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维设计》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十八单元第34讲备考演练经典化.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724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十八单元第34讲备考演练经典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十八单元第34讲备考演练经典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十八单元第34讲备考演练经典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十八单元第34讲备考演练经典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十八单元第34讲备考演练经典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2012历史总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十八单元第34讲备考演练经典化.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孙中山在遗嘱中说:“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以下哪一主张一致()A同盟会的章程和纲领B三民主义C三大政策 D新三民主义解析:从题干材料中的“联合平等待我之民族”,说明孙中山的联俄政策,属于三大政策的内容。新三民主义内容更为广泛,就本题来说,C项为最佳选项。答案:C2(2011南通模拟)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这主要表现在()A彻底否定了封建土地制度 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C提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号召中国民族自求解放解析:新三民主

2、义较之于同盟会的主张旧三民主义的最大区别就是明确提出反帝口号。答案:D3“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解析:题中所指为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与旧民族主义相比,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同时革命所依赖的力量也由最初的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到全体民众。答案:D4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

3、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称其为党了。”毛泽东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B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解析:从毛泽东的讲话可以看出毛泽东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是这一智慧的代表。C项正确。其他三项都不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最准确的理解。答案:C5(2011浏阳模拟)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能分别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是()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D洋务运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的建立解析: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中国开始真正学习西方的技术,井冈山道路是中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找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答案:D6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对中国民主革命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B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C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武装斗争的主体是工人阶级D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阶级解析:我国是农业国,全国人口80%是农民,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武装斗争的主体是农民阶级。答案:C7(2011淮北模拟)在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时,你选择

5、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应该借助的历史资料是()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新民主主义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解析: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借助的历史资料也应该是同一时期的著作。答案:C8“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解析:这种“新的理论”即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它包括A、C、D等诸方面的内容。答案:B9邓小平曾说:“打

6、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以下文章中冲破精神桎梏,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从而揭开思想解放运动序幕的是()A强学会叙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C论持久战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析:“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仍然束缚着人们的头脑。邓小平在全国发起了一场“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揭开了全国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答案:D10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能够支撑这个观点的材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 BC

7、D解析:经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决策,逐渐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答案:B1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解析:回答本题主要是对特色一词的理解,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都是把西方先进思想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探索出来的,体现了实

8、事求是的探索精神。答案:D12.右图漫画乌鸦喝水新篇中的乌鸦可能受其前辈喝水传说的影响,耐心地往瓶中投石子,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观来对照的话,这违背了()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密切联系群众C教务主义 D经验主义解析: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解放思想等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图中乌鸦无视吸管存在的变化,应该属于思想僵化的表现,故A项最佳。C、D项是表现,不符合“违背”要求。答案:A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1潍坊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天下不能一人而治

9、,则设官以治之。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能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据材料1概括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并简析其主张在当时未能实现的原因。(6分)材料2: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3: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孙中山民报发刊词(2)据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与黄宗羲、康有

10、为政治主张的不同点。(4分)材料4: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3)据材料4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是如何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6分)(4)结合上述问题,你对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有什么认识?(4分)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近现代民主思想产生、发展到具体实践的过程。解题的关键:一是结合材料所给内容进行仔细分析和归纳,二是要理解此过程中中国民主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注意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和归纳。答案:(1)主张:反对君主专制;设置官职以分君主权势;以学校为议政和决定是非

11、的机构。原因:资本主义萌芽比较脆弱;专制制度的压制。(2)不同:孙中山致力于通过革命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黄宗羲在原有制度内寻求限制君权;康有为试图以维新改良的方式改变传统专制政体。(3)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实行民主政治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民主政治建设应符合中国国情,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必须坚持党的领导。14(2011长春模拟)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并回答问题。材料1:孙中山手书材料2: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

12、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3:材料4: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宣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题的

13、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请回答:(1)材料1中图一孙中山所写的“世界潮流”指的是什么?依据图二指出孙中山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何历史作用?(6分)(2)材料2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他先后提出了哪两大理论?(6分)(3)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十年后,他的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4分)(4)依据材料4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中“第二次结合”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成果各是什么?文中的“第二次飞跃”带来了哪些成果?(4分)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对20世纪四大思想理论成果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及归纳概括能力。第(1)问要注意分新、旧三民主义两部分回答;第(2)问要围绕“工农武装割据”及新民主主义理论分析回答;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4)问要注意“第二次结合”与“第二次飞跃”的不同。答案:(1)世界潮流:民主共和(资本主义发展)。思想:三民主义(或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历史作用:三民主义又推动革命的发展(或三民主义是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或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历史背景:大革命失败后,党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情怀:百折不挠,对革命充满信心。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3)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核心: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4)第二次结合的实践:中国共产党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成果:形成毛泽东思想。成果:探索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