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北师大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6讲 课时限时训练26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565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北师大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6讲 课时限时训练2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北师大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6讲 课时限时训练2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北师大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6讲 课时限时训练2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北师大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6讲 课时限时训练2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北师大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6讲 课时限时训练2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8北师大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6讲 课时限时训练2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8北师大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6讲 课时限时训练2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8北师大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第13单元 第26讲 课时限时训练26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限时训练(二十六)(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乌鲁木齐一模)从地面迈向天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C“东方红1号”的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C人造卫星是属于太空航天方面的成果,故C项正确。A、B两项与题意明显不相符,D项出现时间较晚。2(2017北京丰台质检)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表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2、成功,是我国实行“一五”计划的突出成果B袁隆平杂交水稻研制成功,缓解了“大跃进”带来的经济困难C“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提高了新旧格局交替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D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提出,反映了新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成就C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故A项错误;袁隆平杂交水稻研制成功是在1973年,而“大跃进”带来的经济困难发生在1959至1961年,故B项错误;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C项正确;1987年提出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新中国科技发展成就无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3新中国成立后,科技事业取得突飞

3、猛进的发展。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究其原因是()A“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B苏联长期的技术支持C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D雄厚物质基础的保障C“科技兴国”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故A项错误;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撤走了大量在华专家,故B项错误;1964年至1970年,中国与美苏两国交恶,积极研发国防科技,体现了主观努力拼搏的结果,故C项正确;1964年,处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时期,1967和1970年,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都谈不上“物质基础雄厚”,故D项错误。4195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

4、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共同作用是()A调动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B促进科技与文艺领域的繁荣C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D推动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完成A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推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有利于调动民主人士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促进了文艺的繁荣、学术民主和科技的兴旺,极大地调动了文艺工作者和科技人员的热情,故A项正确;B项仅仅是“双百”方针的作用,排除;“双百”方针并未促进民主法制建设,故C项错误;国民经济的调整完成于1952年底,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5陆定一于1956年5月发表的

5、讲话中提到:“自然科学包括医学在内是没有阶级性的,它们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在一种医学学说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就是错误的。”对该材料的理解准确而全面的是()应该区分政治观点问题与学术技术问题提倡科学研究中独立思考和批评的自由“双百”方针出台于三大改造完成之际“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加速科技发展ABCDA根据“在一种医学学说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说上,贴上阶级标签就是错误的”可知正确;根据“自然科学包括医学在内是没有阶级性的,它们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可知正确;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故错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6、”主要涉及艺术方面,故错误。A项符合题意。6评弹是一种盛行于江南地区的曲艺门类,在新中国成立前曾广为流传。1951年3月后评弹书目一度停演。50年代末60年代初,评弹再次焕发了新春,许多传统书目被保存、整理和传承,同时大量新的评弹书目不断推出。评弹艺术的再度发展主要得益于()A社会民众强烈需求 B“双百”方针的提出C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D“二为”方针的提出B根据题意可知,评弹艺术由停演再到发展都发生在50年代,因而与社会民众的强烈需求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的时间信息“50年代末60年代初”可知,此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促进了文学艺术

7、和科技的繁荣,故B项正确;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二为”方针是指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故D项错误。7(2017大连模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史研究伴随着电影理论与批评的转型,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一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从电影史“重写”可以看出()A国内电影市场基本被外国占领B带“左”倾思想的电影不允许观看C华语电影的拍摄水平参差不齐D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已形成D材料体现不出国内电影市场基本被外国占领,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左”倾思想已经逐步得到了纠正,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电影理论与批评的转型,没有涉及华

8、语电影的拍摄水平参差不齐,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双百”方针重新确立,文学影视领域又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从学术史的角度进入一个观念变革、视野洞开的“重写”时期,即处于建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环境已形成时期,故D项正确。81953年,周恩来主持通过了关于修订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明确了由新设立的中央高等教育部对全国高等学校实行统一领导的管理体制。同时规定,综合性大学以及与几个业务部门有关的多科性高等工业学校由中央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这些决定反映了()A高等教育变革服务于当时经济建设需要B当时政治环境推动了教育体制变革C领导个人喜好影响高等教育发展方向D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国家政策同步A根据材料的时

