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l 课程标准 省考要求 考点展示课程标准省考要求考点展示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1了解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 年代中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 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3、体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重要价值。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1、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的基本史实。 2、 概括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 3、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恢
2、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1、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 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 动。 2、认识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努力的 国内、国际意义。 3、树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作贡 献的理想和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识。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测试要求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了解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了解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了解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了解上海合作组织史论共享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同时,在世界上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合法权利的恢复,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有利于中
4、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3、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与中日建交,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从20世纪5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中日建交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4、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它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创始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
5、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方面做出了贡献。l 考点梳理考点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背景 (1)当时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2)亚非拉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相继赢得民族独立;(3)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2、外交政策和方针 (1)政策:独立自主的 政策。 (2)方针:“另起炉灶”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和残余势力;“一边倒”
6、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不再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3、重大外交成果及意义 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形成第一次建交高潮。最突出的成就是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主席亲赴苏联访问,签署中苏 条约。意义: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巩固中苏友谊,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提出:周恩来于1953年12月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 、平等互惠、和平共处。(3)意义: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
7、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5、走向国际外交舞台 (1)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周恩来就印度支那问题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2)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这是二战后第一次没有 参加的会议。面对帝国主义的干扰和破坏,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产生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会议形成了万隆精神。考点二、外交关系的突破1、重返联合国 (1)背景: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联合国中亚、非、拉国家的会员逐年增多,要求恢复中国席位,美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局面已无法维持;美国霸权
8、地位相对衰落,无力阻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2)过程: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的优势恢复中国席位。 (3)意义:说明美国长期以来 的破产;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改变了联合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利于打破美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这是中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从此中国在 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中美关系解冻 (1)过程:1971年4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乒乓外交”打开了两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同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以民促官)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在上海签订 ,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12月,两
9、国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接受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即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军;1979年1月,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实现 。 (2)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苏联原因: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守势。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威胁中国安全;根本原因:改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的战略利益。 (3)意义:结束了两国的敌对状态,有利于两国经济、贸易、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世界和平与稳定有重大意义;成为中国对外关系出现重大突破的关键,直接推动
10、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3、中日邦交正常化(1)背景:二战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 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日本国内友好党派、团体的不懈努力;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2)过程: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声明中,日本对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反省;承认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随后,日本同台湾当局断绝了 。 (3)影响: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揭开了中日关系新的一页;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世界的和平稳定都有重要意义。4.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日建交,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
11、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关系出现新局面。考点三、新时期外交政策与成就1、外交政策的调整 (1)原因: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和周边环境。 (2)新时期我国外交关系的出发点:实行对外开放,坚持 ,成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 (3)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在新时期的具体表现就是 。2、活跃的多边外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以 的多边外交:(1)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
12、、合理地解决;(2)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3)积极参与联合国裁军问题的谈判。(4)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0年9月,江泽民出席在 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中国倡议下,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了历史上首次会晤。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 3、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在2001年10月在上海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促进了亚太经济合作的健康发展。(2)创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6月),这是一个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
