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主备人:李希) 学科长审查签字: 高中课程标准历史必修二一、 内容及其解析:1、 内容: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 2、解析:(1)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 (2)阅读列宁论粮食税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 (3)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二、 目标及解析1、 目标:(1) 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2) 了解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实施前的时代背景、实施政策的目的、内容和意义。2、 解析
2、:(1)、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意义。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2)、过程与方法:阅读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列宁为首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持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三、 教学问题诊断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显得比较枯燥,课堂上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分层次和阶段来讲。四、 教学支持条件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可
3、充分利用影视、图片、文字等材料,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五、 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导入 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小结(二)教学情景1、导入:回顾历史必修1关于十月革命的内容。教师讲述:一战的进行,激化了沙皇俄国国内的矛盾,形成有利于推翻沙皇俄国统治的国内环境。二月革命的成功,加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二月革命后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坚决推动革命继续发展,把二月革命推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11月6日午夜(俄历10月24日),十月革命爆发,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从此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
4、开端。由此导入新课。设计意图:简单回顾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而让学生思考,将知识进行联系和比较。2、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问题1:采用非常政策的背景。1、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建立:让学生回忆必修一专题八的十月革命。(1917年11月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发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1月7日凌晨攻占冬宫,取得胜利。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措施:对外苏维埃政府接受了条件十分苛刻的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2、面临严峻形势:引导学生看P115“知识链接”,指出1918年协约国对俄进行武装干涉,1918年下半年,苏俄
5、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领土落入敌手,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之中。面对如此险恶的形势,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非常措施,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问题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1918年夏开始推行,1919年形成一种特殊经济体制,1920年发展到高潮。主要内容让学生看书后回答:实行余粮收集制;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这些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然后教师讲述:第一,实行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价格交售国家。征粮贯彻阶级原则,富农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一般不征(后因摊派指标
6、高,对拥有1至2俄亩的贫农也征收)。余粮收集制体现了无产阶级在特殊条件下同农民结成的军事政治同盟。第二,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宣布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国家通过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各总管理局,对企业的管理、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严格的集中领导。第三,取消商品贸易。流通分配政策,取消自由贸易实行严格的配给制;第四,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保证劳动力的供给。问题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1、积极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是有成效的,它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这一政策的实施,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在军事上起到了战胜敌人的保障作用;从1919
7、年到1920年,红军粉碎了协约国策划的三次大规模武装进攻,捍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思考讨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是苏俄理想的政策?最后教师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苏俄当时的理想政策,也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它的出现显然是为严酷的战争和极端贫困的环境所迫。为粉碎国内外敌人进攻,巩固苏维埃政权,并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它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红军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消极影响:国家垄断全部经济,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分配,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触犯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它不是无产阶级向社
8、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后来遇到极大的危机,说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道路需要不断进行探索。设计意图:有天理的进行归纳,便于学生的理解。师生活动:学生阅读归纳,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3、“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问题 4: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1、经济危机指出,在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采用“战时共产主义”,导致各方面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2、政治危机原因:领导人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以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一种手段,可以打出一段材料:材料1: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
9、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苏联史因此,国内战争后,农村的余粮收集制反而加强。表现:引起农民、工人不满,1921年引起士兵不满,在喀琅施塔得发生水兵叛乱,表明新生政权面临空前政治危机。4、新经济政策1、背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苏联史材料2: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列宁选集材料3: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
10、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材料4: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列宁全集回答:材料1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2分)结合材料1和材料2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材料3说明苏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3分)材料4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后退”的根本目的
