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学习目标1、以钢铁、铜合金为例,认识合金的性能及合金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2、学会正确选用金属材料的方法。3、通过介绍金属材料的发展历史、重要作用和面临的挑战,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求知欲。学习重点:合金的特性合金材料的应用与材料的选择学习难点:合金的特性合金材料的应用与材料的选择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 依据预习案通读教程,进行知识梳理,了解合金的定义及其特征,了解铜合金和刚的分类、组成及用途。2、 认真完成预习自测,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填写到后面“课后反思”处。3、 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知识准备1、 合金的定
2、义是什么?2、 常见的合金有哪些?他们具有哪些性质?教材助读 阅读课本P64-67有关的内容,完成下列空格:合金的概念 合金的特性(1) (2) (3) 使用不同的_,改变_,改变_等,可以制得具有不同性能的合金。因此,合金在工业上具有比纯金属更广泛的用途。注意: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合金中也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合金一定是混合物 合金中成分的含量影响合金的性质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_,含_、_等元素。1、铜合金(1)青铜: (2)黄铜: (3)白铜: 2、铁合金(1)生铁:Fe、C(C24.3) 含碳量高,硬度大 钢:Fe、C(C0.032) 含碳量低,韧性好 是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金属合金。
3、(2)钢的分类:钢碳素钢合金钢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组成元素含碳量性能用途:(1) 生铁和钢的性质为何不同?(2) 交流你所知道的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的用途。3、铝合金(1) 说说你所知道的铝合金有哪些用途?有哪些优良的性能?(2) 铝合金的用途非常广泛,但人类用铝的历史却很晚,为什么? 4、常见金属之最(生活小常识)密度最大的是_;硬度最大的是_;熔点最低的是_熔点最高的是_;延性最好的是_;展性最好的是_导电性最好的是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预习自测1、铝制器具不能用来盛放醋、酸梅汤和碱水等物质。如果盛放这些物质的话,铝制器具就容易被腐蚀。请你尝试分析其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并写出有关化
4、学反应方程式。2、镁铝合金因坚硬、轻巧、美观、洁净、易加工而成为新型建筑装潢材料,主要用于制作窗框、卷帘门、防护栏等。下列与这些用途无关的性质是( )A不易生锈 B导电性好 C密度小 D强度高3、常用来制造刀具的含铁材料是( )A生铁 B低碳钢 C中碳钢 D高碳钢课后反思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内探究学始于疑质疑探究探究一 正确选用金属材料某家庭准备装修门窗(计划使用十年),可共选用的材料有:木材、钢板、铝合金、塑钢、,请分析每种材料的性能、价格、安装成本、利弊等,进行讨论分析,选用何种材料好?小结:1、 金属材料的选用要从多方面考虑,既要考虑实用美观,又要考虑成本低、保护
5、环境、物尽其用等诸方面因素。2、 我国的金属资源不够丰富,人均占有量低。合理利用金属,保护现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回收废旧金属,实现循环利用等是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付出努力的。探究二 合金问题1:为什么普遍使用的金属材料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 问题2:钢的性能与含碳量有什么关系?问题3:任意两种金属都可以形成合金吗?归纳总结知识网络图当堂检测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硬铝(Al、Cu、Mg、Mn、Si ) .黄铜 .钢铁 .水银2我国古代的湿法冶金术是世界闻名的,我国在世界上最先应用湿法冶金的金属是().Fe .Cu .Ag .Hg 3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
6、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不能用于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测定密度 放入硝酸中 放入盐酸中 观察外观4纯铁的熔点为1535,而高炉中炼铁时生铁(含碳量较高的铁的合金)在1200左右就熔化了,这是因为 ( )铁的纯度越高熔点越低 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物质的熔点高因为形成了铁碳合金,所以熔点变低在高炉中熔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5铝在人体中积累过多可使人慢性中毒,过量摄入对大脑发育有不良影响,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在下列使用场合须加以控制的是:制铝锭 制易拉罐 制电线电缆 制牙膏皮 用明矾净水 制炊具 要明矾和苏打作食物膨化剂 用Al(OH)3制成药片治胃病 制防锈漆A B C D6某合金与铁的物理性质的比较如下表所示:熔点/密度(g /cm3)硬度(金刚石为10)导电性(银为100)某合金25003.007.42.3铁15357.864.517还知该合金耐腐蚀、强度大,从以上性能看,该合金不适合作 ( )A.导线 B.门窗框 C.炉具 D.飞机外壳7由钠、镁、铝、锌四种金属单质中的两种组成的合金共12g,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5.6L氢气(标准状况),那么此合金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Na BMgCAl DZn课后反思课后训练教材P68第1、2、3、7、8、9、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