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08MB ,
资源ID:274651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7465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地理《1.3 区域发展差异》学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二地理《1.3 区域发展差异》学案.doc

1、 课前自主探究一、东、中、西差异1.20世纪80年代,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2.东部地带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中、西部地带广阔,丰富,但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基础等方面原因,总体发展水平还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带。3.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地带业和第产业相对发达,但在中、西部地带,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就工业结构来说我国大致上具有“,”的基本特征。东部地带以产业为主,西部地带则以产业为主,中部地带则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4.工业化和城市化差异(1)东部地带工业化进程,而中、西部地带则。东部地带工业类型复杂,但中、西部

2、地带,仍然以型工业为主体。(2)从城市化水平来说,东部地带远于中、西部地带,东部地带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要显著地于中、西部地带的同类城市。5.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带开放程度,吸纳的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带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二、南方与北方1.北方地区跨越温带、温带及寒温带,面积广阔,、铁矿等资源丰富。限制性因素主要是资源不足,水土流失严重等。2.长期以来,北方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地区和基地,当前面临着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改善等紧迫任务。3.南方地区跨越带及少部分热带,丰富,水分充足,矿产、资源、资源等相当丰富,限制性因素包括灾害、山地丘陵区地形等。4.近20多年来,南方沿海地区积极,型经济

3、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工业化和化的快速推进,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三、西部大开发1.为了,加速的经济发展,1999年,国家宣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西部地带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部地带的和东部地带的。3.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资源、资源、资源、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西部地区落后,、匮乏。4.实施西部大开发,不仅可以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而且对于加强,保持稳定与安全,扩大需求,实施发展战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5.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可将西部地带的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优势变为

4、现实优势。参考答案一、1.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东部2.城市地域资源3.加工制造三农业南轻北重东轻西重轻型或轻重混合型重型4.快相对滞后传统高高5.高外资低二、1.暖中平原森林煤炭石油水黄土高原2.重能源对外开放生态环境3.亚热热量有色金属生物水力洪涝环境污染破碎4.对外开放外向城市三、1.缩小地区差距西部地区2.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3.矿产油气水能基础设施人才技术资金4.区域经济共同富裕民族团结社会边疆国内市场可持续5.资源潜在思考讨论1.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省级行政单位都临海吗?答: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省级行政单位除北京外都临海。2.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都属于东部经济地带吗?答:我国

5、东部经济地带暂未包括香港、澳门、台湾,而这三个省级行政单位都临海。知识要点突破知识点东、中、西差异1.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20世纪80年代,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如下表所示: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范围(包括的省级行政单位)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等12个(暂未包括台、港、澳)黑、吉、内蒙古、晋、豫、鄂、湘、皖、赣等9个川(蜀)、渝、贵(黔)、云(滇)、藏、陕(秦)、甘(陇)、宁、青、新等10个划分依据自然条件优越较优越较差经济基础雄厚较薄弱薄弱发展水平较高较低低对外开放程

6、度高较低较低迁移应用1.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情况,A选项中的吉林、B选项中的内蒙古、C选项中的江西都位于中部经济地带。2.东、中、西部发展差异(1)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项目东部经济地带中、西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较低科技教育水平较高较低发展机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地带抓住国家改革开放的机遇,积极对外开放,大力招

7、商引资,取得了迅猛的发展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2)产业结构差异我国东、中、西部存在着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这是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地带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结构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以重型产业为主(3)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地带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较快相对滞后工业产值较高较低工业结构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仍然是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较高较低城市综

8、合实力较高较低城市密度较大较小(4)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主要原因是: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交流,从而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再则,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进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对外开放时间较早较晚对外开放程度较高较低外资吸引能力较强较弱图表点拨图1-18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本图反映的是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所经历的时空历程:从时间轴上看,开放起步于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经过五年后至1984年才迈出第二步,开放

9、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从此以后,开放步伐不断加快,至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从空间轴上看,改革开放首先从沿海开始,从沿海的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带、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沿海经济开放区),再向中西部推进;但目前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是点状分布(长江沿岸开放城市、边境开放城市、省会开放城市),在开放程度上不及东部沿海地带。P19活动点拨我国东、中、西部地带的差异表现在自然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外开放程度等许多方面,这些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区域影响因素东部地带中、西部

