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99KB ,
资源ID:272755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7275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1、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1. “帝”本指天神而非人王,商王死后就升到帝的左右,如卜辞“贞咸宾于帝”,商晚期,人王开始称帝,如帝甲、文武帝、帝乙、帝辛,王名加“帝”从实质上反映了 A商朝晚期神权政治的色彩开始淡化B伴随社会变化商朝晚期王权的加强C奴隶社会后期的政治制度发生剧变D此时社会经济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2. 西周时期,分封的齐、鲁、燕、楚、秦等国,基本都是地广人稀、土

2、地尚未开发的地区;到春秋时期,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水平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这表明西周分封制A. 有助于王室对地方管理B. 推动边远地区经济发展C. 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D. 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区域3.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 君主专制被颠覆B. 中央集权体制破坏C. 君权至上的后果D. 君主权力受到制约4. 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福建地域上主要有闽中郡,当时福州属闽中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当时郡守的职

3、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 郡守是闽中郡最高的行政长官C. 闽中郡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县令D. 福州是闽中郡郡守的封地5西周初期分封的诸侯,既有大小之别,又有周族姬姓和他族异姓不同,姬姓封国不仅数量众多,且多数大国分封在具有战略意义的要地。这说明,周初分封A完全继承了商代地方管理体制B促进了社会等级秩序基本形成C强化了“家天下”的政治统治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6从分封制的角度看,周朝国家管理在平面上可以分为一系列政治单元,包括王畿和各诸侯国。在每个单元中,又基本上都有国、野两类政治区域,他们之间是统治、被统治的关系,各自有不同的管理政治制度和社会职能。由此可知,西周的分封制A加强了中央对

4、地方的集中管理B有利于稳定西周王朝社会统治C促进了全国各地的文化大一统D推动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7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官员职能奉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典客主管少数民族及其外交事务宗正主管皇室事务治粟内史主管国家财政少府主管皇室财政A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B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C官员职责明确,互相牵制D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8云梦秦简置吏律中规定:任用吏或尉,在已正式任命以后,才能令他行使职权和派往就任;如有未经任用而敢先行使职权,以及私相谋划而派往就任的,依法论处。这一规定旨在A杜绝政治腐败的发生 B体现依法治国的原则C保证皇帝的任免权 D

5、规范官吏任用程序9学者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初,取周秦之制而兼用”而形成了一种新地方行政体制。这种“体制”A. 是对秦制的否定B. 巩固了汉政权的统治C. 暂时适应了时代要求D. 是指“推恩令”10汉武帝时,在置十三州刺史的同时,在郡一级设置督邮,“掌监属县”。当时的督邮“分明善恶与外”,只有清查罪状上报郡守的权力,而无处理权。督邮的设置A有利于遏制王国势力的膨胀B表明基层的管理更加完善C进一步完善了地方监督体系D便于刺史行使地方监督权11在唐代,中书省或由皇帝处领旨,或将宰相议决之事,交其属下中书舍人起草诏令。中书舍人在制作诏令过程中,可互相商量,并允许“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

6、。”“五花判事”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旨在避免决策失误C加大了分化相权力度 D推进监察制度发展122013年11月,复旦大学经DNA检测和历史考证,证实曹操并非汉相曹参后人,也不是名门夏侯氏后裔。史料记载曹操的贵族身世,只是为了顺应当时的政治习惯而进行的编造。材料中“顺应当时的政治习惯”是指A. 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B. 出身门第影响政治前途C. 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D. 道德品行是选官的唯一标准13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 36 不详 西汉平帝(15年)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126144年) 13 1

7、05 1180 隋大业五年(609年) 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15道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 26路 288 1234 元朝 12省 183路 97 1425 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A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C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 D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14梁启超指出:“科举制构成帝制中国的内在结构性动力,它沟通了官民阶层。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就可能出将入相;而官宦子弟,不解经书,无缘科场,则可能沦为平民。”这说明科举制的意义在于A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B打击了门阀世族

