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17.50KB ,
资源ID:275775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7577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名校推荐》河南省郑州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必修三第一 、二单元测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名校推荐》河南省郑州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必修三第一 、二单元测试题.doc

1、郑州一中高二 历史必修三一、二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1.史记记载:“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 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且有粟,吾岂得而食诸!”。这反映了孔子A重视思想教化使人向善B强调礼制稳定社会秩序 C推行仁爱缓和社会矛盾D恪守中庸之道治理朝政2.先秦时期,某学派提出“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该思想属于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3.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认为人负有“仁民爱物”

2、、善待自然的伦理义务。这些观念A专注于保护生态环境B属于农耕经济的产物C受到天人感应说影响D强化了神权政治体制4.战国“百家争鸣”、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洪秀全“毁孔庙,焚 烧儒家经典”,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文化内容由宽容转向专制B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C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空间D文化氛围由活跃转为沉闷5.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 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6.“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

3、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 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在此,王阳明A主张“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B关注核心问题是“得”与“失”C重申了“理”是万物的本原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内心求理”7.元代学者郭居敬辑选了民间流传的二十四个孝子孝行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的启 蒙读物,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元曲伦理剧寓教于乐,晋陶母剪发待宾褒扬诚信 道德、赵氏孤儿大报仇赞颂忠良仁义、看钱奴买冤家债主挞伐贪财嗜利。这 反映出元代A文学艺术以教化为主要追求B儒家伦理走向通俗化普及化C儒学的理论系统取得新突破D儒学地位依赖民间力量维护8.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

4、个人的生命、 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 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9.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 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10.公元前 6 世纪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形体, 穿戴和人相同。”这一观点A反

5、对天主教会权威B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C具有唯物主义色彩D否定宗教神话的作用11.苏格拉底倡导“知德合一”学说,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 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也不会有真正的幸福。苏格拉底的这一主张A说明了知识是生存之本B是对智者学派思想的反思C否定了人是万物的尺度D表明他反对希腊民主制度12.中世纪教会倡导“日月说”: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但丁提出 “两个太阳说”: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他们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 但丁本意在于A坚持教权的至高无上B厘清王权与教权职责C

6、阐述王权与教权平等D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13.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 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14.1748 年孟德斯鸠发表论法的精神,他主张立法机关为贵族院和众议院,贵族院由 世袭的贵族组成,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由各区域的人民选出的平民代表组成,两院同时有立法权,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各自的见解和利益。这一见解 A反映了三权分立的思想B体现了近代代议制的特征 C深刻影响了英美等国议会制度的建立 D有效防止了专制独裁15.17、18 世纪的启蒙运动,留下一

7、串闪亮的人名: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霍布斯、 牛顿、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以下相关评论,正确的是A反对专制追求共和制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B他们为人类社会提出的理想已经实现 C资产阶级统治确立是思想家产生的前提 D理性与科学是他们对抗神学与君权的武器123456789101112131415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16.(26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法 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 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

8、人 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韩非子 材料二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 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 权力约束权力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用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 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决权合二为 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 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边者的力量。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关于法

9、的基本主张,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10 分)(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韩非子和孟德斯鸿思想的异同。运用相关史实分析 说明两者思想的实践效果。(16 分)17.(1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的人文主义者认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 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中国人明确认为: 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摘编自林语堂中国人 材料二 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 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

10、新人, 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 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是教会神学,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 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 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管辖世俗界,教权管辖精神界。儒家的圣贤主张 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 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 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中国启蒙运动遇到

11、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 的困难大得多。摘编自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1)对比材料一、二,概括中西方人文主义的相同主张。依据这两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中西方人文主义对各自近代社会转型产生的不同影响。(6 分)(2)依据材料三,简要解释“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 多”的原因。(8 分)1. 【答案】B【解析】材料“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且有粟,吾岂得而食诸!”反映了孔子强调 克己复礼,主张维护等级秩序,重视思想教化使人向善是孔子的主张但不合题意,故A 项错误;故B项正确;推行仁爱缓和