10、地带自然因素地形属于我国地势最低的第三级阶梯,低平的丘陵和平原有利于开发利用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对工农业生产和交通建设极为不利气候基本上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多属于半干旱、干旱区和高寒区,对农业发展极为不利自然资源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社会因素城市化水平高低科技、教育和文化高低对外开放程度高低经济因素发展基础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较好,19世纪40年代后,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沿海发展基础薄弱,20世纪30年代后才一度出现工业向西推移的趋势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第二、三产业比重都在35%以上,远大于第一产业,农村工业

11、化程度较高,生产力水平较高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大,乡镇企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迟缓交通运输状况交通设施齐全,网络稠密交通线路较少,运输条件较差其他因素地理区位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海运的便利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距海较远,长期处于较封闭的状态,缺少东部经济地带的区位优势民族心理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面前有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经济竞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较差国际化程度国际化程度高,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社会、经济和技术联系内部联系和对外交流较少,社会经济比较封闭迁移应用2.下列有关三个地带经济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

12、,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B.就经济发展速度而言,中部最快,东部次之,西部较慢C.就人均GDP而言,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较低D.就国民生产总值而言,东部经济地带等于中、西部的总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就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和人均GDP而言,均存在着东部大于中部、中部大于西部的现象,就国民生产总值而言,东部地带远大于中、西部的总和。知识点2南方与北方的差异1.南方与北方的差异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南方与北方是针对东部地区而言的,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分界线。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南方和北方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区域项目北方南方气候

13、暖温带、中温带及寒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亚热带和热带湿润气候区,水热充足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自然资源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限制性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等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等面临问题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地关系日趋紧张2.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差异秦岭淮河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重要的分界线,其差异如下表所示: 区域项目秦岭淮河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位置约32N34N以南约30N34N以北地貌丘陵、低山为主平原、高原为主气候1月均温0

14、以上0以下无霜期812个月38个月积温4 5008 000之间1 6004 500之间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800毫米以下干湿地区湿润地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均有河流水量大小水位变化小大含沙量小大结冰期无有,自南向北渐长土壤红壤、砖红壤棕壤、黑土、钙质土植被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温带落叶阔叶林迁移应用3.读右图,完成(1)(4)题。(1)一般情况下,河流R()A.只有春汛B.只有夏汛C.只有秋汛D.春季和夏季各有一个汛期(2)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能源基地是()A.水电站B.油田C.天然气田D.煤矿(3)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

15、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单位面积产量高B.人均耕地面积大C.交通发达D.水热条件好(4)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廉价劳动力D.高素质的技术开发人员【答案】(1)D(2)B(3)B(4)A【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纬网的判读能力,以及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能源、农业及工业等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首先根据图中的经纬度130E和48N,确定此区域在我国东北。再根据山河的走向和流向,进一步明确此地为黑龙江省,图中R河为松花江,Q在小兴安岭上,P为大庆市。P21活动点拨解答本活动题,可以回顾

16、初中中国地理的相关内容,查阅相关的书籍、报刊、杂志,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上网查询相关信息。 区域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土壤棕壤、钙质土、黑土红壤、砖红壤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生产以旱作为主,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以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工业生产重工业发达,辽中南、京津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轻工业发达,沪宁杭、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低交通运输以公路、铁路运输为主水运、公路、铁

17、路运输都很便利对外开放对外开放较晚,开放程度低对外开放较早,开放程度高知识点3西部大开发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目的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1999年,国家宣布实施西部大开发范围西部地带的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中部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和东部地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按照国家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优势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劣势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意义不

18、仅可以缩小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且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西部大开发,可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迁移应用4.与西部地带今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不一致的是 ()A.改善生态环境,加强草原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B.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加快军工技术向民用工业的转化和扩散C.大力发展水田农业和集约化的工业生产,以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紧张等问题D.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发能源、矿产和水力资源,使其成为全国动力基地【答案】C

