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广元市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阅读题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个人与家庭融合,家则与国同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也可以说,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扩大。同样道理,“孝”能齐家,也能治国,这一传统也是从舜帝开始的。尚书说虞舜“慎徽五典,五典克从”。“五典
2、”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五种家庭道德原则,人们都能遵从这五种原则,于是实现了社会和谐,国家治理的任务也基本完成。就“齐家”而言,虞舜仅以“孝”就能做到“克谐”;“治国”则需要扩大为“五典”,也就是给家庭成员的每一个人都确定相应的道德原则,让每个成员都具有“安守本分”的权利和义务。“五典”得到的原则虽说已经扩大了内涵,但“孝”无疑是其中的核心。“孝”不仅是家庭道德“五典”之本,也是社会道德“仁”之本。孟子离娄上云:“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这样一来,“齐家”的孝道就扩大为治国之道。以“孝”为纽带,将个人、家庭、国家三者结为一体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路径,在孝经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开宗明
3、义章将孝的含义确定为三个层次:“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是从普通百姓的角度进行解释,家庭的“事亲”、国家的“事君”与个人的“立身”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实践路径上还有“始”“中”“终”的实践过程。从孝经中可以看出,孝道的内涵是有层次性的,而孝道的实践更是有层次性的,针对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规范和标准。如天子之孝是立身为范,以自己身体力行之孝来带动天下百姓的孝道。诸侯之孝则在于小心谨慎、循规守法。对普通百姓来说,只要做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就行了。因此,职位越高,孝道就越宏大,其价值就越重大,其要求就越严格,就越需要发挥表率作用。尤其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孝道不仅
4、将个人、家庭和国际爱三者统一了起来,还把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三者统一了起来,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以三大“职责”为基础并统一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目标。这是中国传统孝道最为核心的价值所在。人在家中,家在国中;国依托于家而存在,家依托于人而存在这种三位一体的结构本就是天然生成的。顺应这种天然之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路径,以心和、家和、天下和为价值目标,将人生奋斗、家族荣誉、国家治理三者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这就是传统孝道特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说是遵循和利用人生规律、社会规律的大智慧。几千年来在社会实践和治国理政方面取得了大成效,对中国历史
5、和中国文化做出了大贡献。(摘编自陈仲庚心和家和天下和:传统孝道三位一体的思维模式与实践路径)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从个人、家庭、国家相融合与同构的关系看,“孝能齐家,也能治国,这一传统是从舜帝开始的。B. 如果人们都能遵守“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家庭道德原则,就能完成治国的任务。C. 中国传统孝道将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三者统一,是中国传统孝道最为核心的价值。D. 孝道的内涵和实践都是有层次性,对天子、诸侯和普通百姓的规范与标准是不尽相同的。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形式,本论部分以层进式结构通过
6、层层推进的方式加以论证,结构严严谨,逻辑严肃。B. 文章开头一段,通过引证法点明“家”“国”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了“孝”在齐家、治国中的作用。C. 文章在论证孝道扩大为治国之道这一观点时,主要运用了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D. 文章除了引经据典论证观点之外,在论证孝道的内涵和实践是有层次性时,还使用了对比论证,从而使论证有力度。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五典”本是五种家庭道德原则,后来扩大为“治国”也需要“五典”,虽然内涵扩大了,但“孝”处于核心地位。B. 开宗明义章中从普通百姓的角度将“孝”的含义确定为三个层次,如果从君主的角度解释肯定是有一定区
7、别的。C. 孝道三位一体的思维模式、遵循和利用了人生、社会规律的大智慧,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发展将做出杰出贡献。D. 将个人、家庭、国家结合为一体的思维模式和实践路径,是以“孝”为纽带的,这一点在孝经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答案】1. D 2. D 3. C【解析】【1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从个人、家庭、国家相融合
8、与同构关系看”错误,从文章第一句看,“个人与家庭融合,家则与国同构”可知,并非是“个人”“家庭”“国家”这三者相融合与同构;B项,“如果就能”错误,这一说法太绝对,文章第二段说的是“人们都能遵从这五种原则,于是实现了社会和谐,国家治理的任务也基本完成”,应该是“基本完成任务”;C项,“中国传统孝道将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三者统一,是中国传统孝道最为核心的价值”错误,从文中来看,“中国传统孝道最为核心的价值所在”还包括“将个人、家庭和国家三者统一了起来”。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
9、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文章除了还使用了对比论”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在倒数第二段论证证孝道的内涵和实践是有层次性的,这一段并没有使用对比论证。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
10、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C项,“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发展将做出杰出贡献”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几千年来在社会实践和治国理政方面取得了大成效,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做出了大贡献”,“做出了”是已然,而“将”则是未然,选项将已然说成了未然;且“对中国历史将作出”也不合逻辑。故选C。【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