9、间信息“1953年”可知,此时是“一五”计划开始之时,根据材料信息“工业学校由中央高等教育部直接管理”可知,教育变革是服务于经济建设需要,故A项正确;这些决定的内容与政治环境推动关联不大,故B项错误;此决定并不是周恩来自己决定的,故C项错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国家政策同步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9.右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个纪念首日封,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A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B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工作正在进行C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制定D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B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在1988年;出台十二年科技发

10、展远景规划是在1956年;20世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故A、C、D三项时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B项。10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B保障了新时期建设人才需要C解决了知识青年待业问题D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D依据材料“1977年12月10日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了高考,有570万青年穿着厚厚的冬衣走进了他们陌生而又倍感亲切的考场,构成我国高校招生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独特景观”可知,是“文化大革命”

11、后恢复高考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促进了科技教育事业的复兴,故D项正确。11(2017南昌调研)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表时间1977年1979年1984年1988年2008年2011年 录取率%4.86.128.724.65772.3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A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B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C在曲折中逐步发展起来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B我国高考录取率到2011年达到较高比例经过了三四十年,说“短时期”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从1977年的录取率到2011年的录取率可知,高等教育日趋普及,故B项正确;表中显示高等教育录取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曲折”没有体

12、现,故C项错误;由表中1984年和1988年的录取率对比可知,录取率并非与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一致,故D项错误。12(2017珠海质检)据教育部的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之后,国家开始批准建立独立学院,中国高校出现了公办、民办、公办民助(如独立学院)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局面,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基于()A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高等教育有重要影响B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C民众对教育需求和弥补国家教育投入不足D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大众化B材料中高校多种办学方式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A项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不是材料现象的出发点,排除;多种办学方式使高等

13、教育大众化,其目的是满足经济发展对更多人才的需要,故B项正确;民众对教育需求和弥补国家教育投入不足也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但不是实行多种办学方式的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和高等教育普及大众化,是多种办学方式的影响,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下面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表时间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4011000年71%10011500年58%15011840年29%自然科学大事年表材料二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4、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1970年,“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一号”卫星)发射失败。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1992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澳星”)失败。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11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现两次成功对接。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

15、识,指出中国在4011840年科技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1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在19562011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4分)(3)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1世纪初,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国际格局和国内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6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4分)【解析】第(1)问“趋势”可根据比例变化直接概括;“原因”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等角度分析。第(2)问通过材料信息概括即可。第(3)问主要考查时代背景。第(4)问为开放性题目,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政策等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趋势:中国逐渐失去在世

16、界科技发明中的优势(由领先世界转变为日渐落伍)。原因:农耕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难以对科技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使科技发展缺少新的推动力;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及其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政府不重视发展科技;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任答三点即可)。(2)独立自主研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走向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3)由美苏冷战(两极对峙)到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出现;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国家政策、国际竞争、时代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文物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左

17、图注释:宣统二年(1910年)广东官立女子师范学堂发给名叫崔志楠的学生的。文凭上记载了她教育、历史、国文、算学、图画、地理、家政、音乐、手艺等13门功课的毕业考试分数。图一中国最早的文凭图二20世纪50年代中央税务学校颁发的结业证书和北京市魏家胡同业余学校颁发的识字证书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进行比较说明。(12分)【解析】本题属于说明型试题,此题型要求就题干中表示范围的答题项目进行认真审读。本题要说明的内容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育推动社会发展,反过来社会发展又会推动教育的发展进步。解答时,仔细审读图片及其文字说明,提炼出相对应的信息

18、,然后结合课本知识从原因、背景、概况和影响等方面说明即可。【答案】信息一:图一反映了清末新式学堂建立和近代教育的发展。说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近代工业兴起并发展;随着西学不断传入,洋务教育和维新思潮的冲击,科举制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了巩固统治实行新政,废科举,兴办新式学堂。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和中国社会转型。信息二: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大众新教育(或专业培训和扫盲教育)发展。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文盲占到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各类专业人才缺乏;为巩固政权、恢复经济,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人民政府确立了建立人民教育的方针,把工农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展开了全国范围的扫盲教育和职工业余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众教育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培养了大批各类专业人才,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