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253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5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2页
201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单元《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必修2).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1高中语文一轮复习精品教案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必修二 第二单元 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单元解读】一 高考目标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 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单元复习氓是一首叙事诗。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都不难把握,难点在于对三四两节的比兴句所体现出的高度艺术技巧的认识和体会。这个比兴句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由叙述婚前

2、的恋爱生活自然过渡到婚后生活。对于这一点,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展开海阔天空的联想、想象,举出一些用了类似手法的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来,如电影魂断蓝桥里,男主人公罗伊被误传阵亡,女主人公玛拉堕入生活最底层,至此故事发展告一段落;下一个故事段落是几年后,罗伊归来,和玛拉意外地在火车站重逢。两个故事段落之间,影片即用了几个自然风景画面加以间隔。同时,这个比兴句取譬自然而有余味,用桑叶的润泽和枯萎比女子容颜的丰美和衰老,和女子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贴切。采薇这首诗表现了戍边士卒的生活和感情。士卒们长期戍守边防,总也不能按照原定的期限回家,不满的情绪自然会产生,不过他们也知道,使他们无法过上正常家庭生活的原

3、因是外敌入侵,因此,他们还是以饱满而自豪的情绪参加战斗。最后,当他们真正踏上归途时,内心里真是悲喜交集,难以言表。这首诗“怨而不怒“、悲而能壮的风格和情调,我们在后世(尤其是唐朝)边塞诗中也能体味到,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等等。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士卒复杂的内心情感时,要掌握好“度”,不要过于偏向某一点,以免“失真”。诗的前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可再结合以前学过的诗经里的诗歌,对这种手法略加分析、探讨。离骚是一首伟大的爱国抒情长诗。课文里所节选的部分,是诗人屈原抒发感情和表白

4、心志最直接、最强烈的部分,也是他正直人格和不屈品质表现得最为充分、突出的部分。读起来,非常具有感染力。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一般认为它是一首乐府民歌性质的诗歌,产生于东汉末年。这首诗在思想和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很高,给人以美的享受。1动人的人物形象。女主人公刘兰芝聪明、勤劳,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同时,她身上还有很可贵的一点,就是不卑不亢,头脑清醒,行动坚决。2故事的意义。一对彼此深爱着年青夫妇,在封建家长的阻挠和高压下,被生生拆开,并最终为了捍卫爱情而双双付出生命。这个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四大民间爱情神话和传说。牛郎和织女、七仙女与董永、白蛇和许仙、梁山伯与祝英台,这

5、些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情投意合,满心指望能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外在的强大的破坏力不会轻易放过他们,这些破坏力眼里有所谓的“法”“理”,却看不到“情”。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更不可理喻,因为看不惯儿媳妇就处心积虑地要把她赶走,儿媳妇长时间的委曲求全、儿子的恳求都丝毫不能打动她。在她身上,封建家长的违反人性的一面暴露无遗。3民歌风味。除了诗歌开头的起兴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外,这首诗的民歌风味突出体现在铺排手法的大量运用上。诗三首诗三首里选的是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涉江采芙蓉一诗,一般认为是写游子思念远在家乡的爱人的。折花赠给远方的亲朋,这种习俗,在古代诗歌里多有体现。这首诗里“

6、芙蓉”“兰泽”等字眼,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关于这首诗,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是:“涉江采芙蓉”是不是实有的行为?联系古诗十九首里另外一首诗,我们会认识得更清楚: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两首诗内容相近,只是庭中有奇树的抒情主人公是女性。诗里“路远莫致之”一句,表明前面“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只是无着落的痴想而已。这让人觉得,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爱人含有思念、珍爱爱人的意思,这个举动不必实有,借以表达对爱人强烈的思念之情是目的所在。归园田居创作于诗人辞去彭泽县令,从此隐居躬耕之时。陶渊明二十九

7、岁出仕,至四十一岁再一次解职归隐,这十三年中他或仕或隐,而做官的时间都不长,这一次他的决心很坚定:再不会出去做官了。归园田居共五首,课文里选的是第一首,带有总括的性质。从这首诗来看,作者此时解决了长期困扰着他的是做官还是退隐的思想矛盾,他对官场生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厌恶感,对理想的乡村生活怀有莫大的热情,诗歌前后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对官场的厌恶情绪在诗中用直接包含感情倾向的语言来表达,如“俗韵”“尘网”“羁鸟”等,而在对农村生活场景的描绘中,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三、高考备考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

