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镇雄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转眼就迎来另一个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学写作和阅读状况急剧改变。从未有如此多的人参与涂抹,几千万人从事广义的“文学写作”
2、,无数的文学品类蜂拥而至,让人猝不及防,文字的潮汐时刻在涌动,不是目不暇接,而是直接将人们淹没。无论是网络平台还是纸质媒体,午夜和凌晨都有新作发表,黎明时分已阅读十万,跟帖八千。人们不得不接受读物泛滥和选择困难这样的现实,一部作品引起轰动的情形绝无仅有。有人把网络时代日夜翻涌的语言文字比作一场“沙尘暴”,透露出十足的悲观和恐惧;也有人喻为语言文字的“瓢泼大雨”,比起荒漠里偶落的雨点,的确像遭遇了一场倾盆大雨,大水漫卷之灾令人惶恐。如果能够再达观一些,是否还可以有另一种中性的描述,比如想象我们正走进一片语言文字的“热带雨林”?这里是一个强旺生长的、繁茂重叠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各种各样难料
3、的状况,更不乏巨大危险。一旦进入这样的“热带雨林”,那么所有的行进者都要提防了,要有相当过硬和周备齐整的行头。因为这里有大动物出没,有蜘蛛和蟒蛇,有葛藤和食人树,还有藏了怪兽的沼泽水汊。当然这里还有美到惊异的花卉和果实,有惊人的繁殖和生长,有高大的绿植铺天盖地。每个写作者都是“行进者”,他如果按照过去的方式毫无准备地踏入丛林,可能连半途都无法抵达。他将从头设计重新选择,以应对茂密的纵横交织;扎好营地点起篝火,将利器打磨锋锐;极其谨慎地行动,许多时候以静制动,在合适的时刻出击。一个心神笃定的写作者不会在这样的时刻放弃。他会愈加严苛地对待笔下的每一个字,滤掉一切泡沫,压紧每一方寸。不堆积,不急切,
4、不趋时,不彷徨,更不能困顿,不能在睡思昏沉中流出口水。必须具有坚硬的本质和锤炼精神,最终形成强大的意志力,固化冷凝,以此抵抗迅猛的狂潮。一切急速追赶,踉跄狂奔,都将倒在带刺的葛藤下边。把真正的价值放在时间里,却又不能把时间当成敷衍的说辞。审美具有差异,它将决定野蛮与文明、完美与粗拙。毁灭情感和自尊的高科技加物质主义,走到了一个极处且无法遏制。作为文学,尾随就是堕落,就是一钱不值。我们曾经专注于精神,写人的失败、勇敢和抵抗,写人的尊严。人受到侵害之后多么痛苦不安,他们退于绝地,日日独思。而今,且起而做工,着手从未有过的复杂而艰巨的事项吧。文学当然会让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具有精神的优越性,让其变得更自
5、信和更有力量。(摘编自张炜语言的热带雨林)1.下列对于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直接将人们淹没”,形象表现了读者无法选择的困难,他们已经找不到能引发轰动的心仪作品。B.相较于“沙尘暴”和“瓢泼大雨”,“热带雨林”更达观、中性,准确揭示了网络时代的文学状况。C.“不能把时间当成敷衍的说辞”是指时间一直在流逝,时不我待,因而不能敷衍塞责,虚度时光。D.“起而做工,着手从未有过的复杂而艰巨的事项”,是指每个行业都要直面挑战,认真做好自己。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注重正反对比,开篇即从反面着笔,对泥沙俱下的文学现象痛下针砭。B.提出问题是为
6、了解决问题,对于文学应该“怎么办”,文章后半部的论述切中肯綮。C.文章善用比喻论证,诸多比喻既增添了语言的形象性,也使文章内涵更加耐人寻味。D.对于文学写作和文学阅读,文章都表现了高度的关注,而其论述更偏重于后者。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处于商品经济时代,网络使文学变成了“大众的狂欢”,这对文学工作者未必是幸事。B.当今的写作者,将面对着更多的诱惑、应对更多的挑战,但仍可以写出杰出的作品。C.高科技与丰厚的物质生活必定具有其积极的一面,它们将助力于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文学将提升人的审美品格,维护人的尊严,让人们拥有精神的优越性而更加自信。(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
7、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前两季的夏粮和早稻已丰收到手,分别比上年增产24.2亿斤、20.6亿斤,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秋粮面积预计比上年增加800万亩,丰收在望。”农业农村部相关官员介绍说,2020年还是一个丰收年,粮食会有个好收成。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把14亿人的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十三五”期间,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粮食连年丰收,产量持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19年,中国粮食产量刷新历史纪录,达到1327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超470公斤,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和6%的淡
