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844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6页
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人民版】.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年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讲义一、命题指导思想 历史(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以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江苏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为依据,坚持从江苏高中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体现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价值和历史课程的学科特点,力图体现基础性、公平性、时代性、创新性和情境性,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以科学评价引导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二、试卷结构(一)题型比例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观题包括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为7:3。 (二)试题难度比例考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组成,其占比例约为7: 2:

2、1。(三)内容比例 历史()约占40%,历史()约占35%,历史()约占25%。三、测试方法与时间(一)测试方式闭卷笔试。(二)考试时间75分钟。(三)试卷满分值满分为100分。四、测试内容和要求(一)测试范围测试的内容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3个必修模块的25个专题的有关内容。历史(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除了规定必要的测试内容,还提出了相应的测试能级,旨在测试学生对主要史实的了解状况、历史思维能力和必备的人文素养。(二)测试能力要求测试能级主要分为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叙述和阐释历史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四大类,主要侧重于前三类,在本考试说明的测试要求中主

3、要用“了解”、 “理解”、“认识”和“探讨”四个行为动词来体现这些要求,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包含其中。(三)测试的具体内容与考点阐释历史()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考纲要求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内容测试要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新增)理解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原为了解)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删去)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了解秦的统一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三公(表述改变)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原为了解)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了解汉朝的郡国并行制(新增)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原为了解)理解元朝的行省制度理解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原

4、为了解)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考点突破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1了解先秦时期的朝代变迁: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中国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之后商朝建立。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2西周宗法制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特点:嫡长子继承制是其主要特点。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采用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和余子分封制(小宗),这样通过层层分封从而由血缘的亲疏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宗法等级:

5、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又是分封制的连接纽带。影响: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和享有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维护周朝的统治秩序,对后世社会影响很大。3西周分封制(分封者:周武王)目的:周王为巩固和扩大统治。对象:对王族子弟有血缘关系、功臣和先代贵族贵族无血缘关系等进行分封,成为诸侯。权利与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主要诸侯国:燕召公之子、鲁周公之子伯禽、宋亲周旧贵族微子。影响: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和周朝统治,有利于加强境内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但地方

6、权力过大,易形成地方割据,是春秋战国割据纷争的根源。诸侯争霸局面出现后,周天子权威削弱。二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朝的统一历史条件:a春秋战国长期的战乱,倍受苦难的人民渴望统一;b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增,成为实力最强的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c秦王嬴政雄才大略;d秦国“远交近攻”的统一策略灵活有效。时间和人物: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意义:a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b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人民的生产生活,促进了境内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c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标志着我国进入大一统的政治时代;d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2皇帝制的创立

7、秦统一后,秦王嬴政为加强统治,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权独揽,集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一身。其特点是:皇帝至尊“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皇权至上集行政、司法、军事权于一身,具有奖赐和惩办、提拔与贬斥、生杀予夺等大权。3了解“始皇帝”的来历(1)由来: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 首创于秦始皇。(2)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4秦朝三公制秦始皇在中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史称“三公”,丞相有左右二员,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8、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三公相互牵制,从而集权于皇帝。5郡县制目的:秦始皇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接受了李斯的建议,推行郡县制。构成:秦朝的郡县制中,郡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管行政、兵事、监察职责;县隶属于郡(少数民族聚居地设“道”),县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兼管公文传递的“亭”)。特点:该制度与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的长官由皇帝和朝廷直接任免,不得世袭。影响:该制度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6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秦朝建立

9、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加强了对广大人民的统治。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了解汉朝郡国并行制(地方行政制度) (1)目的:为巩固封建统治汉初,(2)内容: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3)影响:诸侯国威胁中央皇权(4)解决方法:景帝至武帝逐步削弱王国的势力。特别是汉武帝在汉景帝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郡统辖。(5)结果: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衣食租税

10、。2元朝的行省制度目的:确保元朝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内容: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行宰相权,领六部。以行中书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简称行省或省,全国分为十个行省;今江苏属于当时的河南江北行省和江浙行省。(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构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称之为“腹里”;二是宣政院管理西藏、四川和青海的少数民族地区。)特点:行省是最高地方行政区(下设路府州县),但受中央直接控制(设置监察机构,省官互迁,集民事、军政、赋税等权力于中央,定期向皇帝述职)。影响: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设置:河北、山西