13、的 ,是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中国发挥了主导作用。对加强中国同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合作,起到重要作用,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l 重点难点突破一、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外交上孤立的政策。2、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由敌对逐步走向正常化。3、当前中美关系的基本态势:合作是主要特征,但合作中有曲折,甚至有反复。但合作双赢,对抗两伤已成为两国的共识。二、新中国各个阶段的外交发展11949年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拓外交新局面基本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团结
14、世界各国人民。2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期:外交环境恶化基本方针:“两只拳头出击”。从苏共“二十大”起,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美国继续执行反华政策。为捍卫国家利益、世界和平,中国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行径。320世纪70年代: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基本特点:“一条线、一大片”。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带动中国同一系列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打开外交新局面。4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敌国外交,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成果对外交政策作了重要调整:改变对战争和和平的看法;实行不结盟政策;重视和第三世界的关系;建设周边和平环境;长期实行对外开放。三、结合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概括比较近现
15、代中国历代政府对外政策的原因、影响和启示。1、不同政府实行的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因:(1)晚清政府:代表封建地主阶级利益,腐朽落后,愚昧无知。(2)北洋军阀政府:封建买办军阀政权的反动性质和为获得帝国主义支持的目的决定了其投降卖国的外交政策。(3)南京临时政府: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等阶级局限性决定了对帝国主义的模糊认识。(4)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性质决定了它要以帝国主义为靠山。其中在抗战时期,因为民族矛盾的激化和自身利益受到损害,进行了一段时期的自卫抗战。 (5)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新中国代表最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始终围绕维护国家主权进行外交活动。其中十一届三中全
16、会后,在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世界格局、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政策有了新的思路和调整。2、影响和启示:(1)中国近现代的外交与中国社会各阶段的经济实力、统治者的对外政策和国际形势息息相关。“弱国无外交”,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外交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而新中国的外交史则是一部中华民族扬眉吐气、不断走向辉煌的振兴史。(2)近现代中国的闭关锁国带来了贫穷落后,妥协投降则表现出丧权辱国,勇御外侮维护了国家主权,主动开放带来我国的日益富强,现代的和平外交正在带来中国的和平崛起,永不扩张的外交政策将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3)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表明:不实现民族
17、独立,中国要实现真正的富强、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不可能的。(4)任何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从本质上都是国内政治的延伸,它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制约:上层建筑特别是政权阶级属性、民族利益、国际地位和国家实力。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这是推动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前提。l 考点达标演练一、选择题1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当中,美国政府要求新中国有息偿还在中国的部分资产。中美双方进行了持久艰苦的谈判。结果,至1979年中方无息归还了美国被冻结的在华私人资产和政府资产,美国政府将1979年10月1日宣布解冻我国被冻结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对这一事实理
18、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新中国外交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体现了新中国“另起炉灶”、“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体现了新中国“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 D体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曲折历程2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这表明中美关系改善的特点突出表现为( )A官方交流 B高层互访 C以民促官 D经贸引路3下列图片中能反映我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有( )A B C D4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提出了一个战略设想,简称为“和平鸽”战略。“和平鸽”战略的基本结构是:“和平鸽”的
19、身体前部是亚洲国家联合会(待建),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西翼是亚欧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的升级),身体后部(南方)是南美、大洋州和非洲国家,联合国是“和平鸽”的头部。“和平鸽”的地理概念结构如图所示。以上材料能说明( )中国已经放弃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中国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中国正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和平外交 中国正积极致力于新型的区域合作A B C D5从2009年7月22日到7月26 日,历时5天的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圆满落下帷幕。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充分说明了中国( ) A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D积极发展与周
20、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62009年中日两国正式建交37周年,当前,中日关系总体呈现改善和发展的良好局面,中日双方应该继续保持两国关系的良好势头,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要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我国必须( )遵循“一边倒”政策 遵循“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政策遵循不结盟政策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A. B. C. D.72009年元旦,是中美两国建交30周年。人们称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七天是“改变世界的七天”,中美建交的过程是双方关系逐步积累的过程,以下事件按发展排序正确的是官方接触 民间交往 事实建交 正式建交 ( )A. B. C. D. 8从“和平使命2005”、“和
21、平使命2007”,一直到“和平使命2009”,和平使命系列军演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反恐军演品牌,这也是上海合作组织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一种姿态。以下对上海合作组织认识正确的有:( )由中国领导创立的全球性国际组织,2001年在上海正式成立 它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 联合打击恐怖主义是该组织重要的目标之一 该组织各国合作目前仅限于军事、政治领域,尚未涉及经济等其它领域A B C D9运送八位中国维和英烈灵柩的灵车经过天安门前时,民众打出“沉痛悼念海地地震遇难的中国维和警察”横幅。中国参与海地维和行动说明当前我国( )A一贯坚持无论大国、小国一律平等原则 B
22、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坚持对外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 D积极参与制定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规则10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在下列各项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文化大革命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11胡锦涛主席于2009年2月12日前往马里进行国事访问,随后访问塞内加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三国,此次非洲四国之行是胡锦涛主席农历新年后的第一次出访。新中国成立后,为中非交往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C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D第26届联合国大会1
23、22001年,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为APEC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03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大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以下对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认识,正确的是( )A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B创造和平环境,促进亚太国家的合作共赢C推动亚太地区各国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 D联合亚太各国,向美国的主导地位发起挑战13有人将新中国半个世纪的外交政策分为“革命外交、发展外交、和谐外交”三个阶段。下列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中,属于“和谐外交”的是( )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中美“乒乓外交”C.签
