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名校》《解析》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BYSHI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777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解析》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BYSHI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名校》《解析》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BYSHI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名校》《解析》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BYSHI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名校》《解析》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BYSHI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名校》《解析》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BYSHI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名校》《解析》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BYSHI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桑弘羊上书汉武帝指出“今意一总盐铁,非独为利也,特以建本抑末,离朋党,禁淫侈,绝兼并之路也。”桑弘羊建议由国家管理盐铁的直接目的是A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B限制土地兼并C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D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答案】B考点:中国古代经济政策。注意题干信息“非独为利也”“离朋党,禁淫侈,绝兼并之路也”,因此推断是限制土地兼并,答案选b。 2、(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

2、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已经出现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 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由“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得知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所以B是对的;由“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得知AC是对的。D材料中没有反映。所以选D。3、李鸿章曾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入财赋以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

3、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一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材料表明李鸿章A.认识到中国 “积弱”的根源 B.主张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以“自强”C.主张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D.主张发展近代民用工业以“求富”【答案】D考点:本题考察洋务运动有关内容,解读材料中“中国积弱”、“财赋”等关键信息,说明李鸿章主张“求富”,故选D。李鸿章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中国积弱的根源,故A项错误,而B项没抓住材料的中心思想,C项材料未体现。4、1876年6月10日,英商怡和洋行投资兴建的上海吴淞铁路通车运营。8月3日,因火车压死了人,清政府用28万两白银赎回该铁路后拆除。根据这段材料及所学知识,下

4、列推理正确的是 A由英商在华投资兴建铁路可知,当时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资本输出 B由吴淞铁路兴建的时间可知,当时该机车的动力系统主要应用的是瓦特的发明 C由在华投资铁路的是外商可知,当时中国尚未产生民族资产阶级 D由火车压死人而被拆除可知,当时政府排斥铁路的主因是火车技术有重大缺陷【答案】B考点: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状况。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所以A项错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所以C项错误。D项内容与史实不符,故答案选择B项。5、1913年著名学问家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是: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

5、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其开创风气的表现是A婚礼简约 B自主择偶C自由恋爱 D夫妻平等【答案】B考点:近代习俗的变革。在报纸上刊登征婚广告,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自主择偶,但材料无法体现婚礼简约、自由恋爱和夫妻平等思想。6、“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任其自流的观点是错误的。”基于这种认识,新中国领导决定实行A新的经济政策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C考点:三大改造。从材料中“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一的,任其自流的观点

6、是错误的” ,为此,新中国领导集体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故答案选拔C项。新经济政策是苏俄1921年实施的,人民公社化虽是集体经营,但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用家庭个体经营取代生产队的集体经营,故A、B、D项不正确。7、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案】C考点:经济体质改革。材料反映的是企业的厂长经理要求“松绑”,再结合材料所述时间为1984年,可知是

7、指的国有企业的改革要求和呼声很高,结合所学知识则应该知道是指通过改革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故选C。 8、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答案】C考点:工业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9世纪中叶以后,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8、,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开始盛行,所以19世纪中叶以后,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9、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我要削减政府的规模和影响,承认联邦政府的权利与各州和人民所拥有的权利之间是有区别的。我们都必须牢记,是各州组成了联邦政府,而决非是联邦政府创造了各州今后,我将建议撤除经济发展和降低生产力的路障。”这一被称之为“里根经济学” 的改革思想的核心主张是A消除经济发展的障碍 B削弱联邦政府的过度干预C加强联邦政府的全面干预 D强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答案】B 考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受石油危机等方面的影响,美国经济陷入

9、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里根上台后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这一对策终于见效,到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状况得到了缓解。故选B。10、风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厉,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充分说明这种政策实际上是A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 B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 C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 D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答案】A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对二战后北欧高福利国家福利政

10、策调整的理解。根据提干提供的信息税前17倍和税后3倍收入差距反映的是国家利用政权通过税收手段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国家通过政策调整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故选A。BCD都是现象非本质。11、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开创性,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不毹视为划时代的创举。”材料中的“他”应是A罗斯福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答案】C考点: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可首先排除AB两项,A项为美国总统,B项建立了斯大林体制,并未进行改革;CD 项中的两