11、、山东由中书省(中央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3唐朝三省六部制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1)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2)六部:(尚书省下设)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3)概况: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 工六部。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当时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政的场所

12、;后来凡参加政事堂议政者身份也等同宰相。(4)意义:三省的长官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4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历了“世官制”(主要推行于先秦时期,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察举制”(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汉武帝创立,魏晋南北朝时期演变为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隋唐开始,考试选官)三个阶段。夏商周时期,主要是世官制(世袭)、汉朝的察举制(孝廉)、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门第)和隋唐至清末的科举制度(读书考试)。四、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明

13、朝废除丞相制度鉴于宰相“专权乱政”,妨碍皇权行使,明太祖朱元璋正式下令罢除丞相职位,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这样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然而又导致繁杂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2内阁制的设立背景: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丛杂政务集于皇帝一身。设立: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影响: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机构,君主专制大大强化。为防止内阁演变成事实上的宰相,威胁皇权,皇帝又以司礼监的太监 对内阁加以牵制。(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是导致明朝政治黑暗的重要原因。)3军机处设立目的:清雍正年间,

14、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始设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职能: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须由皇帝钦定,只能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特点:a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无决策权;b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小(简速密);c政治决策具有的封闭性。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4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安定和巩固封建统治。弊:皇帝个人独断,难免决策失误;官吏唯上是从,必然导致官场腐败,行政效能低下。

15、地方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导致中国社会保守停滞,拉大东西方差距,为近代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埋下祸根。专题二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考纲要求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测试内容测试要求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影响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了解黄海海战了解台湾军民发割台斗争(新增)了解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新增)侵华日军的罪行了解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了解南京大屠杀和日军进行细菌战的

16、罪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了解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抗战的重大史实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的史实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作用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并认识其意义考点突破一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列强侵华的史实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发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首先打开了中国大门,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国和法国发动,战争期间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日本发动,和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

17、1年德、奥、美、法、英、意、日、俄发动,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的实现。中国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主要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最能体现当时列强侵略的主要意图和时代特征)。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后俄法德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处为商

18、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最能体现当时列强侵略的主要意图和时代特征)。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列强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内容:清政府向各国赔偿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参加反帝活动(最能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拆毁天津大沽至北京沿线的炮台,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1黄海海战:

19、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海战爆发:1894年9月,日军蓄谋已久,清军仓促应战;主要人物:邓世昌,刘步蟾、叶祖圭、林永升等。结果:日舰队率先逃离战场。北洋水师主力尚存。李鸿章命北洋水师避入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中国丧失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日本海军获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2、了解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1)马关条约签订后,驻台清军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反对日本割占台湾。(2)台湾新竹秀才姜绍祖自散家财,招募义军,组织抗日。(3)台湾苗栗秀才徐骧率义军与敌人浴血奋战,中弹跌倒时,仍然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3、了解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1)甲午中日

20、战争后由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2)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也英勇打击侵略者。(3)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中国军民抗御外敌,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三侵华日军的罪行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原因:a.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国策(根本原因);b.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c.世界性经济危机使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d.中

21、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军侵华可乘之机。结果:中国军队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日军侵占整个东北。2七七事变过程: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后即炮击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影响:标志日军全面侵华开始,同时也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3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对中国军民进行了长达6周的屠杀,30万人遇难。4日军进行细菌战: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公然违反国际法,在中国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惨无人道用活人进行试验,并在20个省实行细菌战和毒气战。四全民族的抗日战争1抗战史实淞沪会战:1937年8月开始,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

22、计划。平型关战役:太原会战期间,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取得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取得的首次大捷。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国民党军队与日军进行徐州会战。在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取得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的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百团大战: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100多个团在华北进行,歼敌4万多人,沉重打击了日军的气焰。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作用建立:a.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b.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1935年12月,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d.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

23、决。揭开国共两党从内战到和平,从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e.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作用:从此抗日战争发展为全民族的抗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共同抵抗日军的侵略,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战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洗雪了鸦片