11、是什么?(4分)结合材料回答,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出什么结论?(3分)思路:十月革命后苏俄不断调整经济政策,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更是苏俄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题旨在考查对这两种政策的本质区别和转变原因的认识。答题时应注意第问以材料为依托说明列宁曾设想利用这一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第问把材料与所学知识结合回答;第问中“后退”到什么地步已在材料中体现,“后退”的根本目的是与材料3所标榜的经济政策是一致的;第问的结论要从政策调整应遵循的根本原则、规律上来归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分)推进社会主义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2分)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
12、产主义政策。实行国家资本主义。(3分)由商品交换(以物易物)退到私人买卖,发展商品生产。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4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3分)问题5: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制和租让制的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1920年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1921年5月,国家把一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7月又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
13、人.这些租让和租借企业由私人经营,所有权属于国家.在经营管理上,政府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开始依靠经济手段来管理。流通方面(商业方面):废除国家配给制和国家贸易垄断制.在坚持国家计划领导的前提下,实行自由贸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921年5月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实行产品交换.后因实物交换在实践中行不通,遂放弃产品交换的作法,并取消商业的地区范围限制,允许私人自由贸易.为了促进市场贸易。分配方面:废止平均主义的实物分配制,实行以工人技术熟练程度和生产效率为标准的劳动报酬级差制。为了更好地贯彻物质利益原则.采取了多种分配形式,如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励制、提成制、分红制等。提问:新
14、经济政策的实施起到哪些良好效果?学生概括课本后回答: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减轻了农民负担,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有利于利用外资和技术设备,更快地恢复和发展工业。商业方面,允许商品交换、商品买卖,这使农民获得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促进了商品流通。实行按劳分配制,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问题6: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新经济政策是在实施过程中逐步丰富、完善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学生回答: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教师指出:新经济政策的重要特点,一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二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
15、,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其影响主要体现在: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建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新经济政策是在承认落后和自身错误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但是由于后来的苏联领导人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
16、不足,20世纪20年代末,新经济政策被逐步取消了。提问:赫鲁晓夫为什么说对它感到“困难”甚至“痛苦”呢?主要是由于后来的苏共领导人对如何利用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存在错误认识。由于在理论上对社会主义存在商品市场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的认识不足,而在实践上又没有经验可借鉴,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矛盾,加上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因而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感到“困难”,甚至是“痛苦”。问题7:经验教训。最后让学生思考: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说明了什么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脱离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作为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政策,是失败的;新经济政策采用“迂回过渡”的
17、办法,取得成功。正反两方面经验证明,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断进行改革。5、小结 俄国十月革命后,新生苏维埃政权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依靠广大人民战胜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内战结束之后,苏俄政府不失时机地从国情出发实施新经济政策.该政策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工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苏维埃政权进一步得到巩固.苏俄在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探索中,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正确道路,为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奠定了基础。六、目标检测比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异同提示: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
18、和效果等方面分析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目的内容特点效果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对新知识的学习。配餐作业A组题1、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2、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性质相同内容相反B、互为补充取长补短C、前者是对后者的发展D、性质和内容都相反 3、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19、B组题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对后来的工农联盟最能构成威胁的是( )A、把大中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 B、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 D、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2、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方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建立巩固的工农政权联盟 B、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D、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3、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是由( )A、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 B、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 C、苏俄当时生产力水平所致 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
20、政策不满所致4、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农民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量收集制 B、国家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着经济命脉 C、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 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5、1922年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没有哪个成员国( )A、俄罗斯 B、乌克兰 C、哈萨克 D、白俄罗斯 C组题材料解析题材料一:1921年底,列宁说:“粮食税减轻了全体农民的负担,这是用不着证明的。问题不在于拿农民多少粮食,而是在于实行粮食税以后,农民觉得心里更有数了,经营的兴趣也提高了,实行了粮食税,勤劳的农民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卷第340页
