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宜宾市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7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钱穆先生
2、曾从地理生态学角度对人类文明进行了考察。通过对比他得出一个结论,农耕文明所孕育的和平、包容、中庸、多样性等文化特征将是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人类未来的选择方向。农耕文明即以中华文明为标志。所以,重新阐述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便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是从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大地而画八卦肇始,天水的伏羲庙里立着他的塑像,这是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形象:一个人矗立于高山之巅,头顶是浩瀚无穷、神秘莫测的星空,眼前是广阔无垠、连绵不绝的大地、山川,人是其中一个既渺小又伟大的存在。它说明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是道法自然,是人在广阔的生态环境中确立自身的存在,而不是像亚伯拉罕那样在旷野里仰望星空只倾听神的安排。因此可以
3、说,中国文化是人类最早的生态文化。八卦是天地变化的八种景象,理解了这一点,人类便可以顺应自然稼穑、收获、生养。后来周文王将其演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就是一年中各种气象的循环,是自然规律。这便是周易的思想。根据这样一种思想,商朝时中国人确立了四季,周朝时发展为八节,秦汉时演变为二十四节。现在来看,易经不单是中国最早的生态哲学著作,也是人类最完备的生态文化的元典。孔子在编纂易经的各种文献后加入“道”“仁”“君子”“礼”等关键词,犹如在大河里扔下一块块巨石,使一部自然主义道术拥有了人道主义思想,也使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老子的道德经通篇讲了一个道理,即道法自然的治世理念,应当是易经之后的第二部
4、生态文化的元典。儒家试图树立人的伦理形象,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开来,道家则从天地万物的变化中将人重新放置于自然界中观察,一正一反正好说明了人的存在的多维性。这种看上去有分歧的思想在董仲舒时得到了统一,他集百家之长,将旧儒家发展为新儒家,形成了“天人感应”之观念,并依循阴阳五行学说确立了三纲五常的伦理思想,这是道法自然的社会应用。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逐渐形成。后世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相区别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其整体观,即在天地之中确立人的关系,一方面根据自然生态的伦理构建人类社会的伦理,将人伦确立;另一方面,又常常将人重新放置于浩茫的宇宙之中,使人在理解天地、效法天地的过程中与天地
5、浑然一体,忘却自己的主体性。中国人关于生态哲学的观念,不仅仅停留在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以及应用在社会治理和日常生活方面,而且还深刻地体现在个体生命的本体世界。黄帝内经是黄帝与岐伯关于养生的对话著作。表面上看,它是一部医学著作,究其实质,仍然讲的是人如何道法自然、延年益寿,因此,也是中国人关于个体生命的生态哲学。阴阳调和、道法自然是其基本原理。雅斯贝尔斯在考察人类轴心时期的大哲学家时发现,其他的哲学家基本都是与神交往进行思想,只有中国的老子和孔子是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思想。而这正是今天人类生态文明时期苦苦寻找的生态思想。(摘编自徐兆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2018年6月
6、16日光明日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钱穆认为,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人类未来选择方向是农耕文明所孕育的某些文化特征。B. 天水伏羲庙里的伏羲塑像是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形象,也是中国生态文化的生动体现。C. 易经和道德经是两部生态文化的元典;前者重“人道”,而后者重“天道”。D. 董仲舒将旧儒家发展为新儒家,其思想对于天人合的生态思想的形成有促进作用。2. 下列对原文的论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从钱穆先生的研究结论说起,自然引出“重新阐述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便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B. 文章不仅分析了中华文明生态思想的形成过程,也阐述了它在社会治理、本体世界等方
7、面的体现。C. 文章多次运用对比的论证手法,既有中国生态文化内部的对比,也有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之间的对比。D. 文章以解决当今人类社会的文明冲突为立足点,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的现实意义。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四季、八节、二十四节都是从易经中发展而来,体现了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B. 儒家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开来,而道家则将人重新放置于自然界中;两者存在根本分歧。C. 黄帝内经既是医学著作,也是哲学著作,蕴含了阴阳调和,道法自然的基本原理。D. 雅斯贝尔斯认为老子和孔子在道法自然基础上创立的思想正是今天人类苦寻的生态思想。【答案】1. C 2. D 3. C【
8、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前者重人道,而后者重天道一”不正确。根据原文,易经中“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道德经通篇讲了一个道理,即道法自然的治世理念”。故选C。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
9、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以解决当今人类社会的文明冲突为立足点”分析不正确。从结尾看,本文的立足点是揭示“今天人类生态文明时期苦苦寻找的生态思想”。故选D。【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