19、【解析】西部地区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西部经济地带今后社会经济发展应注重的问题。典型例题剖析【例1】(2011郑州市高中质测)我国黑、吉、内、晋、豫、皖、鄂、湘、赣9省区是中部经济地带,以东以南(包括广西)是东部经济地带,以西为西部经济地带。下图中甲图是2010年我国城市化差异分布图,乙图是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甲乙(1)我国的城市化水平()A.东部地带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B.中部地带总体上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C.西部地带仍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缓慢发展阶段D.总的来说,我国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2)西部经济地带()A.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

20、为主B.冬半年各省份受寒潮影响都很大C.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D.跨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三大水系【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及读图分析能力,难度中等。由题图及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总体上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故ACD错误,B项正确。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西部经济地带地理环境特征,难度较小。西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A错误;四川、西藏等省份,由于纬度低,且受地形影响,受寒潮影响较小,B项错误;西部经济地带降水少,滑坡、泥石流出现较少,C错误;西部经济地带有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河流,故D项正确。【答案】(1)B(2)D【例2

21、】读中国粮食生产有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湖广熟,天下足”描绘了我国千百年来“南粮北运”的历史。但是,伴随着北方粮食生产供给能力的增强和南方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粮食生产与流通格局已悄然改变。北方松辽河产区和南方长江产区的粮食生产指标的变化,正是我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的一个缩影。20世纪7090年代北方与南方产区粮食增产贡献率及人均占有量的变化 粮食生产指标粮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人均粮食占有量(千克)70年代80年代9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北方产区总计其中:松辽河产区53.911.567.319.785.131.9 328.4366.5400.7495.2421.556

22、9.5南方产区总计其中:长江产区46.129.732.724.314.911.3334.9352.6355.1396.3328.0379.9(1)上图中松辽河产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是,所跨越的干湿地区自东向西依次为。该区的重要粮食产地,自东向西依次为三江平原、平原和平原。(2)图中长江产区的湖平原和湖平原历来是南方粮食高产区,在我国粮食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3)与松辽河产区相比,长江产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单项选择)粮食商品率高耕地面积广大水热资源丰富复种指数较高A.B.C.D.(4)我国北方粮食作物以为主;我国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的粮食作物集中分布在一线以南的东部平原、丘陵地区。

23、(5)表中数据显示,20世纪70年至90年代,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与松辽河产区相比,其变化特点是;同期,与南方产区相比,我国北方产区人均粮食占有量变化特点是。随着粮食生产格局的改变,我国粮食流通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以概括为。(6)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多项选择)A.非农业用地比重上升B.粮食大量出口C.粮食单产下降D.调整种植业结构【解析】第(1)(5)题题目难度一般,可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6)题题目难度较大。第(6)题,据图分析可知,长江产区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减少,其原因分析是: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非农业用地

24、比重上升,再一个原因就是调整农业结构,种植粮食用地减少。【答案】(1)黑、吉、辽、内蒙古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松嫩河套(2)鄱阳洞庭(3)B(4)小麦秦岭淮河(5)持续下降不断增长北粮南运(6)AD【例3】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三个地带的GDP、人均GDP和人口比重(2011年)。地带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比重(%)人均GDP(元)东部58.841.27 594中部27.435.74 426西部13.823.13 456材料二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年份19901995200020052011比重增减东部52.352.953.758.358.8+6.5中部31

25、.231.129.927.627.4-3.8西部16.516.016.414.113.8-2.7(1)材料一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2)材料二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GDP的人均差异要比总量差异(大、小)一些。材料二中说明我国各地带GDP所占比重只有 在逐渐增加,而和都在减少,这使得三个地带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4)下列反映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A.经济发展速度、人均GDP、GDPB.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GDPC.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GDPD.GDP、人均G

26、DP、经济发展速度【解析】我国最显著的地带性经济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两方面。相比较而言,经济发展速度比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速度代表了发展潜力,落后地区只要有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容易缩小的。单纯使用各地带的GDP来比较经济发展水平,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用GDP与人均GDP来比较更符合实际。综合表中指标及其数据不难发现,我国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均GDP及GDP的差异上,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则通过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来反映。【答案】(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较落后(2)经济发展速度东部最快、中

