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同步测试卷(七)第三单元文艺评论和随笔(A卷) 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谜语的文化源头,应该是人类远古的神话。神话中问与答的形式孕育着谜语这种文化形式的各种要素。在神话思维的追问下,远古的先人们一点点地积累起关于世界的解答。把先人的文化问答通过新颖、曲折、变形的游戏问答加以传授和衔接,谜语就产生了。设问与回答是后世猜谜活动的本体,谜语的一切文化的发生都始于此。中国谜语文化自中国文字创立后与文字的发展同步相生,并走上了特立独行的发展道路。甲骨文的
2、出现基于中国古代的占卜文化(也算得上是一种猜想的文化),谜语与此相生,出现了离合隐语与谶语。比如汉代的“千里草,河青青;十日卜,不得生”(隐“董卓当死”),就是拆字、测字与文义隐语相结合的产物。这种文字性谜语,在形式上主要围绕拆字、离合、会意、谐音、别解来动脑筋。也正是在汉代,关于汉字的造字法,有了“六书”之说。“六书”之说与制谜、解谜的技巧有高度的关联。“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也是创作字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只是有更多生发与引申。汉字的象形性、图画性与字谜的形象性、象征性,两者之间其实就是以形表意和以意表形这样一个思维本质上的逆反过程。因此,中国的历代文人多有制字谜猜字
3、谜的雅好。唐代诗人皮日休为了隐晦地歌颂黄巢起义,作有如下字谜:“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曲律。”(“黄巢”),苏东坡则作有“研犹有石,岘更无山,美女还在,孟子不还。”(“砚盖”),果然是别开生面,别有雅趣,入了高境界。宋代谜语还与传统灯彩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灯谜”。猜谜与制灯、观灯、赏灯相结合,实际上是文人雅士与俗世民众在文化上的接轨。元宵猜谜也成为中国人在最隆重的节日中的智力狂欢。谜语题材丰富,有字谜、物谜、典故谜、生肖谜、名人谜、名著谜简直就是中国人的文化迷宫。谜语表面上看是短语短句短诗而已,实际上在小小的格局里却变化多端,机关无数。谜语是语言与文字、知识与游戏
4、的结合,是与文学的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比起单纯的诗句来,多了许多的曲折、故事和异想天开,这大大地打开了谜语的境界。小小的谜语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庞杂的谜格。谜格是制谜、解谜的体式、技巧、方法之体系,也是制谜、猜谜的理论概括与总结。(取材于中国艺术报)相关链接:序号谜面谜底一少年不识愁滋味。(打陆游诗一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二远树两行山倒影,轻舟一叶水平流。(打一字)慧三关云长千里走单骑。(打一水浒人物)顾大嫂四一口能吞二泉三江四海五湖水,孤胆敢入十方百姓千家万户门。(打一日用品)热水瓶五四山纵横,两目绸缪,富是他起脚,累是他起头。(打一字)田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5、()A谜语中的各种要素源于先人的文化问答和游戏问答。B谜语的文化源头是人类远古的神话。C谜语与占卜文化相生,成为一种猜想文化。D宋代的灯谜是雅俗文化的接轨。2下列对谜语与汉字、文学关系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谜语文化自中国文字创立后与文字的发展同步相生,走上了发展道路。B汉字以意表形,字谜以形表意,两者是思维本质上的逆反。C“六书”之说与制谜、解谜的技巧有高度的关联,同时也是创作字谜的基本原则与方法。D谜语是语言与文字、知识与游戏的结合,与文学相映成趣。3下列对谜语文化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A谜语的出现基于中国古代的占卜文化。B文字性谜语,在形式上主要围绕拆字、离合、会意、谐音、
6、别解来动脑筋。C因为谜语题材丰富,因而成为中国人的文化迷宫。D许多的曲折、故事和异想天开,使谜语的境界高于单纯的诗句。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皮龙荣字起霖,一字季远,潭州醴陵人。淳祐四年进士。历官主管吏部架阁文字,授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兼资善堂直讲。入对,请“以改过之实,易运化之名,一过改而一善著,百过改而百善融”。升著作郎。入对,因及真德秀、崔与之廉,龙荣曰:“今天下岂无廉者?愿陛下崇奖之以风天下,执赏罚之公以示劝惩。”帝以为然。召赴阙,迁吏部员外郎兼直讲。入对,言:“忠王注之学,愿陛下身教之于内。”帝嘉纳。迁将作监兼尚右郎官、秘书少监兼
