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三 中国现代文明第1讲 中国现代政治文明【专题综合概览】【核心要点突破】一、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特色是什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特点: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选举代表,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统一管理国家2.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特点: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共的领导,是参政党。四项基本原侧是政治基础。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原则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核心内容是自治权。坚持民族平等原则史论对位:1、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与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
2、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从文革看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是对民主与法制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文革”留下的深刻教训是: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3、“一国两制” 构想及香港澳门的回归的意义:“一国两制” 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
3、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贡献。【典题训练】1.(2010江苏高考)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
4、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解析】选B。题干信息充分说明了新中国人民政府是由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同组成。新中国人民政府是通过第一次政协会议选举形成的 ,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1954年才召开,所以A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毛泽东在1956年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才提出的,因此C也排除。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项与题干无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就是要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包括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的功能,由此判断B正确。2.(2010海南高考)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
5、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九二共识”的达成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解析】选A。题干为我们提供的是“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时的传单,阅读可知,其中的“返乡”即返回大陆,故A项符合题目所提供的信息。“九二共识”的达成是在1992年,“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海峡两岸直接实现“三通”是在2009年,故B、C、D三项与材料所提供的“1987年”不符,可排除。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二、中华人民
6、共和国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初面临着哪些相同的国际环境?在这种国际环境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分别执行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原因是什么?1.相同的国际环境:都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威胁,帝国主义国家都对新生政权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敌视政策,妄图将新生的政权扼杀在摇篮里,这是因为帝国主义国家不希望中国富强2.不同的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如采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外交成就,对帝国主义进行了沉重的打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了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在告各友邦书中明确承认“清政府同帝国主义
7、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这实质上是一种屈辱外交3.形成不同外交政策的原因:社会制度的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行独立外交,国家已经取得了独立,而且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实行屈辱外交,因为民族不能自立,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徘徊。领导力量不同。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有执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础。而南京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它本身带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严重脱离人民群众,不能发动人民群众,没有执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础史论对位: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
8、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同时,在世界上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2、简述建国后中美关系的演变:(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外交孤立政策。历史原因是美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政策,为了在中国建立稳固的亲美政权,采取了扶植蒋介石打内战的反革命策略,妄图消灭共产党。新中国成立沉重打击了美国的全球霸权政策,推动世界人民反帝、反霸、反殖斗争,壮大了世界和平力量和社会主义力量。中美在国家利益
9、和意识形态上的矛盾和冲突(2)60年代:美国采取敌视、威胁中国的政策,使中美在整个60年代处于敌对状态。(3)70年代:中美关系又敌对走向正常化。原因从中美双方来分析【典题训练】1.(2010上海高考)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重返联合国 中美关系正常化 参加万隆会议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B C D 【解析】选A。由新中国初期外交到走向世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参加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4月在万隆召开的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者参加的会议,又被称为亚非会议;中美关系正常化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交往的大门被打开,1979年
10、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重返联合国是在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恢复中国代表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决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成为第143个会员国。2.(2010浙江高考)阅读表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符合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表5 19691978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年份来源:高考资源网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建交国家495469878895103来源:ks5u107110112中国对外关系出现全新局面 中国外交没有受到“文化大革命”干扰中美两国关系逐步缓和 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A B C D【解
11、析】选A。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972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明显增加,推测原因应为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带动西方国家掀起一股与中国的建交热潮。因此正确。中美正式建交于197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外交工作也受到严重冲击,故不正确。答案选A。【高考真题探究】1.(2010北京高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命题立意】本题以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知识点作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
12、认再现能力,难度不大。【规范解答】选A。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5月1日;西藏自治区成立于1965年9月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于1955年10月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0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3月15日,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2.(2010广东高考)下表是我国某时期的国际邮件资费表(部分),从中可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邮件种类计费单位(每10克)邮资(元)航空亚洲各国0.32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0.48西欧各国(捷克转)0.48西欧各国(香港转)0.80其他各洲0.80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B改革开放前