8、、“颂”三类。“颂” 诗是统治者祭祀的乐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农神的。“雅”分大雅和小雅,都是用于宴会的典礼,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政治的讽刺。“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 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枣楚辞。屈原的离骚是楚辞杰出的代表作。 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 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

9、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 汉乐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战争灾难的十五从军征,有表现女性不慕富贵的陌上桑、羽林郎,当然最为著名的还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焦仲卿与刘兰芝相爱至深,因为焦母与刘家的逼迫而分手,以致酿成生离死别的人间惨剧。汉乐府民歌最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它的叙事性,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诗的最高峰。汉乐府民歌多采用口语化的朴素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故人物形象生动,感情真挚。汉乐府民歌中虽然多数为现实主义的描绘,但许多地方都有着程度不一的浪漫主义色彩,如

10、孔雀东南飞的最后一段文字,即表现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巧妙结合。 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到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五言诗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古诗十九首不是一时一人的作品,诗的内容多叙离别、相思以及对人生短促的感触。长于抒情,善用比、兴手法是古诗十九首最大的艺术特色。 汉末建安时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籍、应旸、刘桢)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普遍采用五言形式,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的诗作表现了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气派,形成为后世称作“建安风骨”的独特

11、风格。七子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其代表作七哀诗三首是汉末战乱现实的写照。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风云人物,其中曹植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最高。曹植(19-232)的诗歌内容富于气势和力量,描写细致、词藻华丽、善用比喻,因而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艺术风格,代表诗作为赠白马王彪。建安时代的诗,是从汉乐府发展到五言诗的转变关键,曹植是当时的代表诗人。他的诗受汉乐府的影响,但却比汉乐府有更多的抒情成份。 建安时代之后的阮籍(210-263)是正始时代的代表诗人,他的咏怀诗进一步为抒情的五言诗打下基础,他常用曲折的诗句表达忧国、惧祸、避世之意。与阮籍同期的还有嵇康(224-263),他的诗愤世嫉俗,锋芒直指黑

12、暗的现实。他们俩人的诗风基本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传统。两晋时期的诗歌创作逐渐走上形式主义道路,诗歌内容空泛。继承和发扬“建安风骨”传统,作品内容充实的诗人是左思(250左右-305左右)。他的咏史诗八首,借古事讽喻时事,思想性很强,但这类诗作毕竟不是主流,而且越来越少,直到东晋末年的陶渊明才给诗坛带来接近现实的作品。 隐居不仕的陶渊明把田园生活作为重要的创作题材,因此历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在当时崇尚骈骊、重形式而轻内容的时代气氛中,陶渊明继承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他单纯自然的田园一体,为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而且五言诗在他的手中得到高度的发展。 与陶渊明差不多同时的谢灵运(3

13、85-433)是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他的山水诗特点是,能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其中,但有些诗字句过于雕琢,描写冗长,用典、排偶不够自然。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又一发展时期,这表现在又一批乐府民歌集中地涌现出来。它们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这一时期民歌总的特点是篇幅短小,抒情多于叙事。南朝乐府保存下来的有480多首,一般为五言四句小诗,几乎都是情歌。北朝乐府数量远不及南朝乐府,但内容之丰富、语言之质朴、风格之刚健则是南朝乐府远不能及的。如果说南朝乐府是谈情说爱的“艳曲”,那么,北朝乐府则是名符其实的“军乐”、“战歌”。在体裁上,北朝乐府除以五言四句为主外,还创造了七

14、言四句的七绝体,并发展了七言古诗和杂言体。北朝乐府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南北朝时最杰出的诗人是鲍照(410左右-466)。鲍照继承和发扬了汉魏乐府的传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五言和七言乐府诗。拟行路难18首是他杰出的代表作。他成熟地运用七言句法,表现了个人的不幸和对社会不平的抗议。 南齐永明年间,“声律说”盛行,诗歌创作都注意音调和谐。这样,“永明体”的新诗体逐渐形成。这种新诗体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这时期比较著名的诗人是谢眺(464左右-499)。谢眺以山水诗著名,诗风清新流丽。他的新体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基础知识梳理】一、 字