12、社会矛盾是孔子的主张但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恪 守中庸之道治理朝政是孔子的主张但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2. 【答案】B【解析】与材料中“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举 三者授之贤者”反映了墨家的尚贤思想,故B项正确;道家提倡无为,与材料中“欲其 事之成”不符,故C项错误;法家强调中央集权,与材料中“举三者授之贤者”不符, 故D项错误。3. 【答案】B【解析】这些观点体现出春秋战国时期朴素的生态观,儒道专注于提出解决乱世的方案 并得到统治者的采纳,故A项错误;儒道对自然力的强调,是农耕经济时代生产力不发 达的产物,故B项正确;天人感应学说认为统治者有德则天降祥瑞,

13、统治者无德则天降 灾异,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提及神权政治,故D项错误。4. 【答案】B【解析】材料仅“百家争鸣”相对宽容,不能反映整个思想发展演变的趋势,故A项错 误;根据材料“百家争鸣”、“焚书坑儒”、“独尊儒术”、“毁孔庙,焚烧儒家经典”, 都提现了思想文化服务于现实政治的一面,故B项正确;该项仅在“百家争鸣”中得以 体现,故C项错误;该项沉闷的表述与史实不符,传统儒家也在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 展更新,故D项错误。5. 【答案】B【解析】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故A项错 误;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是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员、

14、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 其统治,故B项正确;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C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 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故D项错误。6.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 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可知,王阳明明显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求诸心而得求诸心而不得”可知,王阳明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是“求心”而非“得”与“失”的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不难得知, 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心”,就是“理”,而材料中并没有对“理是万物的本

15、原” 的重申与强调,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 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可知,作为“阳明 心学”创始人的王阳明阐发的根本问题是“内心求理”,故D项正确。7. 【答案】B【解析】文学艺术是实现教化的手段而非目的,故A项错误;孝子孝行成为世俗化文艺 元曲的演出的重要内容说明儒家伦理走向通俗化,故B项正确;宋代以降,儒家理论基 本都在宋明理学的体系中,未实现重大突破,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儒家伦理的传播方 式,民间力量有力维护儒学地位,但维护儒学地位的主体为统治阶级,故D项错误。8. 【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

16、根本特征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 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结合所学,随着明 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思想领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明 末一些儒家学者”,仅是部分先进儒学者的主张,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理 学主张“天理”在人身上体现为人性,故C项错误;材料的明末儒学,不属于市民文学 的范畴,故D项错误。9. 【答案】C。【解析】材料“狂狷之士”“儒帽裹僧头”主要体现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他穿着亦 僧亦儒的怪异服装,无法说明他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故 A 项错误;材料“却收女 弟子”只能说明李贽的说法与其他人不一样,不能就

17、此说明明代妇女地位发生变化,故 B 项错误;材料“如猫裹僧头”“他讲学传道,之手女弟子”表明批判传统礼教,力图冲 哦封建的束缚,故 C 项正确;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是道家的思想,材料中只是讲述 李贽的狂妄不羁,没有提及他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故 D 项错误。10. 【答案】B【解析】公元前 6 世纪天主教会还没有建立,故A项错误;从材料信息“人认为神也是 生出来的”“和人一样”等信息可以看出,色诺芬认为人神一样,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否定神的存在, 故D项错误。11. 【答案】B【解析】苏格拉底倡导“知德合一”学说,认为知识是

18、美德之本,故A项错误;苏格拉底 “知德合一”学说是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故B项正确;苏格拉底没有 否定人是万物的尺度,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反对希腊民主制度,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 项错误。12. 【答案】D【解析】一千多年间,在基督教会的统治下,人文主义思想受到压抑,教权的至高无上 与材料中“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不符,故A项错误;基于一千多年间基督教会的统治,材 料中从“月亮依附于太阳”到“两个太阳说”是弱化教权,故B项错误;基于一千多年 间基督教会的统治,材料中从“月亮依附于太阳”到“两个太阳说”是弱化教权,故C 项错误;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基于一