8、集团C形成了社会向学风气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1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A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 B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C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D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161938年4月上旬,日本陆军部在制订武汉会战计划时,原准备由日本华北方面军一部沿平汉线南下,与日本华中方面军夹击武汉。后考虑到华北地区八路军频繁出击而导致“治安不良”,难以抽出兵力,从而放弃了沿平汉线南下参加武汉会战计划。这说

9、明A日军全面侵华初期计划不够周密B敌后战场由此成为日军进攻重点C世界战局变动影响了日军侵华方针D中共抗战给予正面战场战略支持17咸阳是秦朝国都所在地,不设郡守而由朝廷直辖,其长官为内史。内史位同九卿,可以参与朝政,由此可以推知A内史是秦朝高级教育官员B内史拥有特殊的地位C秦朝皇帝任免各级官吏D秦朝重视地方治理18.内阁在明朝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中介程序,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这表明明朝内阁制A.有利于国家机器合理运作 B.导致国家政治日益黑暗C. 解决了权力之间的矛盾D. 有效地限制了君主的专权19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

10、、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20清代雍正帝时期,军机大臣“承旨”时多是以单独朝见皇帝的“独见”方式,而乾隆时期的承旨则由一人“独见”变为数人“同见”的方式,并成为定例。由此推知,乾隆时期A国家决策注重集思广益B军机大臣职权得到扩大C皇权专制统治日益加强D中央行政效率大为提高21.1899年,美国向英俄等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其中规定“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现行税率征收关税”。美国提出这条规定的目的在于

11、A. 保护中国的关税税率B. 插足其他列强“势力范围”C. 打击列强的嚣张气焰D. 独享列强在华的侵略权益22南京条约签订后,清廷谕旨由两广总督兼管理各国通商事务钦差大臣,避免与西方使节直接打交道,将对外关系的范围局限于贸易。这反映了A. 中国外交逐渐趋于近代化B. 清政府拘泥于天朝上国思想C. 外国侵犯中国的外交主权D. 清政府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23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41872年俄国出兵侵占伊犁,李鸿章借机提出“土车为铁路”的主张,指出俄

12、占伊犁“我军万难远役”,如果不修铁路,新疆等西北边境就无法用兵。而且英国垂涎云南、四川,如果中国自已开采煤矿、修建铁路,则列强将有所收敛。材料表明李鸿章修建铁路是为了A抵御列强经济、军事侵略B镇压太平天国,维护清朝统治C解决举办洋务的运输问题D应对边疆危机,促进民族融合25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铁路设施大大破坏了传统的运输体系。两条老的南北干线大运河和从汉口到北京的陆路在与铁路的竞争中失败,成千上万的船夫、车夫、客栈店主和商人失业。随着南来的贡米运输在1900年变成现金支付,大运河差不多就成为了明日黄花。这种现象A体现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B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C揭示了义和团盲目排

13、外的深层原因D表明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26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中国实为下策”。瓦德西持上述观点主要原因是A. 充分认识到中国地广人多B. 希望各国侵华达成相互谅解与妥协C. 认识到中国人民富有反抗精神D. 支持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27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2

14、8宋代在京师、州城乃至县城,往往竖立“科甲功名”牌坊表扬地方在学业上有成就的士人。地方学校的各类建筑物往往也会在命名时采用科举入仕的著名官宦的姓名,或者取名为魁星、文昌(皆为科举神)。上述举措A.表明科举制发展到完备程度 B.导致地方获得了部分选官权力C.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D.有助于扩大科举的社会影响力29某著名学者指出,行省弥补了传统郡县制的不足,元中央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另加行省之类的高层督政组织于中央与路府州县之间,并以其内部特有的机制,使军事、财赋、监察三位一体的行省高层督政区成为比较成熟、稳定的建制。该学者意在说明行省制A.借助分权与集权加强中央集权B.细化了中央与地方权力C.聚