15、音1、诗经两首蚩ch 淇q 愆qin期 筮sh 徂c 汤shng汤 渐jin车帷裳 泮pn 罔wng极 夙s兴夜寐 狁yn 靡盬g 象弭m 棘j 孔疚ji2.离骚修姱ku 謇jin 蕙纕xing 揽茝chi 谣诼zhu 偭mim规矩 忳tn郁邑 侘ch傺ch 溘k死 攘诟gu 兰皋go 芰q荷 岌j岌 3、孔雀东南飞自缢y 公姥m 伶俜png 驰骋chng 聘pn请 纨wn素 磐pn石 娉png婷 赍j赏 遗wi施 踯zh躅zh 踟ch蹰ch 箜kng篌hu 窈yo窕tio 葳wi蕤ru 4、诗三首涉sh 呦yu呦 子衿jn 鼓瑟s 掇du 吐哺b 契qi阔 谈讌yn 羁j鸟 守拙zhu 暧i

16、暧 狗吠fi 樊fn笼 荫yn后檐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二、 字形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1、诗经两首糜烂 羁縻 陨落 殒命 城垣 永恒 齐桓公 愆期 繁衍泮宫 湖畔 绊脚石 搅拌2、离骚朝谇夕替 鞠躬尽瘁 憔悴 纯粹 荟萃 来源:高考资源网侘傺 差异 姹紫嫣红 叱咤风云 修姱 跨越 垮台 纨绔啄食 琢磨 涿州 谣诼3、孔雀东南飞孺子 相濡以沫 腰襦 嗫嚅 儒家坚韧 发轫 缝纫 万仞高山伶俜 娉婷 聘请 驰骋4、诗三首笨拙 相形见绌 咄咄逼人 暧昧 温暖 樊笼 攀登掇取 点缀 啜泣 辍学子衿 矜持 沉吟遗留 溃败 馈赠 振聋发聩 匮乏浩大

17、 皓首 诰命三、 名句名篇1、氓 诗经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

18、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2、采薇 诗经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3、离骚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革几

19、)(j)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纟襄)(xing)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20、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4、孔雀东南飞 (并序)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5、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还顾望旧乡,兰泽多芳草。 长路漫浩浩。采之欲遗谁? 同心而离居,所思在远道。 忧伤以

21、终老。6、短歌行 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7、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

22、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四、 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庸阝风、卫风、王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 雅,共105篇。 “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

23、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拙,诗味不多。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 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 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氓是一首弃妇诗。诗中自叙了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弃的过程,感情悲愤,态度决绝,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和

24、损害。虽属叙事诗,但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用了比兴手法,并以对比手法刻划人物性格。采薇是一首戍边诗。诗中叙述的是一位长期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表达了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使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2、屈原(约前304-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

25、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

26、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沈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

27、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

28、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

29、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

30、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3、离骚 楚辞是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关于篇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为“别愁”;近人或解释为“牢骚”,或解释为“楚国曲名劳商的异写”。关于写作年代,有人认为写于楚怀王当朝,诗人被疏远以后;也有人认为作于顷襄王当朝,诗人再放江南时

31、。迄无定论。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离骚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

32、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4、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

33、作为组诗看待。古诗十九首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悲夫!”钟嵘诗品 “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胡应麟诗薮 “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

34、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失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咋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能尽,故特推十九首以为至极。”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5、曹操(公元155年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汉族人。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

35、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6、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与散文家。陶诗

36、今存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陶文今存12篇,计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 陶渊明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

37、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别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总的说来,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因此,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7、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五、知识梳理1、诗经两首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

38、异义2、离骚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3、孔雀东南飞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4、诗三首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精题精练】2、3、4、5、6、按原文补出空格处的句子。(8分)(1)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2)士之耽兮, 。女之耽兮, !(3)及尔偕老, 。淇则有岸,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4)忧心烈烈, 。我戍未定, 。(5) ,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6)长太息以掩涕兮, 。(7)亦余心之所善兮, 。(8)背绳墨以追曲兮, 。(9)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 。(10)足下蹑丝履, 。腰若流纨素, 。指如削葱根, 。 精妙世无双。(11)月明星稀, 。绕树

39、三匝,何枝可依? , , 。(12)羁鸟恋旧林, 。开荒南野际, 。答案:(1)泣涕涟涟载笑载言;(2)犹可说也不可说也;(3)老使我怨隰则有泮信誓旦旦不思其反;(4)载饥载渴靡使归聘;(5)昔我往矣今我来思;(6)哀民生之多艰;(7)虽九死其犹未悔;(8)竞周容以为度;(9)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10)头上玳瑁光耳著明月珰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11)乌鹊南飞山不厌高海不厌深;(12)池鱼思故渊守拙归园田。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78题。(10分)归田园居五首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

