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692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7页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2018年,海外受访者对中国的整体印象为6.2分(10分制),延续了近年来小幅稳定上升的趋势。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领域中,科技、经

2、济、文化是海外受访者最为认可的三个领域。与2017年调查相比,海外受访者对中国未来参与全球治理各领域的期待均有所提升。同时,海外受访者普遍看好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接近半数的受访民众认为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65的海外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将会持续提升。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和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仍是中国最突出的国家形象,中餐、中医药、武术被认为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此外,海外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中国形象的评价更为正面。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个人、国家、全球治理的积极意义获关注,总体来看,六成左右的海外受访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个人、国家、全球治理具

3、有积极意义;“一带一路”的海外认知度不断提升,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印度、日本、意大利、俄罗斯和韩国,海外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对个人、国家、地区和全球经济的积极意义更认可。(摘编自“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出炉:中国整体形象保持稳定)材料二: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重大贡献,我们要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向世界多方面展现更加丰富多彩的中国形象。目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并不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巨大,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民众生活在困境之中。【甲】中国提出并实践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

4、理念,对外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事实证明,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引领着全球发展。当下,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有必要对全球治理体制机制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对此,中国没有选择独善其身,而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乙】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举措,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各国利益。长期以来,中国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无偿援助、优惠贷款,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人员支持、智力支持,建

5、成了大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项目。2013年至2016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居世界第一位。【丙】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人也具有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丁】中国人有爱好和平的历史基因。曾经遭受的苦难境遇和渴望发展的现实愿望,以及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都决定了中国的发展不能也不会走西方列强霸权主义的老路。目前,中国累计派出3.6万余人次维和人员,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出兵国和出资国,彰显了我们维护国际和平的决心和能力。(摘编自孙敬鑫塑造新时代中国形象)材料三

6、:国家形象是通过大众传媒呈现的,其形式有作为传播主体的自我形象塑造和作为传播客体的他者形象塑造。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信坦诚地向世界讲述延安故事,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则通过红星照耀中国向世界揭开了红色中国的神秘面纱。今天翻阅这段历史,足以让人思量中国国家形象何以自塑与他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力度,取得重要成果,但在世界上有时仍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路径,也是中国国家形象自塑与他塑的关键所在。我们知道,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我们要把“道”融通于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之中。把“道”贯通于故事之中,用外国人能听得

7、懂、喜欢听的语言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人认可认同并自觉践行,不断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同时,面对困境,我们要冷静、客观分析。古语云:“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国家形象的真实性容不得半点虚假,否则,最真实的部分也会让人觉得不真实。我们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讲述故事。近些年来,在重大突发事件、重大国际关系和重大热点问题上,我国主流媒体主动发声,主动出击,快速发声,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第一时间传播事实,表达观点已成为常态。但也要看到,在目标国家的落地率仍然没有达到预期,外国公众依然主要通过本国媒体了解和认识中国。从这个实情出发,善于借助目标国家主流媒体推进

8、中国国家形象自塑与他塑仍然是必要的。(摘编自国家形象何以自塑与他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世界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虽然有较大提升,但仅限于中国科技、经济、文化,而对中国其他方面不太了解。B只要中国践行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与各国联动发展,就可彻底解决世界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C中国出兵和出资进行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的重大实践。D我国虽然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是也要正视其中存在的困境,并需要通过自塑和他塑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

9、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中国的整体形象稳定上升,中国最突出的国家形象是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和全球发展的贡献者。B海外受访者认为“一带一路”的倡议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能给个人、国家、全球治理带来积极意义。C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自塑和他塑方式让世界了解了红色中国,虽然时代不同,但对于目前中国形象的展示仍有借鉴意义。D因为外国公众依然主要通过本国媒体了解和认识中国,所以我们要善于借助目标国家主流媒体推进中国国家形象自塑与他塑。3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为证明“中国是一个有能力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国家”,下面一句话放回材料二中,最恰当的位置是(3分)( )正如世界经

10、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所说,如今中国拥有强大的声音,中国完全有能力承担起引领性的角色。A【甲】B【乙】C【丙】D【丁】4目前中国在具体实践中是如何展现丰富多彩的自我形象的?请结合材料二加以说明。(4分)5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西方有些国家对中国有不实报道,请结合材料,试分析在此种情况下中国该怎样具体应对,树立好中国形象。(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8题。粮食熊立功 一个冷得打寒战的深夜,叶子爹爹又回来了,还带着两个人,破衣烂衫的,腰间缠着树藤。相同的是,都戴着八角帽,帽子上都绣了用布做的红五星。 “回来了?”娘说。“嗯,叶子睡着了?”爹爹问。 “嗯,我给你

11、们做一点吃的,看把你们冻的。” 他们低沉的声音,还是吵醒了在稻草中睡着的叶子。几年来,爹爹总是深更半夜回家,多半是拿粮食。 娘揭开锅盖,舀上了几瓢水,在灶下点着了火。再扳开地窖,舀出一碗米。 一个长个子走过去,拿过娘刚要下锅的米碗,从屁股后面摘下一个袋子,倒进去。回头冲娘笑笑:“嫂子,谢你了,这粮食,还是存下吧,随便给我们吃点东西,就行了。”说完,长个子把灶台上的一把野菜倒进了锅里,那野菜是娘白天带叶子去挖的。 一会儿,香香的野菜味道弥漫了整个草棚,叶子听到父亲他们滋滋响地吃,馋得流口水。这几年,家里产的粮食都被爹爹拿走了,就是野菜叶子也没有饱餐过。趁爹爹他们吃的空隙里,娘拿出针线帮他们缝补起

