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内容及其解析一、组合型选择题 (一)题型特征 是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此类选择题一般由三部分组成:表述关系的题干;根据题干要求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事件或现象,并以数字序号列出;由不同的数字序号组合成的备选项。有些组合型选择题还要求将有关事件或现象按照一定的关系(时间、区位、逻辑关系等)进行排序。此类题考查角度有两个:一个是将同一历史时期的事件或同一历史事件产生的影响进行归类组合,这种情况考查的知识的跨度不大,但分析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思考的能力;另一个是将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历史事件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种情况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考查
2、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因此,组合型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容量大,信息范围广,能从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二)、解题指导(1)肯定筛选法,它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择肢,确定一个正确的选择肢,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择肢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2)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择肢,排除包含这些选择肢的组合,再逐步筛选,得出正确答案。(3)辨别法,即用肯定筛选法选出绝对正确的选择肢,用否定筛选法排除绝对错误的选择肢,从而缩小范围,针对不能直接用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确定的选择肢根据所学知识辨别是否符合题意。(
3、三)、例题解析【示例1】 日本国史略记载:“阿倍仲麻吕从遣唐使西游,为留学生性聪敏,好读书,唐玄宗爱其才而厚遇之,于是更姓名为晁衡,遂入仕于唐,官至秘书监。”该材料说明 ( ) 唐朝政府任用外国人做官 中日两国友好交往 中华文明促使日本大化改新 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朝代 A. B. C. D. 解析 对于四选三式的组合型选择,用排除法比较简单。本题材料没有反映中华文明促使日本大化改新。排除含的选项。 【示例2】下列关于中国与联合国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之一,并且是常任理事 国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就积极参加联合国的重大活动 如今中国在联合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
4、项原则”成为联合国的基本准则 A. B. C. D. 解析 1945年4月,在旧金山会议上,签署了联合国宪章,中国是签字国之一,从而成为创始国之一,中国并被确定为常任理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71年才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因而从新中国成立到1971年没能参加联合国的重大活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对外政策不断成熟,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不是联合国的基本准则。答案 C(四)方法探究(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技巧)对于四选三式的组合型选择题,用排除法比较简单,排除包含不符合题意的选择肢的选项即可;如果某
5、一选择肢在四个选项中都存在,这一选择肢是必选内容,不必审看;对四选二式的组合型选择题,肯定法与否定法结合使用;对不定量的组合型选择题,即符合题意的选择肢不定,少则一个,多则四个或四个以上,这类题一定要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二、程度型选择题(一)题型特征又称最佳型选择题,此类题型在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题干与备选项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其他选项因不够全面或不完全切题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其特点是:题干与各备选项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在题干中往往用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形容词作为限定条件,如“根本的”、“最突出的”、“主要”、“直接”、“最早”等。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6、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等。(二)解题方法1.理论分析法。通过分析题干与备选项的逻辑关系,运用相应的逻辑关系理论(现象与本质、主与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进行分析,从而选出最佳选项。 2.特征分析法,即结合实际情况,把事实、现象或结论放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分析,选出最能体现阶段发展趋势的选项。(三)例题分析【例1】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强调“天人合一”和“君权神授”。其最主要的积极影响是 ( )A.使儒家思想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B.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C.结束了思想混乱的局面,维护了封建统治D.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遏制专制皇权,防止暴政的出现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运
7、用优选法对备选项逐个进行比较、分析,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成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理论基础,而大一统的实现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与其他备选项相比,B项程度最深,符合题意。答案 B【例2】 近代有学者认为:“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能够直接证明此论点的是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C.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D.建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取得长足的发展 解析 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转瞬即逝的现实”进行分析,可知题干表述的是短暂的
8、资本主义黄金时期。然后根据设问,结合史实,把事实、现象或结论放在特定条件下分析,选出最能体现阶段发展趋势的选项,本题要抓住“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繁荣”这一特征来解答。 提示:(方法探究)巧用比较优选法解肯定式选择题一是比较筛选题干中的各种信息,选出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信息,即“题眼儿”(也称关键词或关键句),找到“题眼儿”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主要从时间限定语、空间限定语、程度限定语和特征限定语等角度来确定,从而领会题意,把握答题方向。二是比较优选备选项,首先运用相应史实比较各备选项中的叙述与史实是否相违背,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其次运用备选项与题干的关系排除与题干无关但说法符合史实的选项;最后运
