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宜宾市白花中学校2014级(高三)元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095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白花中学校2014级(高三)元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白花中学校2014级(高三)元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白花中学校2014级(高三)元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白花中学校2014级(高三)元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白花中学校2014级(高三)元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四川省宜宾市白花中学校2014级(高三)元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宜宾市白花中学校2014级(高三)元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24西周学校制度为典型的官师合一类型,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与商代相比,虽有较大发展,但教师仍是政府官吏兼教导之责任,而非专门意义上的教师职责。这反映了西周A孔子的教育思想受到重视 B“学在官府”的教育形式C封建统治者对教育的垄断 D教师职责专一地位较高25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材料反映东汉时期A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 B确立以考试来甄别人才的制度C改变了单凭以德选拔人才的标准 D人才选拔任用制度已趋于

2、成熟26宋元时期主要港口政府都没有专职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负责管理、征舶税、收舶货。政府还制定了市舶则法,规定商人出海贸易必须先提出申请,经市舶司批准,始能成行。外国商人领取市舶司颁发的“验符”或其他官方凭证方可从事贸易活动。可见宋元时期A政府注重规范海外贸易 B强调内外贸易平衡C开始设立对外贸易机构 D严格限制海外贸易27乾隆帝亲自主持编撰四库全书,每部分装三万六千余册,分别储存于华北和江浙等 地;在编撰过程中,被销毁的图书约有三千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量相当。对合理的解释是A文化重心转移 B君主专制强化 C弘扬传统文化 D满足科举需求28“经世致用”是中国儒学的优良传统之一,而爱国“经世”

3、又是明清实 学思 潮处于高潮时期的主要特征。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以天下为己任,反对封建专制的腐败统治,竭力主张进行改革,反对和批判宋明理学的空疏教条学风,要求学用一致、经世济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经世致用思潮已成为社会主流 B经世致用思潮否定了儒学思想 C对理学批判符合统治者的需要 D爱国“经世”思想得到继承发扬29通商口岸贸易情形记载,“自近年设立洋船税关,生意顿盛。洋纱一纵,尤为畅销。业此者现有四十五家,而每日所获,各不下三四百金。惟本地所产之棉花,其价日贱,且无人问津。”这种现象出现造成了A近代民族纺织业布局集中 B自然经济逐渐解体C洋沙洋布在中国销售萎缩 D洋沙洋布价廉物美30甲午战争是

4、朝廷的战争,败在一个私字,私则弱,弱则败;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 胜在一个公字,公则强,强者胜。据此可以推知A人民战争是战争胜利的基础 B晚清专制统治导致甲午战败C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保障 D近代中国政府与国民的进步311919年,胡适倡导“整理国故运动”,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这有助于A抵制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 B实现新文化运动的根本目的C推动国学研究向理性化发展 D引导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32苏格拉底将道德和知识融合,为此他不厌其烦地提问,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

5、识到自己的无知,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据此推知,苏格拉底构建知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A寻找到哲学研究的崭新方向 B强调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C揭示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D说明知识多寡决定道德水准33光荣革命后,辉格党长期掌权,却不对已有制度作任何变动。法学家布莱克斯通(17231780)也认为英国政治“几乎就是完美无缺,只有其拥有者的愚蠢与过失才可能丢失或摧毁它”。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立宪政治已经完善 B缺乏社会变革动力C政治倾向日益保守 D工业革命成效显著34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希拉里普选票数多共和党特朗普近34万票,选举人票,希拉里比特朗普少74票,希拉里输掉了选举。这反映了A美国人不相

6、信普选制 B选举人制不反映民意C以精英政治制衡普选 D美国制度核心是制衡35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政治仍“受着封建骑士的子孙和教士的统治”,以普鲁士为例,1910年11个高级行政长官中有10个保持在贵族手中,此外,64%的行政专员和57%的县长也都是贵族。由此可以得知德国A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缓慢 B封建贵族操纵德意志政权C政治现代化充满艰难 D普鲁士操纵帝国政权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

7、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中国古代选举制度材料二 近代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是在继承和借鉴古代希腊选举制度的基础上,在同封建势力反复斗争的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的。国家按照选民的社会成分和选民思想意识的进步和保守状态划分选区,享有选举权的公民根据自己的意志,通过投票的方式,选举出一定的公民来行使国家公共权力。18世纪

