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芒市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7018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芒市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优秀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云南省芒市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优秀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云南省芒市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优秀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云南省芒市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优秀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云南省芒市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优秀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云南省芒市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优秀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云南省芒市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优秀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云南省芒市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优秀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云南省芒市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优秀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云南省芒市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优秀教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云南省芒市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优秀教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云南省芒市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优秀教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云南省芒市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优秀教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云南省芒市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优秀教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云南省芒市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优秀教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云南省芒市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优秀教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云南省芒市中学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优秀教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建设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有利条件;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及其扩大化;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严重失误;“庐山会议”及彭德怀上书;“反右倾”斗争;1959年至1961年的严重困难;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2、解析: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是重点。“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精力解决这个矛盾,发

2、展社会生产力。“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很多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性的,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八大”正确决策的理解和掌握是学生掌握和理解十年探索史的前提和基础。十年建设的成就是重点。学生对十年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及其原因的认识,是正确认识十年探索中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的重点条件。 正确认识十年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是难点。由于中国共产党缺乏经验和认识上的不足,十年中走过的是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甚至出现了重大失误。但是,我们的党能够正视困难、纠正错误,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党是一个有生命力的、伟大的党,所以她能够领导中国人民战胜困难,不断前进。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讲,讲解和分析十年

3、探索中的失误要实事求是,要把握好“度”。从学生学的角度讲,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一时期的基本特征,防止以偏概全。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的开展及其扩大化;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反右倾”斗争;1959年至1961年的严重困难;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1957年至1966年在探索中取得的成就。2、解析:(1)能够记住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2)知道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的目的(3)能够记住整风运动的内容和意义(4

4、)能够分清反右派斗争的开展的必要性及其扩大化的危害(5)能够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反右倾”斗争的严重失误;(6)能够分析1959年至1961年的严重困难出现的原因(7)能够记住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和七千人大会的内容及意义(8)能够归纳1957年至1966年在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本章内容涉及的范围广,头绪多,理论性强,讲授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十年探索的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需要经历复杂形势的考验。当时面临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速度

5、问题。在这十年中,我们党在这两大问题上既有正确的决策又有严重的失误。同时,政治战线的斗争和经济战线上的成就与失误相互交织,使探索道路呈现为曲折发展。但是,总趋势是前进的。因此,讲授时注意围绕本章“探索”的特点,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本章的脉络。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制作课件,利用课中的图片,小字、材料等资料进行教学。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分析本章引言了解本节学习内容学习本节小结(二)教学情景(导入)在讲授本章具体内容之前,先引导学生学习引言内容。本章引言分四段,第一段包含三层意思:第一,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阶段

6、。第二,指出这个历史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当时还没有认识到。第三,指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历史任务是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二段介绍了当时的国际背景。第一,1956年2月举行的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全盘否定与批判。第二,苏共二十大造成的消极影响。第三段介绍苏共二十大对中国的影响。第一,中国共产党不同意全盘否定斯大林。第二,中国共产党开始破除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三,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以及中国不接受苏联控制和苏联推行反华政策,中苏关系破裂。第四段介绍了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曲折的原因,探索总趋

7、势是前进。由引言可分析出1956年我国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背景条件:有利条件中共具有崇高的威信,广大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极高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顺利实现,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苏共二十大后,中共开始破除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注意按照我国国情总结建设经验印度支那实现停战,国际局势趋向缓和,提供了良好的周边环境不利条件尚未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还没有经验,又急于求成,加之后来“左”倾错误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困难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全盘否定和抵制,帝国主义乘机掀起世界性的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给人民群众造成不同程度的思想混

8、乱学习新课: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第一步,是制定经济建设方针。1956年,这一探索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经过论十大关系理论的准备,由于指导思想正确,中共八大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一、经济建设方针的确定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还没有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艰苦的探索。 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涉及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方面,是我党借鉴苏联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产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

9、始。它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和正确方针的制定作了准备。2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问题1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中共八大?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1)时间:1956年地点:北京(2)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情况下,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明确党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4)制定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5)评价:八大的路线是正确

10、的,对国内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判断,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它是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探索,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科学性。如在经济建设上,八大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可贵的贡献。八大以后,进一步探索的努力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如何按照八大确定的方针,编制1957年建设计划和调整若干方面的经济关系;一个是如何准备全党整风,正确处理日益突出的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如果从实质上讲,调整经济计划和调整经济关系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二、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关于正