21、材料二: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组织大生产,目的是为了加速生产力的发展,更有效地同小资产阶级作斗争。除了国家资本主义以外,还出现了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工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沟通城乡经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消费品的需求。新编苏联史第110112页回答:根据材料一,说说当时苏俄实行什么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根据材料二,说说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并解释当时苏俄实行这种政策是否改变了社会性质。课后反思:学案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专题七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学习目标(1)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2)阅读列宁
22、论粮食税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3)通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定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二、重点和难点重点: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难点:如何评价新经济政策解析:(1)、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意义。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说明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2)过程与方法:阅读列宁论粮食税、列宁全集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列宁为首苏维埃政权克服种种严峻困难巩固新政权的事实,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
23、过了解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做出有益探索的事实,坚持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三、目标检测比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异同提示: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和效果等方面分析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目的内容特点效果配餐作业A组题1、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2、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性质相同内容相反B、互为补充取长补短C、前者是对后者的发展D、性质和内容都相反 3、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
24、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B组题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对后来的工农联盟最能构成威胁的是( )A、把大中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 B、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C、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 D、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2、列宁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方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政策,这里的“改良主义”是指( )A、建立巩固的工农政权联盟 B、修改、调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D、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3、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
25、上说是由( )A、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 B、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所致 C、苏俄当时生产力水平所致 D、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 4、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农民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量收集制 B、国家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着经济命脉 C、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 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5、1922年加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没有哪个成员国( )A、俄罗斯 B、乌克兰 C、哈萨克 D、白俄罗斯 C组题材料解析题材料一:1921年底,列宁说:“粮食税减轻了全体农民的负担,这是用不着证明的。问题不在于拿农民多少粮食,而是在于实行粮食税以后,农民觉得心
26、里更有数了,经营的兴趣也提高了,实行了粮食税,勤劳的农民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卷第340页材料二: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组织大生产,目的是为了加速生产力的发展,更有效地同小资产阶级作斗争。除了国家资本主义以外,还出现了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工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沟通城乡经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消费品的需求。新编苏联史第110112页回答:根据材料一,说说当时苏俄实行什么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根据材料二,说说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并解释当时苏俄实行这种政策是否改变了社会性质。课后反思:教学设计(主备人:李希) 学科长
27、审查签字: 高中课程标准历史必修二专题七第二节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2、解析: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分析它给苏联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了解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及其在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文化领域的主要表现,全面评价其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2、解析:(1)知识与能力:了解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及其在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文化领域的主要表现,全面评价其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围绕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特点、作用、严重的弊端及以
28、影响等展开讨论,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历史问题。学会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评价斯大林模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三、教学问题诊断:学生对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运用比较法解决这一问题。四、教学支持条件:运用文字、图表、影视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借助形象思维感悟历史。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导入 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农业全盘集体化 斯大林模式 小结(二)、教学情景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第一节内容,指出
29、列宁曾进行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尝试,尤其新经济政策,符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取得实效。当斯大林继承列宁执掌苏共领导权和苏联政权之后,他又将带领苏联人民走上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课“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理清线索,让学生很好的了解苏联政治体制的模式,产生学习兴趣。一、斯大林模式的工业化之路1、原因:A、落后的农业国;B、为了加强国防;(引导学生看P119“资料卡片”,了解原因)C、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D、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下;2、方针提出:1925年十四大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3、苏联的社会
30、主义工业化开始(1926): 这部分内容只需要依据教材讲述即可。教师需要指出两点:一、突出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二、斯达汉诺夫运动是工人忘我劳动的精神和掌握新技术紧密结合。(看左边“知识链接”,加强理解)4、成就与教训:成就:一五计划(1928-1932)和二五计划(1933-1937),实现了工业化,工业总产值位于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引导学生阅读P120表格材料。也可以通过幻灯片打出一些相关图片和文字,如:两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效。1932年,一五计划完成时,苏联共建成一千五百多家大型工业企业,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到70%,已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同时
