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789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7页
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宜宾市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大肠杆菌可以进行无丝分裂B. 能分裂的细胞均有细胞周期C. 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一般相同D.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答案】D【解析】【分析】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二分裂。2、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真核生物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详解】A、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A错误;B、只有能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

2、具有细胞周期,B错误;C、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一般不相同,C错误;D、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D正确。故选D。2.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B. 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C.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D. 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答案】B【解析】【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A、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分化后的细胞将保持分化后的状态,A正确;B、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导致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错误;C、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具有普遍性,C正确;D、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D正确。故选B。3.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衰老的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B. 衰老的细胞内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C. 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持多细胞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D. 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衰老是正常环境条

4、件下发生的功能减退,逐渐趋向死亡的现象。【详解】A、衰老的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会降低,A正确;B、衰老的细胞内大多酶的活性会下降,B错误;C、细胞凋亡可以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实现细胞的自然更新,有利于维持多细胞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C正确;D、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正确。故选B。【点睛】4. 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B. 癌变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无限增殖C. 癌变的细胞形态结构通常会发生显著变化D. 癌细胞的细胞膜糖蛋白质等物质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转移【答案】A【解析】【分析】原癌基因(细胞癌基

5、因)是指存在于生物正常细胞基因组中的癌基因。正常情况下,存在于基因组中的原癌基因处于低表达或不表达状态,并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但在某些条件下,如病毒感染、化学致癌物或辐射作用等,原癌基因可被异常激活,转变为癌基因,诱导细胞发生癌变。抑癌基因,也称肿瘤抑制基因,或俗称抗癌基因,是一类存在于正常细胞内可抑制细胞生长并具有潜在抑癌作用的基因。抑癌基因在控制细胞生长、增殖及分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负调节作用,它与原癌基因相互制约,维持正负调节信号的相对稳定。当这类基因在发生突变、缺失或失活时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而导致肿瘤的发生。【详解】A、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A错误;B、癌变的细胞遗传物质

6、发生改变,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无限增殖,B正确;C、癌变的细胞形态结构通常会发生显著变化,可看成一种畸形分化,C正确;D、癌细胞的细胞膜糖蛋白质等物质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转移,D正确。故选A。5. 下列关于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从简单到复杂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实验结果B. 将数学的方法引入对遗传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C. 运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D. 科学的选择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答案】C【解析】【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

7、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详解】A、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从简单到复杂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实验结果,A正确;B、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将数学的方法(统计学)引入对遗传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B正确;C、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发现了遗传规律,C错误;D、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科学的选择实验材料,D正确。故选C。6.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鸡的毛腿与长腿B. 棉花的细

8、绒与长绒C. 人的双眼皮与大眼睛D. 大麦的耐旱性与非耐旱性【答案】D【解析】【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详解】A、鸡的毛腿与长腿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棉花的细绒与长绒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人的双眼皮与大眼睛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D、大麦的耐旱性与非耐旱性属于一对相对性状,D正确。故选D。7. 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色马与棕色马交配的不同组合及结果如下黑棕1匹黑 黑黑2匹黑 棕棕3匹棕 黑棕1匹

9、黑1匹棕根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根据组合可判断黑色是显性性状B. 根据组合可判断黑色是显性性状C. 根据组合可判断棕色是隐性性状D. 根据组合都无法判断显隐性【答案】D【解析】【分析】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两表现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亲本杂交出现 31 时,比例高者为显性性状。后代分离比推断法:(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详解】A、黑棕的后代只有1匹黑色马,具有很大的偶然

10、性,因而不能确定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A错误;B、根据组合无法判断黑色是显性性状,B错误;C、根据组合无法判断棕色是隐性性状,C错误;D、由于后代数目少,具有偶然性,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D正确;故选D。8. 下列不属于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是( )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 一对相对性状可由多对遗传因子控制C. 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答案】B【解析】【分析】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

11、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详解】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A正确;B、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中,并没有涉及性状和遗传因子之间的对应关系,B错误;C、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因此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C正确;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正确。故选B。9. 在“一对相对性状(高茎和矮茎)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为了进一步验证分离定律,让所有的F2继续自交得到F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在F2植株中有1/2的个体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B. 在F2高茎植株中有1/3的个体能稳定遗传