11、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问题2: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的背景是什么?讲话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意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点拨。(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国内的敌我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日渐突出,如何认识和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把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以迎接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就成为十分必要了。为此,毛泽东在1957年春,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2)内容:提出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12、的方法:a.敌我矛盾:专政;b.人民内部矛盾:民主 = 团结批评团结;围绕着一个基本指导思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3) 意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不但为即将开展的全党整风运动规定了指导方针,同时也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在政治生活领域方面进行的一次有重大意义的探索。这为开展全党的整风运动作了准备。2整风运动的开展问题3:整风运动开展的原因是什么?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点拨。(1)原因由于我们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中缺乏经验,许多人习惯用阶级斗争的组织形式和处理方法对待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同时在党内有一些同志滋长

13、了骄傲自满情绪,滥用党的威信,单纯靠行政命令办事,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有了新的发展。(2)内容整风运动是一次思想教育运动。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注意:整风运动把反官僚主义放在第一位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已是执政党,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党员干部易于滋长特权思想、骄傲自满情绪、容易产生官僚主义。(3)评价整风运动的初期是健康的、有益于党的建设,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尝试和成果。全国范围整风首先在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大专院校、民主党派、新闻出版、科技、文艺、卫生等战线进行。同时还分别召开有党外人士参加的座

14、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广大党员、群众和爱国人士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了大量有益的批评和建议,这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正常步骤。 与1942年整风运动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1957年整风运动原因在思想上彻底清算“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作为执政党,缺乏经验,有些同志滋长骄傲自满情绪,习惯用阶级斗争的组织形式和处理方法对待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内容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方式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批评团结作用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使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3反右派斗争及其扩大化背

15、景:整风运动开始不久,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动进攻。他们宣扬中国要实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两院政治,把党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攻击为“党天下”,妄图取代党的领导,取消社会主义制度。6月8日,中央向全党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的指示,同时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这是为什么?的社论。从此整风运动转入反右派斗争。这一运动到1958年夏季结束。必要性: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党的领导的右派分子确实存在,并乘整风运动之机大肆向共产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进攻。对少数右派分子的进攻予以回击,在全国人民中进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

16、路,使人们分清大是大非,以稳定刚刚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秩序,是完全必要的。扩大化的原因:这是由于党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的特点和规律缺乏全面的正确认识,对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 扩大化的影响:一是逐步导致了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以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社会内部的主要矛盾。按照这一理论的判断,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就会以阶级斗争为纲,经济建设应服从于阶级斗争。这就从理论上修改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二是被错划为“右派”的人,长期受委屈和压抑,不能在

17、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国家的建设事业蒙受巨大损失。注意: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共中央决定开展全党的整风运动、整风运动变成反右派斗争并严重扩大化,这三项内容是先后发展相互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的提出问题4: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背景是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我们如何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认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点拨。背景:首先是反右派斗争的影响。党认为反右派斗争的胜利,权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其次,整风中,在一些农村、工厂也出现了生产迅速增长的新气象,使

18、一些领导人误认为完全有可能以更高的速度进行建设。 内容: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评价: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愿望。但它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速度,否定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实际上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作用。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原因:发动的主要原因是毛泽东和一些领导人指导思想“左”的错误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2)概况: “大跃进”的开展:主要标志:“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

19、从各方面开展起来的主要标志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计划指标。主要表现:农业提出“以粮为纲”的口号,要求五年、三年以至一二年达到十二年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产量指标。工业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要求七年,五年以至三年内提前实现原定的十五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的目标。全面发动、达到高潮:1958年8月17日至30日的北戴河会议是1958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会前,对钢产量翻一番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虽已酝酿确定,但尚未形成全民运动。会后,一个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从而铸成了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20、为主要标志的全局性的、严重的“左”倾错误。生产发展上的高指标和浮夸风,推动生产关系方面向更高形式过渡。农业合作化运动走向“左”的极端,即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大跃进”中发展起来的;当时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认为人民公社化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其特点是“一大二公”。“一大二公”的含义:所谓大,指规模大、人口多、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所谓公,指公有化程度高。由于片面强调“一大二公”,运动开展过程中完全违背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公产”风泛滥起来。这严重地脱离了中国农村生产力的水平,脱离中国农村的实际,使农民生

21、产积极性下降、生活水平降低。(3)评价从总路线的提出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但是历史证明,这个努力是不成功的,由于对国情认识不清,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究其原因是:政治上“左”的指导思想的错误,即对阶级斗争问题认识上的错误与经济建设上违背经济规律而出现的曲折是交织在一起的。其危害是:“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在这十年里,我党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存在严重的失误,政治领域的失误和经济领