31、,工业的社会主义成分占了99%以上.二五计划的完成,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937年,机床已基本自给,进口的机器只占需要量的0.9%,拖拉机等产品已开始出口。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1917年的3%上升到10%,这时苏联的整个社会面貌改变了,它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教训:农、轻和重工业比例严重不协调。 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1、背景:原因:结合教材归纳指出农业集体化的原因:A、工业发展的需要;B、粮食供应的困难;C、斯大林的决策(通过幻灯片补充“斯大林对农业的看法” 斯大林认为,粮食总产量的80%是来自落后的小农经济,其产品的85%留供自家消费,商品率极低。在这
32、种情况下,要解决“市场供应”问题,即增加投入市场的剩余粮食产品量,是不可能的。用列宁提出的那种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或者供给农民以他们所必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来交换农民剩余粮食的办法,他认为也难以奏效。另一方面,当时数量很少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粮食产量,虽然只占粮食总产量的2%以下,但它却提供了国家商品粮总额的5%,商品率达到47%。斯大林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必须组织农民走向集体化的国营农场道路,消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政策的变化: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但随着粮食收购危机的发生,苏联党和政府认为,只有实行集体化才能解决国家所需的粮食。19
33、29年,在苏联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这样苏联的农业政策发生变化,由原来的逐步实现农业集体化 ,转变为“全盘集体化”和“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2、农业集体化运动的过程、结果和影响:过程:依据教材内容即可,注意引导学生看P121表格。结果: 1937年底,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超过90%,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播种面积占到几乎100%的播种总面积,苏联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影响:A、积极性:苏联通过农业集体化,引导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B、消极性:在农业集体化运动中,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
34、多,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的发展。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致使苏联整个国民经济无法达到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使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结合P12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加深理解)三、斯大林模式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在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提问:苏联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指什么?(在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份已取得了彻底胜利;苏联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剥削阶级已不复存在。)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年底,苏联通过了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
35、义所有制。新宪法的制定,宣布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创造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形成,即“斯大林模式”的形成。2、含义: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3、形成原因: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封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的情况;斯大林的个人因素(可以通过幻灯片打出一些相关资料:斯大林的个人性格特点:列宁在其遗嘱中有关斯大林的叙述:“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但他能不能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斯大林同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
36、总书记的职位上是不可容忍的了。”“在十月革命前的革命生涯中,斯大林曾八次被捕,其中六次从流放地逃脱,又回到原地继续革命。应当说,斯大林令人信服地展现了他非凡的意志力。斯大林的思想,对人的主观能动性比较看重,对客观规律则尊重不够;对该做什么比较强调,对能做什么不够重视,这恐怕是造成斯大林理论思想中主观主义过多的原由之一。” 引自斯大林与社会主义卢之超、王正泉主编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斯大林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不同,他是一个带有俄罗斯农民意识的马克思主义者。
37、较少接触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当时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生活都是陌生的。刘国良准确把握“斯大林模式”)4、表现:经济体制:A、表现: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片面发展重工业,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改善的手段,以达到高积累多投资B、影响: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国家指令性计划,使企业失去了活力。政治体制:A、表现:是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
38、令,管理国家事务。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补充大清洗运动的一些资料。大清洗是从斯大林一件小小的礼仪失崇开始的。1934年1月召开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按规定对总书记斯大林的鼓掌可达10分钟,对其他政治局委员鼓掌不能超过2分钟,可是政治局委员兼列宁格勒州书记基洛夫出现时,鼓掌长达10分钟之久。选举总书记时基洛夫得的票数超过了斯大林,由于基洛夫不愿意担任此职,斯大林才得以连任。大祸随之临头,基洛夫在散步时莫名其妙被人枪杀了,此后,参与该案侦察工作和见证的人不是死于车祸就是永久失踪。由此开始,和斯大林意见不一致的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
39、哈林也被指控为犯有谋杀罪和叛国罪而被害。接着,内务部的部长们和主要局长被杀,参加十七次代表大会的1966人中被捕、被杀的有1108人,大会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有近80人被捕、被杀。在军队中,大约有2万名军官遭到清洗,全军5名元帅中有3名被杀害,10多位副国防人民委员中,无一人得以幸免,15名集团军司令中有13名被清洗。同时,在经济建设部门,大批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进行。1939年,大清洗运动才逐渐平息。 各州、市都进行类似的清洗,把一切敢于揭露特权和官僚主义,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视为政敌加以逮捕或消灭肉体。在斯大林时代有2000多万人遭到杀戮,这个骇人听闻
40、的数字已占当时苏联人口近19。)B、影响:在当时形势下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但是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思想文化体制:个人崇拜,虽然能够统一全国人民意志,但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三者关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深远影响。5、评价:我国学术界对“斯大林模式”历史功过的争议,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主要观点:一是“功大于过”说。有人认为,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存在着很大的弊病,但这种体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是适用的,也不能不说没有调动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积极作用。这个模式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它使社会主义第一次从理论变
41、成现实,并且敢于同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相抗衡。还有人认为,评价经济建设模式应该有一个客观标准,这个标准应该是:是否符合国情和世界形势,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斯大林的经济建设模式,它的历史功绩是抹杀不了的。二是“过大于功”说。有人认为,“斯大林模式”的弊病包括政治上的不民主和“肃反”严重扩大化,经济上国民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协调以及外交政策方面的大国主义。它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只是人们走向正确所必须经历的谬误,是走向正确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对于上述观点,你支持哪一种?请说明你的理由。如果你还有其他