12、C. F3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2/5D. F3中高茎:矮茎比例为53【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文:在“一对相对性状(高茎和矮茎)的杂交实验”中,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4DD、1/2Dd、1/4dd。【详解】A、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4DD、1/2Dd、1/4dd,其中只有Dd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即在F2植株中有1/2的个体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A正确;B、在F2高茎植株中(1/4DD、1/2Dd),有1/3的个体能稳定遗传,B正确;C、F3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1/21/21/4,C错误;D、F3中矮茎的比例为1/4+1/21/43/8,因此高茎矮茎比例为53,D正确。故选C。10. 在

13、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用某个体与绿色皱粒(基因型yyrr)豌豆杂交,如果F1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该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几种( )A. 1B. 2C. 3D. 4【答案】D【解析】【分析】1、纯合体是指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体只能产生一种配子。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用某个体与绿色皱粒(基因型yyrr)豌豆杂交,如果F1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该个体为纯合子,其基因型可能有4种,即YYRR、YYr

14、r、yyRR、yyrr。故选D。11. 下列关于二倍体生物细胞内同源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要进行两两配对B.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有些时期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D.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交换部分片段【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主要区别: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间期减前的间期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联会与四分体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有交叉互换

15、现象分离与组合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的行为中期位置赤道板减在赤道板两侧,减在赤道板上分裂后期减后期【详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A正确;B、有丝分裂整个过程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C正确;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以交换部分片段,D正确。故选B。12.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同时形成了3个遗传物质相同的极体B. 1个含AaBb基因型的精原细胞可形成2

16、种基因型的精子C.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相同的D. 卵细胞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细胞质均匀与不均匀分配的情况【答案】A【解析】【分析】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形成部位精巢卵巢过程变形期无变形期性细胞数一个精母细胞形成四个精子一个卵母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细胞质的分配均等分裂不均的分裂相同点成熟期都经过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详解】A、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有1个极体的遗传物质与卵细胞相同,与另外2个极体的遗传物质不同,A错误;B、正常情况下,1个含AaBb基因型的精原细胞可形成2种基因型的精子,B正确

17、;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相同的,都经历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等行为,C正确;D、卵细胞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细胞质均匀与不均匀分配的情况,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形成三个较小的极体和一个较大的卵细胞,D正确。故选A。13. 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分别用含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 T2噬菌体可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C. 搅拌的目的是让吸附在细胞上的T2噬菌体与细菌分离D. 离心后,离心管的沉淀物中主要是被感染的大肠杆菌【答案】A【解析】【分析】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

18、)+DNA(C、H、O、N、P);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噬菌体是病毒,不能独立生存,不能用培养基去培养噬菌体,A错误;B、噬菌体增殖除自身注入最初模板DNA分子外,其余所需原料、ATP、酶、场所等均是由细菌细胞提供的,B正确;C、搅拌的目的是让吸附在细胞上的T2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正确;D、离心后,离心管的沉淀物中主要是被感染的大肠杆菌,上清液主要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D正确。故选A。【点睛】14. 下列关于DNA

19、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个链状DNA分子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B.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C. 腺嘌呤与胞嘧啶相等时可以推定DNA是双链结构D. 生活在高温环境的微生物细胞中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含量相对较高【答案】C【解析】【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一个链状DNA分子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A正确;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B正确;C、双链DN

20、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数目相等,鸟嘌呤与胞嘧啶数量相等,C错误;D、由于C-G之间有3个氢键,A-T之间有2个氢键,因此生活在高温环境的微生物细胞中鸟嘌呤和胞嘧啶的含量相对较高,D正确。故选C。【点睛】15.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复制过程中只以亲代DNA的一条链为模板B. DNA复制需要模板、脱氧核苷酸、ATP和RNA聚合酶等条件C. DNA复制只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 DNA通过复制能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答案】D【解析】【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详解】A、DNA复制的过程中以亲代DNA的两

21、条链分别作为模板,A错误;B、DNA复制需要的酶是解旋酶和DNA聚合酶,B错误;C、DNA复制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无丝分裂也可以发生DNA的复制,C错误;D、DNA可以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给子代,D正确。故选D。【点睛】16.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力,其遗传物质为“+RNA”,繁殖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病毒(+)RNA可以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B. 病毒(+)RNA与(-)RNA的嘌呤碱基相等C. 病毒(+)RNA复制时需要的酶在宿主细胞内合成D. 病毒(+)RNA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新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为“