19、千多 年间基督教会的统治,材料中“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表明强化王权,故D 项正确。13. 【答案】C【解析】中世纪只有教士才有阅读圣经的权利,教皇以此来加强思想控制,路德宗教改革显然是打击教皇的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路德宗教改革只是改革信仰的方式, 不可能巩固民众的宗教信仰,故B项错误;“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 便可得救”是对教皇统治宗教信仰方式的严厉打击,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基督 教信息,故D项错误。14. 【答案】B【解析】材料仅仅是讲立法机构的构成,与三权分立无关,故A项错误;议会为立法机 关,其构成一般分为两部分,都是近代代议制的特征,故B项正确;此时英国的

20、议会制 度已经建立,对其无影响,故C项错误;防止专制独裁应该是对制衡机制,尤其是对于 行政权的制约机制,故D项错误。15. 【答案】D【解析】材料人物中伏尔泰、孟德斯鸠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故A项错误;启蒙思想家 的“理性王国”的社会方案并没有完全实现,依然在实现过程中,故B项错误;材料人 物中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所生活的时代法国与德国均处于封建专制统治时 期,说明资产阶级统治确立并非思想家产生的前提,故C项错误;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 与科学的大旗,以反抗封建神学与封建王权,故D项正确。16【解析】(1)第一小问主张,翻译材料一中韩非子的言论,归纳概括韩非子关于法的主张; 第二小问背景,

21、结合韩非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 总结其产生的背景。 (2)第一小问异同,从法在当时的作用方面总结二者的相同之处,从二者所处的时代、思 想主张的目的、性质、内容等方面总结二者的不同点;第二小问效果,结合韩非子、孟 德斯鸠思想的作用,总结两者思想的实践效果。【答案】 (1)主张:法要有权威性,由官府制定,用文字形式公开颁布并告之全体百姓;法要有公 信力,赏罚分明,顺应民心;法要有实用性,是君主统治百姓的工具,刑德并用是其重 要特征。(每点 2 分,共 6 分) 背景: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小农经济的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4 分,答两点 即可)(2)同:都顺应时

22、代的要求;都重视法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都付诸实践并产生了 实际效果。(1 点 2 分,任答 2 点 4 分) 异:目的不同,韩非子为了适应封建专制统治加强的需要,用法来强化专制;孟德斯鸠 是为了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用法来约束专制。主张不同,韩非子主张中央集权和君主专 制;孟德斯鸠主张分权制衡和君主立宪。性质不同,韩非子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孟德斯鸠代表的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4 分,任答两点即可) 说明: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强化了统治,完 成了大一统,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奠定 了基础。但因其严刑峻法,残暴统治

23、,激化了阶级矛盾,使其短暂而亡。(4 分)孟德斯鸠 是启蒙运动分权学说的重要代表,其三权分立的思想首先被美国成功实践,从而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典型模式,对其他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4 分)17. 14 分【解析】(1)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一“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 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材料二“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 而不是来世”得出都关注人及人自身的现实生活。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 国人文主义使人们思想趋向保守,制约向近代社会转型。西方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思想 (冲击了封建宗教压迫),推动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 (2)根据材

24、料三“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是教会神学,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 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得出神学的束 缚易打破;根据材料三“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是罕见的”得出儒学影响根深 蒂固;根据材料三“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管辖世俗 界,教权管辖精神界”得出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根据材料三“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 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得出中国君神合一,君权强大。【答案】(1)主张:都关注人及人自身的现实生活。(2 分) 影响:中国人文主义使人们思想趋向保守,制约向近代社会转型。西方人文主义解放了 人们思想(冲击了封建宗教压迫),推动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4 分)(2)原因:神学的束缚易打破,儒学影响根深蒂固;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中国君神 合一,君权强大。(8 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