11、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近年来,各国互联网星座和遥感星座蓬勃发展,动辄需要部署成百上千颗卫星。随着发射需求的飙升,利用传统大、中型运载火箭“拼车”“搭车”的入轨模式已难以满足发射需
12、求。一批专为微型卫星量身定制的小型运载火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我国需要发射的尖端科学试验卫星也越来越多。这些卫星虽“体格”不大,但技术复杂,使命重大,是关键基础理论研究和验证未来空间技术的先行者,发射进度需求迫切。扩张的市场将催生航天企业的热情。在强劲需求的牵引下,一些具有集成化、产品化、模块化先天优势的“商业火箭”,或可像汽车一样,实现批量生产,进入“需求多一一产量大一一成本低一一需求多”的良性循环。流浪地球中,人类集结全球航天力量打造的成千上万枚火箭并刺苍穹的景象令人惊呼不已,但如果火箭的可回收技术未能突破、生产成本迟迟不降,人类的星辰大海或许只能沦为一个“梦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航
13、天正在成为航天事业发展的新动力:如果全球竞相发展商业航天,制造火箭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技术跨越的速度就有望像互联网那样迭代狂奔。到了一定阶段,人类就能够享受到相对廉价的太空之旅。这正是人们乐于见到航天领域出现竞争的原因。(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9年2月25日)材料二:中国航天专家胡胜云说:“去年中国航天以39次发射居全球航天发射次数首位,其中商业火箭度射以低成本、快速灵活等优点,成为中国航天的有力补充。去年民营航天企业首次尝试了火箭发射,跨出这一步非常不容易。”“今年中国商业航天将迎来发展新机遇。”中国航天集团科委会主任包为民表示。在长征火箭300次发射的新起点上,该集团将搭建开放式商业化平台
14、,为各类用户提供更多的订制化发射服务;按纯商业模式打造的固体运载火箭“捷龙一号”也将在今年进行首飞,为微卫星技术验证、星座组网提供更加安全、灵活、经济的服务。(摘编自人民日报2019年3月13日)材料三:现在国内从事卫星、火箭包括相关设备设施研制运营的商业公司、商业企业,有一定规模的就有30多家。“总体来看,商业航天蓬勃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国家航天工程司司长李国平认为,一方面,商业公司在项目选择上,对于项目目标、项目具体功能存在趋同现象。不同公司选择同一类项目,存在重复建设现象。另一方面,新成立的商业公司,对国家有关规定不清楚;有些公司甚至在没有完全取得国家许可的情况下就开始运
15、作,存在安全隐患。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扶持。“发展商业航天,国家层面可以用四个字描述,那就是鼓励、有序。”李国平说。一方面,国家支持鼓励商业航天发展,譬如,政府将会采取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开展国家航天空间基础设施运营工作。另一方面,商业航天潜力巨大,国家希望能够有序发展,鼓励社会企业、社会资本能够尽可能地投入到卫星应用产业里来。研究显示,卫星应用产业产值是最高的,能达到整个卫星产业链产值的80%以上。所以,国家鼓励商业企业、社会资本能够充分投入到不同种类的卫星应用中。(摘编自“央广网”2018年4月26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运用传统大、中型运载火箭模式
16、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发射需求,专为微型卫星量身定制的小型运载火箭应运而生。B. 只有突破火箭可回收技术,降低发射成本,从而使“商业火箭”的生产进入良性循环,才能使更多人实现“漫游星空”的梦想。C. 为了抓住商业航天发展的新机遇,中国航天集团将搭建平台,提供更多订制化发射服务,并打造新的固体运载火箭。D. 卫星应用产业产值在整个卫星产业链中占比最高,这是国家鼓励商业企业、社会资本投入卫星应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原因。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互联网星座和遥感星座蓬勃发展以及许多肩负重大科学使命的尖端卫星亟待发射,国内航天企业开发“商业火箭”的热情空前高涨。B. 航天领
17、域的商业竞争,会降低火箭的制造成本,可能大大提升技术跨越的速度,人类将享受相对廉价的太空之旅。C. 商业公司盲目地选择项目和反国家规定,会导致重复建设,出现安全隐患。这些问题商业公司一己之力是无法解决的。D. 对于拥有巨大潜力的商业航天,国家应鼓励、支持其发展,引导社会企业、社会资本投入尽可能多的卫星产业上来。6.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推动商业航天迅速发展的原因。【答案】4. B 5. D 6. 各国航天强劲、旺盛的市场需求;人类可能实现享受相对廉价太空之旅的梦想;商业航天能提供更安全、灵活、经济的订制化服务;国家(或政府)鼓励、扶持商业航天发展。【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
18、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B项,“只有突破火箭可回收技术从而使商业火箭的生产进入良性循环,才能使更多人实现漫游星空的梦想”错误,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实现批量生产,进入需求多一一产量大一一成本低一一需求多的良性循环”,由此可知,“进入良性循环”的前提是“批量生产”,而非“可回收技术”;“只有才”的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一第三段说的是“或许”。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
19、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D项,“引导社会企业、社会资本投可能多的卫星产业上来”错误,材料三说的是“鼓励社会企业、社会资本能够尽可能地投入到卫星应用产业里来”,由此可知,选项有两处误读:“尽可能”在文中是修饰投入程度而非产业数量,故“尽可能多的卫星产业”错误;文中说的是“卫星应用产业”,选项变成“卫星产业”,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从题干来看,本题要求“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推动商业航天迅速发展的原因”,商
20、业航天的迅速发展与市场的需求、商业航天的优势以及政府的扶持分不开,所以考生需要到材料中圈出这三方面的内容,并进行概括。从材料一来看,“近年来,各国互联网星座和遥感星座蓬勃发展,动辄需要部署成百上千颗卫星。随着发射需求的飙升,利用传统大、中型运载火箭拼车搭车的入轨模式已难以满足发射需求”“扩张的市场将催生航天企业的热情。在强劲需求的牵引下,一些具有集成化、产品化、模块化先天优势的商业火箭,或可像汽车一样,实现批量生产”,由此得出第一点“各国航天强劲、旺盛的市场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航天正在成为航天事业发展的新动力:如果全球竞相发展商业航天,制造火箭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技术跨越的速度就有望
21、像互联网那样迭代狂奔。到了一定阶段,人类就能够享受到相对廉价的太空之旅”,由此可以得出第二点“人类可能实现享受相对廉价太空之旅的梦想”。从材料二来看,“其中商业火箭度射以低成本、快速灵活等优点,成为中国航天的有力补充”“按纯商业模式打造的固体运载火箭捷龙一号也将在今年进行首飞,为微卫星技术验证、星座组网提供更加安全、灵活、经济的服务”,由此可以得出第三点“商业航天能提供更安全、灵活、经济的订制化服务”。从材料三来看,“商业航天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扶持”“发展商业航天,国家层面可以用四个字描述,那就是鼓励、有序”,由此可以概括出第四点“国家(或政府)鼓励、扶持商业航天发展”。考生可以依据这些内容
