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四 生物与环境专题概述:本专题涉及许多社会热点问题,如生态农业、低碳生活、低碳工业等。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从命题内容上看,试题的难度不大。生态系统方面,常考点主要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环境保护方面主要侧重于全球性环境问题和生物多样性。考纲要求:(1)生态系统的结构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考点分析: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具体考点:1、生态系统的成分成分构
2、成作用(主要生理过程)营养方式非生物成 分非生物的物质和 能 量光、热、水、土、气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成分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化能合成细菌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自养型消费者动物、寄生微生物、根瘤菌消费有机物(呼吸作用)异养型分解者腐生微生物、蛔虫分解动植物遗体(呼吸作用)2、生态系统的成分易错点及特例易错点特例细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特殊的消费者动物都是消费者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食动物属于分解者生产者是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包含绿色植物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营寄生生
3、活,属于消费者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每条食物链(网)的起点总是生产者,最末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为多种动物,有任何间断都不算完整的食物链。(2)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3)在食物链中,当某种生物大量增加时,一般会导致作为其食物的上一营养级数量减少,作为其天敌的下一营养级数量增多,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外界因素而大量增加时,一般除导致上一营养级减少,下一营养级增加外,还会导致与其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数量下降 (4)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并非取决于生物的数
4、量。典例精析:例1.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解析: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合成有机物,它包括光能自养型生物和化能自养型生物,化能自养型生物大多为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等。 答案:D例2.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B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C丁的CO2含量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D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小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丁
5、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一个生物群落应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有些真核生物也是分解者,如蚯蚓;臭氧层的破坏是由氟氯烃的大量排放所致;一般来说,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大。答案:B例3. 下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解析:据图示知,该食物网有9条食物链;硅藻是生产者;磷虾只捕食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硅藻,属于第二营养级;蓝鲸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严禁过度捕杀。答案:C例4下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6、)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2个,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的只发生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戊都是生产者。与丙可能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还有乙和丁,因此丙的数量减少辛可以从乙和丁处获得能量,因此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辛在食物网中占有3个营养级。除丁和辛、丙和乙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外,乙和丁之间也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答案:D例5.下图所示是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食物网含_条食物链,猫头鹰占有的营养级是_,属于_级消费者。(2)兔
7、与鼠的关系是_,蟾蜍与蜘蛛的关系是_。(3)由于某种原因鼠突然死亡,短期内蛇和蟾蜍的数量变化情况依次是_。解析:该食物网共有7条食物链。由于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以多个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导致了其所占营养级的级别和消费者的级别有多个。从植物开始为第一营养级,由此推知,猫头鹰可以是第三、四、五、六营养级。从植食动物开始为初级消费者,由此推知,猫头鹰可以是次级、三级、四级、五级消费者。 兔与鼠均为第二营养级,以植物为食,属于竞争关系。蟾蜍与蜘蛛有两层关系,一是蟾蜍以蜘蛛为食,属于捕食关系;二是二者同时以食草昆虫为食,属于竞争关系。鼠突然死亡,猫头鹰因捕食种类较多,数量影响不大,但蛇因食物来源减少而出现下降
8、。蟾蜍成为蛇的唯一食物,其数量因蛇的过度捕食逐渐下降,蟾蜍下降也导致了蛇数量的下降。答案: (1)7三、四、五、六次、三、四、五(2)竞争竞争和捕食(3)下降、下降考点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具体考点:1、能量流动概念的理解能量的输入能量的传递能量的输出能量的流动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生产者(绿色植物)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传递方向 流动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调整能量流动关系光合作用能量流动伴随物质循环进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传递效率能量金字塔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生态系统的三方面功能的比较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来源光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9、中循环利用生物或无机环境形式光能(无机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物理过程、信息素、植物和动物的异常表现和行为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多种途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反复利用、循环流动、具有全球性单向或双向范围 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 生物圈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联系(1)共同把生态系统各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基础,而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1)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全部生产者固
10、定下来的太阳能的总量。(2)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的去路有三条:自身呼吸散热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但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4、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在解决有关能量传递的计算问题时,首先要确定相关的食物链,理清生物与生物在营养级上的差别,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解题时注意题目中是否有“最多”、“最少”、“至少”等特殊的字眼,从而确定使用10%或20%来解题。设食物链为ABCD,分情况讨论如下:已知D营养级的能量为M,则至少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M(20%)3;最多需要A营养级的能量M(10%)3。已知A营养
11、级的能量为N,则D营养级最多可获得的能量N(20%)3;最少可获得的能量N(10%)3。如果是在食物网中,同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中获得能量,且各途径所获得的生物量相等,则按照各个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算后合并。在食物网中分析,确定生物量变化的“最多”或“最少”时,还应遵循以下原则:a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多。b生物间的取食关系越简单,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少。5、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3)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典例精析:例1研究人员在对甲、乙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调查后发现,两
