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524.50KB ,
资源ID:268087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6808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1年高三生物试题精选精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三).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1年高三生物试题精选精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三).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单项选择题1.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各项中,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 ( ) A.警犬嗅寻毒品 B.蜜蜂跳舞 C.蝙蝠捕食 D.花香引蝶解析 蝙蝠捕食依赖于声波的回声定位,属于物理信息。C2.(2009广东生物,16)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 ( ) A.心猿意马 B.飞蛾扑火 C.花香引蝶 D.老马识途 解析 信息传递是生物之间交流信息的过程,传递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营养信息和行为信息等。A3.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3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 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 B.榆

2、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 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 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解析 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积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聚集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这种化学物质也属于化学信息。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气味属于化学信息。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声波属于物理信息。答案 C4.若图示表明的是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的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 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 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 C.A与B之

3、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 D.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 解析 由图可知,物种A与物种B之间形成捕食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实现这种动态的制约关系的是双方之间彼此进行的信息传递, 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调节种间关系中的作用。C5.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 B.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恢复力稳定性强 C.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 D.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解析: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相对简单,食物链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弱,抵抗力稳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4、。生物发生耐旱突变不是因为环境干旱造成的,干旱环境只是将耐旱突变选择出来。水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答案 B6.(2009天津理综,5)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 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 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A. B. C. D.解析 据图分析可知,气候发生变化,甲生态系统的种群类型数量变化幅度比乙生态系统小,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比乙强,正确;乙生态系统在S点时种群类型数量降至极低,其后由

5、于气候条件逐渐适宜,群落经次生演替,种群类型数量又逐渐增加,并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所以正确。答案 B7.(2008宁夏理综,6)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 )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解析 要恢复到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状态,首先要恢复原来的无机环境,回填原来的地表土壤;其次是栽种当地原来生长的植物;三是

6、避免人类因素的干扰,三者缺一不可。D8.春天某树林中,栖息着大量的夏候鸟池鹭,一些幼鹭练习飞行时,掉落树下,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人们为这些体弱的小鹭提供食物,一些体强的小鹭也飞来分享食物。当秋季来临时,依赖人类喂养的池鹭不能长途迁飞。据上述情景,对池鹭种群保护最有利的做法是 ( ) A.春天将这片树林保护起来,避免人类干扰 B.春天将全部幼鹭圈养起来,待秋天放归自然 C.秋季终止投喂,促使池鹭迁飞 D.秋天将不能迁飞的池鹭圈养起来,待来年春天放归自然解析 每种生物都有独特的生存习性,有时人类善意的“举动”会破坏它们正常的生长过程。研究者认为,当今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的活动导致生物栖息地大面

7、积消失引起的,剩下的栖息地变小了,并且支离破碎,其质量也因污染而下降。因此,为了保护物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保护它们的栖息地。答案 A9.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是 ( )生产者的遗传、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用消耗 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 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含氮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无机环境 A. B. C. D. 解析:所描述的是能量流动,所描述的是信息传递,所描述的是物质循环。所描述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不是功能。B10.生态捕虫板(又称黄板或粘虫板)是一种正反面均涂上不

8、含任何有毒物质的粘合剂(机油加入少量黄油)的黄色硬塑板。根据同翅目和双翅目昆虫成虫的趋黄特性来诱杀害虫的成虫。此过程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 ) A.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 D.其他信息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有关知识。通过颜色传递的信息是物理信息。答案 B易错提示: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方式判断的关键是分析信息传递的过程,此类题目出错的原因是只看到表面现象,不对具体的传递过程进行分析,如本题学生看到机油、黄油等会马上想到属于化学物质,误答为化学信息。11.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9、( ) 解析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图C初级消费者种群数量恢复相对稳定的时间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C12.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草原上的鸟在发现天敌后,雄鸟急速起飞,扇动翅膀为雌鸟发出信号;某种植物根系能分泌一种使休眠的真菌孢子发芽的化合物,如将这类物质在作物播种前施入土中,就可以使休眠孢子提前发芽,使其找不到寄主而死亡。以上三个实例分别体现了哪一类信息的作用 ( ) A.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B.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D.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解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分类是