7、吏部郎中、吏部侍郎兼赞读,封醴陵县男。迁集贤殿修撰、提举太平兴国宫。召见,进刑部侍郎,加宝章阁待制、荆湖南路转运使,权刑部尚书兼翊善。景定元年四月,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进封伯。权参加政事兼太子宾客。二年,拜参知政事,仍兼太子宾客,封寿沙郡公。三年,罢为湖南安抚使,判潭州。四年,以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以右正言曹孝庆论罢。咸淳元年,以旧职奉祠。殿中侍御史陈宗礼、监察御史林拾先后论劾,削一官。它日,帝偶问龙荣安在,贾似道恐其召用,阴讽湖南提点刑狱李雷应劾之。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诏徙衡州居住,未至而殁。龙荣少有志略,精
8、于春秋学,有文集三十卷。性伉直,似道当国,不肯降志。又以度宗旧学,卒为似道所摈。德祐元年,复其官致仕。二年,太府卿柳岳乞加赠谥,未及行而宋亡。(节选自宋史皮龙荣传,有删改)【注】忠王,赵禥。宋理宗无子,收其为养子,后被立为太子。景定五年继位,即度宗。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B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C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
9、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D雷应至官/谒龙荣/龙荣托故不出/既退/又斥骂之/或以语雷应/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谓每对人言/有吾拥至尊于膝上之语/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入对,指古代臣子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在官员任职、国家有重大事件、皇帝有疑难问题等时候,臣子可能被要求入对。B男、伯,都是中国古代的爵位;爵位是对宗室及功臣的封赐,据记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位制度则因朝代而异。C殁,表示死亡。古代对身份和地位不同的人去世后,称呼也不同。如天子死称“崩”或“薨”,大夫死称“卒”。D奉祠,宋代五品以上
10、的官员,不能任职或因年老退休后,任以宫观使、提举宫观、提点宫观等职。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皮龙荣敢于直言上谏。他向皇上请求用改正过失的实际行动取代运行教化的虚名,获得皇帝认可并晋升官职,其后也多次因谏言获得皇帝嘉许。B皮龙荣尽责于皇子教育。他先后担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兼资善堂直讲、太子宾客等教育皇子的官职,还劝谏皇帝要在宫中用自己的言行教导忠王。C皮龙荣屡次被同僚弹劾。景定四年,皮龙荣因被曹孝庆弹劾而被罢官;咸淳元年,皮龙荣以旧职做负责祠庙祭祀的官,又先后被陈宗礼、林拾弹劾。D皮龙荣有才略且性格刚直。皮龙荣精通春秋,且著有三十卷文集,还曾任度宗的老师;他不
11、肯屈从于贾似道,也不同意柳岳追赠谥号的请求。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今天下岂无廉者,愿陛下崇奖之以风天下,执赏罚之公以示劝惩。译文:_(2)帝偶问龙荣安在,贾似道恐其召用,阴讽湖南提点刑狱李雷应劾之。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菩萨蛮黄鸡晓唱玲珑曲方千里黄鸡晓唱玲珑曲。人生两鬓无重绿。官柳系行舟,相思独倚楼。来时花未发,去后纷如雪。春色不堪看,萧萧风雨寒。【注】方千里:宋代词人,生卒年不详。据况周颐考证,为“孝宗时人”。官舒州签判。黄鸡:黄羽毛鸡。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8上片第二句“人生两鬓无
12、重绿”表达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情感?(5分)答:_9“官柳系行舟”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结尾一句“萧萧风雨寒”在写法上有何特色?(6分)答:_(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借写云和鸟来比喻自己无意出仕,厌倦官场的情怀。(2)杜甫在登高中道出郁积在心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3)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两句,高度称赞滕子京的政绩。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童话公纸木礼堂里挤满喧闹的人群,大多是父母带着衣着鲜艳的孩子。他们笑容满面,尊敬地看着走上台的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作家。“诸位,”作家在台上的木制凳子上坐下来,凳子用鲜活的树木做成,上面甚至开满了还没来得及凋谢的紫色小花,“感谢你们今日的捧场。如你们所见,今日之后,我就会离开了。”他留着翘起的棕色小胡子,这让他看起来滑稽而可笑,但他的脸庞是年轻的,闪现出一种独特的,很有魅力的光芒。“今天,我将为你们讲述一个最动人的童话故事,这本是属于我一个人的秘密,不过现在,我将与你们分享它。”台下的孩子们眨着眼睛,安静地听着作家接下来的话。“如你们所见,现在的我是成功的。”