22、进行概括。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过年红柯皮芽子(即洋葱)一直堆在墙角,妈妈好像第一次看到,眼睛刷地亮了。她望了孩子们一会儿,又去看那些土豆和皮芽子。“这些小饭桶,个个都是无底洞。”妈妈摸摸孩子们的肚子,又去看土豆和皮芽子了,她说:“缺一块肉。”“妈妈你说什么?我们没听见!”孩子们跟一群群鸟儿一样围着妈妈飞旋。“妈妈你再说一遍。”“我说一块肉。”一块肉一块肉!孩子们听得清清楚楚是一块肉。“妈妈这是过年吗?”平时都没有肉吃,只有过年他们才能吃一点肉。那正是秋天,离过年很遥远。妈妈一个挨一个摸她的孩子,“妈妈给你们过年。”正说着,爸爸回来了。妈妈耳语了几句,爸爸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爸爸走进茫茫
23、荒野。那是准噶尔边缘一个很辽阔的地方,穿过田野和林带就是一片大莽原。他掏了几个兔子洞,都是空的。他嚼着草根,凉丝丝的汗液让他兴奋,荒原还活着。远方升起虔诚的心灵之光。他朝那光走去。那是一顶白帐篷,帐篷前边有个孩子,孩子朝帐篷飞跑,边跑便喊:“来客人啦,来客人啦。”进了帐蓬,女主人端上奶茶和馕、麦粉打的馕很难见到了,他不好意思动这么好的馕。主人见状,说:“这样子吃这样子吃嘛。”他只好掰一小块塞嘴里,主人到咧开嘴大笑:“吃,就这样子吃。”喝奶茶吃馕仅仅是开始,女主人又端上揪片子,羊肉汤煮揪片子。他吃出一头汗。主人高说:“客人是我们的太阳,我的帐篷很久没有照过太阳了,我的帐篷热烘烘的,会热整整一年。
24、”主人刚宰了一只羊,肉差不多分光了,主人只能给客人一块肉。爸爸走过沙漠走过荒原走进院子。妈妈和她的孩子坐在床上,孩子们的小脑袋埋在妈妈怀里,他们颤抖着不敢抬头看,害怕自己失望。爸爸就用肉擦孩子们的小脸蛋,跟擦火柴一样孩子们的心里噗一声冒起火焰。“肉,肉肉!”孩子们跳啊叫啊冲上去,爸爸高高举着肉就像举着一盏灯,很豪迈地对妈妈说:“做饭去!”孩子们郑重地告诉妈妈:“你要给我们做好啊。”妈妈给每个孩子下保证。孩子们高兴坏了,帮妈妈打水烧火洗菜。孩子连院子都扫了,扫得干干净净一直扫到大门外的马路上,洒上清水。村里人感到惊奇,孩子们就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过年。”孩子把门窗都擦干净了。他们互相拍打尘土。老
25、大,他们的哥哥还要洗手洗脸。大家乐意听哥哥指挥,很乖。那个最小的孩子顺着木梯爬到房顶上,孩子们都上去了。他们围着烟囱,炊烟的芳香跟空气一样散向四面八方,整个村子笼罩在芳香里,准噶尔、天山、天山的那边都能闻到他们家的肉香。那个最小的孩子看得最远,他看见大漠深处有个叔叔。“嗬!我们有客人啦!”孩子们都朝那边看,那个远方的叔叔一点一点出现在孩子们明亮的眼睛里。“我们家有客人啦。”在孩子们的印象中,过年一定要有客人,没有客人的年是很难过的。心急的孩子已经奔出门外,飞跑去迎接贵客。另外一些孩子去告诉大人这个天大的喜讯。爸爸说:“我去搞点酒。妈妈说:“再搞几个馕。”妈妈问她的孩子:“知道怎么招待客人吗?“
26、让客人先吃,让客人吃饱。”妈妈又做一盒饭,玉米糊糊煮土豆。皮芽子剁碎炒一炒,浇到玉米糊糊上,热气腾腾。孩子们嚷着要吃土豆。不用妈妈动手,他们自己就把盆子里的玉米糊糊吃了。玉米糊糊里的土豆粉粉的,像一团白雾弥漫在肚子里,孩子们从来没有这么馋人地吃过土豆皮芽子,“过年就是好啊。”妈妈给每个孩子喂一小块肉。“啊,这是什么东西?”“肉,孩子,是肉。”妈妈仔细看她的孩子,确实像吃过肉的孩子。妈妈用剩下的小块羊油给孩子们化妆,画他们的小嘴巴,小嘴巴油乎乎的。爸爸带回半瓶酒半包烟还有两个馕,不是油馕,是麦粉打的馕。妈妈很满足:“你赶在了客人前边。”大人和孩子安心地等待远方的客人。他们从来没有离开过村子,出现
27、在地平线上的人影就是他们心中的太阳。大孩子领着客人进来了。客人走过来去摸孩子毛茸茸的脑袋,他在戈壁滩上走了好几天,就想摸一摸毛茸茸热烘烘的东西。大人把烟插在他嘴上给他点着,他抽一口,喷出来的是天池烟的香味和烟雾。那些年天池烟是最好的烟了,金黄的烟丝就像黄金草原,在客人的嘴里化为青湛湛的天池水喷泻而下。女主人递给他一条新毛巾。脸在新毛巾里就不想动了,就像俯在春天的草地上,明亮的野花和温暖的青草从鼻孔从嘴巴从眼瞳里直入腑脏。他不知道他吃了多少,女主人不停地递碗,肠胃发出咯咯声,嘴里才尝出饭食的滋味。他看见孩子们个个像天使,孩子手托下巴热切地看着这个叔叔,叔叔说:“你们咋不吃?”“我们吃饱啦。”客人
28、说他是地质学校毕业的,为了给国家找石油,在卡拉玛依大戈壁里走了三天三夜实在支撑不住了。说着说着叔叔的头点着点着打起盹,“早晨五点钟叫我。”客人要在明天赶上大家。妈妈干完所有的活后想到了她的孩子。孩子们挤成一团围在灶眼跟前,灶膛里的火已经熄灭了,灶眼里还有着热乎乎的气息,那只黑乎乎的大铁锅却已经空荡荡的了。妈妈说“干什么呢?“煮肉,我们有好多肉。”“不嫌热?”“不热不热。”大铁锅竟然咕嘟嘟响起来,锅盖噗儿噗儿地直喷香气。(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嗬!我们有客人啦!”“我们家有客人啦。”这两句既表达了孩子们对客人的欢迎之情,又为下文这家人热情待客
29、作了铺垫。B. 小说注重从细微处写人的内心感受,如客人洗脸时“就像俯在春天的草地上上从嘴巴从眼瞳里直入腑脏”,客人放松享受的心态就生动体现出来了。C. 小说写了两次人们热情“待客”的过程,真挚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也是小说的深刻之处。D. 小说擅长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如文末,在热情招待客人后,孩子们还围在锅灶旁“煮肉”,这一情节就颇具匠心。8. 小说前两段写了这个家庭的处境,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9. 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篇小说主要的语言特色。【答案】7. C 8. 情节上,交代了孩子较多,生活困难,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肉的处境,上下文热情待客的故事情节
30、形成对比,衬托这家人热情好客的品性;人物上,在物资紧缺、生活困难情况下,一家人却能尽力准备食物热情招待客人,突出这家人善良淳朴的性格;主题上,在生活异常艰难的处境在中,一家人依然那么热情、善良和乐观,有礼地表达出小说真诚、友爱和温情的主题。 9. 整体风格,语言朴实无华,率真不做作。如在描写孩子们对肉食的渴望及迎接客人时,情感表达率真。语体色彩、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如妈妈形容孩子们是“这些小饭桶,个个都是无底洞”,表达口语化不失亲切之感。人物语言、说话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客人是我们的太阳,我的帐篷很久没有照过太阳了,我的帐篷热烘烘的,会热一整年”,体现典型的新疆语言风格。句式使用
31、长短句交替使用,生动活泼。如文章最后一段,妈妈与孩子们的对话为短句,描写锅灶时多为长句。语言表达,干净利落,简洁传神。如写妈妈交代爸爸去找肉,及客人进门前妈妈加做一道菜等。【解析】【7题详解】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A项,该项考查鉴赏人物语言的能力,正确;C项,“蕴含着作者对当下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错误,该信息于文无据,本文要表达的是困难时期,新疆地区人们的热情淳朴之情,选项