13、,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命题立意】本题通过我国国际邮资费的问题,考查新中国初期外交重心问题。【规范解答】选D。A、B、C的说法不正确,故排除ABC;结合新中国初期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的政策,即倒向社会主义阵营,可以知道D正确。3. (2010安徽文综.T36)(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
14、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同上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摘编自中国外
15、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8分)(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的对外态度有了怎样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8分)(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12分)【命题立意】本题以中国古今外交为切放点,体现能力和知识立意相结合,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概括提炼能力,中等难度。【规范解答】第一问,要求依据材料回答两个问题,清政府的对外态度和对外关系的影响,注意分析归纳概括材料。第二问,有两小问清朝官员态度的变化以及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16、。第三问,结合三则材料,分别指出不同时期的外交特点以及形成原因,两个小问,可以分解为,以上三则材料各反映的对外关系特点以及成因是是什么。因此在解答大题的时候要学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难懂问题通俗化,进而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答案】(1)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其他国家平等交往。限制中外交往,堵塞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2)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3)“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
17、明中居于领先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上升。【专题模拟演练】一、选择题:1. (2011高考预测)2011年是新中国建国62周年,62年前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A抗战胜利洗雪百年国耻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 1954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今后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
18、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段话的背景是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B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C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3. 人民币是我国现行流通货币。中国人民银行1955年发行第二套人民币,票面上采用了 汉、蒙、藏、维四种民族文字,1962年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票面上开始采用汉、蒙、藏、维、壮五种民族文字,至今人民币的票面上依然是这五种文字。透过人民币票面的文字,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民族平等原则 少数民族进入了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 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A. B. C. D.4. (2010开原五校联考)有外国记者报道:“(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
19、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个 “场面”的出现是因为实施了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5. 有一首歌词写道:“我是牛鬼蛇神,我是牛鬼蛇神,我有罪!我有罪!我对人民有罪,人民对我专政,我要低头认罪。只许老老实实,不许乱说乱动,我要是乱说乱动,把我砸烂,砸碎,把我砸烂,砸碎!”这首歌应该流行于( )A.解放战争时期 B.新中国成立初期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6. 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国加快了社
20、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步伐,其前提是A颁布1982年宪法 B平反冤假错案C提出依法治国 D加强基层民主7. 20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下列关于告台湾同胞书的表述,正确的是A发表该公告的是全国政治协商会议B标志着“一国两制”的构想得到了成功运用C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D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共识8. 右图是海协会2009年4月21日公布的会徽。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体现促进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的宗旨说明两岸和平统一进程已经
21、开始表达了两岸同胞交流合作、平等协商的共同愿望包含了中华文化中“和谐”、“圆融”的精神A. B. C. D.9. (2011高考预测)胡锦涛主席的“和谐世界”理论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也是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外交工作的经验总结:以下外交政策和方针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求同存异”方针 “一边倒” 不结盟政策A B C D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说“毛泽东指出,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
22、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根据以上材料判断“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含义是新中国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不急于同帝国主义建交指与外国(主要指帝国主义)建立外交关系需要合适的时机和条件不愿意同帝国主义国家建交A B C D11. (2011一轮复习) 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代表西方社会发表了香港已死的预言文章。12年后,财富的姊妹杂志时代以25页的专辑否定了财富的预言。这从根本上说明A西方社会反对“一国两制” B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C“一国两制”适合香港发展 D西方对华态度发生根本变化12. 1981年,美国宣布向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出售武器,这一事件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有有
23、利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有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 有利于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 有利于打击“台独”势力A B C D 13. 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反映出美国对华政策的新动向是A强调中美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1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这离不开正确的外交思想的指导。下列外交活动与外交方针政策不成对应
24、关系的是( )A.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一边倒”方针B.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的政策C.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不结盟”政策D.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取得重大成果“求同存异”方针15. 1971年10月,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击败美国”的事件是指 A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胜利 B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二、非选择题: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
25、经济和新的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面是改良的”“走向改良进步的道路,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愿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党派的赞成。-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简编材料二 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经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反人民的营垒。不属于这个营垒,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材料三 1989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26、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文件第一次明确了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把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民主党派定位为“参政党”。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说明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3分)(2)据材料二、三分析1948年时的民主党派属于什么性质?改革开放以后民主党派又属于什么性质?(2分)(3)当前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建立统一战线,其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分)17.