10、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四季、八节、二十四节都是从易经中发展而来”不正确。原文为“根据这样一种思想”而不是易经;“体现了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的是易经。B项,“两者存在根本分歧”不正确。两者只是“看上去有分歧”,其实相反相成。D项,“老子和孔子在道法自然基础上创立的思想正是今天人类苦寻的生态思想”是作者的观点,而非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1、。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二十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残。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著、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二十四节气”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总结出的一套天文气象历法。它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同期作为一个轮回,基本描述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的
12、准确时间、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并记载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因此“二十四节气”是一部反映太阳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太阳历。它被列入农历中。成为农历这一古老的阴阳合历的一个重要部分。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沿用。即使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它所含的古老智慧同样非常有价值。“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该遗产项目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今天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
13、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摘编自郑州晚报2016年12月1日)材料二:公元前1200年的殷朝时期的甲骨文记载了“四方风”四个方向的风,它反映了春分与秋分、夏至与冬至以及四季的变化。这表明,在该时期,“二分二至”的节气体系已经形成。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中已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的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了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西汉武帝时期的淮南子第一次完整地记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说明了确定方法。自1645
14、年清朝时宪历开始,“二十节气”采用定气法计算。定气法以太阳运行的位置为准。“二十四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度所到达的位置。现代“二十四节气”沿用定气法,具体节气时间由专家测算。以紫金山天文台颁发的天文年历为准。(摘编自“二十四节气”历史朔源)材料三“二十四节气”客观反映了季节更替和气变化状况,是我国物候交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几千年来“二十四节气”在指导我国农业生产和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大实践作用。今天,现代养生更看重节气,如“三月八,吃椿芽儿”,又如依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等等。专家认为,“
15、二十四节气”和相关活动有着凝聚族群、和谐天人关系的重要意义,是中华民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中国对于整个人类的文化贡献,对促进人文化多样性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摘编自2016年12月1日新华社报道)4. 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二十四节气”蕴含的古老智慧在今天看来同样非常有价值,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B.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之后之所以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为多民族所共享,是因为它被当作了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C. 今天人们的生活中常用阴历,有时也用农历,“二十四节气”属太阳历,又被人们列入
16、农历,由此可见农历和阳历两个系统互有交叉成分。D. 民间传唱的“二十四节气”歌每句含六个节气,其中第三句“秋处露秋寒霜降”所指的节气依次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5.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 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我国古人已经用甲骨文明确记载了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这表明,当时“二分二至”的节气体系已经形成。B. 从最早记载“四方风”始,到从时宪历开始并沿用至今的“定气法”止,在近三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二十四节气”一步步完善。C. 近八成国人要么仅仅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要么完全不了解。这表明,两千多年来“二十四节气”跟人们的生活是渐行渐远的。D