22、+RNA”,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RNA”可以和宿主细胞的核糖体结合,翻译出RNA聚合酶。该酶能催化+RNA转录出-RNA,以-RNA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再形成多个+RNA;+RNA也可以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翻译出病毒的蛋白,病毒的蛋白和+RNA组装成子代冠状病毒。【详解】A、病毒(+)RNA可以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翻译形成病毒蛋白,A正确;B、病毒(+)RNA与(-)RNA互补配对,它们的嘌呤碱基不一定相等,B错误;C、病毒(+)RNA复制时需要的酶在宿主细胞内合成,C正确;D、由图可知,该病毒是RNA复制的病毒,所以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D正确。故选B。17.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

23、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些生物变异既不改变基因结构,也不改变基因数量和顺序B. DNA分子中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基因突变C. 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导致基因重组D. 发生染色体变异时,染色体数目可能未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

24、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有些生物变异既不改变基因结构,也不改变基因数量和顺序,如不可遗传的变异,A正确;B、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引起基因突变,B正确;C、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不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D、发生染色体变异时,染色体数目可能未发生改变,如染色体结构变异,D正确。故选C。【点睛】18. 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

25、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所在的染色体遗传B. X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与性别决定有关C. 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含Z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D. 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患病男子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答案】C【解析】【分析】1、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性染色体类型XY型ZW型雄性的染色体组成常染色体+XY常染色体+ZZ雌性的染色体组成常染色体+XX常染色体+ZW生物实例人和大部分动物鳞翅目昆虫、鸟类2、伴性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

26、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世代相传。(3)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详解】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所在的染色体遗传,A正确;B、X染色体上的基因并非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B正确;C、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因此含Z染色体的配子可以是雌配子,也可以是雄配子,C错误;D、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患病男子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D正确。故选C。19. 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可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B. 体细胞中含有三

27、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多倍体C. 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通常不含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染色体D.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答案】B【解析】【分析】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3、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详解】A、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可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

28、染色体上,发生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即易位,A正确;B、判断一个个体是否是多倍体要先看其发育的起点,如果发育起点是配子,即使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该个体仍是单倍体,B错误;C、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所有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因此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通常不含减数分裂中能联会的染色体,C正确;D、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D正确。故选B。20.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B.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C. 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最好选择发病

29、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D. 可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答案】C【解析】【分析】1、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3)禁止近亲婚配: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2、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

30、断遗传方式。【详解】A、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A正确;B、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正确;C、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最好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C错误;D、可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D正确。故选C。【点睛】21.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体积的增大导致相对表面积增大B.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全部能进一步分化C.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老年人头发变白是因为细胞中不能合成酪氨酸酶,黑色素无法合成【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

31、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核质比的限制,相对表面积的限制。【详解】A、细胞体积增大,相对表面积会减小,A错误;B、细胞的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B错误;C、细胞凋亡的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新的蛋白质,C正确;D、老年人细胞中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导致头发变白,D错误。故选C。【点睛】22. 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最能说明自由组合定律实质的是( )A. F2的性状表现比为9:3:3:1B. 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1:1C. 测交后代的比为1:1:1:1D. 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9种【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的自由

32、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详解】A、F2性状表现比为9:3:3:1能够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不是最能体现的,A不符合题意;B、子一代产生的配子为1:1:1:1,最能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符合题意;C、测交后代为1:1:1:1,不是最能体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C不符合题意;D、子二代的遗传因子组合有9种是基因自由组合及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不是最能说明基因的自由组合实质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23. 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B. 未受精

33、的卵细胞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进行得比较缓慢C. 精卵细胞识别后,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D. 受精作用是卵细胞与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答案】A【解析】【分析】受精作用指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详解】A、受精卵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母方,A错误;B、未受精的卵细胞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等代谢活动较缓慢,B正确;C、精卵识别后,卵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入卵,C正确;D、受精作用指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D正确。故选A。【点睛】24. 下列关于科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错

34、误的是( )A. 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推测基因在染色体B. 摩尔根等人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 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 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3、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详解

35、】A、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A正确;B、摩尔根等人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C、沃森和克里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C正确;D、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D。25. 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真核生物的基因只位于染色体上B. 基因不是4种碱基序列随机排列C. 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呈线性排列D. 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真核细胞中,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

36、蛋白质。【详解】A、真核生物的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还有少量位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A错误;B、基因具有特定的碱基的排列顺序,B正确;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C正确;D、等位基因的根本区别在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D正确。故选A。【点睛】26. 下列关于杂交、自交、测交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测交属于一种特殊方式杂交B. 测交可推测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C. 自交和测交都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D. 同一株玉米的雄花花粉落到雌花柱头上属于杂交【答案】D【解析】【分析】(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2)自交:植物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传粉。广