8、水资源满足了占全球近20%人口的粮食需求,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伟大成就。”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称赞道。浓浓的科技范儿改变着农业,也增添了发展动力和活力。“十三五”期间,中国持续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均较2015年显著提高;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升至95%,稳稳地做到了“中国粮用中国种”。“十三五”期间,中国不断加强粮食储备应急管理,形成了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协同运作、政府储备和企业库存互为补充的粮食库存体系。当前中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特别是稻谷、小麦,这两大口粮的库存可满足全国居民1年的消费需求。(摘编自邱海峰1.3万亿斤以
9、上!“中国饭碗”稳稳的,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9月30日)材料二: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洪涝灾害影响和国际粮价震荡传导,近期我国粮食市场运行出现阶段性波动,这一波动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粮价稳中有涨,品种间走势有所分化,不同环节价格波动有所差异。7月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集贸市场均价为每百斤122.4元,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1.7%。其中,稻谷价格涨幅最小,小麦次之,玉米价格涨幅较为明显,收购、批发环节粮价涨幅偏大。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加,部分消费者出于防范风险的心理多买点儿粮食,一些贸易商出于看好后市的预期适当多囤
10、点儿粮食,都是可以理解的,但要避免跟风,既要防止因保管不善而造成的浪费,也要防止出现后期价格波动下跌带来的损失。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完全没有必要过分焦虑甚至恐慌抢购。(摘编自乔金亮我国粮食生产供给完全有保障,经济日报2020年8月26日)材料三:“农者,天下之大本。”农业不仅能提供人类生存所需的衣食,还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实现了由长期供给不足向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变,为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我国粮食生产所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依然存在。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旱灾,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区域性、连片性的特点,再加上中国国土面积广
11、阔,各地降水量悬殊,各地的干旱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总体而言,中国农业干旱的地域分布特点是:淮河以北地区主要是春旱、春夏连旱居多;两广北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出现伏旱,而春旱较少;四川西北地区多春、夏旱,四川东部地区多伏、秋旱;西南地区冬、春旱较多;西北地区一般是常年干旱。随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每年的粮食生产总受灾面积稳步下降,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2005年,我国每年的粮食生产总受灾面积在6000万亩-8000万亩之间。2006年之后,稳定在2000万亩-4000万亩之间。(摘编自鲍国良、姚蔚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风险)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2、(3分)A.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在粮食生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受到了联合国有关官员的高度赞誉。B.近期我国粮食市场运行出现阶段性波动,引发广泛关注,其原因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洪涝灾害的影响和国际粮价震荡的传导。C.我国的粮食生产虽然完成了从长期供给不足到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变,但我们还不能高枕无忧,而应充分认识到存在的风险。D.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降水量不一,旱灾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如淮河以北地区和两广北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灾特点就不同。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部分消费者和一些贸易商怀着各自目的囤积粮食,这是没有必要
