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岳麗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八)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403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岳麗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岳麗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岳麗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岳麗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岳麗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岳麗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岳麗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岳麗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岳麗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岳麗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岳麗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岳麗历史必修2:高中同步测试卷(八)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中同步测试卷(八)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A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同1949年相比,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约70%,农民收入增长30%以上。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社会趋于稳定是经济恢复的重要条件 B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2据下面表格(中国基本建设投资的分配表)数据(%)分析可知,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结论正确的是()时间19531957年19581962年19631965年196619

2、70年19711975年19761980年农业7.111.3 17.717.710.79.810.5工业42.560.449.855.555.452.6其中:重工业36.154.045.951.149.6 45.945.9A已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B已经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C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 D实现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 31952年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一幅宣传画苏联农民的今天就是中国农民的明天。以苏联为榜样,中国在随后的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是()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推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有学者在评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3、某经济政策时说,它“为私人资本的消亡设计了一个退出通道,它意味着产权改造的实质完成”。材料中的“退出通道”()A建立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B实现了生产资料变革C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D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51958年一年国家职工人数增加了2 093万人,第二产业劳动者人数从1957年的2 115万人猛增到1958年的7 034万人,一年时间增加了4 919万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加速城市化进程 B国家实行户口迁移自由的政策C国家缩小城乡差别 D进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6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指出,“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

4、:还远得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那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2 000多斤或3 000多斤,而是2 000斤的20多倍!”该文章()A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B有利于挖掘农业生产的潜能C对“大跃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D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客观产物71962年刘少奇在中央七千人大会上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如果说这些地方的缺点和错误只是三个指头,成绩还有七个指头,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不能说服人的全国

5、有一部分地区可以说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这反映了()A党中央否定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党中央已决定放弃“左”倾指导思想C国家主要领导人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有了较为实事求是的认识D党内阶级斗争十分激烈 8在“大跃进”时期,少数农民自发地搞起了责任田,其办法是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定产到户,超额归己”。责任田效果明显,促使更多的农民起而仿效。到1961年底,安徽省90.1%的生产队实行过或者正在实行责任田。在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田。这说明()A农民热烈响应国家的跃进计划 B农村政策调整提高生产积极性C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已经开始

6、 D兼顾公私利益有利于经济发展9法国史学家波米昂说过这样一段话:“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表示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一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以下历史事件中符合这种“革命”定义的有()辛亥革命十月革命工业革命中国的改革开放A B C D 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在党的一元化

7、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对该内容的理解错误的是()A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B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C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 D反映了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的认识 11.1980年6月18日,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正式换上了向阳乡人民政府的牌子(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阳人民公社是第一个农村人民公社B人民公社体制在我国存在了30多年C人民公社集中管理,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人民公社属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 12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

8、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A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C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D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13报刊对社会生活反映最及时。下列词汇是某一年份报刊杂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专业户、放开、奖金、厂长负责制、乡镇企业、裁军。这最有可能是()A1958年 B1978年 C1984年 D1992年 142015年7月15日,万里同志因病逝世于北京。凤阳小岗村村民送来挽联“想吃米,找万里;小岗人,怀念您”“万书记,你让父辈吃饱了饭”。小岗人这么深情悼念他,是因

9、为他曾以非凡的胆识支持的农村改革()A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向私有制的转变 B让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C完全冲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D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15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情况(单位:元),图中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是因为()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C经济特区的广泛建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 16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加拿大国际友人的谈话中,谈到了“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A有

10、利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建设 B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D推动安徽、四川等地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7中华人民共和国某一时期,报纸上出现大量的“推倒铁交椅”“打碎铁饭碗”“资产重组”“股份制”这样的报道,请判断这样的报道与政府哪一政策有重大关联()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实行改革开放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申请加入世贸组织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8陈秉安著大逃港:“1977年11月深圳逃港人数为194 274人,1980年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又成批地回来了。”出现这一鲜明对比的主要原因是()A内地政府加派部队严防偷

11、渡者 B香港当局开始严惩雇主雇佣偷渡者C中央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中央批准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 19北京大学教授王东在中国共产党怎样破解了历史与现实难题一文中指出:“改革开放20多年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相比,同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黄金时代。”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原因是()A清除经济发展中的“左”倾错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引领C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大力引进和运用 D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社会生产力20王石的万科公司、柳传志的联想公司、张瑞敏的海尔公司,它们都诞生在1984年前后。这一年想在制造业和科技界有所作为的人还有大学刚毕业的李东生、段永平、史玉柱等一干人。这

12、种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邓小平南方谈话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公平竞争C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公众的创新精神 D国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进度的加快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第21题12分,第22题16分,第23题12分,共40分)21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经历了六次政治选择。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下材料,回答问题。阶段时间政治选择第一阶段18601911年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第二阶段19111913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会制模式第三阶段19141928年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军事强人

13、型的新权威主义模式第四阶段19281949年国民党的国家主义的权威主义模式第五阶段19491976年19491976年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第六阶段1978年以来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模式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中的六次政治选择(1)持以上观点的学者,可以选择哪些史实来分别论证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政治选择?(8分)(2)第五阶段“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对国民经济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你如何评价这种模式?(4分)22结合材料及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嘉万时期(15221620年)的田艺衡在其留青日札中说:“御麦(玉米)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乾隆时期盛京通志记载:玉米是“内