17、. 战国时记载了八个节气的昌氏春秋和西汉时完整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淮南子,是两部和清初的历书时宪历性质相近的专著。E. 国人对“二十四节气”相关的美食及相关传统活动和诗词、谚语的了解关注度高,表明人们对它的需求既有实用性,又有人文性。6.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有哪些重要的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4. C 5. BE 6. 体现了中国人尊重并顺应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是中国对于整个人类的文化贡献,使进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
18、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相关情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项,“两个系统互有交叉”的说法于文无据,根据文意,农历中有阳历的成分,但文中并未介绍阳历中是否有农历的成分,故不能说“两个系统互有交叉”。故选C。【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对材料二”“正确的”“两项”。A项,“甲骨文明确记载了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错误,材料二第一段中说的是殷朝时期的甲骨文记载了“四方风”,“四方风”反映了“分至”和四季的变化,并不是记载了“二分二至”的名称。C项,“这
19、表明,两千多年来二十四节气跟人们的生活是渐行渐远的”错误,推断前后不成立,“两千多年来,二十四节气跟人们的生话是渐行渐远的”的结论太武断。D项,“是两部和清初的历书时宪历性质相近的专著”错误,时宪历是一部历书,吕氏春秋和准南子一般被认为是两部“杂书”。故选BE。【6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有哪些重要的现实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考生要注意题干的要求“现实意义”,如材料一第四段“但在今天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
20、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见证”,材料三第二段“专家认为,二十四节气和相关活动有着凝聚族群、和谐天人关系的重要意义,是中华民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中国对于整个人类的文化贡献,对促进人文化多样性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缝山针非鱼年又春是市文化局的助理调研员,也是个业余画家,他的写意山水在省里小有名气。局里开党委会研究驻村扶贫工作,说市里要求必须有一名副县级干部带队,在扶贫村帮扶一年,尽快帮村民走上致富路。年又春一听说是高阳村,忙说,我去。高阳村年又春去过。几年前他
21、出去写生,骑一辆自行车三转两不转到了一个小山村,当时正是槐花飘香的时候,漫山遍野雪白的云朵起伏着,甜腻腻的香味让年又春陶醉了。他躺在树下睡了一觉,然后支起画架,画了两幅听槐。临走的时候,年又春问一个放羊孩子,那孩子吸溜着鼻涕告诉他:这是高阳村。正月十五没过,年又春就带着被褥、军大衣、煤气灶、米面油盐,和两名驻村队员来到高阳村。村民们敲锣打鼓欢迎他们的到来,年又春看到寒风里热气腾腾的欢迎队伍,他的心一颤: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帮百姓致富。年又春从局里要来一部分扶贫资金,又借助各种关系拉来十来万赞助,修公路、架电话线、建蓄水池,一项项实实在在的帮扶工程建成了,村民脸上的笑容多了,村委开会也开他们宿
22、舍去了,大事小事都要跟他们商量。秋天到来时,山上的柿子树上挂起了火红的小灯笼,年又春站在山顶上,深深呼吸着山风带来的果实成熟的香味,他又一次醉了,久违的情绪在胸膛里鼓胀。下山的时候,年又春看见瘦瘦的高小根背了一大筐煤。他早听说高阳山上有煤,可一直没顾上详细问。他叫住高小根,要看看他筐里的煤。高小根说这煤是无烟煤,好烧。山上不少,也不深,有时候找准了几头下去就能看到黑煤。年又春一听立即兴奋了。这么好的资源,怎么村里就不知道开发呢,要开发出来,村民不早富了,还用他们来扶贫?年又春一回村就把村委会主任叫来,问他煤的事。主任说早就想开发,但村里没钱,投资不起。找市煤炭局的一个技术员来看过,他说都是“鸡
23、窝矿”。年又春问他啥叫“鸡窝矿”,主任说就是矿床太小,一小片一小片,跟鸡窝一样。年又春一听沉下脸:“鸡窝矿”也是矿啊,怎么着也能给老百姓带来财富不是?村主任一听忙点头说:是,是,是。于是,高阳村的煤矿开挖了。没钱,招外地的人来投资,村委会账上的钱慢慢多了,村民下窑挖矿,每天也可以挣几十块钱。高阳村热闹起来了,轰隆隆的汽车、拖拉机从年又春帮忙铺设的公路上开进来,又开出去,一车车煤挖出来,又拉走,换成了钱。第二年春天到来时,一些村民家里开始准备盖新房,谁见了年又春都双手拉着他说:感谢啊,感谢党。年又春是喝完高小根的喜酒才离开高阳村的。高小根在矿上挣了钱,买了辆三轮摩托,还从山外娶回一个漂亮媳妇。年
24、又春借着酒劲说:新娘子长得好看,回头给我当模特。高小根乐得直搓手,不停地说:喝酒,喝酒。年又春的扶贫工作结束了,在全市召开的表彰会上,年又春做典型发言,他声情并茂,会场上好多人都在悄悄擦眼泪。没多久,年又春的先进事迹报到了省里,省里对市里的驻村帮扶工作进行了嘉奖,年又春不但晋升一级工资,还被调到市科协做了主席。年又春一年多后翻看他的获奖作品听槐时想起了高阳村,他对高阳村的深厚情感被一下勾了起来。到高阳村去!年又春立即带上司机出发。暮秋时节,高阳村的风很劲,一路上枯黄的叶子在车前翻卷飞舞,车轮带起的小石子儿敲打着车窗车门,发出清脆的响声。停,快停下。年又春看见高小根了。司机停下车,年又春下车叫高
25、小根,高小根迟疑了一下才认出是他,忙过来拉着年又春的手说:年局长来了,大家都一直念叨你呢。年又春叫高小根一起坐上车回村,高小根说不了,他得上坟去。年又春忙问:谁不在了?高小根苦笑一下:媳妇。八月份下大雨,她从山上下来,一个挖过的废煤矿突然塌了,媳妇一下陷了进去,肚子里还有五个月大的孩子。年又春惊呆了,怎么会这样?他沉默了一会说,我们一起去。年又春和高小根一起慢慢朝山上走,年又春越走越心惊。满目疮痍!他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他所看到的。到处是挖过的和正在挖的小煤窑洞,废弃的煤矸石。曾经茂密的树林,现在几乎不剩几棵树,孤单地守着快速苍老的高阳山。年又春在高小根媳妇的坟前跪了下去:都是我的错。高小根忙拉
26、起年又春:年局长,你是我们的致富大救星,是她命不好,赶上了,怎么能赖你呢?年又春没有勇气走进高阳村里,他匆忙赶了回去。三个月后,市里禁止小煤窑开采的通知下来了,一件由年又春设计的巨型雕塑也从省城运到了市里,又被运到高阳村,是年又春自己掏钱制作的。那是一根细细的弯弯的金属大针,足有十来米高,斜依在一个底座上,在太阳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年又春给这个雕塑取名字叫:缝山针。(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第三段叙述年又春和高阳村的渊源,交代了他特别想去高阳村驻村扶贫的原因,也为下文他积极热情地开展扶贫工作做了铺垫。B. 年又春各处拉赞助,修公路、架电话线、