9、用史论结合法,进行程度性的优选,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三、逆向型选择题(一)题型特征逆向型选择题,就是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的选择题,也称为否定选择题。此种题型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即在试题中有三个备选项是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试题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的选出来。该题型结构特点是在题干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提示语。(二)解题指导概念法。在做此类题时,要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概念,要注意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对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推理法。若
10、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正误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 直选法。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三)例题分析【例1】 某一历史兴趣小组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一五”计划进行研究调查,寻访历史见证人,了解当时工业化起步的有关史实。下列史实与这一次调查不符的是 A.主要重工业集中在东北地区 B.中西部地区新建了钢铁、煤炭等工业设施C.农村正进行土地改革 D.城市公私合营掀起高潮 解析 1952年土地改革在全国基本完成,由于土改后形成的小农经济很难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所以,“一五”计划期间,国家
11、在进行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当时看到的情景应该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而不是土地改革。【例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召开的国际会议,没有苏联首脑出席的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解析 出席开罗会议的只有中、美、英三国政府的首脑。苏联没有参加,因为开罗会议针对的是日本,而苏联和日本还没有处于战争状态,斯大林拒绝参加。强调创新教育的今天,逆向型选择题显得尤为重要。在复习过程中,对问题的分析要注意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不要受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思路的限制,要注意坚持一分为二,运用重点论与两点论结合的分析方法。、配餐作业(实战演练)1.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
12、阿诺斯指出:“不论从欧洲的角度,还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一个历史转折点,引人注目。”其“转折”表现为 由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到两种社会制度并存 新建立的国际组织有效地防止了世界性战争的爆发欧洲中心地位动摇,大多数国家成了债务国 亚、 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 面 A. B. C. D.解析 本题是四选三式的组合型选择题,用排除法。通过辨析可知,错误,因为新建立的国际组织国联,名义上宣布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实质是英法操纵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对日本侵略中国、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都没有起到防止战争的作用。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
13、年国联宣告解散。答案 C2.一位学者写道:“留在人们记忆里、口碑里的,每逢校庆就会被着意描述的蔡元培时代的北大,早已是北大人的一个美丽的梦。”今天人们怀念“蔡元当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 是新青年最早的创办地点 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是发布“尊孔”号召的基地A. B. C. D.解析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北京大学,蔡元培任校长,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新青年最早创办于上海,北大不是发布“尊孔”号召的基地。答案 D 3.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 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
14、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中央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包括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 国际市场发展的需要 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发展的需要 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A. B. C. D.解析 中国农村土地承包,主要是针对国内农村的发展问题,并没有涉及国际市场问题。一般说来,国际市场主要涉及商品问题,而土地承包主要涉及土地使用权问题,与国际市场的发展关联大。答案 C4.19世纪20年代促进法国资本家“求富”的因素有 与英国邻近,便于吸收先进技术 原有工场手工业比较发达 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15、小农经济的发展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法国工业革命发展的原因,显然法国小农经济的发展,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劳动力缺乏,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 进行,它是阻碍因素。 答案 A5.1919年6月,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在巴黎凡尔赛宫签订。之后,协约国又相继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签订了和约。凡尔赛和约连同这些条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该体系使 欧洲的奥匈帝国解体 中东的土耳其帝国的领土扩大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瓜分 日本的发展受到压制A. B. C. D.解析 巴黎和会建立的凡尔赛体系,使德国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奥匈帝国解体,中东的土耳其帝国瓦解,领土大大减小
16、,而日本获得了既得利益,其发展未受到压制,日本的发展受到压制是在华盛顿会议上。答案 A6.某收藏古币的爱好者一次意外获得了一枚古币,上 面有“开元通宝”字样。据你推测此古币应最早流通于下列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 A.唐高祖 B.唐玄宗 C.宋太宗 D.明太祖 解析 结合“开元通宝”的特征进行分析,可知钱文中的“开元”是“开辟一个新纪元”的意思,是唐高祖7.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魏征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为此贞观时期采取的主要政策是 A.治安中国,绥之以德B.革新政治,加强法制C.轻徭薄赋戒奢从简D.内