42、看法,也请加以具体阐述。 )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生:(可能回答)1、从功绩和弊端角度:斯大林模式是在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的制约的情况下形成的。这一模式使苏联迅速地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国民文化素质得到显著提高,不仅扫除了文盲,而且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但这一模式也有明显的弊端:政治方面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干部职务终身制,个人崇拜盛行。经济方面表现为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下,阻碍了
43、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损害,造成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生:2、从模式角度: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条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这一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它带来的明显弊端告诉我们: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不能完全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生:3、从历史影响角度: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它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形成了足以同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但是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
44、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违背了列宁关于把文化经济建设当作工作重心的指示,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它忽视了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致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斯大林模式成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师:各位同学虽然言语不多,但总体上来看,能够从正反两方面对斯大林模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这就是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所应该采取的基本立场。设计意图:有条理的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5、小结 “斯大林模式”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使苏联称为工业强国,但它存在
45、的诸多弊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成为制约苏联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主要因素。六、目标检测1、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2、简述斯大林模式对后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课堂学习的成果。配餐作业A组题1、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的经济方针是 (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C、开展农业集体化 D、实施三个五年计划2、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 )A、重点发展重工业 B、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步进行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 D、由城市扩展到农村3、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A个人崇拜现象
46、的出现 B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C全国大清洗运动结束 D实施三个五年计划4、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年总产量未超过1913年的水平,且1930年后有所下降,导致以上情况出现的原因有:( )苏联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苏联农业集体化过程存在失误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A B C D5、对苏联20世纪三十年代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 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C、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D、苏联进行的大清洗运动破坏和践踏了社会主义民主 和法制B组题完成教辅资料上的相应练习课后反思:学
47、案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专题七第二节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学习目标1、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2、认识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分析它给苏联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斯大林时期的经济建设情况和在经济建设中逐步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难点: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正确地评价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从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和中国经济建设的影响,学会用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认识到各国应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经济建设。解析:(1)知识与能力:了解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及其在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思想方面、文化领域的
48、主要表现,全面评价其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围绕斯大林模式建立的背景、特点、作用、严重的弊端及以影响等展开讨论,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历史问题。学会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评价斯大林模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失误的分析,认识到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借鉴历史教训,树立改革和创新意识。三、目标检测1、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2、简述斯大林模式对后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怎样的影响。配餐作业A组题1、联共(布)十四大通过的经济方针是 (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开展社会主义工
49、业化C、开展农业集体化 D、实施三个五年计划2、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 )A、重点发展重工业 B、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步进行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 D、由城市扩展到农村3、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A个人崇拜现象的出现 B1936年新宪法的制定C全国大清洗运动结束 D实施三个五年计划4、1932年以前,苏联的粮食年总产量未超过1913年的水平,且1930年后有所下降,导致以上情况出现的原因有:( )苏联经济政策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苏联农业集体化过程存在失误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落后A B C D5、对苏联
50、20世纪三十年代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 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C、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D、苏联进行的大清洗运动破坏和践踏了社会主义民主 和法制B组题完成教辅资料上的相应练习课后反思:教学设计(主备人:李希) 学科长审查签字: 高中课程标准历史必修二专题七第三节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一、内容及其解析:1、内容: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二、目标及其解析:1、目标:通过列表等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
51、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2、解析:(1)知识与能力:通过列表等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阅读恩格斯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等历史材料,理解历史材料,并运用它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学习过程,能够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能够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通过对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到走向解体原因的