22、域的失误相互影响,政治上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影响到经济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而经济上的失误又再次影响到政治领域,1959年党又发动了一场“反右倾”斗争。四、“反右倾”斗争和三年经济困难1庐山会议与彭德怀上书 1959年夏,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会议,目的是总结“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的经验。进一步纠正已经发觉的“左”倾错误。因此,庐山会议的初期是有积极意义的。 会上,彭德怀上书毛泽东,在肯定“大跃进”以来的成就的同时,也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还客观地分析了犯错误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工作的建议。彭德怀同志的这封信,体现了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感,反映了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要

23、求,也得到党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他的信是写给毛泽东“作参考”的,完全符合党的组织原则。但由于对1958年经济工作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认识不足,由于毛泽东在全党享有崇高的威望,从根本上肯定“三面红旗”,不允许别人反对,由于党内个人崇拜现象的滋长,党的民主生活不够健全,再加上极少数人的推波助澜,毛泽东讲话以后,会议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在对于这封信的评价上,形成一边倒的意见,集中批判彭德怀等的所谓右倾。于是在接着召开的八届八中全会上,开展了对彭德怀等人的批判,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反右倾”斗争。后果:一是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阶级斗争扩大化进一步升级,把党内关于方针政策的不同意见的正常讨

24、论,当作对抗阶级的生死斗争来看待与处理,并引申到党的高级领导层中。二是党内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进一步发展,以致后来发生更大失误。三是中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使错误持续的时间更长,给经济建设造成更大的危害。反右派斗争与“反右倾”斗争比较表类别起因范围评价后果1957年反右派斗争整风运动中确有极少数右派分子乘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反动进攻党内外反右派是必要的,但扩大化是错误的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逐步导致了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这成为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1959年“反右倾”斗争彭德怀上书毛泽东,指出“大跃进”以来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党内

25、完全错误使党内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中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给经济建设造成更大的危害2.三年经济困难时间:1959年至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问题5: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原因有哪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原因:主观原因,也是主要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以及后来的“反右倾”斗争。客观原因,是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五、七千人大会和十年建设成就1“八字方针”的提出 面对严重困难,从1960年冬开始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

26、八字方针。调整政策首先从矛盾最突出、最尖锐的农村开始。1960年10月开始,党中央已部署在农村进行整风整社,以肃清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和干部特殊化风,并以纠“共产”风为重点。这些对调动农民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起了积极作用。“八字方针”从调整为中心,是党在这个阶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指导方针的一次重要转变。它是在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下,为战胜困难而采取的重大战略决策。2七千人大会 七千人大会是党在经济上贯彻“八字方针”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的积极措施。目的是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统一认识、增强团结,动员全党更坚决地执行调整方针,为战胜困难而奋斗。这次

27、会议虽未能从根本上纠正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但它发扬了民主、统一了大多数同志的认识。在具体工作上纠正了“左”倾错误,对全面贯彻“八字方针”,动员全党团结一致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起了积极作用。从1962年起,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调整任务胜利完成。3十年建设成就 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虽然遭到严重挫折,但从总体上看,还是取得巨大成就的。如建成大中型项目500多个,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60%。石油基本自给、交通有较大发展、尖端科技上也有突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如王进喜、焦裕禄、雷锋、向秀丽等,他们成为大家学习光辉榜样。 十年中全国人民在共

28、产党领导下,顶住国外反华势力的压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十年的成取得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本节小结: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重大失误有哪些?应当从中吸取哪些教训?成就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总任务: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经济建设的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必须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29、矛盾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团结批评团结“八字方针”的提出和七千人大会的召开1960年: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1962年:七千人大会总结“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为“反右倾”中被错批的大多数人平反十年经济建设的成就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近60%建成大中型项目500多个,建设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和大庆、胜利、大港三大油田成功试验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结晶牛胰岛素涌现出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向秀丽等英雄模范人物失误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逐步导致了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目标的“左”倾

30、错误严重泛滥开来“反右倾”斗争,使党内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中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再加上自然灾害的严重、苏联的背信弃义,出现新中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教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应该认清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如果从主观愿望出发,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如果违背有计划按比例的经济发展规律,就会造成比例失调,国民经济发展就会遭到挫折甚至倒退。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还应当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注意为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目标检测:完成课后练习配餐作业一、基础题1中共“八大”确定的我国社会

31、的主要矛盾是( D )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B、人民政权与国内反动势力的矛盾C、中国人民与国际敌对势力的矛盾 D、先进生产关系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2中共“八大”规定党的主要任务是(B)A.调整国内的阶级矛盾 B.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C.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中国 D.坚持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31957年整风运动内容不包括(A)A、反对党八股B、反官僚主义C、反宗派主义D、反对主观主义4.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B )A.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整顿党的作风 D.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5.1957年整风运动转入反右派斗争的原

