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67.50KB ,
资源ID:275037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7503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一轮浙江语文专题综合限时练3 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一轮浙江语文专题综合限时练3 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解析.doc

1、专题综合限时练(三)古代诗歌鉴赏(建议用时:40分钟)1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鹧鸪天惜别严仁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柂【注】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鹧鸪天送人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注】捩柂:转动船舵,柂同“舵”。(1)从字数看,鹧鸪天属于_。这两首词都主要用了_意象,抒写惜别之情。(2分)(2)这两首词都写到送别引起的“恨”,请比较分析“恨”的差异。(5分)【解析】(1)词按照字数多少分有不同

2、的名称,58字以内的叫小令。第二空找两词的相同意象,可用组合法,发现两首词都写到了“江”“水”,组合为“江水”。(2)可结合题目、全词的内容分析各自所抒之“恨”的不同。【答案】(1)小令流水(江水)(2)严词主要抒写离别之恨。一曲哀弦,愁肠欲断。扬帆转舵,蒲帆如心情般沉重。离别在即,爱人伫立楼头,泪眼相送,碧草黄柳更反衬离别的忧伤,离愁别恨恰似流水般绵长。辛词名为送人而作,虽有离别之恨,但更多的是身世浮沉、世道艰难之恨。“功名馀事且加餐”是词人壮志难酬的激愤之辞。“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既写行人前路茫茫,亦含小人当道蒙蔽世人之意。“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用反问句来表达“离

3、别并不是唯一可悲可恨之事”这层意思。“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含蓄表达“人世险恶、世道艰难更胜离别之恨、行旅之悲”这层意思。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云安阻雨唐戎昱日长巴峡雨濛濛,又说归舟路未通。游人不及西江水,先得东流到渚宫【注】。江陵愁望有寄唐鱼玄机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注】渚宫:春秋楚国的王宫,故址在湖北荆州,作者用来代指他的家乡。(1)这两首诗的前两句都通过_这一意象来暗示作者的感情。(2分)(2)两首诗在运用“西江水”意象上有何异同?(5分)【解析】(1)两首诗中明显相同的意象是“西江水”(东流),还有一个相同的意象,即

4、前一首的“舟”,后一首的“帆”。(2)第一首诗“游人不及西江水,先得东流到渚宫”,将游子与西江水作比,说西江水尚且可以到家乡去一趟,游子却不可能。第二首“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把忆(思念)君(爱人)的心比作日夜不息的西江水,绵绵不绝。由此便可知所用方法不同,抒发的情感也有所区别。【答案】(1)船(2)两首诗都围绕“西江水”的特点,借景抒情。前一首使用作比较,表达了归家的渴望和急迫。后一首使用比喻,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永无止歇。3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闻雁唐韦应物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秋风引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1

5、)这两首诗都从_的角度写雁或秋风,从而表现诗人的_之心。(2分)(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表现手法的差异。(5分)【解析】(1)两首诗中都有一个“闻”,即从“闻”的角度来写的。(2)第一首先写思归之情,由情而见景物;第二首先写景物,再到人物,情在景中。【答案】(1)闻思归(2)第一首先说“归思”,后点到“闻雁”便住,不说如何思归,而思归之情更深;由情入景,以景结情。第二首景中含情。先写秋风送雁,末句再说“闻”,妙在用“最先”二字为“孤客”传神。4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偶见唐韩偓秋千打困解罗裙,指点醍醐索一尊。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点绛唇宋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

6、,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注】醍醐:代指美酒。袜刬: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走路。(1)韩诗和李词在刻画女子形象时都主要运用了_和_的手法。(2分)(2)清人贺裳曾言:“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直用见客入来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门二语演之耳。”请结合具体词句,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谈谈二者的不同。(5分)【解析】(1)要求找出两首诗词在刻画女子形象时所使用的手法的相同之处。其共同点是不着色彩,抓住细节,写出神态,反映心理。(2)在相同之中找到不同,看细节中反映的心理状态的不同。【答案】(1)白描细节描写(2)李词“袜刬金钗溜”写出了