24、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专题总结1. 1840-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1)军事侵略: 时间 名称 条约 影响1840-1842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等 开始两半(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1860 第二次 天津 北京条约等 两半加深1894-1895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两半大大加深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两半完全形成(2)领土侵略:割占土地:英国:1842年 据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等俄国:第二

25、次鸦片战争后,侵占中国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日本:据1895年马关条约割占台湾、澎湖等变相侵占:南京条约附件:英国取得租地居住权,导致通商口岸城市中出现租界1895年甲午战后,列强抢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狂潮(3)经济侵略:走私鸦片、商品倾销、原料掠夺、资本输出(办洋行、银行、工厂、铁路、矿山等)政治贷款、勒索赔款等,控制中国经济命脉(4)其他事例: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抢劫烧毁圆明园; 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列强开放在华的势力范围)27页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教材见24-25页2.1840-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P29(1)黄海

26、海战和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1895年)(2)义和团运动和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1898-1900年)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中国军民抗御外敌,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义和团运动哪些特点?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以神道为武器,有浓厚迷信色彩具有盲目排外色彩爱国与扶清没有明确区分等3.侵华日军的罪行。P35(1)荼毒生灵:屠杀战俘与和平居民: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违背国际公法,研制和使用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作细菌实验,细菌战和毒气战(3)潘家峪惨案(3)“七三一”部队是日军细菌战的研究和指挥中心。用中国健康活人做实验受害者三千以上。“研究成果”投放战场,致使

27、20多万人伤亡。是世界上造成伤亡人数最多,损害程度最大的细菌战。4.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全民族团结抗战重要性:P36(1)1931-1937局部抗战时期:1936年底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2)1937-1945年 全民族抗战时期全民族抗战实现经过: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序列,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表现: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代表战役:防御阶段的淞沪、太原、徐州会战(包括台儿庄战役)、 相持阶段的枣宜会战历史地位:抗战初期在正面战场积极组织会战,是抵抗日军进攻的主力,粉碎了日军速决战计划在相持阶段虽

28、消极抗战,但牵制了日军很大兵力,配合了敌后战场作战,坚持到抗日最后胜利中共敌后战场的抗战:代表战役:1940年百团大战特点: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洛川会议制定)开展游击战争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历史地位:使日军无法巩固占领区,牵制日军正面进攻,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在相持阶段逐渐发展为抗日的主战场 各少数民族建立抗日武装,以各种形式支持抗战(如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 海外华侨:踊跃捐献财物和回国参战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考纲要求测试内容测试要求太平天国运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删去)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辛亥革命了解兴中会成立、同盟会成立理解武昌起

29、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原为了解)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理解五四运动(表述改变)了解中共“一大”(表述改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了解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运动(表述改变)了解北伐战争的成果(删去)了解南昌起义了解八七会议(新增)了解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与建设 (表述改变)了解红军长征的主要史实和遵义会议(表述改变)了解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发动三大战役和解放南京 (表述改变)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考点突破一、太平天国运动1运动概况(18511864年)(2)经过:1851年:金田起义;永安建制1853年: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30、(重点,见教材47页)18531856:北伐;西征;天京突围(东征)1856-1857年:天京事变,石达开率军出走。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59年:洪仁玕发表资政新篇(重点,见教材48页)1860年:(二鸦后,太平军攻打上海时)外国侵略者开始勾结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1864年:天京陷落、运动失败2两部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前期的纲领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内容:关于土地分配: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原则,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关于产品分配: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

31、归国库。 评价:积极性:a.它是太平天国的反封建革命纲领;b.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局限性:a.它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幻想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均贫富、产品归公;b.它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只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实施。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1859年)作者:洪仁玕目的:为了振兴太平天国内容:政治上:仿效西方某些制度(以法治国、广开言路、公选官吏);经济上:发展工商、交通,奖励技术发明;文教上:提倡新学堂、医院,设立福利机构;外交上: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意义:它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

32、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不是农民战争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迫切愿望,加上处于战争环境,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未能真正推行。二、辛亥革命1兴中会的成立时间、地点:1894年、美国檀香山创始人:孙中山意义: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建立的第一个革命团体,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2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地点、总理:1905年,日本东京,孙中山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其阐发为“三民主义”)。性质、意义: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3武昌起义背景:1911年

