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本课:本单元是写人记事的散文单元。阅读这些文章,要求学生可以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描摹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任务的个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性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要注意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哪些地方让你过目不忘,想想这是为什么。同时,这些文章可以帮助学生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记念刘和珍君,在叙事写人方面,是经典的作品,在时代精神和人生态度方面也是非常丰厚的。他是我们认识那个年代的窗口,也是我们走进鲁迅心灵世界的重要途径。二、教学设想:本课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为主,采用“诵读法”“点拨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2、引导学生质疑、探索,使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理清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在叙事中的感情倾向;结合社会背景,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学习烈士们的正义感与责任感及勇于献身的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三、教学过程设计:课文分析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总体理清思路第一部分(一、二)写作缘起。“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必要性表现在学校不屈服段政府的淫威,举行追悼会记念死者,我应该写这篇文章纪念刘和珍等人。中间状态的市民对惨案已淡漠,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为了使庸人不致忘却,我也应该写这篇文章。第二部分:(三、四、五)记述刘和珍生
3、平事迹和遇难经过。思路是先按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这部分是借写刘和珍来评“三一八”惨案,叙议结合,以个别反映全体,表达方式和选择的角度很好。正是叙议结合,使三、四、五之间的联系很紧密。例如: 叙 议“她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三)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四)“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 (刘和珍身上哪有“暴徒”的影子)死掉了”(五)“待到偏安于黯然至于泣下”(三)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 的”(四)(如此有思想的刘和珍怎么能 说是“受人利用”)详述刘和珍遇害经过,不放过重要细节(五) 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第三部分:
4、探求这一次死伤对于将来的意义。思路是先表明对请愿的态度(否定肯定),再探求死伤对将来的意义,理清这两部分思路,我们就能体会到,鲁迅在当年的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肯定一切,一味颂扬,也不否定一切,把惨案当作无谓的牺牲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地位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写肯定的一面,篇末不致陷入消沉,而是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全文总的思路是记念死者死伤经过死伤意义,借记念刘和珍君,述评“三一八”惨案。3、从理清思路入手解读难句遇到难句,只要把它放到思路中去,就容易理解了,理清思路是阅读理解的一
5、把钥匙。所谓“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可以理解为根据思路去解读。这里举几个例子。(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从思路上看,上文讲“四十多个青年的血”“使我艰于呼吸视听”,但“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要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这正是记念死难者应取的态度,也正是生活在黑暗世界的奋斗者理想的人格。具有这样人格的人就是“真的猛士”。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也确实以猛士的姿态“敢于直面”“敢于正视”。做到两个“敢于”的人,当然要承受超乎寻常的哀痛,成为“哀痛者”,那么“幸福者”又怎么理解呢?能改变惨淡人生创造幸福人生,能为中国得救而奋斗的人,他们
6、本身也是幸福者。这意思是说,让他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吧,让魔鬼们去狞笑吧,我不但不感到难堪,反而感到幸福。总之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要联系上一节内容来理解,应从鲁迅推广到一切“真的猛士”。(2)“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第二段写刘和珍遇难的情形,既有赞扬又有揭露,这一段议论就是承接上述两个方面的。那么“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这个“伟大”是作为赞扬“三个女子”的正话,还是作为揭露“枪弹”“攒射”的反语呢,应该说这一句应是承接上节的赞扬,紧连对三个女子
7、的叙写。突出三个女子“伟大”,正为“几缕血痕”抹杀“伟绩”“武功”提供依据。“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则是反语。还有一个问题,“八国联军”是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还是这次日本纠合的八国联军。1900年的八国联军显然不可能,思路怎么会一下子岔开去呢,事过26年,怎么“居然昂起头来”呢?但是,外国人没有直接杀害学生,怎么解释“惩罚学生的武功”这句话呢?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的“三一八惨案”,是说中国军人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3)“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苟活者”意思是苟且
