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陆良县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1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春初砍山,众木尽噘。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这种耕作方式开始被取代是在()A. 商代B. 春秋战国C. 西周D. 西汉【答案】B【解析】【详解】从“春初砍山,乘热下种”可知这是原始的刀耕火种,结合所学可知这一耕作方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被铁犁牛耕取代,B项正确;商代和西周时期,是刀耕火种时期,AC两项不符合“被取代”的要
2、求;西汉时期铁犁牛耕已经得到推广,D项不符合“开始”被取代,错误。2.下列关于铁器牛耕的使用与推广表述正确的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促进了私田的开垦,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加速了旧贵族的分化没落 始于春秋战国时期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犁牛耕,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标志,这一生产方式的使用和推广,促进了私田开垦和土地私有的发展,从而加速了贵族的分化和社会的转型,所以四个说法都是正确的,C项正确;其他三个选项在组合时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分析不全面,ABD三个选项都是错误的。3.“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
3、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 西汉长安B. 唐朝前期洛阳C. 北宋开封D. 南宋临安【答案】C【解析】据材料“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夜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夜市的繁荣,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期的开封,故C项正确;西汉和唐朝对商业的时间和空间有严格的限制,故A、B项错误;南宋不是夜市最早出现的时间,故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关键信息“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夜市”,学生应该正确理解这反映了商业时间突破了限制,结合宋代史实即可正确判断。4.明清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地区纺织业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这种生
4、产关系出现的标志是()A. 出现雇佣与被雇佣关系B. 政府鼓励私营手工业的发展C. 产品面向市场D. 洋务运动兴起【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在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了以雇佣关系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A项正确;明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并没有鼓励私营手工业的发展,B项错误;产品面向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表现,不能反映这种新的生产关系的本质特点,不是其标志,C项错误;洋务运动是近代西学东渐的实践,而非明清时期江南纺织业中出现的新的生产关系,D项错误。【点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商品经济发达的产物,其本持特点是雇佣。5.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
5、并,过则有罚。”这反映的实质是 ( )A.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 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 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D.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答案】C【解析】【详解】清政府对私营手工业生产规模的严格限制,从实质上反映的是封建专制政府对新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作用,C项正确;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新的生产关系,不能反映清政府“限制”政策的实质,A项错误;清朝前期机户兼并,是经济现象,不是政府干预的实质,B项错误;清政府的这一规定,不利于手工业的扩大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不能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D项错误。6.小农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
6、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长期存在阻碍了中国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关于小农经济说法错误的是()A. 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B. 具有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等特点C. 铁器牛耕是其存在条件之一D. 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完全解体【答案】D【解析】【详解】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但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D项说法是错误的,符合题意;ABC三项说法与史实吻合,不符合题目要求。7.鸦片战争后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这则材料反映出:()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B. 松、太的棉纺织水平下降C. 家庭手工业
7、在外国商品冲击下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 中国手工棉纺织价格下降【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提出洋布量大价廉,导致以纺织业为主的村落生产萧条,棉花经营生产者纷纷破产等,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冲击下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出中国人投资近代工商业,A项错误;松、太“布市”消减大半,是生产的亏损,不是生产水平的下降,B项错误;棉花客“折本”是棉纺织业者的破产不是棉纺织品的价格下降,D项错误。【点睛】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地区手工棉纺织业的破产,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8.1895年7月19日,清廷发布上谕:“图自强而弭祸患以恤商惠工为本源。”其结果是
8、()A. 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B. 促进了民族工业的产生C. 抵制了外国对中国侵略D. 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1895年”清政府下令奖励工商业,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政策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A项正确;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的六七十年代,B项不符合题意;清政府奖励实业的政策,并不能抵制外国对中国的侵略,只是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项错误;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D项错误。【点睛】中国民族工业的第一个发展高潮出现在甲午战争后的19世纪末。9.下列是促进民族工业短暂春天阶段的原因包括()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南京临时政府提出鼓励
9、实业法令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出现在一战期间,这是辛亥革命后,政府推行鼓励实业的政策,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抵制日货等爱国运动推动等多种因素推动下出现的,说法符合史实,B项正确;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1927年以后,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说法与题意不符,与其组合的ACD三项均错误。10.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在19351936年,增长8.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 国民政府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 国民政府完成了国家的统一C. 国民政府