33、全国兴起保路运动,要求收回被清政府出卖的铁路修筑权;清政府派湖北新军镇压规模最大的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在新军中发展革命力量。概况:时间:1911年10月10日;结果:革命军占领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4中华民国成立标志: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重要决定:国都:南京;国旗:五色旗;纪年: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性质: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南京临时政府是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5临时约法(全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间、颁布者:191

34、2年,孙中山主要内容:主权属于国民,国民享有自由权利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按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实行责任内阁制。影响:它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P501894年 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1905年 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11年4月 黄花岗起义,5月 保路运动兴起 10月 武昌起义11月 十几省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崩溃12月 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 中华民国

35、及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和民国纪年2月 清帝退位3月 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袁世凯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临时约法主要内容: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民的各项自由和政治权利 按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实行责任内阁制等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P53(1)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政治:推翻清朝、结束帝制、建立共和,人民获权(详记见教材53页)(3)思想: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4)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5)对外: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

36、主主义革命(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运动导火线: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中国正当要求,决定将德国侵占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爆发和经过阶段开始时间中心主力结 果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遭军阀政府镇压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上海工人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的职务拒绝签订和约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影响:a.它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b.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和阶级基础;c.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运动过程中,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2中共

37、“一大”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 正式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会议内容: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行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领导和发动工人运动。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二)国民革命(19241927年)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背景:第一次工人运动的挫折,中共认识到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孙中山先生深感人民力量的伟大,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共产党合作。实现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时间、地点:1924年,广州决定: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意义: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民大革命运动由此兴起。2

38、了解国共合作下的国民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1)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2)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事实上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3)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4)1926年开始北伐战争:国民革命的高潮(19261927年)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条件: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国民革命军建立;对象: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成果: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是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成果:歼灭孙、吴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迁都武汉。

39、(5)失败:原因:陈独秀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限制工农运动,(5)失败:原因:陈独秀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革命领导权(根源);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过程:蒋介石于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7月15日,汪精卫与共产党决裂。(6)教训:必须掌握领导权和武装2(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1南昌起义背景: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共开始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时间:1927年8月1日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2了解八七会议:(1)时间:19

40、27年8月7日,(20)地点:汉口(3)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4)意义: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3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概况: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创建井冈山根据地。1927年9月,毛泽东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起义军攻打长沙受挫后,毛泽东率余部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的武

41、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使根据地不断巩固,三部分中最重要的是土地革命(内容是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意义:它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4红军的长征(1)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2)根本原因: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错误思想。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3)主要史实: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4)胜利意义: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

42、干。5遵义会议(1)背景:红军长征初期,博古、李德推行“左”倾错误路线,红军和党处在生死存亡最危急的时期,使红军遭到重大损失和处于危急局面。(2)内容:纠正博古等人军事上、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3)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路线、方针、政策,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四)、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945-1949年)

43、1挺进大别山时间、概况: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跃进大别山;意义:揭开了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2三大战役:时间:1948年8月1949年1月概况:战 役作战部队备 注辽沈战役东北解放军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150多万,其主力基本被消灭。其中:最早开始开始的是:辽沈战役;规模最大、歼敌最多的是: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中原、华东解放军平津战役东北、华北解放军3解放南京时间:1949年4月23日影响: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的统治。解放战争分为三个阶段防御阶段:1946年-1947年7月 反攻阶段 1947年7月-1948年9月 大决战 1948年9月-1949年1

44、月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时间、标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历史意义:国内:结束了中国社会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推翻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另一方面也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社会主义阵营,极大地增强

45、了世界和平力量。启示: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专题总结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P55-59(1)1919年五四运动 (2)1924-1927年 国民革命原因条件:中共方面:吸收第一次工运高潮失败的教训国民党方面:孙中山受到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影响,同意党内合作的方式经过: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926年:北伐战争胜利进行,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事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革命失败(失败原因详见 教材56页) (3)1927-1937年 土地

46、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或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开辟 年表:1927年发动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 召开八七会议,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 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毛泽东领导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30年-1934 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进行了五次反围剿1931年11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1934-1936年 红军长征(战略转移)(教材58页图)土地革命:P57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遵义会议:结束左倾,肯定毛泽东正确主张,确立“毛核心”,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解决自身重大问题,由幼稚走向成熟标志。(4)1946-1949年 人民解放战争 p5819