40、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5.点名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2分)6.试分析这首诗歌在语言和结构上的特点。(8分)答案:7. 守拙归园田 。(2分)8.语言上的特点: 语言朴实。诗人用朴实的语言写景叙事,抒情言志,展现了田园生活和农家景色的画卷,平中见奇,淡中有味。(4分)结构上的特点: 首尾呼应。末两句写自己回归田园的乐趣与首两句写自己的本性遥相呼应。(4分)9、(07高考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一题。(7分)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

41、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释: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芣苢:车前(草名),可食。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有:得到。掇:摘取、拾取。捋:成把地握取。袺:手持衣角盛物。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1分) 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2分) 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答案:(1分)赋 (2分)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 (4分)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10、(06高考北京卷)阅

4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7分)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释:将:岂 纪:经营 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3分)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的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答案:【D】【E】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

43、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分) 答案: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旬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1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0分)离骚(节选)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

44、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历来,各类英雄在现实中遭遇失败或郁郁不得其志之后,不外有以下几种倾向或结局:一则转移情感、寄托志向;二则隐居桃园、了却残生;三则颓废丧志、郁郁寡欢;四则同流合污、自甘堕落。你认为屈原属于哪一类?对此,你有什么评价?为什么?答案:第一类。我认为,屈原及其离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体现了这样的可贵精神和意境,所以,它能够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然而,我也认为,屈原及其情怀,还不是真正顶尖英雄的情怀。我心目中的顶尖英雄,应当是:愈挫愈奋,百折不挠。真正的英雄,总能蔑视严酷的现实、总会超越无穷的失败(至少在思想上);他们不会逃避、不会堕落,也不会转嫁(把奋斗寄托于来世或上帝),他们

45、只会坚信自己、以及同志间组织起来的的强大力量。(10分)12、(10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注商风:秋风。 怆悢(ling):悲伤。(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译文:据说在山间树林中有一种奇异的鸟,自己说是“凤凰”。清晨醒来喝的是甘甜的泉水,傍晚栖息在高高

46、的山岗上。它一声高吭的鸣叫可以响彻九州大地,伸长脖子可以远望到最僻远的地方。此时正值秋风吹起,羽翼就低垂了下来。一下子就飞到了昆仑山以西,不知要到何时才往回飞。它只遗憾处身的位置不适合于自己,它的悲伤真的让我伤心难过啊!(1)参考答案: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2)参考答案: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13、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47、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4、15、【单元强化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晋升 灰烬 觐见 进退两难 噤若寒蝉B 闪烁 硕大 回溯 媒妁之言 数见不鲜C 邂逅 亵渎 狡黠 不屑一顾 歌台舞榭D 罪孽、啮齿、涅磐、劣迹昭彰、蹑手蹑脚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惊蛰、闻过饰非、按图索骥、事实胜于雄辩B 睿智、丰功伟绩、湮没无闻、不费败灰之力C 涵养、挺而走险、兵荒马乱、吉人自有天相D 斡旋、喧宾夺主、强驽之末、风马牛不相及3、下

48、列各句中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 老张今年65 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B 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C 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D 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A.长余佩之陆离 B.佩缤纷其繁饰兮C.亦余心之所善兮 D.燕赵多义士,慷慨悲秋风答案:B(A 长:形容词作动词,使之长;B. 缤纷:形容词作名词,缤纷的饰物;C.善:形容词作动词,向善、从善;D. 悲:形容词作动词,悲

49、吟。)5、从文言句式的角度,选出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A.高余冠之岌岌兮 B.冠切云之崔嵬C.怨灵修之浩荡兮 D.蚓无爪牙之利答案:C (一般句式,ABD 为定语后置句。)6、下列句子诵读时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郁/邑余/ 傺兮 B.众女/嫉/余之蛾眉兮C.虽/九死/ 其犹未悔 D.将/ 往/ 观乎/ 四荒答案:A ( 郁邑/余傺兮)7、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上 邪 汉乐府民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无 题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源:Zxxk.Com晓镜

50、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以上两首诗同写对爱情的坚贞、执着,但是语言风格迥异:前一首风格是 ,后一首风格是 。(2)两首诗的艺术技巧也不相同:前一首主要用 方法,后一首综合运用了_等方法。其好处分别是 答案:(1)率真直接,热烈泼辣;清丽优雅,婉媚含蓄;(2)前一首民歌运用了浪漫想像(或夸张);用典、寓情于景;想像愈奇就愈见其心至纯,其情至深,其志至坚,其爱至贞。后一首,综合运用比喻、对偶、拟人和典故,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使情感显得含蓄、深沉而纯一,给人以永长的回味。(要结合诗句分析,答出1点1分,两点3分,三点满分。)(2)(2)(3分)表现出诗人因“幽