14、作家摸了摸他的小胡子,然后撩开右裤管,从里面显出一小截金属的柱状物来,“不过二十年前,我刚十岁,我从高处摔下来,失去了右腿。我很早就没有了父亲。母亲为我买了轮椅,不过我不喜欢,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除了食物和水,拒绝见到任何东西,包括我的母亲。”他低低地讲述,声音像老留声机里转动出来的一般。“我的母亲想尽一切办法逗我开心,不过都失败了。她很难过,告诉我,上帝还是眷顾我的。当然我没有相信,现在想来,我应该很让母亲伤心。”他的神色悲伤起来,好像陷入了那段并不愉快的回忆,“我不想看到亮光,我不开灯,拉上窗帘,拒绝看到外面的世界。”“我一直以为这样的生活将永远伴随我。直到有一天”他的声音欢快起来,脸上的
15、表情也变得愉悦了,“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的母亲大概是怕我做出不好的事情,就将整扇门拆掉,换成一种半透明的白布。”“直到有一天晚上,我从白布里看到一朵花的影子,月光洒在白布上,我看着她的影子一点一点变长,就像人类长高一样。她发现了我,向我点头问好。“这是一个秘密,我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母亲。那天以后,院子里来了很多客人。”他看起来十分快乐,“小鸟、松鼠、天鹅、野猫、猎犬、刺猬,还有一只独角兽。院子里很热闹,我就在白布后面看他们的影子。”“我听蛐蛐的演奏,青蛙的梦想,野马的恋爱,金鱼的牢骚不只是动物,还有精灵。”他道,“他们在我的白布面前跳跃,虽然我没有走出去,看不到他们的颜色,但至少也
16、不那么孤单了。”作家看了看礼台下的孩子们,微微笑起来:“不过这还不够奇妙,完美的童话里应该还有仙女。”“那时候我已经不再悲伤,不过仍然没有跨出屋子。那天晚上月光也非常美,我坐在书桌前,看到一个美丽的影子,她的裙摆很长,头发上缀满小花,看起来非常美丽。她对我说话,她说:韦伯,喜欢这个童话吗?”“唔,我当时不太明白她的意思。我问她能不能治好我的腿,她说不行。我很沮丧,认为童话都是骗人的。但她对我说,上帝还是眷顾我的,否则就不必为我创造现在的童话了。”“奇怪的是,同样的话,由仙女说出来,我很自然地相信了。仙女告诉我,上帝创造的童话到此为止,从今以后的童话,应该由我自己创造。”“那晚以后,门前的白布再
17、也没有童话故事了,精灵和那些客人都消失了。我难过了好几天,认为上帝停止为我创造童话了。我把白布拉下来,我开始自己写童话,当然,我也走出了院子。”“从白布蒙上到落下,一共用了十年的时间,上帝为我创造了十年的童话。”作家深深地看着台下的人,“我也用了十年的时间,将过去看过的童话,为你们写下来。”“这故事听起来是如此不真实,我认为当我说出来的时候,就可能被人当作疯子。”作家叹了口气,他的神情愉悦又哀伤,“但我将这个故事说出来了,这是我的秘密,我认为这是我听过的最美的童话。这也是我为你们讲述的最后一个童话。”礼堂下先是沉静片刻,然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作家站起来用一只假腿,他优雅地冲台下行了一礼,径自
18、走下了台,离开了礼堂。然而一个突兀的、不合时宜的声音响了起来:“得了吧。”那是一个年迈的戴着听诊器的医生,他是作家的私人医生。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这算什么童话,我有另一个童话,诸位不如听一听。”众人疑惑地看向他。“二十年前,有一个美丽的妇人找到我,她的儿子摔断了腿,不愿意见任何人。这位母亲很焦虑,希望我能想想办法。”“原谅我吧,那时候我也没什么好法子。我告诉她,孩子们都是喜欢童话的,不妨用童话的力量帮助他。”他转过身,面向众人:“上帝不会眷顾任何人,那只是一个谎言。”这话真残忍,像是毁了所有孩子的梦想。但又含着一种莫名的心酸的爱意。作家走出了礼堂,太阳照在他尖尖的帽子上。他的母亲,满头银发的
19、老妇人正微笑着看着他。他走过去,重重地拥抱了妇人。“谢谢你,妈妈,我把你的童话送给了所有人。”他笑起来,“我爱你。”他看着面前妇人脸上的皱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就不再年轻了。但她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搬弄花草,养起小动物?她的手因为常年缝制各种童话中的布偶生满茧子,她不再美丽了。如果不是那一晚,仙女的声音如此熟悉,他一辈子都不会发现这个秘密。谁说世上没有童话?他的母亲用了一生的时间,以青春美丽为代价,为他创造了一个最动人的童话。(选自青年文摘)(1)结合文章,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两项是()(5分)A在儿子遭遇人生的重大打击后,母亲对儿子说“上帝”还是很眷顾他的,这是母亲在儿子自卑时为鼓励儿子