27、部次之,西部较慢(3)小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 (4)A知识网络构建课堂巩固训练一、单项选择题(2011福州质检)下表为我国四川、江西、内蒙古、上海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耕地统计资料,读下表完成12题。省级行政区字母ABCD人口(万人)8428410522321419耕地面积(km2)622242316455689294819962004年减少耕地面积(km2)61414310107119962004年耕地减少类型所占比重(%)建设占用5.9617.331.7862.58灾毁1.740.912.265.73生态退耕70.2768.9995.2713.27农业结构调整22.0312.770.69

28、18.421.关于表中A,B,C,D四个省区的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四川、江西、内蒙古、上海B.四川、上海、江西、内蒙古C.四川、内蒙古、江西、上海D.上海、四川、江西、内蒙古【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判断,难度较大。四川省平原、山地面积广大,因此农业结构调整幅度最大,故A为四川省;内蒙古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因此生态退耕面积较大,故C为内蒙古;江西省经济仅次于上海,城镇建设用地居第二位,故B为江西省;上海市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城镇建设用地所占比重最大,故D为上海市。2.关于四个省区从19962004年耕地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对应正确

29、的是 ()A.A省区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B.B省区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C.C省区退耕还林,扩大森林种植面积D.D省区城市化发展建设占地多【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难度中等。四川省位于我国湿润地区,主要发展种植业;内蒙古自治区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发展畜牧业;江西省退耕还林,保持水土;上海市经济发达,城镇建设用地居多。西部大开发要抓紧建设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公路国道主干线、江河上游水利枢纽等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工程。据此回答36题。3.下列四组地形中,全部属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是()A.四川盆地阿尔泰山云贵高原祁连山B.柴达木盆地天山江南丘陵云

30、贵高原C.准噶尔盆地长白山青藏高原横断山D.塔里木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太行山4.“西气东输”工程起始于()A.哈密盆地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吐鲁番盆地5.青藏铁路将经过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之源)地区。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B.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D.积雪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6.在30N附近的日光城拉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约为()A.23.5B.30C.47D.60【答案】3.A4.B5.C6.

31、C【解析】这是一组关于西部大开发知识的连锁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能力、对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西部大开发区域包括西部12个省市区。第3题中如果西部范围掌握得好,可直接得出A项正确。也可用排除法,B项中的江南丘陵,C项中的长白山,D项中的太行山位于东部,这三项可排除。“西气东输”只要了解其线路从塔里木盆地到上海,很容易得出第4题B项正确。第5题,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日照充足,但热量条件差,三江源地区虽位于高原面上,但山地的相对高度不大,地势相对低平,水能资源相对贫乏,综上所述C项正确。第6题考查太阳高度与纬度之间的关系。30N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大值为:90-30+2326,正午

32、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小值为:90-30-2326。当地太阳高度变化幅度为二者之差,即23262=4652,即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7.关于我国南方地区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特区都集中在广东沿海,形成外向型工业带B.全国蚕丝的主要产区,也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C.本区以轻纺、食品工业为主D.全国水稻、小麦、棉花、油菜产量最多的地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南方地区的经济特征,有一定的综合性。我国目前有五个经济特区,但只有汕头、深圳、珠海属于广东,选项A错误;我国的天然橡胶有两大生产基地,一是海南岛,二是滇南地区,选项B正确,我国的小麦和棉花产量最多的地区是北方,选项D也是错误的

33、。8.就东部地带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水平最高B.是中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带C.能源、原材料不足,水资源相当丰富D.拥有较多的高等院校,具有科技文化优势【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东部经济地带特征的掌握情况,而对于东部经济地带特征的掌握应该采用联系分析的方法。因为东部地带特有的沿海对外联系方便的区位优势,使东部地带首先成为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好,因而非农业活动集中,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密集,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二、综合题9.读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字母A表示 山脉,字母B表示的地形区是我国 地貌分布最广的地区。(2)图中的 (填字母)

34、处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这是因为这是 。除此以外,西部还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 、 、 等能源资源。(3)我国第二大林区位于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和 (填字母)山东南坡。(4)除上述资源外,西部地区还可以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有 。【答案】(1)祁连喀斯特(2)D河流径流量大和河流落差大风能太阳能地热能(3)C(4)旅游资源、光热资源、矿产资源10.读我国20世纪90年代三大经济地带三大产业比重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带名称:A 地带、B 地带、C 地带。(2)A、B、C中产业结构较优的是 ,其原因是 。(3)B地带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是 、 。(4)A