52、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三、教学问题诊断: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苏联的体制已有一定了解,但对其特殊的发展情况和曲折情况理解不深,通过本课学习加深对前两节课内容的理解。四、教学支持条件:运用文字、图表、影视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借助形象思维感悟历史。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导入 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 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莫斯科的落日小结(二)、教学情景1、导入:“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日益显露,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是都失败了。“国家情况
53、不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它们的后面”。这是苏联最后一位改革者戈尔巴乔夫说的一段话。此后不久,苏联就正式解体了。为什么改革没有使苏联走上强大,反而使苏联走上解体呢?由此导入新课。讲述新课一、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打出一段材料:工业发展很快,1913年1950年增加12倍。农业却徘徊不前,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人均的粮食低于1913年,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由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斯大林模式下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弊端。即斯大林模式弊端越来越严重,必须要改革。斯大林继续推行个人崇拜。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改革提供契机,赫鲁晓夫上台。 2
54、、经济改革农业方面:(设问):为什么会选择农业为改革的突破口?生:看书后回答,指出因为农业发展迟缓,粮食供应严重不足。A、措施:试图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B、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B、结果:农业有所好转,但后来由于赫鲁晓夫冒进思想,瞎指挥,以及60年代的恶劣天气,1963年再次出现农业危机。工业方面:扩大地方权力,但并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3、政治改革导火线秘密报告:1965年苏共二十大闭幕会上,赫鲁晓夫做了“秘密报告”,报告揭露了斯大林大搞个人崇拜、践踏民主集中制原则、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肃反扩大化等一系列
55、严重错误及其危害,苏共二十大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超越了苏联的国境。这个报告在苏联国内造成了思想混乱,同时,它不久被美国纽约时报全文发表,震惊了世界.在国际上,帝国主义借此掀起了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一度造成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局的动荡不安。政治改革:为了改变斯大林时期,个人崇拜之风盛行,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等等现象,赫鲁晓夫开始了对斯大林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政治改革。打出相关“肃反”的资料:苏共二十大以后,报刊上出现了批判个人崇拜的高潮。1956年6月30日,苏共中央发表了关于克服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决议。随之,在全苏各个领域展开了批判斯大林的大规模运动。同时,大张旗鼓地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工
56、作,解散了大批集中营。据粗略统计,1956年1957年间,大约有700800万人被释放,500600万人死后得到昭雪。苏联政府还为在卫国战争期间受迫害的车臣、印古什、卡拉恰耶夫、巴尔卡尔、卡尔梅克等少数民族恢复名誉,允许他们从被流放的东部地区返回故乡居住,重建他们的自治共和国或自治州。结果:由于并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仅归咎于斯大林个人,最后重新陷入个人崇拜的泥潭。4、意义及失败原因意义: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开创性。失败原因:(提问):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后回答。A、赫鲁晓夫当政期间的改革,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
57、的小修小补,而这种旧体制在苏联又是根深蒂固的,这就决定了这场改革必然是不彻底的。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斯大林的批判缺乏科学的认识,把斯大林的一些错误,归结为斯大林的个人品质,没有认识到错误的产生固然有个人因素,但根源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这种对斯大林的一味否定,又引起思想的混乱。B、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躁冒进,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提问):应如何评价赫鲁晓夫改革?让学生思考后回答。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客观地评价。肯定赫鲁
58、晓夫正确的,起积极作用的一面,赫鲁晓夫是第一个敢于向社会主义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同时指出他失误的,错误的方面,赫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而且主观主义,急躁冒进,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标,许多改革措施未经论证和试验就急速推出,结果造成混乱,导致改革失败。 二、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的改革1、执政前期的改革“新经济体制”内容:将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一定冲击,但是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作用:国民经济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军事实力增强。2、勃列日涅夫后期改革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勃列日涅夫过分追求稳定,经济发展呈停
59、滞和下降。3、影响各种矛盾滋生,苏联陷入困境。提问:勃列日涅夫改革前期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失败的最主要因素是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三、戈尔巴乔夫改革1、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先通过幻灯片打出改革前背景:苏联虽曾作为两大超级大国之一,拥有着与美国相匹敌的庞大军事力量,但其经济实力却一直远不如美国.进入70年代之后,面临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所谓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苏联的经济却日益衰退和恶化.苏联不仅在科技水平方面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迅速拉大,其经济实力也再难以支撑庞大的军费开支以同美国继续争霸了.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
60、洲、拉美一些国家。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虽拥有发达的宇航兵器和生物技术等,但整个现代技术领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1520年。民用工业品技术非常落后,质量低劣。工业生产中浪费惊人,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不断下降,农业生产长期落后等等。总之,苏联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从70年代起已丧失了潜力。政治方面,在长期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干部任命制、职务终身制使苏联形成了一个官僚精英集团,他们中很多人思想僵化,贪污受贿,骄奢淫逸。人民群众对共产党不满的情绪日增。为了扭转经济发展的颓势,为了维持苏联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革。进入80年代, 苏联的改革已是势在
61、必行。原因:为了改变国民经济发展衰退的趋势,维持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内容:重点集中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主义的“加速战略”。结果:难以奏效。过渡 但是由于“加速战略”仓促上马,阻力较大,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视,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致使改革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戈尔巴乔夫认为主要是政治阻力太大,于是把重点转向政治改革,以求扫除障碍。2、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背景:经济改革面临困境内容及影响A、 内容:“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影响: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