7、女子的惊慌;韩诗“和笑走”显轻薄,李词“和羞走”显矜持;韩诗“手搓梅子”只能表现不安,李词“却把青梅嗅”则表现的是刻意掩饰;韩诗“映中门”似旁若无人,而李词“倚门”则有所期待(加以“回首”一笔,多情少女窥人之态更是宛在眼前)。(任意三点即可)李词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较韩诗更加真实可感。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导学号:26612160】题画清蒋士铨不写晴山写雨山,似呵明镜照烟鬟。人间万象模糊好,风马云车便往还。题王石谷画册玉簪清蒋士铨低丛大叶翠离离,白玉骚头放几枝。吩咐凉风勤约束,不宜开到十分时。(1)简要概括第二首诗开头两句描绘王石谷所画玉簪花的

8、形象。(3分)【答案】花叶翠绿,花蕊洁白,画家笔下的玉簪花美丽动人,生机勃勃。(2)这两首诗都是题画诗,融画意、诗情、理趣于一体。请就其中的一首,找出富有哲理的那一句,结合全诗加以理解。(4分)【答案】第一首“人间万象模糊好”“雨山”迷迷蒙蒙、模模糊糊,好像明镜中女子美丽的发髻,这是一种朦胧的美。就人生而言,对于人世间的各种事情,最好是模糊看待,乐得自在。第二首“不宜开到十分时”,吩咐凉风对玉簪花梢头之花勤加约束,不要让它开到十分,花儿开到十分之时,正是她生命行将结束之时,盛极而衰,世间一切事物莫不如此。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点绛唇台上披襟周邦彦注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柳丝轻举

9、。蛛网黏飞絮。极目平芜,应是春归处。愁凝伫。楚歌声苦。村落黄昏鼓。【注】周邦彦,北宋词人,浙江杭州人。此时词人从庐州教授转任荆州。(1)词的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抓住词人选用了哪些意象,再分析这些意象共同组成了怎样的“景象”。上阕写“快风”收“残雨”后“柳丝”轻轻地飘动,“蛛网”上黏满飞絮的雨后暮春图景。这样的景物描写为下阕的抒情做铺垫。【答案】词的上阕描写了一幅略显清寂的雨后暮春图。快风吹散残雨,春风轻拂柳丝,柳絮黏在蛛网。作者借蛛网(也即游丝)、飞絮隐喻自己的漂泊不定,渲染了一种寂寥的氛围,为下阕抒情做了铺垫。(2)末尾三句表现了词

10、人什么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4分)【解析】词的最后三句是抒情句。通过词人凝愁伫立的听歌形象写其情感,这情感从“楚歌声苦”的“苦”字中可看出哀情,“村落黄昏鼓”更增加其难以平静的愁思。词人登台披襟,本为舒畅心胸,一吐烦闷之气,但暮春雨后的景象,又增加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答案】末尾三句表现了词人伤春思家的愁绪。主要是通过动作(细节)描写和衬托手法加以表现的。“愁凝伫”用词人伫立远眺的动作表现他无法摆脱的愁绪。“楚歌声苦”,写听歌本为作乐而现在闻楚声却不乐而苦,用反衬手法表现愁苦;“村落黄昏鼓”,以声衬静,更添愁苦意味。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观魏博何相公猎张祜晓出禁城东,分围

11、浅草中。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1)本诗所写的出猎场景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解析】此题考查诗歌场面描写的特点,要注意从具体诗句中筛选关键词语加以体会。如“红旗开向日”场面壮观,“白马骤迎风”气氛热烈;“万人齐指”,规模宏大。等等。【答案】出猎的场景壮丽、热烈。通过“分围浅草”交代了射猎队伍的庞大和准备场面的充分、壮阔,“万人齐指处”写围观人数之多;“向日”的“红旗”和“迎风”的“白马”,写出猎环境色彩的鲜丽和气氛的热烈。(2)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相比,本诗描写射手技艺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解析】在这首诗中,射手的技艺

12、主要体现在“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这一矫健的细节描写中,显示了人物动作的娴熟、灵巧。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射手的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体现的多是夸张性的想象和虚写,表现出的是射手的气势与雄心胆略。【答案】本诗描写射手的技艺,并非是“会挽雕弓如满月”“射天狼”夸张性的想象,而是写现实中射手的技艺高超。“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细笔刻画射手的一招一式的娴熟、灵巧;“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描写围观者欢声雷动的场面和落于寒空的猎物,从侧面表现射手超凡卓越的技艺。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导学号:26612161】后庭花许棐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

