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陆良联中2021届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在分封制下,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自己仅仅是周王的部下大臣,自己的领土也仅仅是国家土地的一部分,这一认知直到春秋中叶都没有大的改变。这说明分封制()A进一步强化了宗法等级秩序 B实现了拱卫周王室的目的C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 D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2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每郡设监郡御史一名,是中央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在每郡设置的派出机构
2、,其职责主要在于监察一郡地方官吏。此后,这种派出管理制度一直延续至清代。这一制度()A削弱了地方权力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 D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3在北宋,关于监察官员的遴选,司马光说:“凡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晓知治体。”这表明司马光主张()A侧重监察吏治腐败现象 B扩大官员的遴选范围C重视监察官员自身素养 D建立完整的监察体系4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3、B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5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A彰显人的自我意识B摆脱儒学思想束缚C动摇社会等级观念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6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D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7鸦片战争后的十几
4、年间,以“夷”称外国人,依然成为常态。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夷”字的使用自此受到了限制。这反映了清政府()A认可了平等外交的思想 B开始向西方学习法律C放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D传统观念的重大变化8津京陷落后,西方列强虽没有把慈禧太后列为“首祸”,却以另一种方式“惩办”了她,把她赶出了深宫,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的滋味,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日的威严。给慈禧太后造成此影响的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的北伐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义和团在北京的发展 D英法联军进入北京9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
5、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反映了资政新篇()A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C克服了农民阶级局限并具有可行性 D获得了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 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不久即被废止,袁世凯于1915年称帝,张勋于1917年拥清废帝溥仪复辟等事件,反映了“自由、平等、民主”的观念在当时并未成为人们内心的坚定信念。这些留给后人的借鉴意义是()A军阀割据是中国进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B民众启蒙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前提C民众的皇权思想导致民主共和制度全面失败 D政治民主化的基础是经济的现代化11李敖说:“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
6、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对“岔路”一词的解释最恰当的是()A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B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背道而驰C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运动初衷 D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12据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刊物政治生活周刊记载:“(1925年)北方地区的国民党,已经走上了一条政党的轨道,已经有了比较严密的组织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表现出了长足进步。”这主要得益于()A中国共产党的妥协让步 B中国国民党的正确领导C国民党得到民众的支持
7、D国共合作的强有力推动 13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认为:“到1940年,华北乡间的无数农民第一次被组织起来,受革命观念的教导,达到某种程度的政治和经济解放。他们现在为中国抗战构成了一个比绵延的堡垒和堑壕还要机警和有伸缩性得多的活的屏障。他们是中国动员起来抵抗法西斯恶性病侵略的健康的细胞。”该观点意在()A肯定了广泛发动农民对抗战的意义 B揭示了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C赞扬“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正确性 D指出中共的主张得到了群众广泛支持14学者李里峰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时常成立农民协会、妇女协会、贫农团。如果原来有党支部的地方,会扩大党支部规模;如果没有党支部的地方,会慢慢发展党员,建
8、立党支部,成立村政权,还会对农民进行训练,成立民兵队。这充分说明土改时中国共产党()A突出对地主阶级的斗争与改造 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注重基层组织形式建构的探索 D注意维护地方的社会秩序15近代中国实业教育是伴随着洋务运动而兴起的,从“洋务教育”到“戊戌教育”,清政府在大、中、小学堂均未建立前率先创办各类实业学堂,但实业教育毕业生所学非所用的情况在当时非常普遍,被时人戏为“失业教育”,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工业发展缓慢B缺乏相应社会环境 C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D学习西方层次过浅161979年7月,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相关决议和法律,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
9、员会;县和县级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将原来人大代表选举中采用的等额选举改为差额选举。以上举措()A确立多党合作、民主协商制度 B正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完善制度以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 D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72017年海南省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0 817元和12 902元,较之于1987年,分别增长了30.3倍和7倍。此外,海南环岛高铁已全线开通,旅游业、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医疗健康产业等12个重点产业均有重大发展,特色产业小镇、美丽乡村建设也蓬勃兴起。海南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A自然环境的独特优势B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C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D改革开放
10、的不断深化18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这反映了当时()A法制建设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密切相关 B法制工作围绕组建新政权展开C法制建设开始迈向制度化 D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实行19浙江大学陈剩勇教授指出,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国家,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建构公共协商机制,通过各方平等自由的对话讨论和协商的过程,达到利益表达、利益协商和利益实现,应是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首选价值。材料认为()A新中国民主政治逐渐与时俱进 B政治协商制度适合中国国情C中国政府在积极推进协商民主 D
11、政治协商制度独具中国特色20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天津等地发表一系列谈话,史称“北方谈话”,强调“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这一论述表明邓小平()A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知 B主张政治上实行系统的拨乱反正C明确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理性反思2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A人才选拔
12、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22建国以来我国的外交地位不断提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中国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等重大活动。这反映我国的外交策略是()A积极开展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C谋求与新兴民族国家的合作 D睦邻友好促进周边局势的稳定23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主张“组织有计划、有秩序的战略退却,把从城市的退却和向农村的进攻巧妙地结合起来,使革命在更为广泛而深刻的阶级基础上向敌人展开了新的进攻”。毛泽东这一主张反映了()A民族矛盾的冲突
