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名校推荐》《衡中金榜》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通用版作业: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050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推荐》《衡中金榜》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通用版作业: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名校推荐》《衡中金榜》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通用版作业: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名校推荐》《衡中金榜》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通用版作业: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名校推荐》《衡中金榜》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通用版作业: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衡中作业(二)1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以后他又多处题辞,提倡“合同父子”,即子孝父慈,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由此说明秦始皇()A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B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C旨在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D以恪守宗法伦理道德为最高理想解析:秦朝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A错;“贵贱分明”“强调礼、等级和恪守等级下的各自职责”“子孝父慈”符合儒家重视礼、维护等级制度、讲求孝道,故B正确,秦始皇的做法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故C错误;D选项材料无法体现。答案:B2依据下列资料可

2、判定出中国历史上“县”最早出现于何时()资料一:汉书地理志:(秦)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资料二: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师破白狄,胥臣有功,襄公命(令)先茅之县赏胥臣。A西周时期B春秋战国之时C秦灭六国之后D汉帝国建立时解析:资料一的意思是秦统一以后,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制。资料二中“晋师破白狄,胥臣有功,襄公命(令)先茅之县赏胥臣”,材料中提到晋襄公以县赏给功臣。左传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所以可以判定中国历史上县最早出现于春秋,故B正确。答案:B3战国时期,诸侯列国纷纷开凿运河。据史记记述:“荥阳下引河东

3、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淄、济之间。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这些运河的修建()A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B表明诸侯各国经济交往频繁C适应了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D标志着中原统一市场的形成解析: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开凿运河,且运河分布遍及南北,既有在中原地区的鸿沟贯通各国及河流,又有吴楚、齐地的运河连接各地。可见这些运河的修建便利于各国军需物资的运输,适应了当时的争霸战争的需要,故选C。材料“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反映了运河的修建不是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的,故A错误;

4、B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运河的开凿已超出了中原的范围,故D错误。答案:C4春秋之世,国君“为天子之同姓者十之六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了秦朝,“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据此分析,秦朝在政治上的明显变化是()A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B世卿世禄确保权力世袭C由官僚政治转向贵族政治D郡县官吏均由中央任免解析:材料信息说明,春秋时期的贵族政治,秦始皇终止了等级世袭,建立官僚政治,保证了大一统帝国的存在,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官吏均由中央任免,C错误,D正确;A、B不符合“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答案:D5在秦代,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

5、变而来的,同时设置官府中掌管薄书案牍的吏胥,辅助官员履行政务。这表明秦代()A已出现了完整的官僚体系B平民政治已取代贵族政治C官僚政治的模式己经形成D中央文官的地位较为突出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国官僚政治是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产物,官僚这种政治角色是从分封制下君主的家臣演变而来的,而在秦代时官僚政治的模式己经形成,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在秦代已出现了官僚体系,但不完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官僚政治在本质上仍然是贵族政治,平民政治并未取代贵族政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文官的地位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答案:C6西汉简书中赵正书记载:“昔者

6、,秦王赵正出游天下,环(还)至白(柏)人而病,病笃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窘)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这与史记中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的说法明显不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史料记载矛盾导致历史真相无法被探知,应兼存异说B史记中关于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的说法不能成立C赵正书的记载与史实不符,表明其史料价值不大D赵正书丰富了我们对历史记载存有多种可能的认知解析:A项中“历史真相无法被探知”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无法判断赵正书的记载是否符合史实,故不能判定史记中关于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的说法不能成立,排除BC;赵正书的记载提供了与史记中关于李斯、赵

7、高矫诏立胡亥的不同说法,丰富了我们对历史记载存有多种可能的认知,故D正确。答案:D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所谓古代中国的“现代化”,就是指造就中华帝国的那套“理性设计”,主要包括郡县制、法典化控制以及文官制度若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形态往后看,则春秋战国以至于帝国时代,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张树平“理性政治知识”与中国古代政治的“现代化”材料二秦之所以革之(注:废分封制)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柳宗元封建论(1)结合所学知识,以郡县制为例概述从宗周时代到秦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并据此指出材料一中“现代化”的内涵。(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政治的意义。答案:(1)史实: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列国陆续出现了新的地方行政区划;秦统一六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内涵: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国家管理的制度化和体系化。(2)观点:秦始皇以郡县取代分封,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或局部引用原文)意义:奠定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