32、属于过度解读文本。B项,该项考查描写人物的技巧,正确;D项,该项考查小说的情节,正确。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把握段落作用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小说前两段写了这个家庭的处境,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然后要找出前两段能体现这个家庭处境的内容,分析这个家庭的状况,再分析这一内容与情节、形象、主题的关联。从文章第一段和第二段来看,“孩子们跟一群群鸟儿一样围着妈妈飞旋”“妈妈一个挨一个摸她的孩子”说明这个家庭的孩子很多,“妈妈这是过年吗”“平时都没有肉吃,只有过年他们才能吃一点肉”说明这个家庭的生活很困难,这是前两段交代的这个家庭的生活状
33、况;接着看下文的内容,小说下文写父亲从另外一个家庭拿来一块肉,准备像过年一样大吃一顿时,来了一位客人,全家人非常热情地招待了客人,开头家境的困难与下文待客的热情真诚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这家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再分析家境困难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在生活如此困窘的情况下,全家人热情招待客人,突出这家人的淳朴善良;最后看主题上的作用,作者把这家人热情待客设置在家境困难这一情境之下,更能凸显真诚友爱温情这一主旨。【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结合文本分析这篇小说主要的语言特色”,然后回顾语言特色的答题角度,最后
34、结合文本进行分析。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词语、色彩、句式、修辞、语言风格、语体风格等。首先看本文的语言风格,本文的语言没有太多修饰,朴实无华,率真而不做作,如小说开头,当妈妈说到“肉”的时候,孩子们的表现是“妈妈你说什么?我们没听见!”“妈妈你再说一遍”,作者没有加一点修饰,直接地展现孩子们的惊喜,再比如当看到有客人来时,“嗬!我们有客人啦!”“我们家有客人啦”真实地展现孩子们的热情,语言简洁,干净利落;接着分析本文的语体色彩,“这些小饭桶,个个都是无底洞”“这样子吃这样子吃嘛” “你们咋不吃”,这些都是口语,富有生活的气息,如“客人是我们的太阳,我的帐篷很久没有照过太阳了,我的帐篷
35、热烘烘的,会热整整一年”,这又具有地域的色彩,展现出新疆地域的语言特色;从句式的角度来看,文章既有长句,也有短句,随着情感的变化而改变句式,如妈妈和孩子之间对话的时候多使用短句,而描写锅灶等景物时则使用短句。考生可以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黄廉,字夷仲,洪州分宁人。第进士,历州县。熙宁初,或荐之王安安石与之言,问免役事,廉据旧法以对,甚悉。安石曰:“是必能办新法。”白神宗,召访时务,对曰:“陛下意在便民,法非不良也,而史非其人。朝廷立法之意则一,而四方推奉,纷然不同,所以法行而民病,陛下不尽察也。河朔被水,河南、齐、晋旱,淮、浙飞
36、蝗,江南疫疠,陛下不尽知也。”帝即命廉体量振济东道,除司农丞。还报合旨,擢利州路转运判官,复丞司农。为监察御史里行,论俞充结王中正致宰属,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河决曹村。受诏安抚京东发廪振饥远不能至者分遣吏移给择高地作舍以居民流民过所毋征算转行者赋粮,质私牛而与之钱,养男女弃于道者,丁壮则役其力,凡所活二十五万。相州狱起,邓温伯、上官均论其冤,得谴去,诏廉诘之,竟不能正。未几狱成,始悔之。加集质校理,提点河东刑狱。辽人求代北地,廉言:“分水画境,失中国险固,启豺狼心。”其后契丹果包取两不耕地,下临雁门,父老以为恨。王中正发西兵,
37、用一而调二,转运使又附益之,廉曰:“民朘剥至骨,斟酌不乏兴,足矣!忍自竭根本邪?”即奏云:“师必无功,盍有以善其后?”既,大军溃归,中正嫁罪于转饷。廉诣上党对理,坐贬秩。元祐元年,召为户部郎中。明年,进为左司郎中,迁起居郎、集贤殿修撰、枢密都承旨。上官均论其往附蔡确为狱,改陕西都转运使。拜给事中,卒,年五十九。(节选自宋史黄廉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受诏安抚京东/发廪振饥远/不能至者/分遣吏移给/择高地作舍以居民/流民过所毋征算/转行者赋粮B. 受诏安抚京东/发廪振饥远/不能至者/分遣吏移给/择高地作舍以居民/流民过所毋征/算转行者赋粮C. 受诏安抚京东/发
38、廪振饥/远不能至者/分遣吏移给/择高地作舍以居民/流民过所毋征算/转行者赋粮D. 受诏安抚京东/发廪振饥/远不能至者/分遣吏移给/择高地作舍以居民/流民过所毋征/算转行者赋粮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始于宋代。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B. 提点,官名。宋始置,寓提举、检点之意。掌司法、刑狱及河渠等事。金近侍局置提点。清废除。C. 元祐,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汉文帝首创,年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D. 给事中,官名。秦置,汉魏相沿。为加官,位次中常侍。因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故名
39、。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黄廉为人正直,敢于直言进谏。他被王安石问及免役的事,用旧法对答。对朝廷法令实行,却让百姓深受其害的情况也如实禀告皇帝。B. 黄廉恪尽职守,为官坚持原则。他担任监察御史里行时,评论王中正任职的事,他坚持自己的意见,皇帝也听取了他的意见。C. 黄廉办事灵活,生性宽厚仁慈。他在黄河曹村决口受灾后,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并能根据灾民具体情况灵活应对,使大量灾民存活下来。D. 黄廉认识精辟,理案效果欠佳。他对辽国人要求得到代北地区分析到位,因对王中正将失败的罪名转嫁给转饷一案的审理而获罪贬官。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白神宗
40、,召访时务,对曰:“陛下意在便民,法非不良也,而吏非其人。”(2)相州狱起,邓温伯、上官均论其冤,得谴去,诏廉诘之、竟不能正。【答案】10. C 11. C 12. B 13. (1)王安石于是向神宗皇帝报告,皇帝下诏询问关于新法的时事要务,黄廉回答说:“陛下的本意是要给老百姓提供方便,新法不好,只是任用的官吏不是适当的人才。”(2)相州的冤案发生时,邓温伯、上官均都上书陈述冤情,以致因此贬官,皇帝让黄廉审理这个案件,却最终没能纠正这个冤案。【解析】【10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
41、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别注意。“振”同“赈”,意思是“赈济”,宾语是“饥”,即“灾民”,至此句子结构完整,且“远不能至者”是指“距离粮仓太远,无法到来的灾民”,故应在“饥”和“远”之间断开,排除AB两项;“征算”意思是“征税”,是固定短语,不能断开,排除D项。故选C。【11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
42、一反三进行记忆。C项,“年号汉文帝首创”错误,应该是汉武帝首创。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评论王中正任职的事,他坚持自己的意见,皇帝也听取了他的意见”错误,从文中来看,文中说“为监察御史里行并言中正任使太重。帝曰:人才盖无类,顾驾御之何如耳。对曰:虽然,臣虑渐不可长也”,由此可知,
43、皇帝没有听取他的意见。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白神宗”省略主语“王安石”,“白”,报告;“召”前省略主语“皇帝”;“访”,询问,咨询;“对”,回答,且“对”前省略主语“黄廉”;“便”,使动用法,使得到便利,给提供方便;“良”,好;“法非不良也,而吏非其人”,判断句式。第二句中,“狱”,古今异义,案件;“论”,陈述;“其”,代词,他的;“遣”,贬谪,放逐;“诘”,审理,审阅;“竟”,终于,最终;“正”,纠正。【点睛】文言翻