8、中期,英国拥有选举权的公民(年收入40先令以上的自由土地持有者)约1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2%。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拥有一定财产和纳税的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选民占全国总人口25%。随着争取普选权运动的高涨,从19世纪初开始,西方国家议会逐渐取消或放宽了财产资格、文化程度、居住状况、宗教信仰、种族、民族、性别等方面的限制。到20世纪,普选权在西方国家逐渐确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历史沿革(1)根据材料一,与魏晋时期相比,隋唐时期的选举制度有哪些发展?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与西方近代选举制度的不同特点。(1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近代西方选举制

9、度发展的因素。并对近代 西方选举制度加以简要评价。(11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据左旭初中国商标史话等整理上述材料,从其中任选两则或以上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实调用准确,论证逻辑严谨。)44.(15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为了扩大赋税征收面,隋初进行了纳税户口清查工作,隋书,食货志载:“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大索貌阅之后,大臣高颖又认为长吏肆惰,遂请行输籍之

10、法。由中央确定划分户等的标准,写成定簿,并根据户等高低征派赋役。由于国家规定的赋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许多原来依附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地主,向官府申报户口,纳税服役,甘心成为国家的编户。这样既调动了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虽然隋代农民赋役较前代有所减轻,但是纳税人口却比前代成倍激增,隋朝经济改革对国家财政的影响由此一目了然。 摘编自从改革的角度看隋朝的“国计之富”(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隋代税制和户政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税制和户政改革的意义。(9分)历史参考答案BCABD BACBC DC40(25分)(1)发展:选

11、举标准由家世、门第为主发展为以学识、才能为主;选举方式由评议推荐发展为以考试选拔为主;选举范围扩大。(6分)古代中国:传承久远;自上而下,为民择官;体现统治阶级意志;近代西方:吸纳与创新;自下而上,公民权利;立法保障。(8分)(2)因素:借鉴古希腊选举制度;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发展;启蒙运动的影响;工业革命的推动;民众民主意识的增强。(7分)评价:19世纪以前的选举制度有利于从“人治”到“法治”社会的转变,但存在选区划分不合理、公民选举权利受到限制等局限。19世纪以后的选举制度完善了西方代议制民主,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但本质上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民主。(4分)41(12分)评分要求:

12、所提练的观点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2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须为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分)示例1:观点:西方的侵略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论述:一方面,西方的侵略对近代中国产生了消极影响。如政治上,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使中国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文化上,毁坏了中华文明遗产。另一方面,西方的侵略也在客观上对近代中国产生了积极影响,如政治上,催生了总理衙门等机构的建立,促进了中国的外交近代化;经济上,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文化上,传播了西方启蒙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总结:综

13、上,西方的侵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对近代中国既产生了破坏性的消极影响,又产生了建设性的积极影响。 示例2:观点: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论述: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侵略和工业文明冲击的刺激下,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谋求近代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农民阶级先后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打击和粉碎了外国侵略者使中国殖民地化的企图;地主阶级抵抗派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并由洋务派的洋务运动在器物层面展开了初步实践,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和激进派分别领导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企图通过将向西方学习深入到制度乃至思想文化层面的途径实现挽

14、救民族危亡;无产阶级的探索经历了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转变,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总结:综上,近代以来,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示例3:观点: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逐渐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论述: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等因素,使中国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日用上,西装、西餐以及火柴、电灯、自来水等的传入,改变着近代中国人的生活习惯;习俗风尚上,男子“剪辫”、女子“放足”、婚恋自主等的提倡,体现了近代中国人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交通通信上,汽车、火车、轮船以及电话、电报等的出现,使近代中国人的出

15、行交流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文化生活上,报纸、广播、电影等近代大众传媒,成为近代中国人喜爱的新型娱乐消遣方式。总结:总之,上述生活日用、习俗风尚、交通通信和文化生活等领域的变化,集中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示例4:观点:中西文明的融合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特征。论述: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明的东渐,中西方文明在相互碰撞中逐渐走向融合。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的观念,试图将西方器物文明嫁接在中国儒家文明之上,是近代中国人融合中西文明的初步尝试;资产阶级维新派如康有为采取了“托古改制”的手段,把西方资本主义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是近代中国中西文明融合的典型事例;资产阶级革

16、命派如孙中山提出的“五权宪法”思想,在西方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的基础上加上了源自中国的教育权、监察权,是融合中西方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近代上海南京路、厦门中山路等建筑,中山装与改良旗袍等,都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方文明的优点,深受近代中国人的欢迎。总结:综上,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以及广大民众都曾尝试融合中西文明,使中西合璧成为了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特征。44.(1)请查户口以防遗漏;对户口不实者严惩;总体降低征税标准;赋税数量根据户等高低征收。(6分,每点2分)(2)意义:国家控制的户口大幅增加;削弱了地方豪强对社会的影响;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了财政收入;客观上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9分,每点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