37、义上讲,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交配均可称为自交。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3)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来测F1基因型的方法。【详解】A、测交属于一种特殊方式杂交,即与隐性纯合子杂交,A正确;B、测交可推测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B正确;C、根据自交出现31和测交出现11的结果,可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C正确;D、同一株玉米的雄花花粉落到雌花柱头上属于自交,D错误。故选D。27. 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皱:绿皱:黄圆:绿圆=3:5:9:15。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 YYRR、yyrrB. YyRr、yyrrC. YyRR、yyr

38、rD. YYRr、yyrr【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黄皱:绿皱:黄圆:绿圆=3:5:9:15,所以黄色:绿色=3:5,设相关的基因为Y/y,圆粒:皱粒=3:1,设相关的基因为B/b。【详解】根据后代中圆粒:皱粒=3:1可知,子一代均为Rr,则亲本的组合为RRrr;再考虑豌豆的颜色这对相对性状,亲本可能为YYyy或Yyyy。若为YYyy,则F1为Yy,自交后代中黄:绿色=3:1;若亲本为Yyyy,则子一代为1/2Yy、1/2yy,自交后代中黄色:绿色=3:5。故亲本的组合为YyRR、yyrr。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28. 某品种玉米高茎与矮茎受一对等位

39、基因控制,现有一杂合高茎植株,自交后代高茎:矮茎=1:1,进一步研究发现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部分缺失成为异常染色体。请分析该高茎玉米自交后代出现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A. 缺失染色体纯合致死且显性基因位于该对同源染色体正常染色体上B. 缺失染色体纯合致死且隐性基因位于该对同源染色体正常染色体上C. 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且显性基因位于该对同源染色体正常染色体上D. 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且隐性基因位于该对同源染色体正常染色体上【答案】D【解析】【分析】正常情况下,杂合高茎植株(Aa)自交后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3:1,而结果是高茎:

40、矮茎=1:1,且已知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部分缺失成为异常染色体,可能是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且隐性基因位于该对同源染色体正常染色体上。【详解】A、缺失染色体纯合致死且显性基因位于该对同源染色体正常染色体上,缺失染色体用A0表示,正常染色体用A表示,则自交后代为AA:AA0:A0A0=1:2:1,其中A0A0致死,因此后代均为高茎,这与题干结果不符,A错误;B、缺失染色体纯合致死且隐性基因位于该对同源染色体正常染色体上,缺失染色体用A0表示,正常染色体用a表示,则自交后代为aa:A0a:A0A0=1:2:1,其中A0A0致死,因此后代为高茎:矮茎=2:1(缺失染色体上的高茎基因没有缺失)或

41、均为矮茎(缺失染色体上的高茎基因缺失),这与题干结果不符,B错误;C、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且显性基因位于该对同源染色体正常染色体上,则雌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a=1:1,雄配子只有A一种,后代均为高茎,这与题干结果不符,C错误;D、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且隐性基因位于该对同源染色体正常染色体上,则雌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a=1:1,雄配子只有a一种,后代为高茎:矮茎=1:1,与题干结果相符,D正确。故选D。【点睛】29. 某种果蝇有长翅、小翅和残翅,长翅为野生型,小翅和残翅均为突变型,若该性状由A、a和B、b基因决定(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纯种小翅果蝇和纯种残翅果

42、蝇进行如下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亲代残翅基因型为aaXBXBB. F2长翅果蝇中雌雄比为11C. F2长翅果蝇基因型有6种D. F2代残翅中雌性纯合子比例为1/4【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遗传图解:F2中长翅小翅残翅=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该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应的基因用A、a和B、b表示),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F2中小翅均为雄蝇,有性别之分,推测小翅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则两亲本的和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且A、B同时存在表现为长翅,A存在、B不存在表现为小翅,其他表现为残翅

43、。【详解】A、根据分析亲代残翅基因型为aaXBXB,A正确;BC、F2的长翅果蝇(同时含有A和R基因)有6种基因型,即1AAXBXB、2AaXBXB、1AAXBXb、2AaXBXb、1AAXBY、2AaXBY,雌雄比为21,B错误,C正确;D、F2代残翅中雌性纯合子只有aaXBXB,比例为1/4,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遗传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以遗传图解中的“934是9331”的变式为突破口,同时紧扣关键条件“F2中小翅均为雄蝇”答题。30. 已知某植物的花色受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 叶形受等位基因C、c和D、d控制,如表