13、的,这样做既会因保管不善而造成浪费,也会因价格下跌给自已带来损失。B.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平衡健康地发展,和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我国粮食产量持续稳定的增长密不可分。C.干旱是威胁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充分认识其季节性、区域性、连片性的特点,有助于我国决策部门因时因地制定相关适宜政策。D.面对自然灾害的肆虐,人们并不会无能为力,如我国面对干旱,就通过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使粮食生产总受灾面积逐年下降。6.请综合材料,概括说明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过分焦虑甚至恐慌抢购”的原因。(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4、。夏日终曲南阿尔卑斯山的仲夏美丽而明亮。两个星期以来,我每天都为了夏天即将结束而忐忑不安。在阿尔卑斯山南麓,夏日在雷雨中挣扎,然后轰轰烈烈地匆匆死亡,迅速消失,这过程几乎已成定律。当雷雨在天空肆虐几天之后,当无数的闪电,轰隆不止的雷声交响曲,以及温暖狂暴的大雨终告平息之后,某个早展或者午后,曾呼风唤雨的云层散去,温柔澄净的天空中净是秋天幸福的颜色,而周遭的风景褪去了些许色彩,阴影逐渐浓烈、深沉、扩大。去年夏天的雷雨十分可怕,夏日狂野地抗拒死亡,那临死前的狂怒,那壮烈的忿恨,那挣扎不屈令人胆战心惊。然而,一切终是徒劳,几番狂啸后,夏日终究无助地消逝了。今年的仲夏似乎不会如此狂野,不会拥有如此戏剧
15、性的结束。近日散步时,我在阴凉的石窖酒馆享受面包、乳酪和葡萄酒的乡村式晚餐。那几天,从散步到返家的途中,最特别的是那沉潜的夏末之美,它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当时,温暖的空气均匀分布,空气缓缓冷却,夜露静静凝结,那样的夜晚显得特别不平凡。日落后若外出漫步两三个钟头,便可从身边无数的小小波动中,感受到这种夏日的挣扎。白日留下的暖空气顽强地聚集着,隐匿在每一座森林、每一丛灌木及每一条山谷道路中,抵抗着风的吹袭。山丘西侧的森林是暖空气的重要藏匿处,因此漫步于洼地、河谷或森林中时,由于树木的种类或疏密不同,可以明显地感受到空气的变化。在这暗无星月的森林中,我借着些微的空气流动变化来感知周围景物。一走入
16、森林,膨胀的暖流迎面扑来,仿佛热气从暖炉中流泻而出。随着森林的浓密稀疏,温热的空气或膨胀、或减弱。湿湿的凉意令人感觉到河道的存在,它们虽早已干涸,但泥土中仍残存着湿气。同一地区的气温也因地点不同而有所差异,在这初秋仲夏交替时节,更令人明显地察觉温度的变化。就像冬季里光秃秃山头的玫瑰色,就像春天空气的湿润和植物的生长,就像初夏夜蛾的成群飞舞,在这样的夏末夜晚里,在奇特的空气变化中漫步,感官所经历的体验,同样也强烈地影响着人的生命力与情绪。昨夜从石窖酒馆漫步回家途中,一阵湿凉冷风从草地和湖面吹拂而来。森林中令人惬意的暖空气逗留着,匍匐在金合欢、栗树和桤树之下。森林抗拒秋天,夏天抗拒死亡,这都是对命
17、运的顽强抵抗!同样,当生命之夏流逝之时,人们也抗拒着衰竭与死亡,抗拒着自宇宙间逼近的生命冷流,抗拒着生命冷流入侵自己的血液之中。于是,带着全新的挚诚,人们沉醉于生活中的小玩笑及各种声响,沉醉于生命表象中的种种美好,沉醉于颤抖着的缤纷色彩,沉醉于匆匆飞过的云影。人们从充满恐惧的微笑中抓住逝水年华,从注视自己的死亡中获取畏惧与慰籍,同时战战兢兢地学会了面对死亡的艺术。森林不再翠绿如昨,葡萄叶开始转黄,叶下垂吊着蓝色、紫色的果实,傍晚的山峦闪烁着紫色光芒,天空带着翠绿色,渐渐步入秋天。之后呢?之后不能再前往石窖酒馆,不能去阿格诺湖午泳,也不能在栗树下小坐或作画了。能回到自己喜欢且有意义的工作岗位的人
18、,能陪伴爱人的人,能回到故乡的人都是幸福的。梦碎的人,天气一变冷就躲到床上的人,因为逃避而踏上放逐之路、成为异乡客、旁观那些拥有故乡与朋友的人,看他们如何努力辛苦,看战争与横祸如何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降临,破坏他们所有的信仰与努力。正是这种无所事事、无所信仰甚或失望的人,才看得见真相一一老人以对真理的偏爱取代年轻人的乐观,因而只有他们看得见苦涩的生命真相。像我们这样的老人,冷眼旁观一切看着这世界在乐观者的旌旗下如何日臻完美;看着每个民族如何觉得自己日益神圣完美;看着艺术、运动及学术领域里的新巨星及新潮流如何借由报纸而声名远播;看着一切事物充满生命的光和热,充满感激,充满高昂的生命力及强烈的不死意志
19、。生命的焰火一波接一波,就和提挈诺夏日森林里顽强的热空气一样。生命之戏永远激昂,内容虽贫乏,但对抗死亡的奋斗永不停息。在冬天来临之前,还有一些美好的事物等着我们。蓝色的葡萄将又柔又甜,小伙子们边唱山歌边摘葡萄,头系彩巾的年轻女孩站在金黄色的葡萄叶中,宛如美丽的野花。许多美好事物等待着我们,今日看似苦涩的事,他日将结出甜美的果实。眼前且等待葡萄成熟,等待栗子落下,同时期望能享受下一次的月圆之乐。正如一位诗人所说的:老者何等幸福,炉热,酒红,甚至平静地迎接死神只是,且慢,不在今朝!(取材于德国黑塞的同名散文)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段中加横线的句子
20、使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夏日将逝的景象。B.第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使用了通感的手法,将温度变化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C.作者在文章中表达出对夏天狂野挣扎的畏惧,而喜爱秋季的沉潜、冬季的平静。D.作者写老人冷眼旁观一切,其实是说其睿智地审视、观察世间一切生命的活动。8.文章写夏日告别的情态,去年和今年有怎样不同的特点?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6分)9.文章结尾,“炉热”“酒红”两个词语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作者引用这几句诗有什么作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甲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