10、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 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国民政府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故C项正确;国民政府推行的是屈辱的外交关系,故A项错误;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没有实质上完成统一,故B项错误;1949年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时间信息“19271936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是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由此得出答案。11.以下四幅图示中最能客观反映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题干中时间说明是中国民族资本
11、主义经济发展整个历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一战期间和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获得两次较快发展机会,1956年,中共实行三大改造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故D项符合这一趋势。其他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12.宋子文以低于市场价格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这说明()A. 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侵蚀B. 官僚资本实力雄厚,领导了民族工业C. 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合资经营,互利双赢D. 民族工业依靠官僚资本以谋求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从宋子文“低价”收购,“控制”南洋兄弟公司的事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的侵蚀,A项正确;“低价”收购股票从而控制民族工业
12、,不能证明官僚资本的实力雄厚和对民族工业的“领导”,B项错误;购买股票,控制公司,这属于兼并活动不是合资经营,没有互利双赢,C项错误;民族工业被控股,不再自主,不是在官僚资本的帮助下谋求“发展”,D项错误。【点睛】官僚资本主义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后期,垄断工商业,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13.下面的表格是中国与美国、印度的工业生产比较,为解决表格中的问题,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中国与美国、印度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人均)中国 (1952年产量)美国(1950 年产量)印度(1950 年产量)钢产量2.37千克538.3千克 4千克发电量 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A
13、. 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B. 完成了土地改革C.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D. 实施了“一五”计划【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1952年中国与1950年美国、印度的工业生产对照,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国的重工业水平落后,为解决这一问题,新中国制定并实施了“一五”计划,D项正确;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发展生产力和改造生产关系并举,没有专门强调发展重工业,A项错误;土地改革是要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不是针对重工业落后的面貌,B项错误;社会主义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是专门针对重工业问题提出来的,C项错误。【点睛】一五计划期间,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14.1958年1960年我国农村经济
14、大幅度下滑,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共中央( )A. 大跃进运动B. “八字方针”进行调整C. 人民公社化运动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面对50年代末的经济困难,特别是农村经济下滑,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B项正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不是正确的解决方法,A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1978年以后才提出来的,D项错误。1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 改革管理体制B. 增加企业活力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 改革分配制度【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
15、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故选B;AD是增强企业活力的措施,排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排除C。16.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 A. 中共十四大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C. 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答案】A【解析】【详解】从“甲线段”所示时期19901995年间经济高速增长,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得益于中共十四大以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活动,A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1984年开始的,沿海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是在1
16、984年,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也是在1980年代,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点睛】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7.影响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因素很多,包括( )西方文明的影响 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政局的变动 中国的改革开放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西方文明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局的变动和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影响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因素,都是正确的,A项正确;其他三项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分析不全面,BCD三项均不正确。18.西班牙本土的物价,在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之间上涨了23倍;意大利的小麦等
17、价格在15201599年提高了2.3倍;到16世纪末,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材料所述现象直接导致了()A. 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B. 西方奴隶贸易更加猖獗C. 亚洲白银外流现象严重D. 欧洲生产关系出现变动,封建制度逐渐解体【答案】D【解析】【详解】从16世纪欧洲主要国家物价上涨明显,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价格革命导致了欧洲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封建制度逐渐解体,D项正确;世界贸易中心转移是商业革命的表现,A项错误;西方奴隶贸易与拉美劳动力锐减相关,不是欧洲物价上涨的结果,B项错误;16世纪欧洲国家金银贬值,物价上涨,更需要的是生产商品,而不是从“亚洲”掠夺白银,
18、C项错误。【点睛】价格革命表现为金银贬值,物价上涨,掌握生产的工商业资产阶级因此而实力大增。19. 据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记载,威尼斯人从亚历山大港(位于地中海东部,埃及的重要港口)输出的胡椒等香料平均年贸易量1496年为1 200吨,1506年则锐减至300多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葡萄牙人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B. 欧洲货币贬值导致了严重商业危机C. 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中心D. 中国茶叶取代了胡椒等香料的地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理解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传统的商路发生了很多大的变化
19、,逐渐由地中海沿岸发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于意大利的一些城市逐渐衰落,由此出现题干中的现象,C符合题意,故选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影响20.随着一股股黄金热到来,英国殖民者考虑建立海外殖民地,并在殖民地上生产在国内无法生产的东西。英国的这一历史活动事实上( )A. 以掠夺黄金作为其根本目的B. 加快了世界市场的拓展C. 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D. 经济贸易取代了殖民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英国在海外拓殖和从事生产,使商品生产和市场扩大,从而积累资本,B项正确;英国在殖民地从事的是以获得利润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不是单纯的要掠夺贵重金属,A项
