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75KB ,
资源ID:273906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7390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岳麗历史选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岳麗历史选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中同步测试卷(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动荡变革 B争霸战争频繁C思想文化繁荣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根据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状况的了解,A处应填()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相地而衰征”的实行C各诸侯国的变法 D宗法分封制解体3. 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作用 B春秋时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 C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封建生产方式比井

2、田制进步 4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治理国家应当“士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A旧贵族 B商人C新兴地主 D农民5司马迁说:“齐桓公之盛,修缮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齐桓公“修缮政”的根本措施是()A重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B尊王攘夷,进行兼并战争C北御夷狄,南制楚蛮,称霸中原 D充分利用山东的鱼盐资源6据吴子料敌载:“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这表明秦国改革的有利条件是()秦国国君拥有较为集中的权力秦国拥有较多的贤能之人秦国的国君热心变法秦国尚武精神充斥A B C D7据汉书食货志载

3、:“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领国而雄诸侯。”其中所说的“本”是指 ()A农耕经济 B法家思想 C中央集权 D轻罪重刑8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其主要措施是()A普遍推行郡县制度 B国君直接任命地方行政长官C“为田开阡陌封疆” D制定连坐法,建立户籍制度9商鞅变法强调“轻罪重刑”,韩非子对此评价“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不生也”。这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商鞅这一规定 ()A反映了当时法律制度不完善 B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C地主阶级不重视人权 D反映了商鞅对旧贵族决不妥协10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

4、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其实质是()A统一思想 B加强中央集权C思想文化专制 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11资治通鉴记载:“秦被甲百余万。山东之士被甲蒙胄以会战,秦人捐(除去)甲徒(空)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这从侧面印证了商鞅变法的内容是 ()A连坐法 B奖励军功C奖励耕织 D重农抑商12“夫秦卒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注:孟贲、乌获均为勇猛的力士)统一六国前的秦国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秦人素来彪悍 B秦地与山东自然条件不同C秦国士兵过于霸道 D商

5、鞅变法使秦国军事力量强大13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勤奋劳作,努力耕织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英勇善战,争立军功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A B C D14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叛乱的大臣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处以车裂之刑。这些史实本质反映出()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新法,严刑少恩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异常激烈D变法时机还不成熟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2分,共72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445年前396年)

6、,李悝为相行变法。主要内容有:李悝用人只问才能,不问身份,看谁对国家有功劳,就给谁禄位。李悝主张派官员督责农民加紧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为此必须杂种五谷稷(小米)、黍(黍子)、麦、菽(大豆)、麻,充分利用空闲土地,多种蔬菜瓜果,栽树种桑,扩大副业生产。李悝还实行平籴法,目的在于防止粮价太贵太贱,因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他主张采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手段,“使民适足,价平而至”。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1)根据材料概括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评价李悝变法的作用。(6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很清楚秦国羸弱的根源在哪里,简单地说是三个“低下”,一个“落

7、后”。三个“低下”,一是生产率低下,二是行政效率低下,三是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生产关系落后。要改革的话,肯定要从这四个方面下重手。摘编自商鞅变法精神实质的再思考材料二商鞅变法的主要手段就是从三个方面来弱民,通过弱民使国家崛起。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愚民、辱民和穷民。摘编自秦国是怎么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是如何解决三个“低下”、一个“落后”的。(4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商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实现“愚民、辱民和穷民”。(4分)(3)上述材料反映出商鞅变法的基本理念是什么?(4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他(梭伦)拒绝了穷苦农民重新分配土

8、地的要求,而是采取政策为丧失土地的农民安排其他职业,如从事贸易和其他工作。他大力推动货币的使用和商业的发展。从此,雅典的货币、陶器和橄榄油充斥地中海地区,雅典的财富迅速增加,贫困不复是阿提加平原(注:即雅典地区)上的主要问题。周洪祥雅典民主与梭伦经商考材料二(商鞅变法)按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或十万顷的标准,以县为单位计算出土地总面积,除去山泽道路邑居,其余的耕地按良田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农民。田昌五等秦汉史“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赋税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史记商君列传(1)据材料一、二,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内容中农商政策的主要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政策

9、对两国政治体制产生的影响。(7分)(2)分析两国形成不同政策的自然地理因素。据此并结合第(1)问谈谈你对改革成功原因的认识。(5分)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 “今夫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苟非明法以守之也,与危亡为邻。故明主察法,境内之民无辟淫之心,游战之士迫于战阵,万民疾于耕战,有以知其然也。”引自商君书定分、弱民材料二 梭伦利用不同公民集团之间的互相遏制,在把立法、司法、监督等权利交给平民占优势的公民大会的同时,把监护法律、审判颠覆宪法的大权赋予主要由贵族组成的战神山议事会,使其对公民大会的立法起制约作用。引自CH希格内特从公元前5 世纪末