12、破衣来。娘像怕人看到光亮一样,把豆油灯放在灶门口,借着微光做。爹爹他们出门的时候,拿走了地窖里的所有可以吃的东西。长个子临出门时,又折回来,走向叶子,她连忙闭上眼睛,装作熟睡。长个子用粗糙的手摸了摸叶子的脸,带着愧意说:“孩子,苦了你啊!”说着,就解开了袋口,也不听爹爹还有娘的劝阻,硬是从中捧出了几捧粮食,并说:“不能让孩子饿着啊,以后解放了,还得靠他们建设新中国哩!”叶子不晓得爹爹他们在外干啥,也不晓得爹爹他们为什么连吃的也没有,她只知道爹爹他们总是三更回、半夜走。每一次回来,爹爹总是都要带走家里好多东西,或者是粮食,或者是衣物。但叶子通过爹爹他们和娘的对话,偷偷地听到,村子里的大恶霸地主是

13、他们打死的。活该,报应。大恶霸霸占了好多人的田地,还逼死了村子里的几个穷人能够打死穷人恨的人的人,能够打死没人敢惹的人的人,就是好人!第二天,娘把长个子留下的几捧稻谷,研成米粉,想单独为叶子打一个糊糊汤,叶子硬是把米粉存下了。她想,就是饿死,也要把粮食留给爹爹他们吃,吃饱了,好打穷人恨的人。并坚持和娘吃着野菜,在娘面前,她还吃得格外香。吃完野菜,叶子就有劲,就天天陪同娘存粮食。白日,陪娘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夜里,娘俩再把讨来的饭啊菜啊,放在锅里炒,放在锅里烘,一直到干,再倒进袋子里,藏起来。一个秋末半夜,狂风夹着细沙敲打得门窗瑟瑟作响。睡在稻草里的叶子,被吼叫声吵醒。几个拿枪的兵闯进来,在

14、草棚里到处翻,逼着娘拿出藏的粮食,他们嘴里骂着:“你个赤匪婆,快把粮食交出来,不然,捂死你”娘不动,也不开腔。那些兵就对她拳打脚踢。 末了,没搜出粮食的几个兵,就用绳子把娘绑了,带出了门。上前抱扯娘的叶子,被一个兵一脚踢昏过去自那之后,娘再也没回来。巴望了几天几夜的叶子,哭着叫着娘,泪哭干了,喉咙喊哑了。慢慢地,叶子不哭不叫了,她开始一个人做着和娘一起做的事。白日,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夜里,再把讨来的饭啊菜啊,放在锅里炒,放在锅里烘,一直到干,再倒进袋子里,藏起来。一天又一天,叶子重复着自己做的事。又是一个半夜,长个子带着几个人来了,他们依然都规矩地戴着八角帽,叶子看到他们,就扑上去,哭不

15、出声。“孩子,苦了你啊!”长个子紧紧地抱着叶子说。“我爹呢?”长个子低下头,看着长高的叶子,说:“孩子,两天前,你爹爹和我们送粮食到前线,遇到了敌人。为保全粮食,你爹爹把敌人引开了,也把子弹引到了自己身上你,跟我们走吧!”叶子嘴唇咬出了血,老半天,她摇摇头,很坚决地摇摇头。然后,默默地把藏的粮食拿出来,交给长个子他们,说:“以后,你们来拿粮食,就找我吧!”第二天,荒野上飘动着像一片叶子一样的叶子。那一天,叶子穿着一件绿色的衣服,叶子就成了绿色的叶子(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秋末半夜,狂风夹着细沙敲打得门窗瑟瑟作响”这句写出了环境的寒冷恶劣,也为

16、持枪大兵闯入家中把娘绑走营造了紧张肃杀的气氛。B.“叶子嘴唇咬出了血”这一特写镜头隐含着叶子对失去父母的极度伤心,也流露出她明白了父亲的身份,从而继承父母遗志继续跟着红军走的坚强决心。C.作品两次描写到“八角帽”,说明来取粮食的人都是工农红军的人,交代了时代背景。D.作品通过叶子一家的描写,展现了战争年代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者进行的艰苦的斗争生活,在当今社会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一段运用了肖像描写,“破衣烂衫”“都戴着八角帽,帽子上都绣了用布做的红五星”分别暗示了他们革命斗争生活的艰苦及身份。B.小说运用了细节描写、语言描写

17、、对比等手法,刻画叶子这一个贫苦家庭的女儿宁愿挨饿也全力支持红军革命的光辉形象,表达了对她的赞美之情。C.小说从孩子的视角来写,自由灵活地反映红军战士的斗争生活,同时孩子的形象和其爹娘的形象相互映衬,写了两代人的革命,构思巧妙。D.故事发生的时间都是夜里,“夜”象征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叶子悲伤的心情、深化主题等诸多方面的作用。8.小说以“粮食”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铺,位终

18、邢州录事参军。父嗣。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仇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