20、错误;英国在殖民地生产的是“国内无法生产的东西”,殖民地成为其经济的附庸,不是平衡发展,C项错误;英国的这一活动并没有“取代殖民战争”,只是一种殖民形式,D项错误。21. 关于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1478年一1535年)在其著作乌托邦中说:“羊是温顺的动物,在英国这个奇异的国度里,羊能吃人。”而马克思则认为:“英国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了。”莫尔和马克思的观点取决于A. 两人生活的时代背景B. 评价历史事件的角度不同C. 各自不同的阶级立场,D. 个人的知识水平和主观认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
21、,莫尔认为“圈地运动”是羊吃人的运动,是从圈地运动对下层人民的影响来评价的,而马克思认为“圈地运动”使英国处理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是最革命的国家,这是从圈地运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角度来评价的,因此两人的观点取决于评价历史事件的角度不同,故B项正确;两人都是社会主义者,故C项错误;题干中两人的认识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与所处时代,个人认识没有直接关联,故AD排除。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的圈地运动22. 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
22、织机也多半闲置闻。这说明A. 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 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 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 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材料中内容的时间是在19世纪初的英国,这个信息十分的关键,是解题的决定因素,透露出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B项为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没有涉及B项内容。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轻工业为主导的,不是重工业,所以C项错误。D项既是无关项也是错误项。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23.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英国女王维多利
23、亚怀着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信前往水晶宫为万国博览会剪彩,女王当时反复使用了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女王的自信和骄傲主要来自A. “光荣革命”成功B. 君主立宪制完善C. “日不落”帝国建立D. 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英国工业革命成就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很快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1851年召开的万国博览会是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的大检验,英国展出的就是蒸汽机等产品,女王反复用一个词“兴奋”来表达就是对工业革命的成就的肯定,本题选D。考点:走向世界诶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24. 马克思主
24、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A. 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B.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 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D. 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
25、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指的是工业革命后产生的机器大工业,所以材料描述的是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A项“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不是材料的主旨;工业革命发明的新式交通工具,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自由主义盛行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这些因素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故B项最符合题意。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25.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A. 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B. 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C. 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D. 英国的工业发展一枝独秀【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CD项是第一次工业革的特点;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是第二
26、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故B项正确。26.有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B.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 大力推行强权政治D. 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20世纪90年代”应该理解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以高新科技的发展为先导的,故D正确;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之前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故B项错误;大力推行强权
27、政治与“获得新生”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C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学生应该抓住时间20世纪90年代,再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角度出发,即可进行正确判断。27.列宁曾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在战争时期,特别是当国内战争切断了我们与产粮区的联系不实行余粮收集制,我们就不能维持下去。”列宁所说的“这种政策”是指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新经济政策C. 农业集体化政策D. 重商主义政策【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
28、“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本题的材料主旨是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8.“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A.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B. 多种所有制并存C. 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D.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答案】A【解析】斯大林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从材料中的“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和“计划就是法令”来看,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
29、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故答案为A项。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排除B项;权力高度集中,企业没有自主权,排除C项;斯大林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除D项。29. 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呈现的两个明显趋势是 ( )A. 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全球化B. 地区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C. 区域经济集团化、强国单边化D. 经济全球化、经济多极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区域经济集团化、经济全球化是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呈现的两个明显趋势,故A正确。30.欧共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 促进欧洲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B. 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C. 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D