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经济外交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关系到国际经济协调、世界和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交政策和行为。经济发展了才使国家的政治安全得以维护,而一国的经济外交,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周永生经济外交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力扩大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和互动明显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也步入一个新阶段。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注重经济外交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变革中,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抱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与我国的经济互补
28、性很强,与我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 人民日报社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大有可为(2004年9月3日)材料三 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新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政府对“走出去”战略的目标、内涵予以明确构筑,赋予新内涵,并出台新的支持性政策措施,以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大潮中,为我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空间。 邢厚媛国际商报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经济外交的基本特征。(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的变
29、化,分析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外交的有利因素。(7分)(3)21世纪以来,我国在经济外交上实行“走出去”战略。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析】:B 新中国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即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解析】:C 注意1954年这一特定时间,这一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全国人大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过渡状态从此结束。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
30、继续发展它的积极作用。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观察图案,它反映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图案设计也突出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在图案上不能显示。4【解析】:C。 “回到了古代雅典”一句说明该种场面只适合于小国寡民的范围,只适用于小范围的选举,因此排除AB。D项不符合题目描述的场景,1949年共同纲领颁布时,没有进行公民直接选举。5【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材料非常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中国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混乱的社会环境,“牛鬼蛇神”等说法见于 “文革”时期。6【解析】:B 文革后,我国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前提是平反冤假错案,没有它,一切都失去了意义。7【解
31、析】C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元旦由全国人大党委会发表,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三通和探亲旅游。A项错误;B项80年代初小平同志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最先成功运用在1997年香港和1999年澳门回归问题上面。D项指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到的“九二共识”,核心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简称一中各表),时任海协会会长是汪道涵(曾任上海市市长)、海基会会长是辜振甫(台湾知名企业家),现任海协会会长是陈云林(曾任国台办主任)、海基会会长是江丙坤(国民党副主席)。8【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均符合题意,说法不正确,因为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早已开始,故选D项。9【解析】:D。“和
32、谐”的本意就是“和而不同”,由此可知符合“和谐”的理念,“一边倒”是指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是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无奈选择。很明显具有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和对抗,不符合题意。10【解析】:D。其中不应包括长期敌视我们的帝国主义国家,并非出于本意,与题干所给信息不符,所以应该选择D。11【解析】:C解题关键是全面分析香港经济繁荣的原因。由“香港已死”到承认了香港的繁荣发展,充分说明中国政府“一国两制”的政策是正确的,得到了西方国家的认可,因此A项叙述错误;B、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正确。12【解析】:C。此题考查的是中美关系,要立足于对与中美双方有关的因素考虑,而并不能对产生
33、很大影响,所以应该选择C。13【解析】:C。注意时间为“1970年”,此时发表想与北京建立对话,说明美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但千万不要跳进设计者的陷阱,那就是B选项。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并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14【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记忆理解能力。“不结盟”政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政策。15【解析】:D。根据题干所给时间1971年10月,结合所学知识,应该理解为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A 是在154年;B是在1972年 ;C是在2001年,所以应该选择D。二、非选择题:16.17【解析】本题以经济外交为主题,组织三则材料,旨在考查学生的归
34、纳、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一方面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另一方面结合教材所学知识,然后以简洁、准确的语言组织答案。答案:(1)经济外交活动为本国利益服务。(2)变化: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经济呈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有利因素:中国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增强;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展中国家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及与我国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3)举措:积极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活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变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备课资源】高考题库1.(2010福建高
35、考)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7和图8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A.睦邻友好 B.战略同盟 C.另起炉灶 D.求同存异【解析】选D。根据两幅历史照片的文字信息,考生可以很容易得出“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上海合作组织会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无论中美之间的往来还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合作,都是不同文明背景国家之间的交往合作,其间遵循的共同原则必然是D项的求同存异。A、B、C项有悖于我国不限于邻国交往、不结盟政策和新时期外交的特征,故予以排除。2.(2010新课标全国卷)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