19、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ln)终身。(节选自旧唐书9.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20、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 )A. 云青青兮欲雨B. 遂命酒C. 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D. 泣孤舟之嫠妇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B. 暮去朝来颜色故C.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D. 明年,令狐绹作相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B.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C.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D.商隐

21、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以及课本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客谈瀛洲”中的“瀛洲”是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外两座是天台和方丈。B.弱冠,古时男子20岁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C.辟,是中国古代擢用人才的制度,皇帝征召称为“征”,官府征召称为“辟”。D.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十五日。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2、是(3分)( )A.李商隐自幼便才华出众,20岁就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让他和自己的读书的儿子们交游,并让他做了随行的巡官,每年给他衣食。B.李商隐身处政治夹缝之中而遭人嫉恨,因为替王茂元做事,李宗闵之党很鄙薄他,令狐楚的儿子也认为他忘恩负义而憎恶他。C.李商隐仕途不顺,一生坎坷。追随郑亚,因李德裕的事情牵连而僻处岭南多年,后又因河南尹柳仲郢牵连而罢职。D.李商隐才华横溢。奏章、诔奠之辞尤其擅长,文思清丽胜过了和他齐名的温庭筠。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赤壁赋中的一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5分)(2)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

23、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5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苏子瞻哀辞张舜民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 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注】张舜民:和苏轼感情深厚。苏轼知定州期间得墨石,以大盆盛之,激水其上,名其室为雪浪斋。后来苏轼被贬岭南,到宋徽宗时,作者知定州,重新修葺雪浪斋,而此时得知苏轼病逝,于是写了这首哀辞。丈八盆:指苏轼用来盛放墨石的盆。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被贬,墨石也被贬,“石与人俱贬”中的“俱”字,道尽当时的炎凉世态。B.首联下句是

24、说,苏轼虽然已经去世,但“石尚存”,足以让作者感到一丝欣慰。C.“重添丈八盆”体现了作者对苏轼遗物的珍重,表达了作者对苏轼的思念之情。D. 尾联直抒胸臆,情真意切,苏轼病逝,作者只能在万里之外的定州为其招魂。16.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作者写“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两句的用意。(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10分)1.短歌行中借用典故,表示自己要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句子:“ ,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仙人们衣冠华丽,行为飘逸潇洒,降临人间的句子是: , 。3.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

25、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 。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4.琵琶行并序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犹豫不决的情态的诗句是: , 。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_”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_”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1分)在成都的雨中漫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你会看到挂在尖尖青草上的雨滴,那样晶莹剔透;你会看到紧紧抓住一朵莲花而不松手的一连串的雨滴。落在花上的雨滴,几乎都是一串而不是一滴。不知是花迷住了雨,还是雨迷住了花。淅淅沥沥的小雨,下起来

26、就没有要停的意思。成都的市民早已熟悉成都的雨的习性,经常不等雨停就走出家门。他们会在公园里面、小巷深处撑一把大伞漫步,或者坐在湿不了身的屋檐下,穿着短裤汗衫,摇着蒲扇,品茶、打望、摆龙门阵。成都的雨温柔绵软,即使冬天也没有多少冷意。细雨中,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也不像往常那么夺目耀眼,紧张的生活节奏随之放慢。细雨中,成都的乡村也会展示出油画般的美景。农家人站立在雨中,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点缀在花草中。这让人不禁想到王建的诗句:“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描写的不正是这样的场景吗?如果没有在成都雨中漫步的经历,那么是无论如何都读不懂成都的这种诗意与情调的。这种

27、诗意与情调,只能酝酿在成都的雨中。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本书用漫画将动物的“生活成长”知识进行了解读。B.河南巩义又新增一处引以为傲的文化地标“河洛古国”。C.干部要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D.“黄河平,天下宁”,黄河治理历来是安民兴邦的大事。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你会看到那样晶莹剔透的雨滴挂在尖尖青草上。”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20.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单句,要求不改变文意,可增删个别词语。(4分)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

28、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生态环境的好坏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就是为了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消费是生产的先导,如果经济刺激措施不能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势必导致更多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从而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绿色消费,不仅能对经济发展形成有效刺激,也有利于产业绿色化程度的提升。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清扫碎了的自己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玉溪一中20202021学年

29、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学科试卷(教师卷)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高一语文备课组 审题人:顾钟方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2018年,海外受访者对中国的整体印象为6.2分(10分制),延续了近年来小幅稳定上升的趋势。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

30、的领域中,科技、经济、文化是海外受访者最为认可的三个领域。与2017年调查相比,海外受访者对中国未来参与全球治理各领域的期待均有所提升。同时,海外受访者普遍看好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接近半数的受访民众认为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65的海外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将会持续提升。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和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仍是中国最突出的国家形象,中餐、中医药、武术被认为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此外,海外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中国形象的评价更为正面。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个人、国家、全球治理的积极意义获关注,总体来看,六成左右的海外受访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个人

31、、国家、全球治理具有积极意义;“一带一路”的海外认知度不断提升,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印度、日本、意大利、俄罗斯和韩国,海外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对个人、国家、地区和全球经济的积极意义更认可。(摘编自“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出炉:中国整体形象保持稳定)材料二: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重大贡献,我们要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向世界多方面展现更加丰富多彩的中国形象。目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并不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巨大,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民众生活在困境之中。【甲】中国提出并实践了“创新、协调、绿色、