20、说的,是真话;而医生面对众人说“上帝不会眷顾任何人,那只是一个谎言。”这是医生向观众提示真相、赞美母亲的伟大而说的,是善意的谎言。B医生对作家的不幸和母亲的艰辛深表同情而“心酸”;对作家的成功与母亲的伟大的赞美与钦佩而充满“爱意”。C为了鼓励遭遇人生重大挫折的儿子,母亲用了一生的时间,以青春美丽为代价,为儿子创造了一个最动人的童话。D医生虽然明知会“心酸”地毁了所有孩子的梦想,但又不得不充满“爱意”说出事情的真相。E文章结尾说母亲“为他创造了一个最动人的童话”说明医生讲的有关母亲的故事是不真实的,只是为了安慰儿子而特意编排的一个善意的谎言。(2)第二段对凳子作了细致的描写有何作用?(6分)答:
21、_(3)文中为何要写医生?(6分)答:_(4)纵观全文,作者为什么以“童话”为题?(8分)答:_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一窗昏晓送流年追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童庆炳先生2015年6月14日,北京的天空澄碧如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离去了。先他而去的妻子曾恬曾在文章中这样描写自己的老伴儿:“他一直是个努力型的人他在10年前就为自己的退休生活画了蓝图。写哪几本学术书,写哪几本小说,上午工作几个小时,下午工作几个小时,写的书名叫什么也说退休后要加强锻炼,一周多爬一次香山,等等。他说,人如果有工作做,又有能力做,是福气;人若能做
22、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能有创造性地做,那就是人生的大享受,是大福气。”20世纪80年代后期,北师大文艺学学科创始人黄药眠先生去世,文艺学学科遭受重创。危难之中,童先生辞去研究生院副院长一职,回到文艺学教研室担任学科带头人,与程正民老师一起带领一批中青年学者,使北师大文艺学学科走出低谷,并跻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学科。与他一起奋斗的学生们都记得被称为“四大战役”的学术创新活动:1986年到1992年,完成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西比较文论研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上下卷,这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中西比较诗学著作;1990年到1994年,完成国家社科“85规划”重点
23、项目“文艺心理学研究”,“心理美学丛书”由百花文艺出版社陆续出版;1994年间,出版具有开拓性的“文体学丛书”和“文艺新视角丛书”;1990年到1997年,编写出观念更新的文学理论教程等教材。“团队学术成就的取得,靠的正是坚硬如钢的顽强意志、毅力。北师大文艺学学科点正是先后凭借黄药眠先生和童庆炳先生两代统帅的统领,建设起了全国学界独树一帜的文艺学学派。”时为北师大中文系教授的王一川说。童先生在学术上通达开明,善于包容不同的见解,是学界素来称道的。他常常告诉学生,外来的新思想、新观念没有什么可怕的,千万不要视若洪水猛兽,关键是开放而有自己的主见,容纳新知而又有消化之功。作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4、和建设工程文学组首席专家,童庆炳曾诚恳地指出,现在的文学理论界有种风气,认为西方的理论一定比中国的高明,因此不加辨别地搬用、套用西方理论,直接造成很多文章内容空洞,下定义者和推论者多,分析现实、讲道理者少,这不可取。西方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与我们有很大差异,我们可以有所借鉴,但绝不能照搬照抄。作为作家型的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出版过淡紫色的霞光等小说。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联合开设了首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童庆炳不仅担任了总导师,还为学生开设了“创作美学”课程。在某种意义上,这也得益于童先生作家与理论家兼备的特殊身份,也是他将文艺理论与创作实践结合起来的一次富有成效
25、的实践。在中国当代文坛,作家通常不把文学理论家当回事,理论家一般也对作家不服气。但在童先生看来,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是认知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前者是理性的、逻辑的,后者是审美的、直感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它们的合作,有助于推动彼此向更高水平发展。越是名作家的创作就越需要严格的批评,因为他们的作品影响很大,读者对他们期待很高。所以评论家不仅对艺术负有责任,而且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评论家必须拥有自己的文学理念、生活信念和社会理想。多年之后,人们还不时回忆:他学识渊博,授课深入浅出,流畅而不急切,精细而不烦琐,理性而不艰涩,论点阐释必结合实例分析,追根溯源之后又有理论提升。虽然是理论课,