47、46年夏: 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947年: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1948年9月-1949年初:发动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国民党军主力基本被消灭1949年4月渡江战役,推翻南京国民政府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解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原为了解)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原为了解)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了解1982年我国宪法修订的情况祖国统一大业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了解

48、香港、澳门的回归及其意义(删去及其意义)了解告台湾同胞书、“九二共识”以及海峡两岸的民间交流 考点突破一、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军事条件: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政治条件:国民党政权在中国的统治被推翻,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一系列新中国成立的方针政策,为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奠定基础。组织条件: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内容:a选举产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b通过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也是新中国的施政纲领) c国家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d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e

49、确定了首都、国旗、国歌、公元纪年诞生标志:1949年10月1日 开国大典意义:它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它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长期压迫剥削中国人民的历史,中国成为独立主权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2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a确立: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b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c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体

50、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1954年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制订)主要内容:a.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国的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和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b.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c.规定了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方向和途径。性质: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显著特点),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意义: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共同纲领代行临时宪法的职能结束)。

51、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初步确立: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发展到新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进一步完善:1982年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标志着中国特色的政党

52、制度进一步完善。意义: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确立因素: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及共同发展繁荣。(2)确立过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其为一项重要国策,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到1965年,先后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947年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49年 共同纲领规定1954年 宪法正式确认,并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1955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9

53、58年 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1965年 西藏自治区成立(3)实施作用:P68 对少数民族:而言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对国家而言: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11982年宪法的修订会议: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内容:a.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b.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还对国家机构的设置、职责、管理体制等规定做出重大调整。意义: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整的宪法;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三、祖国统

54、一大业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含义: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一国”是指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背景:“国两制”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回归条件:根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成熟港澳人民期盼回归群众基础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有利国际环境等经过:a.1979年元旦,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公开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方针,并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b.1981年,全国人大常

55、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又称“九条声明”,阐述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c.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d.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意义: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2香港、澳门的回归条件成熟:a. 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极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b.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解决港澳问题提供了策

56、略条件。香港回归香港问题的由来:英国通过1842年的南京条约侵占香港岛,1860年的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又强租新界。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打破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没有立即收回。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否定了英方用主权换治权的提议,同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1984年12月中英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

57、权;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元旦,人大常委会通过):第一次公开宣布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方针,并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1980年后,海岸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九二共识”: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民间交流: 探亲: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两岸隔绝被打破;商谈对话:1990年和1991年两个民间团体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成立,进行经济性和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达

58、成“九二共识”;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正式举行。这是海峡两岸授权的民间机构最高负责人之间的首次会晤,也是40余年来,两岸高层人士的首次接触商谈。访问: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大陆。阻碍统一台湾的因素: 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考纲要求测试内容测试要求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了解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了解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的重大成就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59、重要的外交活动了解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新增)了解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删去)了解上海合作组织(新增)考点突破一、新中国的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本着这一总原则,毛泽东把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形象地概括为三句话,即“另起炉灶”、“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新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了世界进步力量的支持。“另起炉灶”,即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一边倒”,即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

60、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1953年12月,中印两国就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在联合声明中,把“平等互惠”改为 “平等互利”;在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又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修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内容:互相

61、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日内瓦会议(1954年):代表:中(周恩来)、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的外长地位:它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成果:周恩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意见,由于中国的积极努力,推动了会议的进展,最终达成了日内瓦协议。从而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3万隆会议时间和地点: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参加国: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中方代表:周

62、恩来)性质: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会议障碍:帝国主义对会议的干扰破坏,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分歧;会议期间,周总理倡导“求同存异”(撇开矛盾和分歧,加强团结与合作),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基础,推动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促成会议圆满成功。成果:“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广泛赞扬。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万隆精神”。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方面的重大成就1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原因:a.中国

63、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政府为恢复自己的合法席位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b. 20世纪70年代以后,广大亚非拉国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重要的力量;c美国二十多年的孤立中国的政策也日益破产。时间: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2758号决议,恢复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意义: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重大胜利。从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乒乓外交:1971年4月,美国乒乓球队应邀正式访问中国,“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