32、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对外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事实证明,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引领着全球发展。当下,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有必要对全球治理体制机制进行相应的调整、改革。对此,中国没有选择独善其身,而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乙】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举措,顺应了时代潮流,符合各国利益。长期以来,中国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无偿援助、优惠贷款,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人员

33、支持、智力支持,建成了大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项目。2013年至2016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居世界第一位。【丙】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人也具有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丁】中国人有爱好和平的历史基因。曾经遭受的苦难境遇和渴望发展的现实愿望,以及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历史潮流都决定了中国的发展不能也不会走西方列强霸权主义的老路。目前,中国累计派出3.6万余人次维和人员,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出兵国和出资国,彰显了我们维护国际和平的决心和能力。(摘编自孙敬鑫塑造新时

34、代中国形象)材料三:国家形象是通过大众传媒呈现的,其形式有作为传播主体的自我形象塑造和作为传播客体的他者形象塑造。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信坦诚地向世界讲述延安故事,美国著名记者斯诺则通过红星照耀中国向世界揭开了红色中国的神秘面纱。今天翻阅这段历史,足以让人思量中国国家形象何以自塑与他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力度,取得重要成果,但在世界上有时仍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路径,也是中国国家形象自塑与他塑的关键所在。我们知道,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我们要把“道”融通于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之中。把“道”贯通于故事之

35、中,用外国人能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人认可认同并自觉践行,不断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同时,面对困境,我们要冷静、客观分析。古语云:“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国家形象的真实性容不得半点虚假,否则,最真实的部分也会让人觉得不真实。我们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讲述故事。近些年来,在重大突发事件、重大国际关系和重大热点问题上,我国主流媒体主动发声,主动出击,快速发声,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第一时间传播事实,表达观点已成为常态。但也要看到,在目标国家的落地率仍然没有达到预期,外国公众依然主要通过本国媒体了解和认识中国。从这个实情出发,善于借助目

36、标国家主流媒体推进中国国家形象自塑与他塑仍然是必要的。(摘编自国家形象何以自塑与他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世界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虽然有较大提升,但仅限于中国科技、经济、文化,而对中国其他方面不太了解。B只要中国践行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与各国联动发展,就可彻底解决世界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C中国出兵和出资进行联合国维和行动,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的重大实践。D我国虽然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是也要正视其中存在的困境,并需要通过自塑和他塑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37、答案】D (A不合文义。原文为“科技、经济、文化是海外受访者最为认可的三个领域”,并不意味着“仅限于中国科技、经济、文化,而对中国其他方面不太了解”。B表述绝对。“只要就”的说法太绝对,因为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还涉及其他各国的问题,而其他各国的问题不以中国意志为转移。C分析错误。中国进行维和行动的事例,只能证明中国维护国际和平的决心和能力,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无关联。)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中国的整体形象稳定上升,中国最突出的国家形象是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和全球发展的贡献者。B海外受访者认为“一带一路

38、”的倡议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能给个人、国家、全球治理带来积极意义。C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通过自塑和他塑方式让世界了解了红色中国,虽然时代不同,但对于目前中国形象的展示仍有借鉴意义。D因为外国公众依然主要通过本国媒体了解和认识中国,所以我们要善于借助目标国家主流媒体推进中国国家形象自塑与他塑。【答案】B(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比较对象错误,从原文“海外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对个人、国家、地区和全球经济的积极意义更认可”可看出这里是将“海外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和海外其他国家受访者进行比较。)3根据材料二的相关内容,为证明“中国是一个有能力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国家”

39、,下面一句话放回材料二中,最恰当的位置是(3分)( )正如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所说,如今中国拥有强大的声音,中国完全有能力承担起引领性的角色。A【甲】B【乙】C【丙】D【丁】【答案】C(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根据丙处前面“2013年至2016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0,居世界第一位”内容可知,这些是中国的经济实力的体现,再根据丙处后面“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的信息可知,本段的论点是“中国是一个有能力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的国家”,因此,丙处前面是事实论据,丙处后面是道理论据,一起为论点

40、服务。)4目前中国在具体实践中是如何展现丰富多彩的自我形象的?请结合材料二加以说明。(4分)【答案】提出经济发展新理念,用中国智慧引领全球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援助,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维护世界和平,决不走也不会走西方列强霸权主义的老路。(每点1分,共4分)(答题区间集中在材料二。材料二摘编自塑造新时代中国形象,主要从经济、全球治理、对外援助和维护和平四个方面阐述论点,故从这四个方面组织答案即可。)5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西方有些国家对中国有不实报道,请结合材料,试分析在此种情况下中国该怎

41、样具体应对,树立好中国形象。(6分) 【答案】 自塑:用中国之“道”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面对困境,我们要冷静、客观分析。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讲好中国故事。我国主流媒体要构建自身话语体系,第一时间发声,表达自己观点。他塑:借助目标国家主流媒体发声,让外国民众通过本国媒体了解和认识中国。(自塑4分,他塑2分;其他应对措施合理亦可,但要依据材料内容作答)(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8题。粮食熊立功 一个冷得打寒战的深夜,叶子爹爹又回来了,还带着两个人,破衣烂衫的,腰间缠着树藤。相同的是,都戴着八角帽,帽子上都绣了用布做的红五星。