12、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总能量相同,甲生态系统只有初级和次级消费者,乙生态系统则有初级、次级、三级和四级消费者。如果其他的因素都一样,则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A甲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乙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B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但乙生态系统则相反C甲、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D乙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大于甲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总能量解析:由于消费者的总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的一部分,因此B、C项的说法都不正确。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能量逐级递减,因此食物链越长的生态系统中,储存在生物体内的能量越少。乙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数量多于甲
13、生态系统,因此乙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小于甲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答案:A例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一般情况下,次级消费者增加1 kg,生产者至少增加100 kgC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D从能量关系看 解析:仅仅是流经该生态系统内部总能量的一部分,所以A错误;次级消费者增加1 kg,生产者至少增加25 kg,所以B错误;从能量关系上看,所以D错误。答案:C例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14、()A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一般情况下,次级消费者增加1 kg,生产者至少增加100 kgC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D从能量关系看解析:仅仅是流经该生态系统内部总能量的一部分,所以A错误;次级消费者增加1 kg,生产者至少增加25 kg,所以B错误;从能量关系上看,所以D错误。答案:C例4.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甲、乙、丙、丁构成生物群落,箭头表示循环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中的气体X是指CO2和COB完成过程的能量主要是由过程提供的C丁经过程获得的能量占甲、乙、丙总能量的10%20%D丙处在第三营养级解析:生物群落与无
15、机环境之间的碳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故图中大气中的气体X代表CO2;图中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丙为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完成过程的能量主要由太阳能提供;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答案:D例5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碳循环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B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图中E生物数量大量减少,推测短期内与之相邻的两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发生的变化是D增加,F减少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DAC过程中碳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FB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解析:分析图形,A
16、、B、D、E、F均有箭头指向C,则C是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库。A、C之间为双向箭头,A为生产者。A、D、E、F均有箭头指向B,则B为分解者,D、E、F为消费者。图示中包含的食物链为ADEF,故E减少,短时间内D增加,F减少。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答案:C例6.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请回答:(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_之间进行传
17、递。(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和_。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_。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种类和作用。理解题意,理顺各种生物间的关系,区别生态系统的各种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植物释放出的物质X既能吸引甲昆虫的天敌,又能驱赶乙昆虫,故X分别在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和乙昆虫之间进行传递。影响甲昆虫取食的信息来自生物(植物),影响甲昆虫在白天活动的物理信息来自环境。影响乙昆虫活动的物质X是化学信息,影响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的信息是物理信
18、息。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的信息是利用蜘蛛网的振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故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后,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天敌数量减少。答案:(1)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2)无机环境生物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物理信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天敌数量减少考点三、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及环境保护具体考点:1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机制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1)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平衡和稳态。实例:如下图所示的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化。(2)
19、正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若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因此,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重,鱼类的死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项目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本质 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遭到外界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影响因素 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弱,恢复力稳定性越高 原因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为负反馈调节 关系 都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评价指
20、标,二者通常成相反的关系 3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和功能的协调。4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5全球性主要环境问题归纳比较(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项目温室效应 酸雨 臭氧层破坏 形成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增多 人类活动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和氯氟烃增多 危害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水体酸化;伤害植物的叶和芽;腐蚀建筑物和金属材料 导致人类患皮肤癌、白内障等
21、疾病;农作物减产 防治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大力推广植树造林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脱硫煤;开发新能源;大力推广植树造林 减少氮氧化物和氯氟烃的排放 6.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引发生态危机的机理分析外来物种入侵就是指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这些被称为生物入侵者的物种或外来种不仅会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还会对“入侵领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破坏生态平衡。(1)对人类的影响:一部分有害,一部分有益(2)对侵入地原有生态系统的影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原因分析:适应侵入地环境,没有天敌,增长迅速。典例精析:例1
22、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解析:外来的物种迅速繁殖、扩散并危害当地生物多样性,这种现象称为生物入侵;生物多样性的易地保护是指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
23、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答案:B例2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高栖息地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理解。小草为生产者,属于间接价值。小草的生长对和它具有竞争关系的种群不利,B项错误。C项中其不知道的基因价值属于潜在价值。为害虫天敌提供栖息地,属于间接价值,D项正确。答案:B例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解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通过其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来实现的,其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受到破坏后越难以恢复,故恢复力稳定性越差,所以A、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每种物种都维系着它们所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维持着其所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选项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