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教案: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人民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144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教案: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教案: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教案: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教案: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人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教案: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人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教案: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人民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教案: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人民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教案: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人民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教案: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人民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云南省陇川县第一中学高三历史教案: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人民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教学内容分析(一)、内容: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1)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2)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3)八股取士;(4)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2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和明末农民战争:(1)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2)明末农民战争;3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1)满洲的兴起和建国(2)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3)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4)文字狱;4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1)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2)农业(3)手工业(4)商业(5)资本主义萌芽(6)对外贸易;5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和蒙古、新疆地区的关系(2)和西藏地区的关系(3)改土归流(4)

2、台湾府的设置(5)清朝的疆域;6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1)郑和下西洋(2)戚继光抗倭(3)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4)郑成功收复台湾(5)雅克萨自卫反击战;7明清时期的文化:(1)科学技术(2)进步的思想家(3)明清小说(4)类书、丛书的编纂(5)西学东渐 (二)、分析:这一历史时期的总体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全面走向衰败。我们从总体上来掌握这一时期的史实。政治:(1)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预示着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特务统治显示了统治的极端虚弱,八股取士抑制了科学文化的发展。(2)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祖国的辽阔版图最终奠定。(3)社会矛

3、盾更加尖锐突出,同时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经济:(1)统治者在一定时期调整生产关系,封建经济继续发展。(2)“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使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驰。(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4)商业繁荣,商品经济渗透到农业中。(5)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占份额较小。民族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间形成了不可分离的关系。 对外关系: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前期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明中期后出现了一些新情况:(1)明中后期遭到倭寇、葡萄牙、荷兰等殖民势力侵扰。(2)清前期北有沙俄,南有荷兰等殖民者侵略。(3)前期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依然活跃。(4)中后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

4、制对外贸易。 文化:(1)基本特征是承古萌新。(2)传统科技(古典科技)进入总结阶段。(3)理学走向极端,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4)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发展。(5)大型类书、丛收的编纂成就辉煌。(6)西学东渐昙花一现。 二、教学重点分析:从考点分布来看,本单元在高考中地位突出,集中表现为命题较多,题型多样;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史的终结阶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历来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对明清时期文化内容的考查占了很大的比重。结合社会背景,联系政治、经济的内容分析科技成就和欣赏文艺作品是主要的考查方式,命题形式灵活,内容贴近生活。

5、三、教学过程6.1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专制制度的加强表现在哪些方面?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关系?为什么这一时期我国封建社会会走向衰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节内容。重点问题分析这一时期,封建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明朝的特务统治,清朝设置军机处,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明朝中后期,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一时期赋税制度得到进一步改革。这些内容是我们这一节所学的主要内容。问题1 明朝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引思】明朝建立的背景及经过各是什么?如何来加强君主专制?【精讲】建立:1368年,朱元璋 应天(南京)加强

6、君权措施:调整官制: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设五军都督府,和兵部互相牵制。地方,三司分权,统归中央。制定大明律。始行厂卫特务统治。八股取士: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实行文化专制,严格控制思想。【迁移1】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作用有(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分散了地方的权力扩大了各藩王的势力ABCD.解析:本题在识记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准确解答,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问题2 清朝如何加强中央集权?【引思】要注意从总体上来归纳这一知识点。【精讲】(1)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2)雍正时,设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

7、名存实亡(标志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3)乾隆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4)大兴文字狱:目的:压制汉人的民族反抗意识,树立清统治权威;后果: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迁移2】清朝大兴“文字狱”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B ) A防止人民反抗 B巩固君主专制 C压制知识分子 D加强思想控制解析:本题命题的角度是古代统治阶级对人民思想的控制,解答时应注意审清题意,注意题干中的“根本目的”,抓住这一信息就能准确回答。问题3 明清的赋税制度及其实质各是什么?【引思】赋税制度的改革注意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背景联系起来进行学习。注意总结我国赋税制度的变迁及征税依据、标准。【精

8、讲】(1)一条鞭法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张居正 1581年)内容:把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于田亩,按人丁、田亩多寡来分担评价: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役归于地”“量地计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结果:一条鞭法触动了大地主的利益(2)摊丁入亩推行:1669年康熙行更名田;1712年“滋生之丁,永不加赋”;雍正帝行“摊丁入亩”内容:将丁税平均摊入田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评价:将以人丁、土地为征收依据的赋税制度,改为以田亩为征收依

9、据的赋税制度,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上又一次重大改革;人头税被废除表明了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人口隐蔽现象减少;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迁移3】 “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历史意义的特点是 ( C )A废除了人头税B以田亩数计征 C赋税折银征收D按照资产交纳解析:A废除了人头税指的是清初的“摊丁入亩”。B、D两项是两税法的主要内容,而 1581年的“一条鞭法”尽管实行了不长时间即被废止,但改用银两征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从此中国的赋税制度完成了从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问题4 明清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引思】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统治者在一定阶段和一定

10、程度上注意调整生产关系,鼓励生产,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工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是,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精讲】(1)农业发展表现棉花种植由江南到江北(明代)明代引进外国新作物品种;玉米和甘薯农业产品的商品化加强,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清代)形成了专业生产区域(清代)(2)手工业进步生产工具的革新:浙江嘉兴的“纱绸机”生产技术的提高:双色套印技术;新制糖技术,生产出白糖、冰糖分工日益细密:“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生产规模的扩大:广东佛山冶铁业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3)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基础:商品经济发展出现:明中期,江南 丝织业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