15、集境内财富以提供中央需要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301869年4月正式公布生效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规定,涉及洋人的案件由领事或领事派陪审官会审;凡为外国服役及洋人延请之华民涉讼,亦得由陪审官会审,如案件中并不涉及洋人,陪审官不得干预;纯粹华人之间的案件,领事不得干涉。这种会审制度A. 推动中国司法走向近代化B. 带有浓厚的半殖民地特色C. 传播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D. 实质是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31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中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外国人拒绝接受中国政府的法律裁决。清末进行了仿效西方的司法改革,此后天津高等审判厅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受理了由县署移交以及洋商呈控的案件几十起。据此可知A

16、.在华洋人反对领事裁判权 B.清政府建立完善的司法体系C.领事裁判权已经名存实亡 D.中国司法的公正性大大增强32“由传统意识所维系的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之一。慈禧太后的奴颜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在她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这一论述A.表明了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态度 B.体现了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的反应C.反映了辛丑条约签订后的现实 D.揭示了武昌起义爆发后政府的心态33表1是根据胡德坤的论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绘制的19371945年日本军力和在华兵力变化表,以下数据表明A.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 B.中国战

17、场是消灭日本军队最多的战场C.中国战场始终抗击着日本陆军主力 D.中国人民为抗日战争付出的代价最大34当代著名史学家秦晖认为:“太平天国是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也是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无论作为民变还是作为西化,它都显得十分另类。”这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A仍是一场旧式的农民起义B旨在化解外来的民族危机C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是近代文明转型初期的产物35下列表述中能确切反映组图的共同主题的是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致远”号撞向敌舰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A. 寻求救国之路B. 反抗外来侵略C. 进行民主革命D. 推翻清朝统治36美国记者伊斯雷尔爱发斯坦指出,“对日本人来说,上海事件是卢沟桥事变和日本

18、以前的全部政策的必然结果,当威胁和政治压力未能使他们控制华北时,他们便动武了”。据此可知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加速了“上海事件”的爆发日本借发动“上海事件”打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上海事件”的爆发使蒋介石抗日态度更坚决“上海事件”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A. B. C. D. 37有观点称“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假如你认为该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最恰当的理由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A. 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 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C. 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D. 担负了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38剑桥中国晚清史中说:“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在

19、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A. 推翻清政府专制统治B. 承担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务C. 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D.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391894年9月,北洋水师“经远舰”在黄海大战中沉没于辽宁庄河海域。2018年9月,考古人员在该舰遗址中发现53毫米格鲁森炮弹、120毫米炮弹引信等,均不见于“经远舰”出厂档案,推测为海战前紧急添置,清廷为战争做了一定准备。这表明A. 考古发掘的史料最为真实可信B. 史料的丰富促进史学研究发展C. 真实的历史依赖新史料的发现D. 主观意愿会导致研究出现偏差40今人只知道地下党通常都用化名,殊不知当

20、年抗联战士的姓名也要保密,因为敌人一旦知道了姓名,家人都难逃屠杀。抗联战士大多以外号或号码称呼,因此抗联战士牺牲后大多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来。1941年记载的抗联将士阵亡统计只能用“不知姓名者”多少名、“全部壮烈牺牲”等登记。这反映了A. 残酷的斗争环境导致统计不准确B. 日伪对东北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C. 队伍是自发组成的,组织不够严密D. 抗联在东北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411938年7月出版的某论著说:“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家,在其

21、国际形势之多助。”这一论述A. 反映出当时抗战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B. 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C. 科学预见到了抗战的艰巨性和持久性D. 折射出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4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者的共同点是A.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 代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C.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D. 具有反对封建主义的进步性43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B. 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C. 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

22、缩减D. 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44在近代某中外条约中,清政府应允对方“将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有关这一不平等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B. 清政府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C. 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要求D. 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45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A. 国民政府从此统一了中国B. 抗日救亡运动正式开始C. 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始建立D. 国共十