36、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解析】选D。题干中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体现的是新中国建立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改革开放发展,中国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方针;双方的战争威胁减轻和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是其中的因素之一。3.(2009广东高考)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
37、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解析】选B。A项说法显然错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最早的民族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项表述错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共同纲领。D项说法是错误的,民族区域自治先是根据共同纲领实行的,后来是根据1954年宪法实行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又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实行的。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符合题意。4.(2009江苏高考)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
38、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 B. C. D.【解析】选C。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反对美国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和维和行动无关。维和行动是由联合国采取某种军事行动,为通过其他政治、外交途径最终解决争端创造条件,或是监督落实已达成的协议。维和行动大致分为两大类:部署观察团和派驻维和部队。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正确;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说明中国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正确;题干所述活动与维和行动无关,错误;中国的外交活动
39、不以大国意志为转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正确。5.(2008海南高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人由党外民主人士担任。这(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B.说明中国共产党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情况,C项正确。A项中的“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B项中“合作
40、”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中“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提出于1956年,与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不符,排除。6.(2008江苏高考)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不移地奉行友好结盟政策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解析】选B。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奉行的是不结盟政策,A项不符合史实。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上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对封锁政策,中国实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策略,C项不
41、是始终奉行的外交政策。D项1950年时没有涉及,排除。从题干中“友好同盟”、“ 合作组织”等信息可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教学资源网精品题库一、选择题:1.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文件的表述错误的是( )A.图一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1912年颁布B.图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C.图三的颁布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D.三部法律在实践中完全实现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解析】选D。本题为逆向选择题,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来考查学生对近现代中国民
42、主法制建设的认识。D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2.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我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根本意义是( )A.有利于实行民主集中制B.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C.有利于基层政权建设D.最大程度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2009年西藏的“两会”有包括中央驻藏新闻媒体、西藏自治区新闻媒体以及部分外国
43、新闻媒体共16家新闻单位的近200名记者参加采访报道。材料涉及的我国政治制度包括(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选举制度A. B. C. D.【解析】选A。解答本题可用知识迁移法。材料中的“两会”分别指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对应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西藏自治区对应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一个民族成分复杂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民主的集中制。”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促进
44、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A. B. 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据教材知识,都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积极作用;不符合史实。5.1992年上映的电影秋菊打官司的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了劳动能力后,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了法庭,村长终被拘留。下面是某班学生的观后感,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反映了当时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反映新的历
45、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A. B. 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秋菊打官司中的故事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既不是历史上遗留的冤假错案,也不是村民民主自治的反映,故说法不正确。6.观察右图漫画台独:我要飞车下海。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当前外国势力图谋干涉祖国统一的活动依然存在“台独”势力是阻碍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的一大障碍台湾自古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独不得人心,祖国最终统一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A. B. C. D.【解析】选C。这幅漫画体现的实质问题就是台独必然失败,祖国的统一大业最终会实现。从漫画中的提示语“飞车”可以看出台独势力依然不知