42、 “回来了?”娘说。“嗯,叶子睡着了?”爹爹问。 “嗯,我给你们做一点吃的,看把你们冻的。” 他们低沉的声音,还是吵醒了在稻草中睡着的叶子。几年来,爹爹总是深更半夜回家,多半是拿粮食。 娘揭开锅盖,舀上了几瓢水,在灶下点着了火。再扳开地窖,舀出一碗米。 一个长个子走过去,拿过娘刚要下锅的米碗,从屁股后面摘下一个袋子,倒进去。回头冲娘笑笑:“嫂子,谢你了,这粮食,还是存下吧,随便给我们吃点东西,就行了。”说完,长个子把灶台上的一把野菜倒进了锅里,那野菜是娘白天带叶子去挖的。 一会儿,香香的野菜味道弥漫了整个草棚,叶子听到父亲他们滋滋响地吃,馋得流口水。这几年,家里产的粮食都被爹爹拿走了,就是野菜

43、叶子也没有饱餐过。趁爹爹他们吃的空隙里,娘拿出针线帮他们缝补起破衣来。娘像怕人看到光亮一样,把豆油灯放在灶门口,借着微光做。爹爹他们出门的时候,拿走了地窖里的所有可以吃的东西。长个子临出门时,又折回来,走向叶子,她连忙闭上眼睛,装作熟睡。长个子用粗糙的手摸了摸叶子的脸,带着愧意说:“孩子,苦了你啊!”说着,就解开了袋口,也不听爹爹还有娘的劝阻,硬是从中捧出了几捧粮食,并说:“不能让孩子饿着啊,以后解放了,还得靠他们建设新中国哩!”叶子不晓得爹爹他们在外干啥,也不晓得爹爹他们为什么连吃的也没有,她只知道爹爹他们总是三更回、半夜走。每一次回来,爹爹总是都要带走家里好多东西,或者是粮食,或者是衣物。

44、但叶子通过爹爹他们和娘的对话,偷偷地听到,村子里的大恶霸地主是他们打死的。活该,报应。大恶霸霸占了好多人的田地,还逼死了村子里的几个穷人能够打死穷人恨的人的人,能够打死没人敢惹的人的人,就是好人!第二天,娘把长个子留下的几捧稻谷,研成米粉,想单独为叶子打一个糊糊汤,叶子硬是把米粉存下了。她想,就是饿死,也要把粮食留给爹爹他们吃,吃饱了,好打穷人恨的人。并坚持和娘吃着野菜,在娘面前,她还吃得格外香。吃完野菜,叶子就有劲,就天天陪同娘存粮食。白日,陪娘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夜里,娘俩再把讨来的饭啊菜啊,放在锅里炒,放在锅里烘,一直到干,再倒进袋子里,藏起来。一个秋末半夜,狂风夹着细沙敲打得门窗瑟

45、瑟作响。睡在稻草里的叶子,被吼叫声吵醒。几个拿枪的兵闯进来,在草棚里到处翻,逼着娘拿出藏的粮食,他们嘴里骂着:“你个赤匪婆,快把粮食交出来,不然,捂死你”娘不动,也不开腔。那些兵就对她拳打脚踢。 末了,没搜出粮食的几个兵,就用绳子把娘绑了,带出了门。上前抱扯娘的叶子,被一个兵一脚踢昏过去自那之后,娘再也没回来。巴望了几天几夜的叶子,哭着叫着娘,泪哭干了,喉咙喊哑了。慢慢地,叶子不哭不叫了,她开始一个人做着和娘一起做的事。白日,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夜里,再把讨来的饭啊菜啊,放在锅里炒,放在锅里烘,一直到干,再倒进袋子里,藏起来。一天又一天,叶子重复着自己做的事。又是一个半夜,长个子带着几个人

46、来了,他们依然都规矩地戴着八角帽,叶子看到他们,就扑上去,哭不出声。“孩子,苦了你啊!”长个子紧紧地抱着叶子说。“我爹呢?”长个子低下头,看着长高的叶子,说:“孩子,两天前,你爹爹和我们送粮食到前线,遇到了敌人。为保全粮食,你爹爹把敌人引开了,也把子弹引到了自己身上你,跟我们走吧!”叶子嘴唇咬出了血,老半天,她摇摇头,很坚决地摇摇头。然后,默默地把藏的粮食拿出来,交给长个子他们,说:“以后,你们来拿粮食,就找我吧!”第二天,荒野上飘动着像一片叶子一样的叶子。那一天,叶子穿着一件绿色的衣服,叶子就成了绿色的叶子(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秋末半夜,

47、狂风夹着细沙敲打得门窗瑟瑟作响”这句写出了环境的寒冷恶劣,也为持枪大兵闯入家中把娘绑走营造了紧张肃杀的气氛。B.“叶子嘴唇咬出了血”这一特写镜头隐含着叶子对失去父母的极度伤心,也流露出她明白了父亲的身份,从而继承父母遗志继续跟着红军走的坚强决心。C.作品两次描写到“八角帽”,说明来取粮食的人都是工农红军的人,交代了时代背景。D.作品通过叶子一家的描写,展现了战争年代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者进行的艰苦的斗争生活,在当今社会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答案】6.B (“明白了父亲的身份”错,原文“能够打死穷人恨的人的人,能够打死没人敢惹的人的人,就是好人!”说明叶子还不知道父亲是红军。)7.下列对小说艺术