13、笺短。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注】湘管:毛笔。琵琶怨:汉代乌孙公主远嫁,很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只得一路弹琵琶,幽怨之声不断。 (1)试从修辞的角度对“翠羞红倦”一句进行赏析。 (3分)【解析】“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一春不识”写出了女子整个春天都未出游;而“不识西湖面”运用拟人手法,把西湖人格化了。“翠羞红倦”乃“羞翠倦红”之意,写出了绿叶卷曲,红花凋落的春景。也意指这位少妇因心绪不佳,面色无华,因而羞见绿叶,倦赏红花。写出了女主人公郁郁寡欢的心情。【答案】这句词运用借代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用“红”代“花”,“绿”代“叶”,把花、叶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14、暮春的残败之景,表现了女主人公郁郁寡欢的心情。(2)这首词的情感复杂细腻,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解析】“翠羞红倦”写出了女主人公郁郁寡欢的心情; “雨窗和泪摇湘管”写出了思念至深,未下笔而泪先流; “知心惟有雕梁燕”写出了女主人公的孤独和寂寞,无人相伴;“东风”写出了春天的来临,时光流逝,年华易老;“琵琶怨”写出她通晓音律,善弹琵琶,她把自己的哀怨诉诸其弦;“落花”象征着自己青春易老,年华凋零,等闲消逝的惆怅。【答案】无尽的相思之情。“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句是说女主人公思念心上人,本想执笔写信,可泪如雨下,短短的信笺却写不下自己对心上人无尽的思念之情。孤独寂寞之情。“知心惟有雕梁

15、燕,自来相伴”句是说女主人公独身一人,无人陪伴,以致燕子都可怜她,飞来和她相伴。此句极写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之情。年华易逝的哀怨之情。“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词人对东风的怨恨和青春易逝、红颜短暂的无可奈何的哀怨。9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柳絮二阕宋韩琦其一惯恼东风不定家,高楼长陌奈无涯。一春情绪空缭乱,不是天生稳重花。其二絮雪纷纷不自持,乱愁萦困满春晖。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1)这两首诗的第一句都描写了柳絮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解析】此题考查概括物象的特点,抓住关键字词可以解答。其一中“惯恼东风不定家”的“不定家”和其二中“絮雪纷纷不自

16、持”的“不自持”都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柳絮飘忽不定、轻薄浮躁的特点。【答案】两首诗第一句都描写了柳絮漂泊不定、轻薄浮躁的特点。第一首第一句的“不定家”,第二首第一句的“不自持”,均采用拟人手法描写了柳絮这一特点。(2)第二首诗中的“有时穿入花枝过,无限蜂儿作队飞”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4分)【解析】这首诗是写柳絮轻薄、飘忽不定的。 “有时穿入花枝过”是细节描写,“无限蜂儿作队飞”,不仅写出了柳絮的拈花惹草带来的香气使蜂蝶迷惑,也更体现了柳絮招蜂引蝶的轻薄放荡。【答案】第二首第三、四句,通过细节描写来描绘柳絮。柳絮穿过花枝,巧妙地借来了色香,引来无数蜂儿排队追逐。将柳絮的狡狯轻薄表现得

17、极为形象。这两句语言活泼有致,富有意趣。1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送辛大之鄂渚不及孟浩然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所。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1)这首诗的首联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解析】结合题目“送辛大之鄂渚不及”可知,是送朋友没有赶上;通过首联“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的内容就可以看出,是因送别不及而产生的伤感之情。作用是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答案】写诗人没有赶上送朋友,表达了诗人自己内心的伤感。点明事件和诗人的心情,从而统领全诗内容,为后面抒发思念朋友的情感张本,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2)这首诗主要运用