26、他却有许多贴近生活的比喻,他的声音回旋于静空,在学生们的心里形成共振。“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这是启功先生赠给童庆炳先生的墨宝。窗外绿树成荫,窗内书香迎面。想必,童先生是欢喜的。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依然会延续这样的日子。(选自光明日报,作者靳晓燕,有删改)相关链接:童庆炳,1936年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文艺心理学、文学文体学、美学方面的研究。童庆炳是中国文艺学理论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培养出大批学者、作家,莫言、刘震云、余华、迟子建等知名作家都曾是他担任总导师的首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的学生,其中莫言、刘震云等在当时就已成名,其他的大多数则在学习期间
27、起步,在毕业后才逐渐成为“大腕”作家。童庆炳确认了文学的审美品质,把文学创作看作一种以审美活动为核心的精神活动后,还从社会现实、心理美学、社会学、文体学、语言学和文化学等诸视角,在与古今中西各种文学理论的对话和沟通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着自己以“审美特征”为中心的文学思想,而创建了一个以审美为核心的文艺学理论体系。(吴子林童庆炳与中国审美论文艺学的创构)(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在文章的第四段中,作者不厌其烦地列举了童庆炳及其学术团队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推出的一系列著作,具体而充分地表现了他们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B童庆炳认为西方的文学理论并不比中国的高
28、明,他对当时的文学理论界照抄照搬西方理论的风气提出了批评,认为我们应该根据国情对其适当借鉴。C文章引述童庆炳的妻子曾恬对丈夫的描写和北师大中文系教授王一川对童庆炳的评价,侧面表现了他的精神品质和学术贡献,丰富了文章的写作角度。D针对当时作家和文学理论家互相轻视的现象,童庆炳认为,评论家对艺术和社会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这个角度来看,评论家应该比作家具备更高的素质。E“一窗昏晓送流年”是对童庆炳学者生活的诗意描述,但其中也流露出流年易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一代学术泰斗离世的深深惋惜之情。(2)童庆炳为把北师大文艺学学科建设成全国学界独树一帜的文艺学学派做出了哪些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答
29、:_(3)童庆炳“作家与理论家兼备的特殊身份”对他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_(4)童庆炳在文艺学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8分)答:_第卷(表达题,共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运河两边,曾经经历风雨的杨柳依然飘拂,而丢弃在如今荒废的码头边的碎瓦片_,只要你留心,总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图书馆挤满了人,有还书的,有借书的,工作人员_。圆明园里的宝物_,可是经历了英法联军的洗劫,再加上后世军阀混战,战乱频仍,现在都荡然无存了。A应接不暇俯拾即是数不胜
30、数B俯拾即是 应接不暇 数不胜数C数不胜数 俯拾即是 应接不暇D应接不暇 数不胜数 俯拾即是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日渐增多的灰霾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灰霾天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而且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B高校自主招生选拔的对象主要以具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或在文艺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C人们对“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集体忧虑,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公众对浪费时间的深深自责以及对生命消逝的无尽怅惘。D疾控部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判定这是一起由饮用不洁桶装水引起的以诺如病毒为主的感染性腹泻疾病。