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考点检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140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考点检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考点检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考点检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考点检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考点检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考点检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三维设计》2017届高三历史一轮考点检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检测(二十一)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6南京调研)黄仁宇评价苏俄(联)的某段历史认为:“它没有预定的计划,只不过是仓皇应付非常态的各种措施。它如果有任何中心思想的话,也不过是起于动员时的群众心理。”这种看法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仓促性B新经济政策执行的必要性C斯大林模式实施的片面性D赫鲁晓夫改革的局限性解析:选A“它没有预定的计划,只不过是仓皇应付非常态的各种措施”,可知该政策是苏俄时期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符,故A项正确。2列宁说:“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地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主义的情绪的支配

2、,掌握商业,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为此列宁()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B允许自由贸易C实施计划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解析:选B列宁在这段话中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不能受过“左”的思想误导和支配,必须部分恢复资本主义工商业,无产阶级能够控制并指导商业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际上是否定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想法,转而主张由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结合所学,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之一是允许自由贸易,故B项正确。3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列宁曾说:“增加财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

3、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这一思想()A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B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论阐释C说明列宁对资本主义完全认同D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解析:选B“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大工厂,没有高度发达的大工业,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而对于一个农民国家来说更谈不上社会主义了”表明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经济,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这符合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故B项正确。4列宁说:“我们宣布新经济政策后,提到日程上来的竞赛和比赛,是一场严重的竞赛这是两个不共戴天的敌对阶级斗争的又一斗争形式。”这表明新经济政策()A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途径B实质是鼓

4、励两种经济形式的斗争C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D避免了阶级斗争的发生解析:选A结合所学知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通过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故A项正确,B项错误;“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C项错误;“这是两个不共戴天的敌对阶级斗争的又一斗争形式”说明列宁认为阶级斗争仍然存在,故D项错误。5一部史学著作评论某一事件道:它是一种妥协,是俄国通往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暂时的退却,为的是给国家一个喘息和恢复的机会。用列宁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农民版的布列斯特和约”。这一事件指的是()A退出一战 B余粮收集制的实行C粮食税的实行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展解析:选C

5、从材料中妥协、退却,可以判断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是“战略退却”,或者叫做“农民版的布列斯特和约”,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故C项正确。61922年,俄共中央提出:“集体农庄作为农村中最坚固的苏维埃细胞,在走上总的合作制轨道时可以发挥出积极的显著的作用。”提出这一建议的背景是()A农业集体化政策全面推行B农业的基础地位急需加强C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D社会主义改造提上议事日程解析:选C农业集体化政策全面推行是在1924年列宁去世、斯大林上台后,故A项错误;1921年,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因此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故C项正确;B、

6、D两项与当时背景不符,故排除。7(2016怀化期末)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为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轻工业发展确定了这样的计划:“生产消费品的工业应当在产品数量和质量上达到能够保证大大提高劳动者每人的消费定额。应当特别注意发展纺织工业、皮革工业、食品工业。”材料表明()A当时苏联重视提高劳动者生活水平B新经济政策注意提高人民的积极性C苏联采取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政策D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结构是合理的解析:选A“应当在产品数量和质量上达到能够保证大大提高劳动者每人的消费定额。应当特别注意发展纺织工业、皮革工业、食品工业”表明当时苏联重视提高劳动者所需的消费品的数量和质量,改善生活水平,故A项正确;“192

7、7年”正值斯大林执政时期,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故B项错误;斯大林时期苏联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故C项错误;当时苏联工业化进程中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D 项错误。8斯大林曾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如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借款给苏联。”为摆脱这一困境,苏联实施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解析:选C由斯大林主政时期可知A、B两项错误;苏联是通过农业集体化将农业的大量积累抽出投入到工业中

8、,从而解决工业化资金的,故C项正确,D项错误。9(2016安徽联考)张建华教授所著红色风暴之谜载:“1927年苏联政府在经济管理方面加大了行政干预和国家计划的力度。工业方面越来越广泛地控制新建企业的审批权,某些商品的出厂价格也由国家控制。农业方面实行农产品合同预购制,1928年两次用行政命令强制收购农村余粮。”这表明当时苏联政府()A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做法C建立起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D加大力度推进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解析:选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1921年被新经济政策取代,故A项错误;“在经济管理方面加大了行政干预和国家计划的力度”,说明逐步取消了新经济政策的一些

9、做法,故B项正确;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建设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内容,故D项错误。10(2016湖北考试)苏联动用黄金储备购买粮食的资料(单位:吨)。上述表格说明()年份黄金总量黄金出口其中用于购买粮食 1965年577.1335.6335.3 1972年1 243.7458.6458.2 1977年774.4390.0390.0 1980年502.0156.0156.0 A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国际市场B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初现C苏联已成为重要能源输出国D农业危机威胁政治稳定解析:选D材料只是表明苏联动用黄金储备购买粮食的资料,不能说明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10、,故A项错误;19651980年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初现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能源输出,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苏联出口的黄金几乎都用来买粮食,说明当时出现农业危机,故D项正确。 11勃列日涅夫在苏联执政18年。下表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经济增长情况时间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工业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19661970年7.8%8.5%19711975年5.7%7.4%19761980年4.3%4.4%勃列日涅夫改革出现上表现象的主要原因有()注重发展重工业忽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执政后期改革停滞不前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耗资巨大遭受长期严重的自然灾害A BC D解析:选B本题用排除法选择。根据材料信息