48、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一段运用了肖像描写,“破衣烂衫”“都戴着八角帽,帽子上都绣了用布做的红五星”分别暗示了他们革命斗争生活的艰苦及身份。B.小说运用了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对比等手法,刻画叶子这一个贫苦家庭的女儿宁愿挨饿也全力支持红军革命的光辉形象,表达了对她的赞美之情。C.小说从孩子的视角来写,自由灵活地反映红军战士的斗争生活,同时孩子的形象和其爹娘的形象相互映衬,写了两代人的革命,构思巧妙。D.故事发生的时间都是夜里,“夜”象征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叶子悲伤的心情、深化主题等诸多方面的作用。【答案】7.D (“衬托叶子悲伤的心情、深化

49、主题等”错,该信息于文无据。“一个冷得打寒战的深夜”,此处的“夜”象征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她只知道爹爹他们总是三更回、半夜走”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的作用。)8.小说以“粮食”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答案】8. 以“粮食”为中心,作为小说线索,使故事情节简洁、集中。人物关系以“粮食”为纽带,能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如叶子和娘对革命队伍的无私支持主要通过存粮食来表现。以“粮食”为中心,集中叙写人物活动,使支持革命的主题表达更突出、更深化。(一点2分。建议答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不给分。)【解析】明确标题的内容,看这一内容与小说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旨之间的关系。本文的标题

50、是“粮食”,物象为题一般是文章的线索。从文中来看,爹爹拿粮食叶子陪娘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几个拿枪的兵闯进来,逼着娘拿出藏的粮食叶子四处讨米讨饭,藏粮食 爹爹送粮食牺牲在前线,可见“粮食”贯穿小说的情节,是文章的线索,而且文章的主要情节都与“粮食”相关,紧扣文章内容;从文章的主旨来看,文章写了很多与“粮食”相关的情节,如主要通过存粮食来表现叶子和娘对革命队伍的无私支持,使主题更突出。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铺,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

51、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仇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

52、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ln)终身。(节选自旧唐书【参考译文】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曾祖李叔恒,十九岁中进士第

53、,官位终于安阳(今属河南)县令。祖父李铺,官位终于邢州(今河北邢台)录事参军。父亲李嗣。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狐楚出镇河阳(今河南孟县),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二十岁还不到。令狐楚因为他少年英俊,深加礼敬,让他和自己的读书的儿子们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今山东东平)、汴州(今河南开封),李商隐跟随为巡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今陕西西安)。开成二年(837),才中进士第,脱去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补任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尉。会昌二年(842),他又以书判中拔萃科。王茂元镇守河阳,起用他为掌书记,得任侍御史。王茂元爱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他为妻。王茂元虽然读书为儒者,但本

54、来是武将的后代,李德裕平时待他很好,那时李德裕掌权,起用他为河阳主帅。李德裕和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相互间仇怨很深。李商隐既为王茂元干事,李宗闵之党很鄙薄他。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令狐绹为员外郎,认为李商隐背恩负义,尤其嫌恶他品行不端。不久,王茂元死了,李商隐来游京师,但朝廷久久不给安排职务。正碰上给事中郑亚任桂州(今广西桂林)廉察使,聘请他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847-860)初年,白敏中执掌朝政,令狐绹在内署,共同排挤李德裕,并逐出京师。郑亚因为属李德裕之党,也被贬为循州(今广东惠阳)刺史。李商隐随郑亚在岭南多年。大中三年(849)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请李商隐为掾曹,让他管

55、草写笺奏。第二年,令狐绹做宰相,李商隐多次写信陈说内心苦衷,令狐绹不理睬他。卢弘正出镇徐州(今属江苏),李商隐又跟随去任掌书记。后罢徐州府职又入朝,他又以文章干谒令狐綯,于是补他为太学博士。正遇河南(今河南洛阳)府尹柳仲郢镇守东蜀,用他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847-860)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罢废,回郑州(今属河南),没多久也就病死了。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奏章,遂即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起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诔和祭奠之辞。他和太原(今属山西)温庭筠、南郡段

56、成式同时齐名,当时号为“三十六”。文思清丽,温庭筠超过他。但他们都不遵守操守、品行,仗着有才华怪异偏激,被当时官场上的人所鄙视,所以名声与官职不能得到提升,(以致于)坎坷一生。9.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 )A. 云青青兮欲雨B. 遂命酒C. 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D. 泣孤舟之嫠妇9.答案D 解析A、B、C三项都是名词活用。A项“雨”(y)是名词用作动词,下雨。B项“酒”是名词用作动词,摆酒。 C项“妻”(q)名词用作动词,嫁给他为妻;嫁女予人。D项“泣”是动词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57、( )A.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B. 暮去朝来颜色故C.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D. 明年,令狐绹作相10.答案:C。狼籍:即“狼藉”,凌乱。 解析:A项“厌”古义:满足;今义:因过多而不喜欢,憎恶。B项“颜色”古义:容貌、容颜;今义: 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D项“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B.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C.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

58、/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D.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11. 答案:C解析:原文为“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以及课本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客谈瀛洲”中的“瀛洲”是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外两座是天台和方丈。B.弱冠,古时男子20岁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C.辟,是中国古代擢用人才的