8、偷生的人,与“庸人”是不是同类,鲁迅在前文中把自己说成“苟活到现在的我”,这如何理解。鲁迅称自己是苟活者而不是庸人,显然对鲁迅而言苟活者不是“庸人”。鲁迅说自己“苟活”是自我贬抑,借此来映衬刘和珍等人勇毅的形象。鲁迅不说自己是“真的猛士”,其实他是大智大勇的猛士。真正的苟活者大有人在,鲁迅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觉醒起来,看到希望。希望真的猛士能为刘和珍她们表现的勇毅所鼓舞,“更奋然而前行”。4、 从一、二两个部分看鲁迅先生写作本文的目的。 鲁迅写作本文有三个目的。一是悼念死者。刘和珍是一个爱国的进步青年,她爱看鲁迅先生的文章,“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积极参加与反动当局的斗争,遇
9、难后,别人“正告”鲁迅先生写纪念文章,鲁迅“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当然是为了尽“生者”之责以纪念死者。二是揭露反动当局及制造流言的“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鲁迅先生“出离愤怒”,他要“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快意”可理解为反语,实际上是要揭露“它们”,以愤怒的烈火烧毁“它们”。三是唤醒“庸人”牢记反动当局的暴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庸人”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是健忘的,如今,“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就是要唤醒人们牢记深仇大恨,勇
10、敢地投入战斗。5、 为了突出中心思想,作者在纪念刘和珍的时候,是着重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首先写刘和珍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这说明她是一个渴求革命真理的青年。她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有其思想基础的,决非反动文人所诬蔑的是“受人利用”。接着,写刘和珍在“女师大风潮”中的表现:敢于“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具有革命斗争精神;对同志“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具有团结友爱的美德;“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热爱母校,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这样的青年,决非反动当局所诬蔑的是“暴徒”。第三,写刘和珍“欣然前往”请愿,不畏强暴,英勇献身。在写这一部分的时候,作者特意详细地记叙了刘和珍被“虐杀”
11、的情况,以揭露段政府有预谋、有计划、有指挥地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驳斥流言家诬蔑爱国青年是“受人利用”、“自蹈死地”的无耻谰言。第四,评价刘和珍等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他们在弹雨中互相救助,其殒身不恤的事实,充分说明中国女子的勇毅“没有消亡”,她们的血不会白流,将会使人从中看到希望,激励人们“奋然而前行”。当然,对死难者所采用的“徒手请愿”的方式,鲁迅并不赞同。作者在描写刘和珍的形象时,反复描写刘和珍“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特征,使刘和珍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6、 文中一些重要称谓的含义。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是文中的一些重要称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
12、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各自的含义是:“真的猛士”指热爱祖国,痛恨帝国主义和反动统治者,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者。他们为国家、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半献身为最大幸福,因而他们是不同寻常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庸人”即平庸之人,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
13、行有所不满,对烈士的死难有所哀痛;但是,他们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敢“正视淋漓的鲜血”,特别容易“忘却”历史的教训,苟且偷生,在客观上起着维持这“似人非人世界”的作用。“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有恶意的闲人”指反动统治者的走狗文人。“苟活者”是指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不忘记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他们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有走向斗争的可能。“苟活者”和“庸人”不同。“中国人”是泛指所有的中国人,而不是特指“反动派”,从文章第七部分第一段的文字可以看出,“当局者”、“流言家”和“临难”的“女性”俱包括在“中国人”之内。当时鲁迅正处于由一个新民主主义者向共
14、产主义者过渡的阶段,往往过多地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等等所谓“劣根性”,所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7、 记叙、抒情和议论相结合 本文的叙事,简明扼要,却又扣人心弦;本文的议论,极有说服力;本文的抒情,强烈深沉,极富感染力。三者交织渗透,推移起伏。从全文看,哀痛和悲愤之情既渗透在叙事之中又笼罩于全篇,写到第五部分时,悲愤之情达到高潮。在第二、六部分中侧重于议论,但和第三、五部分的记叙交错结合,而抒情的成分又十分浓烈。单从一个部分来看,这三者也是相互结合运用的。如第四部分开头在记叙之后紧接着议论,以后又接着记叙和议论,到结尾又抒写悲愤到极点的心情。总之,为了悼念死者,需要介绍她们的事迹并提示惨案的真相,这就运用记叙。为了抨击敌人,赞颂烈士,总结经验教训,这就离不开抒情。浓烈的抒情是贯串全篇始终的一个特色。全文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哀痛,第二部分感慨,第三部分怀念,第四部分愤怒,第五部分悲壮,第六部分沉重,第七部分严肃。全篇基调是哀痛悲愤,但并不使人消沉,随着作者感情的起伏发展,在读者心中激起强烈的爱憎,燃起复仇的怒火,鼓舞着人们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