23、年内战基本结束46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年巨痛与自强1895年大梦初醒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等。以上书名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共同点是A.与战争的影响紧密相关B.始终贯穿政体改革主线C.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D.突变和渐变交错中进行47抗战期间,共产党发动和武装民众形成的众多抗日根据地,不仅破坏了日本“以战养战”的目的,而且钳制了近60%的日本陆军军力。其中“百团大战”历时3个多月,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给日本侵略者以极大震摄。这体现了中共抗战A.始终是抗日战场上的主力军B.得到了国民政府的大力支

24、持C.是为了配合国民党的正面战场D.加速了日本侵略者灭亡的步伐481936年蒋介石和英国人李滋罗斯谈话时说:“对日抗战是不能避免的。由于中国的力量尚不足击退日本的进攻,我将尽量使之拖延。当战争来临时,我将在沿海地区做可能的最强烈的抵抗,然后逐步向内陆撤退,继续抵抗。最后,我们将在西部某省,可能是四川,维持一个自由中国,以待英美的参战,共同抵抗侵略者。”这说明A.抗战前蒋介石已有持久抗战的设想B.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放弃不抵抗政策C.蒋介石已经预见七七事变的发生D.蒋介石决定消极抗战,等待英美援助49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启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

25、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起居注的历史变迁最能说明A.皇帝越来越轻视文化修养B.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C.皇帝越来越关注自身形象D.起居注的史料价值越来越小50清政府分别采取郡县制、盟旗制等管理地方。在蒙古族聚居的北京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在新疆地区主要采取军府制;在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并设驻藏大臣。这说明清政府A.民族政策因地制宜、因俗而治B.全国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一致性C.民族事务管理制度化和法制化D.实行民族平等政策维护民族团结51.(13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古今中外人类都做

26、了有益的探索,它一直在拷问着人类的政治智慧。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社会巨变的战国时期。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各国实行“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为监察制度的萌芽创造了条件,但变革也在政治上滋长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检举和纠察官僚已十分迫切和必要。自春秋以来,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彰)也”.墨子认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法家则明确提出“以法治吏”,主张打破“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实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事断于法”原则。诸子百家的治国治官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阐明了惩官治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摘编

27、自曹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材料二: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编制、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适是最为优厚的。宋代的这种高薪,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宋史(1) 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概括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点,并分析历代封建王朝重视监察制度建设的原因。(7分)52.(12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屈辱和抗争中不断走向觉醒和团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

28、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吾国之大惠,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且其地太辽阔,而道路不通,彼此隔绝,异省之民,罕有交通之事,其相视若异国焉。故非受巨创负深痛,固不足以震动之。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898年)材料二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布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该宣言强调国共合作对伟大的中

29、华民族的前逢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1) 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国事“漠然”的原因。(6分)(2) 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枢纽”。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射洪中学高2020级高一上期半期考试参考答案1-10 B B C D C B B D C C 11-20 B B C A D D B A C C 21-30 D B B A C C C D A B 31-40 D C C D B B D C B B 41-50 C D B C D A D A B A 51(1)背景:各国通过变法,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或郡县制逐渐推行,官吏的选拔任用逐渐取代贵族世舞世禄制);当时官场开始滋生腐败;诸子百家提出了治国治官的理论。(6分)(2)特点:宋初:实行高薪养廉:明初:实行重刑惩处贪官,促进廉政建设。(4分)原因:直接原因是预防和减少贪腐发生:根本原因是维护统治。(3分)52(1)原因:君主专制造成国民意识淡薄;疆域辽阔且交通不便,民众缺乏民族(国家)认同感;以往遭遇的民族危机不足以唤醒国人。(6分)(2)说明:促进中华民族觉醒,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首次完全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奠定民主革命胜利的基础,推动民族解放(6分,任答3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