59、制度,皇帝征召称为“征”,官府征召称为“辟”。D.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农历每月十五日。12. 答案:A 解析:“另外两座是天台和方丈。”错,天台不是三座仙山之一,应为蓬莱。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商隐自幼便才华出众,20岁就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让他和自己的读书的儿子们交游,并让他做了随行的巡官,每年给他衣食。B.李商隐身处政治夹缝之中而遭人嫉恨,因为替王茂元做事,李宗闵之党很鄙薄他,令狐楚的儿子也认为他忘恩负义而憎恶他。C.李商隐仕途不顺,一生坎坷。追随郑亚,因李德裕的事情牵连而僻处岭南多年,后又因河南尹

60、柳仲郢牵连而罢职。D.李商隐才华横溢。奏章、诔奠之辞尤其擅长,文思清丽胜过了和他齐名的温庭筠。13. 答案:D解析:他尤其擅长的是诔奠之辞,温庭筠在文思清丽方面胜过了他。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赤壁赋中的一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5分)(2)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5分) 14. 答案: (1)大中末年,柳仲郢因为擅自杀人,被贬官,李商隐也随之罢废,回郑州,没多久也就病死了。(“坐”“左迁”“未几”各1分,句意2分) (2)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

61、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 (“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1分;“侣”、“友”意动用法,各1分;“属”1分;句意1分)(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苏子瞻哀辞张舜民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注】张舜民:和苏轼感情深厚。苏轼知定州期间得墨石,以大盆盛之,激水其上,名其室为雪浪斋。后来苏轼被贬岭南,到宋徽宗时,作者知定州,重新修葺雪浪斋,而此时得知苏轼病逝,于是写了这首哀辞。丈八盆:指苏轼用来盛放墨石的盆。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被贬,墨石也

62、被贬,“石与人俱贬”中的“俱”字,道尽当时的炎凉世态。B.首联下句是说,苏轼虽然已经去世,但“石尚存”,足以让作者感到一丝欣慰。C.“重添丈八盆”体现了作者对苏轼遗物的珍重,表达了作者对苏轼的思念之情。D. 尾联直抒胸臆,情真意切,苏轼病逝,作者只能在万里之外的定州为其招魂。答案及解析:【小题15】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在看标题、看作者、看注解、看意象、看情感关键字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词内容和情感,然后逐个选项浏览,比对原文,看是否有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感情概括不准等错误。B项“足以让作者感到一丝欣慰”错。人亡石存,充满了物是人非之悲和作者睹物思人

63、的深情,故选B16.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作者写“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两句的用意。(6分)【小题16】答:作者表面上写墨石坚硬厚重的特点,实则以石喻人;墨石坚重之质,不轻易改变本性,这正是苏轼坚贞品格的象征;作者借此句表达了对苏轼坚贞品格的赞美及其逝世的悼念之情。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联系全诗思想情感,参考客观题中部分选项的提示,把握全诗对苏轼的缅怀和赞美之情。“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承接首联,写苏轼被贬和死亡,石头却仍在,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悲;“坚重质”“浪花痕”赞石头坚贞且保持自身美好,结合“人亡石尚存”可知,作者却怜的对象不仅是石头,还有

64、苏轼坚贞的品格。赏析诗词中重要句子是诗歌鉴赏的常考题型,通常在结合全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所给句子的含义,通过分析句中的表达技巧,进而把握深层的情感,答题模式为: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答题应要点清晰,语言简洁,不漏答、不重复啰嗦。(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10分)1.短歌行中借用典故,表示自己要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句子:“ ,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仙人们衣冠华丽,行为飘逸潇洒,降临人间的句子是: , 。3.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65、 , 。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4.琵琶行并序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犹豫不决的情态的诗句是: , 。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_”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_”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答案: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5.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1分)在成都的雨中漫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你会看到挂在尖尖青草上的雨滴,那样晶莹剔透;你会看

66、到紧紧抓住一朵莲花而不松手的一连串的雨滴。落在花上的雨滴,几乎都是一串而不是一滴。不知是花迷住了雨,还是雨迷住了花。淅淅沥沥的小雨,下起来就没有要停的意思。成都的市民早已熟悉成都的雨的习性,经常不等雨停就走出家门。他们会在公园里面、小巷深处撑一把大伞漫步,或者坐在湿不了身的屋檐下,穿着短裤汗衫,摇着蒲扇,品茶、打望、摆龙门阵。成都的雨温柔绵软,即使冬天也没有多少冷意。细雨中,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也不像往常那么夺目耀眼,紧张的生活节奏随之放慢。细雨中,成都的乡村也会展示出油画般的美景。农家人站立在雨中,头戴斗笠,身着蓑衣,点缀在花草中。这让人不禁想到王建的诗句:“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

67、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描写的不正是这样的场景吗?如果没有在成都雨中漫步的经历,那么是无论如何都读不懂成都的这种诗意与情调的。这种诗意与情调,只能酝酿在成都的雨中。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本书用漫画将动物的“生活成长”知识进行了解读。B.河南巩义又新增一处引以为傲的文化地标“河洛古国”。C.干部要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D.“黄河平,天下宁”,黄河治理历来是安民兴邦的大事。答案:D解析:A项特殊含义。B项特殊称谓。C项着重、强调。D项引用。文中引号的作用是引用,所以选D项。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你会看