21、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乙劝学秦观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自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
22、不勤。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贏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10.秦观劝学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侮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B.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C.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侮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
23、曩时十一二D.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侮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B.朔: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农历每月三十叫“晦”。C.齐史:“二十四史”之一。“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D.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对春秋的系统注释,流传下来的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12.下列
24、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荀子的劝学,善用比喻来阐述道理。像选文中的第一段,便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观点。B.荀子在劝学选文中的第二段,运用了比喻、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了学习应该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C.秦观在劝学中讲述了自己幼时读书不勤奋,成人后开始发愤读书,可是聪明却远不如从前。这和颜真卿“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感受相同。D.秦观在劝学中说到不勤奋和善忘让他荒怠了学业,但看到孙搴答邢词中的句子,深表赞同,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有文采的句子,编为精骑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25、(1)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5分)(2)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浑然一体。开首两句点出了风细柳斜、生机蓬勃的景色,体现了“春未老”的特点。B.“暗”字写出了寒食节时烟雨笼罩千家万户的阴沉景象,流
26、露出词人黯然沉重的心情。C.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既表达了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又表达了词人欲借此自我解脱的情思。D.本词运用了拟人、对仗、象征等手法,将所见之景和所抒之情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15.标题往往是词作内容的高度概括,那么本词是如何围绕标题来展开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 , ”的意思是一致的。(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由过去跌入现实,不免思绪深沉、顿生感慨,发出了“ , ”的悲
27、叹,感伤时光易逝、壮志难酬。(3)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了一种时尚文化,(),使人们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了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 ,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 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
28、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琉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民间艺术已经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土文化正 地走向世界。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_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B.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C.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18.依次填入文中