44、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文言文参考译文:黄廉,字夷仲。考中进士及第,
45、历任州县官职。熙宁初年时,有人将他举荐给王安石。王安石跟他对话,问及免役法的事情,黄廉根据旧的法律来回答,答得很详尽。王安石说:“这个人肯定能办理新法的事情”于是向神宗皇帝报告,皇帝下诏询问关于新法的时事要务,黄廉回答说:“陛下的本意是要方便百姓,新法不是不好,只是任用的官吏不得其人。朝廷立法的本意统一,但是各地推行时各不相同,所以法令实行,却让百姓疲惫(深受其害),陛下无法完全察觉到。所以河北地区发生水灾,河南、山东、山西发生旱灾,而淮南、浙江发生蝗灾、江南地区发生瘟疫,陛下也无法一一知道。”于是皇帝任命黄廉为司农丞,去赈济济东道地区。回来后向皇帝报告情况,很合皇帝的心意,提拔他为利州路的转
46、运判官,兼任司农丞。担任监察御史里行时,评论到俞充勾结宦官王中正而担任宰相的属员,并且说王中正担任正使一类的官职权柄太重。皇帝回答说:“人才是不分种类的,就看上位者使用人才的能力如何。”黄廉回答道:“虽然道理如此,臣忧虑的是这样助长了不好的风气。”黄河在曹村这个地方决口了,黄廉接受诏命安抚京东地区的灾情,打开粮仓赈济灾民,距离粮仓太远,无法到来的灾民,分别派遣官吏送去。又选择地势高亢的地方给灾民居住,灾民经过关卡不征税,外地转运商人征收粮食冲抵赋税,出钱购买耕牛,收养被遗弃在道路上的男女孩子,年轻力壮的灾民则以工代赈,如此共有25万灾民存活下来。相州的冤案发生时,邓温伯、上官均都上书陈述冤情,
47、以致因此贬官,皇帝让黄廉审理这个案件,却最终没能纠正这个冤案。没过多久,案件判决,才开始后悔。后来加官集质校理,并负责提举检点河东地区的司法刑狱。辽国人要求得到雁门关附近的代北地区,黄连说道:“按分水岭划分边界,让中国失去了险要的地形,反而让契丹人起了狼子野心。”后来契丹人果然吞并了两国边界的缓冲地带,一直到了雁门关下,地方百姓对此深以为憾。王中正征发西军,往往征调两倍的人数,负责后勤的转运使又在这个人数上,征调更多的人,黄廉说道:“对百姓的盘剥也太过分了!难道就不怕伤到自己的根本吗?”黄廉随即上奏说:“军队一定不会有战功,怎么用什么方法来妥善处理后事呢?”不久,大军溃败回来,王中正将失败的罪
48、名转嫁给负责后勤转运粮饷的人。黄廉被派到上党负责共同审理此事。最终因此获罪贬官。元祐元年,将他召回担任户部郎中。第二年,又升任尚书省左司郎中,又调任起居郎、集贤殿修撰官、枢密都承旨。上官均评定他过往附会蔡确制造冤狱的罪行,贬官陕西都转运使,并担任给事中,在任上过世,终年五十九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辛弃疾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
49、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注】此词写于辛弃疾53岁(192年),闲居11年后被起用,又受到主和派诬陷而落职之时。燃犀:点燃犀牛角。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鬼怪。元龙:陈元龙,三国时人,有扶世济民大志,他瞧不起“求田问舍”的许汜。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词借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来抒发激昂慷慨、摧折压抑的情感,颇具辛词特点。B. 开篇“举头西北浮云”用“天空被浮云遮蔽”隐喻中原河山沦落于金人之手。C. 上片词中用“我觉”二字领起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的清寒冷寂景色的描写。D. “元龙老矣”及以下两句表达作者身体精神都已老了,将去过隐居自适生活的愿望。15. 请
50、结合全词赏析“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答案】14. D 15. 描绘了一幅夕阳沙岸落帆图景。夕阳中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抛锚系缆。以景结情。以眼前所见之景结束全篇,“系斜阳缆”描绘了国土沦落有人却麻木不仁的悠闲景象,蕴含料词人的无限悲慨。运用对比,与开篇直写国家危急存亡形势形成强烈反差,表达了词人内心无比的愤慨之情。“又”字精炼传神,不知何人又一次系缆沙岸,表达出作者悲愤深沉的情感。【解析】【14题详解】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
51、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D项,“表达作者身体精神都已老了,将去过隐居自适生活的愿望”错误,从词中来看,“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这三句是作者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空怀壮志,报国无门,并非真的想要去过隐居自适的生活。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结合全词赏析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然后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分析这几句写了什么,使用了什么技巧,有何效果。“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是词的收尾句,这三句意思是“是什么人又一次卸下了张开的白帆,在斜阳夕照中抛锚系缆”,
52、诗句抓住“片帆”“沙岸”“斜阳”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夕阳沙岸落帆的图景,这属于以景结情,词人以眼前所见之景收束全篇,寓含无限之情感,“沐浴着夕阳的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搁浅抛锚”,这一画面悠闲而自得,但词开篇“举头西北浮云”中已经用“天空被浮云遮蔽”来隐喻中原河山沦落于金人之手,在这样的情境之下,竟然还有人在此悠闲地“系斜阳缆”,显见麻木不仁之态,词人把无限地悲慨悲愤之情融入这景象之中;结尾三句中的悠闲与词开篇国势的危急形成对比,表达了词人内心无比的愤慨之情;从炼字的角度来看,“问何人又卸”中一个“又”字说明这种情况不止一次,词人对此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悲愤之情。【点睛】赏析语句分两种题型:一是定向赏
53、析型,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该句;二是综合赏析型,未规定赏析角度,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度,如“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这就可以从描写的角度、修辞的角度、抒情方式的角度、遣词造句的角度等方面赏析。答题的时候,可以先分析诗句的意思,看诗句是写景还是抒情,写景是写了什么景,突出景物什么特点,景物是实实在在的,还是诗人想象的,由此可以考虑是否使用虚实结合或相衬;是动态的画面,还是静态的场景,由此可以考虑动静结合或相衬;景是乐还是哀,情是喜还是悲,由此可以考虑是借景抒情还是以乐景衬哀情;有没有使用什么修辞,一般考虑比喻、比拟、借代和夸张;句式如何,是否对仗;有无动词、形容词、副词,这些
54、词语在表达情感方面有无明显的表现力,等等。答题步骤:解释该句的含意、表达的情感;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在念奴矫赤壁怀古中,用“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一句,是感叹时无英雄;“_”一句,是通过描写佛狸祠社日的热闹场面,表现对统治者不思进取,百姓愚昧麻木的忧愤之情。(3)公而忘私是历代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曾经