51、居”、“无宾客”而“乏欢趣”的心情。诗人末句中用“流水”来比喻对朋友的一种连绵不断的思念之情。(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8、按原文补出空格处的句子。(8分)1.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2.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3. ,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4 .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答案:1.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2分)2. 山不厌高 , 水不厌深 。(2分)3.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2分)4.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苏轼的意义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

52、,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其实,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他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 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无论是他的上皇帝书、熙宁变法的温和保守立场,以及其他许多言行,都充分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像的正统迂腐气。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

53、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已不是“一为黄雀哀,涕下谁能禁”(阮籍)“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陶潜)那种具体的政治哀伤(尽管苏也有这种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除了出家做和尚。然而做

54、和尚也仍要穿衣吃饭,仍有苦恼,也仍然逃不出社会。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味,欲辨已忘言”的陶渊明,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终唐之世,陶诗并不显赫,甚至也未遭李、杜重视。直到苏轼这里,才被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并从此之后,地位便巩固下来了。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

55、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苏轼是文艺全才,是中国文人最亲切喜爱的对象,尽管比起屈、陶、李、杜来,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B苏轼与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一样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但不同的是他似乎没有难以想像的正统迂腐气。C苏轼最早将人生的空漠之感在文艺领域中充分透露出来,但纵观苏轼的一生,他从来没有真正退隐过。D陶渊明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是一种对政治的退避;而苏轼诗文里所表现出来的则是对社会的退避。10根据原文,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

56、高,却成为文艺史上的重要人物;由此可见本身文艺成就低也同样可以成为文艺书上的重要人物。B苏轼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因此成为美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可见只要谨受儒家思想就一定能在美学史或文艺史上产生巨大影响。C千年以来,陶诗一直以苏化的面目流传着,是因为陶潜最符合苏轼的标准,苏轼对陶渊明顶礼膜拜,并将其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步,且此地位得到巩固。D陶渊明的诗因为有苏轼的抬爱,从宋代开始才显赫起来;如果没有苏轼的发现,陶渊明及其诗歌在文学史上肯定没有现今的崇高地位。11在作者看来,苏轼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重要人物。请根据文章,概括其中

57、的道理。(6分)答案:9.【答案】C【解析】A,根据第1段可知题支中“中国文人”错误,应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 B,根据第2段可知题支中“不同的是他似乎没有难以想像的正统迂腐气”错误,原文中“苏轼也有迂腐气”。D,根据第2段第3段可知苏轼的退隐既有对政治的退隐也有对社会的退隐。10【答案】C【解析】A,因果推论不当,“不太高”不等于“低”,前提错误。B,“只要” “就”条件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D、假设推论不当,“肯定”一词武断。)11(1)苏轼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积极进取。(1分)(2)苏轼最早将自己对政治与社会的退避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生空漠之感表现在作品中

58、。(3分)(3)苏轼在文学艺术上发现并追求了陶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极平淡朴质的艺术风格。(2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文后题目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2、“丘山”一词代表什么?请结合诗歌背景知识简析之。(2分)12、请找出诗歌前后呼应的四句诗。(2分)前: , 。后: , 。14、诗歌第二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析之。(4分)答案:12、“丘山”一词代

59、表什么?请结合诗歌背景知识简析之。(2分)答:代表“田园生活”,与“尘网”相对。“尘网”在这里并不是人类社会之意,而是与广大乡村(田园生活)格格不入的庸俗官场(封建社会的政府机构)。因此,“丘山”所指应该是作者向往的田园生活。13、请找出诗歌前后呼应的四句诗。(2分)前: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4、诗歌第二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析之。(4分)答:描绘了一幅开荒种田、独居草屋、植榆柳、栽桃李、时闻鸡鸣狗吠、不为官场杂事打扰的悠闲自在的生活图景,意境深远,耐人寻味。15、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不少于100字)。(6分)教学资源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枝瘦影,漫溢暗香。教学资源网答案: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枝瘦影,漫溢暗香。梅花,俏皮而又含羞的开在桥头、小院,傲立在风雪中。含羞的玉朵,不时惹得北风吹拂衣袂,将那漫天的花香清影,留给踏雪寻雅的诗客,留给临枝弄舞的翠禽,留给追梦寄怀的智者,也留给失落孤独的旅人。6分。具体、生动、形象各2分。- 32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