27、建蓄水池,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又设法开发煤矿,表现了他不辞辛劳、真诚助民的品格。C. 听槐画作在文章中两次出现,既表现了年又春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又推动情节发展,让他再次来到高阳村,目睹高阳山的现状。D. 小说以年又春驻村扶贫为主要内容,以小见大,充分展现了中国新时期农村生活的广阔画卷,暴露的问题也给扶贫工作敲响了警钟。8. 画线句子是三次对高阳村环境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 小说为什么以“缝山针”为标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案】7. D 8. 突出高阳村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年又春想去扶贫相呼应,也与后文该村受到破坏的情景形成对比。高阳山美丽的秋景,象征扶贫工作的成功,衬托
28、年又春内心的满足和喜悦。暗示高阳村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现状,渲染下文悲凄的氛围。忧伤:小说书写了一个忧伤哀婉的爱情故事。三奶奶新婚不久便了失去丈夫,她只能把爱留在思念中,最后连想去丈夫牺牲的地方看看的愿望都难达成。 9. “缝山针”既是一件雕塑,又暗寓对高阳山环境进行修补。“缝山针”是主要人物年又春反思的产物,体现了他勇于反思、敢于直面自己错误的精神。由开发高阳山到“赠针缝山”,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缝山针”预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昭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前景,凸显了小说主题。【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
29、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D项,“以小见大,充分展现了中国新时期农村生活的广阔画卷”错,高阳村并非新时期农村的典型,作者也并非以此展现农村生活的广阔画卷。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具体考查环境的描写的作用,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回顾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然后结合环境的特点以及环境描写所在的位
30、置来分析作用。首先分别明确三处环境描写的特征,然后分析其作用。处描写出高阳村自然环境的优美,在情节上引出年又春想去此地扶贫的原因,在结构上则与后文该村被破坏后的环境形成对比。处写高阳山上的美丽景色,出现在年又春初步扶贫后的秋天,火红的柿子象征着扶贫工作的成功,同时与后文“他又一次醉了”相映衬。处写高阳村深秋的悲凉萧瑟,写出了村子自然环境被破坏的现状,同时为下文写高小根媳妇之死渲染悲凉的氛围。【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的能力。小说标题作用题通常联系小说结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旨和联系读者的阅读感受作答。首先应明确题目的含义,“缝山针”既是雕塑,又暗指对高阳山环境进行修补
31、。然后结合小说的人物形象、情节、主题进行分析。从人物形象上看,“缝山针”是年又春所赠,以“缝山针”为题,体现出年又春勇于反思自我,正视自己错误的品质。从情节上看,以“缝山针”为题,暗示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从主题上看,以“缝山针”为题,可以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点睛】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如下: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映衬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人物命运,衬托主题。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要点回答。一般的答题模式为:具体描写了景色,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揭示
32、人物心境,体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情节发展。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也。幼聪敏,武帝为赣县时,与裴后不谐,遣人船送后还都,已登路,子良时年小,在庭前不悦。帝谓曰:“汝何不读书?”子良曰:“娘今何处?何用读书?”帝异之,即召后还县。子良敦义爱古,郡人朱百年有至行,先卒,赐其妻米百斛,蠲一人,给其薪苏。郡阁下有虞翻旧床,罢任还,乃致以归。后于西邸起古斋,多聚古人器服以充之。武帝即位,封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都督。永明二年,为护军将军,兼司徒。四年,进号车骑
33、将军。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士子文章及朝贵辞翰,皆发教撰录。武帝不豫,诏子良甲仗入延昌殿侍医药。子良日夜在殿内,太孙间日入参。居几月,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武帝俄项而苏,问太孙所在,因召东宫器甲皆入,遗诏使子良辅政,萧鸾知尚书事。子良素仁厚,不乐时务,乃推萧鸾。诏云:“事无大小,悉与鸾参怀。”子良所志也。太孙少养于子良妃袁氏,甚著慈爱,既惧前不得立,自此深忌子良。子良又与文惠太子同好释氏,甚相友悌,其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进位大傅,增班剑为三十人,本官如故,解侍中。隆昌元年加殊礼剑
34、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遣人视,见淮中鱼无算,皆浮出水上向城门。寻薨,年三十五。(南史萧子良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B.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C.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D.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11. 下列对文