32、因是( B )A.党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B.极少数右派分子向党进攻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八大二次会议的错误引导61958年总路线的错误主要在于(B)A、突出阶级斗争 B、忽视了客观规律C、“好”和“省”没有具体标准D、提法不全面7据资料统计,四川在20世纪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仍有20%,6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仅乘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A、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B、大规模的商业性采伐C、无计划的盲目垦荒 D、“大跃进”运动中毁林炼钢8造成1959年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因素中,主要的是(C)A、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 B、国际反共势力的破坏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33、”和“反右倾”的后果D、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91961年我国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主要是为了(D)A、克服严重自然灾害 B、巩固“反右倾”斗争的成果C、解决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问题 D、纠正“大跃进”运动的错误10、“左”倾思想由指导国家政治生活扩展到指导经济工作始于(D)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C、国民经济三年困难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11、1956年1966年,我国经济建设呈现的趋势是(C)A、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况B、初期和中期较好,后期有问题C、初期和后期较好,中期有问题D、初期有问题,后期逐渐纠正12.为总结“大跃进”中的经验教

34、训,中共召开的会议是( B )A.北戴河会议 B.七千人大会 C.最高国务会议 D.八大二次会议13.下列对七千人大会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C )A.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B.提出了新的经济建设方针C.初步总结了“大跃进”的经验教训D.为“反右倾”斗争中受批判的同志平反14.1960年党为调整国民经济制定的“八字方针”是( A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调整、改革、整顿、提高C.改革、巩固、充实、提高 D.整顿、改革、巩固、提高15.十年建设时期建成的重要钢铁基地是( A )A.武汉、包头 B.武汉、鞍山 C.鞍山、包头 D.包头、攀枝花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本节基础

35、知识的掌握、分析情况二、巩固题1.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 C )A.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 B.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C.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D.巩固发展三大改造的成果2. 1956年到1957年3月间,全国约有10000工人罢工和10000学生罢课,农民掀起闹退让和闹缺粮的风潮,知识分子纷纷对时局发表不同意见。对此,中共中央采取的对策是( B )A 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开展整风运动C 全面整顿国民经济 D 组织“反右倾”斗争3、邓小平说,1957年后我们开始犯“左”的错误,其标志性事件是( C ) A.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B.整风运动的开展C.反右

36、派斗争的扩大化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4、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思想路线上的错误根源在于(B)A 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进攻 B 扩大了阶级斗争的严重性C 对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式理解错误 D 经济上“左”倾思想的影响5、1958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公报指出:“经过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努力,我们将建成社会主义,并且为第三个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向共产主义过渡准备物资和思想的某些条件。”此材料错误的思想根源是(B)A 对客观形势估计有误 B 脱离实际的思想路线C 小资产阶级狂热病 D “左”倾盲动主义6、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在本质上是(B)A 片面的强调公有制 B 不考虑生产力的

37、客观水平C 追求农业发展的高速度 D 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7、中国在1952年和1962年的两个年度,经济发展状况的相同点是(B)A 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 B 处于恢复和发展时期C 处于大幅度下降时期 D 受到“左”倾错误干扰8、党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不包括(D)A 正确处理“十大关系” B 中共八大的路线政策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 1958年社会主义总路线9.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其中“调整”主要指(D)A.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B.调整积累与消费的关系C.调整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D.调整国民

38、经济比例关系10、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曲折的主要原因是(B)忽视了客观规律缺乏建设经验“左”倾错误干扰忽视人的主观性A、B、C、D、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本节学习后的分析、理解情况。三、提高题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生产状况产量时间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减少1958年4000亿斤1959年3400亿斤600亿斤1960年2870亿斤530亿斤1961年2950亿斤材料2:1962年农业生产状况表农业总产量原计划实际达到(百分数)比上年增长粮食3216亿斤3400亿斤8.5%棉花2200万担2400万担11.6%回答:材料1反映了什么问题?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粮食生产连年

39、下降。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左”倾错误的发展;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伤害自然灾害严重。材料2说明了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 1962年我国农业生产开始得到恢复和发展。 党中央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方针实施了调整。2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总路线的侧重点是什么?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产生了什么影响?侧重点:53年:集中力量发展工业,侧重于建设工业化,进行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58年:侧重于“多快好省”,尤其是“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影响:53年总路线提出后,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58年总路线提出后,导致“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国家面临建国后最严重的经济困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教学反思: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