10、以前的雅典宪法史,牛津出版社1985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中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3分) (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在法制方面的异同。(9分)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吴起、商鞅变法比较简表吴起变法(公元前386年前381年)商鞅变法关系蔡泽曰:“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南收杨越,北并陈、蔡,破横散从(纵),使驰说之士无所开其口,禁朋党以励百姓,定楚国之政,兵震天下,威服诸侯。”BC材料二 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越国大臣)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

11、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僇辱而身全者,下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1)结合所学,在“吴起、商鞅变法比较简表”的B位置填上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内容相似的措施,据此指出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关系并填在C处。(4分)(2)概括材料二中蔡泽对吴起变法与商鞅变法的评价。你是否同意其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12、!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秦孝公保崤函之固,以广雍州之地,东并河西,北收上郡,国富兵强,长雄诸侯,周室归籍,四方来贺,为战国霸君,秦遂以强,六世而并诸侯,亦皆商君之谋也。刘歆新序论(1)依据材料一,指出司马迁的观点是什么,是否正确?(4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商鞅变法的影响。(8分)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析:选A。“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分别反映了这一时期井田制和礼乐制度的崩溃,体现了社会动荡变革的时代特征。2解析:选A。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为开垦荒地,扩大耕种面积和兴修水利提供便利条件,出现了大量的私田。与之相伴,出现了封建生产关系和封

13、建剥削方式,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走向瓦解,故选A。3解析:选D。“公作”指的是井田制下的奴隶集体劳动,“分地”指的是土地私有制下的生产方式。“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实际反映封建生产方式更能调动劳动积极性,故应选D项。4导学号62700007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改革。材料主张赏罚的标准是“士有劳而禄有功”,这对官职世袭的旧贵族是不利的,A项正确;商人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地位低下,B项错误;新兴地主是政策的获益者,不是“打击”的对象,C项错误;农民也不是“打击”的对象,D项错误。5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和对管仲改革内容的识记能力。通过“修缮政”可知是改革内政、发展

14、生产,这是齐国强大的主要原因。6解析:选D。“政严”“赏罚信”说明秦国国君拥有较为集中的权力;“皆有斗心”说明秦国尚武精神充斥。而材料没有体现。7解析:选A。商鞅变法提倡“重农抑商”,提出农为本,商为末。因此这里的“本”应是指农业。8导学号62700008解析:选B。主要考查对教材的识记能力。商鞅变法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县制,而不是郡县制,县的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免,故A错误,B正确。C、D均不是地方行政制度,皆排除。9解析:选B。通过韩非子的话我们可知,韩非子认为只有让人们不犯小错误,才能保证没有大的罪行。因此商鞅这一规定的目的是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10解析:选C。诗书礼乐代表的是儒家学说,而商

15、鞅提倡的是法家学说。在思想文化领域加强控制,实质都是实行文化专制。11解析:选B。从材料的信息可知秦军作战勇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故选B。12导学号62700009解析:选D。注意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材料内容表明秦国军事力量的强大,而出现这一状况则是商鞅变法奖励军功等一系列措施的结果。13解析:选C。商鞅变法时期秦国实行的是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及焚烧诗书等政策。故符合题意。14导学号62700010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箭射吴起、车裂商鞅”的史实反映的共同问题是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新兴地主阶级和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A项表述正确,但不是根本问

16、题;B项正确,但与题干无必然联系;D项表述错误。故选C项。15解析:(1)本问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内容,材料内容很直白,但需要学生有高度概括的能力,材料中的内容“李悝用人只问才能,不问身份,看谁对国家有功劳”表明李悝变法的一个内容,这也是与当时的社会变革相关的,是与李悝所生活的时代背景相关的。材料中注重农业发展的内容也很明确。(2)这一问要依据第(1)问的答案来逐一分析得出结论。李悝变法内容中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依据才能和功劳选拔官员,这与春秋战国时期之前的血缘政治的局限性有直接的关系,也正是分封宗法制即将崩溃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符合历史潮流发展的。注重农业发展在当时生产力低的情况下可以稳定社会秩序,有