13、加剧 B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 C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红军长征战略的正确24根据规定,雅典公民个人可以在公民大会上提议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律,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实质上表明()A雅典重视男性公民的民主权利 B雅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C雅典注重依法治理城邦事务 D雅典城邦整体利益高于一切25查士丁尼法学总论规定,若善意且合法地取得某物,那么就应该根据使用与持有该物的时间而获得其所有权,无论其取得的方式是购买、赠与或其他合法途径,还是因为不知情而误信该物原所有者为其真正所有者。这一规定()A诚信未从道德过渡到法律 B兼
14、顾善意与公正的诚信观C使用伦理原则进行司法判决 D将诚信原则技术化融入法规26公元前5世纪,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其12块铜表内容分别为:传唤、审判、执行、家长权、继承及监护、所有权及占有、房屋及土地、私犯、公法、丧礼、前五表之补充、后五表之补充。法律内容表明十二铜表法()A标志着世界从此出现成文法 B以维护罗马国家利益为重心 C侧重规范和维护公民利益 D是奴隶主剥削奴隶的护身符27 187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投票法案,将口头表决改为秘密投票。这表明英国()A扩大选民投票范围 B保护选民投票自由C确立人民主权 D实现全民普选28美国的先贤们,无论是华盛顿,还是亚当斯,总是把美国政府称为“共
15、和政府”或“自由政府”,而不是今天美国政府自我标榜的“民主政府”。对其原因解释合理的是()A精英政治更有利于美国 B美国先贤们缺乏民主意识C美国不是一个民主国家 D代议制民主降低行政效率29 1875年宪法是一部不完备的宪法,未提及国家预算,没有规定公民权利,也没有单独规定司法权及地方政府。但是它是法国唯一能持久存在的宪法,从1875年一直存在到1940年。这主要是因为该宪法()A赋予总统较大的权力 B是各派别相互妥协的产物 C注重协调所有阶层的利益 D实行联邦制共和政体30现代世界史中讲道:“德国统一的方式和事实在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欧洲的自由主义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体现在19世纪德
16、国的统一()A保留了旧的王朝的专制传统 B使德国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C改变了当时欧洲各国的力量对比 D遏制了欧洲民族主义的潮流3115世纪,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下列对此说法认识正确的是()A当时欧洲经济水平全球领先 B16世纪后地中海商业更兴旺C利益驱动下的西欧积极探索 D英国和荷兰是航海时代先驱32“17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相
17、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16和17世纪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这里的“优势”主要是指()A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B欧洲新贸易中心的形成C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D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33在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早期,大量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经济发达的英格兰各地的工业城市,1801年至1845年,英格兰的爱尔兰移民从2.2万人迅速增长到100多万人。这实质上说明()A移民潮促进了英国农业近代化 B城市化进程加快推动工业革命C爱尔兰圈地运动导致农业破产 D英国的工业化改变了社会结构3419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
18、贸易却出现了多个中心的格局。出现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英国海外殖民地大幅减少 B自由贸易政策的普遍推行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速开展 D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35公元前5世纪中叶,由于社会需要,古希腊出现了“教授智慧”的智者。但是到了后期,某些智者为达目的,通过不顾事实地玩弄概念,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因而有些人又把智者称为诡辩者。材料反映出在古希腊()A思想学术走向没落B诡辩亦为社会需要C个人主义有泛滥迹象 D智、诡界限逐渐消失36列宁认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
19、本主义(特别是要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这一认识实行的政策有效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当时正面临协约国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猖獗进攻C这一认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根本的修正D该认识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提出37 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杂志经常刊登各种或美观或美味的食品广告。这些广告代表了当时最高级别的摄影和印刷水平,一度成为苏联那个年代的标志之一。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A苏联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B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显现,居民消费乏力C新经济政策得以恢复,经济充满活
20、力 D赫鲁晓夫改革初现成效,农业生产局部改善38“罗斯福新政再分配式的、保护主义的、政府主导型的政策虽然经济上往往不大成功,但政治上却颇受欢迎:往往立竿见影,不但有一个清晰的行动主体,而且其政策往往指向一些集中的、直接的、阶层性或行业性的受益者,这些受益者可以立刻成为这些政策的政治同盟军。”这一政策最可能是()A实施以工代赈的政策B鼓励农民减耕减产C下令银行停业整顿D颁布工业复兴法39学者许倬云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有了两种选择:一种是以国家权力有计划地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制约财富的分配。另一种则是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上,制定各种节制资本与保障人民福利的政策。”这两种选择()A说
21、明实行福利主义政策已成为共识 B均通过经济改革改变了国家的性质C反映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趋势 D都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4020世纪60、70年代,关贸总协定相继通过一系列决议,主要内容有在关税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以普惠制待遇,为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提供方便,允许发展中国家之间实行互惠关税而不给予发达国家等。这表明()A全球化推动着世界市场体系走向公正合理 B发展中国家掌握了世界贸易政策的话语权C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冲击着旧的经济秩序 D亚非拉经济发展大大改变了原有经济格局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41. (20分)古代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下
22、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代粮食亩产水平(市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春秋战国91(全国)614.82.394%秦汉117(全国)1 048.355.7294%魏晋南北朝122(北方)215(南方)1 167.73.8590%隋唐124(北方)328(南方)1 450.926.4290%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材料二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
23、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至隋唐农业发展的趋势。(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商业革命”的不同表现,分析两者结果迥异的根本原因。(10分)(3)指出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古代中国经济结构对社会变革的影响。(6分)42 (20分)“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而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的梦,是中国人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晚清以来, 在东西方列强的持续侵略和残酷压迫中, 现代“民族”观念逐渐引入。革命党人反对国内民族的压迫, 立宪派人士则宣传建立彼此相
24、依的大民族共同体。1917年李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中国最为最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据黄兴涛等民国时期“中华民族 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等材料二“中国梦”是百年来的“现代化”梦想,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许多中国人的个人梦财富、名誉、地位;二是中华民族的国家和集体之梦大国梦、强国梦。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结合在一起,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梦想。提到“中国梦”,很多人自然而然得想到“美国梦”。美国梦的核心观念是,“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认为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据程美东、张学成当前“中国梦”研究评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 “中华民族复兴”这一观念形成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异同。(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梦”提出的意义。(4分)- 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