35、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 “百斛”,泛指多斛。斛,量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B. “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得名。后多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C. “友悌”,与朋友相友爱。“申之以孝悌之义”,即把孝顺父母、朋友友爱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D. “不豫”,“豫”为安和之喻,“不豫”就是不舒服,文中是天子有病的讳称。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萧子良孝顺有加。母亲裴后因与武帝不和睦被送还,年幼的萧子良心中不悦,废书不读,这触动了武帝,他便召回了裴后。B. 萧子良重义好古。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
36、德行,他死后,黹子良善待他的妻子。萧子良还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布置在里边。C. 萧子良礼遇贤士。夏天客人到了,子良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宣扬文教。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作品,子良也让人撰录。D. 萧子良深受信任。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子良,在遗诏中让子良辅政,可惜子良志不在此,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良少有清向,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2)居几月,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己变服,物议疑立子良。【答案】10. A 11. C 12. D 13. (1)萧子良少年就有清雅(清高)的志向,礼遇贤才,喜爱文士,全心全意
37、对待宾客,天下有才学的人都聚集到了他这里。(2)过了几个月,武帝病情突然加重,内外都很恐慌,百官都已经穿上了丧服,人们议论怀疑要立萧子良为帝。【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这段话是说“隆昌元年,加给他特殊的礼制,可以带剑穿履上殿,入朝不用趋步,赞拜不用报名,升任都督南徐州。这年他病情很重,对身边
38、的人说:门外应该有异常情况”,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如“隆昌元年”“殊礼”“南徐州”等,然后依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加”是动词,宾语是“殊礼”,结构完整,且后面应是“殊礼”的具体内容,故应在“礼”和“剑”之间断开,排除BD两项;“入朝不趋”和“赞拜不名”结构一致,故二者中间应该断开,排除C项,故选A项。【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9、。本题中,C项,“友悌,与朋友相友爱”错误,“悌”为兄弟友爱,不是朋友友爱。故选C项。【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D项,“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子良”错误,根据原文第四段“武帝暴渐,内外皇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可知,武帝生前无意传位于子良,只是外界有传言。故选D项。【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
40、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少”,少年;“清向”,清雅的志向;“礼”,礼遇;“才”,贤才;“倾意”,全心全意对待;“才学”,有才学的人;“游集”,从各处来聚集;“焉”,兼词,于此。第二句中,“居”,过了;“暴”,突然而猛烈,“渐”,病情加剧;“皇惧”,恐慌;“变服”,改变服装,即穿上丧服;“物议”,众人的议论;“立”,确定继承位置,指立为帝王。【点睛】文言断句的基本原则:要通读全文,仔细体会词、短语以及句子之间的联系。要先易后难,把会断的句子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断开。要重视内容,断完后根据句子的含义、文章的
41、内容再核对一遍。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虚词断句法。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有些复音虚词大体上都位于一
42、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语序句式断句法.文言文中的
43、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这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
44、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竟陵文宣王萧子良字云英,是齐武帝的第二个儿子。自幼聪敏。武帝在赣县任职的时候,与裴后关系不和睦,派人用船送裴后回京城,已经上
45、路了,萧子良当时年纪幼小,在厅堂前很不高兴。武帝对他说:“你怎么不读书?”萧子良说:“我娘在哪里?为什么还要读书?”武帝感到很奇异,便召裴后回到了县里。萧子良重道义、好古雅,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先死了,萧子良便赐给他的妻子米一百斛,免去一个人的赋税,供给她柴草。郡阁下有虞翻的旧床,萧子良罢任回家,便把床带回来了。后来萧子良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布置在里边。武帝即位,封他为竟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任都督。永明二年(484年),担任护军将军,兼司徒。四年,晋升为车骑将军。萧子良少年就有清雅的志向,礼遇贤才,喜爱文士,全心全意对待宾客,天下有才学的人都聚集到了他这里。他喜
46、欢做一些美好的事情,夏天客人到了,他就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让他们撰写文化教育的论著。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作品,萧子良也让人撰录。武帝生病了,诏令萧子良带着侍卫到延寿殿侍奉服药。萧子良日夜守在殿内,太孙每隔一天进去参见一次。过了几个月,武帝病情突然加重,内外都很恐慌,百官都已经穿上了丧服,人们议论怀疑要立萧子良。武帝不一会又苏醒过来,问太孙在哪里,于是召东宫的卫士都随着进宫,遗诏让萧子良辅政,萧鸾知尚书事。萧子良一向仁厚,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便推荐萧鸾,诏书说:“事情不论大小,都要跟萧鸾商量。”这正是萧子良的愿望。太孙从小就养在萧子良的妃子袁氏那里,袁氏对他很慈爱,此前他曾经很害怕不能被立为继