46、悔改,故是正确的;从台独势力最终的结局“下海”可以分析出台独势力不得人心,最终失败,故正确。虽然叙述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7.当某一提案被通过时,会场一片沸腾,有人振臂高呼,也有人愁眉苦脸。“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下列最符合该情景的外交成就是( )A.1955年亚非国际会议召开B.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D.2001年中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成功【解析】选B。通过分析题干材料,可以确定该会议与联合国有关。故选B。8.据我国外交部网站(2008.11.17)消息,外交部发言人秦刚今日就所谓中国派兵参加驻阿富汗国际
47、联军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除安理会批准的联合国维和行动外,中国从不向海外派驻一兵一卒,不存在所谓中国派军队加入驻阿富汗国际联军的问题。这表明( )A.中国不会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B.中国在等待海外派驻军队的最佳时机C.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国出兵需征得阿富汗政府同意【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中国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始终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选C项。9.2009年8月27日,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开始执行第100批护航任务。这一事实表明(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
48、场中国在行使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管辖权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A. B. 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行使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管辖权不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0.在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年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了题为坚定信心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特别致辞,全面阐述了中国对世界金融经济形势的看法和主张以及采取的政策举措,表示中国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这说明我国政府( )通过对外交往,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9、发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将与世界各国政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坚持和贯彻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宗旨和原则A. B. 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说法不符合题意。表述均正确,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1.每年春天在北京召开的“两会”都牵动着全中国人民的心,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对外友好活动中,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的斗争中,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材料二 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
50、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据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整理材料三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案截止时间(2009年3月8日14点),共收到提案5 571件,比去年(2008年)有大幅增长。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秘书处提案组副组长刘晓冰介绍,从目前初步分类的情况来看,经济建设类的大约占到50%;从提案内容来看,扩大内需、就业、住房、收入分配和农民工问题,吸引了委员们最集中的关注。提案组会对收到的提案进行初步审查,并把提案分为经济建设类、教科文卫体类和政治法律与社会保障三大类。3月24号,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将召开提案交办会,把这些提案交办到各个承办单位中去进行下一步的
51、办理工作。 新华网(2009年3月9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4年以前它的主要职权。(5分)(2)材料二提出的对民主党派的方针是什么?后来又有什么新发展?(5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我国协商民主政治的作用。(5分)(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协商民主政治制度的认识。(5分)【解析】第(1)题较简单,根据材料提示信息即可答出第一问,再根据所学知识便可答出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之前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第(2)题的第一问根据材料二便可得出答案,第二问回归教材可知,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了密切与各民主党派的关
52、系,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1982年对其新发展;第(3)题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围绕民主协商政治产生的作用来回答;第(4)题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和政治常识,从历史根源、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人民当家作主等方面作答。答案:(1)统一战线性质。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2)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增加了“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内容。(3)作用: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及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保证社会各界有序参政议政;运用提案形式反映社情民意等。(4)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由历史形成的;它是与人民代表大
53、会制度相辅相成的;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特色;它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特点。12.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访问时)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1)这次历史性的握手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这对中美两国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材料二 2009年7月28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在美国财政部共同主持中美战略与经济对
54、话框架下的经济对话。第二大议题是,在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这些互相交织的问题上取得进展。讨论的第三大议题是,找到应对地区及全球安全和发展挑战的辅助途径。简言之,极少有全球问题能由美国或中国单独解决,也极少能在美中不携手合作的情况下得到解决。全球经济的坚挺、全球环境的好坏、脆弱政府的稳定以及防止核扩散问题的解决,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中合作。(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美两国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处于怎样的地位?如果你是中方代表,在中美加强能源和环境领域的合作和对话中,你将遵循怎样的原则?(8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美关系的前景如何?(5分)【解析】本题以中美关系的热点为切入点,考查历史跨度比较大,但考查的都是重要的知识点,题目难度不大,一定注意结合材料来进行分析,并且再认再现史实。答案:(1)打破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孤立中国的局面,是新中国外交的转折点。美国通过缓和对华关系,改善了其在美苏争霸中所处的不利地位。(2)中国:发展中国家。美国:发达国家。原则:环保;可持续发展;高新技术;双赢等。(任何两点即可)(3)前景:中美之间机遇和困难俱在,总趋势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