18、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解析】从诗歌的内容看,诗人写了送别的时间、环境和当时的景色。主要手法是写景抒情,借黄昏时分江边的景色写自己没能赶上送别的伤感和自己在江边徘徊的寂寞惆怅之情。【答案】情景交融。黄昏时分,朋友已走远,自己未能为朋友送行,诗人将自己对好友的眷恋和深情以及自己的孤独和寂寞融入黄昏时独自徘徊江边、望断天涯的情景之中。11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导学号:26612162】如梦令秦观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此词是作者绍圣三年(1096)贬谪郴阳时于途中驿亭所写。“驿亭”是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使者和

19、来往官员憩宿之所。(1)该词精于炼字,请简要赏析“紧”字。(3分)【答案】“紧”字,这里是“狂”或“大”之意,驿门深闭也隔不断呼啸的风声,该字以动衬静,渲染了一种冷清死寂的氛围,突出了词人贬谪后的落寞哀伤。(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简要赏析“门外马嘶人起”。(4分)【解析】此题要结合背景来理解。门外驿马长嘶,人声嘈杂,正是驿站之晨的光景。这不仅是写景,从中可以体会到被失眠折腾的人听到马嘶人声时的困怠情绪。同时,“马嘶人起”,又暗示出旅途跋涉,长路关山,白昼艰辛的生活又将开始。【答案】门外驿马长嘶,人声嘈杂。该句以乐景衬哀情,用门外的喧闹之景反衬门内之凄清孤寂,展现了词人彻夜难眠后的身心俱疲之状,同

20、时暗示了词人孤独凄凉的贬谪生活又将开始,含蓄地透露出词人的无奈与怨愤。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游终南山唐孟郊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1)请赏析开头两句中“塞”字的妙处。(3分)【解析】诗歌中某字用得好,是要根据它在整首诗歌或在某个特定句子中的独特意义独特作用来赏析的。首句的“塞”字是充塞、充满之意,山充满了天地之间,可见其高大宏伟,由此不难想象,这一个字的独特表达技巧和作用。【答案】“塞”字,极尽夸张之能事。写身在深山,仰望则山与天连,环顾则视线全被千岩万峰所遮挡,表现了终南山充满天地

21、之间的磅礴气势。(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为什么在结尾流露出了“悔读书”的想法。(4分)【解析】诗歌结尾的“悔读书”是诗人在游览终南山后生发的一种感慨。诗人为什么生发这种感慨呢?就要从前几句诗对终南山的观感里面寻找原因。一是终南山景色壮美,二是在深山里人正情美,人在其中自然感受着情感的熏陶,心灵受到涤荡,于是生发回归自然的想法,不想再为功名而劳碌奔波。古代文化背景中,读书是为功名为利禄的, “悔读书”的实际便是悔“朝朝近浮名”,是对功名利禄思想的否定,或者说是在为功名利禄奋斗中碰得鼻青脸肿后的后悔之意。【答案】终南山无比优美的景象,自成天地,清幽宜人,让诗人流连陶醉。山中人“正”而不邪,置身其中

22、的诗人也感到人正心平,连险峻的山路都变得平坦了,使他能够远离污浊的世俗红尘,超然物外。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庾楼晓望唐白居易独凭朱槛立凌晨,山色初明水色新。竹雾晓笼衔岭月,风暖送过江春。子城阴处犹残雪,衙鼓声前未有尘。三百年来庾楼上,曾经多少望乡人。【注】此诗为白居易被贬江州期间所作。子城:指大城所属的内城。衙鼓:衙门中用以召集官吏的鼓。(1)诗题和颔联均有“晓”字,请列出诗中其他表示这一时间的若干词语。(3分)【答案】凌晨、初明、衔岭月、衙鼓声前。(2)此诗三联写景,一联抒情。有人认为诗中情景交融、衔接自然,也有人认为诗中情景不够协调。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解析】开放题,只要能观点明确,自圆其说即可。但答题不可离开“景情”关系的分析,要扣住怎样的景、什么样的情,再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答案】(示例一)此诗情由景出,衔接自然。前两联之景清新明快,颈联之景则略显冷清寂寥。景中所含情绪的变化反映了诗人被贬江州期间挥之不去的思乡恋乡之情,为尾联抒情作了铺垫。(示例二)此诗情景关系不够协调。前两联所写山光水色、竹雾岭月、暖风春意,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而颈联写景平淡。诗中之景未能与深沉忧伤的望乡之情融为一体,情感的抒发显得突兀。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