35、地带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黄土高原的大量 、长城沿线的 问题等。【答案】(1)中部西部东部(2)CC地带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程度较高,生产力水平较高;A、B地带乡镇企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迟缓(3)26%28%36%38%(4)水土流失风沙知能拓展阅读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自然区域差异的产生主要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一般依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来划分自然区域。其中,地形和气候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土壤和植被则是自然区域的标志。中国自然区域差异的突出表现,就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这三大自

36、然区的差异。虽然三大自然区之间的自然差异明显,但在每个自然区内部却表现出相似的地理特征。这种内部的相对一致性是区域的一个重要特征。(1)东部季风区包括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阔区域,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6%。其特征可以概括为:季风现象显著,风向、降水、气温等都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季风影响明显,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天然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但现状多为农作物和人工林等人工植被。土壤多为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海拔较低,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 000米以下。东部有许多广阔的平原,平原间的高地多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河流多自西向东注入海洋。地表水的补给以雨水为主要来源,

37、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外流区,地下水比较丰富。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是该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深居内陆,包括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和新疆的大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7%。其主要特征有:地处内陆且四周多山,夏季风难以到达,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非常稀少,气候干旱。除山地中分布着森林、草甸等植被外,大部分地区为荒漠,部分地区为荒漠草原和草原。随距离海洋远近的不同,从东到西的自然景观明显地分为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三种类型。土壤多为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海拔较高,但差别明显,地形主要是高原或高山和盆地。因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微弱。在

38、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明显,广泛呈现风蚀地貌景观。多属内流区。湖泊多为咸水湖。山地冰雪融水形成的径流是重要的水资源。随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是该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3)青藏高寒区位于中国西南部,由一系列平行走向的山脉和山间高地组成,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7%。依据内部位置和高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区:一是边缘的高山峡谷区,二是中心地带的高寒草原和荒漠区。其主要特征有:海拔高,导致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大,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高原上广泛分布着寒冻荒漠,水分条件稍好的一些地区分布有高山草甸和灌丛,森林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边缘的山谷地区。寒

39、冻风化作用强烈,高原上缺少发育成熟的土壤。该区是外流区和内流区兼具的区域,复杂的地质发育过程和寒冻风化作用,使得它成为湖泊众多的地方,共有大小湖泊约1 500个。高山地区,尤其是高原边缘的高山地区,冰川广泛分布,冰雪融水资源丰富,亚洲许多大河均发源于青藏高原。随海拔而变化的垂直地带性是决定该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课后强化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2011福州质检)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完成12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甘肃省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40、干旱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渡放牧【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判断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图可以看出,新疆地区土地沙化面积最大;内蒙古和宁夏水土流失所占比重大致相同;西北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形成大面积荒漠;云南、贵州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过度破坏植被。2.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退耕还林还草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A.B.C.D.【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措施,难度中等。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应

41、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保护植被,减少对薪柴林的破坏,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提高天然气的使用率,我国目前能源消费仍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无法从根本上减少开发。3.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以红壤、棕壤、钙质土为主B.水资源不足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C.煤炭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D.人地关系紧张是面临的主要问题【答案】B【解析】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分清南、北方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我国南方主要分布着红壤,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人地关系日趋紧张。这些方面与北方地区有显著的差别。4.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是()A.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B.结构

42、重型化C.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优势D.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答案】D【解析】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均小于第二产业,东部地区工业结构轻型化,西部地区则重型化。广大西部地区抓住发展机遇,成功地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经贸合作。据此完成56题。5.我国开放格局的时空发展特点是 ()A.点、线、面开放格局同步发展B.沿边省区的省会与沿海城市同步发展C.东、西部地区同步发展D.沿边省区的省会与边境城市同步发展6.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开放格局的发展相比,不是利用了 ()A.交通便利B.经济国际化程度C.劳动力资源丰富D.土地资源丰富【答案】5.D6.D【解析】解题的关键是理清开放地区的时空变