10、以传递信息的载体为依据来划分的。物理信息是通过物理过程来传递的,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是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性外激素等;行为信息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等“肢体语言”来传递和表达的。答案 B二、双项选择题13.下列事例中,属于抵抗力稳定性的是 ( ) A.由于滥砍乱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 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 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

11、状态解析 抵抗力稳定性是指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A在受到外界干扰破坏后没有恢复原状;B和C都抵抗了外界干扰而保持原状,属抵抗力稳定性;只有D项在大型肉食动物闯入封闭生态系统后,经过各成分相互作用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答案 BC14.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生物种内关系的是 ( ) A.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 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 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 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解析 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属于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信息传递;昆虫散发

12、性外激素传递信息、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属于生物种内的信息传递;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反映的是草与食草动物两种不同的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BD15.烟草植株受到蛾类幼虫攻击时,能够产生和释放一种可挥发的化学物质,其目的是( ) A.告知同种的其他植株,让其产生有毒物质 B.夜间能够驱除活动的雌蛾 C.白天吸引蛾幼虫的天敌来捕食幼虫 D.修复被昆虫侵袭后的伤口组织BC三、非选择题16.(2009海南卷,24)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级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食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

13、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请回答:(1)上述现象中,X分别在 之间进行传递。 (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 和 。影响乙昆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 。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 。 (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量的变化是 。答案 (1)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2)无机环境 生物 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物理信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天敌数量减少17.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

14、被,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广东是我国红树林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其中雷州半岛和深圳湾的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也被列为广东建设林业生态省的八大工程之一。材料二 2004年12月,印度洋地震引起的海啸导致十多万人死亡,几百万人无家可归。但因为有茂密的红树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一个渔村里的172户人家在这次海啸中幸免于难。(1)红树林属于 生态系统。(2)红树林的 稳定性较强而 稳定性较弱,原因是红树林 。(3)海啸过后,灾区沿海的多种生态系统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这一事实说明任何生态系统的 都是有限的。(4)在海啸中被海水浸泡过的农田为什么不宜直接种

15、植农作物?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答案 (1)湿地 (2)抵抗力 恢复力 生物 种类较多,营养结构复杂 (3)自我调节能力(4)被海水浸泡过的土壤,无机盐浓度过高,使农作物无法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请回答: (1)某生物小组为验证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锥形瓶三个,分别标记为1、2、3号,均加等量的水,3号加少许河泥,再在1、2、3中加入同样的金鱼,2、3号加入等量的金鱼藻,均用橡皮塞塞紧,然后放在阳光下。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瓶号1号瓶2号瓶3号瓶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周)311252号

16、和3号锥形瓶相比较,2号锥形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主要说明 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 两个锥形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该实验的无关变量为(最少答出两项) 。 (2)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4号锥形瓶,4 号锥形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 号锥形瓶作对照。 第二步: 。 第三步: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3)下面甲、乙两图表示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 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其中表示热带雨林的是图 ,这是因为 。解析 2号和3号锥形瓶相比较,2号锥形瓶中缺少泥沙提供的分

17、解者,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成分。1号和2号锥形瓶相比较,1号缺少金鱼藻,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分成中不可缺少的。温度、金鱼的数目、金鱼藻的数目等为无关变量。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应加4号锥形瓶与3号对照,3号、4号锥形瓶中都有水、河泥、金鱼藻,3号有光照,4号无光照,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3号锥形瓶的金鱼藻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4号锥形瓶的金鱼藻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存的时间短。热带雨林中温度高,水分多,分解者活动旺盛,土壤中有机物较少。 答案 (1)分解者 1号和2号 温度、金鱼的数目、金鱼藻的数目等(2)第一步:3 第二步:4号锥形瓶作遮光处理4号锥形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比3号锥形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短(3)乙 热带雨林温度高,分解者活动旺盛-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