14、务府沤粉充贡”。道光时徽州府志记载:“自皖民开种包芦以来,沙土倾泻溪竭,填塞河流,绝水稠之源。”道光时祁门县志亦记载,该县因种植玉米“大溪旱弗能蓄,潦不能泄,原因多被涨没”,“一邑之患莫甚于此”。 玉米传入中国的历史材料二1958年1月,赫鲁晓夫在莫斯科州举行的农业工作者会议上表示:“在莫斯科州,玉米的收成往往很低,而有时在报告材料上却能对付过去。莫斯科州人搞这一套是很有一手的。有时收成不怎么好,他们就找一些丰产田,根据丰产田求出平均数字”百度百科玉米运动材料三据总部设在日内瓦的行业机构SGS称,作为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消费国,2011年中国玉米产量增长6.7%,达到创纪录的水平。SGS在2

15、011年九月和十月期间对中国七大玉米主产区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中国玉米产量从2010年的1.772 4亿吨增至1.891 8亿吨。SGS称,2012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提高了4.6%。 中国玉米产量或破历史最高纪录(1)阅读材料一,归纳明清时期有关玉米种植的基本信息。(4分) (2)据材料二回答,赫鲁晓夫发现农业领域存在什么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原因。(6分)(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分析中国玉米生产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6分)23古今中外的城市化进程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商周开始,中国的城市主义就与国家的演进联系在一起。其城市的建设服务于国家的管理,大城市的规划

16、要遵循“奉行天道”的原则。唐宋时期,中国的城市主义正在汲取新的营养,有了新的内容。唐代通过放宽对商业的限制,促进了商业性的大都市日益繁荣,如扬州、益州;宋朝鼓励贸易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国际性商业大都市的发展,如广州、漳州、泉州然而到了1600年左右,从漳州的码头和货栈可以明显地看出,中国城市的活力开始消散。 摘编自全球城市发展史材料二从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美国初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系,美国社会也出现一系列相应的变化。纽约、芝加哥等在20世纪初人口已超过百万,1910年一个委员会对纽约及其他城市情况作过调查,所有的房间中,三分之一的住着两个人,其余三分之二则住有3人以上;费城和圣路易

17、斯排水系统总长度仅相当于这两个城市街道总长度的一半多一点。而新奥尔良和莫比尔等城市依旧大部分靠露天排水沟排泄污水。各种族、民族以同质形式居住在特定的街区,彼此间以拼图形式存在。据有关资料,从1880年到1890年,全国犯罪率上升了80%,大部分案件都发生在城市。 摘编自美国城市化进程探析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受政府支配,城市的功能结构偏重于工业,呈现出工业型城市化。政府是城市化的主体,能通过各种措施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转移,同时可使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方式从农业中积累城市化、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建设资金。尤其是在前30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由9.05%上升到13.68%,平均年增长率为

18、0.15%,而同期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由28.2%上升到40%,年增长率达0.4%。 摘编自新中国城市化建设初探(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城市功能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前后中国城市活力“开始消散”的主要原因。(3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美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4分)(3)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成立后30年内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5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析:选B。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时间。1953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195

19、2年尚未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2解析:选C。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基本建设投资的分配中重工业占比重最大,其次是轻工业和农业,农、轻、重比例不协调,主要依靠对重工业的投资来推动经济发展。A项说法正确,但材料中没有体现,B、D说法错误,故答案应为C。3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相关内容。苏联为实现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实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新中国建立后在农业方面对苏联进行了效仿,提出了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故B项正确。4导学号99830051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大改造的意义,题眼是“产权改造的实质完成”。根据材料“私人资本的消亡”,可知“退出通道”是指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公私合营,

20、从而实现了私人资本所有到国家集体所有的历史变革,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故错误;“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C项错误;三大改造是在国民经济恢复之后进行的,故D项错误。5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958年正值“大跃进”运动迅猛发展时期,为了推进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全国民众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大量农民涌向城市成为工人,这是造成第二产业劳动者人数激增的主要原因,故答案选D。A项是此种现象产生的结果, B、C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6解析:选C。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所述属于浮夸风,对“大跃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故C项正确。

21、A、B两项错误;人民公社是1958年8月开始,故D项错误。7导学号99830052解析:选C。A、B错在讲话者的身份不能代表党中央,且也没有完全否定和放弃的意思。D错在此时已经完成三大改造,阶级矛盾不是主要矛盾,材料中也看不到“阶级斗争”。材料中刘少奇的话是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利弊的反思,故选项C正确。8解析:选D。本题实际上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相关内容。A项明显不符合题意;B项“农村政策调整”、C项“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已经开始”,均不符合史实;D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9解析:选C。从材料“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

22、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说明这种“革命”不是暴力性质的,排除。符合材料意思。10导学号99830053解析:选C。关键信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权力过于集中”“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弊端,公报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A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可由“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体现,不符合题意;题干述及“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反映当时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认识,但并没有说明明确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C项符合