64、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后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华,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引起世界震动。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签订: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意义: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关系的缓和成为中国对外关系出现重大突破的关键。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两国间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在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建交: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中美两国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3中日建交 原因

65、: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及田中角荣首相的积极推动。实现: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建立外交关系;日本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影响: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这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4、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揭开了中国与美国、日本关系的新篇章;有利于中美、中日人民的

66、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局势,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起到积极作用。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1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国对联合国事务全面参与1971年1978年1980年1981年1984年1988年中国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中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中国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成员国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参加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权得到恢复,同时恢复在世界银行的合法代表权中国当选为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人权委员会成员中国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员国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于次年首次派员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67、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200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在美国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江泽民阐述了中国关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加强联合国作用、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的立场。在中国的倡议下,五大常任理事国的首脑(英国首相布莱尔、美国总统克林顿、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法国总统希拉克、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了历史上的首次会晤。发表的会晤文件应中国要求,加入了五个常任理事国承诺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安理会权威和加强联合国作用等重要内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2了解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合理、公正

68、地解决。如两伊战争问题、柬埔寨问题;(2)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1988年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1990年首次向联合国维和行动派观察员;(3)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4)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3了解上海合作组织(SCO) (1)目的: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2)成立时间:2001年(3)主要参加国家: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4)文件: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5)特点: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6)对加强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

69、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6)前身:“上海五国机制” 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1996年)专题总结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P85-87(1)1949-1950 与苏联等国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1953年 与印度就西藏问题谈判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意义:逐渐为国际社会公认,成为解决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则(3)1954年 参加日内瓦会议,达成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协议(4)1955年 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提出背景: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破坏会议,与会各国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方针含义: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同:

70、大多数与会国家都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历史)许多国家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现实)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将来)2.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的突破性成就主要有哪些?P89-92(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326届联大 原因: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对新中国的支持 美国孤立新中国政策破产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2)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P90 原因:美国方面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改善两国关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系符合两国中国方面苏联陈兵中国边境,对中国安全构成主要威胁 的共同利益, 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 是共同要求来自苏联

71、的威胁、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经过:1971年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交往大门1971年 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 尼克松访华,发表上海中美联合公报,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发表,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意义: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 带动了众多尤其西方国家与中国关系的改善(如中日邦交正常化),我国迎来新的建交高潮,为1978年以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促进了世界局势的缓和和变化(3)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 原因: 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日本舆论强烈要求 日本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经过: 1972年

72、9月,田中角荣访华,中日签中日联合声明1972年,日本与台湾“断交” 1973年初,中日互派大使,签协定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 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有利于亚洲与世界的和平3.新时期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4.新时期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活动(1)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并于2001年举办了该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2001年在上海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该组织特点是结伴而不结盟,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合作等)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考纲要求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测试内容测试要求雅典民主政治了解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新增)了解梭伦

73、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了解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表现罗马法了解 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认识罗马法的作用考点突破一、雅典民主政治1了解地古希腊的城邦制度 公元前8前6世纪出现,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征。2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梭伦改革背景: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开始民主改革以缓和社会矛盾。内容:a.经济上,颁布“解负令”,使因债务盘剥而沦为奴隶的人重获自由,并实行一系列措施促进工商业发展;b.政治上,他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4个等级,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第四等级不享有担任官职和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 c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

74、理公民的投诉。 评价:是民主政治的奠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a.将原有的部落的地盘加以改造,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选区,并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各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以取代“四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享有很大权力,并且对所有等级开放。b.相当于国家元首的每日轮值主席也从“五百人会议”中产生;c.10个选区各选一个组成十将军委员会;d.制定“陶片放逐法”,公民通过陶片投票表决将别有企图的野心家政治放逐。评价:克利斯提尼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由此最终形成;这次改革使雅典所有公民

75、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3伯里克利改革内容: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为了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评价: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大大削弱,雅典民主制度达到极盛。伯里克利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二、罗马法1十二铜表法含义: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