55、说:“_,_。”他特别强调要把国家的事情放在前,而把个人的私事放在后。【答案】 (1). 人生如梦 (2). 一尊还酹江月 (3).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4). 一片神鸦社鼓 (5). 吾所以为此者 (6).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本题中的尊、酹、觅、仲、鸦等字,都要格外留意。第卷(表达题 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
56、用(20分)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而且最艰苦的工作不在搜寻材料,而在有了材料之后,将它们加以选择与安排,这就等于说,给它们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式。材料只是生糙的钢铁,选择与安排才显出艺术的锤炼刻画功夫。最好的文章,像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所说的,须用“最好的字句在最好的层次”。( )。其实这两桩工作在人生各方面都很重要, 到处都用得着,一切成功和失败的枢纽都在此。我常注意到在战争中用兵,觉得它和作文的诀窍完全相同。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精兵一人可以抵得许多人用,疲癃残疾的和没有训练、没有纪律的兵愈多愈不易调动,反而成为累赘或障碍。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和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
57、,不能作战的,须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锐,让他们各站各的岗位,各发挥各的效能。排定岗位就是摆阵势,在文章上叫做“布局”。在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輜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须 ,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尤须 。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也就成为 ,打不来胜仗。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力的地位才可以发生最大的效用。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立身行己 按部就班 井井有条 散兵游勇B. 立身行己 循序渐进 有条不紊 乌合之众C. 立身处世 循序渐进 井井有条 散兵游勇D. 立身处世 按部就班 有条不紊 乌合之众18.
58、 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和字句就是一个兵,在你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B. 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C. 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每一个字句就是一个兵,在你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D. 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每一个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最好的字句要靠选择,最好的层次要靠安排B. 找最好的字句要靠安排、找最好的层次要靠选择C. 找最好的字句要靠选择、找最好的层次要靠安排D. 最好的字句要靠安排,最好的层次要靠选择【答案】17. D 18. B
59、 19. C【解析】【17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词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意义。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立身处世”,立身,做人;处世,与人交往、在社会中自立,与世人交往相处。指人在社会上待人接物的种种活动。“立身行己”,存身自立,行为有度。第一处是形容人在社会中的待人接物的活动,应使用“立身处世”,排除AB两项;“按部就班”,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也指按
60、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第二处,是用调兵布阵来形容文章的布局,应使用“按部就班”,排除BC两项;“井井有条”,形容条理分明,整齐不乱,说话办事有条有理。“有条不紊”形容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第三处是说“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这里以此来形容文章布局不乱,应使用“有条不紊”,排除AC两项;“散兵游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乌合之众”,像暂聚合的一群乌鸦。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第四处由“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可知,此处应使用“乌合之众”,排除AC两项。故选D。【18题详解】该题考
61、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和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每一个意思和字句就是一个兵”不合逻辑,应把“和”改为“或”,排除A项;C项,“每一个意思或每一个字句”重复赘余,“每一个”可以修饰“意思”“字句”,删除第二处“每一个”;“在你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结构混乱,前一句主语是“意思”“字句”,而“加一番
62、检阅”的主语应该是“你”,应把“你”放在“在”前面;D项,“每一个意思或每一个字句”重复赘余,“每一个”可以修饰“意思”“字句”,删除第二处“每一个”。故选B。【19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选句子填空,要通读语段,整体理解语段的内容,重点捕捉空格前后的内容,注意前后话题的中心,表达的重点和角度,然后结合选项内容加以比较推敲。结合前后语境来看,前面说“最好的文章,像英国小说家斯威夫特所说的,须用最好的字句在最好的层次”,后面说“其实这两桩工作在人生各方面都很重要”,由此可知,中间应是说“这两桩工作”,而这两桩工作应与“最好的字句在最好的层次”有关,即“找
63、最好的字句”和“找最好的层次”,“最好的字句”和“最好的层次”不是工作,故排除AD两项;接着就需要结合后文的内容分析,因为后面说“其实这两桩工作在人生各方面都很重要”,故考生要结合后面所举的例子来分析,比如战争中,“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和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不能作战的,须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锐,让他们各站各的岗位,各发挥各的效能”,这里以选兵将来说明找最好的字要靠选择,选好兵将之后,接着“排定岗位就是摆阵势,在文章上叫做布局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力的地位才可以发生最大的效用”,这是说找最好的层次要靠安排,B项,把两