17、利于魏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力的增强。答案:(1)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员;政府鼓励生产,注重垦荒,扩大副业种植;平籴法。(2)有利于人才选拔,加强了国家权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小农经济的初步形成;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16导学号62700011解析:第(1)问,三个“低下”是指生产率低下、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斗力低下,一个“落后”是指生产关系落后,反映的是改革前秦国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存在的问题,故应列举商鞅变法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相关措施。第(2)问,解答本问的关键是理解愚民、辱民和穷民的含义,进而联系相关知识,列举商鞅变法的相关措施,愚民是使人民愚昧无知,

18、应列举文化专制政策;辱民就是侮辱人民,让人民没有尊严,从而尊崇权贵,敬畏王室,故这方面应列举的是严刑酷法;穷民就是使人民贫穷,此项应列举商鞅变法经济上与民夺利的相关措施。第(3)问,从“愚民、辱民和穷民”等措施分析可知,法家强调集权,实行严刑酷法等,这是将国家与人民对立起来。答案:(1)实行军功授爵制度,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建立县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也使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2)愚民:焚毁诗书,禁止民众阅读、传播;辱民:实行严刑峻法,建立连坐制度;穷民:实行重农抑商,将山林和湖泊收归国有。(3)将国家和人民对立起来。17解

19、析:第(1)问,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改革中不分配土地给农民,而是鼓励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材料二反映商鞅变法重农抑商政策,两者所产生的影响应从政治发展角度分析归纳。第(2)问,雅典是海洋文明,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依据教材知识归纳两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两者改革都成功并推动了社会进步,但两者对农业的态度的不同,说明改革应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答案:(1)农商政策的不同:梭伦改革让失地农民转行从事其他行业;鼓励发展工商业。 商鞅变法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奖励耕织,抑制商业、商人(重农抑商)。影响: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农耕经济的发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物质基础,并使其逐步建立起了专制

20、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2)地理因素:雅典近海多山,缺少耕地,地中海气候,不利于农耕而有利于海外贸易;秦国位于黄河中游、汉中平原上,温带季风气候,适宜农业发展。 认识:改革必须立足国情,符合客观实际(因时因地),才能取得成功。18导学号62700012解析:第(1)问要从材料中商鞅采用法家学说,以法制作为治国的主要手段,厉行法制,对人民严刑峻法,以此作为巩固统治、兵民立足的重要前提来具体分析和说明。关键是逐一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第(2)问考查学生分析、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看,其相同方面是重视法制在立国中的重要作用;而不同的方面是商鞅建立的是封建专制统治,而梭伦重视把立法、司法、

21、监督等权力与监护、审判等权力分开,使战神山议事会对公民大会起到了制约作用,已经初步具有了分权的思想,对西方近代的代议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借鉴依据。答案:(1)要实现国家富强,必须厉行法制,严刑峻法,才能使兵民立足自己的职守。(2)同:都重视法制立国。异:商鞅以法制为治国手段,但法制是君主实行封建专制的手段;梭伦把立法、司法、监督等权力与监护法律、审判颠覆宪法等权力分开,使战神山议事会对公民大会起制约作用,已经具备初步的分权思想。19导学号6270001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得出实行军功授爵制,打击旧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塞私门之请”得出

22、杜绝私人的请托,“一楚国之俗”得出移风易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得出奖励耕战或重农抑商;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可得出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有一脉相承之处。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信息,可知蔡泽认为:商君、吴起是有功绩的,世人都希望建功立业,性命和功名都得成全的,这是最好的愿望,功名可以使后世景仰而性命却失去的,这就次一等了,性命虽得苟全,但声名却蒙受污辱,这就是最下的一等了,从而概括蔡泽对吴起变法与商鞅变法的评价;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问题,但要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答案:(1)B:军功爵制(或废除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重农抑商)。 C:商鞅变

23、法借鉴了吴起变法的措施。(2)评价:肯定两人的功绩,但认为成就功名而失去性命,其成功不圆满(次等的成功)。看法:同意。理由:蔡泽的看法符合历史事实。不同意。理由:判断改革成败不能仅仅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不完全同意。理由:蔡泽的看法符合历史事实,但判断改革成败主要看改革的客观历史效果(改革是否推动历史前进;积极成果是否得到维持)。20解析:第(1)题首先依据材料一的信息,指出司马迁的观点。第(2)题根据所学,结合材料二中“秦遂以强,六世而并诸侯”分析。答案:(1)观点:司马迁认为商鞅车裂身死是因为商鞅刻薄寡恩,卒受恶名而死。不正确。(2)商鞅变法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商鞅变法不仅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