47、承人,从此深深地忌恨萧子良。萧子良又和文惠太子共同喜欢佛教,非常友爱。他劝人做善事,从不厌倦,由此最终赢得了很大的名声。萧子良被晋升职位为太傅,增加仪仗为三十人,本官依旧,解除侍中职务。隆昌元年(494年),加给他特殊的礼制,可以带剑穿履上殿,入朝不用趋步,赞拜不用报名,升任都督南徐州。这年他病情很重,对身边的人说:“门外应该有异常情况。”派人去看,见淮河中的游鱼无数,都浮出水面涌向城门。萧子良不久后去世,终年三十五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贾岛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注】诗人以一枝斑竹赠
48、给友人作手杖,这首诗写于其间。“红斑”事见博物志史补,云:“舜之二妃,日湘夫人。 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尽斑。”14. 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的前两句写斑竹拄杖之由来,“拣得林中”语出平淡,但却反映了诗人找遍竹林的过程。B. 这首诗写赠梁浦秀才斑竹拄杖之事,言简意深,体现出了“近事浅语,出于天然”的特点。C. 作者借此竹“结根石上”,说明此竹生命力顽强,生长的环境是很贫瘠的,不是随便就能找到的。D. 这首诗在艺术上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说此竹是“最细枝”的,后用“恰是湘妃泪尽时”传递出深层意蕴。15. 诗中运用湘夫人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
49、情?【答案】14. C 15. 作者希望友人不要嫌弃此竹杖斑纹稀少,它是泪水即将干枯之时长成的。作者赠与友人“泪尽” 斑竹,告诉友人他们之间的情谊就如“湘妃”之情一样深厚,这斑竹杖代表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意。【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此类题一般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C项,“不
50、是随便就能找到的”分析不当;“结根石上”只为了突出此竹不同寻常,生命力顽强。故选C。【15题详解】题干是“诗中运用湘夫人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能力。从题干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典故作用和表达的情感,首先要熟知典故的内容,再结合诗歌的主要内容来分析所表达的情感。诗人以一枝斑竹赠给友人作手杖,顺手写下这首小诗。诗之前二句写斑竹拄杖之由来。遍山绿竹,遍地修篁,并不是每一根都是适宜做手杖的材料。它须经过一番精心的选择。紧接着两句较为秾丽,原因在于用典。“莫嫌滴沥红斑少”,似宕开一句,其实仍承前句意脉,并照应题意。就其语气而言,则又似对友人说话,其中含有一种抱歉的心情,希望
51、给予谅解。“红斑”事见博物志史补,云:“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尽斑。”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也说:“当日娥皇、女英(按:即二妃名),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称湘妃竹。”原来这枝斑竹,带有如此美丽的神话传说,以之作杖赠友,愈见其情谊之深切。竹上斑少,是由于“湘妃泪尽”,此盖伤心之事,然却以淡语出之。在此情况下,谁还能嫌弃这枝斑竹呢?友人自然无话可说了。这两句语淡而意深,似乎藏有机锋,它叫友人再也推辞不得,只好将拄杖收下。诗人高妙之构思,令人惊叹。(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用 _,_”与蚯蚓之喻作对比,论证了
52、“学习不能心思浮躁”的观点。(2)诗经卫风氓以“_, _ ”起兴,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3)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词人想象用大块烤牛肉犒劳军士的壮观场面的句子是“_”。【答案】 (1). 蟹六跪而二螯 (2).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3). 于嗟鸠兮 (4). 无食桑葚 (5). 八百里分麾下炙【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蟹”“螯”“鳝”“于”“麾”“炙”的写法。三、语言文字
53、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18_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19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
54、他眼界开阔,_20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21_,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B. 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C. 创新精神的缺失,制
55、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D. 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B. 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C. 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D. 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B.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C.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都被
56、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D.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答案】17. C 18. C 19. B【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根据文章内容,从第一段的开头第一句话可知,强调的是中国戏曲艺术缺乏创新精神,因此排除A选项和B选项,根据语言表达的简洁,可以排除D选项。故选C。【18题详解】本题