64、项工作的做法说反了,故排除B项。故选C。【点睛】病句需按考纲考查的几大类型复习,并且熟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平时注重总结。比如:1.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2.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3.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4.出现了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或赘余;5.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用词不当;6.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7.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8.出现了“避免”、“防止”、“以防”、“以免”、“切忌”、“禁止”等表示否定的词语(或者疑问句),可能
65、是不合逻辑或表意相反;9.出现了判断动词“是”“成为”,可考虑主语与宾语是否搭配;10.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最后,如果句子的“病状”不明显,可压缩句子的主干,看相关成分是否搭配、残缺,或结构是否混乱。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网络,_ ,只是改变了思考方式。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_ ;满足于浅阅读、浅吸收,不会思考;满足于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善思考,最终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即便是碎片化阅读,也需要系统性积累,才能把握住背
66、后的思维路径、认识方法,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如果是简单化观点,更需要想想其中的逻辑误区、认识盲点,_ ,而是要深入地理解分析。【答案】 (1). 并未(没有)改变思考(思维)的实质 (2). 不愿思考 (3). 不是肤浅地作判断/下结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表达的准确、连贯。考生做题时要注意话题的一致性、连贯性。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同时要注意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确定空格的句式以及内容。第一空结合空格后“只是改变了思考的方式。”可知前后是转折关系,句式可以是“没有改变”而且主题是讲思考,与“方式”相对的应该是“本质”、“实质”,所以可以写:没有改变思考的实质。第二空结合后文“不会思考”、“不善
67、思考”可知此处句式也应是“不思考”;结合上文“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可知此处可填:不愿思考。第三空由后面“而是要深入地理解分析。”确定句式应是“不是”,内容上是相对的,与“深入”相对的是“肤浅”、与“理解分析”相对的可以是“判断”、“下结论”。所以第三空可以填:不是肤浅地作判断/下结论。21.从下列诗人中任选你喜欢的一位,对其做出评价。要求:符合诗人的特征,至少从诗人的三首诗中分别引用一句诗,构成排比句,文段要完整,不超过150字。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李清照。【答案】示例: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钟爱自然、纵情山水,留下料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游览庐山,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68、绘瀑布的雄伟壮丽;登岳阳楼,有“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抒宴饮的逍遥自在;遥想蜀道,有“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状奇景的动魄惊心。神奇浪漫的想象,生动活泼的笔触,难怪人们直以“诗仙”呼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从下列诗人中任选你喜欢的一位,对其做出评价”“符合诗人的特征,至少从诗人的三首诗中分别引用一句诗,构成排比句,文段要完整,不超过150字”,然后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李清照”中选出一位自己比较熟悉的诗人,回顾其特点,这特点可以是其诗文创作上的,可以是其为人处世上的,
69、可以是其政治追求上的,接着就要回顾诗人的作品,选出能体现诗人特点的诗句来写一段话,写的时候要能够构成排比。如李白,“钟爱自然、纵情山水”是李白的特点,他有关山水的诗句很多,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些诗句可以构成排比,同时,这些诗句能体现李白诗作中神奇浪漫的想象和活泼生动的笔触,因此他获得了“诗仙”之美称。如杜甫,“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是他的特点,这方面的诗作很多,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些诗句可以构成排除,且诗人还有“诗圣”之称,其作品有“诗史”之称
70、。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远方的天空,总能引领人们无尽的幻想。哥白尼向往着远方,因而看得更远。由此,他提出了日心说,撼动了封建教会统治人类一千多年的地球中心说。对远方的向往使得哥伦布开始了海上旅程,发现了新大陆,使生活在狭窄空间的人类知道了世界竟如此之大,开辟了人类发展的新纪元。中国古人向往着远方,于是便出现了嫦城奔月的神话;现代中国人向往远方,神舟飞船相继飞上太空,圆了千年的飞天梦。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标题自拟,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与书同行,探访远方每个人的心底,都涌动着对远
71、方无限的渴求与向往。远方满眼繁华,远方是一个童话。于是有的人翘首以待,盼着一个远行的机会;有的人背上旅行包,开始了长途跋涉;有的人孰不知远方并非遥远国度里的好山好水,它只是你心底一个脱离了尘世喧嚣,只有真实和洁净,没有尔虞我诈的地方。翻开书卷吧,那里充满了你所向往的远方。厌倦了生活中的尔虞我诈、玲珑善变,就去探访真诚的远方。回首春秋战国,兵荒马乱的年代,犹有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你是否开始以一种旁观的眼光审视自己,审视生活,在远方找到了本能的诚信的归宿之地?在争名夺利日子中深感疲惫,就去探访宁静淡泊的远方。在历代重义轻利的仁人志士身上,
72、去感受乘黄鹤神登黄鹤楼,随归雁悠然落江边的闲适,去品味“种豆南山下,晨兴理荒秽”的恬然,去体验“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的境界。在目睹历史的远方里,多少人淡泊名利,气节甚高之后,你是否觉得找到了一个没有纷争的栖息地,精神境界又得到了升华?不喜欢现实被人们蹂躏过的残破不堪的大自然么?书卷诚邀你探访清纯如茗的远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农家之景,“绿杨烟处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姹紫嫣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碧水之秀,还有桃花源里纯粹的自然美饱览四海之内的湖光山色后,你会否觉得大自然更加亲切可人了,想给它多一点爱护呢?憎恨现实中人们甚至自己的麻木不仁,毫无责任感?与