62、路,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B、 内容:推出“民主化”和“公开化”;影响:纵容自由化思想,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乘机崛起,成为难以控制的政治力量。C、 内容:1990年,戈尔巴乔夫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影响:从根本上动摇了苏共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提问):由此可见,此时戈尔巴乔夫改革实质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概括指出: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改革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上的垄断地位。至此,苏联结束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由共产党领导的历史。(提问):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造成了什么后果?(造成苏联的解体)3、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陷入危机,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
63、想领域极度混乱,民族问题越来越严重。4、八一九事件A、直接原因:1991年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引起党内高级干部的不满。B、爆发C、结果:叶利钦执政,苏共排挤出政权。各共和国纷纷独立。5、苏联解体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大部分国家加入独联体。12月25日,苏联国旗降落,苏最终解体。(设问):思考苏联解体的原因?A、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C、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思考1):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失败和苏联解体的最深刻的教训是什么?改革首先要维护社会稳定,要维护党的领导和有切合于自
64、己本国实际的指导思想;在改革中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思考2):从苏联解体看,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学生思考后,教师指出: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过程。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因此要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需要及时调整政治经济政策,满足人民的社会生活需求。社会主义的改革是必要的。实践和探索可能既有成功,也可能会有失误。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转变为现实之后,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易,社会主义国
65、家改革必将经历的曲折道路。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本课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苏联三位领导人的改革: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及其影响。“二战”结束后,随着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和缺陷日益显露,已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改革,但是都失败了。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社会主义由科学理论转变为现实之后,探索一条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易。这是因为,不论是欧洲还是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原来大多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这些国家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发展
66、生产力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为了发展生产力,需要对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进行不断的调整,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的完善。这种改革和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动力。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应该允许各国进行自己的探索,而不应当将某一种模式套用于所有的国家。因为只有经过不断的探索,才有可能找到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当然,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国家的改革失败乃至最终脱离了社会主义的轨道,但即使是这些失败的改革,也会给其他国家的人们以极大的启发。六、目标
67、检测1、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相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具有什么特点?2、如何认识苏联社会改革的整个历程?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课堂学习的成果。配餐作业A组题1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A把重点放在农业上B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C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3 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
68、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A B C D4下列内容不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的是()A实行政治上的多党制B. 用民主而人道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C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D大量开垦荒地以提高粮食产量5.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
69、向了歧途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B组题完成教辅资料上的相应练习课后反思:学案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专题七第三节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一、学习目标1、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2、通过列表等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二、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难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苏联解体的经过,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
70、折性,通过探究性学习和社会调查,能够清晰认识苏联的解体并不代表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并总结我们中国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解析:(1)知识与能力:通过列表等方法归纳和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结合苏联和中国改革的情况,开展讨论,谈谈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阅读恩格斯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等历史材料,理解历史材料,并运用它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这种学习过程,能够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到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能够简述苏联解体的经过和苏联解体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学习和总结,坚定社会
71、主义改革的信心,树立求真、务实和改革创新的意识。通过对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到走向解体原因的探讨,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三、目标检测1、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相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具有什么特点?2、如何认识苏联社会改革的整个历程?配餐作业A组题1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 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A把重点放在农业上B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C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
72、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3 1958年,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A B C D4下列内容不属于戈尔巴乔夫改革内容的是()A实行政治上的多党制B. 用民主而人道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C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D大量开垦荒地以提高粮食产量5.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B组题完成教辅资料上的相应练习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