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1、3分)中国茶有红、绿、青、黄、白、黑六大类2 000多种,外形千姿百态,香气各具特点,滋味风格迥异,效能各不相同,_。_,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表现。_,它是茶叶品质的综合反映。_。_。香气高、滋味醇、叶底匀、汤色清,是好茶;反之则劣所谓外形是指干茶的芽叶比例,有无锋苗以及老嫩、松紧、整碎、净杂、光润、鲜暗等程度条索紧、嫩度好、锋苗多、色泽润,是好茶;反之则劣所谓内质是指香气的高低、纯杂、长短,滋味的浓淡、强弱、鲜淳、苦涩,叶底的嫩度、色泽、净匀度,汤色的鲜活、明亮程度不管差别多大,选择茶叶的方法是相同的,都离不开看外形、评内质A BC D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
32、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上有很多东西不能等,_。如果人和人的相遇都可以说是一种缘分,那和父母之间的又称作什么呢?以前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不觉得,那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当父母年轻的时候可能不觉得,那是因为年纪小不懂事。_,总觉得那白发、那皱纹,让我体会到:孝顺父母不能等。每个人的孝顺都可以量力而行,有所不同。在我的博客里,我只想说说我的想法和做法,写下它是为了提醒自己,_。1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问题。(6分)年前某出版社出炉了一个“死活读不下去前10名作品排行榜”,红楼梦高居该榜榜首,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此外还有百年孤独追忆
33、似水年华瓦尔登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尤利西斯等外国名著也跻身前10名之列。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作家二月河在2015年3月4日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中国大学生读不下去红楼梦是耻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此现象的看法。答:_ 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标签,贴在或系在物品上,标明品名、用途、价格等的纸片。(现代汉语词典)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品间不断加剧的激烈竞争,标签已成为公平交易、商品竞争的一种重要形式。材料二:严格地说:标签是用来标志您的目标的分类或内容,像是您给您的目标确定的关键字词,便于您自己和他人查找和定位自己目标的工具。(百度名片)请以“标签”为题,写一篇不少
34、于800字的作文。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参考答案与解析1解析:选D。A项,原文第一段中“神话中问与答的形式孕育着谜语这种文化形式的各种要素”;B项,原文第一段首句中为“谜语的文化源头,应该是人类远古的神话”,注意词语的精确性;C项,在原文中第二段“甲骨文的出现基于中国古代的占卜文化(也算得上是一种猜想的文化),谜语与此相生,出现了离合隐语与谶语”。2解析:选B。B项,汉字以形表意,字谜以意表形,两者是思维本质上的逆反。原文是在第二段“汉字的象形性、图画性与字谜的形象性、象征性,两者之间其实就是以形表意和以意表形这样一个思维本质上的逆反过程”。3解析:选B。A项,原文第二
35、段为“中国谜语文化自中国文字创立后与文字的发展同步相生,并走上了特立独行的发展道路。甲骨文的出现基于中国古代的占卜文化(也算得上是一种猜想的文化),谜语与此相生,出现了离合隐语与谶语”;C项,原文第五段为“谜语题材丰富,有字谜、物谜、典故谜、生肖谜、名人谜、名著谜简直就是中国人的文化迷宫”,属强加因果;D项,原文第五段为“比起单纯的诗句来,多了许多的曲折、故事和异想天开,这大大地打开了谜语的境界”。4导学号26840034解析:选D。解答此题,可运用排除法。“谒龙荣”的应是李雷应,故“谒”之前要断开,排除A、C两项。“既退”是说李雷应走以后,“又斥骂之”说的是皮龙荣斥骂李雷应,故“既退”后应断
36、开,排除B项。5导学号26840035解析:选C。薨指古代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6导学号26840036解析:选D。“不同意柳岳追赠谥号的请求”错误,原文是“太府卿柳岳乞加赠谥,未及行而宋亡”,意思是太府卿柳岳请求追赠皮龙荣谥号,但没有等到实行宋朝就灭亡了。7导学号26840037(1)如今天下难道没有廉洁的人?希望陛下推崇并奖励他们来教化天下,实行公正的赏罚来表明劝善惩恶。(2)皇帝偶然问皮龙荣在哪里,贾似道怕他被召用,暗地里指使湖南提点刑狱李雷应弹劾他。参考译文:皮龙荣字起霖,又字季远,是潭州醴陵人。淳祐四年考中进士。历任官职主管吏部架阁文字,被授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兼资善堂直讲。入朝奏对