76、统称为公民法,它是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公关前449年十二铜表法,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内容:公元前449年颁布,刻在12块铜牌上,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评价a积极:作为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它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的起点。 b局限:掺杂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 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2公民法(3)罗马建国-公元前3世纪中叶:公民法: 特点: 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 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私法规范不够完善3向帝国过渡时期产生:万民法

77、特点: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简洁灵活、实用有效内容: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4罗马法的作用(1)维系统治:维系和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为统治者权力提供法律依据。(2)影响后世:对后世影响深远。罗马法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专题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考纲要求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测试内容测试要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和“光荣革命” (表述改变)了解权利法案和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表述改变)了解1832年英国议会的选举改革(表述改变)理解英国

78、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美国的总统共和制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了解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理解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特点民主政治在欧洲大陆的发展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了解德国统一了解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考点突破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1688年光荣革命过程:英国议会派军队从荷兰迎来了詹姆士二世的女婿、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三世任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被迫远走法国。影响:标志着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它使得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最终确立。2权利法案的制定(1689年10月)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

79、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影响:英国的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形成过程:(1)光荣革命后 国王威廉三世设内阁成为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2)乔治一世时 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后来成为惯例。(3)1721年 财政大臣沃波尔开创多数党领袖任首相组建内阁先例。从此内阁要对议会负责并定期汇报工作。(4)18世纪中, 内阁遭到下院反对, 开创了两条对策,分别是_首相辞职向议会谢罪(或内阁成员集体辞职)提请英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新下院决定内

80、阁存留形成影响:(1)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2)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3)君主立宪制基本形成,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国家。11787年宪法目的:强化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巩固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特点:三权分立,相互制约与平衡;总统制、联邦制、共和制、中央集权制。内容:确立了美国联邦体制。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司法权发球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他们

81、拥有最高司法权。评价:性质: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进步性:体现了权力相互制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也使中央与地方、大小州、南北间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调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局限性:但宪法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也打上了深深的种族歧视的烙印。2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终身任职。联邦制在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了所谓“制约与平衡”的原则,即行政、立法、司法三项大权中的任何一项权力都要受到另

82、外两项权力的制约,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形成总统制、联邦制、共和制混合的国家制度,基础是共和制,权力中心是总统,政体是总统共和制。3关于美国总统制共和国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相同点:都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同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政体,本质上均为分权制衡的近代国家政治体制,都有议会并处于国家的主导地位与权力中心,都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不同点:英国君主立宪制,世袭君主只是象征性国家元首,权利受宪法限制,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议会才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内阁与首相均对议会负责。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国,总统由选民选出,他与他组成的政府只对选民负责而不必对议会负责

83、。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和武装力量总司令。总统有任免官吏与缔约权,但在财政与立法上受到议会监督与制.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异: 项 目美国总统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是谁? 总统 国王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选民选举 世袭 国家元首有无任期? 任期制 终身制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有 无政府首脑是谁? 总统 首相政府如何产生? 总统任命 议会选举中获胜多数党组阁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谁? 总统 议会(后来内阁诠释上升)同: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 阶级性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政党议会制度两党制,两院制等附: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制度的特点项目国家元首政府国家权力中心名称产生方式任期实权首

84、脑产生方式美国总统制总统选举任期制有总统总统任命总统英国君主立宪制国王世袭终身制无首相议会选举议会三民主政治在欧洲大陆的发展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总统: 任期七年,国家和军队最高统帅,任命官员、缔结条约等权 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议会:两院制。参议院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法律,内阁对参议院负责 (3)(后来加入)马赛曲为国歌、共和形式永不动摇等特点:总统,参议院权力大,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产物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宪法内容: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

85、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创制法律、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宰相(内阁首脑):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2)宪法特点: 议会软弱,皇权强大。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军国主义色彩浓厚(评价:1871年宪法表明,德意志帝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和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军国主义色彩浓厚9.德、法两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有何异同?不 同法 国德 国政 体共和政体君

86、主立宪政体国家元首总统,选举产生皇帝,世袭产生内 阁对参议院负责只对皇帝负责相同:都带有与反民主势力的妥协性:国家元首权力很大上院拥有更大权力,普选产生的下院作用较小 相同原因:保守势力都比较强 不同原因: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相对德国较早成熟 法国人民坚持民主斗争,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德国统一主要依靠普鲁士政府,人民作用很小3了解德国统一 (1)背景:分裂的局面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普鲁士经济、军事实力强大;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2)方式:三次王朝战争(3)过程: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1866年,普奥战争,把奥地利排挤出德意志;187