73、书同行,探访忠义的远方,你将会为鲁迅以血荐轩辕的决心震撼,为谭嗣同横刀向天笑的勇敢折服,为秋瑾誓死维护革命精神的尊严、清气满乾坤的凛然感到无限的钦佩!明月长灯,茗香沁脾,执一手卷,就离开了早已厌倦的、充满烦恼的世俗。其实,当你抛开往事,心归于寂,凝神于书卷之时,你就已经坐上了通向远方的旅行车。当你漫游书海,有所感悟之时,就已经到达了远方。因为你已不再浮躁,不再俗气,你在与书同行,探访心灵渴求已久的净土远方。【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本次作文为材料作文,写作前,考生要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
74、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两大部分组成,这两部分之间构成总分关系,第一部分属于总说,“远方的天空,总能引领人们无尽的幻想”,这是说“远方”对人们的影响;第二部分属于分说,以哥白尼、哥伦布以及中国古人、现代人对远方的追求而获得的成就。材料的关键是“远方”,这“远方”可以理解为“理想、目标或某种理想的境界”,考生可以用“远方”作为中心词来拟写标题,并在行文过程中扣住“远方”展开。可以分析和论证志存高远的价值和意义,比如志存高远就是人生要有明确远大的目标,就是要明确前进的意义,这样才可能迈向成功的大门;可以展望走向远方的过程;比如走向远方一定会遭遇到许多艰辛与困难,我们只有风雨兼程,依靠自己的
75、智慧和勇气才能到达远方;可以描述自己对远方的感受,比如远方是一种等待、是一种心灵的绽放、是一种踏实与渴望等,写出自己的细腻情感与感悟。参考立意:无限风光在远方;志存高远,绽放生命的光彩;心向远方,追逐梦想。行文结构安排:首先拟一个隐含或者直接点明观点的题目,比如“与书同行,探访远方”。然后以每个人心底的涌动引出话题远方。正文主体部分先化实为虚,将抽象的“远方”相对具体地聚成了一个实在的意象,接着以“翻开书卷吧,那里充满了你所向往的远方”点题,然后捡拾起远涉书旅途中的几朵鲜花,和着现实生活中的几丝混浊,两相对比,凸现了精神“远方”的弥足珍贵。最后以一种高雅的仪态收束全篇。素材:有远方,就有人的向
76、往,有了向往,就有希望。远方,总是神秘而诱人。远方对于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所以,当人感到苦闷无助的时候,往往会想着远方,面对着未知的未来,勇敢的人类踏上了远方的征程,开始了人类的发展史。曾经听人说,原始社会的猿先是用四肢爬行的,但是为看得更高更远,所以就站了起来。这个说法的真实性的确有待考究,但是它带给我们的信息,我却无法否认。古人日:人往高处走。人类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是为了看得更远。传说有嫦娥奔月,人类就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冲出太空,甚至登上月球。为了看得更多,知道得更多。这一切都是因为对远方的向往。所以人类向未知领域
77、探索,发展,因此,远方带领了人类的脚步。远方解读了人类的思想。当人们被自然灾害逼得无法生存的时候,他们会望向天空,希望有神来搭救他们。因为远处的天空,引领他们无尽的幻想,使他们在背上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依然没有绝望,对远方的期盼给了他们生存下去的勇气。最后,一定是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神带领他们走出了困境。虽然我们都知道远方的神虚缥缈,但却给了我们心灵一个寄托,于是人类就创造了基督教、佛教。对远方的向往使得哥白尼看得更远,提出了日心说,撼动了封建教会统治人类一千多年的地球中心说;对远方的向往使得哥伦布开始了海上旅程,发现新大陆,开辟了人类发展的新纪元。对远方的向往,中国相继发射了神州五号、六号,开始了
78、中华民族的飞天旅程,圆了千年的飞天梦因为远方的诱惑,人类作出了很多很多的假设,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今天我们已经将它们实现了。有远方,人们不再停留在过去,不再受到那些无谓的约束。当我们遇上困难的时候,请不要绝望,请想象远方,远处会有更美的风景。有远方,人类就永存不灭。溪流追逐远方,因为远方是浩瀚的大海;雄鹰追逐远方,因为远方是天高云轻;鱼儿追逐远方,远方海阔水深;我们追逐远方,远方有我们的梦和理想。“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是现实,就总是少不了几丝残酷。惟有远方,那未知的远方,在人们心里才是如诗如画般的美丽。那儿也许繁花似锦,蜂鸣蝶舞,温暖如春,是乐园,是天堂。安于眼前的溪流,只能停滞
79、不前,成为一潭死水。如果雄鹰留恋近处的安乐窝,哪有鹰击长空的壮丽!鱼儿若是不舍近处的浅水,又怎么会有海阔凭鱼跃的感受?人若不追逐远方,又怎么可以说是不虚此生!追逐远方的过程中,人的自身得到了升华,人类社会也会有了进步。徐霞客不满足于近处的风景,于是他追逐远方,终成一个伟大的地理学家。伽利略不满足于唾手可得的前人的理论,苦心探究远方未知的领域,他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理论才会响彻天宇。英国女科学家珍妮孤身一人前往远方的非洲,在丛林中生活了十几年,最终创出了一门新的学科动物行为学。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不顾大哥的劝说,外出打工而不是与哥哥合办砖厂。诚然,若是留在家里,他也会像哥哥一样,成为四方艳羡
80、的土财主。但是他觉得,远方有某种东西在呼唤着他,或者说是在引诱着他。于是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去。小说的结尾写他因工伤被毁容。但是我们能因此说他追逐远方不值吗?若他没有选择外出,怎会有与晓霞那纯洁美好的爱情?若他留在家中,又怎会有许多宝贵的经历?追逐远方,就要忍受一点点痛苦,或付出一些代价,只要我们坚信,远方有美丽的风景。就拿孙少平来说i,他追逐到的远方也是美丽的。充实的人生,难道不是他所追逐到的好风景吗?心向远方,是一种执着的追求,是一种奔向梦想的勇气。小河心向远方,它不畏惧高山阻隔,不贪恋岸上风景的柔情,永不停息,最终融入了大海获得了波涛汹涌的人生。心向远方,它铭记了“不流动的变成了死湖”的
81、格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停滞于现在,是社会前进的脚步。心向远方,是心房跳动的动力。远方,是心中的一个梦,是一隅充满诗意的地方。远方,是日月浮沉的那一端,是小溪流向的那一点,是脚下路的那一头。纵然岸边有玫瑰,有绝美的风景,我不敢停留,我是不系之舟。心向远方,在誓言从口中说出的一刹那。于是,我迎着朝阳奔跑,只有这样我才不会在夕阳中忏悔。心向远方,“远方”是从飞心中牵挂的那些儿童,并以自己的生命书写了爱的篇章。“远方”是邰丽华心中的那个舞台,她不屈服于生命的缺陷,心向远方,让她从人生的谷底走上了艺术的巅峰。心向远方,成就梦想。“弯弯月光下,蒲公英在飞翔”孩子们凝视着朵朵飞升的小伞儿
82、,目光清澄坚定,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蒲公英啊!我总有一天会像你一样飞向远方。“远方”是青山的那一边,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城市,那里有着甜蜜的梦等着他们去拾起。我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个,心向远方,我的脚步轻快而坚定的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走向那个让我们羽翼丰腴的殿堂,然后希冀有一天能扇动双翼飞向心中的那个“远方”。如今,孩儿时那个“远方”已在脚下,而另一个“远方”正以神秘的光辉吸引着我,逗引着我不断向前。曾经的那崎岖的山路呵!很久没走过了,你还记得我曾经留下的梦么?然而,你却永远在我心中延伸,我依然会执着曾经的执着,坚定着曾经的坚定的步伐。心向远方,我不会停歇,直到摘取到那一颗最明亮的珍珠。【点睛】材料
83、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