29、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轰轰烈烈 纷至沓来 踌躇满志 饱经风霜B.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踌躇满志 饱经沧桑C.轰轰烈烈 趋之若鹜 胸有成竹 饱经风霜D.方兴未艾 纷至沓来 胸有成竹 饱经沧桑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B.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D.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
30、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适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荷藕是一种高级蔬菜,含20%的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和矿物盐,即可当水果生吃, 如果制成蜜饯或藕粉,更是别有风味。 。荷花能清暑解热,莲梗能通气宽胸,莲瓣能治暑热烦渴,莲子能健脾止泻,莲心能清火安神,莲房能消瘀止血,藕节还有解酒毒的功效,自叶至茎,自花至实,无一不可入药。荷花更是绿化、美化、净化我们环境的贵重之花。远望,“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近看,荷花点缀着绿波, ,无风呈袅娜之姿。花谢蓬出,如
31、一只绿色小碗,似一朵未来之花,亭亭玉立,洗人耳目。21.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的形式,再续写三个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5分)母亲啊,让我怎样感谢你!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 ; , ; ,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0年,中国实现全面脱贫,这是中国政府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即便疫情汹汹,也不能阻止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脱贫致富的脚步,跑好脱贫“最后一公里”,正在进行时。以“2020一个家庭的脱贫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
32、00字。镇雄县第四中学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3分)B【解析】A项,“已经找不到能引发轰动的心仪作品”错,文中说的“绝无仅有”的意思是很稀有,而不是绝对没有;C 项,选项的表述只是关于珍惜时光的一般表达,文中“把时间当成敷衍的说辞”是指在文学写作中把一切希望放在缥渺的将来,却放弃当下努力的现象;D项,“每个行业都要直面挑战”曲解原意,文中所说“着手从未有过的复杂而艰巨的事项”仍是指文学创作。 2.(3分)D【解析】“论述更偏重于后者”有误,综观全文,作者着笔更多的是文学写作而不是文学阅读。 3.(3分)C【解析】该选项的表述违反原文文意。文章末段的相关语句说“毁灭情
33、感和自尊的高科技加物质主义,走到了一个极处且无法遏制。作为文学,尾随就是堕落,就是一钱不值”,其中并无对其肯定性的表述。 4(3分)A【解析】“我国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错,原文只是说“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5.(3分)A【解析】“这样做既会因保管不善而造成浪费,也会因价格下跌给自己带来损失”错,原文是说“防止”,不一定会“造成浪费”“带来损失”。 6.(6分)今年粮食丰收,产量持续稳定增长。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当前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可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我国抵御粮食灾害的能力增强。(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意思相近即可) 7.(3分)C【解析】“秋季
34、的沉潜、冬季的平静”,从文中看不出来。 8.(6分)去年夏天:夏日在雷雨中挣扎,狂怒、忿恨、挣扎不屈。(3分)今年夏天:空气、湿度呈现出细微的变化,和缓沉静。(3分) 9.(6分)“炉热”“酒红”象征美好的事物。(2分)作用:揭示主题:在生命结束之前,要享受美好事物,更富有情致地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富有感染力。(4分) 10.(3分)D【解析】句意为:“等到数年之后,我开始发奋读书用来惩戒自己,对之前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然而我的聪明却已经衰竭许多了,几乎不如过去时候的十分之一二。” 11.(3分)B【解析】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叫“晦”,每月初一叫“朔”。12.(3分)D【解析】并不是摘取了有文采的