11、,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呈正数,说明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国民收入在增长,故错误,排除含有的选项,B项符合题意。 12198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改造”的措施是()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解析:选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体现了戈尔巴乔夫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故A项正确;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是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

12、,故B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重点发展军事重工业,故C项错误;赫鲁晓夫时期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化需要科学技术的推动,工业化时期是善于学习的时代为了不让文化落后拖住工业化的脚步,1928年秋,苏联政府掀起了群众性扫盲运动全党和全国人民积极投入文化和技术的学习热潮中。从19291939年,熟练工人增加了9倍,工程师增加了5倍多。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装上了加速器。工业化时期,苏联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是一个威胁与机遇并存的时代。1929年,正当苏联轰轰烈烈

13、地进行工业化的时候,经济危机的飓风席卷了资本主义国家。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来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世界历史纪录片材料二无论苏联最高领导层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的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的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勇于冒险的邻邦。(见下图)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至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

14、一、世界第二。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时间段中、苏两国经济分别出现什么问题,并分析共同原因。(6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B时间段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不同趋势的原因。(8分)解析:第(1)问,首先对材料一进行分层,逐层概括其原因,其次依据所学知识从经济体制、时代背景、国家措施、民众参与等角度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A段走向概括两国经济状况;第二小问,结合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相关史实从政府与民众等角度概括共同原因。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B段走向指出两国的经济

15、差异;第二小问,结合两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经济知识分别回答其原因。答案:(1)“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苏联政府对重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巨额投资;苏联人民饱满的爱国建设热情,成为工业化建设的强大动力;苏联人民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抓住西方经济危机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专家。(2)问题:中国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或出现三年困难时期);苏联出现农业危机。原因:农村经济体制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无法得到有效调动;国家领导人急于求成、盲目冒进,某些经济措施违背客观规律。(3)变化趋势:中国迅速增加;苏联总趋势是下降,与中国差距拉大。原因:中国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

16、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杂交水稻的培育与推广。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根深蒂固,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14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开始对旧的经济模式进行修正,同时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赫鲁晓夫面临着十分复杂的局面和艰巨的任务。正如苏联著名政论家费奥多尔布尔拉茨基指出的,放在当时赫鲁晓夫面前的斯大林所留下的苏联是:“越来越贫困的、实际上半崩溃的农村、技术上落后的工业、最尖锐的住房短缺、居民生活的低水平、数百万人被关押在监狱和集中营、国家与外部各界的隔绝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有新的政策和彻底的变革。”苏尤里阿法纳西耶夫编别无选择材料二鉴于许多重要农业部门的情况不佳,苏共中央全会

17、认为必须刻不容缓地采取一系列重大的措施,把落后的农业部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地区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以保证整个社会主义农业的蓬勃发展。我们的任务是在最近两三年内充分地满足我国居民对各种食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并保证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供应。齐世荣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材料三1962年,叶利别尔曼在真理报发表了计划利润奖金一文,史称“利别尔曼建议”。他认为,“如果只把按品种的产量计划和交货期限计划下达到企业,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企业根据所接到的产量和品种的任务应当自己编制充分完整的计划,其中包括劳动生产率、工作人员数、工资、产品成本、积累、投资和新技术各个方面。” 为了能让企业在编制计划时能主动、

18、积极、充分地挖掘企业的生产潜力,利别尔曼提出的基本办法是加强利润刺激采用这个办法的基本原则是:(1)“赢利率越高,奖金就越多”;(2)“企业自己编制的赢利计划越高,奖金也就越多。”陈之骅苏联兴亡史纲(1)根据材料一,指出赫鲁晓夫上台后面临的经济问题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提高农民和农庄的生产积极性,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利别尔曼建议”与赫鲁晓夫改革的相同之处。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分析“利别尔曼建议”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可从“贫困”“落

19、后”“短缺”“隔绝”等信息中概括;第二小问,应从经济体制方面分析得出。第(2)问,实则考查赫鲁晓夫在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第(3)问第一小问,由“为了能让企业在编制计划时能主动、积极、充分地挖掘企业的生产潜力,利别尔曼提出的基本办法是加强利润刺激”得出与赫鲁晓夫工业方面改革措施的相同点;第二小问,注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作答,应将赫鲁晓夫改革的影响知识迁移到此处。答案:(1)问题: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根源:斯大林模式的弊端。(2)措施: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3)相同:给企业部分权力;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影响:理论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实践上推动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或者勃列日涅夫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