57、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寿终正寝,原指老死在家里。现比喻事物的灭亡。无疾而终:指人因衰老而自然死亡。没有病就死了,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了。名噪一时,意思是一时名声很大。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名垂青史,意思是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名声永留史册。兼容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博采众长:意思为广泛采纳众人的长处及各方面的优点,或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照猫画虎:意思是猫与虎的外形有相似之处,因以喻照样模仿而仅得其仿佛
58、。按图索骥:指按照图上画的样子去寻找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根据语境意第一空应是戏曲的灭亡,据此排除B选项和D选项;根据语境意和成语意第二空应为功业巨大,永垂不朽,据此排除A选项。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
59、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首先,从语法角度分析,“眼花缭乱”作定语成分,应该是“令人眼花缭乱”,所以排除A选项D选项。B选项和C选项的区别在于B选项多加了“这样”。C选项两个分句,主语都是承前省略主语“戏曲的创新”,显然不能做“探索”的主语,而B选项第二个分句“这样”是可以做“探索”的主语的,所以B选项的表述最准确。故选B。点睛:本题要求考生在理解原文主题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作答,强调了考生的阅读能力。整体更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试题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符合主流价值观。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60、15个字。城区道路不仅有机动车通行,_。为了保证道路夜间使用安全,城区道路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杆路灯。而高速公路是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进入的,机动车高速行驶时,间隔安装的路灯会产生一明一暗的照明效果,非但不能帮助司机看清路况,_。高速公路利用完善的路面标志和反光设备,通过汽车前灯的强烈照射,将各种交通指示清晰地反射到司机的眼里,足以起到安全导向作用。因此,_。【答案】 (1). 还有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 (2). 反而会严重干扰司机视线 (3). 高速公路上不能安装路灯【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所给文段说的是城区道路如何消除交通隐患的问题。句承接上文,可知说的是城区道路的情况,上文已经说了“不仅有机动车
61、通行”,此处应填“还有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一类内容;上文说机动车高速行驶时,间隔安装的路灯产生的一明一暗的照明效果,“不能帮助司机看清路况”,而且用了关联词语“非但”,故此处应填“反而会造成安全隐患”一类内容;是总结上文的句子,上文了高速公路利用完善的路面标志和反光设备足以起到安全导向作用,由此可知,此处应填“城区外的高速公路不安装路灯”一类内容。21.下面是拼多多购物操作流程图,请把这个购物流程完整地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50字。【答案】购物发起人通过自媒体下单开团或者参团,付款后分享给好友、邀请好友一起参团。在约定时间内,如果能够凑齐成团人数并成功支付,那么
62、商家就发货。否则,在约定时间内,如果不能够凑齐成团人数,系统会自动将所支付的货款原路退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本题属于流程图的转化。题干要求“把这个购物流程完整地写成一段话”,既为流程,故要关注箭头的指向,注意表述的顺序,从图上来看,第一步是购物人开团或者参团,在第二步就是付款,第三步就是把自己开团或者参团信息分享给好友,邀请好友一起参团。这一步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凑齐成团人数并成功支付,那么商家就发货。否则,在约定时间内,如果不能够凑齐成团人数,系统会自动将所支付的货款原路退回。答题时,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表述即可。【点睛】此类题目一般采用图形与文字混合的形式给出一个构思框架
63、,要求写成一段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的语句,该题考查了考生用简明准确的语言进行构思转写的能力,而把心里想的东西写出来是常见的语言表达需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答好这样的题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看出所给构思图形的构思特点,二是将所始构思信息按一定规律形成文字,三是注意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今年五四青年节,在美丽的东海之滨,郑州舰实习舰长韦慧晓向全国电视观众讲述了她逐梦深蓝的传奇故事。这位来自广西百色的壮族女子,拥有着旁人眼里“开挂的人生”。23岁在华为就职,曾任副总裁高级秘书;27岁获环球洲际小姐大赛中国特区赛区十佳,并考取中山大学研究
64、生;28岁赴西藏支教;30岁成为中山大学博士;34岁时,她“高龄”入伍,加入人民海军,用6年时间成长为人民海军史上第一位实习女舰长。韦慧晓的成长与她的价值观密不可分,她说:“有两种价值观:一种价值观,是戴着非常昂贵的手表,好显示出来自己身价百倍;另一种价值观是我这种价值观,一块不贵的手表,因为我戴过了,所以身价百倍。” 因为这句话,韦舰长圈粉无数。这句话,引爆了很多观众的朋友圈。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中国五月的鲜花,为青春绽放;炽热的阳光,因梦想燃烧。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
65、的际遇机缘,都要承担其所处时代的历史使命。从风雨如晦的革命年代到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从开拓奋进的改革开放到全面小康的决胜进军,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青春乐章。“千秋家国血未冷”,青春的热血里流淌着敢为人先的勇气,涌动着一往无前的执着,承载对人民和国家舍我其谁的责任与使命,熔铸成为梦想、为民族的奋斗与担当。伟大的时代,让青春的世界海阔天空。“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梁启超先生百年前对青年的寄语辉映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快速发展、深刻变革的广袤土地,为青年实现梦想、人生出彩搭建起宽广的舞台;层峦叠嶂、水流湍急的“历史三峡”,呼唤敢为