11、个人物都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进行了改革,而戈尔巴乔夫从根本上触动了斯大林模式,而赫鲁晓夫则没有,所以C项正确。12、自1981年起,中国多次获得一个国际组织的贷款,用于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和发展教育事业等。1998年6月18日,该国际组织宣布批准向中国提供总额6亿美元的中长期贷款,以帮助中国的农业和能源建设。根据以上事实判断,这个“国际组织”应是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 世界银行【答案】D考点:战后国际经济组织。二战后三大经济支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其中世界银行是为了帮助成员国发展经济提供长期贷款,而货币基金组织宗旨则是为了稳定国际金

12、融秩序。二、材料解析题(52分)13、 自耕农是农业社会中的主要劳动者,“稳定小农”是中国历代王朝实现长治久安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

13、、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个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大清会要事例(1)材料一中所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种经济形态?(2分)依据材料一的描述,请指出制约这种经济形态发展的主要因素都有哪些?(6分)(2)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古代什么经济政策?(2分)试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我国古代这一经济政策的影响。(8分)【答案】考点:小农经济和古代经济政策。(1)从材料“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是指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特点是自给自足,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14、从材料中可以提取“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分析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2)根据材料很容易的知道,这是古代实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这一政策的评价要从实行的初期和后期两个阶段,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进行分析。14、古往今来战争都是人类社会挥之不去的梦魇,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战争与社会发展也有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34分)材料一:怛罗斯之战,(Battle of Talas,怛,音d)是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在中亚诸国相遇而导致的战役。怛罗斯的所在地还未完全确定,应接近哈萨克斯坦地区。战役的发生时间在751年。长远来说,部分

15、因为怛罗斯战役的影响,伊斯兰文化比中国文化对中亚的影响更为深远。中国的造纸术亦因为唐军战俘中的造纸工匠被带到由阿拔斯王朝第一任哈里发阿布阿拔斯萨法赫在撒马尔罕新建的的造纸坊里工作而传到中亚、中东和欧洲。摘录自维基百科“怛罗斯之战”材料二:“无论他们认为是什么社会、宗教、朝代、或国家形态的原因,导致了中国过往十年来的慢性反抗,以及现在聚为一体的强大变革,这个暴动的发生,无疑得益于英国的大炮将一种名叫鸦片的催眠药品强加给中国。在英国的武力面前,满清王朝的权威倒下成为碎片;天朝永恒的迷信破碎了;与文明世界隔绝的野蛮和密封被侵犯了;而开放则达成了,这才有了在加州和澳洲黄金吸引下急速开展的交流活动。”摘

16、自1853年7月22日马克思在纽约每日论坛报社评材料三:发端于二战的战后的一系列科技革新,有力地改变了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改变了人类追求目标的手段和环境。战后技术进步在成为战争遏制因素的同时,也成为人类追求繁荣进步的战争替代手段。朱大伟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的和平发展(1)依据材料一,请指出怛罗斯之战爆发时唐朝是哪一位皇帝在位?这场战争爆发的地点在唐朝被称为什么?(4分)对阿拉伯帝国而言,这场战争对其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4分)(2)在材料二中马克思评价的是发生在中英之间的哪场战争?(2分)请客观分析这场战争对中国近代化发展的促进作用。(6分) (3)材料三中所述“战后一系列科技革

17、新”具体是指的是哪些科技成就?(4分)请结合二战后历史发展进程说明科技如何成为“战争遏制因素”的。(6分)(4)结合以上材料,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战争与社会发展的认识。(8分)【答案】(2)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2分)促进作用: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促使先进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外国经济侵略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开始起步。(6分)(3)科技成就:核技术、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等(任答出两项满分4分)。说明:新型科技出现改变了国家对财富和权力追求方式的重新思考;科学技术已经取代战争成为国力比拼对抗的主要因素;核武器

18、技术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选择意向;通过经济发展与和平谈判解决国际争端已成为国家之间的广泛共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满分6分)(4)(8分)答案:略。考点:近现代科技等。(1)从材料中提供的时间可以分析这是在唐玄宗时期。这一地区在唐代的时候被称为西域,从材料“部分因为怛罗斯战役的影响,伊斯兰文化比中国文化对中亚的影响更为深远。”分析这一场战争的影响。(2)从材料“这个暴动的发生,无疑得益于英国的大炮将一种名叫鸦片的催眠药品强加给中国”可以分析的出马克思说的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得中国迈进了近代的历程,在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3)战后由于战争时期的技术储备,大量的技术军转民,使得电子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航天科技等都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科技成为战争的遏制因素要从战争的破坏性等角度进行分析。(4)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