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三第5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段考加油试题1、围绕着人与神、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问题的思考,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孔子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具有人文精神B、老子注重探讨宇宙本源的问题,用以指导人生C、普罗泰格拉【有写作“普罗塔戈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D、苏格拉底着重讨论的是人与神的关系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崇尚人的价值 B、宗教意识淡薄 C、反对神灵崇
2、拜 D、注重物质生活3、喜羊羊与灰太狼中这样唱道:“绿草因为我变得更香,天空因为我变得更蓝,白云因为我变得柔软”下面哪位哲学家会比较喜欢这首歌。(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彼特拉克 D、马丁路德4、“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 A、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 B、教育使人认识美德 C、人非达到目的的工具 D、法律是理性的体现5、“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难受与惬
3、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这一思想观点属于( ) A、陆王心学 B、宋明理学 C、智者学派 D、启蒙思想6、“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关?先生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文成公全书卷三)。“材料中先生的观点与谁的相类似() A、柏拉图 B、普罗塔戈拉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7、普罗泰格拉等人在政治法律问题上持“约定论”的观点,反对“自然论”。他们认为当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是人为的,是人们彼此约定的,并没有什么自然的根据。“约定论”体现了( ) A、对人的
4、重视 B、对贵族的重视 C、对自然的敬畏 D、对法律的敬畏8、普罗泰格拉晚年,其著作论神在雅典广场上被焚毁,本人被逐出雅典,这主要是因为他( )A、公开提出了人文主义概念 B、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C、宣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 D、指责和批判古希腊民主制度9、普罗泰格拉出生于公元前480年前后,他曾与雅典民主派政治家伯利克里结为至友,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晚年因“不敬神灵”被控,著作论神被焚,本人被逐出雅典,在渡海去西西里的途中沉船失事。下列关于普罗泰格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曾生活于雅典民主制的黄金时代 B、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C、否定了神的权威,受到了神的报
5、复 D、他强调理性、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源10、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孔子 韩非 朱熹 亚里士多德 A、 B、 C、 D、11、苏格拉底说:“普罗泰格拉当智者挣到的钱比一个像斐狄亚斯这样杰出的建筑师再加十个雕刻匠挣到的钱还要多。修鞋匠和裁缝如果过了一个月还不能补好鞋子和衣服上的洞,甚至把它们弄得更破了,那么他很快就得饿死。而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苏格拉底主要是批评智者学派() A、否定神旨 B、忽视道德 C、善于诡辩 D、轻视教育12、面对当时
6、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他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 A、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B、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13、“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
7、”对这个故事,苏格拉底会说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人生而平等” D、“人民主权说”14、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 A、“自由是天赐的” B、“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15、“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提出这一主张的思想家对西方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还提出了( ) A、养浩然之气 B、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C、认识人自己 D、天赋人权,自由平等16、苏格拉底认
8、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17、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这表明苏格拉底( ) A、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制 B、公民意识淡漠C、认识到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9、D、缺乏民本思想18、色诺芬回忆录记载:“(苏格拉底)主持人民大会,不允许人民非法投票,而是要符合法律,他反对群众的反复无常,无法无天”。材料反映出( ) A、苏格拉底维护民主政治 B、苏格拉底之死的直接原因C、民主政治导致雅典灭亡 D、雅典奉行法律至上原则19、苏格拉底将道德和知识融合,为此他不厌其烦地提问,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据此推知,苏格拉底构建知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 ) A、寻找到哲学研究的崭新方向 B、强调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C、揭示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说明知识多寡决定道德水准20、苏格拉底认为政治是一种“最尊贵的才能,一种最高贵的才艺。因为它
10、是王者的技艺,是称作帝王之术的”。他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 A、多数人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公民大会注重保护平民权益C、公民大会排斥政治精英的参与 D、社会底层控制了国家管理权21、苏格拉底从未留下任何文字,但他死后很快就被誉为许多哲学学派的始祖,甚至一些在学说上大相径庭的学派都宣称他们是苏格拉底的传人。这说明( ) A、苏格拉底的门生遍及希腊各地 B、人文主义泛滥需要以公权约束C、人文精神成为希腊的官方意识 D、苏格拉底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22、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与人的感受和行为相关,而人的感受和行为存在着过度、不及和中道。过度和不及会使人犯错误,
11、招致责备。中道是经实践理性规定而形成的正确因而会受到称赞。而正确和受称赞是德性所特有的或者说是德性的标志。由此可以得出( ) A、守中道就是不犯错误 B、守中道必须具有德性C、中道是德性的本质特征 D、过度和不及是犯错的根源23、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农民是最好的公民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他们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这句话旨在说明( ) A、雅典民主政治排斥农民的狭隘性 B、国家应由专业性的贤人治理C、公民必须从事生产劳动 D、太多财产影响公民从政的积极性24、古希腊的高尔吉亚曾意图为被当时视为引发特洛伊战争的祸首的海伦平反。高尔吉亚认为,海伦走到特洛伊的原因不外乎四者之一:神的驱