87、0年,普法战争,大败法军;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完成统一。专题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纲要求测试内容测试要求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理解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巴黎公社革命了解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了解二月革命的结果(表述改变)了解“四月提纲”和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新增)了解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删去)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考点突破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的意义: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工人运动的

88、第一个战斗纲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得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从此,国际工人运动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3了解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意义(1)导火线: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投降卖国政策激起巴黎人民反抗。(2)公社成立:1871年3月18日革命;3月28日巴黎人民经过选举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3)意义性质:是世界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4)政权性质: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5)失败原因:在

89、19世纪70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根本原因)。同时,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可供借鉴的经验(重要原因)。4了解俄国二月革命的结果 1917年3月的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沙皇统治,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实际掌握政权)。5、了解四月提纲 (1)时间:1917年4月回到彼得格勒。(2)内容: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明确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6、了解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的

90、成立 1917年11月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测试内容测试要求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了解雅尔塔体制的确立(新增)了解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新增)了解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约的建立(删去)了解二战后“冷战”出现的原因(删去)了解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约的建立(删去)了解德国、朝鲜的分裂了解古巴导弹危机(新增)认识“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新增)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理解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的发展历程了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原因及表现(

91、删去及表现)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苏联解体理解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新增) 考点突破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雅尔塔体制:二战后,根据雅尔塔等会议精神确立了以美苏两国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它实质上是在美苏势力均衡基础上,划分各自势力范围(美苏两分天下)。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础。4了解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 北约(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即北约)和华约(1955年苏联和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等东欧7国,在华沙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华沙

92、条约组织,即华约)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和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6德国分裂:德国投降后,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如何处置德国是斗争的焦点之一。由于美苏冷战加剧,德国统一未成。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后来分别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德国分裂是美苏冷战的产物,是双方国家利益冲突和意识形态分歧的必然结果。7朝鲜分裂:朝鲜分裂:冷战开始后,朝鲜成为“冷战”的又一地点。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形成了南北两个占领区;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从此朝

93、鲜分裂。1950年爆发内战,1953年战争双方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这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4、了解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开始向古巴运送导弹,准备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以改变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美国很快发现正在建设中的古巴导弹基地,便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战争一触即发。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危机结束。5、认识“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1从欧共体到欧盟背景:二战使欧洲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优势地位;欧洲面临着美国控制

94、和苏联威胁。目标:稳定和发展欧洲,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形成和发展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国,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6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3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成员国扩大到12个。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

95、,欧共体更名为欧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使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2004年5月1日,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 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正式加入欧盟。2007年1月,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加入欧盟,欧盟经历了6次扩大,成为一个涵盖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8亿、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2万亿美元 的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特点:由经济一体化过渡到政治经济一体化;成员国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和平手段推进。影响:推动了欧洲经济的迅速发展,严重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

96、位,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使美苏两极世界格局受到重大冲击,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原因:a.日本政府根据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政治形势,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并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b.在国际事务中,日本采取低姿态,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c.重视教育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影响:a.谋求政治大国地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希望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b.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由于西欧、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严重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97、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使美苏两极世界格局受到重大冲击,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3不结盟运动兴起背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赢得了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经过: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下,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宗旨和原则: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影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在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之外,出现了一支由绝大多数亚、

98、非、拉美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国际政治力量,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也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了解苏联解体(1)苏联解体:1988年起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1990放弃党的领导,实行多党制;1991年8月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使国名改变;“八一九事件” 使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加速苏联解体;1991年12月,俄罗斯等11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苏联完全解体。(2)影响:标志两极格局的瓦解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的波兰、民主德国、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国家相继发生剧变,新政权先后向西方靠拢。1991年经互会解体,华约解散。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全线崩溃。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走进死胡同。1991年八一九事件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叶利钦掌握了国家大权,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质变。1991年12月,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10、理解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1)瓦解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2)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美、欧盟、日、俄、中)进一步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