23、题意,D项排除。11解析:选D。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到1980年已22年,故B不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第一个公社的信息,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是河南的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故A错误。人民公社超越了生产力水平,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故C错误。12导学号99830054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的生产经营权产生了分离,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而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所以C、D 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B错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

24、的经济形势和社会的面貌,但是并没有促进农村经济规模的发展。故选A。13解析:选C。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农村兴起专业户和乡镇企业。专业户把专业化商品生产与家庭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兴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故C正确。A、B、D的时间与之不相符,排除A、B、D三项。14解析:选D。本题旨在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没有改变土地的性质,故A项错误;小岗村的包产到户,农民并没有获得所有权,只是获得了使用权,故B项错误;农村改革的突破并没有完全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故C项错误;包产到户主要使农民获得了生

25、产与分配的自主权,故D项正确。15解析:选B。根据图表时间限定19811989年,由所学知识可知,D项时间不符合。C项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无关,A项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这将缩小城乡差距,A、C都可以排除。从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故B项为最佳答案。16导学号99830055解析:选A。本题旨在考查经济特区的创办,题眼是“1979年”。1979年邓小平访美归国之后,我国于1980年设置了四个经济特区,说明邓小平的这些主张解放了思想,有利于经济特区的创办,故A项正确;“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

26、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是在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上,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安徽、四川”试点“生产责任制”的改革,与邓小平访美无关,故D项错误。17解析:选D。从“打碎铁饭碗”“资产重组”“股份制”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属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环,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错误。18导学号99830056解析:选D。内地政府加派部队严防偷渡者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香港当局开始严惩雇主雇佣偷渡者也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最早是在安徽和四川,与深圳无关,故C项错误;1980年中央批准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深圳企业

27、对劳动力的需求,以及深圳与香港收入差距的缩小,使得人员不再外逃,也吸引外逃人员成批回来,故D项正确。19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比分析能力。A、B、D三项只适用于改革开放20多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均排除。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我国大力引进苏联的技术发展工业,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大力引进国外先进发展成果与经验,故C项符合题意。20解析:选C。材料体现出这一时期中国人创业激情高涨,进取心勃发,主要原因应该是国内创业环境和条件的改善,政策的宽松,排除D项;A项出现在1992年,B项也是出现在1992年,所以排除A、B两项;C项既属于内因,也符合史实。故C项正确。21解析:第(1)问解题关键有二,一是审清题

28、意,把握“政治选择”;二要把握表格时间,结合所学简要罗列史实即可。“清王朝的开明专制化运动”无非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君主立宪;“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早期议会制模式”要抓住能说明问题的主要知识点:民国的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等。第(2)问“集权主义的计划经济模式”的评价实质上是考查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评价。评价要坚持二分法,既要看到计划经济体制一定时期内推动经济发展的客观作用,又要看到体制本身的弊端使社会主义经济一定程度上僵化、失去活力的消极影响。答案:(1)第一阶段史实: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清末新政。第二阶段史实:创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权力分立等。(2)评价:计

29、划经济体制曾经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但因为长期实行,且高度集中权力,其自身的弊端使得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22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关键信息:“御麦”“开种包芦以来,沙土倾泻溪竭,填塞河流,绝水稠之源”可见,人们把玉米当作稀罕物,开荒种植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第(2)问粮食产量不高,却可以“有时在报告材料上却能对付过去”,可见农业方面存在瞒报、浮夸风问题。根源在于斯大林模式的长期影响,也和领导人的工作作风有关。第(3)问中国玉米产量提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民获得更多自主权,调动了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也与政府的重视和投入分不

30、开。答案:(1)信息:玉米被人们视为珍稀之物;对中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如造成水土流失。(2)问题:一些地方的农业领导人为完成上面下达的不可能完成的种植玉米的硬性任务,不惜作假,掀起一股浮夸风。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地理条件局限;领导人缺乏实事求是精神,决策失误。(3)原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并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并和农业相结合。23导学号99830057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可以把中国古代城市功能演变划分为两个阶段,商周到唐宋,城市功能“服务于国家的管理”,政治功能占主导。唐宋以后,“商业性的大都市

31、日益繁荣”,城市商业功能加强。第二小问抓住“1600年”,根据阶段特征从国际国内背景来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时间限定“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联系美国历史,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概括答案,“依旧大部分靠露天排水沟排泄污水”“各种族、民族以同质形式居住在特定的街区,彼此间以拼图形式存在”“全国犯罪率上升了80%,大部分案件都发生在城市”。第(3)问根据材料信息“受政府支配工业型城市化”和“我国城镇人口比重由9.05%上升到13.68%而同期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由28.2%上升到40%”概括特点。根据材料“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方式从农业中积累城市化、工业化初始阶段的建设资金”,再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从体制和政策方针两方面分析成因。答案:(1)变化:由政治性到既有政治性又有商业性。主要原因:君主专制加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主要原因:南北战争的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主要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各族、各阶层之间缺乏交流;犯罪率上升等。(3)主要特点:政府主导;工业型城市;发展速度慢。成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