37、,请求“用改正失误的实际行动,取代运行教化的虚名,一处失误改正了那么一处优点就突出了,一百处失误改正了那么一百处好的地方就融合成一片了”。升迁为著作郎。入朝奏对,顺便提到真德秀、崔与之的廉洁,皮龙荣说:“如今天下难道没有廉洁的人?希望陛下推崇并奖励他们来教化天下,实行公正的赏罚来表明劝善惩恶。”皇帝认为他说得对。征召他进京,升迁他为吏部员外郎兼直讲。入朝奏对,说:“忠王的学业,希望陛下在宫中用自己的言行教导他。”皇帝赞赏采纳。升迁将作监兼尚右郎官、秘书少监兼吏部郎中、吏部侍郎兼赞读,封醴陵县男。升迁集贤殿修撰、提举太平兴国宫。皇上召见皮龙荣,提拔他为刑部侍郎,加官宝章阁待制、荆湖南路转运使,代
38、理刑部尚书兼翊善。景定元年四月,被任命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进封伯爵。代理参知政事兼太子宾客。二年,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仍兼任太子宾客,封寿沙郡公。三年,罢免出任湖南安抚使,判潭州。四年,以资政殿大学士的身份提举洞霄宫。因为右正言曹孝庆的弹劾被罢免官职。咸淳元年,以旧职做了奉祠官。殿中侍御史陈宗礼、监察御史林拾先后弹劾他,被削夺一级官阶。有一天,皇帝偶然问皮龙荣在哪里,贾似道怕他被召用,暗地里指使湖南提点刑狱李雷应弹劾他。李雷应到任,拜见皮龙荣,皮龙荣借口有事情没有出来;等到李雷应走了以后,又斥骂他。有人将此事告诉了李雷应,李雷应很生气,于是便上书列举他的罪状,又称“每每对人说起,有我拥立皇
39、上时,他还被我抱在膝上呢这样的话。”皇帝下诏让皮龙荣移往衡州居住,没有到达就去世了。皮龙荣年轻时有抱负、才华,对春秋很精通,著有文集三十卷。皮龙荣性情刚直,贾似道掌权,他不肯屈节。又因为是度宗从前的老师,终于被贾似道排挤。德祐元年,恢复他的官职退休。德祐二年,太府卿柳岳请求追赠皮龙荣谥号,没等到实行宋朝就灭亡了。8解析:人生一世,光阴有限,一旦两鬓霜白,是绝不会重新变黑而重返青春的。女主人公的这句感慨表达出她内心的痛苦之情,作答时,要先答出写的什么内容,然后再分析有哪些情感蕴含其中。答案:这句词交代了女主人公因为长期闺房独守而产生的可怕的顾虑;在深深的忧郁之中包融着韶华虚度的无限孤寂、痛苦之情
40、,也流露了对夫妻团聚、共享天伦的美好生活的渴求。9解析:作者写路旁河边柳树下正泊系着远行的小船,主要是借此来写女人主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第二问要从这句词中捕捉到景物的特点,找出“烘托”(或“哀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然后分析所表达的女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答案:(1)这句词写女主人公的所见之景,词人旨在借此来写女主人公见到河边行船而自然地引发的对远行人的怀思之情。(2)这首词的结尾作者以“萧萧风雨寒”之景再度点染凄苦悲凉的残春环境,以凄风苦雨的氛围笼罩全篇,进一步烘托思妇倚楼相思的孤寂与悲凉之情。10(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政通人和百废具兴11(1)解
41、析:选AE。A项,“母亲对儿子说上帝还是很眷顾他的,这是母亲在儿子自卑时为鼓励儿子说的”,是善意的谎言;“而医生面对众人说上帝不会眷顾任何人,那只是一个谎言。”这才是真话。E项,医生讲的有关母亲的故事是真实的。判断错位。(2)解析:这是一道细节描写的作用题,要想答对答全,首先要关注对童话般的氛围营造;其次与后文“从白布里看到一朵花的影子”和“仙女头发上缀满小花”的情节相呼应;最后落到象征意义的分析。答案:营造童话般的氛围;与后文“从白布里看到一朵花的影子”和“仙女头发上缀满小花”相呼应;象征着童话的真实美好。(3)解析:一是人物本身的作用:医生是童话故事的策划者,是“我”的秘密与母亲的秘密的见
42、证者与揭示者;二是线索的作用: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医生的话使故事情节由台上看似虚构的童话转向母亲为儿子创造的真实的童话,是故事情节在“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转换点。三是主旨的作用:为后文揭示主旨做了铺垫。答案:医生是童话故事的策划者,是“我”的秘密与母亲的秘密的见证者与揭示者。起到了起承转合的作用:医生的话使故事情节由台上看似虚构的童话转向母亲为儿子创造的真实的童话,是故事情节在“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转换点。为后文揭示主旨做了铺垫。(4)解析:符合文中童话作家的身份;是文章的线索:明线和暗线都是童话故事;紧扣情节:台上讲的是一个童话故事;母亲为儿子创造了一个最动人的童话;提示了主题