12、使、武力、爱情或被言语说服。如果是神的安排,海伦不应被责怪。若是因为武力,则应是施加武力者被怪罪。若是受爱情的影响,罪不在她,因为“如果爱情是神圣,有神的力量,人怎能抗拒?如果爱情是人共有的弱点,这不是罪过,而只是不幸。”最后,若是言语说服她,也不能怪她,因为“言语有能力支配人,能以小成就大,也能止息恐惧、缓和痛楚、营造喜乐、博取同情。”下列观点中与高尔吉亚观点最相近的是 A、重视美德与知识的关系 B、不断地认识你自己C、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 D、人是万物的尺度25、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
13、的优点;到公元前4世纪,悲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喜剧出现,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时的一些思想家,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这反映出古希腊( ) A、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 B、悲喜剧的社会影响力极大C、公民辩证看待自己的文化 D、公民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26、普罗塔戈拉等称自己为智者或“有知识的人”,苏格拉底则“自知自己无知”。这种差异反映出 A、前者的文化素养更高 B、后者兼顾知识与道德C、两者受教育程度不同 D、两者对知识认识不同27、“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
14、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这里“相通的地方”指 A、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 B、都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C、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 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28、下图中两位思想家A、所持道德观与价值观完全相反 B、都符合统治阶级治国的现实需要C、都强调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D、两者的思想后来都成为正统思想29、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思想既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二者在思想上的主要差异是( ) A、是否强调知识的作用和道德的力量 B、是否推崇君主权威C、是否注重对人与社会的研究 D、是否体现人文精神30、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
15、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材料二 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摘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三 “中国形象”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个流行语,在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眼中有不同的变化:在推翻神坛的时候,他们歌颂中国的道德
16、哲学与宗教宽容;在批判欧洲暴政的时候,他们运用传教士们提供的中国道德政治与开明君主专制的典范。在他们对君主政治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又证明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中国不是富裕,而是贫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 摘自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朝理学和西方文艺复兴的不同,并简要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阶级和经济原因。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形象”成为“流行语”的背景及在欧洲人心目中变化的原因。 必修三第5课西方人文精神
17、的起源段考加油试题【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苏格拉底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行为,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因此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本题选D。 2、【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做此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关键词“人类”和主旨“神”等信息,联系教材内容。在古希腊雅典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出现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不是以神作为万物的尺度,这实质上是强调人的价值,故A项正确 。古希腊奉行多神教,崇拜古希腊神话诸神,BC项与事实不符应该排除。“注重物质生活”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D。
18、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信息体现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属于普罗泰格拉的思想,故A项正确;苏格拉底强调道德,彼特拉克强调现世生活的享受,马丁路德强调因信称义,与题干信息无关,故BCD三项排除。所以答案选A。 4、【答案】B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讲的是“他”是苏格拉底,其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尺度,知识即美德,教育使人认识美德,所以答案选B。A是智者运动代表普罗塔戈拉的主张;C是康德的思想主张;D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难受与惬意,
19、全在于人的感觉”的信息可知这体现了“人是万物的尺度”,属于智者学派的思想,故C项正确。 6、【答案】B【解析】考察王阳明的心学和智者学派。王阳明思想的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即是本心,即是理,材料体现王阳明强调人主观感受的思想。普罗塔戈拉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主观感受,与材料思想类似。故选B。ACD三项都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纠正。【点评】智者学派是古希腊时期的重要的哲学派别,研究的是人和社会,强调人的决定作用,但是其学派否定真理、美德等客观标准,对个人极端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需要掌握。 7、【答案】A【解析】“
20、约定论”认为当时的政治和法律制度是人为的,是人们彼此约定的。说明这种观点尊重人的意志和选择,体现出对人的重视。故答案为A项。这里的人不符仅限定在贵族之间,排除B项;从材料“并没有什么自然的根据”,可以看出不存在对自然的敬畏,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对法律的敬畏,排除D项。【点评】普罗泰戈拉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接受了赫拉克利特关于万物流变的思想,认为变动不居的感觉现象是真实的,万物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的。但是他从这种朴素的感觉论走向了相对主义和怀疑论,断言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可靠的,人们对一切事物都根据各自的感觉作出不同的判断,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因
21、此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的感觉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是怎样。由此又断定“知识就是感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他根据这种观点,对传统宗教神学提出了怀疑:“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象什么东西”。 8、【答案】B【解析】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人文主义思想,但人文主义概念是对近代文艺复兴时期核心思想的表述,故A项错误;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以人为中心,否定以神为中心,与当时人们敬神的思想不符,故B项正确;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人的主观感受为核心,属于唯心主义,故C项错误;普罗泰格拉肯