35、句子,编为精骑集,而是摘取了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 13.(10分)翻译: (1)(5分)但是我却依仗这放纵自己,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游乐。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几天在阅览书卷。(采分点:“负”“从”“游”“把卷”各1分,句意1分) (2)(5分)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采分点:“勤”“庶几”“以”各1分,句意2分) 14.(3分)D【解析】无象征手法。 15.(6分)描写了登上超然台所见之景:暮春时节,柳条轻拂,站在超然台上远望,春水荡漾,春花满城,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叙写了登上超然台所做之事:作者登上超然台烧新火、试新茶,借此来表达自
36、己的超然情怀。表达了登上超然台所生之感:既表达了作者欲归而不能、思亲而不可得的无奈和怅惘之情,同时,面对难以排解的苦闷,作者认识到,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于是决定暂且抓紧时机,借吟诗饮酒以自娱!(每点2分,观点及简析各1分,意思对即可。) 16.(6分) (1)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2)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3)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每空1分,错、漏、添字该空不得分) 17.(3分)B【解析】括号前面的主语是“乡土文化”,后面省略了主语,根据语意,省略的主语也应是“乡土文化”,据此排除C、D两项;从语言表达简洁和前后关联紧密的角度考虑,括号内句子的主语和前面分句的主语一致,可
37、承前省略,据此排除A项。 18.(3分)A【解析】第一处,轰轰烈烈:形容气魄雄伟,声势浩大。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兴起、发展,一时不会终止。此处说的是“传统民俗活动”,后面说这些活动“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而乡土文化活动不是新生事物,应选“轰轰烈烈”。第二处,趋之若鹜:形容许多人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此处是形容人们纷纷到来,没有贬义,应选“纷至沓来”。第三处,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踌躇满志: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根据前后语境,此处是说中国“乡土文化”已经取得了成就,应选“踌躇满志”。第四处,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
38、很多艰难困苦。饱经沧桑:形容经历过很多世事变迁。此处前面说“中国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应选“饱经风霜”。 19.(3分)D【解析】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土特色”搭配不当,应改为“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土特色”;“一致共识”成分赘余,删掉“一致”。综合分析,D项修改最恰当。 20.(6分)也可烹饪成佳肴熟吃 荷花还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中药 有风作飘摇之态(每句2分) 21.(5分)示例: 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银色的世界 (答对一处得2分,两处得4分,三处得5分) 22.(60分)【写作
39、指导】题目要求写一篇记叙文,讲述“2020一个家庭的脱贫故事”。 时间2020,对象一个家庭,内容脱贫故事。写作的视角至少有三个:脱贫家庭的成员自述自己家庭的脱贫故事,脱贫家庭的帮扶者讲述一个家庭的脱贫故事,旁观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讲述一个家庭的脱贫故事。不管从哪个视角入笔,都要紧扣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带领全国人民进行脱贫攻坚战收官之战这一主题。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乙】我年轻的时候读书,一看到文章就能够背诵。默写一遍,也没有大的差错。但是我却依仗这放纵自己,喜欢和巧言善辩、嗜好饮酒的人交往游乐。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几天在阅览书卷。所以虽然我有较强的记忆力,但是学业却因为我的不勤奋给荒废了。 等到数年之后,我开始发奋读书用来惩戒自己,对之前所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然而我的聪明却已经衰竭许多了,几乎不如过去时候的十分之一二。现在每阅览到一件事,一定要反复推敲多次才能懂,合上书卷便感到茫然而无所适从,这样反复读都记不住。所以现在虽然有了勤苦的用功,学业却常常因为健忘而荒废。 唉,荒怠我的学业的,就是不勤奋和善忘啊。最近我读齐史的时候,看到孙搴答邢词中有这样的句子:“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中赞同喜欢这个说法,于是摘取了“经”“传”“子”“史”中在写文章时可以用到的语句若干条,编为几卷,题名为精骑集。 啊!年轻时不勤奋,无可奈何啊。成年后善忘,也许可以用这个来补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