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十一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编制时间:9月25日 编写人:林启贤 审核:蔡春恩班级: 座号: 姓名: 总分: 基础训练题1.美国学者伯恩斯指出:“希腊人赞美说,人是宇宙中最了不起的创造物,他们不肯屈从祭司或暴君的指令,甚至拒绝在他们的神祇面前低声下气。”对此言论理解正确的是A批判奴隶制的民主政治B特别强调人的价值、作用C否定神或上帝的存在D认为人应该具有各种美德2. “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中相似的是A思想一统,法律至上B道法自然,无为而治C
2、以人为本,关注社会D民主权利,源远流长3.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其中“朦胧稚嫩”时期为A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B14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C17、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D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4.称古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B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D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5.苏格拉底说:“普罗泰格拉当智者挣到的钱比一个像斐狄亚斯这样杰出的建筑师再加十个雕刻匠挣到的钱还要多。修鞋匠和裁缝如果过了一个月还不能补好鞋子和衣服上的洞,甚至把它们弄得更破了,那么他很快就得饿死。而
3、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苏格拉底主要是批评智者学派A否定神旨B忽视道德C善于诡辩D轻视教育6.格罗特的希腊史中记载:“我们只要读读阿提卡演说家所遗留下来的在陪审法庭上发表的演说,就可以知道其中有许多都是鼓舌如簧的欺骗,离开本题的诳语,以及诉之于同情、愤恨和偏见的各种各样的说词。”作者的观点是A演说在审判中具有决定作用B雅典陪审制度存在缺陷C演说是陪审制度的组成部分D雅典民主程序上的不足拓展训练题7.苏格拉底说“善只有一种,那就是知识,同样,恶只有一种,那就是无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良知是非善恶的标准B德行的根源在
4、于知识C知识是判断善恶的法则D唯有知识是最可贵的8.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戈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表明两人A.都公开反对宗教神学B.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C.都因犯罪遭到了惩罚D.都注重于对人的思考9.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崇尚人的价值 B宗教意识淡薄 C反对神灵崇拜 D注重物质生活 10.苏格拉底坚持“无人有意作恶”,一切
5、罪恶都是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这符合苏格拉底A.“美德即知识”的哲学观 B.“性善论”的言论C.“认识你自己”的价值观 D对真理的追求11.柏拉图认为:“苏格拉底被起诉与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云有关。”在云中,苏格拉底是一个教授诡辩术的人,主人公的儿子从苏格拉底那里学会诡辩之后,跟父亲争论,说儿子有权打老子,父亲一气之下放火烧了苏格拉底的“思想所”。据此可推知A戏剧是古希腊的政治演绎B古希腊社会舆论丧失管制C文化发展影响社会价值观D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代表12.在古希腊,智者就已经把正义作为伦理问题来研究,并与法律联系在一起进行探讨。此后,这一基本观念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里得到进一步发挥。查
6、士丁尼的法华总论规定法律的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权害他人各得其所”。这说明西方法律A注重探讨伦理道德 B蕴含人本主义精神C源自社会习俗规定D体现公平正义原则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
7、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答案 :15:BCACB 612: BBDAACB 13.(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