44、所示。现有基因型为aaBbCcdd的植株,该植株与下列哪种基因型的植株杂交可判断B、b和C、c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 )花色叶形紫花白花宽叶窄叶基因控制情况A和B基因至少含有一种不含A和B基因C和D基因同时存在C和D基因最多含一种A. aabbccddB. AABbCcddC. aaBbCcDDD. AAbbccDD【答案】C【解析】【分析】判断B、b和C、c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可采用自交或者测交的方法。如果采用测交,且测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份数之和为4份;如果采用自交,且自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份数之和为16份,则分别可用于判断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45、详解】A、根据题意,其中一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dd,若另一亲本为aabbccdd,则交配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Ccdd、aabbCcdd、aaBbccdd和aabbccdd,对应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窄叶紫花:窄叶白花=1:1,由于子代表现型中无宽叶类型参与自由组合,所以不能判断B、b和C、c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根据题意,其中一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dd,若另一亲本为AABbCcdd,则子代全为窄叶紫花,由于子代表现型中没有宽叶和白花参与自由组合,所以不能判断B、b和C、c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C、根据题意,其中一亲本的基因型为

46、aaBbCcdd,若另一亲本为aaBbCcDD,则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宽叶紫花:窄叶紫花:宽叶白花:窄叶白花=9:3:3:1,由于子代表现型中呈现出两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所以能判断B、b和C、c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D、根据题意,其中一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Ccdd,若另一亲本为AAbbccDD,则交配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CcDd、AaBbccDd、AabbCcDd和AabbccDd,对应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宽叶紫花:窄叶紫花=1:1,由于子代表现型中没有白花类型参与自由组合,所以不能判断B、b和C、c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故选C。【点睛】二

47、、非选择题31. 下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分析曲线图并回答:(1)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_,光合作用将这种能量转换成_。(2)光合作用过程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以概括地分为_两个阶段。(3)6-10时该绿色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不断_,原因是在一定温度和二氧化碳供应充足的情况下,_。(4)12时左右该绿色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原因是_。【答案】 (1). 太阳的光能 (2). 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 (3). 光反应和暗反应 (4). 增强 (5). 光合作用的强度是随着光照的加强而增强的 (6). 此时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

48、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6-10时,光照逐渐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10-12时左右,温度过高,叶片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12-14时,光照有所减弱,温度也有所下降,气孔慢慢张开,二氧化碳供应逐渐增多,光合作用强度增加;14时之后,光照逐渐减弱,因此光合作用强度不断下降。【详解】(1)对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的光能;光合作用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2)光合作用过程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以概括地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3)由图可知,6-10时该绿色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

49、度不断增强,原因是光合作用的强度是随着光照的加强而增强。(4)12时左右该绿色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即出现“光合午休”现象,原因是此时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要求考生识记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及相关曲线,理解和掌握“光合午休”现象,能正确分析曲线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2. 如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动物部分细胞增殖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甲、乙、丙或丁)细胞,判断理由是_。(2)丁细胞中出现b基因的原因是_。(3)丙图

50、细胞处于_期,丙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异常最可能的原因是_。【答案】 (1). 甲 (2).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自由组合 (3). 有丝分裂间期发生基因突变 (4).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5).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彼此分离【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甲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乙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丁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详解】(1)图中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自由组合,故会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2)丁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出现b是由

51、于分裂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3)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该细胞中出现同源染色体,很可能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彼此分离造成的。【点睛】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均会发生基因基因突变,减数分裂的过程中还有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33.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发现细胞适应氧气供应变化分子机制的科学家。当细胞缺氧时,缺氧诱导因子(HIF-I)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调节基因的表达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一种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激素);当氧气正常时,HIF-1被脯氨酰羟化酶(PHD)催化后被蛋白酶降解。该研究为抗击贫血、癌症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HI

52、F-1的合成及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_过程,进行该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是_。(2)表示_过程,参与该过程的tRNA的作用是_。(3)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因EPO产生不足而出现严重贫血,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一种PHD抑制剂对贫血患者的治疗作用。请结合图中信息,分析PHD抑制剂治疗贫血的作用机理_。(4)肿瘤的生长需要生成大量的血管以供应营养,肿瘤快速生长使内部缺氧,诱导HIF-I的合成,从而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长大。请据此提出治疗肿瘤的措施:_。【答案】 (1). 转录 (2).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3). 翻译 (4). 识别并转运氨基酸 (5). 通过抑制PHD活性抑制HIF-

