生的做法受到了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故C项正确。2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B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C决定参加共产国际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B中共一大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故A项错误;中共二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故B项正确;参加共产国际是中共一大决定的,故C项错误;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是中共三大决定的,故D项错误。3“中国人民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

39、统一的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一宣言()A成为国共首次合作的政治基础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到来C表明中共吸取了大革命失败教训D激发了根据地民众投身土地革命B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势力,与材料中“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相符,故B项符合题意。41934年12月,贵州黎平县政府门口墙上出现过一幅漫画:一个

40、大地球,上有中国地图,旁边有一个蒋匪军官用刺刀将地球切成两半,旁边注有“出卖祖国”四个大字。这幅漫画见证了()A八路军发动民众积极参与革命宣传活动B红军长征途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革命宣传C贵州人民痛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D民众讥讽蒋介石“九一八”事变实行不抵抗政策B八路军成立于1937年,时间与题干不符,故A项错误;1934年12月红军已经长征,题干中“旁边有一个蒋匪军官用刺刀将地球切成两半,旁边注有出卖祖国四个大字”说明红军开展了革命宣传,故B项正确;“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于1927年,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中显示是红军展开的革命宣传而不是民众,故D项错误。51935年,国民政

41、府资源委员会在拟定三年重工业建设计划时,提出了在湘、鄂、赣三省建立后方战略基地的设想:“拟以湖南中部如湘潭、醴陵、衡阳之间,为国防工业之中心区域,并力谋鄂南、赣西以及湖南各处重要资源之开发,以造成一个主要经济中心”。它反映了国民政府()A为围剿红军做军事筹划B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为抵御日军进攻做准备D力图消灭地方各派军阀C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国红军从19341936年进行了战略转移,1935年随着华北事变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故A项错误,C项正确。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1936年由南京国民政府号召引导的、动员各界人士参加的群众性的全面的经济建设运动,与题干

42、中的“重工业”“后方战略”“国防中心”不相符,故B项错误;此时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地方各派军阀在北伐后基本被消灭,故D项错误。6毛泽东致电陈(毅)、邓(小平):“请你们准备着,在攻克郑州休息数日后,迅即全军东进,相机攻占开封。或者不打开封,直出徐蚌线。”其战略意图在于策划()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B“在攻克郑州休息数日后,迅即全军东进,相机攻占开封。或者不打开封,直出徐蚌线”反映了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B项符合题意。革命史观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观应用理论阐释革命史观是中国史学界的传统史观,曾一度被大家忽视,近几年随着我党大力提倡发扬革命传统,追寻“中国梦”,革命史

43、观再次受到史学界的高度关注。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从革命史观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共同参加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分析法可以从繁杂的历史现象中找到其发展线索,但是却不能对任何历史现象都给予圆满的解释,在运用这一方法时,不能将其绝对化、简单化。运用点拨1革命史观下的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1)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面

44、貌焕然一新。(2)八七会议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出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道路。(3)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4)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建立陕甘宁边区,领导抗日。中国由内战走向抗日,革命新局面开始。2革命史观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由幼稚走向成熟,领导全

45、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来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诞生。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3(对接高考)近几年高考十分关注主流价值观。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的精神支柱。近代中国百年是中华民族屈辱、沉沦的历程,也是中华民族抗争、探索,追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历程。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取得了民族独立,为中华民

46、族的复兴奠定了基础,也铸就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诸多爱国主义精神,如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是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动力和源泉。革命史观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值得关注的命题热点。针对训练1解放军报在纪念遵义会议76周年之际,发表了一篇题为“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文章,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主要理由是()A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B会议开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C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D会议摆脱了共产国际“左”倾思想路线的干扰D“成人”的意思是不再依靠外在力量或受外界干扰,而是有了

47、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遵义会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问题,解除了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体现了中共的成长,故选D项;A、C两项没有体现材料表达的主旨,B项说的是中共二大。2“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D第一种梦想是民族独立,第二种梦想则是获得民主。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等三个阶段,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未取得民族独立,更不用说民主了,故A、B、C三项错误;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即将实现,故D项正确。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