11、力”的生产方式出现!实质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资本主义性质发展:明朝时稀疏清朝发展(手工工场规模达,分工细密;部门和地区增多)地位:水平低,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只出现于个别地区和个别生产部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特点:发展缓慢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具体原因是农民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买田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封建国家关卡林立,对商品征收重税,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清政府的闭关政策,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4)商业的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区域间贸易发展快;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5)清朝对外贸易政策:

12、闭关政策表现: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实质:是自然经济在外交上的具体表现,又是清政府民族狭隘性的表现评价:作为一种消极防御手段对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力量,只能妨碍自身发展,使自己停滞倒退,与世界隔绝,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迁移4】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表现在( B )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和番薯 出现不少著名的产棉区 福建出现烟草专业户集中地区,北京出现“花乡” 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A 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全面记忆小结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 ,到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具体的机构设置是我们

13、学习的重点内容。赋税制度的改革反映了政治、经济的发展。我们在学习这些具体内容时,要把相关知识整理,归类,达到对某一模块知识的全面掌握,如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鲁国的初税亩、两汉的编户齐民制度、隋唐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明朝的一条鞭法、清朝的摊丁入亩)等,通过同类知识的归纳、比较,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同时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规律。6.2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外关系和文化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的原因及表现各是什么?对外关系和文化有又体现出什么样的特征?这是本节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重点问题分析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的措施及其表现是什么?对外关系和文化成就是什么?这是本节学习

14、的重点内容。问题1 明清的民族关系表现如何?【引思】明清时期,中央同地方的关系,特别是同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在学习时要注意其方式及特点和具体表现。【精讲】(1)与蒙古明朝:蒙古分为鞑靼、瓦剌等部;修长城,防止蒙古南下;俺答汗与明修好,互市明末清初:蒙古分为漠南、漠北、漠西三大部清朝:采取“联蒙制汉”方针,蒙古臣服;平定噶尔丹叛乱;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科布多设参赞大臣管辖(2)与新疆地区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1771年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漠西蒙古一支,渥巴锡)土尔扈特回归原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根本原因;清政府的强盛;执行正确的民族宗教政策;俄罗斯对土尔扈特部

15、的剥削和压迫(3)同西藏明:明设立卫所;建立僧官制度清:确立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设驻藏大臣,标志清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4)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明初:政策为土司制度(沿袭元法,设宣慰司、土知府等机关;任少数民族首领为土司长官,允其世袭,他们须效忠朝廷,按时向朝廷交纳贡赋)开始:原因是成祖时,两个宣慰司叛乱,平叛后设贵州布政使司(改土归流地区有限)清朝:平定“三藩之乱”后,1726年雍正帝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作用: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5)在东南清朝加强对台湾的管辖郑成功收复台湾:16

16、62年清政策:1683年施琅进军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作用:台湾府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台湾开发,巩固了祖国海防。【迁移1】清军进驻台湾和设置台湾府深得入心,其根本原因是( B )A驱逐了荷兰殖民者B维护了国家统一C巩固了海防D开发了边疆解析:此题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角度来命题,注意题支设问的重点是问“根本原因”。问题2 明清对外关系体现什么样特征及具体表现各是什么?【引思】明清时期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反侵略斗争出现。【精讲】(1)郑和下西洋时间:14051433年目的:宣扬国威;加强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等

17、的需求;搜寻建文帝概况:7次,亚非30多国,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特点: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抵达的国家多意义: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和文化经济交流结果:后停止!国力衰退!不以经济利益为主(2)戚继光抗倭猖獗原因:日本封建统治危机,为聚敛财富,缓和内部矛盾劫,到中国沿海抢。明中期私人贸易受到限制,*商与倭寇勾结抗倭经过:台州九战九捷;戚继光与俞大猷合作;1565年倭寇肃清(3)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16世纪开始,葡萄牙殖民者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1553年,买通澳门守将,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此后强行租占澳门(4)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11

18、662年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5)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目的:为了捍卫边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雅克萨之战:康熙帝 结果: 1689年,中俄签订第一个中俄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两河一岭”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迁移2】1624年,侵占我国台湾的西方国家是( C ) A葡萄牙B西班牙 C荷兰D英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问题3 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及进步的思想家和明清小说、类书、丛书的成就各是什么?【引思】学习本部分知识用列表归类等方法来进行有效学习,同时注意知识的联系。【精讲】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数学:程大位算法统宗;蒙古数学家割

19、圆密率捷法古典科技名著的涌现:李时珍本革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徐霞客徐霞客游记,介绍了石灰岩溶蚀地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宋应星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进步的思想家: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理学走向极端实质: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李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以“异端”自居,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代表 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提倡法治,提倡“工商皆本”顾炎武:明末清初人,强调“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政治王夫之: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小说:具有反封建思想,如四大名著、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类书、丛书:明解缙主编永乐大典;清代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乾隆时纪昀主编的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迁移3】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科学著作是( B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梦溪笔谈 D农政全书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要全面掌握这些著作的作者、内容、地位等知识小结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是明清时期,明清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及对外关系和文化领域的成就,显明地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同时,这是古代史最后一个时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要学会全面总结和归类。四、作业布置完成学案相应练习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