53、1的降解,细胞内较高水平的HIF-1促进EPO基因的表达 (6). 降低癌细胞中HIF-1的含量(阻断HIF-1与ARNT的结合或抑制HIF-1基因的表达或抑制EPO基因表达【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表示转录过程,表示翻译过程。当细胞缺氧时,缺氧诱导因子(HIF-1)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调节基因的表达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一种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激素);当氧气正常时,HIF-1被脯氨酰羟化酶(PHD)催化后被蛋白酶降解。【详解】(1)表示转录过程,进行该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是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2)表示翻译过程,参与该过程的tRNA的作用是识别并转运氨基酸。(3)由图可知,缺氧诱导

54、因子(HIF-1)可调节基因的表达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而HIF-1可被脯氨酰羟化酶(PHD)催化后被蛋白酶降解,因此PHD抑制剂治疗贫血的作用机理:通过抑制PHD活性抑制HIF-1的降解,细胞内较高水平的HIF-1促进EPO基因的表达。(4)肿瘤的生长需要生成大量的血管以供应营养,肿瘤快速生长使内部缺氧,诱导HIF-1的合成,从而促进血管生成和肿瘤长大,则治疗肿瘤的措施:降低癌细胞中HIF-1的含量(阻断HIF-1与ARNT的结合或抑制HIF-1基因的表达或抑制EPO基因表达)。【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

55、正确分析题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答题。34.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用B、b表示)。分析下列遗传系谱图,回答相关问题:(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2)经检测,甲病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3怀了二胎,胎儿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概率为_。产前诊断时,_(能/不能)用显微镜检测出该病,其依据是_。(3)现已查明1不含乙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女孩的一个正常基因一定来自代中的_,判断的依据是_。【答案】 (1). 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2). 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3). 1/6 (4). 能 (5). 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镰刀型细

56、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形 (6). 3 (7). 该女孩的基因型为XBXB,一个XB一定来自父亲(4),而父亲的一定来自于母亲(3)【解析】【分析】分析题图:1和2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甲病是隐性遗传病,又3女患者的儿子正常,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和2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已知“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因此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就甲病而言,3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AA、2/3Aa,4

57、的基因型Aa,因此3的胎儿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概率为2/31/4=1/6 。由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镰刀形,因此产前诊断时,能用显微镜检测出该病。(3)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现已查明1不含乙病基因,则该女孩的基因型为XBXB,一个XB一定来自父亲(4),而父亲的一定来自于母亲(3)。【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判断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35. 已知果蝇体色有灰体和黑体,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由另一对等

58、位基因控制,且直毛为显性。某研究小组用一只灰体分叉毛雌果蝇与一只灰体直毛雄果蝇杂交,子一代果蝇中灰体直毛灰体分叉毛黑体直毛黑体分叉毛=3:3:1:1。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子一代的实验结果是否可以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_。(2)果蝇的体色中,显性性状是_,判断依据是_。(3)请用子一代中的果蝇为材料,探究控制直毛和分叉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常染色体上。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_。【答案】 (1). 是 (2). 灰体 (3). 双亲均为灰体,子一代出现了黑体(性状分离) (4). 方法一:实验思路:统计子一代中直毛和分叉毛

59、果蝇的性别。预期结果和结论:若雌果蝇全为直毛,雄果蝇全为分叉毛,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雌雄果蝇既有直毛也有分叉毛,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他合理描述也可)。方法二:实验思路:选子一代直毛与分叉毛杂交得子二代,在子二代中选直毛雄性与分叉毛雌性(或选直毛雌雄)杂交,统计子三代雌性的表现型。预期结果和结论:若子三代雌性全是直毛,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子三代雌性果蝇中既有直毛也有分叉毛,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灰体与灰体杂交的后代中出现黑体,说明黑体为隐性性状,设该性状对应的基因为A/a,则亲本均为Aa。后代中直毛:分叉毛=1:1,设控制直毛和分叉毛的基因为B/b,若该基因

60、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Bbbb,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XbXbXBY。【详解】(1)根据后代中灰体直毛:灰体分叉毛:黑体直毛:黑体分叉毛=3:3:1:1即直毛:分叉毛=1:1,灰体:黑体=3:1可知,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灰体与灰体杂交的后代出现黑体可知,灰体是显性性状。(3)要判断控制直毛和分叉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可以子一代中直毛和分叉毛果蝇的性别,如果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后代中雌雄果蝇均为直毛和分叉毛,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后代中雌性全部是直毛,雄性全部是分叉毛。【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控制直毛和分叉毛基因位置的判断,需要考生首先假设出每种情况亲本的基因型,再进行分析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