43、化。以时间为线索: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边境开放城市、沿边省区的省会(首府)、内陆省会城市和长江沿岸开放城市;从空间上看:东部中、西部。7.下列省区既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又属于西部地区的是 ()A.吉林省、黑龙江省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D.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答案】C【解析】熟练记忆西部经济地带和西部地区所包括的省、市、自治区就可准确作出判断。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就经济地带而言,一个属东部经济地带,一个属中部经济地带;就东、西部地区而言,它们都在西部大开发的范围之内。8.西部大开发的优势主要表现在()A.基础设施比较先进B.

44、人才和技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C.矿产、水能资源丰富D.资金充足、油气开发条件好【答案】C【解析】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人才、资金、技术匮乏,这是大开发的劣势。优势是矿产、水能、油气等资源比较丰富和国家政策的支持。9.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答案】C【解析】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地形是山地、高原、平原相间分布,具有网格状的特点,故A不正确。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我国气温大致由南向北递减,但因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受山地的影响,等温线弯曲多

45、变,并不和纬线平行;受我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的影响,夏季风带来的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河流水量的大小不仅和大气降水有关,还和河流的长度和流域面积有关。10.下列城市中,既是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又依次分属于西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的是()A.太原、西安、长春B.武汉、重庆、南京C.成都、太原、杭州D.昆明、株洲、深圳【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必须注意两个条件同时满足:一是百万以上人口,二是依次分属西、中、东部三个经济地带。西部地带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基础等方面的原因,总体发展水平还明显地落后于东部地带。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据此回

46、答1112题。11.关于西部经济地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B.区域生态出现明显的不协调C.区域扩散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D.人地关系较为和谐12.下列因素中,不是制约我国西部经济地带发展的是()A.地形复杂,多山地、高原B.气候条件较为恶劣C.交通通达性差D.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自治制度【答案】11.D12.D【解析】第11题,在明确西部经济地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回答。西部经济地带正处于工业化阶段或者说处于区域的成长阶段,资源被大量开发利用,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加速推进,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人地关系紧张的问题必然随之而来。第12题,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自治制

47、度有利于区域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它不是制约西部经济地带发展的因素,而是促进因素。在已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我国划分了八大经济区,其中包括北部沿海地区(北京、天津、山东、河北)。读图,回答1314题。13.图示区域所在的经济地带()A.工业化进程最快B.传统型工业为主体C.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D.中心城市发展滞后【答案】A【解析】图示区域为我国的环渤海地区,属于东部经济地带,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14.图示区域与南方地区相比()A.煤、铁、石油资源丰富B.铁路、公路、水运发达C.水土流失严重D.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答案】A【解析

48、】图示为华北地区,该区煤、铁、石油资源相当丰富。读我国西部地区部分省区图,完成1516题。15.湖泊b的水位,近年来持续下降,著名的“鸟岛”已与湖岸相连成为半岛。其主要原因是()A.利用湖水进行灌溉较多B.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C.其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D.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答案】C【解析】湖泊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引水灌溉增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16.据报道,20世纪50年代修筑青藏公路a时,有人特意在高原上铲过一锹土。到现在,这一锹土的痕迹仍然保留着。这反映了青藏高原的()A.生态系统非常稳定B.内力作用大于外力作用C.生态系统不易破坏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极差【答案】D【解析】青藏高

49、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自我修复能力极差。1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农耕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A.B.C.D.【答案】B【解析】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是800mm等降水量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0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18.煤、铁、石油资源都很丰富的省是()A.山东、河北B.辽宁、山西C.辽宁、河北D.山东、吉林【答案】C【解析】煤、铁、石油资源都很丰富的省是辽宁、河北。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19.图甲和图乙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有关资料,读图回答问题。(14分)(1)图甲中A、B、C分别代表的是 、 、 对应图乙中的 、 、 (填序号)。(2)能反映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是 和 。(3)从图 中可知,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是 。(4)两图反映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 的不平衡。【答案】(1)西部中部东部(2)出口额外商直接投资额(3)乙(4)经济发展水平 高考资源网()来源: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 s 5 )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