30、.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共体的形成和发展并没有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C项说法绝对,符合题意;而欧共体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欧洲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加快欧洲一体化进程,冲击两极格局,起到了明显的作用,ABD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不包括”的要求。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二 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
31、,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反映的本质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3)材料三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产生什么作用?【答案】(1)纺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雇佣关系,工匠无生产、生活资料。本质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不同,材料二反映的是自然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对社会起阻碍作用。(3)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解析】【详解】(1)现象:从材料一“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
32、所矣”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出苏州纺织业发达,机工与机户间存在雇佣关系,工匠没有生产生活资料。本质: 这种雇佣关系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2)是否相同:由材料二“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与材料一“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可知,两种现象不同。原因:根据材料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社会的新发展;材料二的现象本质上仍然是自然经济,男耕女织,其对商品经济是一种束缚,对社会进步起阻碍作用。(3)作用:根据材料三“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的观点和“使民知本业为贵”可知这属于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其对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起阻碍的作用,对
33、自然经济起稳定和保护作用。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随着新大陆发现,世界开始变得越来越小。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显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现如今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材料二“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进行的征服和掠夺,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殖民时代材料三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
34、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水晶宫及其经验材料四 有人描述20世妃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情况时指出,伦敦的居民可以在1911年的某天,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想订购多少悉听尊便,同时,他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他可以利用廉价和舒适的交通工具,立即动身去任何国家。(1)材料一中说“世界开始变得越来越小”得益于什么事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1851年英国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英国为工业革的开展做了哪些准备?(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市场是怎么形成的?【答案】(
35、1)新航路开辟(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2分)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为工业革命开展奠定基础;海外殖民虐夺为工业革命积累资金;圈地运动的开展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劳动力;广阔的开海外殖民地为工业革命提供的市场;手工广场积累了大量生产经验(任意四点 4分)(2)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确立(6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世界“开始”变得越来越小,一定要注意“开始”二字,指的是新航路开辟,因为新航路开辟开始把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36、。1851年英国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的原因主要从工业革命的开展这一历史事件即可。英国为工业革的开展做的准备既包括政治准备、经济准备又包括资金准备、市场准备等多因素分析。(2)世界市场的形成主要包括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但在回答问题时还要突出形成过程中的阶段特征,例如,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基础、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才最终确立,既要回答事件又要回答形成过程中的特征。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变得越来越小”得益于的事件;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
37、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英国为工业革的开展做的准备、世界市场的形成33.随着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大国崛起问题一时成为社会议论的热门话题。材料: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做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了近代全球化;第二阶段是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节选自白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1)在第一阶段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了近代全球化主要得益于什么?(2)在第二阶推动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全球化对中国的主要影响?(3)根据材料
38、及所学知识,谈谈当今世界中国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掠夺。(2)政治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小农经济破产,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特别是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中国近代化之路。(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推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顺应全球一体化趋势,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解析】【详解】(1)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在第一阶段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近代全球化,主要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掠夺。(2)影响:在第二阶段的300多年中,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对中国的主要影响,需要根据所学,从社会性质、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分析,从屈辱和建设两个方面回答。(3)应对: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当前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两个层面,多个角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