22、定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故D项错误。 9、【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曾与雅典民主派政治家伯利克里结为至友”可知A正确,伯利克里把雅典民主制推向“黄金时代”; 苏格拉底在普罗泰格拉出现,排除B;“受到神的报复”说法不妥,沉船失事属于意外事故,排除C;亚里士多德强调理性、承认感觉是认识的起源,排除D。 10、【答案】C【解析】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朱熹创办私学,曾在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等场所招徒讲学。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做过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晚年回到雅典后兴建了自己的讲习所“吕克昂”学园。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主
23、张实行法治、提倡耕战,因此他不推崇文化知识,对私学采取简单消灭的办法。故选C项。11、【答案】B【解析】A。材料没有提及神的信息,故A项错误; B.根据材料“而普罗泰格拉在整个希腊招收学生40年,腐蚀他们,学生离开他的时候比刚来的时候还要坏,这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说明智者学派忽视道德,故B项正确; C.材料没有反映智者“善于诡辩”的信息,故C项错误; D.智者办学校,说明重视教育,不是轻视教育,故D项错误。故选B。12、【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格拉底的观点,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所学,智者学派忽视道德建设,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和题干中“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
24、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显然是对这种观念的否定,也是苏格拉底忧虑的原因所在,符合题意的是B项,ACD 13、【答案】B【解析】材料主要的意思是没有人自愿作恶,作恶只是出于无知,所以材料体现了知识即美德。故选B。A项是智者学派普罗塔格拉的主张;CD项是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的主张,因此ACD均不符合题意。【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苏拉格底的哲学观点和主要的影响。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己,强调人的价值,同时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的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智者学派的纠正。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智者学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需要掌握。 14、【答案】B【解析】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在百科全
25、书中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排除A;B项“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是苏格拉底的名言,故B正确; C项“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普罗泰格拉的名言,排除; D项观点源自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为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知识即美德。他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是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智者学派以认识社会为讨论重点,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这一切构成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代
26、表人物是普罗塔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15、【答案】C【解析】“养浩然之气”为孟子所主张,强调的人的品性,与题意无关,故A项排除;“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为亚里士多德所主张,与题意不合,故B项排除;题干中引文强调的是知识对人的道德作用,主张通过教育或者学习使人变得更加高尚,这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思想一致,据所学可知苏格拉底还主张“认识你自己”,教育可使人认识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通过教育扩充人的善性,故C项正确;A项“养浩然之气”为孟子所说,强调人的品性,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为启蒙思想,宣扬人的权利,与题意不符,故D项排除。 16、【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苏格
27、拉底的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即认为人的理智和道德具有同一性,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17、【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苏格拉底不是反对实行民主政治,而是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局限性,故A项错误;B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雅典民主实行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导致不同素质的人滥用和误用国家的权利,正如材料“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故C项正确。所以答案选C。 18、【答案】A【解析】从“不允许人民
28、非法投票,而是要符合法律,他反对群众的反复无常,无法无天”,可知苏格拉底反对违法的破坏民主秩序的活动,体现出其维护民主政治,故A项正确;材料内容不是苏格 拉底死亡的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人民违法滥用民主权力,不能体现民主政治导致雅典灭亡,故C项错误;从“他反对群众的反复无常,无法无天”,可知雅典当时出现了违反法律的现象,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19、【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寻找哲学研究的新方向及揭示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故无法得出A、C两项的结论;D项中的“决定”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苏格拉底
29、将道德和知识融合,为此他不厌其烦地提问,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可知苏格拉底构建知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是强调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故选B。 20、【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苏格拉底的思想。据材料可知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只有掌握知识才能到达善的标准。雅典当时实行直接民主制,抽签的方式选举国家工作人员,因此官员缺乏专业知识,弊端很大,也就是说明了多数人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需要依据知识,故A项正确;材料中苏格拉底的观点即是对雅典民主制的弊端的批判,而不是说明公民大会的,故B、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社会底层进行阐释,故D项排除。 21、【答案】D【解析】材料