24、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D.胡锦涛为出席北京奥运会的贵宾举行欢迎宴会14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华期间说,“田中访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在中日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当时推动这一“桥梁”建立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两国人民间的友好交往C中美关系的改善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1520世纪507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政策经过了封锁威胁孤立到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国力大为提高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缓和C.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D.中国推行灵活正确的外交政策16.国务院总理温家宝4月10抵达泰国海滨城市帕塔亚,准备出席原定于11日 开始的
25、东盟领导人系列会议。由于泰国国内局势原因,泰国政府决定推迟会议,另择日期举行。虽然会议未能如期举行,中方仍愿向东盟国家介绍中方对加强中国一东盟合作的设想和建议。这充分表明 ( ) 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营造和谐的国际环境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推动地区和平与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空前强大,已经担当起领导亚洲的重任 中国顺应世界经济区域化的趋势,放眼未来 A B C D17.1972年尼克松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结束了中美对峙状态 B促进了中美的经济贸易C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D开始了中美的军事合作18.“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
26、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中日邦交正常化 D.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1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当时实现和平统一的最有利条件是( )A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 B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C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20.由中央新影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
27、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1.(2010年上海高考题)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重返联合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 参加万隆会议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 B. C. D二、非选择题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18401876) 材料二 1911年在
28、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N佩弗远东 材料三 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学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尊敬阶段(18世纪);轻视阶段(18401905年);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赞赏阶段(1937-1944);清醒阶段(19441949);敌对阶段(1949)。袁明备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材料四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国内发生的变化令人惊奇。中国已经获得尊重,
29、地位日益提高,其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无疑将进一步增强。”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西方人对“中国形象”分别做出了怎样的描述?(2)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美国对中国形成第和第两个阶段总体看法的主要政治背景。(3)材料四反映了新时期怎样的“中国形象”?结合新时期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的重大外交活动加以说明。(4)上述材料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请概括影响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22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
30、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纽约每日新闻材料二 以“小球转动大球”而作为“破冰之旅”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对此事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中国政府心情,并开心地说“现在,门打开了。”环球时报(1)“毒蝎”是美国对新中国的蔑称,这种称呼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特定的背景下,新中国采取的相应外交方针是什么?(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指出“门打开”后“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材料三(4)材料三反映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是什么?导致不同时期中国外交地
31、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23 . 2009年是中俄(苏)建交60周年,60年来中俄关系走过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双方并宣布愿以忠诚的合作精神,参加所有以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为目的之国际活动,并为此目的之迅速实现充分贡献其力量。”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材料二、在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没有掩护或配合中国军队的地面
32、作战,而是在美国人所称的“米格走廊”(在鸭绿江与清川江或大同江之间的地区)保护后方交通线,而且,与美国统一指挥联合国军作战不同,苏联空军完全独立于中国军队,他们与中国的地面部队“没有任何合作”。这意味着,斯大林始终没有满足中国领导人最初提出的要求:希望苏联空军与中国军队协同作战。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材料三、第一条缔约双方长期全面地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和平等信任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第七条缔约双方根据有关协定进行的军事合作不针对第三国第九条如出现缔约一方认为会威胁和平、破坏和平或涉及其安全利益和针对缔约一方的侵略威胁的情况,缔约双方为消除所出现的威胁,将立即进行接触和磋商。 200
33、1年7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重要历史意义。 (2)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的行为是否符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精神?结合材料一、二说明理由。(3)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一,中俄(苏)关系有哪些主要变化?试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专题五考点梳理和平外交、友好同盟互助、互不干涉内政、基本准则、西方殖民国家、求同存异、孤立中国政策、国际事务、中美联合公报、正常化、中美关系的缓和、外交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结盟政策、联合国为中心、美国纽约、新兴区域合作模式答案120 BCDAD BCBBC BBDCA CAACD 1A21.答案:(1)材料“中国
34、形象”:抽鸦片的国家。材料二“中国形象”:美国民主政治的模仿者。(2)第阶段: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第阶段:美国实施孤立、遏制新中国的政策;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中国形象”:成为世界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外交活动:倡导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首脑首次会晤;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如回答裁军、人权、维和等方面史实也可得分)。(4)综合国力的强弱;政权性质的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如答出国际环境也可得分)。22.答案:(1)冷战;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一边倒。(2)由仇视到友善。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中苏关系的破
35、裂;中国国际地位提高。(3)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出现与中国的建交热。(4)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担负起大国责任(风范):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结伴不结盟)。综合国力。23答案:(1)意义:加强中苏两国友谊和军事合作;有利于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2)不符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双方愿以忠诚的合作精神确保世界和平与安全充分贡献其力量。”而在朝鲜战争中,苏联空军始终没有协同中国军队的地面作战。(3)变化:由政治军事同盟关系转变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由明确针对日本到不针对第三国。变化原因: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总体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俄罗斯开始调整对外政策,推行全方位外交,以确保大国地位;发展与中国等亚太国家的关系,有利于扩大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中国希望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改善和发展与各国关系,实现中俄关系的正常化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