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A 神权下的自我1文艺复兴被称为“打破神学枷锁,高举人文主义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但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他们“以神学反对神学”,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A. 揭露教会腐败与神学的谬误反动 B. 宣传民主共和与主权在民C. 倡导民主革命与反对专制 D. 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2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 倡导人的解放 B. 否定基督教 C. 宣扬圣经精神 D. 否定教皇地位3薄伽
2、丘认为,即便是马夫同国王相比也毫不逊色。十日谈中也有不少故事叙述了很多出身微贱的人以自己的智慧、毅力战胜封建主和贵族。这些都反映出A. 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奋斗 B. 人文主义者鼓动推翻君主制C. 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 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4十四世纪末,“每个人都看到:所有劳动人民直到面包师傅、所有梳羊毛工人、高利贷者、银钱兑换商和各种各样的恶棍怎样变成了骑士。”那些持着长枪、佩戴徽章、骑着马出现于佛罗伦萨街头的骑士发现“他们可能遇到政府的干涉和许多嘲笑者。”这一现象说明,在佛罗伦萨A. 追求社会地位的提高已成为社会主流 B. 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冲击着传统价值观C. 商品货币关系提升了
3、人们的社会地位 D. 社会各阶层的价值取向变得十分混乱5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1320年1384年)指出:“依圣经之言, 英格兰王国是一个整体,而教士、贵族、公众都是它的成员”、“王朝隶属于上帝,非此不能有繁荣”。这主要可以反映出宗教改革运动()A.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B. 动摇了欧洲人对上帝的信仰C. 推动了圣经在英国的传播 D. 使英国王权归属于教权之下6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A. 旨在进行实验科学研究 B. 刻意表现奔放情感C. 探求对人体的理性认识D
4、. 否定天主教神学理论7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 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 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 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 新教理论初步形成8“他们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的神学。他们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材料中“他们”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A. 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 B. 促进世界连成一个整体C. 否定了宗教神学观念 D. 否定一切权威祟尚理性9教皇尼古拉五世时期(14471455年),佩脱罗翻译波利比
5、乌斯(古罗马历史学家)的作品,得到了五百金币奖励;盖利诺翻译斯特拉博(希腊历史、地理学家)的地理一书,得到了一千五百佛罗林;费勒福翻译荷马史诗,尼古拉五世在银行里给他存入了一万佛罗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尼古拉五世积极倡导文艺复兴运动 B. 教皇企图借文艺复兴来维护统治C. 人文主义思想为欧洲社会普遍接受 D. 这些作品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10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在以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思想的同时,又特别重视继承和利用在中世纪遭到摧残的古希腊罗马的“世俗文化”,并以此作为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武器。这反映出A. 人文主义者反封建的软弱性 B. 文艺复兴歌颂自然与人性C. 占
6、希腊罗马文化有反专制色彩 D. 文艺复兴摧毁了神学世界观11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是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倡导者,欧洲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创始人,其所领导的德国宗教改革,对于欧洲人民从天主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张扬人文主义的个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关于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即可得救”的实质意义,最为恰当的是( )A. 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B. 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权威C. 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 D. 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121415世纪,促进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因素有逐步产生民族国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人文主义成为社会思潮教会文化垄断被打破A. B. C.
7、 D.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这种人文主义价值观的推动下,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开始结合起来,学者传统与工匠传统逐渐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也正好弥补了中世纪学术所存在的根本缺点这一切使得人们充满了对自由、理智的渴望和情感冲动,而所有这些也正是科学发展所需要的。在16、17世纪科学革命过程中,社会价值观在科学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方法形成几方面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清教主义的三个主要价值观念功利主义、理性主义和世俗主义,促进了科学精神的形成和科学体制的逐步完善。摘编自贾向桐近代科学革命与社会价值取向的转移材料二:实际上,近代中国人一开始接受西学就呈现出两种不同的主题、目标和
8、需求:其一是国家的目标,其二是思想文化的目标,前者表现为对富强的追求,后者表现为对公理的追求;前者的目标是船坚炮利、国强民富,后者的目标是民主、自由和人权这两个主题的自身成长和相互影响,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历史演进的内在动力。同时这两大目标不断地自我冲突、相互损耗,大大延缓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从思想的角度而言,今天,在一个更高层的社会体制和更综合性的观念之下,这两大目标整合出一个新的更有力的奋斗方向和发展蓝图,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摘编自郝晏荣公理与富强:近代中国接受西学的两个不同路径和选择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17世纪西方人文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文主义思想的弘扬对欧洲社会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定时期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作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