68、到那样晶莹剔透的雨滴挂在尖尖青草上。”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 分)答案: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将事物“雨滴”作为强调重点,而原句突出了雨滴“晶莹剔透”的特点。改句偏重于记叙、描写,客观性强;原句偏重于抒情,有利于彰显主题。(每点2分)20.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单句,要求不改变文意,可增删个别词语。(4分)答案:没有在成都雨中漫步经历的人读不懂这种只能酝酿在成都的雨中的诗意与情调。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生态环境的好坏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就是为了

69、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消费是生产的先导,如果经济刺激措施不能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势必导致更多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从而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绿色消费,不仅能对经济发展形成有效刺激,也有利于产业绿色化程度的提升。答案:21“生态环境的好坏”改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在“防治”后加上“攻坚战”或“这个战役”。“提高”改为“增强”。“不能”后加“以”。(4分,每处1分)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清扫碎了的自己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70、得抄袭。【详解】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漫画类作文,漫画类作文一般由图画和文字两部分构成。审题时首先要看懂构图,包括漫画的形象(人、物)、布局(上下左右)、细节(夸张性的表情、动作、语言)等;然后注意标题及相关文字。最后,要透过夸张解读其现实意义,联系社会生活,上升到理性思考,挖掘出人生、社会的规则或哲理,揭示其寓意。审题:本题由漫画和文字“清扫碎了的自己”构成。文字部分三个关键词:清扫,碎了的,自己。“清扫”意思是清理,扫除,去除,收拾,整理,改变,撤换。“碎了”可以理解为烂了,碎了,裂了,坏了,不完整了,不清晰了。“自己(影子)”可以理解为形影不离,如影随形;但影子不是人本身,它只是人

71、的投射或投影。这里的自己,不能理解为自己这个人“破碎”了,而是指跟着人走却可能破碎的东西。“可能破碎的东西”有什么呢?有梦想,理想,目标,心愿;有信心,信念,信仰;有心情,情绪,情感,光彩,神采,精神状态;有节操,道德,品质,思想,性格;有习惯,作风,方法,方式;还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综合起来就是:这些碎了、裂了、坏了的东西要及时清理,扫除,要及时整理,改变。这幅漫画启示我们,请把可能对你人生不利的那些已经坏了的东西,统统清扫掉。从深层立意来说,是对成长、人生等的思考。参考立意:把碎了的自己收拾好,然后笑着继续上路;总结经验教训,思考人生;内心荒芜是成长的大敌;放开“思维缰绳”等。【例文】

72、扫除过往,重塑自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疾病贫穷、天灾人祸、生离死别、挫折打击在你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之事。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幸,你身心破碎,充满迷惘与痛苦。此时,你是自暴自弃,继续沉沦?还是扫除消极,重新再来?前人之为,后人之鉴。在这里,我们不妨看一看前人之所为,让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吧。消极颓废,会让自己继续支离破碎,直至彻底毁灭。屈原怀抱一颗爱国之心,致力于振兴楚国,却遭排挤,受贬谪,屈原的心碎了,最终无以修复,自沉汨罗。即便守一腔高洁之情怀,于人于国又有何益!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项羽,一代英豪,率关东将士,横扫万里,打败强秦,傲视群雄。之后,

73、在楚汉之争中却屡屡失策,最终兵败垓下。这时,项羽的心碎了,思想崩溃,自觉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自杀身亡。身死何用?留得高山草木青,卷土重来未可知。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汪精卫,早年投身民主革命,一腔热血,立志救国。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在日寇的炮火和淫威之下,汪精卫丧失信念与斗志,逐渐走向叛国投敌的汉奸之路,最终身死他乡。前人之为,后人当引以为鉴。扫除消极,重新再来,将打造一个全新自我全新世界。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兵败吴王阖闾,悲痛之余,越王韬光养晦,时时不忘灭吴雪耻。他任用贤能,改革内政,最终打败吴王夫差,成为春秋霸主。司马迁因李陵事件遭遇宫刑,

74、“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可谓身心俱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之理想使其精神振作,最终完成史记这部史家绝唱、无韵离骚。史铁生,双腿瘫痪,又患上了尿毒症,很多次产生自杀的念头。在生与死的挣扎过程中,慢慢地想通了,死就在前面,不必急于求成,人首先要好好地活。史铁生扫除旧我,投入文学创作,写出我与地坛务虚笔记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等名著。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打击、迷茫时,一定要想想前人明智的做法,扫除消极,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重塑新我,策马前行!人生之路不怕坎坷,怕的是身心破碎,自暴自弃。愿我们扫除过往,打造出一个自信坚强、牢不可破的全新自我,策马扬鞭,重新出发。山重水复无阻,瘴气雾霾何惧!点评:文章开头先提出问题“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幸,你是自暴自弃,继续沉沦?还是扫除消极,重新再来?”,然后结合屈原、项羽、汪精卫等人的事例先从反面论述消极颓废,会让自己继续支离破碎,直至彻底毁灭;接着引用勾践、司马迁、史铁生等人的事例正面论述扫除消极,重新再来,将打造一个全新自我全新世界;然后联系自己谈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打击等问题时,要学会清扫,及时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重塑新我,策马前行;结尾回扣观点“愿我们扫除过往,打造出一个自信坚强、牢不可破的全新自我,策马扬鞭,重新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