66、人先的少年英雄勇立潮头、担当重任。一如30多年前激情燃烧的改革岁月,“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历史大潮赋予青年发展的无限可能,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政策导向与社会氛围为亿万青春提供了释放潜能、体现价值的难得机遇。让青春的激情在国家建设中迸发,个人的才能在公平环境中释放,梦想的种子在社会呵护下发芽,无数朝气蓬勃的生命浪花汇聚在一起,必将汇成前进的洪流,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光荣,助推中华民族在圆梦路上不断抵达新的高度。坚定的信念,令青春的脚步铿锵执着。风起云涌的时代变迁不仅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思想多元、观念多样的冲击下,追名逐利的诱惑在增多,生活压力、现实理想的落差间,坚守信
67、念的考验更严峻。是囿于物质的满足,以利己的“精算”谋划人生,还是突破一己得失,在更广阔的天地书写精彩的人生?青年有信仰,民族有力量,国家才有希望。赓续历久弥新的五四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对纷繁多变的社会现象就不会彷徨,在学业、情感、职业的困境中就不会纠结;洞悉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坚信中国道路的优越性,坚定民族复兴的必然性,广大青年就会充满涉过激流险滩的信心与勇气,在追寻梦想的路上阔步前行。梦想渐行渐近的步伐,凝聚着无悔的青春奋斗。“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无论是平凡岗位的默默奉献,抑或在时代大潮中搏击风浪,创造,永
68、远是青春最鲜明的底色,始终是推动历史车轮劲的动力。把知识储备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到基层和群众中丰富阅历,本事才能“上得来”,干事才能“拿得起”;将勤于学习与勇于创新结合起来,在继承中突破陈规,在现实与理想中寻找可行路径,创业终将迎来成功的曙光;把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结合起来,为世界和平、中国与各国人民友谊、合作共赢多做贡献,一个开放、自信和充满朝气的中国就将收获更多友好目光,赢得更大发展机遇,也为人类的共同家园播撒和谐与希望的种子。致敬青春,放飞梦想!【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
69、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单,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并思考青年的人生价值,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审题】材料主要讲韦慧晓的成长历程,她的成长与她的价值观密不可分。胸怀凌云志,心涌报国情。韦慧晓没有选择靠姣好的面容哗众取宠,没有选择靠诸多光鲜的头衔逐名求利。她胸怀家国,心向大海,在毕业之后没有任何犹豫,就主动选择了投笔从戎,选择了“一份关乎民族崛起的大事业”,实现了从高校学霸到中国
70、海军首位女副舰长的华丽转身,演绎着自己精彩而有价值的人生。参考立意:当代青年应当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将个人价值和祖国民族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人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不应依赖外在的金钱物质来展示自身价值,而应该提升自身内在价值,这才是有意义的。一个有作为有理想有梦想的青年应该有理想有梦想,勇于迎接命运挑战,而不应该被物质利益束缚,成为金钱的奴隶。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引出观点“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青年的脚步,写下青春之歌,让人对青春之中国充满希望;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正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
71、力所在;今天的中国青年,更能够在放眼世界中认识自己的使命;为每一个青年搭建好人生出彩的舞台,让青年人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最后可以写自己的做法或期待,如中国青年秉持胸中那团火,相信理想的力量,信奉奋斗的意义,国家才能更有力量;接好历史的接力棒,是当代青年的机遇,更是沉甸甸的使命。【素材】跨越时空,超越个人,在不同时代的青春中引来共鸣的,正是“奋斗”二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72、让奋斗成为青春的底色,在成长中注入拼搏的精气神,坚定其脚步、强健其精神,这是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题中应有之义。年轻人成长过程中,志存高远是进步的根本动力。身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时代,把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洪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在复兴征程中找到建功立业的舞台。前景光明,征途豪迈,不奋斗,何以谈青春,何以谈梦想?复兴之路上,一代又一代青年在成长,时代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塑造青少年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目标对于每个人而
73、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并不受现实的束缚,并不是说因为现实不好,目标便无望了。目标是属于现在而存在于未来的,它指明现实向未来迈进的方向,有了好的目标,就等于有了好的方向就等于向成功迈出了第一步。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一方面,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目标,另一方面,我们要不停地为目标而努力奋斗。孰不知,目标是迈向成功的方向,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而奋斗则是迈向成功的保障,是迈向成功的第二步第三步只有拥有奋斗、拼搏作为保障的目标,才是真正象征着成功人生的目标。做最好自己,需要有追寻理想、发现兴趣、有效执行、努力学习、人际交流和合作沟通等行为。做最好的自己,需要有正确的人生态度。态度是行动
74、的前提,态度受价值观的指导,态度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