30、无法体现苏格拉底的门生遍及希腊各地,故A项错误;苏格拉底死后,人们认同其学说,正说明人文主义得到传播,不是泛滥,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文精神成为希腊的官方意识,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苏格拉底学说得到许多人认同,说明苏格拉底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故D项正确。 2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据材料“中道是经实践理性规定而形成的正确因而会受到称赞。而正确和受称赞是德性所特有的或者说是德性的标志”可得出中道是德性的本质特征,故C项正确;A、B两项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旨,故排除;过度和不及会使人犯错误,但不是犯错误的根源,故D项错误。 23、【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31、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能力。根据材料文字“农民是最好的公民”“因为因为他们极少参加公民大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话旨在说明国家应由专业性的贤人治理。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C、D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24、【答案】D【解析】“言语有能力支配人,能以小成就大,也能止息恐惧、缓和痛楚、营造喜乐、博取同情。”体现了人的价值。 D体现了人的价值与地位,故D正确; 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阐明了一个观点,人是独立自主的个体。智
32、者思想的积极意义和进步作用,曾长期被否认。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智者夸大个人感觉提出过正确的批评,但又拒绝肯定智者的贡献。后来许多思想家因袭这种偏见,断言智者不是哲学家,只不过是一群诡辩家和江湖骗子。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8世纪。黑格尔首先冲破这种陈言陋见,重新把智者引进哲学史并肯定其积极方面。接着,英国历史学家格罗特(17941871)在其希腊史中论述了智者对希腊文化的启蒙作用。从此,智者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 25、【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可知是雅典民主发展时期,该时期的作品主要呈现“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
33、弱点”,显然体现的是对人性的关注,是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故答案为A项。题目中并未提到悲喜剧的社会影响,排除B项;题目中悲喜剧研究人的优点和缺点,应为辩证看待人,并非自己的文化,排除C项;悲喜剧研究的中心是人的情感,与认知社会能力无关,排除D项。【点评】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古希腊智者学派的观点是起源,智者学派的观点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是近代西方人文主义兴起的标志。宗教改革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进一步发展
34、和传播了人文主义。启蒙运动使其得到成熟阶段。启蒙运动不再承认外界的一切权威,主张把理性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扬。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上来。人文主义从文艺复兴时期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到启蒙运动时期提倡科学理性与自由平等,表明其得到进一步弘扬并发展到成熟阶段。 26、【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文精神的起源,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普罗塔哥拉重视知识,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谦虚的态度,追求知识与真理,可知后者和前者相比兼顾品德与知识,正
35、确的选项是B项;A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二者都重视知识,排除D项。 27、【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孔子强调道德的力量和重视教育;古希腊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就是美德;A不是苏格拉底和孔子的共同之处;B项只符合孔子;D项只符合苏格拉底的。所以答案选C。 28、【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苏格拉底的话可知他强调美德的重要性,从孔子的言论可知他主张个人修养,故C项属于二者的共同点。A项与史实不符,B项中的“现实需要”与史实不符;苏格拉底的思想后来并没有成为正统思想,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29、【答案】B【解析
36、】本题主要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维护周天子权威;苏格拉底希望挽救雅典城邦民主制度,主张发展民主政治,这是二者的不同点,故B项符合题意。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重视道德、教育和个人素质,都关注人,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ACD项是二者共同点。 30、【答案】(1)表现:将认识的重点由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人),强调人的价值和人在社会中的决定作用,尊崇理性,追求自由。(2)不同:宋朝理学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西方文艺复兴提倡思想自由。原因:中国的理学服务于封建地主阶级官僚政治,以农耕经济为基础;文艺复兴服务于新兴资产阶级以商
37、业经济为基础。(3)背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掀起反对宗教神学与封建专制的思想运动;启蒙思想家借助中国传统思想批判封建专制统治。原因: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传播;对中国认识逐步深入,认识到中国的停滞与落后。 【考点】宋明理学,智者学派,文艺复兴 【解析】(1)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再现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据材料“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认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可以看出是从自然到人,同时就所学知识可知,在此之前还有从神到自然的发展阶段。(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提炼信息和,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据史料“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和所学可知,中国政治上是传统的封建社会,思想上的儒家思想,经济上是小农经济;而同时期的西方是从传统向近代过渡,思想上是文艺复兴,经济上是重商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3)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有效提炼能力,和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西方人的眼中的形象不断变化,时好时坏;主要是西方解读中国的时候主要是站在自身的立场,找到适合自身的话语;同时还犹豫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运动的兴起,开始了理性的思考,不在是人云亦云,对中国的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