43、: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儿子对母亲的感激就像童话一样美好。答案:符合文中“我”的身份:童话作家。体现文章的线索:明线和暗线都是童话故事。紧扣情节:台上讲的是一个童话故事;母亲为儿子创造了一个最动人的童话;医生和母亲用童话治好了“我”的心病。提示了主题: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儿子对母亲的感激就像童话一样美好,上帝不会眷顾任何人,战胜困难要靠人类自己。12导学号26840038(1)解析:选AC。B项,“认为并不比中国的高明”于文无据;D项,“评论家应该比作家具备更高的素质”无中生有;E项,“流露出流年易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一代学术泰斗离世的深深惋惜之情”理解错误。(2)临危受命,带领北师大文艺学学科走出低
44、谷,迅速发展。在北师大文艺学学科遭受重创之际,童先生辞去研究生院副院长一职回到文艺学教研室担任学科带头人,带领同仁逐步将该学科发展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国家重点学科。带领北师大文艺学学科的师生们完成了一系列的学术创新活动,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童庆炳带领学术团队完成了学术创新的“四大战役”,出版了一系列文艺学著作,质量高,影响深广。兼收并蓄,创建了独特的文艺学理论体系。童庆炳从多角度完善以“审美特征”为中心的文学思想,创建了一个以审美为核心的文艺学理论体系,为建设全国学界独树一帜的文艺学学派做出了巨大贡献。(3)对教学实践的影响:开设首届文学创作研究生班,担任总
45、导师并开设“创作美学”课程,使学生从中获益。他的文学理论课理论与实例结合,深入浅出,流畅生动,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对理论研究的影响:他能更加客观辩证地认识理论研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他认为两者是认知世界的不同方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相互合作能彼此促进。他对评论家的责任有更加充分的认识。他认为评论家不但要对艺术负有责任,而且要对社会负责,必须拥有自己的生活信念、社会理想和文学理念。(4)喜欢自己的研究工作。童先生认为人若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且能有创造性地做,那就是人生的大享受、大福气。他计划退休之后,仍要继续研究、著述。薪火相传,团队合作。在童先生之前,黄药眠先生已经为北师大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做了奠
46、基性的活动,童先生统领文艺学学科之后,又有一批共同奋斗的教师学生,形成了一个意志顽强、卓有成效的研究团队。致力学术创新(做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他在统领北师大文艺学学科期间,带领师生开展了被称为“四大战役”的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对西方的文学理论,从不照搬照抄。通达开明,善于包容不同的见解。他的研究涉及多个领域,视角多样,善于兼收并蓄,将古今中西的各种文学理论融会贯通,并在此基础上创立自己的文艺学理论体系。文学理论家与作家的双重身份,使他的理论研究能联系实际。努力勤勉。他妻子评价他是一个“努力型”的人,启功先生赠送他的诗句“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也赞美了他常年刻苦钻研的精神。13导
47、学号26840039解析:选B。“俯拾即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目前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14解析:选C。A项,“不仅”位置不对,应置于“灰霾天”后;B项,“主要”和“以为主”重复;D项,搭配不当,“一起”不能与“疾病”搭配,可将“疾病”改为“疫情”。15C16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注意后文“孝顺父母不能等”,第空注意前面的“当父母年轻的时候”,第空注意后文“
48、孝顺都可以量力而行”。答案:孝顺就是其中之一可是现在每当我看到父母亲自己忙碌的时候也别忘了孝顺父母17解析:这是一道评述材料的题目,首先概括出材料的内容,然后进行相应的评论,概括是前提,如此题“经典淡化”是材料的中心,然后对这种现象进行评论,评论注意紧扣材料中的观点,不要随意性太强,此题要结合二月河的观点。这是一道对“经典名著”的看法的题目,注意列出现象和应该的观点,观点应该紧扣二月河的说法:中国大学生读不下去红楼梦是耻辱。答案:“去经典化”倾向愈来愈明显。随着电子阅读兴起、阅读方式多元化,传统名著的阅读地位越来越式微,快餐文化成了如今适应浮躁社会的主流。经典名著具有时代穿透力,经典名著所关怀和弘扬的总是具有永恒性的东西,是全民族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食粮,需要代代传承。有关部门应担负起推动名著阅读的重任,比如建设“书香社区”“书香校园”等,通过阅读引导等各种措施,将名著落实到课程常态化。1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