17、重民生,外修和睦解析 解答本题的前提是正确理解材料中唐太宗的主要意旨,结合材料可知,唐太宗的意旨是让帝王能够约束自己,重视民生。8.宋词和元曲的繁荣、世俗文学的出现是宋元时期文学发展的特点。形成此特点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 ) 小农经济的发展 市民阶层精神生活的需要 当时复杂的社会矛盾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 A. B. C.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他们对精神生活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因此出现了反映市民生活的文学作品,而且宋元时期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社会矛盾尖锐的时 期,这些现象必然在文学领域里有所反映。9.“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
18、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出现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 A.西方文明的传入B.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C.新文化运动的发展D.辛亥革命的影响 解析 由材料可知近代在服饰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在社会生活方面进行了改革。10.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建立了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主要途径有( )出国留学考察 就读新式学堂 阅读和翻译西方书籍 创办近代报纸和组织 A. B. C. D. 解析 结合史实可知,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阶级,阅读和翻译西方书籍,萌发向西方学
19、习的新思想;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通过派遣留学生和创办新式学堂等方式培养人才,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为宣传变法创办了近代报纸和维新组织。11.中国共产党87年来始终以强国富民为己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推动理论创新,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实践。这最早体现在 A.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理论的实施D.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解析 四个备选项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但从四者的时间来看,中共二大在科学分析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指明了中国革
20、命的发展方向, 明确了党所面临的该阶段的任务,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第一次相结合的产物。答案 A12.19361940年,五年内上海工人每年每月的工资增加了2.6倍,而同时期生活用品的价格却上涨了4倍左右。据你推测,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汇率被列强操控 B.南京国民政府的腐朽统治 C.日本帝国主义野蛮的经济掠夺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萎缩 解析 解答本题重点抓住材料中的时间这一关键信息来分析,19361940年的上海处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之下,日本帝国主义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在沦陷区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如实行统制经济、控制金融、征收苛捐杂税等,导致物价高涨,人民
21、生活水平下降。答案 C13.传统的中国人不论男女,都留长发,并蓄长辫。到近代,掀起了剪辫子运动。这一运动兴起的背景不包括 ( ) A.清政府被推翻 B.袁世凯强制推行C.西方文明的传播 D.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 解析 剪辫子运动兴起于民国初年,是中华民国 临时政府提倡的,并不是袁世凯强制推行的。14.1919年上海淞沪护军使卢永祥电称:“此次 沪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失此不图,将成大乱。”此次风潮的结果不包括A.释放了被捕学生B.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C.收回了山东的主权D.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解析 材料所述内容为五四运动,其结果包括释放了被捕
22、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山东主权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没有收回,中国是在华盛顿会议外通过中日协定收回的。答案 C 15.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对这 次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接受了共产国际的领导B.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C.取消了李德、博古的军事最高指挥权D.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解析 遵义会议召开时,由于发报机被打烂,无法与共产国际联系,共产国际也不可能派代表来参加长征途中的紧急会议,因而没有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的会议。16.美国历史
23、学家费正清说:“了解日本在迅速西方化方面取得成功的真正秘密的历史学家,也掌握着远东近代历史的线索。”日本“在迅速西方化方面取得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A.以天皇为首的封建力量强大B.改革措施全面而有效 C.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D.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解析 材料所述内容为日本明治维新,其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日本明治政府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联合的政府,保留部分封建残余,说明封建势力存在,但作为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明治维新,能取得成功,说明封建力量相对弱小。17.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不包括 A.法德由于普法战争遗留下的矛盾B.俄奥争夺巴尔干半岛的矛盾 C.英德争夺殖民
24、地的矛盾 D.美西争夺海外市场的矛盾 解析 一战主要发生在欧洲,因此主要矛盾表现在欧洲列强之间。美国和西班牙有矛盾,如争夺波多黎各的美西战争,但在一战前,不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18.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外国的干涉和国内的叛乱,为了把所有的人力、物力都集中用于战争,苏维埃政府陆续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在经济方面的措施不包括 A.实行余粮收集制B.生活必需品实行分配C.按劳分配D.禁止商品流通解析 题干所述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按劳分配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19.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包括 A.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B.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C.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促使各国找到了应对经济危机的正确方式 解析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各国纷纷寻找对策,美国实施的罗斯福新政是一种应对经济危机的正确方式,但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是一种错误的方式,因此不能说各国找到了应对经济危机的正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